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认识一个朋友,立刻察觉他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喜欢透过看似简单的外表,深入到细节细细分析。
很欣赏这种咀嚼精神,也正是自己欠缺的。
话说回来,就是他问起我看什么电影。
我有点语塞,ben...自己身处在电影之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看中国网上的电影,而不是去电影院...我还是很诚实地说,我现在看很多轻松的喜剧,是很简单甚至幼稚,但是我假设这是一种放松方式...于是我想说说这个我寻简单的国产片,前天大半夜看的,看了只觉得更累,而且心烦浪费时间。
虽然只是区区半小时,可是恨不能返回两小时之前,夸张一点,就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部电影,我就不想多说了。
情结大家猜猜就知道了,方式正的是简单、理想、又戏剧,可是就像是看似新鲜嚼而无汁的甘蔗...我只是很想反思自己追求简单的趋向。
怎么突然之间觉的事情可以简单呢?
就像是可以用很好、不好概括一个电影一样,这样的评价是快捷,可是难道不是大大的可惜吗?
两个字就带过了也许人家一伙人劳碌一年的结果...我更想说的是,也许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只停在表面,不进入细节,只幻想是如此,可是不知道因为这种忽略错过了什么?
简单的贺岁片。
冲着文章看的。
喜欢它的结局。
选择去英国还是留下来那段,我本心想,作为一个好妻子,应当理解丈夫对于事业的追求,如此要求太过任性,我要是文章,肯定选英国,就算是留下来,内心也是一堆不服之气。
但,之后的剧情发展让我看明白了。
倘若丈夫为事业的奋斗是为家,为妻子的话,那他便应该清楚妻子要的是什么。
剧情没有破绽,合情合理。
只是现实生活往往没那么简单。
一起过日子的话,沟通,契合度,三观这些都很重要。
整部影片完美展现了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从张雪伦和郑丹丹的身上都能看到不少打工者们的身影,比如拿房抵债等等。
到了春节前夕也就是过年时,也都会选择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本片也充满着中国人过年期间合家欢的团圆与欢喜的氛围。
然而在这对小年轻双方父母纷纷去他们打工的地方一起过年时,一幕幕闹剧正式开演,发生了无数啼笑皆非的事。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能时刻乐在其中。
似乎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合在一块都是一家人,心永远连在一起,在团圆时刻依旧能保持一片和谐与吉祥。
这个电影的女主角前一小时基本就是个完人。
为了自己老公的事业,把老妈给自己买的房子卖了换钱给老公的朋友再借给老公,就为了既帮助自己的男人又给足他面子;为了要回房子让两家老人过节,不惜编造自己老妈得了乳腺癌这样的事情。
工作上忍受着老板的性骚扰忍辱偷生,生活上富家女过苦日子无怨无悔。
贴心、细心、耐心,面对双方家长的“质问”反应机敏。
这货是媳妇么,作为女性,她简直是火力全开大天使!
简直就是如“别人家老婆”出现的鸡肋人物阿!
但还好最后十分钟,她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那就是情绪化。
当初多坚定的支持老公啊,最后老妈在旁边吹点小风,就立马立场全无,把自己长时间以来和老公一起节衣缩食的原因给忘了,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就上演了一道“你选择钱还是我”的眼泪戏码。
大姐这两件事有必然的冲突么,第一个春节难道说就是最后一个春节么,就冲你这货你老公也成功不了,也变不成乔布斯或者是比尔盖茨,他们媳妇的耳根才不会这么软呢。
我相信在未来漫长的时间中,虽然他们不是每天都在回忆两个人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但她的老公,一个错过了机会就不一定有二次的男人,一定会经常地回忆起曾经有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没有珍惜。
她要的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公,不是乔布斯,而是一个爱她,把她放在第一位的男人。
这我怎么就嗅到了一种浓浓的自私的味道呢?
她当然不在乎钱,不在乎成功,她早就说过,钱不是问题,有她妈呢,爱她宠她的男人才是她需要的。
所以她可以过苦日子,因为苦日子是暂时的,最不济最后还能电话求助父母呢。
但她不可以过感觉老公爱前途胜过爱她的生活,因为那不是她能掌控的。
最后她哭泣了,因为她没有得到她需要的东西,她太失望了。
可是有钱的富二代哦,失望的时刻,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呢。
很久没有看电影看得能够湿润眼眶,2012年的第一部电影,在我心情极度郁闷的情况下,关掉手机,断绝一切的外在联系后,想看看一个个温馨的画面,想让自己也温暖点。
总是觉得文章饰演的人物好像既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又好像离我的生活很远,也有为金钱烦恼的时候,可是好像爱情可以打败一切,最后总是爱让一切都幸福美满了。
挺佩服丹丹这个女孩,为了爱的人做任何的事情,只是为了过真实平凡的生活,这要求多么容易满足呀!
一直我都在想,如果我是丹丹,我会怎么做,我也会爱海伦,因为他值得我爱,可是我的爱能够为他做多少事情呢?
我会为了爱人去找讨厌的色老板吗?
我想不会吧!
我会把妈妈给的嫁妆卖了吗?
我想充其量我也只会租出去吧!
我会一切都听你的吗?
我想我也没那么乖!
所以结论终于出来了,我爱的是自己。
文/李昱琨影片的前一个小时还是不错的,包袱什么的抖得虽然没法和《失恋33天》比,但是还是能说得过去,看着也挺欢乐的。
后半个小时开始转温情路线时本来也是挺好的,“硬伤”就是刘芸要求文章放弃去英国谈事签合同,而要求其留下来陪她和家人过年。
我真的没法理解编导们怎么会以为文章在刘芸的压力之下做出的留下来过年的决定会有那么感人。
好莱坞的剧作书上说了“在压力之下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性格”。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人的压力越大他做出的选择更能反映出其真实的内心需求和性格。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非常有钱的不差钱的人捡到一万块钱想办法找到了失主还给了他;另一个人是在几个月没发工资又欠房租又欠物业费取暖费什么的情况下也捡到了一万块钱也想办法找到了失主把钱还给了他。
这两种情况当然是后一个人的压力更大,他做出了把钱还回去的决定就更加能反映出他的性格、(他内心对道德什么的需求比对钱要大)也更有戏剧性。
可是,在《亲家过年》刘芸明明知道文章去英国给人看文章的产品什么是文章等了很久的机会,却还以“这个是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你一定要和我们一起过”来给文章压力。
文章在刘芸的压力之下选择留下来过年真的就能体现文章有多爱刘芸吗?
这样逼迫老公的老婆真的可爱吗?
我觉得如果改成这样:刘芸对文章说虽然我很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过年,但是我知道你等那个机会有多么的不容易,你无论怎么选择我都支持你!
我会说服我妈让他也尽量理解你的。
(我指的是把刘芸说的话改成这个意思,不一定具体就是这个台词)然后,让文章不表态是去英国还是留下来过年(或者让其表态谢谢老婆理解还是要去英国的,因为这个机会多么的重要等等。
)但是,在影片的最后文章最后一个出现在去云南的飞机上给全家人一个惊喜:他意识到过年和家人在一起有多么的重要。
(他内心对老婆的爱什么的需求比对事业成功的渴望要大,当然这个地方也可以再加上英国人也理解了中国的过年传统、等他到年后再议事,皆大欢喜、符合过年氛围,不加这个也行)这个时候才是他在压力之下的能反映他性格的选择。
或许按我说的编也有问题,但是我反正觉得原剧作中的刘芸逼文章留下来过年有很大的问题,是一处非常硬的硬伤。
剧情设计有点老套,情节蛮夸张,高潮不明显,但是作为一部贺岁片热热闹闹看看还不错。
看过之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父子二人在屋顶上的对话。
同样的问题存在于无数人和事之间,但是真正静下心来理智的考虑一下的人恐怕不多。
我们习惯相当然的作出判断和结论,或者用一些泛滥的观点和声音来取代,想当然而已。
多样性是人性复杂性的一个反应,就算大方向一样,细节需求也未必一样,就像有人喜欢QQ,有人喜欢Smart。
坐在宝马里面哭的人或许没有甜蜜蜜,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或许没有心理荣耀感。
祝福所有天然match的人们,祝愿所有非天然的人找到关键的match点。
看了这部电影,觉得还不错。
觉得开始的一些自动的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对着他说话,自动的完成一些事情,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很有意义,说不定哪天真能做到那样。
然后是一些喜剧的成分,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两个中年人之间玩得小蜜蜂游戏,特别市亲家之间的“么么”真让我娱乐了一把。
丹丹姥姥的调侃也很幽默。
几句经典的台词我也记不住了,但那种开心的感觉还记得。
最好玩得莫过于雪伦母亲在请璞先生的时候,说真话的那种感觉,让我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雪伦他爸,这该是多大的打击啊!
此外片子中还有一些夫妻间的调侃的话,很有情趣。
最引发我思考的还是电影的结尾,雪伦在面临事业和爱情的时候的选择。
一张是去英国的飞机票,一张是去云南的。
片子的结尾也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事业和爱情我们只能选择一样,而且不带任何附加条件,错过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我们该怎么选。
不要想,我先满足于事业,然后再去把老婆追回来,就是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
没有任何办法弥补,你会怎么选?
剧情挺无聊的,更像是一部生活电视剧中的几集。
好笑的桥段几乎没有,用来消磨时间还算合格。
电影的最后还是指出了电影的主旨,感情比物质重要。
张丰毅演的给人感觉挺好。
和《北爱》完全不同的感觉,文章最后为了爱人为了家人,放弃了工作上的大好机会,毅然地和家人们一起过了年。
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个有钱的丈母娘做靠山哈哈哈哈。
不过一家人坐在一起,那种感觉确实很好。
刚开始没觉得扎的,看到后面竟然看得老娘老泪纵横。。
女人要什么?
说到底还是希望有一份真感情,希望有个人真的爱自己,保护自己。
当得不到真感情的时候,才把物质啊,大房子好车子看得重。
我相信,如果真正爱上一个人并也被爱着,很多看起来物质的女孩也会改变的。
男人有时候觉得女人无理取闹,明明不矛盾的事情,非要男人做出一个取舍,来证明在男人心目中她是第一位的。
像电影里的情节,其实雪伦要出差去英国,很快就会回来的,但丹丹要求他这一次将就她,雪伦可以认为这是无理取闹,他可以去了英国再回来赔礼道歉,但他没有,他让丹丹全家人都知道了他的心思。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水星(我不知道星座名讲错了没)。
女人就是希望用这看似无理取闹的方式考验男人的真心。
其实,我们平时说谁谁喜欢自己,总喜欢拿ta溺爱自己的事情举例子。
例如,小时候,我不小心把我爸的耳朵弄伤了,但我爸一点都没说我;例如,某幸福女错怪了老公,结果还老公来向她道歉。。。
我没有这么考验过我lg,说实话,我也有点不敢吧,怕结果会令自己失望。。。
这部电影之所以有点打动我,我还觉得里面有我自己的影子。
我和lg,也是我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我也并不图他什么。
我不是说我自己多么高尚,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命运的安排吧,离不开的偏偏是他。
我爸妈从小教育我女人要独立,我曾经单纯的想和他一起共同努力便是。
但他爸妈好像总不相信现在世界上还有这么简单的人?
让我别惦记他们家房子,讲他们条件差,晓得现在的女孩都想找富二代,今后别怪他们没讲清楚。
我其实为此有点受伤。
可是我有我自己快乐的生活要过,我也不能和他们生气呀,哈哈。
这部戏,与我心有戚戚。
属于典型贺岁片
小品电影。自从蔡明不再和郭达合作,自从听过她装小孩儿声音唱歌,我就总觉得蔡明老矣,开始装嫩。后来怎么看怎么觉得特假特做作。1.雪伦妈没嫁给有同好的濮老师,若干年后再见面,诗词尚在,人面桃花。2.来之不易的工作的机会和全家过年,到底该怎么选,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选择题,就因为和妈妈打赌了?
怎么开口好。这部电影完全是金钱观太浓重了。
感觉很温馨
作为商业喜剧,给8/10的评分确实略高,不管影片有的地方多夸张多俗套,但文章所演的这对小夫妻确实很有爱,很多桥段:片初在床上的那段、接父母那段、撒谎的几段、去借钱那段、尤其是四合院别离那段捧着脸都特别特别有爱。爱不是为了在她面前证明自己有多强,而是给她她想要的真真实实的生活~~~
80后热播励志、裸婚、奋斗、亲情电视剧的浓缩精华剪辑版本。
女主别扭啊,看完了也完全记不住脸。
觉得还是挺好玩的~
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
女主看着自己男人这么一路辛苦奋斗过来最后为了过个年让他放弃一切这合适吗?儿女情长真不在乎这么一会儿
文章简直就是大陆好男人的代言人了~~~
出乎意料地好看。有值得学习的态度,也很真实。当然,也许又会被说,电视剧电影看多了,好幼稚。
喜剧图个热闹,有个这样的媳妇真不错。
原本以为这次文章还是如同以前一样,但这一次他终于放下了一直以来莫名的自尊
应景,喜气。
文章能不能不要每部戏的角色都这么完美。。。
冲着文章去看的.....
很有诚意
都是冤家。
除了文章看起来有喜感,其他都没看头。蔡明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