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道世之介是谁?
他是井原西鹤所著《好色一代男》主角的名字。
所以影片里头,顶着这个名字的主人公每每自我介绍的时候,对方都会一阵惊诧,甚至失笑。
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也宣告了主人公是一个略显奇怪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末,这名长崎小伙来到东京读大学,电影即是从这里展开。
开场处半分多钟的固定镜头,新宿车站外,人来人往。
经过一段时间,横道世之介才出现,寻找对象到最终聚焦的过程也是这部电影的关键点。
横道世之介不是什么著名人物,他只是你人生中遇见过又失去联络的某个人,偶尔想起,竟然印象深刻。
至于这个人到底哪里有趣,你好像也形容不上来。
但高良健吾饰演的这个男主角从一头蓬发到瘦削身板,都算是特征明显的人物,深化了横道世之介的形象。
通过四位朋友对横道世之介的回忆,电影拼贴出主人公的面貌。
他有着慢半拍到一拍的答话反应,叉腰低肩的身体语言。
这般旁观侧写,有如美术绘画上的散点透视,原来他是这样一个人。
从原著到电影,它们的手法都是用闪前的方式来完成闪回。
电影避开了横道世之介的高中生活,也省去了分别以后的社会生活,单只是截取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内,跟横道世之介遇到过的这些人。
表面看电影好似一篇追溯文,实际上,电影还是以横道世之介的青春成长作为主线。
有人惦记着加油店小伙、关心好朋友的现在,但这些并不是《横道世之介》所在意的内容。
对好朋友后来为何失去联系,电影语焉不详。
也许是横道改变了,或是现代人太忙碌。
青春就是在一个特定的阶段遇到一群特别的人,仅此而已。
总之,电影就像一版逝去的青春浮世绘。
《横道世之介》是一部充满好奇心的电影,观众关心横道世之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则关注周围世界和奇怪的朋友们,永远不会意志消沉。
横道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怎么用都用不完。
及至于他想要什么以及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横道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
同样的,这部电影要描摹的青春形态,也不是依赖工整的一笔一画。
青春是怎样的一张画,是绿是红,是淡是浓,估计大家都答不上来。
横道不是真正的怪人,在片中也没有显得不合群。
他像热情的桑巴舞,充沛的热带阳光,他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到朋友、恋人以及家人。
早稻田的表哥,一边感慨着绝望,一边在逼仄的小房间内扭着舞。
并未露面的外婆,她到底是怎么的一个好人,才会让亲友们如此怀念。
在表现手法上,电影有一种日本人固有的恭敬客气,看起来不免有些矫情,然而在冷调的表演方式和缓慢的叙事节奏中,它们又变得极其感人,会在不经意间打动你。
这部电影没有高潮。
它好像也没有称得上"冲突"的冲突,除了突然闯入的偷渡客。
它以匪夷所思的白描方式,去翻出衣柜中的一件旧衬衣,而上面仿佛还有阳光的味道。
这是关于一个好人的故事,似乎也重新定义了"好人卡",是一朵没有被看见的"玫瑰花蕾"。
想到日本著名女导演河濑直美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获奖感言,她说,拍电影的动力是风,是阳光,是走在我们前边的人们。
大概,《横道世之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吧。
他像一阵风,从仓持、加藤、祥子和千春的生命里拂过,没有留下什么。
他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当一个好人,可能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无意中,他成了几个人的青春收藏夹,有如新相机的第一卷胶片。
如果,你在别人记忆中是个奇怪而有趣的人,那么,恭喜你。
[中国新闻周刊 http://culture.inewsweek.cn/20130909/detail-70962-all.html]
很多人向我推荐《横道世之介》,说是2013年度最好的日本电影。
因为台风的关系,不能外出,所以选了一天在家把它看完了。
看完后,它立即成为了我2015年度目前最喜欢的日本电影。
《横道世之介》是一部青春电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横道世之介在大学期间的美好时光。
也许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横道世之介这样一个人:他普通,很阳光,和他在一起玩会很快乐。
但是他离开后,也不会太挂念他。
只是偶尔在有人提起他名字的时候,会笑着想起来:哦,好像是有这么一个好玩的人。
不过,对于曾经和横道世之介交往过的谢野祥子来说,横道世之介远不止一个好玩的人。
就像《初恋这件小事》里面讲的一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
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
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
初恋这件小事”。
整部影片在欢乐的基调上,加入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场景,让人哭哭笑笑,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电影已经结束。
谢野祥子家的保姆见证了两段非常感人的场景:一段是横道世之介对谢野祥子的表白,还有一段是横道世之介去医院看望摔伤的谢野祥子,他们不停地互叫昵称的时候。
在千金大小姐谢野祥子家的豪华大客厅里,谢野祥子的父亲严肃地问屌丝横道世之介,你学什么的,那将来要做什么。
横道世之介答:学经营的。。。
将来要毕业。。。
于是父亲不悦地对谢野祥子说:“那你现在是在和一个没有前途的男人交往吗”,谢野祥子马上说:“怎么会没前途,世之介同学是我遇见的最有前途的人”。
父亲只能说:“如果那样就好”,于是默默离开。
横道世之介看到谢野祥子在家人面前如此袒护自己,望了一下站在附近的女仆,女仆只能将眼神抛向窗外,假装看风景,于是横道世之介开始表白。
谢野祥子听到横道世之介的表白后,顿时六神无主,非常害羞地躲到了窗帘后面。
过一会儿,她探出头来,小声地说:“你对我什么感觉”,横道世之介说:“我喜欢祥子酱”,于是谢野祥子又躲到窗帘后面说:“我也是”,可是怎么也不肯从窗帘背后走出来。
这段大概是整部平淡的电影中第一个令人激动而着急的大高潮。
导演一直在情炽烈而害羞的两人和假装在看风景,实际非常着急的女仆之间切换镜头,觉得既好笑又温暖。
全程见证这段美好时光的女仆只能假装自己是墙纸,面无表情,实际内心也为他们两人高兴。
后来,谢野祥子因为滑雪摔伤,横道世之介急忙赶到医院去看望。
他略带责备地说:“为什么没有马上通知我”,谢野祥子说:“对不起,我要是说了,你肯定会担心的”。
横道世之介生气地说:“当然会担心了!
担心你是理所当然的,你就让我担心嘛。
如果我受伤了,会第一个通知你”。
谢野祥子听到他这么认真地说出如此贴心的话,感动地捂住了胸口。
谢野祥子问:“从今以后,我不要再叫你世之介同学了,请问可以吗?
”在得到横道世之介的肯定后,她说:“世之介。
世之介不习惯地说:“祥。。
祥子”。
祥子:“在,世之介”。
世之介:“祥。
祥子”。
祥子:“世之介!
”。
世之介:“祥子!
”。
又在旁边假装看风景的女仆这时候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
这一段甜蜜到无比灿烂。
看到这个场景的人,会想到《东京爱情故事》里男女主角的经典晚安告白。
是的,就是那么激动人心,令人瞬间想起很多美好的往事。
整部电影的节奏对于急性子来说可谓缓慢到崩溃,女主角到了开场40多分钟才正式出场。
并且,通篇完全没有矛盾冲突。
但,就是这样一部缓慢平淡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触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温暖得好像刚出生的小羊一样。
为了不影响观影体验,就不在这里透露电影结局了。
当看完整部电影,有一个很平淡的场景一直留在脑海中:圣诞夜的时候,祥子趴在世之介家的暖桌下,世之介看着祥子慢慢画《凡尔赛玫瑰》。
希望现实生活中,这样美好的事情常在,好花常开,好人一生平安。
最后,附上世之介的妈妈写给祥子的书信的节选:“祥子小姐,最近阿姨我呢,有时会想世之介是自己的儿子真好。
亲生妈妈这么说也许有点奇怪,但觉得能够遇到世之介,对于自己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
能够遇到你们,我很幸福。
兩年沒看,這是今年電影節的第一部電影,小中伏。
改編自同名小說,原作者是寫《惡人》跟《同棲生活》的吉田修一。
貌似這位大叔筆下的世界都比較黑暗,兩本小說都沒看過,特別是《惡人》,太沉重。
(又,書架上的《熔爐》仍然不敢動,誰想看可以先拿去,不收錢。
)但聽說《橫道世之介》是吉田大叔少有的治癒系作品,於是懷著「去吃一杯雪糕」的心情買票入場,結果中伏。
其實電影還可以,也suppose是治癒系,是我的問題。
最後一個鏡頭驟然完結,心上像被狠狠敲了一下,直到燈亮,散場,走出戲院,淡淡的傷感仍一直繚繞。
不懂得不劇透地討論一部電影,所以以下要開始劇透了啦介意知道劇情的快快閃避!
劇情簡單得很,就是講世之介由九州到東京上大學第一年的生活。
男主角世之介因為名字與日本經典情色小說《好色一代男》的男主角同名,不斷被人取笑,但從來不以為恥。
一個戇直、樸實、善良、有情有義、神經大條、面皮厚的天然呆男生,首次由出生長大的鄉下地方到東京獨自生活,認識了不同的人,故事便圍繞他跟所遇到的人的關係。
電影穿插於80年代的回憶跟90年代的現實,世之介的朋友們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偶爾想起他,都禁不住面帶微笑,並為曾遇到這樣的一個朋友,深深慶幸。
一開場便隱隱覺得,世之介是要死的,果然。
也許因為他也是眾人逝去青春的回憶?
與其說電影講是故事,倒不如說是一種狀態,青春的狀態。
說世之介這個人,也講青春的回憶。
1987年的東京,處處都泛著80年代的味道,女生的頭髮樣式、高腰牛仔褲、白色短襪、誇張的西裝,也許正是吉田大叔的大學年代回憶?
個人喜好,太戇直的老好人其實好悶,或者代入不了80年代的日本大學生生活,不算太喜歡。
畫面跟情節的小設計過得去吧,出場的人物太多其實不好寫,有意外懷孕,結果一夜夫妻要結婚而雙雙退學的男女同學、外表冷酷原來是gay的冰山帥哥、周旋於富豪之間的交際花,戲份最重的是世之介的女友,表面天真其實頗有想法的富家大小姐。
編劇算是交了功課,有些分場篇幅很短,只是刻劃出一個輪廓,心理描寫什麼的,大概用文字更細緻吧?
因此想看看原著小說。
會心微笑的時候還是有的,例如世之介死纏著冰山帥哥去散步,結果對方跟他出櫃,世之介只是神經大條的問:「這是表白嗎?
」然後若無其事的把手上的西瓜扳一半給他。
還有跟女友在沙灘上,接吻前煞有介事的問「請問我可以吻你嗎?
」 沒有著墨太多他怎樣「老好人」地改變了其他人,但觀眾仍感覺到,他的一生就如一顆小石投進湖裏,泛起圈圈漣漪。
大家想起世之介,都禁不住嘴角上揚。
留下的,都是些快樂的回憶,就像世之介留給女友的那疊照片。
最後一場,旁白是世之介的媽媽向他女友訴說世之介離世後的心情,畫面卻是世之介朝氣勃勃邊跑邊用人生第一捲菲林拍照,然後電影就終結於他笑著跑呀跑的鏡頭。
到現在還搞不懂,是那種生與死的對比,或者在最好的時光驟然完結的突然讓我耿耿於懷。
那個用人生第一捲菲林憑感覺拍照的戇直青年,大概想不到日後會成為攝影師吧。
最好的時光,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劇透到此為止) 人的一生,也許便是那樣一回事?
早陣子有一宗新聞,關於一個騎單車意外身亡的叔叔。
這位叔叔參加童軍三十多年,資歷很深,卻一直在當很多不同青少年童軍訓練班的導師。
童軍總會給他開了個悼念留言板,看了很久。
從留言裏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很多人訴說關於他的小事,例如說過的話,某次訓練班他請大家吃過的蛋撻,上過他的課,從他身上學到很多,不會忘記他的教導,最後用一個scouts salute送別他。
愛與被愛,「以生命影響生命」,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你所愛的人,會永遠活在你心中。
」 有些人在你生命中曾參演一角,粉墨登場過後便悄然離去,如石落湖中,在水面上泛起的波紋終究會漸漸淡去,卻總在心裏佔上一個特別位置。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於我等凡人來說太浮誇,但,儘管最後可能還是以各種形式或理由說再見,還是為曾經遇上你而深深感恩。
謝謝上天,讓我曾擁有如斯的溫暖與安然。
能在時間洪流裏,茫茫人海中相遇,何幸。
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个夏天之后,今天上海终于降温,于是我把很久之前就很想看的《横道世之介》给看了。
看完之后冲了个热水澡,现在感觉浑身都是暖的,不仅仅是因为热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
好多人说这其实不是一部青春片,我觉得,这就是一部青春片啊!
是属于所有在电影里的角色,和我们这些观众的青春片。
世之介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神,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有点好笑的普通人。
其实回看我们自己的青春,回忆里是不是也会存在一个世之介?
他像某个名字特别奇怪的同学,常常引人发笑;他像是那个乍一看不靠谱,却在某个时间点,让你突然觉得消失了隔阂的人;他是那个会和你一起穿着校服,跑进披萨店,直接用手吃披萨的人;他是那个听到了你的难言之隐,没有疏离你,却把吃的分给你,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人;他是那个你学生时代,二话不说借你钱,你却从来没有还过他的人;他是那个从来不会辨别气氛,却也不让你觉得讨厌的人;他是那个在你还没注意到时,为你的孩子拍下第一张相片的朋友。
一定有的,即使我们没有全程闪闪发亮的青春,也一定会有偶尔灵光乍现的瞬间,我们一起吵闹互相嘲笑度过了被我们吐槽无数遍的校园生活,然后挥手作别奔向新的旅途。
过了很久,你还会记得这些瞬间,却不一定想得起那些当时在你左右的人的姓名。
世之介是个很“麻烦”的人,在东京这样的繁华都市主动去和邻居打招呼,主动搭讪考试碰到的女孩子,主动邀请误以为自己欠了对方50块的同学吃午饭,甚至在听到别人说“以后我们见面再慢慢聊”这样的客套话之后,不依不饶地打听:那下次是什么时候?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为什么听不懂我说的话,可若干年后,同样的人都觉得,啊,认识他我真是赚到了,是啊,有什么比一个用最简单的思维、最诚恳的心思和你交流,不带偏见的人更珍贵的呢?
世之介看似不谙世事,其实他对待身边人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关心,让人从头暖到脚的关心。
世之介也是有成长的,在看到了难民之后,他还是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他劝诫朋友要好好抚养孩子;在看到了孩子出生之后,他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准备了好多硬币想和远在家乡的父母聊聊天;在外婆去世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走路去给外婆送东西很麻烦,年年都会回去扫墓。
和祥子之间的一切,发展得都是那么自然,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在沙滩上第一次搂住祥子时祥子背部强烈的一震、想轻吻祥子时让她调整一下脸的角度、冲到医院时对她说,你不要怕让我担心,我就是要担心,你受伤一定要告诉我,我受伤一定会第一个告诉你。
他还是原来那个天然呆,却多了份担当。
直到世之介的死讯到来,人们才渐渐在回忆里浮现出了往日一起有过的岁月,这不是一个单向的故事,而是双向的。
成长就是在某一时间段陪伴着的你的人,和你互相改变的过程,谁也不是一个人长大的。
可是,当你真的长大了,那些像烙印般刻在你骨子里的东西,也就渐渐被你习惯了,忽略了,那些陪你刻上烙印的名字,只会在你偶尔的回忆里,一闪而过,但愿能够化作你脸上的一道笑容。
也许,你遇到过世之介,也许,你也曾是别人生命中的世之介。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浮夸的东京,纯情的上京大学新生。
开头的搬家镜头满满四月物语即视感。
不过也只是开头。
看简介就是一个逗比小天使治愈身边人的小故事。
傻兮兮把新邻居的客套话当真。
逗比地结识逗比朋友,但也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逗比地加入桑巴社团,在桑巴游行的时候倒下了,还说:不要管我,你们先走!
逗比地喜欢上party girl,而一直不把他当回事的party girl在多年之后听到他的死讯之时,也莫名低落。
逗比地在深夜的公园里把自己吃到一半的西瓜掰给刚刚在他面前出柜的洁癖朋友。
逗比地被白富美给喜欢上,几经周折终于在一起,去医院里看望白富美,和白富美不停地互相呼び捨て。
雪地里的接吻场景美妙得我眼泪掉下来。
在朋友孩子出产之后,世之介给老家打电话了。
在世之介动容了,连着投了好几颗硬币进去之后,他妈妈却因为有事而要挂电话。
最后电话机找出来的硬币咣当咣当,世之介也还是笑笑。
身边的人,故作大人气,迫不及待粉饰自己。
大家都绷得紧紧的。
唯独世之介一直顶着一头乱毛,笨拙地笑着。
不急不缓地走着人生路,哀而不伤地去品尝失去。
影片最后是世之介妈妈写给祥子的信。
里面告知了世之介的死讯。
妈妈信里说“哪天有空再来老家玩,我们叙叙旧聊聊世之介”。
顿了一顿,再说“我想一定都是令人捧腹的内容吧”。
这一句真是直直地往泪点戳。
信里寄去的曾经约定的照片。
影片最后的时候是男女主角分别后,男主到处拍照的情景。
世之介刚刚接触相机,看到什么拍什么。
可爱的小狗,蓝天白云,骑自行车的欧巴桑背影,打哈欠的巡警桑,上学的女高中生,满开的樱花。
拿着相机一直边跑边笑的世之介。
他永远不会老,想想也就不那么悲伤了。
【等等,我这篇真的算在影评吗QAQ】
有些书和电影属于看到就有好心情,能遇见和认识就感觉赚到。
有些人也是这样,交往过就再也忘不了,想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心头一暖、嘴角上翘。
横道世之介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普通得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到,却是一个善良、热情、简单、干净的人,一个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的人,一个遇上就让人感觉幸运和美好的人。
可惜这样的人太少,太少。
影片通过不同朋友们的回忆碎片,最终拼凑出那个叫世之介的年轻人的故事。
没啥抓马也没啥高潮,平凡得就像生活,普通得就像你我,却打动了一波又一波的人。
这世间来过一趟,走了之后还有人记得你,记得你的好,记得你的笑,想起来就觉得温暖涌上心头,这就足够了吧。
像世之介那样,趁年轻尽情跳舞吧,别问为什么,尽管去跳。
——世之介!
——怎么了?
——最喜欢你了!
——嗯嗯。
本片可称为男版“被遗弃的松子一生”插叙和倒叙的手法并述 用被世之介影响的所有人勾勒出真诚 乐观 直率的世之介形象 这又是部让人看完回味不断的影片 80年代羞涩的初恋感觉很好 其实并非狗血的“现代恋爱”才有观众 但能拍好纯爱太需要相应的功力 导演很有意的还原了80年代胶片色调 非常赞 高良健吾阳光的形象也很成功 是一部既治愈又有回味的好电影我也是那个看着世之介和祥子温柔而坚定地互相叫着对方的名字,泣不成声的旁观者;我也是那个看着二人袒露心迹羞红了脸不敢面对彼此,觉得他们傻傻的很可爱的旁观者。
遇见你,大概是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若记忆中的你是奇怪而有趣的,那这份美好或许会多一份怅然若失。
日影的细腻,对情绪的精准把握,让这个剧情上缺少起伏的故事在人心里掀起无穷的波澜。
时间拨回三十年前,十八岁的横道君拎着不是很沉重的行李,从长崎的乡下出发,经由慢悠悠的公交,转乘JR铁路线,不超过十个小时就到达了东京。
从住处邻居诡异的闹铃开始,想象中的“东京这样的城市”一点一点在他的面前展开。
那是一个新的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时候还是樱花的花季,谁知道前方是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既不是什么校园的风云人物,社团也是听起来就不是很靠谱的桑巴,性格也没有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亮点,除了一个“好像说相声的”一样的让人发笑的名字,实在是一个邻家大男孩。
会因为一笔可观的小费而合不拢嘴,跟所有的男大学生一样,关心是不是处男的问题,也邋邋遢遢穿个大裤衩在家宅一天,泡面一族的无敌属性,让他可以用筷子直接翻漫画看。
就是这样的横道君,被大家偶念不忘着。
偶念不忘——在适当的时间因为偶然而记起,或失神或发笑,才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横道君,纯粹,天然呆,或者用他妈妈的形容,无忧无虑。
18岁到19岁这一年,描刻一段年轻得近乎荒诞的时光。
仓持跟唯,这两个他入学最开始结实的男女朋友,横道见证了他们顺利地走在一起,一起面对了他们意外怀孕以及退学的状况,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对于交际花千春这位御姐熟女有着一见钟情式的好感,几次三番的偶遇也像是命运的安排;认错人而结识的加藤君,向他出柜时因为一句“你这是在向我表白么”让所有人大笑的桥段;姗姗来迟直到影片四十分钟处才露脸的女主,祥子笑点低到跟横道天然呆到极致的般配,然后是一段纯的滴水的爱情,养眼又温暖。
一整年生命的际遇在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的镜头中逐渐显现,知道最后又是樱花绽开的时候,祥子决定到法国留学,给祥子拍完照片之后,公交车来的时候都来不及一个仓促的道别。
只有一个第一卷胶卷的照片的约定,那也是横道摄影师生涯的开端,以蓝天为背景的樱花,即使横道君生命凋零,依然在那个春天在回忆里永远盛开。
并没有用高明的叙事手法,许多未完结的故事依然给人足够的想象,仓持跟唯的女儿后来跟汽车保养站的小伙子怎么样了呢?
千春的改变有他的功劳吗?
加藤那副冰山脸好像也没有变化,祥子也从不谙世事的小公主成为一名足够坚强的现代女性,这期间彼此又错失了多少呢?
各奔东西之后他们明显是没有再联系的,生活中的琐碎总有力量把一个人的精力占据满满,这些曾经的朋友们的生活仍然有欢乐有不如意,就在某一个时刻,横道的身影模糊地出现在记忆中,然后零零碎碎地片段闪过,不由得发笑,“遇见那个人,真好啊。
”年岁既久,人的记忆究竟没有我们想象的一般顽强,即使曾经的浓墨重笔朝夕相处在时光的洪流中晕染开来,就恍惚是一场白日梦,美丽并且难辨真假。
而镜头屏蔽了更多局外人无法关注到的地方,只有19岁才会有的困窘与烦恼。
银幕上所呈现的不是横道君的个人回忆录或者私人日记,而是所爱的人对于横道君的共同回忆录。
夹杂着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在横道君身上流淌而过的岁月分外动人。
只是,这样呈现出来的横道君的不完全版承担了太多人的想象。
末了,便知,横道世之介不过是吉田修一 一次漫长的意淫。
大陆看青春片其实最早来自于台湾青春片,由《那些年》掀起了一波青春片热潮,因此可以说国产青春片源于台湾青春片,那台湾青春片呢?
台湾青春片源于日式青春片。
什么是青春呢,就是等你到了一些年级回想起那段时光,脑海浮现似曾相识的画面,脸上会浮现情不自禁的笑容,大部分的我们经历不了多少轰轰烈烈,但我们却能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美好回忆,横道世之介的青春就是这样,也许懵懂也许犯错,没有经历什么又好像经历什么,就像祥子日后回想起他,对,他是一个普通的人。
电影其实是一个悲伤的主题,横道世之介已经死了,电影的每一段不过是他青春岁月中遇到的每个人对他的回忆,横道世之介和他的青春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活在了人们的回忆里,就像世之介的母亲说的,也许这样说很奇怪,但能遇到世之介这样的儿子,也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评分:★★★☆虽已得到超高评价,不过在日本电影已经彻底小众化的今天,要想接受这部《横道世之介》,还是有几道门槛需要跨过的。
首先,你得对160分钟的时长有心理准备;其次,你还得适应日本喜剧里那些慢节奏的冷幽默。
总之,这部又长又慢的电影需要你的一点耐心。
但别担心,想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睡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少对于我来说,观看本片的节奏是这样的:在看似白开水的平淡剧情里开始走神——眼前忽然飘过一个让人一时弄不清状况的场景——回放过去把状况弄清楚——对着缓慢的镜头沉默数秒——爆发出丧心病狂的笑声——几分钟后再次走神。
通常意义上的喜剧片一般都是如烈火烹油般激烈夸张,而日本的喜剧片却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在慢半拍的节奏中埋下笑点,所谓“呆萌”,应该就是对此类电影最恰当的形容。
本片中最“呆萌”的一个场景,要属世之介在祥子家向祥子表白的那一幕,世之介扭扭捏捏半天抓不住重点,祥子则害羞地躲在了窗帘后面,整场戏持续了数分钟,每个镜头都像是慢动作,可“笑果”绝对充沛。
当然,这部电影绝不会只是搞笑这么简单。
除了那些呆萌片段,多数时间内,电影都在无比平和地讲述大家的日常生活,讲述世之介和他的同学、朋友、恋人之间的关系。
缓慢的镜头后面,是生活的温热。
有个问题我看片时一直搞不懂,片中每一个人都说,世之介是一个多么特别多么有趣的人,可我愣是看不出来他特别在哪里,这明明是多么普通的一个人啊,天真、笨拙、善良、乐观,这些特点不是属于大多数人吗?
反而是他身边的那些人,看上去都有些怪,要么情绪容易失控,要么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看完之后又想了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这么解释:能够包容各种怪人,把每个怪人都当成朋友看待,这本身就已经是多么突出的特点了啊。
或者还可以说,横道世之介在片中已经被抽象为一个象征,代表的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社会,至少是人们回忆中的那个黄金时代的日本社会,让今天身处低迷的日本人感受到些许的安慰。
我的理解能力太悲催了。。。
治愈个毛啊。。。哪点看出男主治愈暖男系的。。。分明就很猥琐啊~~~就吉高美眉还不错看~
片中有很多长而无意义或长得没必要的镜头,化用“镜头语言”一词,这些堪称“镜头废话”。不喜欢用“举止笨拙”、“不会看别人脸色”的特点来衬托一个人的“纯真善良”,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倒是没有坏心思,但交流起来真的累。难道善良的人就不可能在生活中表现得很正常?用回忆的方式来塑造一个见义勇为人士的平凡形象,这种手法在《伴我同行》(史蒂芬金《尸体》)中用过了,而且用得很好,本片相形见绌。男主的形象太像LPL中某位有过黑历史的“海边的少年”了。
隔着走道夸你眼妆漂亮的人,逼仄澡堂中同你一起讲荤话的人,夏天夜晚像块牛皮糖粘在身后跟着来同性恋公园分食同一块西瓜的人,站在酒店洗手间外厚厚的地毯上给你拎包陪你等乡下母亲的人,一起在快餐店大口吃汉堡一起去老家的海边游泳一起在圣诞节的雪地里亲吻的人。这样的人,光是遇见,就已经赚到了。
#4100.这片有个好结尾,最后40分钟完全超乎想象的好(尤其照片的用法,堪比岩井俊二)。前面太松散,虽有铺垫但完全无必要在导演热爱的呆萌脱线上走这么远(前作[啄木鸟和雨]控制得较好)。批本片YY确实有理。但是结尾太出色就能完全把分数拉到几乎五星的水准。
朴实自然,顿悟人生。一直到最后都有种人生种种,一切成空的感悟。现在想想,在我人生时而匆匆时而恬静的20多年岁月里,又有谁,在那忽然的一个记忆牵引下,猛然地记起了我。平凡的一生,我不过是历史长河的无名过客。你此时又想起了谁来?8.5
电影有意思在于,不是一部线性叙事中穿插着回忆,而是倒过来把”过去“作为主线,”今天“作为穿插的碎片,从而讲述一个发生在1987年的故事。观影中几次思绪被打断,正如在一些似曾相识的情节中都能勾起回忆那般,几次有冲动打电话给多年前的一些人。不过,等待我的也只能是“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停机。”
我老了,不再相信了。
关键是,一点没看出男主的有趣之处呀!
很纯情,太纯情了。依然要感谢你打发了三个间歇性失眠的夜晚。
很做作的青春片,但细节让人讨厌不起来。
能和你们一起看到这部电影真是太好了。
半小时弃,跳着看了下后面有吉高时很不错,男主这个ws调调好在哪里呀?
你将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吉高真的太可爱啦!
窗帘后的害羞、医院内互唤名字、雪地里的拥抱、分手时的淡然,生离死别被处理得干净通透;当一个人以微笑的姿态永恒镌刻在他人记忆中,当青春友谊爱情都已走味,当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成流星,当每个人静心回想过去,一定有那么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记得,记得他的普通他的美好,和他的相遇,是最幸福的事。
果然给人一种:“啊呀,这种电影只有日本人才拍得出来”的感觉。羞涩到如此单纯的初恋故事真的好久好久没有看到了。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曾经在年少时切肤地疯过笑过,却又都在时光里氤去,直到若干年后才会偶然听闻只言片语。不过,留在回忆里的都早已定格,就像过曝的照片一样,再看时思绪万千。
作为电影有其存在的意义。对我则没有。
还好吧,不过看过也就算了,不会想看第二遍
男女主角都是智障人士~~我擦你妹的感动~~可以再慢一点么
白开水一杯,茶位费是两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