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一定很懒,胖子身上很臭,胖子不自律,怎么会有人爱胖子呢?
一个影评写因为减肥而造成心理问题,节食,催吐。
底下评论“你应该多吃蛋白质”“我当时减肥的时候是怎么怎么坚持的”“你运动量太少了,空腹五公里最好”看抖音一个200斤博主记录减肥的日常,午饭有一拳头的米饭,评论依然是“你这一顿够我吃一天了”“不要吃主食”“有一说一是不是吃的有点多”胖子真的很惨,我和女主很像,我也有一个好身材爱美的妈妈。
我胖到180斤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和我妈吵架,因为我不爱出门因为我不拖地因为我不收拾房间,其实没有原因,她看不惯我胖。
所有吵架最后都会回归到我的体重,因为我胖我懒所以我不爱出门我不拖地我不收拾房间。
后来被逼着去了健身房,我们不再吵架。
每隔几天她就会问我,瘦了吗?
瘦了多少?
去亲戚家,亲戚拉着我左看右看问,一个月才瘦四公斤?
不是说大体积瘦的很快吗?
去上班,同事说你瘦了吗?
怎么腰上还有那么多肉?
我妈告诉我早晨一个鸡蛋中午一块牛肉晚上水煮菜,她就是这么瘦下来的。
亲戚说你不要吃主食,白米白面都不要吃。
同事说不要吃晚饭,瘦的很快。
每个人都在告诉我要怎么去做要怎么去减肥,多简单呐,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我会报复性饮食,吃到撑,撑的动也动不了。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我没有毅力,我坚持不下去。
瘦了才有更好的工作,瘦了才能穿漂亮衣服,瘦了才有好的恋爱,瘦了才有自信。
所有的人说我现在生活的失败,都是因为胖。
瘦了之后生活就会好吗?
我们还是在被人指指点点这世界会好吗?
不会的
2019年,在疫情未来临之前,在我国宝岛台湾的火热季夏,有这样一部小众的影片悄悄上映。
它是导演谢沛如的院线处女作,却一举获得2019年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观众票选奖,并入选2019釜山国际影展亚洲电影之窗单元。
影片女主角“其貌不扬”,却一战成名,不仅斩获2019年台北电影奖最佳新演员奖,同时也入围了第56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这部小众影片就是《大饿》,它通过讲述一位胖女孩减重的经历,深层次地揭露出社会各界对“肥胖人士”的偏见,扛起“反歧视”电影的大旗。
故事中女主角的名字叫做阿娟,她30岁,体重105公斤。
她擅长厨艺,在妈妈的教育机构当一名厨师。
因为身材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遭到了很多歧视,例如小朋友们都叫她“大恐龙老师”;邻居李老头对阿娟“袭胸”,围观群众却嘲讽她不配。
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对阿娟感到“羞耻”,认为她的“胖”是因为她不努力,不上进。
在阿娟30岁生日时,她满心欢喜地期待妈妈的生日礼物,却等来一套减重课程。
《大饿》截图在减了十公斤后,阿娟进入了“平台期”,受店员怂恿,她进行了“胃绕道”手术,但手术的副作用让她失去了味觉,作为一名热爱美食的厨师,失去赖以为生的味觉,是极其残忍的。
阿娟在痛苦中挣扎,反思自己手术的正确性;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中,渐渐接纳了自己的身体。
最终,阿娟战胜了符合社会期待的所谓“美好的自我”,重获新生。
这部影片对“胖子”所处社会处境的刻画与展现十分细致,从“大恐龙老师”、“猪头”的称号,到“她不配被袭胸”的道德质问,这些侮辱性的词汇,是我们社会对“胖子”群体的刻板标签,充斥着冰冷的恶意与虚伪的道德。
在当下,每个“胖子”行走在路上,不仅会承受陌生目光的羞辱,还遭受到关于品行与生活作风的猜疑指责。
这种外貌羞辱与品性指责,是“服美役”潮流下价值观的沦灭。
所幸,这部影片打破了传统“减肥类影片”的刻板情节设定——不是所有的胖子都是“潜力股”,也不是所有“胖子”瘦下来就可以成为“万人迷”。
《大饿》截图减肥是合理饮食,健康作息,慢慢接纳自己身体的过程。
瘦不是评价身材的唯一标准,健康才是。
同样,“白瘦美”也不是评判女性的唯一的指标。
美是多样性的,真正的美丽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一颗善良又坚定的心。
如果你是一个胖子,请同自己的身体和解。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胖子,请多给他们一点关心。
春天来了,多吃点健康的绿菜和新鲜的鸡蛋,去户外晒晒太阳吧。
一年好事由春始。
春天,是昂扬着蓬勃绿意的季节,也是是重新认识世界的季节。
最后所有女孩们胖也美,瘦也美因为我们本来就很美。
6.9分的评分,说明豆瓣里的大肥猪肯定很少叭。
当然啦,我开学到现在,感觉校园里像我一样的正宗大肥猪也就见到过两三个?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把我们这些大肥猪掰开了讲讲,并没有企图去教育观众“啊我们大肥猪多可怜,大家要可怜我们不要歧视我们”,也没有搞欧美zzzq那套“什么样的身材都可以是美的!
”,而是淡淡然讲讲每一个大肥猪减肥会遇到的困境,并真实地把身边的人展现出来而已。
虽然有隐隐地在说,希望大家无论是异装癖还是肥胖,都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但吴浩仁和小宇又在告诉我们,伪善地跟大家说做自己就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不负责就不要说这样的话”“难道就没有想过小宇这样会活得很辛苦吗”“你给他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再让他失望”。
是呀,导演也没有想好,对于我们这些异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虽然结局还是倾向做自己,但导演自己也不信吧。
最近流浪狗的话题,也挺符合这个说法了。
好多伪善的人只会展现自己的善良,满足自己的善良感,其实根本没办法负任何责任。
最后的最后,还不是小宇一个人很辛苦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吗。
我们都是河边的错误。
要说不同人之间的感同身受,真的很好笑。
大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些大肥猪管不住嘴,但都是瘾。
都是逃避现实与满足空虚的一个办法。
就像瘾君子离不开药物,酗酒者离不开酒精,性瘾者离不开性,烟民离不开烟,我们大肥猪就是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肥胖,所以遭人嫌,因为遭人嫌,所以就难过空虚,因为难过空虚,所以就吃好多想找寻最简单的快乐,因为吃好多,又更胖。
作为一个肥了很多年的大肥猪,我并不指望他人能理解我可怜我,就像影片里展示的,我们根本不值得可怜。
我更厌恶我自己。
你以为我觉得我自己恶心吗?
我很恶心,恶心至极。
胖子有三宝,冬暖夏凉脾气好。
脾气好,也是因为胖子的存在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所以我们处处避着人,处处怕给人带来麻烦。
希望我们每一个大肥猪都能瘦下来吧。
希望我们都能找回健康又自信的自己吧。
希望我们,也能爱自己。
我们要好好地照顾自己。
讲述了一个两百多斤的女孩子减肥失败的故事“每个人都想知道维持美好身材的秘密,其实美丽没有什么捷径,对于幸福的饥渴是我前进的动,在艾克森,我们结合有效的饮食控制及运动管理,我知道我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朝着更美好的自己。
”
超市里放着关于减肥教程的广告视频,在一条高速公路上,镜头由远拉近,正在跑步的女孩回过头来,一笑生花。
超市的另一头,阿娟在疯狂的扫货,买了成堆的布丁。
一个女顾客就在向收银员抱怨:“你们这布丁怎么都没有了啊?
”同时若有所指的瞟向正在结账的阿娟以及满堆车的布丁。
阿娟只当作不知道,还善意的给了派布丁给女顾客。
将出超市门的时候,减肥中心的人拦住了阿娟,希望阿娟报课程。
阿娟委婉的拒绝,但对方还是很热情。
“你可以认识更好的自己嘛。
” 销售课程的小姐和善的笑着,还是坚持的把传单塞到了阿娟的背包里。
阿娟是一所幼儿园的食堂厨师,每天都会买大量的食材和零食给小朋友们。
跟正常人稍有不同的是,阿娟的体重有105公斤。
她忙活一上午给孩子们做好了午饭,等来的却是“大恐龙”的外号;
下班坐公交回家,遇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上车,她本想让座,却被群嘲“你还是坐下吧”;
阿娟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工作也在一起--她是阿娟工作的幼儿园园长。
但阿娟的妈妈和阿娟不一样。
她很自律,也很瘦。
在每天早上的早餐前都能坚持做半小时瑜伽。
邻居见了都说“根本就不像是有一个快三十岁女儿的人。
”
在三十岁生日那天晚上,阿娟做好晚餐,拍了照片给妈妈,却被妈妈放了鸽子。
妈妈回答:“少吃一点,越吃越胖”
阿娟没有了过生日的心情,想着出门散散心,却在体育场遇上了在打球的小朋友。
莫名遭到邻居小孩的辱骂。
夜深,阿娟怀着糟糕的心情睡去,明天大概会更糟,又兴许会好一些。
可是这些又有什么所谓呢,阿娟已经这样很多年了。
第二天,阿娟收到了妈妈的生日礼物—减肥课程。
尽管阿娟并不想去,但是母亲钱都交了,那就去吧。
减肥中心里,阿娟和一群“大码”人群听着减肥导师减肥课程,听着导师拉着大家一起培养信息的呼喊声
“更好的自己”“重新做人”“我做得到”阿娟有点出神,心里并不以为然。
参加减肥中心的课程并没有带给阿娟太大的心里触动,身材没有太大的改变。
走在路上还会被人审视的看,小朋友们也继续叫她“大恐龙老师”。
长时间的被评价抨击,阿娟已经麻木了,并不是很在乎这些。
直到受到了一次骚扰。
伸出咸猪手是隔壁邻居高伯,因为他认定了阿娟因为身材问题而自卑,并且说出去也没人相信。
阿娟轻而易举的摆脱了高伯,但在挣扎之中,高伯摔下来楼梯。
救护车来了,高婶也来了,质问阿娟怎么回事。
阿娟说了实情。
高婶却大怒:“拜托,他眼睛又不是瞎了,怎么会去摸你!
周围的邻居都在围观看热闹,高伯的老婆在持续叫嚣。
阿娟无力申辩,只是深深的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委屈和难堪。
但阿仁的出现解救了阿娟。
阿仁挺身而出,站在众人面前,以证人身份驳斥了高婶。
给百口莫辩的阿娟解了围。
阿仁是阿娟小区附近的阳光快递的快递员但在阿娟看来,他哪是阳光快递的快递员,简直就是快递阳光的快递员。
在给她解围之前,阿娟就时常偷看阿仁。
阿仁永远都是那么阳光,也是少数在公共场合不避开自己目光的人。
正直又温暖,敢怒又敢言。
阿仁出手相助,不光是因为他正义感爆棚。
他以前也是个肥胖症患者,因为身材从小被欺负到大,后来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于是痛下决心减肥,这才瘦了下来。
他为了安慰阿娟,还带着她一块去送货,趁机兜风散心。
他们两个在车上开始讨论因为胖而被人取的外号:“黑猪”,“水肥猪”,“大恐龙老师”欢笑着,消解了肥胖带来的阴郁,一路上,两人因为小时候的扎心遭遇惺惺相惜,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又过了几天,阿娟涂上了口红,穿上精心挑选的衣裙和阿仁一起看电影。
电影院外,阿仁说着自己之前肥胖的糗事,然后鼓励阿娟。
阿娟虽然嘴上说着“你这个人也太正能量了吧”,但是阿仁的话还是进入了心里。
“改变世界太难了,不如改变自己快一点。
”
正是因为阿仁,阿娟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
她清理掉家中的垃圾食品,主动去上减肥课,打算变成更好的自己。
跑步、节食。
一段时间过去了,结果不但不减反增一斤多。
减肥机构的老师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刺入阿娟的身体里,她心里打颤。
她怀疑自己不是因为喝了一杯无糖饮料导致的。
培训机构开始建议她做胃部手术减肥。
阿娟发现模范生男孩小宇的异装倾向,小宇请求阿娟保守秘密,两人也发展出一段惺惺相惜的跨年友谊,阿娟一连几天研究幼儿园的新菜谱,叫来阿仁和小宇帮她试菜。
结束后阿娟无意间发现阿仁减肥成功的秘密——催吐。
每次吃完饭,阿仁都会躲到四下无人的地方,用手催吐。
长期的手动催吐,胃酸反涌,导致阿仁的手背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疤痕。
阿仁看到撞破自己秘密的阿娟,兀自的逃跑了。
平时孩子们叫她“大恐龙老师”,阿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近来的遭遇使得她心烦意乱,当小女孩要来摸她的肥肚子找小baby时,她敏感的神经被刺痛了,大生呵斥孩子们。
小女孩吓得哭起来。
尴尬的事情发生后,快递员换了,换成了一个老头。
在饭店和阿娟遇见。
喝醉的同事,无底线的调侃“你女朋友呀?
胃口很大啊”阿仁却着急的否认说道“只是相熟的顾客。
”阿娟落寞的离开,感觉到了深深的背叛。
那个高喊着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的阿仁,也不过是不能面对肥胖罢了,尽管因为自己曾经胖过而对自己好,但本质上还是会因为自己难堪。
让阿仁难堪的不是肥胖的阿娟,而是曾经肥胖的自己。
阿仁归根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面对自己的弱者,只是卑微的屈服迎合于世界。
回到家,阿娟看到母亲幼儿园新印刷的菜单,上面的自己却被一个卡通形象代替。
妈妈认为把阿娟的形象印在菜单海报上,会影响效果。
阿娟和妈妈大吵了一架。
“你真的有在努力吗?
”妈妈的话彻底打碎阿娟的心,自信和尊严。
“是不是只要瘦了就好了。
”阿娟去接受了缩胃手术。
食量变小了,但依然没有瘦下来。
还失去了引以为傲,赖以生存的味觉。
阿娟崩溃了,她深夜闯进减肥中心,一通乱砸。
减肥机构的形象代言人身材很棒,面容姣好,一直会出现在阿娟的潜意识里,总是对她说一句话:“要塑造更完美的自己。
”可是,阿娟感觉到减肥机构欺骗了她。
醉意中,两人扭打在一起。
阿娟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她把所有的愤怒变成了拳头与力量。
母亲最后理解接纳了她,当看到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大快朵颐的时候,她会心地笑了。
阿娟接受了自己,她决定与肥胖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最后阿仁又重回她的身边。
小宇的异装倾向在妈妈眼里是异类的存在,带小宇看了很多医生,最后在幼儿园活动的时候 小宇勇敢的展示了自己,他爸爸妈妈就带着他搬家了,离开的时候,阿娟让阿仁帮她送快递,是小宇异装的头发, 阿娟追上了小宇。
我自己的人生自己会做主,您过好自己的不就好了为什么对别人的人生还要指手画脚呢“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不一样”
///关于姜映娟和小吴“改变世界太难了,更快速的是改变自己。
”小吴这样说到,但这个世界的规则其实苛责得狠,你胖了他要求你瘦,你瘦了他要求你美,你美了他要求你有才,你有才了他再要求你家庭美满,如此延续一路进阶,却永远也到不了头人生在世,八个大字,“关我屁事,管你屁事”相比于瘦,为了健康而去减肥其实是比较正向的。
///关于那些对胖人生活指指点点的傻❌我们需要去接受不一样的形态,就像我不会去说BM风是病态一样,你们也不要笑话大码衣服,你瘦不容易,胖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胖起来的。
更何况有时候胖是因为生病吃激素。
真得,管住自己的嘴,积点德胖人一般都畏畏缩缩的,不敢相信会有人喜欢她/他,吃东西明明很开心也不喜欢被别人看到,常常用笑脸看人,似乎没有脾气。
我看那些过得开开心心的胖人,大抵是会生气的胖人,是真正开朗的胖人,没有认为自己胖就是有罪。
就,去你妈的,别人规定的更美好的生活。
PS: iqy剪得真得很生硬,不过不妨碍我看最后一个镜头时看哭了,女主角好善良哦,自己经历了那么多,也还是给有异装癖的小孩以温暖,带着墨镜装酷。
剧中女主爆捶最完美的自己那一幕,真的是让我自己的愤怒也有了发泄的出口。
我也不是很能搞懂更完美的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完美如何定义?
与剧中人物但不同的是,女主发泄完了选择的是坚强地做自己,但是我却选择向这个世界妥协。
对不起,我可能真的没有勇气对抗别人的眼光、嘲讽。
曾经的自己,希望你记得我不是不喜欢你,我只是想选择另一个自己,换一种方式生活。
如果最终我厌恶了那种方式,我会回来再与你相遇。
电影里多次出现这个物品,相信是有意为之。
鱼缸里的金鱼美则美矣,却被束缚在方寸之地,它的美丽也不过是人类刻意安排的杂交、选培。
我们从小时候起就开始有意识的抱团,排挤那些和团体不一样的人群:笨蛋、胖子。
这种偏见被大多数人无意识带入成人社会,某些习惯这种偏见的人更是将其视为幽默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宽容真是一个稀少的品质,理解一个人却很难,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结尾学员、路人的言语都在印证这点。
电影里的快递小哥人设真的很有意思,他应该做了胃绕道手术。
他与女主角间交流似乎带走一种别样的心理:像一个被招安的土匪(没有贬义)去看望曾经的兄弟,你看我现在混的怎么样?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快递小哥极力展示优越感的同时,唯恐女主角发现自己的背后一面。
被发现后选择了逃避。
小宇则映照着女主角的童年、家境。
女主角则是从怀疑到接受,最终被规则同化。
但是同化后的结果真的好吗?
这是电影留给我们的问题。
当然,电影最后还是给了一份不错的结局,两辆车子和谐并排行驶在美丽的街道,减肥中心似乎也有所收敛。
女主最后失去了味觉,正像很多人慢慢失去了自己的特质。
当一个社会制定出好与不好的区分后,人们很自然的鄙视不好的人群,并报以“这是不努力的结果”的话语来鄙视这类人群。
引人向善固然很棒,但是能不能给予困境中的人们一点同情,不要再以“不好好学习就要当乞丐”来教育孩子。
对于身材,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追求?
当以瘦为美不知何时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减肥”成了挂在所有人嘴边的口号,是应该拼尽全力接近心中的“完美体重”,还是做最自然的自己,哪怕可能面对周围人的目光?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苦恼,不如看一看这部新片——大饿导演: 谢沛如编剧:谢沛如主演:蔡嘉茵 / 赖琳恩 / 谢祖武 / 张耀仁上映日期: 2019-11-15(中国台湾) / 2019-06-30(台北电影节)片长:90
新人导演,新人演员,首部长篇作品。
看似不起眼的样子,却在第21届台北电影节大放异彩,拿下了最佳新演员奖及国际新导演竞赛观众票选奖。
没有群星闪耀的《大饿》,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大饿》主演,新人演员蔡嘉茵剁芹菜碎、炖鸡翅根、熬雪梨汤、清汆丸子……影片开始没两分钟,一番操作行云流水,撩拨着观众的味蕾。
但这不是个人厨艺秀,正相反,是一场即将打响的,与美食艰苦卓绝的斗争。
她叫阿娟,30岁,105公斤。
因为身材的原因,她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在妈妈开的托管班里当个厨师。
但是在托管班,也要受到来自小朋友的对身材的嘲讽,被起了个她最不喜欢的外号,叫“大恐龙老师”。
由于身材,阿娟还面对着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以及若隐若现的歧视。
公交车上想给老人让座,被乘客嫌弃站起来太占空间。
好心递过去飞到身边的篮球,还要面对小孩子的冷嘲热讽。
开口就骂:“死肥婆,走开啦!
”甚至隔天还追到家门口,猛丢一顿臭鸡蛋。
甚至被邻居老大爷性侵,都要背负着不可信的质疑,被旁人嘲笑“多恶心”。
他人不经意的言语,对于阿娟而言,却是一把把尖刀。
“请你吃鸡蛋,死肥婆!
”“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你真的有在努力吗?
”“性骚扰怎么会骚扰到像你这样的人啊?
”“你连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好,家长怎么放心让孩子吃你定制的菜单?
”
“我哪里惹到你们啦!
”阿娟只能在身后无力而愤怒地控诉,但她的声音从来不被注意。
更让阿娟不舒服的是,她的妈妈是一个极其注重身材的健身达人,与她肥胖的身材形成鲜明反差。
邻居见了,都要对比一番。
为了让女儿强行开始减肥,她的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是——艾克森减肥训练班。
减肥训练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它承载了一群胖子的减肥希望,用励志鸡汤、魔鬼训练和产品推广,驱动他们“成为最完美的自己“。
训练师一上来,就是灵魂拷问:请问你为什么要减肥?
答案五花八门,但核心只有一个——想摆脱整个社会对“胖子“的隐性歧视,走上一条”正常人“的道路。
疯狂的打鸡血背后,是一套成熟的营销手段和盈利逻辑。
向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推荐自己的附加项目,通过诱人的话术,让每一个客户对肥胖产生强烈负罪,陷入“越瘦越美”的逻辑圈套。
但生活还是眷顾阿娟的,在最灰暗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永远笑容阳光的快递小哥,小吴。
小吴不仅没有嫌弃她的体重,还向她坦承,自己曾经也是个大胖子。
以前的同事都叫他“水肥猪“。
无法忍受他人欺负的小吴,强迫自己开始减肥,“又不是只有你胖过,不要觉得自己很特别。
”一句话,开始融化阿娟的内心。
“改变世界真是太难了,不如改变自己快一点。
“小吴选择了向世界妥协,向自己妥协,也给阿娟看到了瘦下来的希望。
她开始疯狂地减肥,通过节食和运动,尽管带来皮肉和精神的痛苦。
作为一个热爱美食的厨师,当食物摆到眼前,也只能强行说出那句:“你吃吧,我不饿。
“
但减肥也确实带来了正反馈,阿娟开始变得快乐。
她开始打扮自己,披散开一直束在脑后的头发,化上淡妆,穿上不那么色彩灰暗的衣服。
小吴的存在,让她的生活里看到了平等与尊重,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但是美好愿景的破碎也是那么轻易。
当阿娟看到小吴手关节的伤疤,和他在漆黑的街道俯下腰,将手指伸进喉咙,痛苦地催吐出刚刚咽下的美食时,才知道,他维持身材的方法从来不是靠什么“个人魅力”,而是无穷尽地自我伤害。
而当同事在场时,她以为值得依靠的小吴,甚至为了面子,做不到当面介绍一句——“这是我的女朋友,阿娟。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采取了极端行为,做了胃环切手术后,阿娟发现自己,尝不到任何味道了。
她曾经最爱的美食,吃起来味如嚼蜡。
阿娟大口吞咽,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为什么我明明什么都没做,还要面对那些异样的眼光、当面的嘲讽、背后的指责?
为什么“胖子“这个身份始终像胶布一样缠在身上,甩也甩不掉?
“是不是不管我多努力,在我瘦下来之前,我就是个失败的胖子?
”“减肥”两个字像一道枷锁,锁住了阿娟原本的生活,也锁住了她曾经拥有的简单快乐。
全片的高潮,落在了一场虚拟的搏斗。
搏斗的双方,是阿娟和她内心中“更美好的自己”。
那样高挑、美丽、乐观、魅力无穷。
“为了成就最完美的自己,千万不要在这里放弃哦!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瘦不下来吗,因为你怕瘦下来,还是没人爱!
”“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活该,死胖子!
”鸡汤与恶语,苦痛与挣扎,幻想与现实,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峙。
而阿娟最终会走向哪一方?
《大饿》6月初已经上线国内视频平台,但与台湾版本相比,被删减了整整十分钟的内容。
那是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我们没有机会看到。
那是一个内向的异装癖小男孩小宇,在阿娟的帮助下,对自我的寻找。
同样是被抛弃、不被理解的人,他们的相遇,是对影片主题的一次深化。
但在大陆平台上,小男孩从来没有在舞台上穿裙子的权利。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大饿》从来不是“丑女大变身”的励志鸡汤,而是对所有人价值观的反问:究竟应该做怎样的自己?
更完美的自己,还是更快乐的自己?
《大饿》给了我们一个梦幻般的美好结局:经历无数的挣扎与和解,大娟和小吴再次坐上车,满面笑容。
小宇也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一顶鲜艳的假发。
但现实真的会如此轻松吗?
当这一段行程结束,他们能扛得住那些鄙视的眼光和轻蔑的言语吗?
阿娟还会继续减肥吗?
小吴还会催吐吗?
小宇能更加坦然地做自己吗?
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实际上远远没有解决。
只要歧视与偏见一直在,就什么都无法真正结束。
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放声地笑。
*本文作者:豆奶
导演和编剧想要讲社会歧视,从胖子这个社会群体切入简直无法理解。
首先,胖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激素致胖,一种是懒馋制胖。
前一种人,比如我个人而言,正是因为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不吃药,身体部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哪怕有胖的风险也要坚持吃药,这个代价就是常年坚持地运动跳舞和控制饮食,目的是为了健康,而不是瘦而已。
后一种人,比如女主,过度暴饮暴食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而导致的肥胖者,只因为社会审美是瘦所以才动了减肥的念头,短暂的节食和运动能改变常年的脂肪累积?
这是在搞笑吧。
她因为暗恋的男生而学会了让自己变美让自己拥有了自信,那一刻,是美的。
而美,是健康与自信的共存体,缺一不可。
喜欢的男生不顾身体危害而吃后催吐,这明显也是不尊重自己的健康,控制不了自己的懒和馋,就通过这种自残的方式来保持外界审美,这种自己都保护不好自己身体的男生,要他何用?
说到底,不过是喜欢错了人而已,大波浪甚至女明星都有被渣男渣的时候,何况我等平凡女子。
为了一个渣男就放弃了对健康的追求、丧失了追求美的自信,然后继续放纵自己?
这大可不必。
这和导编所追求的“为自己而活”的观念真是大相径庭。
女主被性骚扰的片段也是看得我疑惑万分,吸引隔壁变态大伯的是因为胖而导致的胸大好吗?
不然为什么大伯忍不住要抓胸,而不是抓屁股?
异装癖等社会小众人群和胖子真的不是一路人,毕竟异装癖再异装,也不会危及生命安全。
而因为追求短暂的口腹之欲,摄入高糖高热量导致的肥胖之躯,生命安全的红灯迟早会亮起。
如果异装癖不能被播出,又想拿市场的钱,我真心奉劝导编别太贪心。
本片刻意强调着社会对于瘦的美,而真正的美只是因为瘦吗?
有人会喜欢一个满嘴脏话的健身教练吗?
不,这个社会实际认可的是健康之美,而健康的人,往往都不是过度肥胖的人。
这个世界不止对胖子苛刻,而是每一个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人都必须对自己苛刻,才能获得生存乃至生活的权利,自己都不愿意管理好自己,凭什么这个社会要迁就你还要给你发工资。
最后,管住嘴迈开腿,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易胖体质。
前期的女主根本没有足够的能量做自己,只是用做自己这种口号自我安慰罢了。
明明她想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到了30岁都没有去做。
她心里是认可别人对她的负面评价的,甚至她心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比别人给她的多千万倍。
好不好看其实真的不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很多不好看的人都活得很漂亮,她们认可自己,对自己有规划,有原则有底线。
而女主105公斤,不能说是单纯的胖了,鼾声如雷气喘吁吁,很大可能还经期紊乱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是绝对的,才30岁啊。
吃那么多美其名曰喜爱美食,明明是为自己无节制的饮食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也是个大胖子,就是毫无节制习惯极差吃胖的,生活中别人的歧视微乎其微,当面羞辱更是从未发生,因为几乎没有人关心别人怎么样,自己的生活已经够忙碌的了。
这部电影根本没有深入分析出胖子的心里状态,没有向内观察,而是大部分描写了一群无关人等怎么对待胖子。
把所有的责任都向外界推了,却弱化了了胖子怎样更严重虐待自己的身心。
小男孩喜欢穿女装跟猛吃的胖子根本不是一个概念,鼓励胖子想吃就吃不顾他人眼光做胖胖的自己,简直搞笑(这里讨论的不包括那些因为药物激素等原因导致的发胖,只单纯讨论我和女主这种纯粹因为自我放纵吃胖的人)。
反正我作为胖子,我真的不想让自己继续吃继续胖了,我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真正的享受美食,而不是哐哐哐吃到200斤,还美滋滋的说我这是做自己,你们不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看我你就是不包容我,看我你就是歧视我,看我你就是不理解我,可能吗?
别人才没有看你,是你自己都看不下去自己啦。
电影初衷是好的,想表述当今社会上的单一审美非黑即白的社会现象,但是水准一般,为了突出主题强扯。
你想表达的很多,但表达出来的很少,很多事情草草收场,很多东西立不住
我擦,爱奇艺到底是剪掉了多少内容?
3.5,我挺喜欢。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知道一定要努力,可是我看到了,努力没有结果,一切不单单只是来自于我的外表,也来自于内心,即使外表变好了,内在还是一样的自己。本来的我并没有那么不堪,虚伪的假象才不堪一击。催吐那段太真实了,体会过才知道那种感觉,眼泪鼻涕一起出来,眼珠子都要炸开的感觉。催吐真的太痛苦了,千万不要尝试。。
出轨行为皆是原罪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哪那么多矫情的
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有些画面你剪了看不到,就不存在吗?
至少不应该以人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为借口,而放任自己甚至是放纵自己…而实际上的确会给周边带来不便…胖子也不应该自欺欺人……
本来想看一个减肥激励番,然而看了个寂寞。删减片段先不提,女主是一个简单善良的人,只要身边有人可以好好爱护她。
无意看完的一部片子 听君一席话 如听一席话的感觉
接受自己 活出自我
73/100
做自己很难吗?快递男说:要改变世界太难了,还是改变自己比较快。但创作者在最后一组航拍镜头里也许在说:这是可以双线并行的,做自己并不一定要谋杀掉社会期待的自己。
丑和胖缺一不可
无条件地,爱自己,爱自己,爱自己!
概念先行的说教片。电影的价值观把肥胖和跨性别一起划进了“正常”的范畴,实在很不正确,误导性极强,跨性别是先天所成,是正常的;但肥胖确实不正常,且对身心很不健康,还是建议肥胖人士积极减肥。
渣奇艺删减了10分钟,女孩却没减掉10公斤,这是最后一次充会员了。胃里翻江倒海那段真是看吐了!
本来想煮面吃,突然看了电影,失去胃口。/ 电影还是隔靴搔痒,又悲伤。因为偷懒没找资源,看了爱奇艺版,剪了足足十分钟,小男孩异装癖全剪光了,这又尼玛何尝不是一种歧视?干你屁事啊剪个屁啊!!!垃圾!
加入「与自己和解」系列
外表是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剧中减肥导师的话:现在这么的快节奏,谁有时间欣赏你的内在美! 整部剧两条线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歧视(偏见)和做自己,但没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认同感。
作为一个曾经减过十几斤的女孩来说,我承受过的压力都比这里面诉苦的社会压力、自身压力、自我认知更严重,对于当代社会的肥胖理解还都只是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