自从某一年宁浩先生用300万打造的《疯狂的石头》赚到了2000万之后,各种形式的“恶搞”电影便相应市场号召应运而生了,此后所有学“石头”的电影基本没有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影片质量也越来越恶劣。
本片显然是想要模仿《疯狂的石头》的剧本形式和影像风格,导演像模像样地进行多线程叙事,却没有“石头”般环环相扣的巧妙和戏剧性,完全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作为一部喜剧片影片的笑料一点也不好笑,事实上喜剧同样需要真实生活同样需要艺术灵感,不是把各地方言烩在一起,说些恶俗下流的段子就行了的。
不过既然“石头们”还是不断在涌现,那只能说明一点——此类影片多少还是在赚钱。
因为恶俗能赚钱,投资方自然乐此不彼。
所以我觉得导演多少受到了来自票房的压力致使影片的一个半小时内充满了低级趣味,相比而言影片结束之后的三个简短的小片段无疑证明了导演绝不是毫无才华。
“石头”主演黄渤表示,《疯狂的石头》之后搞笑的闹剧很多,认真的喜剧非常少,“很多电影只学到了‘石头’的形式,没有看到宁浩身上的喜剧精神,其实喜剧很难拍,不是恶搞那么简单”。
套用豆瓣上某网友的一句话:“可恨豆瓣上没有半星的评价,只好昧着良心给了一星。
”
评分6.4。
一般,不妨一看。
前面乱七八糟,闹哄哄的,许三刀不知如何就挂掉了,他老婆自从晕厥后也没了个交待。
福尔摩结尾好惨啊……一个胡闹恶搞的故事结束了,无法逃离历史的宿命,光绪到底再没等来鲁二和大学士。
本来整个的营救就很荒唐,很不靠谱。
也是有一些笑点的,诚意比不上[追影]和当年的[天下第二],比之[十全九美]倒绰绰有余。
花儿乐队的加盟挺有看头,不像[十全九美],扬言有后舍男生,实际却不给几个镜头,简直是红果果的欺诈嘛!
两首片尾曲挺好听。
看完之后虽然没有像看完[寻找成龙]后那样的不良反应和愤怒难遏,但的确有点那么浪费时间的遗憾。
毕竟我还是成功被逗笑了。。。
呃。。。
看在这个份上,没打太低的印象分。。。
看这片子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感觉,似乎导演和演员们在使劲的挠你的胳肢窝:你笑呀,你倒是给爷笑一个啊……可是,爱慕骚锐,你没挠中我的笑点,更没挠中我的G点,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搞笑和幽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搞笑是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还有语言来逗人发笑,往往流于表面。
大部分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通过这种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反差来产生笑点。
幽默不一样。
幽默在多数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不夸张。
它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而这种语言往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产生效果,换个场景,多半就没有效果了。
很多时候,还需要观众想一想,体会一下,然后才恍然大悟并产生发自肺腑的微笑。
如果观众是个缺乏幽默感的家伙(拜中国特色的教育所赐,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人),那么幽默还要大打折扣。
比如憨豆先生,我会说它是搞笑。
但是“罗汉”系列,我会说它是幽默。
很不幸,虽然《皇家刺青》努力想要搞笑,但是这些搞笑镜头,基本都是些陈旧过时的老古董,缺乏新意。
黄小蕾是个美女,可惜不适合演戏。
纵观所有的演员里面,只有她的表情最做作,表演的痕迹最重。
还有她的嗓音,跟周迅有的一拼。
长那么漂亮,真是可惜了。
不如改行演小品吧,没有比这个更合适她的了。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们还是很努力的(所以给打了三星),虽然大部分努力都没有到点子上。
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剧本。
没有一个好剧本,没有一个好故事,再华丽的场景,再豪华的阵容,也是白搭。
而这个,似乎也是目前国产电影(包括香港)的通病了。
我敢担保,此片编导绝对不是凡人,能把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讲得如此混乱不堪,还加入了无数一点都不好笑的笑料,硬是腆着脸皮下来咯吱观众,最可恨的的是,咯吱了半天都没怎么找对痒痒肉的地方在哪,自己还觉得自己的包袱抖得挺响,一脸无耻的讨掌声。
电影本身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可恨豆瓣上没有半星的评价,只好昧着良心给了一星,为了这个,我恨自己恨得要死!
最后只说说花儿乐队吧,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一看到那三张装逼的脸就有一种想要冲上去抽他们的冲动,对于他们的仅有的那一点点上世纪末遗留下来的美好记忆,也随着这部电影的结束而烟消云散。
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得去吐吐,这个片着实的把我恶心到了。
让我怎么说呢,为什么有那么多负面评论,光看王劲松老师的表演就好看的不得了,里面漂亮讲究的画面,搞笑的情节,无一不透露着表演科班的功底。
总而言之,我喜欢!
在回家的长途车上,扫了几眼,差点吐了。
叫它SHIT,还辱没了SHIT的Holiness.因为这群创作和演绎群体的层次太差,为避免继续祸国殃民,建议这部片子的导演禁导,编剧禁写,演员禁演50年当然,不能无限期封杀。
50年后,自然开禁。
不在烂片中生存,就在烂片中死亡。
在这样的时代有这样的影片是常态,这样的片子多了,才可能出现精品,山寨既然是一种文化,抄袭既然成为一种习惯,那就让恶搞来的更猛烈些吧。
黄小蕾不错!
有味道,乍一看老看成是殷桃,这眼神。
给三星不算高!
加油折腾吧
最近接连看了《追影》、《皇家刺青》和《熊猫大侠》,突然觉得中国电影走向了纯美商业同时又低搞笑的道路。
说纯美商业,是因为借用古装剧的噱头,打造了装饰和布局都是高质量的场景及人物,视觉效果很容易让人觉得high,说低搞笑,是因为每部电影都借鉴无厘头的手段,结合了意识流或者网络用语等手法,包袱效果让人很无奈很牵强。
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该转转向吧...
今儿天气挺好的,本不该骂街。
但一部烂电影却让我想打开窗户,冲着蓝蓝的天狠狠吼两嗓子:“国产大片,你妈贵姓”想骂街这事是由一部叫《皇家刺青》烂电影引发的,这是一部表哥推荐,表弟下载,本人独自观看的烂片。
我只看了四分三十八秒,然后就愤然关闭,因为就凭这短短几分钟我就断定这必是部烂片。
还甭说我不厚道,如果我要看完,估计连杀人的心都有了,因为本人一直对国产烂片深恶痛绝,尤其是那些还满脑袋绕着光环的烂片。
当然,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宗旨,我觉得还是在盖棺定论前再负责的去网上看看影评,以免自己孤陋寡闻、功力不深而错杀了好人。
哇塞,网上还真是是骂声一片,问候父母的、捶胸顿足的、冷嘲热讽的、披露内黑幕的……真他妈的应有尽有。
我要是《皇家刺青》剧组里的一员,哪怕就是给这个剧组送盒饭的,看了这些恶评,都无法苟且偷生,当时就一头撞死在电影院的软沙发上算了。
因为只看了四分三十八秒,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剧情如何,所以也就不歇斯底里地骂街了,关于烂片《皇家刺青》具体骂街大全大全请上百度。
最近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争议颇多,用脚指头想想都不足为奇,没看也不打算看,所以先撇一边不说。
说说前些日子的《风声》。
因为媒体的不要脸和无耻,一向对国产影片警惕性很高的本人也没能抵挡住这种近乎疯狂的忽悠,居然对《风声》煞是期待。
(还好,好歹还有一点定力,没被忽悠进电影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碟版的《风声》。
回家看完又忍不住想骂街,心疼那又为中国电影阵亡的七元大钞……我不想骂导演、骂编剧、骂演员、因为水平所致。
就像中国足球一样,除了娱乐还是娱乐。
再骂就显着你自己“什么素质啊”?
让人恨到牙根发痒的是那些媒体,用尽天下最美丽最煽情最献媚的辞藻把大家往电影院里骗,就像浓妆艳抹的老鸨子一样,对每个路人说:“大爷,来玩玩吧,我家的姑娘绝对包您满意”。
殊不知,鸡再怎么包装还是鸡,区别也就是便宜和贵的。
这又到年底了,各种各样的贺岁大片又该扎堆的粉墨登场了,老鸨子们又该忙活着给自己的姑娘们浓妆艳抹,卖命吆喝了。
因为她们知道,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嫖客总不会消失。
只要不要脸,嫖友们还是会乐呵呵地往窑子里钻。
姑娘们也使出浑身解数,学欧美、学日韩,能拿来的统统拿来,大不了技术不行,叫床咱会。
末了还得说一句,对于所谓的国产大片,您就当是个流行词汇,要是没闲钱瞎造,千万甭去电影院,否则再气出个病来得不偿失。
您要真想看,从网上下一个看看得了,毕竟买盘都不值当。
还有,看完别忘了删,留着浪费硬盘空间。
从一开始的刺青到打劫银行全是走的美剧《越狱》的套路,然后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大杂烩,就是一部爆米花剧,可惜主角不是很帅啊。
然后牢里的中国画恶搞了肖申克的救赎,只是中国山水画替换了娜寇儿薇姿,福尔莫见太后有恶搞了英雄里面李连杰见秦王的片段,恶搞了这么多片,干脆就叫恶搞大电影吧。
---这是什么武器?
---板砖。
---谁教你的?
---祖传的。
有点意思
又来胡闹了!
山寨的不错的片子
哦耶,侮辱了我的眼睛。
算是体会到什么是低速和恶趣味了~~
哈哈哈哈 笑一笑 心情好
虽然依然很傻逼但和《天下第二》比起来真是进步大大滴…… 刘明居然也戴上围巾挡住脖子上的福娃露了个脸
不及天下第一 ~
为了突出我正常的思维,我只能说:刺你妈逼刺
纯恶搞,花儿很傻比
看不下去0 0
不应该要求那么多嘛
雷不死都不算完事
完全木有笑点
虾米东西啊
我答应过皇帝,要对你不抛弃,不放弃
包袱刻意到呕
没看完的那种
无脑
王劲松,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