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套装》,就一个感觉。
考究,太考究了,就像西装一样考究。
看如此电影如品茶,仪式感满满,从60度的水冲泡茶叶开始,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味道,直到最后一口回味无穷。
电影剧情推进地很扎实,既不会太快让观众思考不过来,也不会太慢丧失掉观众的兴趣。
每一个新人物的出场都会将故事背景翻新,数个角色在一家小小的裁缝铺展开戏剧冲突,相互碰撞并产生化学反应,值得一看这种话剧一般的电影,也在我的喜爱名单里。
舍弃大场面,舍弃女主,帮派元素打底却舍弃枪火,甚至场景也只有并仅有一幢小小的裁缝铺。
所有元素所有剧情所有戏剧冲突所有人物矛盾所有电影具备的一切都只发生在一个场景里,考究,真是考究。
就是电影最后结局那一小段剧情有点没处理好,给主角来了个大翻牌,成了黑道老大,略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可惜这种电影看一部少一部,因为票房很难理想(这电影在北美亏了,不卖座),因为不好宣发,受众也少
裁缝在电影中谈了许多有关自己的手艺的话,工序、裁不是缝、收尾最难等等……但看起来,最重要的手艺是由电影本身说出的:李琪被杀之前两秒,裁缝退了一步,皮鞋擦着地面又撞到桌脚,这声音导致李琪瞬间分神,然后被射杀;福郎被杀之前五秒,裁缝不动声色地说,你枪里的子弹被我拿掉了,这导致福郎迟疑,并把眼睛的焦点从枪指向的人移到自己的弹夹,他一分神,后面的枪手就抓到了机会;这组双杀(福郎其实没死透),从后文来看,都是裁缝所意图的。
若是说这些都是裁缝的提前就计划好的神机与妙算,就有点过了,裁缝只是在行事中见机而已。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处,裁缝临时所透露出来的技艺是相当高超的:从未动枪的他,不但需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打破当时用枪互指的僵局,而且还需要精确地使得僵局双方中的特定某方占到上风——具体地说,前一次是他知道李琪会分神,后一次是他知道福郎至少不由自主地狐疑一下。
也就是说,裁缝不但有打破平衡的技艺,而且他还能让被打破的平衡朝着自己需要的方向运动。
Cutter的技艺正是如此,outfit是量体裁衣,而人体其实是不平衡的。
现在人们都穿惯了成衣,已经不容易意识到这一点,但真正的制衣人都知道这一点:其实人有手性。
比如,对大多数人(右撇子)来说,右腿比左腿粗,右胳膊比左胳膊粗,手表戴左手而不是右手(这导致衬衣袖口的余量有所不同)……更别说成年人人一般都有不少于1cm的高低肩、长短腿、大小胸……这些东西都需要从裁剪时就开始调整,具体的方式是:以某种预定的、标准的、平衡的版型为蓝本,比较客户的身体,看何处的平衡被打破,再根据这种不平衡进行真正的裁剪,接着通过制作、试穿、反复微调……直到最后上身,才实现真人身上的合体与平衡。
outfit就是为一个并不平衡的身体,套上一个同样不平衡的“罩”,然后实现平衡。
黑帮们心心念念得到“outfit”式的庇护,殊不知最深谙这个词的人,正站在他们面前,从这一点来说,剧本有点牛逼症,有点反讽了。
说两句题外话,裁剪的事情也分东西方,西服讲究的合身合体,而习惯宽袍大袖的传统东方服装就没那么讲究。
这倒不是指东方人的衣服就不需要平衡——恰恰相反:西服讲究的是合乎人的有形的肉身,而东方的衣服还要讲究合乎人无形的“气”——人在行动时带着风、力度、能量,展现着人的意志与情态,身体对它周遭的空间有着某种反馈与感知,这些都需要裁剪,而且是更高级的裁剪……话说,庄子动身逍遥游之前,也去做了一套衣服……如果想体验一下这种“不合身”的话,或者可以试试Yohji Yamamoto的衣服,我说真的。
大家好,我是一个出身黑帮有故事的裁缝。
导演让我表演各种神技并试图让你们相信,我是有急智的。
我的临场特别棒,能在几秒之内想出挑拨离间,想出调虎离山,想出借刀杀人,各种计谋来。
对的,没错,整部电影的剧情,全在我一次又一次的机智表现下,化险为夷,又一次一次在我的急智之下,让剧情往观众期待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说我是福尔摩斯,你们信吗?
对,我就是全球最顶级的王牌特工,我的名字叫:要你命3000!!
好吧,其实真正厉害的是编剧,是导演。。
并不是我。
我只是个人畜无害的裁缝。。
2星!
一、人物简介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家裁缝店里。
里面的工作人员俩人:
黑帮两个:一个是博伊尔组织(本地黑帮):
一个是拉枫丹组织(外来黑人帮派):
两个组织之间,水火不容。
二、主要的背景:1、老裁缝店里有博伊尔组织的信箱,博伊尔组织经常来取情报。
2、女秘书梅布尔是本地女孩,通过勾引博伊尔组织的少爷李奇获取情报,然后转卖情报给拉枫丹组织从而获利。
3、博伊尔组织发现了泄密事件,开始追查。
4、女秘书梅布尔为了自保,投靠FBI,让FBI在裁缝店里安装了窃听器,希望FBI获取有用情报,灭掉博伊尔组织。
5、老裁缝发现了女秘书梅布尔的秘密。
他一直把梅布尔当女儿,为了保护梅布尔,决定帮助梅布尔,主动设局消灭博伊尔组织。
三、老头的设局:1、伪装成套装组织,通过店里的邮箱,给博伊尔组织发信息:提出只要博伊尔组织灭掉拉枫丹组织,就可以吸收博伊尔组织加入套装组织,从而引起两个黑帮的火拼。
【这里,博伊尔组织的信箱,应该是博伊尔组织内部人员才知道的。
套装组织如何知道的呢?
博伊尔组织难道不好奇吗?
他们难道不会询问老裁缝,看到谁来投信了?
】2、老头借套装组织的名义,发出了那盘磁带。
【看下图,显然这是老头发出的假的信息。
】这个磁带里,是老头开头做衣服的录音哈。
【政府根本没有这个所谓的磁带。
】老头冒充套装组织,告诉博伊尔组织,这个里头有很重要的情报(关于博伊尔的),可以抓出内鬼的。
3、老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①就是要设法让敌对帮派拉枫丹组织得知这个磁带的消息。
②还要让拉枫丹组织明白,这个磁带对拉枫丹很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重要到拉枫丹组织不惜明枪明刀的跟博伊尔组织开干。
【至于老头是如何联系上拉枫丹的,且让拉枫丹组织上当受骗的,就不得而知了。
电影里,似乎是通过老裁缝的嘴巴说出来的,是女秘书去给拉枫丹通风报信的。
也就是,博伊尔少爷在裁缝店拿到了磁带,看了信。
但没法听磁带。
这时候,火急火燎的去找女秘书,告诉她这个磁带如何如何可以抓住内鬼。
女秘书一听自己要完犊子了,赶紧跑去跟拉枫丹报信,要求拉枫丹干掉博伊尔组织,保护自己。
(注意:这些都不是老头的计划)。
】③老头还要计划,如果开干,博伊尔必须一举被团灭。
【要么拉枫丹灭掉博伊尔,要么两个黑帮全灭,反正博伊尔必须被灭。
】否则,老头和女秘书,性命难保。
至于,老头哪来的自信,凭借一个假造的磁带,就能调动拉枫丹组织不惜血本的替他去干掉博伊尔组织,电影里没讲。
正常计划,就到这里了。
四、偶发事件上面谈到了老裁缝的计划。
“两虎相争”之计。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
拉枫丹在老裁缝的不知道什么理由的忽悠下。
果然出马了,两个黑帮杀的天昏地暗,连警察都出动了。
看来,老裁缝要坐收渔翁之利了。
正在得以,意外发生:李奇少爷和弗朗西斯被追杀逃难到店里。
这个是老裁缝没有计划的。
老裁缝要能够计划出少爷挨枪,然后俩人按照规定的路线、规定的情节,规定的时间,来到他的店子里。
那我就十分的佩服老头子了。
尤其是少爷那件带血的外套,挂在那里。
有人说那是老裁缝故意的,也是计划内容。
那我只能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差点为了这件外套丢命,好吧。。。。
反正,从偶发的少爷进店事件,后面全都是随机事件了。
根本就不在老裁缝的计划之内。
老裁缝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只能说,在这些偶发的事件中,老裁缝能够逢凶化吉,说明他几十年来,高超的观察别人性格的水平。
比如少爷的简单暴躁,弗朗西斯的残忍贪婪,博伊尔老大的爱子心切等等。
他是利用他们的性格在赌博而已。
毕竟,每个人是复杂的。
不见得你老裁缝临时胡说一番,别人就会真的会相信你。
但电影里,老裁缝的运气实在太好。
他的所有胡编乱造,都被这些人听进去了。
比诸葛亮还牛币。
不服不行。
不管怎么说,要说少爷中枪进店,是老头计划好的。
我是没看出来的。
五、bug不说后面李奇少爷来人来裁缝店的偶发事件引发的后面一连串过于巧合的事情。
单单之说老头自己的计划,也是没法圆回来。
1、老裁缝有必要录音吗?
为什么不直接装一盘空磁带呢?
老裁缝以套装组织的名义给当地黑帮博伊尔组织发出了的磁带。
这个磁带是录了老裁缝自己的话的:①、老裁缝除非能够保证博伊尔组织永远听不到这个录音,否则,只要听到录音,就可以肯定这个录音带跟老裁缝有关,或者就在裁缝店。
而裁缝店只有老裁缝和女秘书俩人。
这不是直接暴露自己吗?
如果博伊尔组织听到了这盘录音带,不管老裁缝和女秘书是不是“老鼠”,估计都会被博伊尔组织弄去审讯,不死也要脱层皮吧。
所以,老裁缝必须100%的保证,博伊尔组织不能听到这盘录音带。
那既然在老裁缝的计划里,博伊尔组织是肯定听不到这个录音的,那老裁缝录自己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直接放一盘空磁带不是更保险吗?
反正计划里,博伊尔组织是听不到的啊!
再就是,即使听到了,也是一盘空磁带,也不会暴露裁缝店吧。
2、磁带交给博伊尔组织的渠道上面我已经展示了。
那封装有磁带的信封上是有套装组织的标志的。
所以,可以肯定,这个磁带就是老裁缝伪装成套装组织,发给当地黑帮博伊尔组织的。
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把图片贴出来。
这里头显然除了磁带,还应该有一封信。
是老头伪装成套装组织写的。
内容嘛,当然就是告诉博伊尔组织,这个磁带里面有很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找出“老鼠”,且里面还有博伊尔组织违法乱纪的证据。
这样,才会让博伊尔组织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在于,老头伪装成套装组织给黑帮发信,都是在自己的店里。
影片里也展示了,老头就是从自己的店里发出的这个磁带。
那么顺理推下去:①、黑帮博伊尔来人取走这封信。
②、因为是套装组织的来信,黑帮博伊尔应该是高度重视的。
估计应该是直接送到黑帮老大手里。
老大看完信,深感问题严重。
安排少爷和心腹带着磁带去找播放设备。
【这里就不合理了。
磁带如此重要,自己又没有播放设备。
难道不应该把磁带留在老大身边,然后安排人去找播放设备,把播放设备弄回黑帮老大的老巢。
老大亲自听吗?
别说黑帮老大没钱没设备,就是借用,哪个开店子的敢拒绝啊!!
】所以,更有可能的情况是:①、少爷和弗朗西斯来店子里直接取信。
因为是套装组织的来信,俩人高度重视,在回去的路上就看了信,发现这个磁带很重要。
打算第一时间找地方播放。
结果被外面埋伏的拉枫丹的人员袭击。
只好折回裁缝店。
②、那么问题来了,拉枫丹组织是如何得到准确消息的。
影片里,老头跟拉枫丹之间是没有交集的。
只有女秘书跟拉枫丹有关联。
但女秘书并不知道老裁缝发出磁带的事情。
只有,一种可能。
少爷和弗朗西斯看了信之后,跑到女秘书家里歇息了一会儿。
少爷跟女秘书说了这个磁带的事情。
女秘书一听就慌神了,等少爷一走,马上通知拉枫丹采取措施。
问题在于,女秘书家跟裁缝店就在一条街上,很近。
少爷从裁缝店取磁带,看信,到女秘书家,这个时间非常的短。
女秘书即使马上通知拉枫丹,拉枫丹也没法立即制定周密计划,围剿少爷和弗朗西斯。
况且,女秘书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告诉拉枫丹,这个磁带对拉枫丹也存在非常大的危害,拉枫丹才肯为之大动干戈。
否则,两个帮派都共存几十年了,会为了你一个小小的女秘书,倾巢出动,双方火并???
如果,拉枫丹有实力直接干掉博伊尔组织,她早就做了,不需要女秘书来推动。
如果拉枫丹没有这个实力,女秘书如何劝说也是没用的。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女秘书告诉拉枫丹,这个事情,你们不出手,可能拉枫丹组织就完蛋了。
拉枫丹组织为了自保,才会跟博伊尔组织血拼。
总之,无论怎么说,拉枫丹是如何得到这个磁带的信息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愿意对黑帮博伊尔下狠手。
没有合理的解释。
先捋时间线:1.背景,博伊尔和拉方丹两大黑帮家族在美国芝加哥争夺赌场生意,大打出手。
2.裁缝店是博伊尔家族传递信息的中转站。
老头伯林是裁缝店的老板,曾是英国黑帮,因为帮派斗争失去妻女,厌倦斗争移民美国。
梅尔布是店里的小裁缝,她想利用博伊尔家族的太子里奇上位挣钱,离开这个城市。
3.于是梅尔布当起四面间谍,一面与里奇谈恋爱,一面帮助FBI在裁缝店放录音设备,一面又把博伊尔家族的消息卖给拉方丹家族,一面还领着裁缝店的工资。
4.伯林一直把梅尔布当作自己的女儿,他深知梅尔布计划的危险性,于是伪装成全国性黑帮组织“套装”,写了第一封信给博伊尔家族,邀请其加入。
里奇把加入套装的事情告诉梅尔布,梅尔布又把消息卖给拉方丹和FBI。
5.紧接着伯林假冒“套装”给博伊尔家族发出第二封信,说博伊尔家族内部有间谍,帮助FBI安装了录音设备,所幸被“套装”拦截了录音带,让他们自查内奸。
梅尔布又把消息卖给拉方丹和FBI,一时间三方人马汇聚都要争夺这个录音带。
6.里奇被拉方丹打伤,被弗朗西斯搀扶着到了裁缝店避难,伯林帮里奇缝好了伤口,弗朗西斯则出门寻找支援以及可以读取录音带的设备,并且放下狠话要杀死家族里的内奸。
7.伯林担忧梅尔布当间谍的事情败露,藏起录音带主动顶罪,向里奇说明自己就是内奸,但里奇并不相信。
于是伯林心生一计,挑拨里奇和弗朗西斯的关系,结果弗朗西斯将里奇击毙。
8.博伊尔家族的老大带人来到裁缝店寻找自己的儿子,弗朗西斯谎称里奇带着录音带出去找支援了,随后自己又出门去找里奇。
老大看到裁缝店里挂着儿子的大衣起疑,伯林正要坦白弗朗西斯枪杀里奇的事,弗朗西斯就挟持着梅尔布回到裁缝店。
9.弗朗西斯谎称在梅尔布家里看到了满地血迹,栽赃她就是内奸,博伊尔的手下也证实她是里奇的女友。
为了保护梅尔布,伯林圆上弗朗西斯的前半段谎言,里奇自己带着录音带出门找支援。
10.博伊尔让手下用酷刑逼问梅尔布,所幸另一拨手下打电话来报告,伯林迅速接下电话,谎称那拨手下在霍尔斯特街31号接到了里奇,博伊尔立刻赶往那里。
11.剩下的三人互相对峙,弗朗西斯要杀死梅尔布,并且把所有事情栽赃给她,伯林则提出另一个建议,让梅尔布给拉方丹家族通风报信,埋伏杀死博伊尔,从而弗朗西斯能接管整个黑帮组织,最终弗朗西斯接受了这个建议。
12.本来拉方丹家族收到消息以后,埋伏杀死博伊尔事情就结束了,但她们又提出了要用现金收买录音带,而此时的弗朗西斯贪念再起,他想在拉方丹老大收买录音带的时候突袭,一晚上同时消灭两大黑帮首领,一统芝加哥。
13.伯林和拉方丹家族老大配合,骗出弗朗西斯,手下将其击毙,并且完成交易带走录音带,留下了大笔的现金给梅尔布和伯林。
14.交易完成后,梅尔布担忧“套装”组织会找上门报复,伯林坦承“套装”的信件和录音都是他伪造的,而今晚在裁缝店里发生的所有事,都被FBI安装的窃听设备录下。
最终梅尔布拿着拉方丹家族留下的钱远走高飞,同时还把录音带交给FBI,让警察将芝加哥的黑帮一网打尽。
捋顺剧情以后,讨论一下逻辑bug。
伯林的计划看似非常缜密,实则有很多可能出现问题的小细节。
伯林的计划像是一个人在走钢丝,但凡出现一点错漏,都无法达成“两大黑帮同归于尽,梅尔布拿着钱远走高飞”的最佳结局。
如果里奇相信了伯林主动承认老鼠的话,一枪把他毙了怎么办?
里奇和弗朗西斯互相信任,伯林挑拨不成怎么办?
里奇和弗朗西斯先发现了假录音带怎么办?
拉方丹率先抢到了录音带怎么办?
博伊尔不上当,出门前又打一次电话去找小弟确认怎么办?
……但这都是从上帝视角看到的结果,我觉得全片瑕不掩瑜,全片剧情反转再反转。
两派黑帮+FBI+套装组织四大势力,浓缩到简简单单的7个主要角色,甚至全片镜头都没有离开过裁缝铺,把简化做到极致,还是相当精彩的。
我真实的观影感受,从头到尾都在围绕“录音带”不停的猜测“老鼠”究竟是谁,到片末釜底抽薪,原来连“套装”、“录音带”本身就是假的,恍然大悟的最后一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这么优秀的单场景电影了,值得一看。
一个曾经的黑道成员,现在想要弃恶从善了。
因为他做过坏人,所以他更加知道,如何去对付一个坏人。
这么多年历练出来的观察能力、心理素质还有临场应变的能力。
姜还是老的辣,人群中不露声色的那个才是最可怕的。
你们这些菜鸟玩的,早就是他以前玩剩下来的。
你们的命运,就如同他裁缝刀下面的布料,被精准裁切,不差分毫。
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开一家新的裁缝店,继续做着他的衣服,继续开始他的故事。
近年来剧本最扎实的一部电影,观影过程中始终如一的精彩感,让人看得眼睛都不肯眨一下。
全片场景就一个,男主人公的裁缝店的室内,像是看了一部情节曲折、台词丰富的话剧。
影片的主角,看似木讷的裁缝将里奇、弗朗西斯、老博伊尔、拉封丹夫人这些黑帮人物玩得团团转,观众一开始为裁缝卷入黑帮争斗而担心,但每次出现的危机均在裁缝的只言片语中得到化解,渐渐发现裁缝并不简单,并最终发现他才是背后的策划者,所谓套装组织的录音带纯属他的杰作,像药引子一样牵出了整个故事。
最后时刻,裁缝与弗朗西斯的动作戏看似多余和老套,但实际上是揭示出男主角的真实身份和行事动机,对于全片中男主角如此厉害的布局及能力提供了完美的解释,从而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马克·里朗斯的表演容易完美,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又创造了一个经典角色:一个机智多谋、身手矫健的裁缝,哦不,不是裁缝,而是裁剪师!
如题,整部电影的核心冲突,全部来自于一盘磁带!
如果不把磁带的价值捋清楚,那么电影的行为逻辑就都不成立!
我刚看完也是一头懵,为毛博伊尔家族发现磁带这么紧张?
为毛拉芳丹夫人又要争夺这盘磁带?
为毛女前台不想这盘磁带曝光?
为毛老裁缝又要伪造磁带?
我来尝试捋清楚:1. 对于博伊尔家族来说,属于外来黑帮(据网友说是爱尔兰的),来到芝加哥打拼数年,一直想要个身份认可,所以很希望被所谓的当地超级黑帮“奥飞”收并,在和其不断的密信来往过程中,一直在被怂恿消灭拉芳丹(法国黑人帮派)作为“投名状”…当然,密信是老裁缝代笔的,原因就是心里憋气,看不惯,不想回忆自己悲惨的往事,目的就是给两帮人下眼药,引起互斗,看看能不能消灭他们(这里对老裁缝的动机不是很理解,只能强行解释到这儿了)。
然而,博伊尔家族的少爷和二当家来取信时,突然发现有封“检举信”——里面附带了一盘磁带,并说这里面有“巨大”的犯罪证据,可以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矛头直指拉芳丹(暗示是对方勾结FBI设局),注意这里,博伊尔俩人第一次看到磁带时,并不知道是在哪里录音的,所以半信半疑,所以才会拼命想要找到播音器材找出“老鼠”!
再次提醒注意的是,二当家走之前对老裁缝说过这是最新的窃听装置,没办法第一时间收听,得去想办法找设备,而镜头也给过磁带的特写,确实和我们常见的歌曲磁带不太一样(有考据派的网友可以补充一下技术原理),这一点老裁缝是必须了解且清楚的知道他们不可能很容易听到,这个局才成立,不然瞬间就露馅儿了!
综上所述,博伊尔家族有理由对这盘磁带非常重视,因为可以找出内奸,还能顺便打击拉芳丹给奥飞示好!
2. 对于拉芳丹夫人的帮派来说,这盘磁带的重要性会相对低很多,但也有其价值。
因为拉芳丹帮本来就看不惯博伊尔家族来抢生意,早有搞垮对方的想法,当从女招待,也就是内奸这里得知有一盘FBI窃听的犯罪证据,足可以将博伊尔家族扳倒时,必然也是想“争”一下的!
第一次伏击抢磁带,情报是女前台给的,因为她怕事情暴露,所以出卖了博伊尔俩人的行踪,不过没抢到,二当家不愧是有“技术”,竟然待着少爷突出重围,一路跑到了裁缝铺,这里的bug就是为何不跑别家单跑你这儿了,我替导演解答的一是刚出门不久被伏,离得不远,二是这里本是情报站,腿儿顺!
第二战,因为提前获得了女招待的情报,所以伏击顺利成功,直接全歼老博伊尔,这里没有太多疑问,紧跟着,第三次来买磁带,自然还是因为女前台报信儿说自己拿到了磁带,想换钱,拉芳丹夫人当时只是杀了老博伊尔,还想靠磁带情报斩草除根(因为她不知道少爷已经死了),也因为双方情报交易多次(目前来看,女招待的情报一直很“靠谱”!
),在道上混的,当然得讲信义啦(咦,这里怎么和港产黑帮片儿串了)!
而带着巨款(看起来真的很多)来到之后,老裁缝一通操作,借夫人刀反杀二当家,夫人觉得被救一命,且还干掉一个对头的重要人物,心情自然不错,所以把钱留下,并没反悔。
综合来看,拉芳丹这边,磁带的价值多少已经不重要了,她们早就想干掉博伊尔,只是在不断找机会罢了。
3. 女前台为何当内奸?
因为她一直想逃离芝加哥,幻想去巴黎,去欧洲,去过美好的日子!
但她没钱,她想赚钱,所以借裁缝铺的耳闻以及和博伊尔少爷调情的机会,开始不断的给“买家”传递情报,这个买家当然就是FBI啦,两者用雪房子水晶球传递信息,后来安装了窃听器!
然而,在影片开始的这晚,她突然听少爷说二当家怀疑有内奸,要揪出来,心里就慌了,当时就说了二当家的坏话,吹了枕边风,这也被老裁缝隔墙有耳给听到了!
才引出老裁缝动布局后的一系列“变局”!
总之,磁带对于女前台来说,一是能换钱(不光换线人费,还卖了大钱),二是为了“保命”!
价值不低!
这时候磁带里的内容对她来讲,并没有意义,她只是担心被发现,而并不知道,此时的磁带,早已经是被老裁缝“狸猫换太子”了!
PS:女的对少爷是真没感情啊,为了保命,直接给对面送人头啊!
4. 最后,说一下磁带对于老裁缝的价值!
老裁缝的行动,前期主要是挑唆两边互残,没有太强的计划性,至于怎么发展,谁会先死,没有特别的设计。
而当他当晚听到女前台和少爷的对话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因为,他对女孩儿有着更多如同父爱的感情,视同己出,他不想她受伤害,还要趁机帮助她实现去欧洲的愿望。
老裁缝早已洞悉女孩儿的一切行为,包括水晶球联络和装窃听器…所以,凭着那几句对话,就已经预判了后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老爷子在他的初始布局的基础上,连夜加大筹码,放上了一剂猛药!
即是伪造的这盘磁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老裁缝能搞到同样的磁带还有录音设备,不得不说是很厉害了)!
对于老裁缝来说,这盘磁带,是救女孩命的,因为即便是听到,也是老裁缝干的;又是杀人利器,因为他完全预判了后面的走势,虽然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一致,但不要紧,现场发挥啊!
磁带发挥了引出内奸怀疑线索,诱发女孩儿出卖少爷,导致少爷和二当家各自抢功然后互掐死一个,引来老博伊尔去寻仇(不管死哪个都可以唆使他去),召来拉芳丹交易反杀等一系列事件,最后让女孩儿拿“真·录音”磁带,去给FBI一网打尽街区黑帮势力,女孩儿拿钱直飞欧洲…此磁带真可谓价值连城啊!
好了,捋到这里,磁带对于各方各派的价值应该有些明朗了!
剧情的逻辑也得以理顺,相信很多没看懂的也能多少明白点了!
最后,我并不太认可这片子目前的高分,因为不太认可导演把观众当柯南,很多必要的条件和剧情推动的动因,都没有说清楚,或者说故意不说清楚,有拿腔作调的嫌疑!
另外,对于二当家中两枪不死这个桥段,实在是觉得狗尾续貂,太狗血!
所以,我给3分,一分给密闭空间的创意,一分给女主漂亮有气质,一分给老爷子,全靠他的演技了!
我觉得最后两段独白,其实有长的那段是编剧自己对自己说的,客观地说我很喜欢这类纯靠剧情构思+演员演技的舞台剧样子的电影。
这个电影还是很好看的,不过呢在同类型电影当中还不够亮眼离穴居人电话亭直播这些还是差的太多一点,好看是可以,高分还是差一些。
看了一下编剧导演似乎是一上来就大片制作人起步,看起来是个背景深厚的人啊,才也有一些,不过达不到太高,毕竟这类作品里的天花板很高,地板灰尘无人记住,这部只能是综合不错。
整部影片看完后,让人感觉衔接的特别紧密,节奏特别恰到好处,在相对单一构建的场景中,上演了无限反转的情节,看完这个电影后,让我想到了满江红这部电影,同样也是在单一场景中构筑反转事件的类型片,不过,这部电影的电影节奏把控以及细节的流畅度,甚至要更好一些。
这种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人物以及人物性格,导演通过构建了一个经典的剪裁师形象,将影片的人和情节串联到了一起,影片的结构和台词设计都很到位,不过有一点让我感觉到奇怪的就是整部故事的设计情节,其中有一些充满偶然的事件,如果不按照他事先设想的方向去走,那么整个故事的走向不就乱了吗?
另外就是主人公剪裁师对于剧情的把控性太强了,有一种导演过度操控剧情的感觉,最后的反转略显生硬,不过总体上的流畅度以及情节带给人的冲击还是不错的,另外就是裁缝的女秘书,作为整部影片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出现也可以说为整部电影的反转和构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到最后,身份揭秘的时候,能够让观众体会到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而其中,通过给两人的中景和近景镜头,将两人精湛的演技表现了出来,同时将人物多层次,丰富细腻的身份也隐藏的很好。
另外就是整部影片的镜头,镜头运用很平稳的镜头来客观的刻画每个人的内心,让观众处于上帝视角来观察每个人,通过导演运用裁缝的身份来掩盖男主的实际水平,虽然方式还是有一些粗糙,不过总体上来说,人物的刻画和形象还是到位的。
同时,在影片当中穿插着一些男主的心理,蒙太奇也能够在最后揭开男主真实面纱的时候,让观众闪回出一些片段,同时将他的人物构建形成闭环,把他的形象收缩完整。
不过我不建议用复活那一个李琦搭档的方式来,最后把男主的形象形成闭环,我建议最后可以用一个非常帅气的收场,不经意间露出他的纹身,让观众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不过,电影节奏在前缓后急的情况下,最后又堆积出这样一个小高潮的形式,也不失为一种调动电影节奏的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黑帮,年代犯罪片,单一线索犯罪类型,都已经被拍烂的年代下,作者仍然别出心裁,通过一场单一线索式的屋内紧张而又刺激的故事,将观众的心重新拴回到这一题材和电影上,导演虽然在人物的一些细节处理和整体的把控性上做的还不够好,不过这部电影的节奏以及方式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总体上是值得一看的
演员好,女主选角太现代了感觉随时能掏出智能手机开刷
3.5,匠气太重了,但是还算简洁
是谁在五月第一天就看到这么好的片子(哦!是我
硬反转太多,单一空间设置没有充分利用空间,逻辑硬伤颇多。
别惹剪裁师,因为他们可是所有的走线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呢。
就很无聊,这个节奏慢的要命,而且没事情发生 弃
仅有的一些炫技部分值得表扬,如缝合与编织的视觉串联。影片的悬疑性在第一次平行剪辑时破了功;而黑帮父亲的行为部分不但没深入,反而让他发了两次傻,他如此信任裁缝的铺垫完全不够,这个角色基本废了啊;后面怎么拉也拉不回来了。哦故事背景and职业设定 也不错
精巧的单场景悬疑故事,并不烧脑,却因为角色需要在各个势力间周旋而颇为有趣,算是一个不错的小品之作。其实片名翻译成缝匠谍影听起来也蛮有趣的不是吗?
3.5吧。故事挺过瘾的,单一场景小制作悬疑。但未免过于精雕细琢,设计感太强,情感浓度不足。气质有点像《利剑出鞘》。老头的戏当然不错,但没有达到他个人最佳水平。
这结尾可谓真的是多余又无聊。整个来说中规中矩吧,不是我喜欢的片子,但也还算能看。但说什么影片全员智商在线那是纯纯扯犊子,影片所有的情节全靠偶然促成,这些偶然偏偏又都是由裁缝提前几个月设计的…你家裁缝是上帝么?
如果这是一次突发事件,那老裁缝还算随机应变,然而他设计了几个月的事要不是靠编剧强行转折,死了几回都不知道还搁那叭叭说,一帮人还一听就迷糊,最后又图什么呢?!
生存之道:既要套,也要装。(❶本片最致命的剧透就是“转折”二字,一旦知道是以转折为主,什么都不意外;❷还有,拉芳丹回去听什么磁带——裁缝指南?❸我们可以预见两个版本:国产片、舞台剧)
真真切切全凭演技拉住观众的注意力,但凡换个水平次一点的演员,这种假装严谨实则一意孤行的剧本早被各路大侠抓着往死里喷了。
在磁带丢失时我就好奇,房间里有三个人,为什么那两个人不怀疑第三人,这种逻辑简直让人无法理解。统一团伙的两个人竟然不先去核实非一伙的人,简直可笑。没看完,不感兴趣。一个裁缝敢对黑帮开那样的玩笑,简直无法理解,没产生怀疑不理解。
“裁缝?隐藏的够深啊...”
2.5.为了反转而反转,感觉几分钟就能说完的事儿。
演员好,节奏好,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老法师
虽然不足两小时,但前面依然是略拖拉。“拿走了子弹”那句台词真是妙啊,甚至算是本片真正出人意料的设计。75
如果是临机应变,那剧情是巧妙合理的,但结尾说是事前策划,那就荒谬绝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