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度猎奇爱好者,一听到是志怪单元剧的宣传就进来看了。
说实话,在这之前真的很久没有看到纯粹这类型剧了,上一次看似乎还是在重温聊斋的时候。
初看几集,最大的印象是,像古代的民间志怪话本,但又融入了一些当代的都市传说和民间怪谈元素,从故事到氛围都烘托得很有代入感。
先说下碧玉梨,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布满了浓浓的怪谈风味:深夜的梳妆台前,女人面对镜子,一边念着童谣,一边削着梨子,可镜中自己的倒影却缓缓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当梨皮断裂的那一刻,镜中突然伸出一只手点在了她手中的梨子上,看得人心跳险些戛然而止。
回想起来,这和以前论坛流行的午夜削苹果传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有些似曾相识的还有山神娶亲。
十里红妆,深夜迎亲,穿过浓雾,场景莫名想起民俗怪谈里的黑夜新娘送嫁。
但剧里的志怪设定并不止于耳熟能详的民间碎语,编剧在熟悉的故事的基础上,也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新元素。
有不知名的泥潭怪手,沼泽中突然伸出的腐烂手臂,抓住路人的脚拖入深渊.
有奇异的人面鸮(割喉贼),可以夺走别人的声音,歌声能让人昏迷,专在深夜啄食人的喉咙,受害者的脖颈只剩下漆黑的空洞,怪奇之下又带着某种诗意。
有神秘的碧玉梨,能让人重返青春,可短暂获得七天青春后,又会以更快的速度衰老死亡。
这些新颖的设定既保留了民间传说的韵味,又给带来了全新的恐怖体验,对猎奇爱好者来说就像饕餮盛宴,看得人头皮发麻又欲罢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氛围和悬念的把控也非常精准。
山神娶亲的场景,送亲队伍的红衣红轿在幽暗中若隐若现;新娘大婚,喜宴一片欢腾,镜头转到地面时她的影子却神奇地长出了翅膀,把怪谈的氛围感推向了一次又一次的小高潮。
而在志怪进展外,目前的剧情也疑点不少。
女主的父亲此前行动诡异,结果突然生死未卜去向不明,下落与神秘的碧玉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追求貌美的女孩需要无脸镜,但古怪的是女主的父亲死亡现场同样有着那面神秘的镜子。
目前能确定的是,在单元故事之外,女主父亲的失踪就像一条暗线,隐隐地牵动着剧情的推进。
单元故事一共有六个,希望这种怪谈风味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再说个题外话,小时候爸妈不让听不让看的那些怪谈,现在终于可以无限制地反复循环了,莫名还有点感慨。
无忧渡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非常自然非常妥贴,没有一点点的硬凹感和刻意感,在当下的长剧市场里尤其显得可贵,一种传统做剧人独有的美学气韵。
在叙事节奏上,无忧渡叙事紧凑故事流畅,但是与当下不少影视剧为了追求反转而反转,为了追求快节奏而快节奏的刻意为之不同,无忧渡既紧凑又悠游,徐徐展开从容不迫。
一方面始终保持叙事上的戏剧张力,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一种古诗词般的韵律感,游刃有余,步步婉转。
所以无忧渡虽然剧情紧凑,但是追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累,反而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舒服妥帖的叙事节奏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在人物关系上,无忧渡也处理得特别自然。
和当下大多数影视剧工业糖精似的发糖不同,无忧渡男女主的互动完全是自然生发,既没有套任何流行人设的框架,也没有安排刻意的戏剧冲突。
二人的感情在自然生活中渐渐萌芽,关于小兔子的小误会,报药名报到“半夏”时的小停顿,染发的小尴尬,他们的感情脉络像草木一般自然生长,在阳光下慢慢舒展开来。
真是特别让人妥帖舒服,是非常含蓄隽永,符合东方美学的情感模式审美。
质感和画面也都非常自然,没有一点硬凹的感觉。
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里面的人物就是真实生活在其中。
制作团队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唐风复原工作,但是镜头却并没有去刻意强调这些画面和物品,而是将其融入到角色的日常生活之中。
不像有些剧仿佛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说你快看我多有质感,我的画面多么高级。
无忧渡没有,无忧渡超绝的质感和画面都是为故事和人物服务的,不是精美而抽象的质感,而是活生生的日常。
而这一切最终都落脚于演员表演的自然。
在无忧渡中,没有一个演员去表现自己的演技炸裂,而都是融入到故事当中,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像人物那样说话行走做事。
所以你会感觉宣夜就是这样一个风尘仆仆平时看起来有点疏离嘴有点毒但是坚定可靠能给人带来满满安全感的捉妖师,会饿会累,出一趟差回到家还得先打扫打扫卫生。
半夏就是这样一个外表娇嗔少女实则坚韧伶俐的闺阁小姐,做不好针线活但是对自己的染发技术充满了信心。
那几个衙役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大家都是在这个故事里面生活,而不是在表演。
而现场收音也使得台词更加自然生活化,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到那个人妖间杂的世界当中。
追完几集,不得不说,林玉芬终究是林玉芬,“碧玉梨”案从起承转合到艺术处理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尤其是舞姬季离这个角色,跟以往很多古代女性角色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妖梨噬青春,镜中藏玄机故事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颇富怪奇色彩的设定。
舞姬为驻颜偷吃“碧玉梨”,结果集体变老惨死,这种“美颜变索命”的阴云,配上削梨皮、点香烛、对镜许愿等仪式感拉满的操作,愣是把“容貌焦虑”拍出了志怪话本的味道。
镜中玄机季离:把野心刻在脸上的疯批美人同样精彩的还有云门舞姬季离的人设。
这姐的性格实实在在摆脱了很多老作品对“舞女从良”相关的刻板印象,对事业她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跳舞就想要站C位,为了达到目的也大胆和妖统一战线,主打一个自己想要就得到,浑身散发着一股超前性。
妙的是,当她发现镜妖把自己最爱的人杀害后,面对镜妖前一秒还在温情对视,后一秒直接抄剪刀捅人,这种“老娘早就受够你了”的疯劲儿是真的过瘾。
疯批美人镜中困局与血色觉醒说回导演林玉芬,她是确实擅长调动观众情绪。
结局里,当满屋子镜子映出她无数次反抗失败的脸时,我深吸一口气,一股当代社畜被PUA到失忆还要打工的恐怖寓言感缓缓升起。
季离觉醒了不止一次,但每一次都被他妖术控制,从头开始。
直到镜屋崩塌,所有封存记忆的铜镜同时碎裂,五个哈妮克孜直接冲出镜子手刃镜妖,把视觉和情绪冲击力直接拉到峰值。
而最后季离选择与爱恨情仇同时消亡的设计,也让血色浪漫的凄艳感更上一层。
手刃镜妖
离常乐剑最后一次出鞘,已经过去十二年。
半夏如宣夜所愿平安长大,直到在上元夜再次遇到蒲先生。
当她宿命般地再一次拿起回音螺,蒲先生笑道,已经收过一次钱了,不能再收第二次。
耳畔响起的少女心事启封了另一个时空,十二年前发生的一切如巨浪涌入半夏脑海。
时过境存,霎那永恒,原来这真的是出自蓬莱仙岛的碧海潮生螺。
此处细节惊人,当初半夏买下它时是完整的,如今螺壳上却多了一道裂痕。
可常乐剑不是号称扭转乾坤、重塑因果吗,为什么蒲先生竟然记得发生过的事?
他到底是谁?
一切还要从天享八年说起,在看似寻常的一天,地下城迎来了故事的两位主角——宣夜和半夏,蒲先生已经等候他们多时了。
刚出场时,他正蹲在不起眼的角落擦一只凤螺。
面前摆的杂货大多都来自海上,有珊瑚、海星、贝壳、海螺,其中以腹足目最多,碧海潮生螺的原型很可能是夜光蝾螺。
有的虽不是海产但跟海有关,比如剧中的司南其实是罗盘,指南针发明以前,唐代海上丝绸之路靠罗盘导航。
我标的不一定准,但幕后团队值得被狠狠夸!
真业界良心!
其余那些铜镜、铜觚,身后挂的水月观音像,手杖上的捕梦网,暗示镜花水月,醉生梦死;一幅打开一半的风俗画,预示接下来故事将围绕广平春日图展开。
镜花水月,醉生梦死广平春日图的主人自称得天地气运而开启灵智,临渊悟道,能将一城之景尽绘画中,落笔成真。
结局反转,能化虚成实、以假乱真的妖居然不是蜃妖,而是一只小小的怯月虫。
画中世界的谜团解开了,另一个谜底也呼之欲出:蒲先生才是全剧隐藏最深的暗线,致敬蒲松龄只是第一层,他的真实身份是蜃妖。
七十二候中提到,雀入大水为蛤,雉入大水为蜃。
蜃妖的原形是海中巨蛤,呼应摊上那些稀奇古怪的海上物件。
如怯月虫所说,蜃妖能吐气成云,蕴含万千幻境,是自己所造世界的主人。
以此反推,故事有了另一重解读。
创世妖蒲先生承诺心诚则灵,于是那句“半夏,你好像喜欢上宣夜了”,注定成为两人相恋的锚点;他承认十二年前的交易,意味着过往尘埃落定,时间从未被真正重启。
洗骨池畔,宣夜孤注一掷拔出常乐时,说不定蒲先生在一旁笑他区区小妖,竟然班门弄斧。
宣夜希望半夏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哪怕忘了他也没关系,着实令人感动,但这跟怯月虫追求的喜乐永在悲苦不存,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宣夜嘲笑怯月虫朝生暮死,不知日月,自己在蜃妖眼中何尝不是尺泽之鲵,难量江海。
而半夏在画中无法看出四毛是妖,自然在志怪世界也看不出蒲先生是妖,不然就反客为主了。
再来看看这个脑洞与设定的契合度。
大妖都有伴生妖,蒲先生手上的蝴蝶是天堂凤蝶或者绿带翠凤蝶,跟赤练的蝴蝶明显不是同一只,是蒲先生的蝴蝶唤醒了小蛮瑛。
那蝶妖和蜃妖谁是谁的伴生妖?
蝴蝶与巨蛤,分别对应“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
根据这两句诗的顺序,蜃妖应该是伴生妖。
跟小虫老沙一样,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才是真正的大妖。
蜃妖吐气化景如同编者营字造句,倾尽心血才有这蓬莱烟霭,碧海潮生。
蝶妖振翅之间,世人如庄周迷梦,悲喜幻渺。
已知广平春日图循环往复,海市蜃楼说不定也是。
梦境的开始小蛮瑛拉起小半夏的手,梦境的结尾长大的半夏放开宣夜的手,有始有终,才能开启下一个循环。
在两人为主角的故事里,他们注定要邂逅彼此,错过彼此,也注定要为了重逢而诀别,又因为诀别而重逢。
欲觉未觉梦中梦,有形无形身外身完。
前面剧情bug姑且不说,结局突然拉了一坨更大的,反派的滔天恨意恨来的莫名其妙,没有一个清晰背景铺垫感觉就是为了有一个反派而有,观感非常出戏。
宣夜前面那么多年一直在外面偷偷跟着女主,他哥也说了你喜欢可以带回无忧境,怎么突然人妖两界开启他就只能回去了,他不是有门禁卡可以一直穿梭吗,突然门禁卡就不让用了,半夏一直坚定地选择他,他永远都是自作主张地为你好,这种人设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大男子主义爹味儿,本质上还是觉得两人关系不平等,我觉得为你好我就偷偷走开,也不跟你商量哪怕你哭着求着说自己什么都不在乎你有事可以跟我说,但是宣夜依然这样,发现师叔不对劲也是自己偷摸去,什么都让另一半在这猜测,一遍遍看女主坚定地选择他,这难道不是一种服从性测试,这样的偏执别扭的设定确实配不上半夏热烈的爱。
如果真的想深情到底牺牲自我,抹除回忆,让半夏不要记起,那也不是不行,一直在各种找存在感,最后还让她回忆起来了,还说出来“你能记起我们的过去,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我知足了”,这对你是恩赐,女主呢,记起了你走了然后痛苦一辈子,所以本质上他根本就不想让半夏忘记他,但是又不跟她在一起,颁发一个精神牌坊,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但你也别忘了我,最后那场雪想要《仙剑三》那种感觉吗,但是男主的行为丝毫没有达到这种效果,长卿人自己承受了单相思的苦好吗,简直是两模两样的拙劣模仿。
你还不如把男主写死算了,死去的白月光更刻骨铭心。
在古偶剧情里,男性角色永远有自己的事业,捉妖也好守护无忧境也罢,他们永远有更重要的事,女主没有自己的事业主线,一直在为爱祈求退让还要看男的装逼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我爱得隐忍克制,女主只有一份热烈的爱,最后却还要为男人的事业献祭自己的爱。。。
强行be并不落地好吗,真的想落地古偶能不能别让女性角色这么工具人。
先说结论!
谢谢好心网友,她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她说:"人性本就复杂,同情只是情绪的共鸣,又不是判断对错的标准,一件事一个人总有某个瞬间某个角度能让人觉得不忍,你可以同情季离被束缚,也有人同情迟望川的痴情,没啥好纠结”季离跟迟望川这对儿,看完之后其实我有点儿纠结,因为我看剧总是会时不时冒出同情心,又因为觉得好像不应该同情他们而感到纠结。
站在迟 望川的角度,他对季离的声声控诉,听着也挺有道理,既得利益者不能既要又要,所以他认为季离应该站在他这一边。
站在季离的角度,她每一次对迟望川的反抗结果就是迟望川剥离出一个季离的人格,周而复始被掌控毫无自由。
但是季离没有反抗之前,她又是知道这个碧玉梨是罪恶的。
所以我看完对季离有一种很纠结的情绪,这种感觉有点儿说不出来,想同情又纠结该不该同情。
当我问出心中疑问,有网友给出解答。
“同情只是情绪的共鸣,不是判断对错的标准”。
这句话好像解决了我看影视剧一直纠结的问题。
只要不让自己同情心泛滥去影响自己对是非对错的判断,那么就不用对自己的同情心感到纠结跟不适。
迟望川对季离的控诉
人不能既要又要
10集《无忧渡 》 已追平,质量上乘!
任嘉伦+林玉芬的组合确实是王炸! 视效和音效完全吊打近期所有古偶,一切都是那么地恰到好处。
实景拍摄效果很落地,没有任何的磨皮滤镜,国超不仅是没带妆(胡青很明显 ),甚至脸上是涂了很多黑粉(脸比手黑非常多),特别贴宣夜这个四处奔波的捉妖师形象,都给人一种认真做剧的踏实感。
剧情也没有一开始预想的刺激又夸张,节奏平稳但是不无聊,就这么不疾不徐地讲故事。
最喜欢的一点还是剧里主打的聊斋味并没有选择用夸张、xue腥的“中式恐怖”来展示,而是用恰到好处的音效、光影和情绪来形容。
演员演技也都在水准之上,任嘉伦的演技无需任何争议,剧中一个笑着哭的镜头直接拿人,还有打戏,真的精彩,设计得有水准,演员打得也出彩(一直怀疑任国超是会武功的)。
任嘉伦的声线有自己的特色(毕竟这是让无数人着迷的任式苏音),让人感觉很舒服,剧里的原声台词很贴合捉妖师这个角色,这部剧原声台词绝对是加分项!
萤火虫名场面真的绝了,唯美又浪漫,国超一演这种感情戏就苏的要命。
昨晚的6+10两集是笑点和惊悚兼有的两集,好笑的时候笑得满地打滚,怀疑这是一部喜剧:久宣夜话不多说直接放兔子、久宣夜当面吃自己的绯闻瓜、久宣夜拐弯抹角的解释误会、久宣夜黑直发染发...... ;惊悚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能力:一个剪影、一个BGM,聊斋的气氛完全达到,完全不用看到夸张、血腥的场面,很多可怕的镜头看起来甚至是很美的。
....... 继续追剧!
欢迎更多的人来看《无忧渡》,真的好看!
大家都来讨论.
本子不错,一开始漫不经心直到最后一口气看完了《无忧渡》,不算“好难过”,但也是有些缓不过来,就写一写抒发一下。
有剧透啊有结尾剧透啊啊啊啊啊最后的结局走的好长,开着倍速提着心。
从主角团难敌反派、全军覆没已注定悲伤的结局吧。
编剧没有给一个童话的大团圆,也不能说悲惨的惊天动地撕心裂肺,就是种淡淡的苦,吞下去说不出,像是成年人的选择吧。
当剩下唯一还可用的技能是强行斩断因果,“如果当初……”,平行宇宙重开,男主跳出事外,牵挂的亲朋都获得平安(哦,“平安”还真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似乎所有的遗憾都被织补。
不知为何第一次用常乐剑断因果时明明男主自己也不记得了,这一次却剩他一人清醒,剧中他自己也困惑,就当是个反噬代价吧……好处是打开先知外挂,他可以从旁干预,所有的单元故事重写,这是编剧的最大祈愿了?
然后爱情总是有些豁免特权,就当是太刻骨铭心吧,女主总有些朦胧梦境,梦里仿佛另一次人生。
在还未想起时,女主就已经含着泪道别祝愿:“此去一生顺遂,无惧无忧,自在常乐”。
妈呀,这得跳出红尘三界外,了无牵挂出家人,才能得此极乐吧……这两人还谈什么爱情呢?
笑着又哭着,一个放开手,一个头不回,各自有各自的责任和轨迹了,爱情只是那梦里恍如隔世的话本,成年人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回头看,一开始那个听话胆小爱哭的小姑娘,然后是勇敢坦诚追逐爱人的快乐小狗,最后是缺了一块感受不到真正快乐的长大了的女孩儿,余后的岁月,就是淡淡的苦和妥帖周到吧。
小时候人的味觉都喜欢甜,要一切都如愿圆满,横冲直撞简单明媚,也看不见阴霾。
长大了就懂得酸懂得苦,知道世事荒诞不盈一握,世界草草且行且看。
已经不敢宣称什么是珍贵,情感也不再敏锐,不敢敏锐,在漫长旅途中逐渐麻痹。
只有尝过苦的人才要“去苦”,才会向往无忧常乐。
“不种因不结果,方能自在常乐。
”那,还做人否?
还有又在想的是,故事到哪里才算完呢?
怎么就能说是HE和BE呢?
大哥的故事可以停在团圆客栈醉生梦死,男女主的故事也可以停在互表心意时。
那么所以是不是只要时间还在走,一切的尽头都是BE呢?
还没到结局时我也很喜欢这个剧本了。
每个单元故事感觉都至少双线叙事,细节伏笔是用了心的,推理解谜也算巧妙。
虽说核心离不开爱情亲情恩怨执着人妖善恶这些熟悉的戏码,但放到这一个个场景中非常的完整。
尤其可贵是人物关系之间的反应合情合理,比如兔妖日常无心扎心地说话,女主第一次见男主后的应对,女主一次次见到妖后的反应变化,女主母亲解救回来后不是立时温馨团圆,总之每个人物都立得住,感恩编剧是有脑子的(真的这年头同行衬托下尤为可贵)电视剧比纯故事好看的当然是赏心悦目的服化道场景单元故事的好处是很多演员可以在自己的单元里充分飙戏,还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比如醍醐海市真是要笑死我,仿佛另外开了个剧。
以及感谢女主在剧里的这么多眼泪,悲伤喜悦委屈害怕林林总总,如此切身感染。
这分明是一部大女主戏啊,柔弱的在大结局时也只能袖手旁观受伤吐血的大女主
5月2日凌晨看完好看,很久没有看到所有角色个性都这么鲜明且惊艳的国产剧了。
现在的古装奇幻剧基本都分成男频和女频,要么是一群女的围着一个男的,要么是一群男的围着一个女的,大家爱的死去活来,嘴里说着为了天下苍生,做的却都是无聊脑残事。
这部剧就不一样了,男女主都很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误会,有的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心。
特别是女主角半夏,写的实在太好了。
初登场以为是个柔弱少女,就是个白莲花+花瓶,但随着剧情慢慢推进,逐渐发现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孩。
尽管没有任何武力值,却可以为了救父亲勇敢跑到另一座城市找捉妖师帮忙。
心地善良但不会盲目圣母,会对坏人留心眼。
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不会盲目屈从所谓父母之言。
实在是太有个性了。
剧本也写的好,特别是看到广平春日图这一章竟然还出来了“一日循环”元素,更是让我觉得惊艳。
这种元素基本已经可以算是美国科幻奇幻剧里的“标配”了,每次都能被玩出新花样来,但在国产奇幻剧里基本不会看到这么复杂的情节编排。
可惜结局实在太遗憾了,虽然是一个弥补了男女主过去所有遗憾的“幸福”结局,但两个人却又有了新的“遗憾”。
不得不说编剧真的很会编。
看到34集的时候,我以为在新的时间线里,故事会结束在女主看到男主,然后追上去,两人再次相遇,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就结束了。
没想到还多出两集,让两个人都想起来了所有事情,还展示了新时间线的所有美好。
可是两个人却因为拯救世界不得不分开。
这结局真是堪比当年我看《仙剑奇侠传3》,看完让我心中一股郁结久久难以释怀。
而且还不像其他古装奇幻剧,两个人是从头到尾都没喊过拯救世界的口号,都是凭着自己的善意做事,这也让最后两人的选择看起来更令人信服。
因为宣夜和半夏就是这么好的两个人。
虽然编剧给了很明确的结局,两个人就是没在一起,但我还是相信,既然界门每12年开一次,两个人都这么喜欢彼此,12年后,24年后,36年后,两个人还是会重逢的。
当宣夜多年后再次想到广平,想看看喜欢的那个女孩过着什么样的新生活。
但当他走出界门的时候,听到的一定还是那一声温柔又倔强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宣夜”。
半夏在阁楼上说,如果心意相通的两个人一起见到广平城的雪,就能白头到老的时候,我想两人应该也意识到了“寿命论”的问题。
即使宣夜不回无忧境,妖和人的寿命还是有差距,半夏总会先一步离开。
但我相信,既然两个人的感情都能突破因果和时空的界限,在新时间线里依然记得彼此,那不管转世轮回多少世,两个人肯定也能找到彼此。
120年,240年,360年,当宣夜结束了自己作为族长的责任,总有一天他们会在一起的。
唯一让我觉得有点不足的地方就是男主身为捉妖师,降妖伏魔全靠武力。
其实中国妖怪那么多,每一种妖怪都有不同的降伏方式,如果能把这点也拍出来就好了。
段言秋问段半夏曲蛮娘死的时候痛不痛,可他有没有想过,他娘子杀人割喉的时候别人痛不痛?
杀孩童的时候孩童痛不痛?
第九集段言秋喝酒怀念曲蛮娘,恶不恶心?
明知道她杀了那么多人,还“我只要只喜欢我,只在意我的人”还“可我没有保护好她”,你算个蛋啊,她用你保护啊?
最后更是一句话拉低整部剧“她害了很多人,可她没有害我啊”逆天发言,且不说她杀了多少人,你知不知道她要杀你? 杀你妹妹?
吐了🤮,最后编剧强行洗白,“就像父亲说的……两个人在一起最主要的不是互相喜欢吗”,巧妙的把责任转给自己父亲,论女主在此刻充当什么角色?
全程工具人,女主说一句,段言秋说十句来表达自己多可怜,蛮娘多了解自己😅😅😅自己笑了没。。。
低开疯走了。剧荒无聊看的,没想到越来越精彩。
你可以永远相信国超!且你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心的编剧💔案子太少了,能多几季就好了哎。
怎么就虎头蛇尾了?
只求把删减掉的两个副本放出来
捉妖师×鉴妖之眼,男女主的身份技能主打一个般配
看了两集,题材确实比较有意思,是比较传统志怪类的,第一个妖怪也还可以,男女主的相识也比较自然。可看。
画中世界,能有五星。疫情时期拍摄剧,没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
我已经养成2倍速听说话了
看这剧不会让你抓耳挠腮,不会让你面露尬色,不会让你坐立不安,不会让你绞尽脑汁然后大惊失色。就是回归最正常的听故事状态。太好看了!!!
剧情不错,但是男女主问题很大,女主可以说是近几年塑造的最差的一个,遇到危险永远瞪个大眼待在原地,不会自救也不会跑,要是没有男主一路救前三集就挂了。男主完全是被演员毁了,有气无力的台词,任嘉伦还是别自取其辱,演贝就是演贝这是改变不了得,少用原音毁剧
5.5分。像无心法师,但是处处都不如无心法师。男主不帅,还没演技,感情戏全靠女主,女主的问题是搞不清楚自己几岁,以及用力太猛。节奏问题很大,明明钩子埋得很好,但故事讲着讲着就跑题了,绕了几集,再给你编个结尾,激情全耗在支线里了。结局也是离谱,我对Be还是He没执念,但你要做梦要遗憾能不能快点?结尾15分钟的事,花了两集,我还总以为会再出个高潮,结果,人家就是搞个遗憾,谁哭了?我才懒得哭。
咱就是说写个HE很难吗
不喜欢这个结局
国超为什么老了这么多,原声好难听,连带着演技也下降了,以前不知道宋祖儿的嘴巴这么出戏,小鸡嘴名不虚传,傀儡戏那个单元还挺好看的,伍娘演技不错,说话行动都演出了傀儡的感觉,最后的一对多诡辩也确实精彩。总结,不如聊斋。看完结局再补一下,后面几集好没必要,很多bug没解释清楚,再加上强行be,实在是低走了。
最讨厌前面剧情还可以,最后拉一个大的,就问折腾了一大轮后折腾了个寂寞,哪折腾一大通干嘛,剧粉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吗?浪费别人时间就是谋杀这个不知道吗?幸好被诈骗了几次后学会了,这回追完木偶就不追了等完结看了结局再说,不然又被一个神经病编剧诈骗。
宋祖儿真挺会演的
救命!好难看。
好多营销号吹嘘多么好看,男主没有气息的台词,女主像小学生,一集就弃剧,难看至极,宋祖儿也要迈进赵露思虞书欣的后尘吗
男主角演技很一般 浮于表面不够投入 接不住戏 女主哭戏不错 结局真的垃圾 看到35我还觉得结局蛮好的 没想到居然……
看之前:爱情剧;看之后:单元故事+奇幻+志怪+中式恐怖。要素对味,已先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