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Louis van Beethoven,Beethoven
导演:Niki Stein
主演:托比亚斯·莫雷蒂,罗纳德·库克利斯,曼努埃尔·鲁比,Caroline Hellwig,科内利乌斯·奥博尼亚,约翰娜·加斯多夫,萨宾·塔布瑞亚,安塞尔姆·布雷斯哥特,Colin P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捷克语言:德语年份:2020
简介:1779. Eight-year-old Ludwig van Beethoven, called "Louis", is already known as a musical prodigy. He learns to go his own way - much to the dismay of the peo..详细 >
枯燥的贝多芬传记片。
2020圣诞在德国一台首播,当欢乐颂响起,看看今天在爬坡过坎的欧洲,英国脱欧新冠横扫,贝多芬诞辰250周年,欧洲不如从前
cctv6播的翻译版 故事一般 甚至有些乱 但是服饰不错 画面很唯美
贝多芬的一生,命运多舛,和莫扎特、海顿都有交集;背景音乐不断有贝多芬的曲子、还有莫扎特的曲子……
古典爱好者不容错过
大致了解了德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言、和贝多芬与莫扎特生卒年之间的时间线。还顺便下了一单傅雷译版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越看越好奇,小时候教科书里的那些信息,是谁、以什么样的目的进行了那样的删减与篡改……
可以窥见一些历史信息。但是,通篇充满的崇拜情绪。作为传记片难免有些偏颇。莎士比亚传记和莫扎特传记就显得现实许多。
贝多芬!音乐奇才!更令人震惊的是他非凡的意志!
2025.3.11
看不懂
1,只有你配得上拥有的东西,你才可以选择是否放弃。2,永远不要忘记你会困在你所在的出身。
青年时期的演员的演技堪比国产偶像剧男女主,除了瞪眼还是瞪眼,从头到尾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很出戏。剧情也乏善可陈,像是把几张照片随便拼接在一起敷衍成一整部电影。往好处想可能是想尽量剔除剧情,让观众便于更纯粹地欣赏音乐也说不定(狗头)。三星给音乐和服装道具。
20230928CCTV6回放(20230925 22:22艺术影院)
就是说啥都看不下去,眼睛看着画面不知道表达的是啥意思,耳朵听着台词不知道说的是啥意思
这是看过的第三部贝多芬的传记片了。从黑白片的《贝多芬传》到《复制贝多芬》。影片中两个时空的转换很自然,可惜贝多芬的重要作品展示不多。
挺不错的,贝多芬的演员长得好像啊
双线并行的平铺直叙,有意回避开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值得肯定,但老年线多少也落入了偏执老人的叙事套路,整体用来了解贝多芬一生的局部可以,但总结一下还是事件偏少,信息量不太大
选了贝圣人生不太典型的两个片段来拍。到结尾的最后半个小时比较无力。编剧想把贝圣前往维也纳跟随海顿之前的日子解释为「抛弃温柔乡,踏上英雄路」,虽然并不牵强,但是还是嫌浅了些。其实一生中大多数和他打交道的人都是把贝圣当作贵族来看的,原因是他姓氏里的Van,被认为与Von相近。所以多数时候不是和贵族相比的心理落差促使他做出某些决定性的举动,而纯粹是出于他的个性气质。另外,晚期贝多芬的突变也用早年的精神气质一以贯之地去解释,显然有某种误会。尼夫拿出平均律键盘曲集给贝圣弹的场面比较别出心裁,康斯坦丁·莫扎特的出场则相当惊艳;晚年贝多芬的眼神和时人记载吻合,青年贝多芬则显得太干净整洁了些。服化道还是很优秀的,整部影片的质量堪堪当得起纪念LVB250。
最近一直在反复温习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觉得这部在音乐细节上很不错了。以及 关于贝多芬作曲酬金上 叙述也是很现实了,一直觉得贝多芬的作品其实不光有音乐梦想实现,对当时市场需求定位也是很准确了。
油画质感的色调和服化道(除了几件不该在大革命前出现的帝政女袍,本片截图均为随手油画水平),恰到好处的配乐,沉静流淌的情感,还有完爆19版小妇人班门弄斧的剪辑的高超技艺,把命运的无力,颓唐,和抗争苦难的力量展现得精妙而又不过分张扬和炫技。对历史的考据应该是下了功夫的,以至于看到影片中历史本身的活色生香和历史长河中人物的丰满立体时,不禁浑身震颤。看毕耳畔只剩一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