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景致不冗述" 找到的與此失去的 當你耗盡一生的力氣.去找尋你所追尋的東西 安羽說:其實命運早就注定我與“岡拉梅朵”的緣分 她讓我得到這首歌.卻失去了聲音 聲音回來了.卻又錯過了愛情 知道了一個關於等待的故事 又開始了令一場無邊的等待 “岡拉梅朵”的故事 這份堅持了60年的等待 雖然遺憾.但是它是永恆的"当我看完片子的时候,心里 好凉 好凉片中一直很喜欢阿扎,可他最后为了那个形式固化的冈拉梅朵,而离开了他的冈拉梅朵,甚至把唐卡落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冈拉梅朵?也许是编导为了把故事衔接上的安排,可看得心里好凉
看完西藏往事后再来看的冈拉美朵,想把导演的西藏三部曲都给看看完,这两部看完只能说导演一直有在进步的,哈哈。
冈拉美朵是08年的片子导演的处女座,整部看下来没有觉得特别深刻的东西,原是男女主角各怀梦想和目的,一个藏族男子的理想和北京女子美好幻想的主题,结果显现出来的这部分情节比较生硬,不够深刻。
反倒是把西藏的景色还原到了它原来最为朴素的样子,让我们这些没去过西藏一直憧憬去的人不免更为向往,景色不会像网上的美景图那样修饰过太为浮夸,有种清澈的美感,这个跟电影的整体气氛倒是比较相配的。
另外导演为什么那么喜欢通过语言不通或者无法言语交流这类手法来表现西藏的爱情故事呢,虽然演员表情及内心世界足以表达情感,但是人家也想看看有言语交流的西藏嘛,希望第三部会有比较大的颠覆,拍摄藏地这种神圣神秘的故事对演员的功力还是很考究的,个人觉得韩国美女除了本人气质外,跟宋佳的演技相比,差太多啦!
不能要求太高,看看风景吧。
还有什么景色能比西藏更美呢。
别太计较编剧的逻辑性和导演用镜头叙述故事的能力,或者还有那朵韩国"雪莲",这样观片才有喜悦。
拍MV的导演,至少她懂得怎样用画面取悦观众,这不挺好么?
适合没去过西藏,对西藏元素有莫名憧憬的同学看。
从影中可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神往的雪域风光、淳朴浓郁的藏地风情。
布达拉宫前匐地前行虔诚的朝圣者。
透着神秘传说的鼓声和凝似天赖的歌声。
而她身上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确定了她就是那朵圣洁的雪莲花。
睡梦中的歌声是拉姆在召唤她的声音。
她纤细的外表却带着无声的坚韧,在描绘着爱情的画的指引下让她见到了传说中的她,而那个皱纹深刻的老妇如神湖凝结的冰一样终是抵不过来年的光
故事就不说了,看摄影。
美景、艳遇都有了,各位看官还要什么?
那厮说,“我的理想和你的幻觉,都很美。
我们都没办法,放弃它。
”有点意思。
除了阿里的几个镜头,其他场景我几乎都去过,这真是一种特别的观影体验。
想到西藏旅游的,看这个片子。
总顾问是吴英杰,@¥@*&%#*。。。。
,呵呵。
对于国内西藏题材的电影从来就没有看好过。
说实话,在我看来,都是一堆不懂西藏的人天马行空的臆想!
《冈拉梅朵》叫得很响,出来也很久,一直没看。
昨晚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出于好奇翻出来坚持看完了!
一句话:幸亏有一个叫姜世贞的韩国美女出演女主角,不然就惨透了!
(也是这部片子唯一的亮点,长得有点像我很喜欢的一位韩国女演员——河智苑!
很美!
) 有些地方简直一无是处:导演可能出于画面的需要,在视觉上太过于想在一部爱情片中装满所有西藏的经典元素,结果却适得其反。
对西藏毫无认识的人看了可能还可以接受,但是我却很抓狂——太天马行空了!
有些地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简直有点太错乱,这里提出些致命的硬伤: 1、空间上而言,片中说阿扎的父亲是个康巴人,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可是画面却给的是古格王朝遗址,天哪!
那可是阿里!
2、时间上而言,阿扎的父亲和拉姆的爱情在片中交代是发生在六十年代,安羽的旁白说其圆了一个等待了六十年的爱情之梦,也就是说片中安羽和阿扎的故事至少发生在2020年以后。
不是吧!
3、拉姆最终因为父母家庭所逼不得不嫁给了一个贵族。
对西藏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
试问在六十年代的西藏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真不可思议!
) 4、甚至缺乏对一个民族所信仰的宗教最基本的调查研究和了解:在我的记忆里,藏传佛教信仰的启蒙就是转经筒,儿时每每虔心转动,慈父总是谆谆教导:万不可拍打转经筒使之转动,里面装的可是神圣的经文,那样是对佛祖的亵渎(西藏所有寺庙的转经筒底下都安装有十字木条用以拨动)!
片中阿扎竟然拍打转经筒以发挥其手鼓技能并打动女主角,太离谱了!
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了。
仅仅以此简评祝愿今后西藏题材的电影能越来越好。
影片很浓的西藏风情。
镜头还不错,但感觉离魔幻现实还有点远。
如果处理得更夸张一些,会更好。
喜欢男女主演的表演,西藏男演员有种酷酷的气质,戴牛仔帽的造型很不错。
韩国女演员气质很纯美,在国内的女演员中不多见。
演冈拉梅朵的藏族女演员,本人比片中好看。
和这个片子有缘,偶然买来看的,才发现导演是我喜欢的MV-《万物生》的女导演。
但这个片子故事讲得一般,结构有问题。
看得出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需磨一磨。
如果把爷爷那段爱情再多讲述一些,让两个故事交叉讲述,会更丰满一些。
还有很多部分故事情景讲述得太碎。
虽是音乐电影,但音乐部分有些杂乱感觉。
片中有些部分音乐的鼓点和画面不对位。
但男主角在婚礼餐桌上用手打鼓,在转轮上打鼓,及男女主角在街头一起欢跳这几段,都处理得很精彩。
整体影片的文艺西藏气质,我还是很喜欢,也喜欢这个故事里神秘和离奇的那些元素。
希望能有表达得更好的作品出现。
找了很久才在网上找到这电影,事先已经知道不会太好,没想到是这样的迷惑。
也许因为之前看过剧本,对里面大量的情节改动觉得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些改动出于什么原因?
几个演员完全没有剧本原先的气质,顿珠像是个油腔滑调的家伙,郑昊就是一个傻瓜~~韩国MM倒是挺漂亮,可一整出戏都在梦游中,瞪着大眼睛四处闲逛~~索朗措姆真漂亮,可惜没她的戏啊……喜欢婚礼那场戏最后的一小段,两票载歌载舞的人群分别在男女主角率领下会合八角街小巷……之后是集体的载歌载舞,很有印度歌舞大片的气质,可歌舞场面和服装一点也不华丽……看着不够美。
片子里大部分藏族舞蹈拍的都不好看。
锅庄之类的舞蹈要是不能发现其中的韵律,用中远景看上去就是一群人傻呵呵的在原地踏步~~还是没有找到藏族歌舞的魅力,更缺乏对镜头呈现的想象。
巨大冻湖上徘徊的姑娘让人忍不住想起来巨型民歌手的MV~~对各种诟病的地理位置问题,自己倒是觉得问题不大……虚构一个神湖嘛电影里面的音乐。
唉……怎么说呢,虽说是有点像歌舞片的电影,可里面无时不在的漂荡出的歌声还是会让人觉得唐突。
西藏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只有经历过空旷草原上安静的让人发疯的安静,才能体会到人们聚在一起时载歌载舞的兴奋与欢快。
因为太空旷了,所以会对陌生人热情……我是这么觉得。
而电影里,无时不刻不被吵闹的声音塞满……没有歇息的片刻。
大场面。
最开始的雪顿展佛是绝对的大场面,可在电影里没看到那种震撼。
感到是各种杂乱……不是大远景广角就能呈现气势恢宏的。
不过中间一个镜头,女主角站在一块岩石上举着麦克风的画面和巨大的佛像组成了采访画面……大佛端坐,前景的话筒对着他……有意为之吧。
冈拉梅朵,从上影等到现在,总算在网上找到了种子,和在线。
真的等了很久。
很多和西藏有关的电影都不能急时看到。
这次在网上BT下来了,在闲是好好的看了起来。
让我又有了不安份的骚动。
风景如画,一个个熟悉场景。
拉萨的大街小巷,大昭寺,八廊街,尼泊尔人开的旅馆,东措外的冈拉梅朵酒吧,(北京中路上有两个同名的,一个是水吧两屋楼,另一个就是电影里的,上几个楼梯的酒吧)那木措,林芝风景,冈仁波钦山锋,转山入口经幡广场, 扎达土森,古格城堡,风景真是没话说,却只能说是给没去过西藏的人看的,全部风景和路线都是东拼西凑。
还有就是电影里女主角去的神湖居然是在那木措,真是给我意外事故的。
想是剧本写的是冈仁波钦旁的神湖吧。
有个笑话,要是成都的都因明白,拉萨饭店就在西藏宾馆的旁边,因为,拉萨就在西藏。
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如再一次上路一样,看到最后,完全傻掉了,一去走,以为去的是林芝,半路搭顺风车的一家,穿衣风格完全是林芝那另特有。
可一下子却到了阿里,跟着又跑到了那木措。
还有就是的几处如印度电影一样,看到时爆笑了。
唉,还是风景给这部电影加分了,剧情还是不是很丰满,所以只给了三颗星。
电影里有有些台词让人回味,你我都去那去寻找什么的呢?
是否寻找到要所寻找的,却错失了别的?
第一次到那却那样的熟悉和喜欢,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去,有时也在想,自己去那是要寻找什么吗?!
冈拉梅朵,是一个有关爱情的传说。
那传说久远得如同一粒琥珀,当那段爱情在最绚烂的时候,突然被一个突然坠落的意外打断,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被时间凝固,千万年之后,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标本。
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主角在最后一刻对爱情的绝不放弃。
简而言之,那个过程就是电影《冈拉梅朵》里女主人公安羽说的:一段天堂般的恋爱和一段地狱般的等待。
爱情的绽放与等待,是世上所有爱情故事无法回避的两个关键词。
《冈拉梅朵》就是有关爱情的绽放与等待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相隔60年的两段爱情故事。
久远的那个,是讲一个藏族女孩,她把一首“冈拉梅朵”唱得神奇而飘逸,她要嫁的人并不是她爱的人,为了一个约定,她失踪了。
60年以后,一个汉族女歌手再次唱红了这首歌,但她在一次演出时突然失声,为了一次找寻,她也失踪了——只身前往西藏神湖寻找把那首歌演绎得最美的“拉姆”。
然而在路上,她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也慢慢解开了60年前的那个迷,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等待。
为了让爱情的绽放和等待更加的美艳动人,导演戴玮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西藏,不仅是因为美丽的高原景色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展现爱情的绚烂,也是因为只有西藏的文化魅力才能如此衬托爱情的神圣与无法抗拒。
电影中扑面而来的西藏风情,让每一个观众都醉在其中。
久居都市的人们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回归与洗礼。
音乐不仅是这个故事里的一大重要线索,也是这部电影最具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一首《冈拉梅朵》巧妙地串起了两代人的凄美故事,也为电影大大增色。
而贯穿电影的背景音乐,与震撼视觉的诗意画面相融合,使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丰满起来。
不能不说这是整部电影和音乐总监捞仔的巨大成功。
不过显然,讲故事还不是导演戴玮所擅长的。
尽管美丽的画面和音乐给了电影足够饱满的情绪。
但故事的节奏却明显地前缓后急。
在前半部大肆展现西藏风情,讲故事脉络刻意半隐半现之后,在故事的结尾突然变得直接,一下子揭开了谜底,多少打乱了观众的心理节奏,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但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如此努力和感性的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我们没有理由过分地批评这些不足,因为她的道路还很长。
在西藏爱情三部曲的后两部电影中,我们希望看到她和她的作品成熟起来。
文/时敬国
大部分的节日都会让孤独的人更孤独。
大部分节日是让孤独的人更孤独
令我感触的是看到那对夫妇时刹那间涌上心头的回忆 如洪水般猛烈 撕心裂肺 最后的结局我就当作是另一种遗憾美吧
干净,可回味,不全是欢乐
爱男主那张忧郁的脸,小细节做得不错,难以消解的孤独让人感同身受
这么丧 也太适合我了吧 看了堵 但是心甘情愿地堵 男主抑郁气息浓厚 中途平安夜偶尔的幸福比较迷惑 最终还是一个人开着车离开 结局茶花在水中盛开很美 看完才注意到全片是英字生肉 棒!!!会二刷!开心时必备丧片
等待茶花開放時鏡頭交替,似有日月星辰一閃而過。
好孤独,一些海边曼彻斯特的悲伤变体
小成本制作并不一定是滑铁卢,发毛的音乐和无聊的剧情才是吧
传递快乐的人却很难过 结尾棒
Kentucker Audley自然是英俊的,即使七十八分钟的电影有将近一小时他都顶着张目睹全城人都在随地大小便的脸浑浑噩噩。Tea flower的设定很讨巧,在热水中缓慢盛开是男主逐露笑颜的象征,以中转站之姿的房车之便一窥一角众生态,无声滋润了干冷的纽约之冬。最后一棵圣诞树,烟消云散的圣诞节。
一部獨立電影,適合一個人靜靜地看,適合那種喜歡一個人卻不覺得悶的人看,原來有些情感全世界都一樣。Christmas again, things are different. 回想起以前一個人旅行的那些日子,那些一期一會的時光——不知道自己還能記住多久呢…
挺好,淡淡的。孤獨小調在寒冷的冬季看會給內心一點微弱的火光,喜歡陌生人之間的故事。
从某个幸福的家庭出来时他忽然就哭了,那个瞬间,大概就是这几年属于我的无数个瞬间。遇到这样的电影我很开心,圣诞节的时候会再回来看。另外,杉树的味道真的很治愈
7.5 圣诞季织出一张网聚拢一群人粘滞一些人 普通人角度没什么出挑的 片名的again直接自带了某种徘徊与无聊 喜欢tea flower的细节 喜欢冷冰冰天气里没什么暖意的各品种fir 想吃blackberry pie
平淡的圣诞前夜,恰巧看了一部平淡的圣诞电影
很无聊,看到睡着了
也许二十年后的平安夜,我会像男主一样孤独落魄
A heartbroken Christmas-tree salesman returns to New York City hoping to put his past behind him.
脑海里同类型电影的正确拍法 一个叫“圣诞”的人守着一棵树过圣诞 变了调的圣桑真难过啊 Christmas will break your heart // "Our tree of choice was a Douglas fir, the cheapest one on the lot, with its confident posture, industrious coat, and blue-green needles soft to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