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纪念Wes Craven(1939-2015)。
1984年他仅用180万美元编导《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制作虽粗糙,但创建了一个启迪全世界的恐怖意念:人将会死于在梦中被杀死。
Wes Craven执导了《scream》1-4集(1996-2011)。
从某种意义上说,借此系列他开创一种全新的类型解构戏中戏叙事结构,含三种形式:1.播放经典恐怖电影,场景同步惊吓氛围。
2.再创基于《scream》的电影《stab》系列。
角色全员影人影迷身份设定,亡命穿梭于两重戏剧故事中,分合无界推进叙事。
颇具逃杀真人秀效果。
3.借用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侦探戏剧结构:全员皆凶。
(ps:现实中真有位美国小哥Joshua Patrick Dudley,应为90后独立影人,受启发并基于《scream》,从2010年开始至今制作了多部fan film《stab》系列,主要投放油管等网络平台。
) 黄金定律之开宗明义首杀:性暗示+stab辣妹+准电影人身份。
恐怖类型要素到齐并暗示本集戏中戏结构再进化。
电影系女教授Samara Weaving为本片开场增色不少,她比Margot Robbie更hot。
话说两人外形相似还同台《巴比伦》,但Robbie已跻身好莱坞一线女星了。
2023《scream6》。
电影系老师被电影系学生stab。
对电影业的讽刺来得如此黑色荒诞,已形成流行趋势。
《scream》系列27年来发展至此,核心的人物塑造发生了演变。
ghostface当然是恐怖类型标配邪恶icon,Billy也演化为正邪模糊的家族精神符号,这一演进应该是受《Halloween》影响更深。
Billy Loomis 与《Halloween》中著名的Loomis医生同姓,绝非偶然。
1996《scream》,还是学生的Billy Loomis被塑造为邪恶无赦,被stab数刀后再被爆头,死状甚惨,是按标准流程被实施处决。
Michael Myers已经彻底挂了。
好莱坞又一条创作金率在此主导:只要为保护家人,无论正邪。
sam开始接受父亲Billy的精神指引,导入《Halloween》的家族式反杀模式。
2022《scream》Billy Loomis趋人性化的演进为本系列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与邪恶的ghostface形成呼应制衡。
2023《scream6》,以戏中戏模式表现:聚焦封闭的戏剧化舞台,皆为家人而杀。
2022,《scream》新的主创们决心要将Sam Carpenter打造为《Halloween》Jamie Lee 的继任者。
新的大女主sam与一代恐怖宗师John Carpenter(1948-)同姓也非偶然。
2022《scream》近片尾,Sam被父亲Billy附体,整一分钟数机位狂切:狂插Richie20余刀,再对其实施割喉,正邪莫辨。
反杀比杀更疯狂更邪恶又如何?
此乃好莱坞创作原则之一。
戏中戏:1996版当然借用影响力更大的《Halloween》。
可以说本系列开启是受1978年《Halloween》启发。
1996《scream》戏中戏戏中戏:2022版借用1996版,都属借用影史经典。
2022《scream》戏中戏2023版戏中戏:受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影响,引用经典转变为fans自制。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制作电影,电影百年来面临巨变。
2023《scream6》:戏中戏标志性绝杀舞台2023版戏中戏结构的极致呈现:ghostface英灵殿==lll。
和当下诸多好莱坞热门影片保持一致的戏剧性。
2022年大热恐怖《X》《pearl》其实也使用了戏中戏结构(含角色电影人相关身份)。
2023《scream6》英灵殿:杀与反杀齐聚。
可惜镜头隐喻象征性并不隽永。
当下年轻摄影师群体用惯了Steadicam,快速之下,无暇顾及前辈固定镜头深意。
2023版片尾非彩蛋,已经预告:下一部ghostface不仅标配利刃,其凶器将多元化,这也是流行趋势。
2023《scream》《scream》系列电影(六部)平均制作预算不超3000万美元,累计票房近10亿美元,每一部的票房表现都比较稳定,且美国本土占据绝大部分票房,足见美国人对此IP更钟情。
本系列暴力反暴力逻辑契合美国人的拥枪自由观念。
不仅此IP,slasher类型都是滋长于美国梦中。
保持对恐怖类型的解构自嘲,兼备嘲讽好莱坞体制的reality show效果,是《scream》系列别于同类的生命力所在。
Michael Myers已退出江湖,其部分基因已融入《scream》。
本icon知名度比肩《Halloween》,但产量低于后者,再发展至10集无碍。
这是一部惊悚/恐怖片,但我看完之后,感觉恐怖倒还其次,确实有些血腥了。
不适合18岁以下的人观看,也不适合没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观看,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其实我们在新闻上偶尔会看到美国校园枪击案类似的新闻,往往最终调查大都是当事人获得不愉快,报复社会。
那么这部影片的故事脉络也是从这个类似的角度切入的,那么也就没什么感觉可奇怪或者不可能了。
当然看到最后才能发现,两个凶手都是刺杀类电影的影迷,感觉刺杀类电影拍摄越来越差,认为制作故事,以供电影拍摄,这真是变态的没底儿了。
再具体说说电影,其实看完后,倒着说,里面有不少让人感觉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
比如,凶手是一男一女,医院那个退休警察去世的这一段,是这个女凶手作案,但请问,一个如此年轻的女性,即便体力或者能力强还能强过一个警察?
还能强过同龄男性很多?
这是不可思议的地方。
我们可以认为第一次凶杀,可能是行凶者蓄意,在出其不意之下成功,但当人们有防范时,我不认为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就能完成这一系列的谋杀,而且大多数还是男性,在其中更是有不少警察,不太符合逻辑。
还有,这部影片把美国警察塑造的也太过的无能,无能都有点不符合逻辑。
比如,最后绝杀的一段,我很纳闷,为何那么长时间警察会到不了?
别说没有人报警,我认为那栋房子就该被警察重点监控,更别提枪声已经响起好几声,竟然没有把警察招来。
就我所知,美国可是个动不动就有人报警的社会,如此特殊的地方及枪声竟然没有人报警!
应该还有个大BUG,在医院时,那个退休警察已经枪击了行凶者,虽然没有击中要害,但我认为检查受没受枪伤,应该很容易锁定嫌疑人,甚至直接认定凶手。
但是,这个被影片忽略了。
其实,这部电影实质是靠一部刺杀类电影的思路构建恐怖的气氛,而依靠其中的血腥气息,营造观众惊悚的心理。
这是靠制造人生安全完全没有保障的情形来渲染恐怖气氛,是人们对于自身安危的恐怖,和中国的恐怖片还真不太一样呢。
中国恐怖片以神怪居多,更贴近从传统惊悚来表达,这应该就是文化差异了。
不过影片中也有对人性的把控,比如姐妹情谊,以及友情,但并没有让爱情的底线坚持住,因为凶手之一就是和姐姐Sam有肌肤之亲的其相恋男友,爱情并没有让其放过两姐妹,尤其是姐姐Sam,他亲手一刀捅了进去,好在最后Sam没死,还略令人欣慰。
怎么说呢?
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太大,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多害怕,就是血腥的场面让人略有不适,其实那张面具第一次出来时,确实让人吓了一跳,后来再出来也就那样了。
我不认为打扮成那个鬼样子的凶手,战斗力能有多强,他/她就不怕被宽大的黑色袍服给绊倒?
对于恐怖片情有独钟的观众可以去看看,平时不怎么看恐怖片的,还真不建议看。
有晕血或者其他不喜暴力血腥的人士也不建议去看。
恐怖片《惊声尖叫5》话说这个系列我真的没怎么看过,所以,下面我只单说对此部的观感…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几部的话,那么看此部的话,多少还是有点门槛的,能看到有许多老演员回归出演这部续集,年轻的面孔表现的也不错!
惊悚和血腥方面还行吧,这个带鬼面具的杀人狂也算是美国经典的杀人了狂啊!
片中的一些剧情上的设定也不错,致敬了一些经典恐怖片,还有一些杀人狂身份分析的设定什么的…也算是有点新意吧!
惊悚,血腥,恐怖的程度我也觉得不错!
除了我个人觉得剧情上让我看的稍微有点不明白(那也是因为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前四部嘛)最后杀手的真面目设计的也不错,挺意外的!
所以说,你身边的人,有的时候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人哦!
总之,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那么此片一定很和你的胃口,反之,看此片,剧情理解上会有点蒙吧,不过,如果你单看杀人血腥惊悚什么的…那么此片也多少能够满足你的!
(女主颜值不错哦)个人评分5.5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影片整体于前四部确实有少许改观,可是1.这塔拉真是牛掰,只是一个学生啊,身中7🔪还不死,医院里就她一个病人?
医生护士呢?
超级加倍VIP啊。
病房被关灯,非得出去瞅瞅,还没拿个🛠️,一直在大声挣扎叫着,生怕杀手听不到喽。
被刺杀的受害者,就一个警察留守?
警察永远就那5,6个人,永远没有支援主角的时候。
2.杜威的死毫不意外,前四部就该死了,但是这里开枪,还是不打头,尼玛都走到电梯口了,拐回来,被凶手反杀?
右手拿的枪,子弹就是打不出来是么?
5部了,还是毫无逻辑性!
3.你们朋友都死了,还都在喝酒🍺party?
男男女女怼怼怼?
还不如全部给干s算了。
这女杀手也就一个学生,永远都是那么大力气?
把肌肉男都能干趴下?
4.双杀手永远死于话多,几枪的事,非得嘚吧嘚嘚吧嘚,把自己给嘚吧死。
5.主角团们,永远不会去抢枪,同伴被打,永远不会去帮忙,一个被干趴下,另一个在上。
6.几十年了希德妮的力气还是那样,看那身材像是练过,可没卵用,还是永远干不过凶手(她死不了不代表比凶手强悍)!
......太多了,不想吐槽了
1923:2022年,惊悚恐怖电影《惊声尖叫5 | Scream》既然系列已经到第五部了,难免都开始了怀旧模式。
(不摆烂已经挺好了)可能也是受到了《惊声尖笑》的启发吧,开始了自我吐槽与自我认知。
这个电影,仿佛变成了电影专业的研修课,跳出了电影本身,开始讨论影迷和电影的关系(笑哭)也是一种新的思路吧,不过也就用这么一次。
下次不要拍了。
上来就这么暴力,没想到的是,居然这样都没有挂。
哈哈,这个瞬间,好欢乐
各种关门,故意的镜头设置,各种预判了观众的预判。
(动了不少小心思)
这段送人头,真的是 智商下线啊。。
太牵强了。
看得我都尴尬了。
她最清楚的,大愚若智(捂脸)
第二次智商下线,都发现是陷阱了,还装,被打了吧。
样子好帅的哦其实怀旧第一部并没有什么毛病。
但是你把这些老角色再请出来,然后弄死是不是就不讲武德了?
你不怕粉丝们捅死你们吧(斜眼)剧情虽有硬伤,但是高潮部分还是挺紧张的,还算可以吧。
一种新的尝试,就像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又在和影迷有所交流一样,拍得很好,就是下次不要这么拍了。
-我是面具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一种新的尝试,就像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又在和影迷有所交流一样。
judy和wes送的那段有被惊艳到 反套路一层接一层 不知道别人 但反正我是有被整个节奏带到接近结局所有嫌疑人开始同屏的那一幕也很有感觉,一瞬间回到经典悬疑片但是其实凶手配比不大合理欸 比如老we送的那段 难道amber是穿了防弹衣吗😂我个人真心不觉得她能干的过老we最后感叹一下看到了monica 单纯见到她很快乐
电影在38:32开始的配乐是汉斯季默创作的BGM,最早用在1996年吴宇森导演的电影《断箭》,在这部电影里,每当情节出现大转折或者出现重大人物的时候,这背景音乐都会响起。
当我们的杜威警长重出江湖时,配上这BGM,太有气势了,简直帅爆了,丝毫不弱于当年的约翰特拉沃尔塔。。。。。。。。。。。。。。。。。。。。。。。。。。。。。。。。。。。。。。。。。。。。。。。。。。。。。。。。。。。。。。。。。。。。。。。。。。。。。。。。。。。。。。。。。。。。。。。。。。。。。。。。。。。。。。。。。。。。。。。。。。。。。。。。。。。。。。。。。。。。。。。。。。。。。。。。。。。。。。。。。。。。。。。。。。。。。。。。。。。。。。。。。。。。。。。。。。。。。。。。。。。。。。。。。。。。。。。。。。。。。。。。。。。。。。。。。。。。。。。。。。。。。。。。。。。。。。。。。。。
2022美国恐怖片《惊声尖叫5》,豆瓣评分6.0,IMDb评分6.7。
这几年翻拍重启经典IP看吐了,但凡几十年前的经典IP都要重启,有的是完全重启,有的则是从原作中找几个没死的角色重演新版,打着正宗续作的旗号。
这些打着正统续作的重启版经常片名为原作原名。
本片正是如此,片名为原作原名Scream,没有副标题,没有数字(中文片名才体现了5),多位老版角色出演,这一做法和新版《月光光心慌慌》、和新版《德州电锯杀人狂》太像了。
第五部为了让人感到是正统续作,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嵌入了很多很多卖情怀的元素,前四部的多个角色出现在第五部中,而且第五部还将高潮戏地点设定在了第一部的屋子里,甚至将女主设定为第一部大反派的女儿。
第五部的豆瓣评分是五部曲中最低的。
《惊声尖叫》系列的豆瓣评分,除了第一部上了7分以外,后几部都是6分出头,勉强及格,而第五部则压到了6.0及格线上。
第五部没什么亮点,还是照搬前四部的套路,老版元素的过多嵌入,过度的卖情怀,使得第五部缺乏新意。
《惊声尖叫》第一部1996年问世至今已经25年了,这25年间砍杀恐怖片多如牛毛,观众审美疲劳,老版重启很难吊起观众胃口。
由于第五部嵌入了大量老版元素,剧情与前四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熟悉前四部的观众不建议直接看第五部,既看不出情怀来,也难以理解剧情设置。
建议看第五部之前重温一下前四部,会很有利于理解第五部剧情。
直接看第五部,只能说看个热闹,看不出门道和乐趣。
第五部换了导演,前四部的导演为同一人,韦斯·克雷文。
第五部不仅换了导演,而且还是双导演,在片尾字幕致敬了前四部的导演韦斯·克雷文。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则来源于身边人,每一部的杀手都不同,因此增加了悬疑元素,给观众增加了猜测谁是凶手的观影乐趣。
第五部开篇妹妹遇害后,亲朋好友便开始按照电影剧情相互猜疑,这一情节很刻意,为了增加悬念而生硬设定情节。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多是一击致命的强悍型杀手(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的杀手则是普通人,因此在杀人过程中有激烈的搏斗过程,杀手也经常会被痛扁,这一点使得《惊声尖叫》的真实感明显好于其他砍杀片。
最终的双反派揭示谜底后,非但没觉得惊艳,反倒觉得很狗血,因为编剧将动机设定为了恐怖电影铁粉的疯狂行为,动机缺乏可信度,仅仅因为痴迷恐怖电影就照本宣科肆意滥杀无辜,这是讲不通的。
第五部的暴力血腥尺度很大,有多处不忍直视的杀人桥段,在医院里杀手的双刀杀,很带感。
《惊声尖叫》系列的杀手揭示是影片的高潮戏,不过每当杀手揭示为女性,都显得很不合理,因为影片中杀手的身材和杀人的力道不是女性所为,前四部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五部也是如此,虽然是一男一女双杀手,但女杀手显然不具备片中彪悍的杀人能力。
角色台词中掺杂了大量的梗,台词中融入了大量对恐怖电影套路的调侃,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但太多了,看到后来都麻木了,并且过多的玩梗和调侃干扰了观众的观感。
老版角色回归是为了情怀并凸显正统续作,这样做法可以理解,不过老版角色非要参与凶案其中就讲不通了,因为这一系列的凶手不是固定的,不是《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那样的连环杀人狂,因此老版角色是没有情怀的,是不存在旧怨的,老版角色非要对付鬼脸的动机是讲不通的,因为凶手是物是人非的,不存在非要算清旧账的历史渊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姐姐很像印度女星朴雅卡·乔普拉。
情怀满分之作!
本片直接重回第一部大开杀戒的现场!
重现第一部的一些情节。
依旧是献给恐怖片迷的恐怖片。
距离上一部又过去11年了(4和3之间也是11年),这次智能手机更加进步,可以直接上网搜答案,不怕恐怖片知识问答了。
本片依然秉承着这个系列的优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的调侃起了“重续片”(半重启,半续集)。
继续自我调侃,把观众想要吐槽的点,先自己来个官方吐槽了。
本片的片名就叫《Scream》,和第一部同名,片中有个主持人说:续集的片名和原作一样?
这是要骗谁?
借反派之口讲出这个系列的特色就是没有会一直复活的反派,叫回原版角色才能大卖,续集电影谁都可以死,这部电影就是这么敢等等。
再次调侃“我待会儿就回来”梗,会心一笑。
还有经典的补枪。
依然是猜不到凶手,人人都有嫌疑。
还是一本正经搞笑的内味!
片中紧张兮兮,全程严肃,观众看着像在搞笑。
在电影中让戏中戏的人快转身,戏中戏的人又让戏中戏中戏的人快转身。
妙啊!
一个小哥洗完澡出来开厕所门,然后开储藏室的门,再开冰箱门,再开大门。
导演搞人心态有一手。
这个系列都还是一直有自己的优点的。
比如:开场秀就是一个反套路。
每集都会问恐怖片相关问题,如果问老片我也答不上来,问一些千禧年之后的我也许能答的上来;铁三角终于下线了其中一个;以为配角一刀杀,这次好多都活了下来;反派最后不装了,直接摊牌大开杀戒;反派打不过马上求饶等等。
顺应潮流,这次是全女性阵容。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拍了这么多集都没人想先扯面具。
作为砍杀片,杀人部分有些蠢,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本片的反派话是真的多,非常主动交代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最后直接来了一句:都说全了吧。
最后果然死于话多。
本片的第57分15秒有个隐藏彩蛋!
第四部里的短发女没死,看来会在第六部里出现了。
而且,看样子女主有继承下一个杀人狂的潜质。
续集要不来个杀人狂视角?
刚开始看还有些恐惧,到了后面只剩下拉胯。
拜托这不是过家家好吗,我宁愿凶手一路高歌永不揭面,也不想听这俩人的神奇言论。
要是对《捅8》不满,应该去找导演和编剧才对吧,冲着演员及家属较什么劲呢。
另外警长莱利为何不先爆头,而是将两姐妹送到电梯口,确定这种做法不弱智?
站在安波和里奇的角度上,策划一场真实的屠杀确实把瘾,但也委实可惜,这天赋用来拯救市场不好吗……
Emm
有一说一,《鬼书》确实好看
Stop!Fucking up!My ending!真正的影迷都是连环变态杀人魔,谁毁了我的电影,我就刀刀捅进去让他血流成河!
还可以,至少智商在线。
又名《回忆杀》、《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与前作隔了10年,与再前面几部隔了快20年,几乎是一代观众的时间了,看了开头发现好多人记不起来,又去看了前4部快剪补课。确实是一部粉丝向的电影,在现在各种大片横飞的影院里,看到这样的小成本恐怖片,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个系列最特别的就是不断总结各种恐怖片的规则,然后观众以为你都已经说了,肯定不可能了,但偏偏就再给你来一下,有点自嘲的味道。为还能看到这样OLD STYLE的恐怖片庆幸吧,当这些老派的导演和演员都逝去了,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除了漫威还能看些什么……
时隔十年,鬼脸杀手重现,原班不死三人组回归。开场就直接致敬第一部打电话桥段,一边送上熟悉怀旧元素一边又不断安插自我调侃。舞台搬回曾经血雨腥风的犯罪现场,屡试不爽的探索幕布边界,作案动机只为贡献电影素材,吐槽着续集口碑下降的同时又嘲讽了一通黑粉键盘侠。铁打的“凶手就是身边人”的双人犯罪组合,铁打的不死希德尼,铁打的无法自圆其说的bug~整了四季都没挂的小胡子警长死的也太弱智了些,穿上鬼脸服的安柏强到刀枪不入移形换位,没有装备就瞬间变回战五渣。杜威忘漏补刀领取便当,女团极限反杀,又一次政治正确的全新书写。
无知青少年的连环杀人游戏。惊声尖叫的系列和其他杀人狂系列确实不同就在于,没有一个固定的大魔王,也就只能靠一些脑残角色来模仿杀人。这次续集的“次元墙”的梗是有点新鲜,但整体还是有点平。
一堆讽刺holloween等serial killer的梗不错,看仔细一点,除了一开场的破解安全系统有点创意,其他杀人桥段是医院没人?冲回家被人埋伏在门口?最出戏的是结尾两位前任女主好像完全没伤坐在车尾聊天。
和盖尔果然分手了,工具人杜威下线。
是不是如今重启作品不调侃下影视行业和之前几部都不算重启,编剧恐怕借鉴《黑客帝国4》剧情开展从回忆杀抓住老粉心情之后掺杂当今主流消费者思路。本来无脑片如今改成剧本杀版无脑片,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这系列能做一辈子还是坐等《惊声尖笑》吧
在恐怖片里洗澡、开冰箱门和橱柜,竟然什么都没发生… 这片子一边是不可救药的俗套一边又狂玩儿预期违背梗自我吐槽。虽然老前辈回归算最大的噱头,然而我真不喜欢系列恐怖片把前作的幸存者叫回来搞死的设定,不讲武德。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最可怕的一点就是:跟我一起看电影的两个人都是Reddit上认识的网友……
和前作时间跨度越来越大,对比来看也能反映很多变化。这一部还行,没想到黑袍纠察队的休伊来演杀手了。
6分,这《惊声尖叫5》和《惊声尖叫4》可真是一对卧龙凤雏了。确实作为系列砍杀片基本的元素和致敬都有了,但评分可不会忽视剧情上的一大堆缺陷。我一直好奇,这个鬼面套装是什么能大幅度增加敏体力技的装备吗?为什么这么多拿枪的干不过拿刀的?为什么一个女警长能在光大化日之下被捅杀在自家门口,凶手还能悠哉悠哉地去刺杀女警长儿子?幸好凶手没有自残。最后,杜威警长虽然从第一部登场的时候傻乎乎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角色在这个系列中的成长。这种硬要去送的死法,我实在是为杜威警长感到惋惜。建议别看这部了,可以看看《鬼书》,《它在身后》,《女巫》,《遗传厄运》这些电影。
What!?
3/10
在套路与反套路之间反复横跳,导致后半段节奏没控制好,谁是凶手显得毫不意外,反派永远死于话多还是千古不变的定律~7.4
趣味性不输第二部的超级续作,一边自我调侃一边献上让忠粉热血沸腾的熟悉元素,和大卫·戈登·格林重塑和升级《月光光心慌慌》的方式不同,本片导演仿佛是克莱文上身,形神都是Scream本色,爽得我拍手叫绝!
粉丝向
全员形象单薄,硬生生在电影中结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