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葬礼》 平和的优雅。
清新的乡村小调。
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费利克斯用四十年去赎罪,他有什么错呢,只是爱上了一个结了婚的女人,然后发生了一场悲剧。
他本可以活得更好吧,可是在世俗的眼光下、也许是在内心的谴责下,用了四十年也没有明白,怎么控制自己的心去爱上谁。
好在最后,得到了救赎,四十年才迈过心中的那道坎。
一个被众人误解多年的独居隐士因害怕自己死后无人安葬,而在生前为自己筹备葬礼的故事。
可能是此类影片看多了,也可能是最后突然揭示的秘密太过老套,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疑团,因此丝毫没觉得出人意料,甚至还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影片的良好口碑应该还是因为几位主演的精湛演绎,尤其是罗伯特·杜瓦尔,将一个背负多年黑锅,为众人误解唾弃的老者那种欲辩无言,极度敏感和自我保护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
木然不屑的表情使得面部神经的每一次抽动都有了格外的深义,僵硬的肢体动作则显示着这个老人的倔强和无奈。
影片的音乐悠长而舒缓,风格与另一部描写垂暮老者的影片《Mr Straight》颇为相似,朴素的木吉他旋律透着岁月的苍凉。
而影片中的许多台词是也着实深彻,仿若一首首临终安魂曲。
西方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与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鼓励人们竭力追寻生时的意义和欢乐,而不要去多考虑身后事,他的本义一定要人们善待生活,善待生命,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对死亡的避忌却增添了人们心里对它的无比惧怕,生之欲念越是强烈,生之享乐越是充盈,就越是忧虑于生之丧灭,越是恐惧于死之来临。
想想小时候,无意的一个“死”字出口,一定是会被老人家用“呸呸呸”给骂回去的。
而西方人说:“未知死,焉知生?
”人一出生便知死亡是唯一的归宿,一段完整的生命旅程理应包括死亡,死亡是一种回归,不管相不相信所谓的灵魂,鬼魅,你总是要离开,离开你所不舍的一切,所以,还是宁可相信有天堂,如此才不会对生时有太多的贪嗔,才会对死有一种认可和坦然。
喜欢片中的老隐士为自己筹备葬礼时的那份冷静和理智,为自己定棺材,做寿衣,拍遗照,面对死亡,平和淡定,在与这个世界从容告别后,安然离开,留给他人的,也不再是哀伤,而是思念。
这个场面与《非2》中李香山办生前告别会又如出一辙。
中国人也早有做寿衣、置棺木、定墓地的传统,但目的多是为了压邪延寿或比富摆阔,依然是建立在为生者服务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心理下,对于死之恐惧又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些。
能筹备自己的葬礼,乐观释然地迎接自己的死亡,是对生命一种极大的热爱和尊重。
PS:观影于2011年4月3日
浪费了这个题材。
周日晚9点26分,这个周末看的第六部电影,思索了一下,还是给了个三星,也许,应该比“还行”好那么点儿,但又没有到“推荐”的程度关于救赎,关于爱情,说实话,以这个年代的价值观来看,老头年轻时候干的那点儿事儿,算不上什么,甚至都谈不上需要赎罪,甚至在整个观看过程,我都以为老头年轻时候干了什么罪大恶极的案子,杀了一家九口之类的,最后一听他的总结陈词,一下子觉得悬念过深,从惊悚片变成文艺片了值得称赞的是电影配乐,轻轻柔柔的弦乐,弥漫着浓浓的西部乡情,很惬意,又有些若有若无的伤感end of the line,tell it all,get out of jail赎罪,源于道德,在这个道德丧失、价值观混乱、信仰缺失的年代,这个词已被逐渐淡忘,希望死亡到来之时,我们能从世俗尘扰中,赎回自己
虽然很喜欢它的节奏和镜头,虽然演员的表演都很棒,虽然画面很美意境很深……但是几乎所有的情节,所有的悬疑都指向了主人公最后的Confession,而这个Confession有些让我失望。
否则,这将是一部多好的电影呀。
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应该是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是因为Felix而引起的,即便是Mattie也不知道Felix喜欢她的姐姐(直到她参观了他的小屋),Felix在这件事之后就隐居了,那为什么Felix的名声会那么坏?
还有,Mattie对此事真的会没有察觉吗?
I doubt it.还有我昨天晚上做梦,梦见袭击了巴迪的是——猫。。。
多年以来,每当提及隐遁在偏僻的森林地带的费利克斯·布什的名字时,当地小镇的居民都会露出一脸倍受惊吓的表情,因为大家都听闻过有关他的传言,认为他做尽了各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可怕的事情,不仅变成了一个冷血动物,甚至不惜与恶魔为伍,用灵魂来交换古怪的能力……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都像躲避瘟疫一样对他退避三舍。
然而,突然有一天,费利克斯出现在了小镇上,拿着一支散弹枪和一袋子现金,声称自己将要举办一场葬礼——毫无疑问的是,虽然上了年纪,但费利克斯的身体非常地健康,他想要的显然不是那种寻常情况下人死之后举行的告别仪式……与之相反的是,他希望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亲眼见证这一切。
一时之间,费利克斯出人意表的举动制造了极大的轰动,每一个知道的人都在不断地谈论着这件事。
意识到可以借着费利克斯的“活体葬礼”大捞一笔,极尽花言巧语之能事的殡仪馆老板弗兰克·奎恩,特别找来了他的那位很有绅士派头的年轻学徒巴迪·罗宾逊把生意拦了下来。
随后他很快就发现,原来隐藏在费利克斯那过于超现实的计划背后的,是一个非常真实且被长久地渴望着的秘密,这一次,费利克斯将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向大家说明自己为什么一直都躲藏在森林里。
人不死,葬仪社就要死,于是一个古怪孤僻离群索居40年了的想要为自己办场葬礼派对的传说中的恶老头就成了他们优选目标。
老头将遗产作为标的发出彩票,邀请所有听过他的传说故事的人来参与。
前面的铺垫都还不错,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老头与大家分享的故事只是他个人的一段多年以前有些狗血的崎岖的充满遗憾的情路史。
感觉有点撑不住,多少有点失望。
影片有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意味,颇能渗透人心。
演员们都很棒,几乎没有弱角色。
音乐也很舒服,虽然简洁以吉他与钢琴为主,但就如冬日里的暖阳一样。
片尾曲也很动听。
A man pays his 40 years for atonement, which reveals a secret affair 40 years ago. The same type of man like Wawoski in Gran Toranto, or the same type of man who is spoken highly in US.
本以为是一部喜剧,没有想到原来是一部悬疑剧,而且更新了我对悬疑剧的认识。
原来,悬疑剧不仅是那些推理破案和那些剧情反转,还有这种前面的90%都是故事的引子和铺垫,只在最后把故事说了出来。
没有什么精巧的情节设置,没有曲折的线索交织,只有主人公和其他知情者的绝口不提。
从一开始,众人对Flix的误会使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一个though guy,而这样的性格设置也令我没有想到坚守了40年,自我囚禁了40年,只是由于为情所困。
用“只是”并不是轻忽情感给人带来的困扰,好似情感不足以让人为之做出如此决绝的事情。
在我看来情感无论是多么坚固,在人的内心中总是柔软的。
这可能和它的美好有关。
而这份柔软下的坚强,能够阻挡来自外界的强压和击打,但却无法成为自我内心的桎梏,甚至是自我摧残的原因。
尽管这里摧残着Flix的并不是这份柔情,而是那份自责。
同时,这种柔情,也很难令我将Flix这样的硬汉与为情所困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但细想来,这前后并不是一种矛盾,反而只有这样内心刚强的人,在一旦陷入情海后更会矢志不渝,会在失去爱人以后,在自我责难中坚守40多年。
Flix的爱情并没有多难想象,毕竟情本身就是不知从何而起,一往而深。
片子也并没有着墨与此,只是Flix亲口所说的自己再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爱上她,而也不知为何的她也爱上了他,而她竟也同意与他私奔,放弃家庭,只为爱情。
似乎这是此片中所提到的唯一的罪,却最终让两人都承受了沉痛的代价。
不知道世上还有多少梦遗廊桥的故事,有多少泪还明珠的故事,有多少难成眷属只为遇不逢时的故事。
但如果这些故事换个走向,是不是又会有许多红玫瑰变成蚊子血的故事呢?
人生何来再选一次?
又哪里有什么假如?
故事之外我们大可以猜测,但是凄美的故事还是就这样自顾自地发生,而并不会因为谁的猜测和别的可能而退去惨色。
眼睁睁地看着爱人在自己的面前死去,而一切的起因,归根到底却是因为爱。
这种爱给你是伤,给我也是伤,叫人如何抵挡?
但如果再选一次,Flix还会做一样的选择吗?
选择不去爱避免这样的惨剧吗?
爱对方的意义难道只是在于自己吗?
对方对爱的感受呢?
止步于眼前的快乐就是够了吗?
回避伤痛难道不是另一种自私吗?
而如果把选择交给对方那是不是一种更卑劣的自私和残忍?
Felix的幸运是没有机会再选一次,如同《童梦奇缘》中所说的,生命的可悲是它不能重来一次,而其可贵也正是其不能再重来一次。
只是每个人在事后总是会纠结于很多的选择仍有回转的余地,纠结于本已不存在的选择改如何取舍,即便是已经做出的决定根本无法回头,仍旧天天在此间的徘徊与煎熬,这无疑是最痛的心刑。
Felix的故事并没有引起来参加葬礼的人太多的涟漪,或许有片刻地震惊于事实的真相,但可能是40年的间隔实在太远,除了几个相关的人外没有人真正的关心。
或许以前的种种的骇人的传言反而更合他们的口味。
但就是这个情节并没有多复杂的故事,对于本人却是40多年的反复咀嚼,如一口苦不堪言却永远不能下咽的药。
十年生死两茫茫,40年,半死梧桐却无奈地苟延残喘,只因为有心中信仰的约束。
所以到最后还是渴求牧师的悼词。
这一切使得最后他重病却不愿接受治疗变得合情合理。
一生太短,一生又太长。
面对太短的人生,Flix做出了决定,要和最爱的人私奔,哪怕背上道德信仰的恶名。
而后又在太长的人生中自我囚禁,自我折磨,想用一种痛苦来麻痹,或是说代偿另一种痛苦,明明已经是痛不欲生,却也还偏偏想要痛苦来得更真实浓烈。
而这种痛苦不死不休,连一点解脱的可能也没有。
电影里还有两句话的印象很深。
1、牧师在葬礼上的开场白:我们以为是非对错,好与坏,往往如同黑与白一样分明,距离很远,但其实他们很近。
2、Felix对读Dubby说:Dog's dream,关于一个人,你不可能知道的更多,你可以编一个关于这个人的故事,这个人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这些都是真的吗?
你不可能知道比狗梦更多的东西。
开头不错,有点新意。
中间有些拖沓,最后期待的高潮,没有想象中好。
前面的铺垫了这么多,老头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最后葬礼上的讲述,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
回头来看,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但却让他四十年的与世隔绝。
回想这个故事,有些平庸,甚至不值得拍一部电影去讲述它。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前面的铺垫部分,给人以充足的观影欲望。
很感人,但是却又觉得有点太过平淡。很喜欢片子里的乡村小镇。
演员没的说,故事的铺垫也很好,但是高潮部分太平淡了,之前渲染的万众期待的葬礼,结果几句话就收尾了,没挖出什么必然的感染力来。
一个被所有人讨厌的幽禁自己40年的老头通过“人生告别仪式”忏悔往事埋葬内疚,终于获得解脱追随爱人而去。所谓死前的葬礼或许就是让自己无憾地迎接死亡吧。电影配乐不错,40年前发生什么的悬疑也串联得不错,男主角演得不错,拍照、帮朋友准备坟头等等桥段挺有趣的。
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拍的有些闷。
神马才是演技派
I would like forgiveness now, if possible, and then I don't mind dying for real next time ,but , please , forgive me.
可爱的倔老头和老囧脸bill murray~~~
到后半段为什么觉得狗血了呢
老头孤独的守着自己的人生, 将自己囚禁在自己建造的监狱里, 仍然无法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 直到最后一刻, 他终于勇敢的告白, 卸下所有重负, 安然离去.
看简介就觉得是会喜欢的片,所以看的时候一直在加分。很多人觉得收尾比不上声势,但试问人生有几个四十年,实实在在的时间胜过一切花哨的卖弄和排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无止息。
谣言的力量!
在被烈焰燃尽的时光尽头,我独自一人,我爱你。
自己的活葬礼 坦白 多年前的梦魇
要有多孤独才会借由给自己举办葬礼向别人诉说心里的秘密。情绪气氛还蛮统一的,但是总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最后的结尾没有达到前半段辛苦铺垫的效果。
大爱乡村风,故事没有预想的精彩,每一个孤僻的老年大叔身边都有一个温和的年轻才子。
Can you help who you love?
片子是好的 內涵是有的 劇情也屬新穎並且伏筆也埋得不錯 最後也沒有爛尾 演員也是有演技的 只可惜不是我的菜 BTW 裏面那個嬰兒長得超可愛
后劲不足
没什么重点也没有高潮,结构太松散,男主在自己的葬礼上讲述的故事并没有达到预计的震撼的效果,比较失望。但演员们的演技都还不错。“我从不向耶稣祈求宽恕,我又没对他做过什么。”——这句台词好赞!
for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