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日

9. April,四月九日,April 9th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拉斯·米克尔森,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西蒙·西尔斯,阿里·亚历山大,卢卡斯·施瓦兹·索斯坦松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德语年份:2015

《开战日》剧照

开战日 剧照 NO.1开战日 剧照 NO.2开战日 剧照 NO.3开战日 剧照 NO.4开战日 剧照 NO.5开战日 剧照 NO.6开战日 剧照 NO.13开战日 剧照 NO.14开战日 剧照 NO.15开战日 剧照 NO.16开战日 剧照 NO.17开战日 剧照 NO.18开战日 剧照 NO.19开战日 剧照 NO.20

《开战日》长篇影评

 1 ) 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

男主角的国家被大魔王入侵,男主角就提前带人埋伏。

但是打了一会儿发现没法打敌人装备领先太多了。

于是就撤退到下一站继续埋伏打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没法打继续撤退。

就这样一直撤退到城市里。

现在就没有地方再撤了,男主角就和大魔王他们打起来了。

很快问题就来了,有人受伤了并且大家已经弹尽粮绝了。

男主角就问手下的翻译,投降这句话用大魔王他们的语言该怎么说。

大家就这么投降了,随后他们会被送到某地看管起来。

上车前大魔王和男主角聊了几句。

大魔王手下要没收男主角的手枪,大魔王说不必了。

大魔王很好奇为何男主角要坚持战斗4个小时,有什么意义。

男主角说我接到的命令是在此地坚守4个小时。

大魔王说你们不知道吗,一个小时前你们的带头大哥已经宣布投降了。

男主角说我真的不知道,忘记看朋友圈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身为大国只能血战到底,而对于一些弱小的国家早点投降才是明智的。

毕竟零星的抵抗只会造成更多的无谓伤亡。

也根本改变不了战局!

 2 ) 弃子的抉择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许多国家都拍摄了相关影片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由丹麦拍摄的《开战日》(9. April )以其独到、新颖的视角在这批数量众多的二战题材电影中脱颖而出。

影片上来就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了战争的结果,这种看似标新立异的拍法恐怕也有导演的苦衷,毕竟在真实的历史上,发生在1940年4月9日的丹麦战役只持续4个小时就以丹麦宣布投降告终。

作为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战场上的胜负早早失去悬念,因此导演把镜头聚焦到被德军击溃的丹麦军队下辖的自行车连队的一支六人小分队,用这六个人的生死逃亡侧面描绘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影片可以分成两条线索:一条是战争线,讲述六人小队在抵抗德军进攻时节节败退的过程;一条是人物线,讲述指挥小队的少尉由坚持抵抗到选择投降的内心变化。

这两条线既并行不悖,又相互影响,战局的走向影响了少尉的心理;少尉的心理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战争的结局。

对于战争线,如果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弃子。

所谓弃子,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可以牺牲的代价。

影片中,导演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三层弃子关系:丹麦是整个欧洲战场的弃子;自行车连是整个丹麦军队的弃子;六人小分队是整个自行车连的弃子。

而就是这弃子中的弃子要抵抗的是强大德军战备精良的装甲部队的第一波冲击,这种敌我实力极其悬殊的对比就构成战争线上的主要矛盾。

对于人物线,如果用两个字总结就是:抉择。

影片巧妙地选择少尉作为观众视角的切入点,让观众与少尉一同经历一场无比纠结的生死抉择。

少尉作为军人,自然要服从军队的命令,同时他还是统治阶级的边缘群体,依然保有传统贵族的骑士精神和家国荣誉感。

军人的职责和贵族的使命感都使他倾向于抵抗到底;然而,他又是六人小队的直接领导,他每坚持抵抗一秒,下属存活的几率就下降一些。

这种对上要对国家和军队负责与对下要对士兵生命负责的冲突就构成人物线上的主要矛盾。

对于少尉由“战”到“降”的人物弧光,影片巧妙地通过三场战役、三条生命和三次相互呼应的散烟戏加以刻画。

三场战役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平原阵地战、公路阻击战和城市街道战。

战争的走向从荒野到人烟稀少的农村最后指向人口聚集的城市,这既是小队逃亡的线路,也是德军一步步蚕食丹麦国土的代指。

而三场战役分别对应三条生命,他们对于少尉内心转变的影响是逐步加强的。

第一个死去的士兵对于少校还是模糊的面孔,死在战场上也本是军人的天职;第二个被误杀的孩子对少尉的刺激无疑会增加,如果不是自己坚持选择在公路设卡,孩童应该很大几率不会被误杀;而最后一个士兵之死最终促成了少尉的心理转变,当跟你经历九死一生的兄弟,已经开始畅想退役后的幸福生活,转眼之间就死在你面前,或许再宏大、再崇高的概念在此刻都变得虚无缥缈。

少尉的这种心理转变是通过三次散烟戏表现出来。

第一次散烟对象是同僚。

少尉与摩托车连的指挥官进行战前沟通,两个人一个是有烟无火,一个是有火无烟,既从侧面展现了丹麦军队物资紧张的窘状,又刻画了两种不同的对敌心态。

这时的少校还是坚定的抵抗派,而对照的摩托连队长却是片中少有的务实派。

正是这位队长在发现德军过于强大后选择第一时间撤退,保留自己连队的有生力量;第二次散烟对象是长官。

在经历一场惨败后少尉带领小分队与自己的首长汇合,长官一面要求少尉坚决抵抗,一面拿出自己的精装铁盒烟派发给少尉以示笼络。

这时的少尉已经对抵抗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但基于军人的责任感依然决定服从长官的命令,才有了后面的城市保卫战;第三次散烟的对象是部下。

投降被俘后的少尉将身上仅有的香烟分派给活下来的每名士兵,这里少尉的心理已经完全站在基层士兵的同一阵线,因此当德国军官提出让少尉坐他的车前行,少尉坚持选择与他的士兵一起步行。

三场散烟戏,展现了少尉从坚持大局至上到坚持生命至上的人物弧光。

 3 ) 开过枪就是打过仗

有一种感觉叫做:汗!

同样是二战中的一幕,丹麦军队连战壕都没挖过战事就结束了,同时也就创下了被德国用最短时间打败一个国家的纪录:4个小时。

后来历史对这一段的评述是:由于丹麦的及时投降,整个二战中伤亡极少。

看过一些老照片,场景的还原度很高,这仗也真没法打。

老兵们回忆的一段令人感慨万千,毕竟他们还是开过枪、付出过生命代价的。

 4 ) 【电影】16011[2.19]《开战日》

第一次睇丹麦电影,充满好奇。

中学历史书上有一句名言叫“弱国无外交”,其实更现实咁修正一下,应该係“弱国无战争”,真正最弱小嘅国家係侵略面前连战争嘅机会都冇,更唔好讲係外交谈判桌上同列强讨价还价。

本片讲嘅就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丹麦嘅战役,中国有八年抗战,而丹麦嘅抗战仅仅持续咗4个小时。

係横扫欧洲嘅德国装甲大军面前,仅拥有自行车同摩托车步兵嘅丹麦军队嘅抵抗感觉上连一场演习都不如,係不断嘅撤退之中,听到最多嘅台词係“少尉,命令是什么?

”整个民族就同呢一群少年一样,係第一次上战场嘅时候充满脆弱同彷徨。

原嚟战争亦係一种国力嘅体现,弱国根本玩唔起战争呢一个游戏。

但即使对一场如此鸡肋,充满耻辱嘅战争,丹麦人却拍得一点都唔含糊。

正得益于战争规模之小,可以俾观众有机会放大咁去感受士兵内心嘅冲突。

侵略者步步逼近,路上居然还挤满睇热闹嘅平民,当卖牛奶小男孩转眼间被流弹击毙,根本唔等丹麦士兵布好阵地,侵略者嘅坦克就碾压而嚟,呢一幕幕无疑对农业小国嘅士兵造成无比巨大嘅心理震撼,一瞬间感受到嘅嘢想必超过佢係军校呆上一生。

当得知自己嘅政府早係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投降,而自己却仍然“无谓”抵抗导致战友牺牲,少尉陷入沉默同自责,人道主义至上嘅理念同东方忠君思想嘅巨大差异係呢道碰撞得尤为激烈,军人嘅尊严只係次要,守护生命先係天职,相信亦解释咗丹麦政府创造欧战最短抵抗纪录,仅仅4个小时就“屈辱”投降嘅原因。

的确,面对德意志战车,丹麦嘅抵抗係无谓嘅,相比之下,投降反而留俾成千上万生命活落去嘅机会,另一方面,呢个莫不正正係中国政府所以选择抵抗嘅原因么?

本片几乎算唔上战争片,连一颗炸弹都未出过场,但呢群单车少年却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咗丹麦人记忆中嘅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哋睇嚟无感嘅画面,无足轻重嘅故事,却係异国人不一样嘅忍辱负重。

作为战争片而言,唔精彩,唔刺激,但拍得很认真深刻,无碍对事实嘅高度还原,保守推荐,不收藏。

 5 ) 开战日

开战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

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

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

1944年冰岛独立,格陵兰、法罗群岛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

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

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

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一九四○年四月九日破晓时刻,丹麦人已不再拥有自己国家的主权。

德国军队于前一天晚上侵入丹麦,迅即横扫西兰岛(原文是哥本哈根岛感谢鸥兄指正)、日德兰半岛,以及菲英岛等地的丹麦守军。

首都也在转瞬之间陷落。

运兵船「汉撒丹泽号」长驱直入市中心,德国部队也在五点前攻占俯瞰港口的古老要塞「堡垒」,不费一枪一弹即捉拿了七十名丹麦士兵。

就在地面部队入侵之际,德国轰炸机也低空飞越丹麦首都,连居民都可看得到机身上的纳粹空军标志。

从轰炸机上投下的传单声称德军前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英军入侵」,不过这个举动主要是要吓唬当地居民,使其臣服于德军的占领。

丹麦军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战爆发之后,丹麦是全欧州唯一裁减军力的国家。

在德军入侵的那一天,丹麦军队人数总计不到一万五千人,仅为原本数量的一半稍多而已。

因此,小小的“接触”中,仅16个丹麦士兵死亡。

两小时后,丹麦政府投降。

根据德国人的统计数字,在入侵波兰过程中,伤亡人数不超过50人,多为事故造成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保卫丹麦、挪威的中立为名,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的装甲兵越过了丹麦和日德兰半岛的防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各战略要地投下了伞兵,登陆兵也在各主要港口登陆。

同时向丹麦发出了最后通牒。

70岁的丹麦国王克利西尔,急忙召开内阁会议,宣布接受德国的最后通牒,并命令只打了几枪的卫队放下武器。

到上午8时,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丹麦人从无线电广播中听到“丹麦已接受德国保护”的惊人消息时,都感到莫名其妙。

就这样,德军花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占领了丹麦全境。

---因此,结论是,本片为“纯励志”而已!

我在演习般的战斗场景描绘中,睡着了!

 6 ) “二十年前这里是德国,现在是丹麦”

“二十年前这里是德国,现在是丹麦”,电影里的为士兵提供临时躲避的老太太这句话其实最为道出本质打来打去,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不管谁来当王,老百姓其实并不在乎,老百姓只是想过上安全踏实的日子,所以,每场打着正义旗帜的战争,到底是谁的战争?

两军交战,但求有良知的军队,不要捆绑老百姓作为战争的牺牲品

 7 ) 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

丹麦在二战与德国的战斗中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人民意志上都注定了它的溃败。

电影并没有用过多篇幅交代德军的先进武器,几辆装甲车和摩托车战队,足以与丹麦涣散的军队和紧缺的军资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强大的敌人,自行车排的抵抗显得过于脆弱和无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在国家早已投降后还坚守命令,顽强抵抗。

即使军队中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慌张,他们知道,失败已成定局,即使一路被击退,却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

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无奈的,稀少的子弹,没有到来的支援,平民面对战争的态度,这一切都在冲击着这支薄弱的队伍。

但少尉严格下达命令,士兵严格执行命令,他们并没有动摇保卫国家的心。

讽刺的是当耗尽一切力气无奈投降后才被敌方告知政府早已经放弃了这个国家。

直到这时少尉才出现动摇的表情,顽强的士兵才开始哭泣。

他们的抵抗是徒劳的吗,他们的牺牲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吗?

电影正片在整支被俘队伍的沉默中结束。

然而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加深刻。

政府的不作为是与人民意志割裂,历史上丹麦地下组织在政府投降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在瑞典组织军队“丹麦营”,继续抵抗。

事实上,面对战争,就像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一样,丹麦虽没有经历过多的伤亡和惨痛,虽然拥有身为小国的无奈和心酸,却也有很多人坚守着民族意志,维护着国家主权。

正如影片最后的采访所说,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

面对侵略,再无力的战斗和反抗都是泥潭中盛开的鲜花,值得称颂。

 8 ) 无奈的抵抗

片子拍的比较真实,终篇描写的是作为小国寡民面临压倒性优势的敌人的时候,作为国家守卫者军人的无奈。

战斗基本在班排一级,连手榴弹都没用上。

看完以后第一反应,这是在打仗?

平地上连战壕都没有,打机枪就跑了。

城市战在大街上随便对射几分钟就投降了?

军事实力和国防力量相差太多,尽快结束没有意义的抵抗也是无奈之举。

小国可以如此,大国却不行。

德国侵吞丹麦,对丹麦伤害不大,这样一个小国根本就是可有可无,无战略意义,无重要工业资源,形同鸡肋,最重要的还是想借道丹麦进攻挪威。

大国放两枪就投降,基本就等着亡国灭种吧。

第一体量太大,入侵国一口吃不下,第二资源工业必然属于被掠夺对象,人民属于被奴役对象,不抵抗投降基本就宣布本民族和国家被开除球籍了。

作为大国国民,我们无法如此!

 9 ) 为何而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润声(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69668187/ 影片《开战日》是由丹麦导演罗尼-伊茲拉拍摄的二战电影。

2015年3月与丹麦上映。

熟悉二战的知道,它于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发起。

强大的坦克、摩托化和空军相结合的新战法——闪电战,震惊世界!

所以,德国的北方邻国——丹麦,在1940年4月就知道将要面对什么!

影片描述的是一支自行车连队,它配合着摩托车连队在边境抵抗入侵的摩托化德军。

年轻的士兵们,每人配40发子弹,骑着单车赶赴边界的马路上抵抗侵略者。

整个王国并没有全民动员,只为了不刺激到德国。

计划中的援军迟迟未到,军队高层在等待政府和国王的决策。

带队的少尉军官执行着上级的命令出发了。

路上遇到撤退的摩托车小队,几乎是无减员就往回撤。

只装备一挺机枪的自行车小队,还是完成布防。

结果可想而知,在侵略者强大军队的进攻下,防御者被打散。

少尉只带着六人,退了回去。

躲进民宅的士兵们得到了民妇的帮助。

可民妇所说是另一种态度,她的帮助并不是因为士兵们在保家卫国。

因为,谁来统治这里,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这里介绍一下,德国在一战战败后,把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当地民众的公投,划给为丹麦,被称为南日德兰郡。

也就是说二十年前,这里属于德国统治。

六人小分队撤回到后方,被分派到去一个城市去布防。

城市里市民们纷纷在街道上围观,小商贩在售卖着牛奶,穿着整齐军装的士兵不忘喝一杯咖啡。

没有见到战防炮,没有高层军官的统一布防,因为对外联络的电话线断了。

德军已开进城市里,街道上却仍有来去的市民。

少尉的队伍加入了布防。

轻武器肯定是被重武器给击败。

在无援军,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举手投降了。

德国军官问已成战俘的少尉,为什么要进行无畏的抵挡,让士兵们增加死亡?

因为你们的政府在四个小时后就投降了!

听完翻译后,少尉脸上透出茫然和震惊,还有对将来的未知。

押着战俘的汽车上,年轻的士兵眼光迷茫的望着窗外。

当汽车驶过一辆靠边停放的德军装甲车上,却见到几个丹麦小孩在装甲车上欢呼着,或者说是在玩耍。

影片便在这个画面中结束了。

真实的历史是,丹麦在德军入侵四个小时后便宣布投降,只牺牲了16名士兵。

然后便是5年的军事战领。

影片凝重而压抑,军官们克制而谨慎,士兵们焦虑而无助,让观众看到了开战仅一天就结束的历史。

2020-07-05晚

 10 ) 至少,我们抗争过!

小国与大国之前的战争,还没开始,其实已注定是败局。

你还在骑自行车夜行,练习换轮胎的速度,而人家德国的坦克已经开进了你的国门;你还在一颗一颗装子弹到弹夹里时,坦克已经开到你的面前。

但是,至少,丹麦也有抗争过!

小国也有小国的尊严,不管大国小国,都有军人,军人与普通平民的看法就有天壤之别。

平民说,20年前这里是德国,现在是丹麦的,不管是属于哪个国家,我都不在乎。

军人说,但是我在乎。

《开战日》短评

一场尴尬的战争,丹麦大兵自行车修的很溜,德军依然很上镜

5分钟前
  • luiluibi
  • 还行

噢,丹麦。

8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小国之殇,政府都投降了,不知情况的军人还在进行无谓的抵抗

13分钟前
  • 白龙银珠
  • 较差

我怎么觉得这片儿没啥意思

16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还行

就这样也好意思拍成电影,某些国家注定随风摇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20分钟前
  • 天意弄人
  • 较差

😅😅😅😅战争电影,我现在看出来了,不管怎么拍都是从填线宝宝,前线士兵、低级军官等等,换汤不换药,最后来一句献给xxxx年阵亡的所有xx战役/战争就行了;我认为战争片其实是战史,所以不如去看专业历史书籍,更有营养

23分钟前
  • 最原終一
  • 很差

场面太小的战争片还是会闷

25分钟前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推荐

统治阶级在战略上的彻底失败

26分钟前
  • 匿名
  • 还行

一部能够紧紧的吸引你的注意力的战争电影

30分钟前
  • 冬夕宜晚息
  • 推荐

电影中士兵们在黎明最先与德军交战时,德军使用MG42通用机枪(1942年生产),而此时是1940年。 而且,这部电影把德军拍成了一群铁憨憨,又笨又傻,明显没有拍出德军真实作战水平。德军在战争前期士气高昂,作战上普遍上很规范和有策略。看在这部电影比较特殊的份上给三星吧。

33分钟前
  • 半衰期3
  • 还行

北欧,连战争都是清冷的

35分钟前
  • 回望长安已苍老
  • 推荐

没有国破家亡的壮烈,只有量力而行的抵抗。也许对于战争和生命的权衡不是只有一种尺标。

39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负隅抵抗 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弱小的丹麦在强大的德国面前,逃跑都只能骑自行车。

43分钟前
  • Monica
  • 推荐

实在没啥场面,4个小时的抵抗也没啥可拍的,丹麦士兵符合骑车人的宗旨:走哪儿都要带着自行车

47分钟前
  • 低俗小说家
  • 还行

自行车排对坦克营,我们战斗了,国家却投降了,人民开心地与敌人欢庆就像迎接一位朋友的重逢,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小国的悲哀或许只有他们才更为清楚。

50分钟前
  • Master Kyle
  • 力荐

20150917。战。

51分钟前
  • hj
  • 推荐

场面和叙事都没什么问题,就是题材实在是拿不出手,相对于众多经典二战片来说。

52分钟前
  • 青花瓷66
  • 较差

渐亮天光下缓慢地骑行机动,类似《锅盖头》里科威特油田大火的诗意。

55分钟前
  • ivauke
  • 还行

我宁愿听到你牺牲,也不愿听到你没有抵抗

59分钟前
  • 阿强
  • 还行

就这小猫三两只也能拍个战争片,但居然还挺好看。

1小时前
  • SweetRive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