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大卫对克莱尔的告白:“我的妻子知道的。
她对你什么都说,但对这件事,她对你保密着。
在我们结婚后,我告诉她,我有时候喜欢打扮成女人。
就当是做游戏,为了开心。
她接受了,只是要求我不要公开做。
当我和她在一起时,我觉得不再有这个需要:她的存在、他的女人味满足了我,我如此爱她 ...... 自从她去世后我的男扮女装癖的需要又回来了,成了必须。
“是的,这是只有法国人才拍得出的片子。
法国人的开放自由、宽容和幽默的特点在次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伏尔泰认为只要不妨碍他人,每个人都有随心所欲生活的权利。
法国同志电影的代表导演弗朗索瓦•奥宗(Francois Ozon)保持着接近一年一片的拍摄速度,本片已是他从影以来的第15部剧情长片。
“我就喜欢在情节上不按常理出牌的电影。
我喜欢在拍电影时让镜头里的故事首先震惊到我自己,我的目标就是让观众产生剧烈的心理反应。
最理想的是,我希望这部影片的观众全都是孩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屏障,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对不可思议的事件表示拒绝。
”——弗朗索瓦·奥宗
歐容新作《女朋友的女朋友》讓人想起八零年代經典《窈窕淑男》,安娜伊德慕斯提與何曼杜立斯的組合,使人深深懷念潔西卡蘭芝與達斯汀霍夫曼當年所激盪的火花。
當生理男願意挪動自己的位置,從女性觀點體驗世界,往往造就更親密的情感。
只是《女》片少了《窈》片的身不由己,多了男主角對於轉換性別的渴望。
故事從克萊兒與羅拉永誌不渝的友情開始,歷經結婚生子羅拉重病去世,使得克萊兒與騾夫大衛陷入深深的沮喪裏。
於此同時,大衛潛抑已久的變裝慾被激起,做為某種對亡妻的悼念。
克萊兒從詫異到掩護大衛秘密,逐漸轉為閨蜜。
劇情走向峰迴路轉,幽默中一股溫柔的感傷如蜜蔓延。
透過變裝,羅拉似乎在他們中間復活;兩個未亡人同聲哀悼,卻悄悄地愛上彼此。
(三角關係的戀愛戲碼永遠饒富興味與張力)擅長心理驚悚的歐容被視為希區考克或夏布洛的接班人 ,然其對性倒錯(或稱多元性別、新性特質)的興趣,直趨阿莫多瓦。
當今影壇多虧他們倆,讓我們有機會探觸到人類性別慾望的最核心。
無論是認同、慾望、或者感情,歐容總在曖昧中游移,帶領我們跨越重重規範(先是大衛跨越了男女性別認同,再者是克萊兒跨越了異性戀與同性戀)。
《女》片少了批判力道,多了老氣橫秋的溫馨。
不禁讓人懷念起《挑逗性謀殺》的少年歐容。
影片許多對女性美幾近拜物的段落,在在讓我想起”人類的第一個原初客體通常是母親”,象徵性的母親在電影裏被轉換到羅拉身上,化為心湖的投影。
而不管是克萊兒或者是大衛,虔誠的膜拜;渴望不斷地回返,最初的愛。
《女朋友的女朋友》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窈窕淑男》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原聲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4w_oq0b70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油然而生了一种身在法国的幸福感:我没有生活在文化沙漠。
这部电影的精巧,是剧情的一波三折而不落俗套,是每一个镜头的设计,是每一个演员精确的眼神,举手投足的到位,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导演对于人类微妙情感的准确把握。
就像一件没有瑕疵的珠宝,让人爱不释手,看了又看。
和上一周出来的Woody Allen的《魔力月光》这么放在一起,《魔力月光》就显得单薄而仓促了不少。
Ozon惯用的风格就是在柔软Cashmere的环境下,注入微辣的元素。
各种看起来善良风俗所不可接受的,都变得自然而有人情味儿。
开头两个女孩的桥段,让我一度以为是白娘子和小青的法国版。
然而人类情感永远没有那么多cliches。
Claire对Laura是嫉妒是爱是占有,Claire对David是对Laura爱的延伸,是对女性的渴望,还是被无可抗拒的眼神和欲望所勾引。
每个人对自己欲望小小的抗争和压抑,以及压抑之后的弹跳。
不是法国人trop compliqués,只是他们善于体会其中的complexité.我有时候挺讨厌法国人,他们的细腻和微妙,让你觉得生活很累。
有时候又不得不惊叹这种个性带来的奇迹和美妙。
对于需要生活不是一蔬一饭的人,对于追求平静生活中英雄梦想的人来说,如果你的触点和味蕊多一点,你的理解多一些,爱情啊生活啊自然就不一样了。
OST:http://www.xiami.com/album/1415001864很喜欢片头交代故事背景那种手法,伴随着音乐几个镜头切过,两个女孩间的深刻感情还有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就这么交代清楚了,正戏就上来了。
我算是被剧透了后才来看的,想着要大开眼界一下的,前几个月参加过一个沙龙,主持人就是一个transgender,现在好想联系她,问问她有没有什么想法。
整部电影的光线都好柔美,真的发现法国电影好喜欢从一个迷茫困惑的少女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讲诉故事,刺猬的优雅,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这部也是。
Anaïs Demoustier 长得好甜美,眼睛很有灵气,那种对新鲜事物总抱有热情的表现好迷人。
在见证David的真实一面后,她的主动帮对方挑衣服,听对方讲诉童年的故事,逛街,让对方鼓起勇气调整嗓音应对如何做一个女人,这都是闺蜜的温暖。
觉得外国社会的容忍度真的好高,你多different都可以,不要影响别人就OK,太羡慕了。
电影里面没有一个唱白脸的角色,主角内心的挣扎也不是特别激烈到要撕破伤口那种逼着观众不得不看。
我尤其喜欢Claire的老公吉尔,虽然他在这里的作用似乎只是来平衡一下荷尔蒙顺便陪观众一起经历这些故事的。
关于那个孩子到底是谁的,我还是觉得是原配的诶,只不过最后还是选择和Virginia生活了。
因为前面说了他们会要孩子,所以...Laura说女孩是花生的,男孩是椰菜花生的,戴维是菜花生的。
可是没有关系啊,大家都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权利啊。
2016.06.20本来想说,怎么总觉得看过些法国电影,都这么“三观不正”呢,然后才发现,哦,又是欧容的啊。
看的第一部应该是他的《登堂入室》,层层递进,一切能登堂入室的,当他们从想象中进入现实里,是惊喜还是不安?
后来的《泳池情杀案》、《八美图》,艺术家总是对女性更有兴趣的,是啊,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海沟。
你能想得到的所有可以形容人的词语都可以在女人身上找到,还记得那本厚厚的书么?
哦,《时光驻留》也是他的,相对比较传统了些吧,虽然因素仍不少,但总归不会让人太奇怪。
长相气质不同寻常的新女友,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长得并不算美丽的女主,平静生活中看不到的画面,若这些在现实中也会有,又有多少人能像看电影一样平静看待呢?
(也许并不平静吧大多人。
)对研究没兴趣,电影也只是凑凑热闹,还是传统的人,能看得下去,也能平静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只是不会想参与其中而已。
突然想到正好打开却没看的《花容月貌》,才知道也是他的,不知又是怎样一番风味。
Romain Duris的女装扮相惟妙惟肖,拿捏到位的表演堪称一绝,这些对于一部讲述易装癖心路历程的电影来说相当重要。
这类题材最容易沦为疯狂闹剧而丧失现实意义。
导演Ozon不偏不倚的处理手法令这个奇情故事焕发出温馨感人的光芒。
同时也是一部标准的性别研究电影,除了易装癖的男主角,女主角压抑的同性恋意识觉醒也表现得相当出色。
结尾三人同行的画面简直催人泪下。
看到克莱尔和维吉尼亚去酒店然后克莱尔意识到维吉尼亚是男性时,她是抗拒的。
那他抗拒的是男性这个身份还是戴维是劳拉的丈夫?
但克莱尔跟她丈夫的关系感觉蛮正常的。
是因为克莱尔不能接受失去劳拉的事实把维吉尼亚当成了替代品还是爱上了维吉尼亚或者戴维?
我已经蒙圈了。。。。。。
克莱尔对劳拉的仅仅是朋友之爱还是爱?
嗯~克莱尔在劳拉面前没有充分的展现女性之美,甚至在丈夫面前也不怎么展现,在维吉尼亚面前就展现的比较多,呃~维吉尼亚是一个全新的女友,也许真的不是爱情,它是一种很微妙的超过朋友低于恋人的一种亲密的连接。
还是有点疑惑。
不疑惑了~克莱尔和维吉尼亚的友情已经完全超过了和劳拉的友谊和爱。
不用拘泥于戴维的性别,对,不用拘泥。
就能解释的通了。
反正能解释我自己的疑惑了。
这是一种并非男闺密和恋人的闺密之情。
binggo!
欧容的电影从来不缺乏刺激性的元素,包括谋杀同性弒亲3P等等,但所有元素都有个共同的指向,就是一种流动性。
这种流动性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个人间授受关系的流动,比如干柴烈火里欧帕对弗兰兹,弗兰兹与安娜之间流动的关系,到最后三者在一起时弗兰兹无法承受三者间矛盾的授受关系而选择自杀。
第二种就是两性和同性间的情感流动,就像夏日吊带裙里的男主在沙滩上自由的异性之恋与房屋内规矩的同性之恋中穿梭,最后的笑容使人挥之不去。
此外为什么说登堂入室是欧容受关注最高的或者说是巅峰之作呢?
就在于欧容利用文字中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另一层特殊的流动性使整部片子始终处于三层流动的互相交融中,令人目眩神迷。
但无论是欧容的长片或者短片里所有流动所体现的,都是欧容对当代环境下,性与爱这对关系的多元化解读。
新女友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它由两条包含流动性的线条组成,其中授受关系的流动是隐性的,另一条情感线则是显性的。
比如在影片刚开始一系列的片段中克莱尔在罗斯旁始终是扮演一个被动者的角色,两个关系中的主动性都掌握在罗斯手中,比如克莱尔帮助劳拉推秋千,克莱尔给劳拉梳头,以及在罗斯谈情说爱时,克莱尔在一边露出复杂的表情。
但在罗斯死后,克莱尔的自我定位出现了失衡,她在周围的社会关系中很难找到之前维系二十多年的这种关系的替代者。
直到这时候戴维模仿劳拉的异装癖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
戴维也成为了克莱尔的新女友。
但是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就是,在克莱尔与戴维此时互相的角色定位正与克莱尔与劳拉之前的定位是相反的。
克莱尔在这段关系中体会到了劳拉之前的种种情感,就像他们到乡下去度假克莱尔主动占据了罗拉之前的房间,在床上做的那个充满情欲的梦是她对过去与劳拉之间暗涌的情欲的追忆,同时也是对现在与戴维之间关系的不彻底而感到的郁结。
在这段时间内,戴维就像是克莱尔之前二十年两人生活的倒影,而戴维身上的对自我身份的焦虑以及对情感流向的迷惘也恰恰是二十多年中克莱尔本身一直在挣扎的内容。
所以与其按照电影中说的是克莱尔一直在照顾戴维,不如说是克莱尔在戴维身上不断回味着之前的自己,戴维就像是自己的影子一般。
同时,就像欧容一向擅长的双关游戏一样,其实不止是戴维对于克莱尔来说是一个新女友,同时也包括异装癖的戴维对“正常”的戴维来说也是一个新女友的身份。
一开始显而易见的是男性因素在戴维体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罗斯死后,戴维体内的性别元素也开始流通,其实整部电影花很大的篇幅都在讲就是女性在戴维体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这里来探讨下新女友这部电影中同性与异性间的情感流动,我个人觉得在欧容的电影里我们很难简单粗暴的判断一个人是异性恋同性恋,或者双性恋,因为欧容电影中的主角的情欲是在不断流动的,包括夏日吊带裙的男主,和这部新女友中的克莱尔和戴维。
我十分赞同peter cat在他那部关于新女友影评中的说法“名称、定义在此仅仅是暂时服务于交流的权宜之计,在欧容的电影中如此,在本文随后的写作中亦同。
因为,绝对的区分并不存在,而只是理性为现代社会建构的一种虚幻秩序:你今天是大卫,明天可能就是弗吉尼亚。
”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我很难捕捉到电影中角色向各种情感表现出细微的倾向,这可能需要更多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另外我发现欧容电影中比较有趣的一点就是,他在所有情节情感的流动中总是安插一个代表着客观或者超我的角色,这个角色基本通过主角间的对话,或者自身的一些行为,贯穿一部电影的始终并观察所有情节的发生,但不做出任何评论。
这种角色体验就像是在有一个正在观影的“我”就实实在在的生活在电影中一样。
这些角色包括泳池谋杀案里的修草老头,维克多里的挖煤工,时光驻留里的母亲,包括这部新女友里的吉尔。
我并不太确定这些角色对于电影来说是一种尴尬的点缀还是冷静的思考,我想这可能更多的取决于我们自身如何来看待所有形式的性行为和欲望吧。
室友可爱的小呼噜声让夜更深。
最近迷上了在黑暗中看电影,要有清晰的画质,要有浪漫的配乐,要有美丽的女人,心情便不能再舒展。
这是第一次看欧容的电影,《新女友》也许不是他的最佳作品,但那股干净的气质真是让人着迷,而镜头移动间就能自然带出那种人生流逝、错失 和不安感,也是奇妙 。
我能接受异装癖,也能接受模糊的性取向,和多维度的性关系,只是这种话题在电影里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被拍得很脏。
欧容是聪明的,把故事背景设置得无比单纯简洁,甚至有点过于理想化,也许因此少了真实的质感和厚度,但摆脱了种种杂芜横生枝节的风险后,那些不安脆弱的美与爱 才得以不被掩盖。
私以为,欧容是在把这个故事当作婴儿般,加以呵护的 ,知道它在现实的泥潭里会被拉扯得多脏多狠,在此就有多溺爱。
所以,电影里的风景,都是美的;家庭,都是优渥的;关系,都是稳定的;撒的谎稍加解释,便不会被追究;真相被命运戳破后,反而被赠予了新生。
除了自己内心里的迷惑和挣扎,一切都温情默默。
故事里,罗拉的死是稳定被打破的开始。
克莱尔深爱着罗拉。
在他人看来,这份爱叫友情。
但她的爱,在心底早已超出了友情的范围。
她看罗拉的眼神里有情欲的气息,她躺在罗拉的小床上会幻想与之亲热,她一开始接受戴维打扮成女人的样子,也是因为,她在这个女人身上,能闻到罗拉的香水味,能看到罗拉的影子,她接受不了罗拉的离去,而她渴望能跟这个新女友做的事,都是她对罗拉的渴望。
克莱尔是同性恋吗?
不!
她明明也如只爱男人的女人般爱自己的丈夫。
那她是双性恋?
不!
我觉得一切试图为其定性的词汇在这儿都显得不合适。
其实,她只是爱而已。
男人里爱她的丈夫,女人里爱她的罗拉。
维吉尼亚的出现重燃了她心中的火焰,但那场酒店里一触即发最后却戛然而止的亲热证明了,在女人里 她的爱欲火焰只能为罗拉而燃,这个满身都是罗拉影子的新女友,替代不了。
所以最后,当戴维终于能以维吉尼亚的身份而活时,她是克莱尔的新女友,却不再具有罗拉的意义。
跟罗拉在一起的戴维,偶尔会在家里做做女人。
他深爱罗拉,他说罗拉的女性气息填补了他的需求。
但罗拉死了,那个空洞又出现了。
他说,男孩从卷心菜里出来,女孩从花里出来,而我,出生在菜花里。
他想做女人,想像女人一样穿性感的内衣,抹娇艳的口红,踩在高跟鞋上,感受裙摆里穿腿而过的风,享受男人把他当作真正的女人看待,但他并不爱男人,他还是只爱女人。
可以以男性的身体与女人做爱,但在心里他是她。
他对女人爱得越清晰,他的性别主体便越让人觉得模糊。
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女人,所以面对这样的电影人物,心里会生出许多温柔 。
越知道自己可以多么自然地能做什么便做什么,就越为那些想做却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私底下做的人,感到叹息。
这种时候,也就越发感谢欧容的柔情。
因为在现实里,不是没见过异装而行的人,虽然能接受,但诚实地说,心里觉得很倒胃口,而欧容,把一切拍得太美了!
这多少能消解人脑子里的障碍,让宽容得以生长。
最后,电影中在Amazon俱乐部里异装歌手演唱的那首《陪伴你的女人》(une femme avec toi)可真是好听啊!
“你快乐得像意大利人 当知道会有爱情 会有红酒 终于今生第一次 我感觉到自己是 女人 女人 和你在一起得女人 “
看到戴维第一次女装的时候,我就在喊这是劳伦斯,这是劳伦斯,这是劳伦斯!
寒假的时候看多兰的双面劳伦斯,让我很震惊,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男人这么疯狂迷恋女装。
高跟鞋,长筒袜,修身连衣裙,口红,睫毛膏。
那一刻,属于女人私享的东西闪闪发光,那些物件具有无穷的魅力,比酒精还让男人意乱情迷。
后来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劳伦斯,有很多戴维,很多像劳伦斯老婆和克莱尔一样的男人女人。
他们疯狂,正视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真正的自己。
似乎世界只是属于正常的那男女女,这些正常人制定规则,限制其他人的生活。
男人只能穿裤子,女人不要剪圆寸,孩子不能谈恋爱。
每次看到那些不同的人被这个正常的世界挤得喘不过气,我就想告诉他们,给我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你,不要怕这个世界回报给你什么眼光,做一个劳伦斯。
当然,我也一直在感叹做女人真的很幸福。
永远有那些美丽的物件陪伴的女人,真的很幸福。
一杯有毒的酒,一场黑夜里的雨,一双白天就消失的高跟鞋,都是女人的。
好像能颠覆三观的都是些小语种的电影,只是相对于好莱坞来说。
欧容稳定发挥,难得的是男主的表演,把异装癖诠释得如此纯洁和脆弱,三重关系设置也很赞....看完了,都好想穿女装呢.....
欧容每次都会登堂入室把每个人藏在自己柜子里的骷髅拿出来给大家看,并且说:“看,其实没什么,大家都有藏秘密,你的是什么?”
啊?
Le nouveau jeu de société de François Ozon est tout aussi inconséquent mais moins désagréable que les deux précédents, "Dans la maison" et "Jeune et jolie".
男拉拉。法国的欧容和西拔牙的阿莫多瓦很像,看他们的电影你得心足够宽,能包容下所有的不解和疑惑,本片故事极度奇情,影片几乎模糊了主角们一切性向,去诠释友情的本质和爱的真谛。罗曼•杜里斯的女装扮相真是有够销魂的。
Dans la Maison之后的微Dans la Maison 没追求过于噱头的戏剧化 而是探讨性、女性、个性 依然是迷幻的多重境界复杂架构 镜头细致 色彩饱到爆满 氛围浓厚 张力很强 但同时和Dans la Maison比起来也就是什么鬼啊啊退步要不要这么没心没肺啊的感觉了 /7.8/
我还以为已经被剧透光了。没想到后面的反转还是很多的。RomainDuris演的还是神型具备的。不过原配的长相。。。凸嘴真的是。男二又演了次奶爸,已经快要代替GuillaumeCanet成为我心中男神了。为剧中口红做了个统计,好像MAC、YSL、Dior都有出现。
情不情,欲不欲/我在努力完成KPI/還有三部
这题材算不上新颖了吧 也就是拍的四平八稳很好莱坞
总觉得能找对自己的路,是一件多么艰难又多么骄傲的事情,但往往,还是习惯了先去对照一番。Claire的反应总有种常人的迟滞,以及被带动着觉醒的暗喜。“新女友”这个称谓,窝心得很。David前面的试探、感怀与认可,比中偏后的戏剧性要动人。各种性向流淌,各种欲望跳荡,性感极了,美极了。
洪尚秀说过、男人的未来是女人。
烂尾了!突如其来的车祸?一脸懵逼!换上女装用爱唤醒?又是一脸懵逼!
太平淡了
我最爱的导演永远不会叫我失望。关于性别和性向的各种可能,看似惊世骇俗的故事背后是欧容对性的超然平和,就像一位魔术师在让观众眼花缭乱后仍不忘优雅致意:你们看到的并不算什么。配乐再加一星。
,,
女主小时候比较能看。不温不火的表演。男主太难看了 大下巴更加了扮女的难度。真是一个想表达很多微妙人性的影片。女同性恋、异装癖的人也理解不了普通异性恋,面上说着自由包容。
总会有些导演是稳定发挥的,阿莫多瓦和欧容就是其中。且他们讨论的故事和表达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欧容的故事还是那么流畅,猎奇满足于戏剧化之于,探讨的始终是性迷惑。坦荡而诡秘。
感觉欧容就是不可能连拍两部好片的愣头。
爱好女装,是块当QQ群主的料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