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黑色之钢
M3 ソノ黒キ鋼,M3 黑钢,M3 黑色钢铁,M3: Sono Kuroki Hagane
导演:佐藤顺一,玉川达文,大和直道,筑紫大介,清水一伸,岩本保雄,千叶大辅,前园文夫,若野哲也,重原克也,神原敏昭,斋藤德明,矢吹勉,安田贤司
主演:松冈祯丞,小岩井小鸟,日笠阳子,前野智昭,矢作纱友里,柿原彻也,福圆美里,村濑步,桧山修之,前田爱,飞田展男,井上麻里奈,佐藤利奈,津田美波,种田梨沙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4
简介:佐藤順一×岡田麿里×河森正治×サテライトが放つ、オリジナルTVアニメーション 『M3 ~ソノ黒キ鋼~ 』2014年4月より放送開始详细 >
看到有人说仅限于消防员的视角,没有对事故的反思?!我一脸懵。福岛五十勇士不也是这么拍的,连韩国都“偷”过去了个版本。苏联的消防员至少没有像福岛的那样白白牺牲,拍他们难道不对吗?!电影故事拍的很完整,用一个不那么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从家庭责任的角度切入整个切尔诺贝利,中规中矩。视效比较普通,没有很深印象的,
这是第一次看女人脱衣服看哭了。
有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个人理解的切尔诺贝利足以被载入史册,是在如此严重的灾难下,苏联政府官员毫不犹豫带头,民众克服恐惧尽一份力以及大国的担当,而不是大背景下小人物拯救国家,拯救世界😂
看了纪录片再看这类剧情片完全无感。再好的戏剧也没有真实纪录更感人。
很安静的看完一部影片,改编的挺不错,很多事件都没有铺垫,就像核爆炸一样,突如其来。
少了很多政治因素,多了一些英雄主义,还是比较温情的
还行吧
名字取大了,这样一个故事没必要放在这么大的核电站事故之上,仅仅为了表现清理者的无畏,不够深刻。但愿世上无人祸!
毛子的反击
俄版《切尔诺贝利》也算是尽力了。剧版对事故描述成人祸,毕竟英国拍的。俄版当然不敢这样拍,还是强调天灾,里面有一个光头硬汉特工,像极了那个人,大概俄国对硬汉的审美就是如此吧。摄影美术剪辑都散发着俄罗斯电影特有的美学,尤其是剪辑,各种大特写,切出来多少带一点蒙太奇学派的意思,虽然明明是无痕迹剪辑。结果塌在了剧本上,想学西部片的孤胆英雄,但舍不得或者不敢让英雄出场时满身缺点,只让男主有一点调皮。这种一直高大上在线的人设当然难看,加上背景虚虚实实,换成天津就是《救火英雄》换成飞机就是《中国机长》换到医院就是《中国医生》。所以,俄版的切尔诺贝利 其实是个主旋律科幻片。
在刻画残酷的诗意与诗意的残酷的天赋上,俄罗斯人的天赋无人能及。
有时间把小说找来看看。
其实我一开始是奔着奈飞的剧集去的,然后搜到了这部电影先看了。从俄罗斯的视角拍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只能合理吧,不太可能深挖错误,那么视角放在事故之下的诸多民众的反应以及为了国家的奉献和牺牲,就非常合理了。当然,尤其在日本核事故的对比下,苏联的消防员、士兵、矿工等等,都非常的伟大,值得为了这些人点个赞。
20210804
好,强烈支持毛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击/21.6.17看完了,西方为了否定苏联历史,在美剧版里视角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去进行一场道德批判,而作为亲历者的俄罗斯所呈现的视角则是一曲为逆行者谱写地悲歌,面对灾难没有人故作清高地指责,而是奋不顾身去挽救一切,对于切尔诺贝利,尊重历史的人会做出公正的评判,不用指望这一部电影就能平衡舆论的天平。即使单纯作为一部灾难片来看,取材于真实事件可以吊打《福岛50勇士》,特有的俄式悲壮也可以比肩《潘多拉》。
刚看完这电影,在想起昨天小日子把核污水排海,不由得都有点心酸
很早以前看过纪录片
作为电影来说,拍的还不错啊,但是他避开了政治和原因等一系列敏感因素,提取了一些人物形象揉在一个人身上,虚构出了主角。事实证明,大家更喜欢吃过,吃美国的那一套。其实剧版的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人家还原的很不错。
心水4+影片5+导演4+演员5+剧本4+摄影6+服化道6+剪辑5+声效6+视效6=51
导演:谨以此片献给切尔诺贝利清理者。和HBO的剧正好相反,本片是从底层人物(消防员)视角展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政治或者是事故原因也不是没有提到,就是借了角色的嘴巴说了出来,但也仅仅是一带而过。运用单一视角的结果,就是利弊兼有吧。P.s片名出现的时间点感觉很突兀,这是剪辑的问题还是其他?反正有种强行把观众代入故事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