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欧洲旅游时,导游叫大家一定要准时上、下车,因为德国司机非常遵守各项制度,时间观念非常强。
于是,在我觉得德国人凝重、冷静、深刻时,又给了我一个严谨、精准的印象。
然而,我却看到了这部德国电影。
一位成熟的、充满魅力的女科学家姐姐,用一瓶矿泉水的实验吸引了年轻帅气的汤姆的注意。
夜幕降临,在酒精的驱使下,一切水到渠成。
本以为只是一夜风流的艾娃,却在回国后见到来自己工作室工作的汤姆,接下来便是五年的分分合合,年龄的差距、别人的目光,一个想一起变老,一个却说自己已经老了。
这个从一夜情开始的爱情故事,一个熟女与小狼狗的故事,不仅让我对德国的印象有所改变,更明白了把握当下的重要。
当然,如果有那么一个颜值爆表、眼神深情款款的帅哥,只怕没人能拒绝得了吧。
节奏很快 男主太帅了 看到一半不想看完的好剧 演到后面的时候让我想起陆毅演的那部海岩剧 结尾很感人 你可以原谅他的出轨吗 两个相爱的人都还在等对方 我喜欢这个结局 即使以后的日子还是会有争吵 可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生活本是一件痛苦的人 能跟自己爱的人一起面对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我还想到了法国总统跟他老婆的爱情故事
说实话电影的情节在生活中求真是很难的。
一个是阅历不深的年轻小伙、一个是踏实学究的呆板教授,这样的两个人相爱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地球灾难仅存两人的条件下。
但是导演没有什么铺垫直接让两人艳遇了。
作为观众只有接受,但是在接下来的剧情你却会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欣慰为他们着急,不得不说导演讲故事的能力高超,于是到了最后,当听见Tome 说“我就在你后面”,你一定会热泪盈眶。
被真爱降服,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最后在一起,才配得上路上千般地磨难,天长地久才是最好的爱情。
直觉与理性孪生这部电影的名字和爱情片的分类让人产生联想,很少看德国片也是点击播放按钮的理由。
一口气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甚至回放了部分镜头——不是激情的镜头——影片中也的确没有。
这部影片用跨度15年的一段奇异爱情故事,诠释了人类社会中复杂和晦涩的几个概念——爱情、一夜情、性、婚姻、家庭。
44岁的女博士艾娃和23岁的职业赌手(以打扑克牌为职业,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职业。
汤姆自己说法不是靠运气,是靠数学和心理学,能够感知对方的想法从而知道对手的底牌)在列车上偶遇,而后又是偶然因素促成了结伴而行和同住在一家酒店。
酒吧的交谈擦出了激情,一夜情就这样荒唐的发生在两个年龄相差21岁的男女之间。
而后汤姆来到了慕尼黑并去研究所找艾娃,“这是最后一晚”揭开了第二天早上女儿、丈夫(应该是没有结婚,是同居)和汤姆相遇。
汤姆提着行李要离开的瞬间,艾娃在窗户大喊:“汤姆,回来!
”艾娃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恋情”,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
15年的时间,艾娃经历了世俗的不理解,也经历了汤姆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性爱。
一次车祸之后,艾娃奇迹的苏醒过来,让她明白自己深爱着汤姆。
驱车从汤姆门前离开的瞬间被汤姆发现,并且追了过来。
两个人分开的5年中,汤姆履行父亲的职责,但心里依然爱着艾娃。
“让我陪你一起变老”,是影片结尾的主题。
即便在德国,这样的恋情依然饱受世人争议,剧中艾娃身边人诧异的眼光和非议表述这这样的世俗道德观念,或者说是社会习俗。
爱情需要性爱,艾娃和汤姆床上的激情验证和表达着两个人彼此深爱。
但性爱不是爱情。
汤姆和剧中大胸美女怀孕后,并没有结婚或者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不想爱。
“这(和另外一个女人性关系和怀孕)和我们两个人没有关系”,汤姆这样理解和表述自己和别的女人的性爱。
现代的确分离了原有很多的关系和功能,性爱几乎是最为明显的,这一点之前一篇关于性爱娃娃的文字说过。
剧中几乎没有提过婚姻,只是在两个人相处10年后,艾娃向汤姆提起“你愿意娶我么”,然后两个人决定结婚。
而汤姆的反应“我早就想过你问我这个问题......”,脱离了性爱、财务的婚姻更多是爱情的升华,而非坟墓。
法律和仪式仅仅是婚姻的表皮,爱情才是婚姻的真谛和本质。
家庭应该是服务于个人的,剧中主人公艾娃女儿、外孙,家庭给了艾娃关心和亲情,但没有阻碍她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汤姆和父亲像孩子一样摔跤,亲情是如此温暖和富有生命力,让人联想到草原上小狮子和父亲的追逐嬉闹。
他们是自有的,不属于家庭,他们只属于自己。
艾娃的女儿在剧中起到了线索性的作用,当女儿在母亲的卧室看到床上汤姆和母亲在一起,而不是父亲,第一反应是退回门后,等待床上多人醒来。
这个让人联想到国内“打小三”和“捉奸在床”的种种场面,他们全力保护的是自己的财富、尊严和控制的欲望。
我们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成年人,应该和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他们自己是首要的责任人,其次才是别人。
即便超出自己想象的情景下,仍然需要对他人个体的尊重和理性。
艾娃随汤姆去见他的父母,确认汤姆决心和艾娃在一起的时候,汤姆父亲在餐桌上的一段台词十分精彩:...不是你们相差21岁,不是他妈妈抱不上孙子.....,而是我感觉到了你(艾娃)不够自信和坚定。
不得不服,生活上我们的父辈通常拥有智者的角色。
这里要澄清,不是为一夜情和婚外性生活辩争,婚姻和爱情需要彼此的理性和坚守,背叛和欺骗的性质更像是偷。
女儿面对汤姆也发出了质问,“你图她什么,财富?
......”片中主人公的“放肆”自然是有条件的,职业作手和研究所院长的候选人,能够让两个人拥有足够自由的财务基础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我们看到个体在家庭婚姻中的依附,或者是依赖,或者是双方病态的心理互补,起码也是抱团取暖的不完美。
从这个角度,片中的幸福之路不是寻常人可以去亵玩的。
大多数情况,我们还是要面对家庭和生计,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最经典的对白依然是开篇汤姆教艾娃打扑克,艾娃问汤姆怎么做到的,汤姆说“这和眼光闪烁之类的没有关系,是去感受你的真实感受,每个人都可以,你工作上肯定也得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这不是一部心理学影片,也没有对直觉进行阐释。
但人类的确同时存在直觉和理性两种不同的认知路径,而且两条路径的有效性往往是极为相似的,越是理性的人越是更大可行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
让你的直觉指引你,真正拥有和享受自由,我想或许这是影片背后的真意。
2018年3月3日
这个女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可是这个淫荡的女人就是出轨了!
请问,你们谁关注过人家原配老公的感受?
出轨淫贱的女人值得推崇么?
我不知道你们看这电影的时候有没有从道德的层面去考虑,你们自己也都有结婚的,如果有天你们的老公,或者老婆在外面遇到了心动的人,都背叛了你们,然后人家自称找到真爱了,你们会祝福么?
一群傻缺!
遇到大多数和常理不符合的或是会招致非议的事情,我们常常是不受控制的自我怀疑着,自我否定。
我们的不自信,基本上都会导致我们当中大部分人做一件事情,就是一直期待,期待着,直到我们害怕的事情有一天终于发生了。
然后,我们可以给我们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瞧,我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 我的害怕是有理由的 我不和你在一起 我不做这件事情是对的,于是心安理得的拥抱痛苦。
就像吸引力法则一样,害怕什么来什么。
搞笑的是,这方面灵验的程度比拜菩萨强多了。
电影《一夜到永远?
》标题后面带着的“?
”我觉得才是重点。
于是我很想探讨:为什么Tom会喜欢上Eva?
为什么Eva 会喜欢上Tom?
先来回顾电影细节,导演很会拍摄演员的肢体语言,比如眼神,手,脚,嘴巴,呼吸,眉头,睫毛……在火车上,两个人第一次相遇,女主用激将法让男主喝了那瓶劣质点矿泉水,男主看着女主笑了的那一刻,就感觉到了两个人的磁场。
在酒店再次相遇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两个人有了火花和激情。
场景换到酒店外时,两人玩扑克时看向彼此的眼神,感情浓度在加深。
当晚两人在酒店里的激情彻底释放,从拍摄脱衣服的动作可以看出。
激情过后女主离开,男主看向窗外的失落。
男主主动等在女主单位门口的惆怅和紧张,一直在扔石头。
女主在实验室里望向窗外,看着男主,然后急切地想去质问他来的目的。
男主靠近女主说自己不在乎和女主的年龄差距时坚定的眼神。
男主利索地把电话写在女主的手臂,然后转身离开,女主望着他背影时的表情和叹息,好像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女主趴在床的正中间,在深夜里的孤独的背。
女主转身拿起电话,按着男主留的号码,焦急地拨通。
凌晨时分男主站在女主家门口时,等待之后渴望的表情。
女主第一次突破自己心理防线,感觉那一刻她少女般的悸动。
当晚两人再次缠绵。
过后男主从坚定到更加坚定,愿意为女主留下来,打破去巴拿马的计划——这里可以看出男主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想过随性的生活,有目的地又没有目的地,有计划又没有计划,好像在等那个可以让他坚定,不再漂泊的人,他遇到女主,坚定地认为她就是第一个他想要一起生活的女人。
女主却从激情荡漾中清醒和理智过来,说自己说过的,只有今晚,其实内心如此舍不得眼前这个男人——看得出女人总是口是心非,当她播出那通电话时,其实已经默认自己爱上这个男人了,可是有时候理智又会阻止她,害怕这样的感情将会在社会舆论中掀起怎样的风浪,越是有名望的人,越想在意外界的看法。
于是过了今晚,还有明晚,女主去看男主打扑克,她想走进男主的世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当晚男主又赢了,他说过自己总是赢。
两人开车在车里放肆狂欢,纸醉金迷,像两个孩子,完全让人忽略他们的年纪差。
天亮,女主女儿发现两人关系,质问男主想要从女主这里得到什么,钱吗?
社会价值里,这个年纪和地位的女人只有钱能满足男人,反之则成立,年纪大离过婚的男人找年纪小的,一定是因为她年轻的身体。
尽管男主和女儿是年龄相匹配的身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站在一起的时候,反而没有那种爱的氛围,这也许就是导演想要营造出来的感觉,人往往会被常规的认知所误导,然后拿来支撑自己的理论。
当男主决定离开时,在女主脸颊轻轻亲吻并说声保重,我仿佛听见此刻女主的心碎的声音,那双无可安放的双手在桌面颤动。
窗外男主起身飞快的脚步,窗内女主起身大声地呼喊,Tom, 回来!
那时我又感觉到了爱情坚毅的时刻,是那么动人又无悔!
随之五年的时光,两人面临的就是所有外界,明里暗里的狂轰乱炸,男主展现的还是如此这般的坚毅,而女主却在不时的动摇,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单位,于是她提出想认识一下男主的父母。
两人在床上嬉闹起来,又像两个孩子一样,同时又让我忽略他们的年龄差。
传统的父母一般都不会接受主流之外的恋情,于是男主一进门,父亲就把他狠狠地按在地上,表示内心的不满,不愿相信这个事实,男主妈妈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表达不满,但在对女主的对话的神情中,充满尴尬。
这里让我很感动的是男主对爸爸说,给她一个机会吧!
因为他知道再没有一个女人更适合自己了。
爸爸懂得儿子是认真的,却不相信女主的信心,因为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女人,应该和自己有相同的心理,害怕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怎么会有自信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后面的分手也正是说明了爸爸内心的担忧。
所以说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子女,有些强硬,有些柔软,有些干脆置之不理,同样也会造成子女的反应不同。
看得出,男主的家庭给予他很多理解,包容和自由,所以男主才会活得如此潇洒自在,想要爱的女人就一定要坚持,认定了的人绝对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包括最亲的父母,能让他退缩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女主的不信任和不在乎。
所以就有了在派对上的争吵的那一幕。
女主因为流言蜚语导致升职搁置,难过不已,回家后让男主停止派对,男主觉得女主根本就不在乎和不信任自己,虽然很爱,还是选择愤然离开,去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的家里,与之生活,才会有后面怀孕的事情。
也正是女主一直的不信任,间接性地让这段感情有了莫名其妙的五年空白。
两人都在深夜里睡不好,彼此思念,而男主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最初选择,他想她,他爱她,离不开她,那女主呢,想打电话给男主,却不敢给他留言,她也很爱他,只是说不出那句我爱你,用一句你会娶我吗,男主以为女主永远不会问出这句话,相爱的两人彼此间的尴尬在那一刻都化解了。
这是她第二次为爱情鼓起的勇气。
女主听了女儿的话选择穿上了白色婚纱而不是银色礼服,说明了她又重新燃起了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却接到其他女人怀了男主的孩子的消息,于是男主又站在了矛盾的中间。
男主一回来就看到女主坐在沙发咬着手指,马上问你,你还好吗?
这里我也很感动,他总是能一眼看出女主的不安,并想办法化解,但这一次女主是彻底放弃了两人的关系,如此决绝,当她说出那句,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男主含泪站在原地,他又再次被抛弃了,这回他试着去挽留,说再没有女人合适我了,除了你。
男主就是这样一个人,就算事已至此,他还是如此坚定自己爱的人。
(至于他那么爱女主为什么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这里又有很多人性弱点的原因,不是我想讨论的重点。
)于是又一个五年过去,女主还是继续自己的学术和教学事业,男主过着单身父亲的生活,偶尔陪儿子玩儿,可以看出男主还是很渴望孩子的,也因为他的家庭生活很温暖,所以他是喜欢孩子的,但因为爱上的人不能生育,所以他选择了爱情,而不是孩子,不然他完全不用回来找女主,直接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就好。
当女主遭遇车祸,躺在医院,男主不停地在耳边呼唤他,想用爱唤醒女主,女主在潜意识里一直梦到男主,听到他的声音,和他发生的所有回忆盘旋着,然后醒来,她以为他只在梦里,其实他一直在她的身边,就算人不在,心也一直在。
因为心里的欲望太强,女主第三次鼓起勇气开车去男主家,看见他与儿子送别,并未与那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再次确认了男主对自己爱的坚定,但还是不愿打扰他——看得出女人总是对自己的情感是压抑的。
幸好男主发现了她的车,跟上来,打通女主电话,说了句,我在你后面,这句话给我的感觉是,男主一直在女主的身后,跟随她,守护她,尽管无数次被推开,无论是被社会规则推开,他人的非议推开,还是女主的不自信推开,他一直都在,一直不动摇,但他也绝不勉强他爱的女人。
最后的镜头是,两人靠在一起,抽烟,男主说,我想跟你一起变老(男主依然对自己爱情的坚定);女主说,我已经老了(这句又看出女主的不自信)。
男主很不舒服地回了一句,你每次都得抢下最后一句吗?
话外音是,为什么你总是口是心非,不敢承认自己的爱情,如此不坚定?
看完突然理解了电影标题中的问号,人陷于爱情时,总是充满恐惧和担忧,即使不是因为年龄身份和地位,都会在外界的诱惑中,步履艰辛,就怕失去爱情中的美好,更别说这种不对等关系,虽然女主在影片最后一刻选择回到男主身边,很可能下一个时刻,又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事业上的挫折,家人的不理解,选择放弃这段感情。
永远到底有多远?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说过“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6点的吻,是一堆孩子。
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
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男人会这样,女人更会这样,年少时会这样,年老时也会这样,贫穷的人会这样,富裕的人也会这样,爱情是如此神秘吸引人,所以才会害怕得到更不舍失去,才会造成人内心无数次的奔溃与觉醒,最终只有一直保持勇气的双方才会走到最后。
所以这两个陌生人为什么会喜欢上和自己年龄身份地位不对等的人?
答案是,因为两人都是浪漫主义者。
男主对爱情的坚定,绝对是浪漫主义者,女主本质也是浪漫主义者,不然不会被男主吸引,其实开头在火车上的时候就已经被吸引,这个就是爱情的神秘之处,它不是两个人遇见才发生,而是在没遇见时就已经存在了,意思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另一维度或者时空里必然是会相互吸引的,无论什么场景,火车上,飞机上,咖啡馆,餐厅,游泳馆,无论是男大女小,还是女大男小,还是同性,还是警察和罪犯,你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差异性,比如年龄,性别,种族,身份,地位,甚至身体的残疾,都无法阻止后续这一切的发生,因为那是一种感性的动态力量,人只能被这股潮水推着走,有些人会一直感性下去,而有些人会恢复理性。
其实男主懂得很多,不会比女主少,他说玩扑克,其实是运用数学和心理学,尤其是他懂得看穿人的心理,女主出差去外地谈判时,就可以看出她是个很单纯的人,不懂得商业中人性的邪恶。
而往往这样内心单纯,做事又拼命的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被男人保护着疼爱着,希望有人能看穿自己坚强外表下柔弱的内心。
男主知道女主本质是和他一样的追求浪漫情怀的人,但是因为外部环境,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感情:可能年轻时选择的婚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家庭责任,或者是所谓的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也因此离了婚;过了适婚年纪又离婚的单身女人就应该找和自己年纪身份相对等的人,不然就要收到外人的非议,生活里职场上都要受到歧视,这是整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虽然找个年龄身份不匹配的人不犯法,但人们的内心却给自己加上了枷锁和审判,这是最可怕的,无形之中给自己所有的一切判了死刑,让自己永远活在道德规范和内心法则里,因此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就要无数次被压抑着,直到濒临死亡那一刻才后悔,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所有这些不被社会所看好的恋情,都会比其它主流的关系更容易遭到破碎,一般不是被他人,往往首先是自己内心的奔溃,了结了一段看似美好的爱情,于是把所有遗憾留给自己背负,随着时间,有些人承受下来了,过上了所谓的正常生活,而有些人心里却再也没有多余的房间给其他人,要么永远活在悔恨里,要么自我欺骗,不断寻求内心的平静,独自过完余生……除了感情,生活里其它一切也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存在的勇气,所以特别推荐内心纠结不够自信的人读《被讨厌的勇气》。
可能我们这一生并不一定会遇到电影中让我们为之心动不已的人,但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需要时刻诚实地面对自己,所有好的不好的,高大的庸俗的,精彩的不堪的,丑陋的美好的,接受自己平凡的存在,肯定自己活着的价值,也算是一种自我救赎。
一个人喜欢什么就是什么。
女人喜欢成熟的男人,所以女人永远比男人成熟。
爱情是无私的,我们却总喜欢优于自己的人。
比如我,喜欢比我大的,觉得有以教我。
这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喜欢成熟女人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爱情更为无私。
影片讲述的是,45岁的博士艾娃和24岁的扑克手汤姆在火车上偶遇, 又因碰巧入住同一家酒店,睡了一夜后,突然想睡一辈子的故事。
我是一个直男,我也不想承认,但直到去年我才知道女人是用眼睛说话的。
玩扑克手的他,听别人的眼睛说话是他的长项,加上他的颜值,俘获女人的芳心并不难。
她优秀智慧,得知他的心思也容易。
两个人沟通成本低,不就是我们说的默契?!
心有灵犀?!
说好只睡一次,他却又找了来。
好了,再睡最后一次。
这让我想起一段话。
两个人的关系,大概是世界上最微妙的事了。
在舒适区的分界线上,有时候多那么一下,就是残忍;本来可以海阔天空,多了那一下,就是飓风。
——六神磊磊和情人上司分手,女儿反对,他们的飓风却一刮就是五年。
世事常常如此,你的坚守,并不让人相信。
时间越长他们反而只会觉得失败临近,唱衰是不重要人的特征。
我们大概都看过,欧•亨利的短篇《麦琪的礼物》 。
在圣诞节前夜,妻子卖掉自己最值钱最值得炫耀的头发给丈夫买了一条金表的链子,而丈夫却卖了金表给妻子买了全套的发梳。
被同事撞见,她说他是朋友。
他直言,我是“她的男友。
”突然出现在她同事的婚礼上,他说,“别担心,我只是你的朋友。
”此刻,我在浪漫的幻想,她如果在婚礼上向同事一一坦言又会如何?
爱情不就是如此,我刚学会为你着想,你却又学会为我奋不顾身。
他知道他想要什么,她也知道。
她鼓足勇气去见他的父母,聪明的儿子有个智慧的父亲,智慧的人从不用世俗的偏见盲目反对,而是“诛心”。
“你就像一本书。
知道我从你眼中读到了什么?
不是因为汤姆不想跟您要孩子?
或者我妻子没有孙子,虽然她一直都想抱,不是的。
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你比汤姆大太多,而是你自己抱着怀疑。
”冷静之后的他们,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彼此。
并决定结婚,可就在婚礼前,他的一夜情让对方怀了孕。
他承担了一半的责任,他们的婚礼泡了汤。
这一泡就是五年,女主车祸又泡进水里,昏迷不醒。
他唤醒她,却被女儿赶走。
相爱的人总能找到彼此。
她在门口偷看,离开时却被发现。
他开车跟了上来。
感谢阅读。
若非天才,勿强操笔。
女人的年龄是道越不过去的坎儿,无论国籍。
无论你事业多成功,无论你多有魅力,无论你是哪里人,到了年龄,四五十岁找个比自己小21岁的年轻男人都是会被人侧目的。
但是男人不会,即使六十七十找个比自己小三十岁也可以,最多会被人半玩笑半嫉妒的来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而已。
这部片子是编剧和导演的对中年妇女最大的善意吧,安排了个痴情的帅小伙,还有钱,纯爱而已。
不敢想象这个发生在中国。
怎么生活啊,到哪里都被当成各方的谈资,男的事业上再弱些,跟女方走到哪里都被人谈做小狼狗,哪个男的受得了?
内心得多强大啊!
流言蜚语积毁销骨,女的也受不了啊?
两个人终将会有矛盾,互相不信任,最终分手。
故事即使在德贵国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女性依然被职业歧视,生活上如此也被人背后嘲笑,而且女主还没多少朋友呢,有的仅仅是同事而已。
即使如此女主其实也是受不了的。
只是在中国更恶劣而已。
还好编导安排了男主有一夜情孩子的事还比较符合现实,人性,否则就太假太浪漫了。
这是一部演给中年女人的春药,不过这不就是电影的魅力吗?
两个小时给你一个美梦!
美梦而已!
除了过分纯爱因而显得不现实,没啥大毛病。
果然又是女导演,但凡是我爱看的那种年龄背景差异大的纯爱片基本都是女导演拍的,哈哈。
还得是大龄女人才能同感。
一开始以为又是个普通的欧美姨侄恋纠缠,但是片名提到了永远,那么只能乐观预测不会分,嘻嘻。
女主显老,看着有六十,正好配上了片终年龄段,男主很帅,个不高。
感觉就是合适吧,两个人。
一开始男主也没打算非她不可,找座位上卡车以及酒店偶遇,都没主动撩骚,反而是女主。
本以为男主缺少母爱,没父母的那种,没想到父母健在且年轻乐观开明,过分美好,感觉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处着处着,各方面和谐,干嘛不继续呢。
男主的外遇正好解决了女主无法生育的问题,他也有了后代,就更无所谓跟女主长久在一起了。
男主心态很好,难怪打牌总赢,心态差的人玩不了赌博。
他也默默承受了许多。
女主女儿刚生完娃,她男盆友就跑了,更加说明年龄不是恋人相处的核心问题。
有些人就是合适,或许正是因为年龄差造就的心态历练不同,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总不能都爱白幼瘦吧,那叫什么爱情,俗不可耐。
失去理智直接五星 编剧怕是在我的大脑里装了监控 所有的虐点甜点全部戳中 更何况我本身就嗑爆这种CP人设啊 觉得自己挖到了宝 这片的BGM也太犯规了一言不合就戳泪点 最后真的是太好了 兜兜转转这十年还是你😭希望我的CP都能有这样的童话结局 “我想和你一起变老”“我已经老了”真实的年度TOP情话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想N刷🙌
这个选题难度之大,拍成这样已经是极限
本来没多少期待, 不料看下来居然很舒服, 难得结局也是HE.
她终于差点毁了她的爱情
2018.1.26 打卡 本来以为是个小黄片惊喜地发现原来全程高甜纯爱玛丽苏,丝毫不入低俗,尤其男主家庭的态度没有上演狗血套路真是良心,父母界的榜样。虽然相差21岁,不过女主这种学术派一品的气质也是十分养眼了,全程舒缓的钢琴配上两个人眼神之间的交流太温柔了啊啊啊 小狼狗十年视线不移的深情和委屈巴巴地等待,关键年纪并没有妨碍他的经济和独立的思想以及稳重还有成熟,该有的都有,还一心一意只爱她风里雨里等她,这样的男朋友也只能在电影里面过过瘾了,豆瓣说这是一部中年妇女AV我大概就是个老阿姨了吧 哭哭 这种实力相当气质天然互补成熟头脑的恋爱(忘年恋)很好嚼啊,小男朋友真是好看炸了,连头发丝都是性感的。所以说女人有资色和资本老了都不愁没人要啊,哎不说了,开始保养用抗老霜去了
看哭。是真爱没错了。
剧情紧凑,男主帅,典型德国电影
老牛吃嫩草
女主是嫂夫人??狗血剧了
男主越到后面愈发出落得标致啊
幸亏没有狗血到再来个失忆拖时长……虽然剧情很一般,但支持每个年级的女人都勇敢爱!
“你愿意娶我吗?”“我以为你永远都不会问这个问题”
TY。很普通,有点感人。
老少配
因为当你已经有一段十年 还在更久的情感牵萦时。。。。是梦在继续了。。。
女主什么体质啊 好像很受嫩草欢迎
爱情真的很美好
真是太巧了,巧到不能再巧,编剧基本不用脑子的。类似剪辑正确打开方式参考《花样年华》。最后一个镜头。
超现实题材,超现实颜值
劣卵底幻女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