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今天偶然得知出了第二季,放下手头的学业马上补了起来,看完十一集,总体不如第一部,主要原因在于与太郎人物没丰满起来,剧的灵魂依旧在八云老爷爷和助六亡灵,但是与太郎出场又较多,故五集之前没有很多有效信息,故事在八云老爷爷师生会病倒后才进入状态。
(9、10、11集又有了第一部的韵味 泪点依旧 值得一看)但是我依然想写点什么,算是留给自己的总结吧。
“菊比古”,清冷孤高,十分契合菊这个孩子。
而“八云”,从继承之始已经如同枷锁一般压迫着菊,此后的岁月里从未减轻半点分量。
一个瘦削的老爷爷,弱不禁风而茕茕孑立,白发如雪背负着不仅是八云的名号、落语的尊严,还有小夏的教育、助六的约定。
故而大家永远心疼着他,而他,一直保持无所谓的姿态,无言。
唯一可以对着嗔怒的友人已去,留下的都是需要他去守护的东西。
只能自己坚强地挺住,回头就是满目苍夷。
还是喜欢叫他菊啊,才不是叫什么八云。
我以为,说落语这个事于他而言,难以带给如助六般发自心底的热爱。
落语对于菊比古,是起初无路可走的选择,日后残酷竞争的出路;而助六真正给予了菊落语,使得落语从单纯的生计手段,融入了助六的情谊,夹杂了美代吉的火花,成为了菊真正离不开的、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
起初怎样无所谓了,当人一辈子全心全意只做了这一件事,而这件事把所有的情愫都串联起来的时候,落语,就变成了菊的全部人生。
所以他希望说着落语死去;所以他打算在自己说不了落语之后,放弃一切逃离世间;所以他才会为了见到艺术之神,被夺去一切都毫不足惜;所以他即便是世人公认的大师,也一直害怕着,身体枯朽的恐惧、无法自由发声的恐惧、逐渐忘记段子的恐惧……至今为止是有多么依存于自己的肉体说着落语,只是稍有欠缺就会害怕得不住颤抖。
他是真的怕啊,童年的怎么努力都很差劲的无望一直存在,助六与美代吉的坠崖的阴影无处可逃,落语的厚重压着喘不过气,还有小夏、小夏的孩子,他都是怕的。
“美代吉小姐跟我在一起时非常温柔呢,那女人将酸甜苦与冷暖都教给了我,然后给予我落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助六先生。
他们是为我这无味的人生带来色彩的两个人,永远无法够到的两个人”“照顾着小夏你呢,哪有工夫去死” 即便他打算带着落语偿还殉情之罪,也认识到了斩不断的情愫——“我似乎命中注定没法死在自己手里,大家都会来妨碍。
所谓人情,无论如何抹去都会缠上来。
这世界,太过惹人怜爱,让人没法去死。
”“像这样子发呆度日,就光是想到那种事,想到除了落语之外的各种事,很多要是做过就好了的事”——可是,除了落语之外的其他的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过,一件也没有。
一生充斥着落语,除去落语他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他也有那些伴随着落语存在的情感呢。
“时而憎恶、时而撒娇、时而哭泣,人类呢就是由那种莫名其妙的心境构成的,就像是落语一样。
”菊自己也是落语一样,被别人的情愫牵绊,填满自己的空荡荡的心,即便不断从骨头缝中漏出去,也不停地补充着添加着,菊是不会让那些情愫溜走的。
于他而言,助六美代吉坠楼的真相是美代吉砍伤助六后被小夏推出阳台,还是美代吉要拉着自己下地狱却失足,都无所谓了,他都认为是自己的罪过,自己承担。
这份赎罪也充斥着他的骨头框架,使得空荡荡的骨架始终直挺挺的。
所以他在说着死神走向死亡未果后,就不是自己说着落语死去了,而是被小夏的爱包裹着、沐浴在小孩子的樱花雨、听着与太郎的荒野曝骨,微笑着走了,像个熟睡的安详的老爷爷,满头银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有了很棒的家人呢,八云师父?
还是称为固执的老头?
菊先生?
少爷?。
依旧是荒野曝骨“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这最美的去往极乐世界的葬魂曲这世上最可爱的落语————————下面是剧透的分界线————————————没看的赶紧撤离——————然后刚刚看了最后一集,吓死我了。。。。
不是说菊和小夏在一起我觉得怎么不好,相反还是挺期待的(>_<)但是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他们有点什么啊可怕我得再回去看看。
先是旁人的询问
再是小夏的回答
啊爱情啊爱情最后是信乃助的神态
这句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菊也说过
这个脸红啊啊啊啊啊
拿扇子的神态
哎 菊比古
就说这个是不是助六发型的菊!
眼眸啊啊啊妥妥的跟菊一个模子啊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总是让人感觉惋惜。
明知道落语心中第二季讲述的是八云师匠临终前的故事,还是怀着期待看完了。
没有了助六和美代吉,落语第二季的戏剧冲突略弱于第一季,但是由于加入了作家这个旁观者的视角,叙事上的丰富性并没有削弱,悬疑的色彩反而更为浓厚了一些。
和第一季一样,此番的第二季依旧为我们呈现了角色丰富的情感层次,将死亡诗化,令艺术升华。
尽管与太郎和小夏在第二季里拥有了更多的戏份,然而同第一季相比,我认为菊比古——也就是八云师匠在第二季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第一季讲述的更多的是三人的爱恨纠葛,那么这一季则是围绕八云的天人交战展开的。
当然,所有的悲欢离合都离不开大家对落语的执着以及对落语未来走向的关切。
一切源于落语,亦终于落语。
助六再临篇——从副标题便能看出此篇与死者的亡灵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死神恰是全剧的核心意象。
死神在剧中是什么样的存在?
首先,它指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东西:一者是八云的落语代表作、最能体现其个人风格的段子——《死神》 ;另一者是以美代吉、助六等的形象(火烧剧场那段出现的长发骷髅类似美代吉的变形)出现,以索取生命为目的的黑暗神灵。
在《死神》的落语演出中,主角八云倾注了所有的心力,这是其艺术追求的集大成之作,最能体现其艺术理念和性格特质,《死神》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神秘、冷漠、令人难以捉摸,恰似八云其人,给人清冷、疏离的印象。
《死神》威胁人类掐灭生命烛火的悚人表演则暗示了八云的灯枯油尽、摇摇欲坠,但是扮演死神的八云并不惧怕死亡,甚至向往死亡,以求完成与落语的殉情。
与之相反,以美代吉和助六形象出现的死神则象征着八云对生的留恋,这份留恋夹杂着愧疚、迷恋、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令其久难释怀。
这两种“死神”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八云的“艺术之神”。
八云——菊比古的落语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只为自己表演的落语,是将传统落语的成熟技艺与个人的心路历程、艺术理想相结合凝成的艺术结晶,是通过献祭自我而完成的艺术表达。
八云的“艺术之神”也便是落语之神,它是由臻于完美的落语作品和影响八云落语创作的最重要的人——助六和美代吉糅合而成的。
在第二季中,八云多次在落语表演中望见死神,这既是他追求艺术至善的象征,也传递了他以死求得人生救赎的渴望。
但是最后的最后,八云并没有实现与落语的殉情,而是在往生途中达成了与故人的和解,也得到了爱的满足。
这个倔强的老人死了,然后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重生。
人不可能永远正确,死不是执着,而是释然。
这大概便是落语心中第二季试图传递给观众的温情脉脉的人生哲理。
死神落幕,温情定格,落语犹存。
助六和菊比古不在了,但是他们讲述的落语以及讲述他们的落语将以生命接力的方式代代相传。
角色年龄和时间线跨度大的作品,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昭和元禄落语心中》;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去进行欣赏的作品;主要以菊比古的视角,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两名昭和传奇落语人的一生,侧面描写了落语业的兴衰,在战后的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的日本,迅猛生长、蓬勃发展,然后又衰败凋零,不得不面对岁月的蹉跎,步入死亡的历史进程;蕴含和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岁月如梭,四季轮转,美好的事物如同春夏之花,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和惆怅之情。
作品标题的意思很好理解;其实就是白描和列锦;“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分别是人们心里的三种美好的事物和记忆,以及代表;又象征着“环境”、“行业”和“个人”。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那个黄金的岁月和年代,落语业里的每一个人,客人和表演者们,淳朴善良、真挚美好的人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过往,都是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终将会消失不见;就像是技艺,更像是某一代人、某一群人、某一个人心中珍藏着的记忆,究竟都会随着时代的逝去、身体的永眠,而落下帷幕;似乎是没在历史的舞台上登过场,好似从未存在和发生过一样;就怎么渐渐地、淡淡地被人遗忘,凋零在了某个时代、某个角落、某个沉睡的人的心里。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层层叠加,进一步提高了意象和意境美,让人宛若看到了一副美丽而孤单的画卷,一下子就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更加上了一笔浓厚的凄美之气,感慨叹息,不自觉感到惋惜。
顺带一提,这部作品也推动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尤其是“落语”的重视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比于第一季,一开始就猜测助六是不是真的被八云谋杀而发出的悬疑感来。
第二季的悬疑感或者说是追下去的愿望在于八云如何和落语殉情。
在没有被剧透过的情况下,每一集的反转的确把我弄的一愣一愣的。
第一季整篇看完,感觉像少爷那样看似波澜不惊也没有什么表情,但内心却是苦涩满满,可说么也说不出。
着实苦闷得很。
(是不是因为这一季整体的情感都很克制?
)第二季从八云病倒开始哭到最后一集,和与太郎一样,动不动就哭诶!
也不是说第二季不好,好歹让我又看到了喜爱的助六,甚至有点羡慕助六和美吉代一直徘徊在冥界,不变的容颜和不会丢失的记忆。
日本人喜欢研究生死,死是另一种生的延续。
八云活在世上反而像是一种折磨,所以他才会一心求死吗?
这里又有很多他的纠结,想来根源在于他救了小夏。
如果没有抱起小夏的话,他绝对会和师兄一起跳下去。
少爷一生都在为他物而活,信、落语、小夏,生的欲望那么低的他最后也活到白发苍苍,看来最有勇气的是他吧。
老头子说:说好了哦,等你。
本篇看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以说和第一部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作品,甚至我个人认为本篇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的作品。
伦理问题实际算不上问题,问题是剧情缺失了小夏和八雲之间的描述与铺垫,到12集之前,他们的关系只能从少得可怜的暧昧分镜和莫名其妙的黑帮剧情中窥知一二,如果说此前的剧情还能用留白来解释,那12集的出现则是彻底毁掉了这种氛围。
本篇与其说是助六再临篇,不如叫做八雲求死篇,活着的八雲没有一刻是不痛苦的,至死都还在追逐着助六和美代吉的影子,他的一生都背负着因缘的锁链,直到去世,我才觉得他终于解脱了。
若是着重刻画这一点,我觉得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奈何本作加入了大量与主线看似相关,实际浅尝辄止的角色,不管是万月、荣助、黑帮的二位,甚至是小夏,都缺少剧情的铺垫,像是为了故事结尾这点儿醋而包出来的饺子,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除了形同背景板以上角色,与太郎这个角色,比起他承接起落语的未来这一作用,更像是一个服务于剧情的工具人,他的性格必须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却又对落语又无条件的热爱,只有设定如此,才能使剧情继续下去,又或者说与太郎这类的人是作者对落语这一艺术形式的美好愿景,实际上在第一季中,剧情清楚交代了落语两次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唯独在第二季中没有提及,似乎落语在与太郎继承八雲名号之后,落语突然又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主流,但现实情况是在流媒体的影响下,落语早已没落,还需要靠着文化保护的力量和少数人的执念在继续传承着。
能看出来荣助这个角色是为了将创新引入落语,但剧情给我的感觉像是想在各方面都涉猎一点,却什么都没讲好,最终除了八雲师傅,其他人的形象过于扁平,相比于第一季的故事有种历史的厚重感,第二季更像是流水线的叙事,无法让我产生共鸣。
很奇怪,每次我看这部剧都是在春天。
湿漉漉的季节,加上沉郁的心情,就会对这个片子产生一种湿漉漉的忧郁之感。
2016年的春天,追完了第一季,那若有似无的美好情感还留在心中时,戛然而止。
直到今年出了真人版才发现第二季已经出完了快一年了,赶紧补了起来。
如果说对第一部还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就这样流逝在时光里”的忧郁,那么第二季简直可以说是沉痛。
这一部里直白地剖析生老病死的现实,戳中了奔三的我的焦虑。
第二季最佳必定是黄泉路那一集,我觉得比好多拍成走马灯式人生的故事温柔太多。
想想在黄泉路上那个心念了一辈子的人,来接你了。
曾经说一起下地狱的那份恨,如今也是于一笑中泯灭。
三人来到了曾经的剧场,曾经的花街,做了活着的时候没法随心所欲的事。
最后送别的时候,还依旧像纯真无邪的少年时代一样,互相拉钩,许诺下辈子再见。
这一集真的哭得无法抑制。
印象最深的还有当年殉情的真相。
从菊的口中说出来的“被两个人抛弃了”的故事,至少是有好好道别的。
但实际上,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菊除了一把拉回要下坠的小夏,根本来不及说任何话,师兄和美代吉就掉进了河里。
也许在菊的心里,他更愿意相信,师兄曾告诉他,你要好好活着,连同我俩的份一起。
背负了太多真相的他,想要跟最深爱的落语一起殉情的心情,我突然就明白了。
【剧透!!!
】 想写篇剧评,一时却不知从何下笔,实因这个故事太纠结太复杂,它最美的地方就是一切美丑善恶都留有余裕,意味深长。
而这种贴近东方文化的含蓄让全篇的故事和人物变得那么真实,容不得你不信。
从叙事顺序来说,虽然是老套的《呼啸山庄》式手法,但是不同的是,《呼啸山庄》中前尘往事的叙述者与故事发展并无利害关系,没有撒谎的动机,读者也自然而然相信了整个故事。
但是在《落语心中》里,讲述故事的八云乃是事件亲历者,听众小夏更是悲剧的参与者和受害者,有意无意间,这段故事的真实性就被削弱了,也是为第二季真相的揭露做好了铺垫。
这样反转又反转(小夏认为八云是凶手→八云澄清虽然是自己的错但确实是事故→其实没有人真正无辜)之后,真相才更加催人泪下。
全剧故事主线其实没有什么新意,不管是狗血三角恋还是古典艺术传承,即使结合到一起也算不上什么创意无边的情节。
但是想要打动读者观众,并不一定需要你写出新的套路,而是在一个套路中写出你自己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除了人物剧情之外,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就是很多细节上的精巧设置。
1. 对于落语选段别出心裁。
菊比古第一次登台,说的就是《初天神》;继承他名字的信之助在剧集里初次表演选择了同一个节目。
信之助曾经央求八云为他表演《寿限无》,八云没有理会,反而我行我素表演了艳情的《明乌》。
但是在冥界,解开心结的八云还是满足了信之助当年的心愿,为他说了一段温情脉脉的《寿限无》。
2. 侧面描写和上帝视角的冲突。
回看在温泉宾馆的录像,与太郎感慨:那时候助六先生和美代吉小姐一定特别幸福,不然不可能说出这么好的《芝滨》。
然而观众得到的信息是,美代吉本人实际上已经抛弃了助六,连表演都只看了菊比古的部分,助六还未上台就悄然离去。
这样的一对夫妻何来幸福?
那一段《芝滨》,其实不是为美代吉,而是为小夏和菊比古而说。
然而这其中的隐情,终归被外人误读了。
3. 伏笔设计说不上多么高级,但简洁有效,而且作者都细心地圆了回来。
助六和菊比古提起过照顾过自己的一代目,后来这段往事由七代目八云揭开了面纱,直到最后三代目助六继承了八云之名,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暗线。
再比如,小夏在剪头发时就说到讨厌妈妈,最终也确实是由她之手促成了美代吉的死亡。
当然这不是说悲剧完全是她的错误。
包括信之助的身世,在最终揭露之前也有过一些暗示,比如动画里八云和黑帮老大的对话,以及漫画中八云和助六在梦中的对话。
4. 暖心的小细节。
OVA中与太郎想要找二代目助六的音频资料来听,但一直淘不好的版本,在后台前辈才指点他,让他就在八云师匠家里找——毕竟助六最大的粉丝就是菊比古啊。
以及,因为战争菊比古和八云要分离,两个人拉钩约定再见,幸好真的顺利重逢。
而在冥界,八云即将渡过三途川时两个人再次拉钩,让人不由得相信他们还能再会。
看过这部作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其他作品都会有食不下咽之感。
品尝过如此尽兴的一桌盛宴,那些水平欠佳的菜肴自然都相形见绌。
然而一生中能与这样优秀的动漫结缘,我们又何其有幸啊。
感谢原作云田晴子,感谢动画制作组的所有staff。
终于把助六篇看完了,本来以为要再过一天才看完的。
感觉并非像有些人说的,第二季没第一季好看。
第一季围绕二代助六菊古比、美代吉的爱恨情仇展开;二代助六、菊古比的“自我”落语形成。
第二季是三代助六、八代八云、小夏、信之助等人的家庭羁绊,本来要跟落语一起殉情的八代八云始终没有自杀成功,他想要完结的落语时代,在三代助六的时代不断壮大,顺应时代的变化,展现更多的活力。
这季有很多泪点,不管是八云想在寄席表演最后一场死神,引来真的死神放火也好,还是三人死后重逢,松田划桨护送八云过河。
这季终于解释了助六和美代吉真正死因,原来是小夏推下去妈妈,爸爸伸手去救人。
由于太过冲击,小夏干脆忘记了这段记忆,八云独自背负这段罪恶,让小夏一直恨着自己。
在看第二季之前我就已经看了关于信之助生父的讨论,其实到最后一集我都是愿意相信是親分的孩子,但是看到长大后的新之助继承菊古比的名号讲落语的时候,觉得他身体内留着助六和八云的血,将两个人的DNA流传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菊比古变成了古板老头八代目八云,这季的矛盾在于,菊比古晚年是个更加固执和保守的人,想要和落语殉情。
而他的徒弟和落语界的晚生们,都在积极地探求落语的创新和延续的道路。
其实第一季的开头,菊比古对徒弟与太郎的三个约定,其实当时是想要和晚辈们一起探寻落语的延续之路的,只是他越到晚年,与落语殉情的心理越来越强。
他不允许徒弟随随便便说落语,不允许他人随便提起助六的事,也不允许小夏(女人)说落语,对樋口老师创作的新落语也很抗拒,已经是个古板的老头了。
他被自己的心魔缠绕,从而身体越来越差,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放心。
照顾过老人的人对这样的塑造感触很深,很多老年人确实有奇奇怪怪的障碍心理和想不开的地方,年轻人根本劝导不了。
这也是我觉得这部作品很好的地方,这些细节都做的很真实。
(包括助六的放纵和生活糟糕,也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倒是年轻时候非常精致的菊比古有点不真实了2333)人老了也确实会慢慢改变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和情绪不仅仅是想法控制的了的,还有身体状况、激素水平等,都会影响心态情绪。
老年的菊比古更加陷入了美代吉和助六的深渊,他愈加能体会美代吉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情感,(也许是通过落语表演更加能理解到一个女人的心理)才会觉得是自己辜负了怎样的爱。
他的经典段落死神,每次说都使他更加靠近死亡,甚至觉得他是想要见到助六,特意去说死神。
每次进入幻境,再醒过来,他的身体都更差了。
他害怕眼前的落语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想要和这样的落语殉情,不愿意见到不再像落语的落语,也不愿意见到女人说落语,还有,他答应了助六,他去守住眼前的落语,由助六去开拓新的路。
现在这件事情交给了徒弟,后辈们都在积极地探寻这条路。
与太郎的气场接近助六一些,他们都很能放得开。
菊比古的内敛就是他早年表演落语的障碍之一。
与太郎与助六不同的是,他不是助六那样的天才,不练习也可以说的很好,但他也拥有一定的天赋,可以记住别人说话的语气神态,并且他相当听话,勤奋练习。
他还有个最大的优点是天真,没有太多的心思,大概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他出狱之后一无所有,所以也不害怕学习落语的失败,而年轻时的助六和菊比古因为太过聪明有才华,时常看到浮萍般的人生和落语未来的衰落,过的是很苦的。
与太郎拥有最好的心态,同时也无形中拯救了陷入心魔的菊比古。
与太郎是个非常温暖的人,虽然很像愣头青,情商却不低,而且相当男人。
喜欢小夏,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我想要成为孩子的爸爸”这样的话。
他能够体会小夏喜欢说落语的心情,并为她制造机会;他也能够在寄席大火之后,明白“师父现在并不想见到我”的心情。
小夏要比她的妈妈美代吉幸运很多,有疼爱她的人,最后也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
最后想说,音乐超级好,弦乐动人,钢琴沉静,萨克斯反映了一个时代。
(个人回味用,超长,剧透,别看)1. 相比起第一季很多落语都只是展现了片段,这一季几乎完整地讲了好几个落语,和讲落语的人当时的状态或者当时的情境完美契合,更好懂。
第一季中很多都只是提了一下,不了解落语的话很难把落语和角色当时的状态和落语中的隐喻联系起来。
偶然看到大佬的分析评论才意识到还有这样的隐藏内容。
第一季更多的是交代人物关系和经历,以及他们何以成为现在的样子。
第二季可以说是真的在讲落语了(2. 落语真的蛮有意思的,小夏在幼儿园讲《寿限无》的时候我真实爆笑,虽然不是不能想象的笑点,但是真的讲出来真的超级爆笑。
还有其他很多段子也能让人无意识地笑出来。
3. 看的时候其实有在思考其实很多段子都是固定下来的,那么反复听同一个段子的乐趣在哪里呢。
第12集八云在去世后的幻境中也讲了《寿限无》,这才让我充分意识到同一个段子由不同的人来讲是那么的不同。
八云的风格讲儿童段子和小夏差异好大。
4. 很少有动画以一个老头子作为主角,虽然这个老头子从年轻到年老都是个超级帅的大帅哥。
真的是太帅了。
就算是老头子了也好喜欢这个角色。
5. 第一季总让人觉得菊喜欢助六,我觉得这是制作组的锅,给里给气。
第二季中还是可以看出菊对美代吉念念不忘,当然对助六也念念不忘,但感觉就是纯粹的兄弟情了,这两个人真的是菊一生的永远无法释怀无法忘记的业障了,直到在去世后的幻境中与他们再次相见才终于放下了。
6. 第12集用整整一集表现了八云去世,没有一点现世情况的描写,让所有人都在幻境中出现了。
可以说是神乎其技,虐和感动都拉满。
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想着怎么了怎么了,难道这就死了吗。
虽然上一集末尾的那个氛围就是在暗示八云寿命将尽,但真的到了幻境一下子无法接受。
之前一集火灾剧情,也是看到了幻觉,但是没死,就想着这次也许也不会死呢。
没有这样的也许。
知道八云肯定要在某一集去世的,但是真的去世了还是觉得好难受啊。
在幻境中再次回顾了八云的人生,让他在幻境中最后一次讲了落语,看着儿童模样的小夏和信之助,难得讲了一个儿童落语,感觉是最后为孩子们和其他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7. 在幻境中的寄席门口有一个小彩蛋,门口的演员表上除了八云和助六这两个动画角色,其他的落语门派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落语大师。
小夏后来打工的咖啡厅的名字也是小彩蛋,写着佐平次,是与太郎好不容易掌握的落语段子《赖着不走的佐平次》的佐平次。
8. 哪怕听了松田先生对美代吉助六之死的真实版本的解释我依然无法对美代吉喜欢起来,毕竟起因是她持刀伤人,依然戳我雷点,不管她有什么理由我都不能接受。
可怜菊认为是自己去找了他们才酿成最后的惨剧,心疼。
还要把事情经过改编一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小夏的心理健康,简单粗暴地把整件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说是自己的错。
也造成了小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对菊又爱又恨。
9. 信之助一出场我心都要化了,这是哪里来的小天使,穿着幼儿园的水手服,太可爱了吧。
看到正脸我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八云和助六的娃吗,那个灰色的眼睛,和八云真的太像了。
所以到底是怎么生出一个像两个男人的娃。
10. 在看第二季之前先看了wiki的剧情介绍,知道信之助应该就是八云的孩子。
也就是说小夏未婚怀孕的娃是八云的娃。
所以后来剧情中很多暗示的点我想我应该都捕捉到了。
又是通过人物肢体语言找蛛丝马迹的游戏。
其一,八云叫小夏起床,小夏在睡梦中哭泣,一把拉住八云手腕,把八云拽到在床上,拽倒了还一直拉着八云的手腕,然后在八云怀中哭泣。
八云有点吃惊,但是没有抗拒的样子,还摸小夏的头安慰她。
看到这里我惊了,这也太亲密了,但八云对她的安慰又像是父亲而不是情人,至此我还可以找借口说也许这他们多年来一起生活的父女之情,或者是小夏单方面的有点喜欢八云。
其二,与太郎以为黑老大是信之助的亲生父亲大闹一场后,和小夏的单独谈话,小夏说“我已经给那个人添了很多麻烦了,那个人已经很勉强不愿意了”。
如果真的是黑老大,在已经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用“那个人”来指代,而且黑老大也没啥勉强不勉强的。
这里开始就让我觉得“那个人”一定是八云,只有他会因为立场的问题有勉强的理由。
其三,小夏和与太郎在桥上碰到深夜独自出来散步的八云,无论小夏当时对八云说的话,还是小夏扑到八云怀里哭,还是八云自然的抚上小夏的头,怎么看都超过了养父和养女的关系。
那个场景中与太郎的眼神让我觉得他可能终于意识到了信之助的亲生父亲是谁,而八云的眼神则是在警告他不要乱讲,而且最终用其他的话题结束了那个场景。
其四,八云和黑老大道谢,而黑老大表示自己口风很紧,肯定就是让黑老大帮忙让与太郎以为黑老大是信之助的父亲。
其五,八云去世前,小夏扶他到走廊的躺椅坐下,然后很自然地也坐在了躺椅上,且和八云离得很近,坐下后身体和八云的腿是相触的,然后又很自然地趴到八云身上哭了。
总之以上种种,两个人的身体语言让我觉得说他们没有过亲密关系我不信,这是骗不了人的。
可以控制自己不要说,但是要控制自己的肢体不要露馅是非常困难的。
虽说是用暗示的方式来表现,但因为给人的突兀感和不和谐感,几乎可以说是明示了。
最后,多年后樋口向小夏求证真相,信之助的生父到底是谁。
小夏的回答基本就是隐晦地承认了。
提高老板娘,黑老大和八云都去世了,所以也没有人知道真相了。
也就是说之前与太郎和黑老大大闹一场,很可能是这几个人一起计划的,与其让与太郎一直存有猜疑,或者万一知道真正的真相,不如把他引导相信错误的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与太郎和黑老大大闹的整个剧情中,八云是不在场的,是消失的,是不存在的,主角在这样的场景下不出场其实是很奇怪的,然而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八云从信之助生父的可能性中彻底排除了。
动画的最后大家说不会把美代吉去世的真相告诉小夏,与太郎说每个人总是有不想说的秘密的,是不是也暗指包括了信之助亲生父亲是八云这件事呢。
11. 对于小夏和八云为什么要生个孩子这件事没有具体交代,至少我没有在动画中捕捉到非常明确的理由。
根据蛛丝马迹我猜测,其一,八云被樋口称为是落语的死神,因着对落语爱恨交加的情感,与其说要传承落语,他也一直隐隐怀着让落语就此毁灭的无法言说的阴暗。
所以他既不会结婚生子,也不会收徒弟,收与太郎只不过是因为他和助六太过相似。
而小夏想要将助六和八云的血和落语都传承下去,因此才有了信之助的诞生。
其二,小夏总是担心八云哪一天也许就会自我了断,而信之助的存在让他在世界上多了一份羁绊,让他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
其三,大概就是小夏曾经真的喜欢过八云吧。
12. 那么八云到底是在几岁的时候和小夏生的孩子呢?
缺少一些基础年龄数据,我算来算去也算不清楚。
但我保守估计八云那时候怎么说也超过50岁了吧?
(我推测在50-70之间)所以这件事才是真正要隐瞒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可能受到非议。
不过如果是八云这样的大帅哥的话,50岁我也可以(喂!
13. 所以小夏对八云与其说是恨,不如还是爱更多一些吧。
最后她自己也说了,年轻时候对八云的那种感情不就是恋爱吗。
和这样一个大帅哥朝夕相处怎么可能不爱啊。
但是这种爱中又夹杂着永远无法原谅释怀的责备。
所以说人的感情真的是很复杂呢。
14. 长大后的信之助真就是八云的翻版。
八云的落语和八云的存在终于还是被继承下来了。
15. 我在10-14啰里吧嗦说了一堆,刚才去看了别人的评论,每个人都是大侦探,每个人都有理有据,每个人都证据还都不一样,同样的证据大家的理解还不一样。
我突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了,不排除是wiki的引导让我路走窄了。
还看了粉丝整理的年表,如果真是八云的娃,八云当时都67岁了,我的推测突然就有点说不通了。。。
虽然年龄不是问题,但是八云老师不至于吧。。。
而且八云对信之助的关爱也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范围内,不像爸爸。
我原以为是八云性格使然,比较冷淡,以及为了彻底不露馅。
但也可能是因为这就不是他自己的孩子吧?
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八云的孩子”说,也许小夏就和“重金求子”一样呢,八云只是一个工具人无法拒绝小夏呢,还有人说是小夏强行。。。
(不管是那种都太可怕了,我在说什么。。。
)胡扯一通,但我还是不想删掉我的推测,并且没有确实的证据的话谁都不对,但同时也谁都不错嘛。
制作组的目的达到了orz。
而且说什么继承不继承,好像有点一厢情愿了。
有人不喜欢这个做法,的确换个角度看这的确很不道德。
我没有批判这一点的原因是,在这个故事里,想要生下这个孩子,无论他是谁的孩子,是小夏自己的决定,那我的确没有立场去批判什么。
16. 第一季更多的是说落语的传承,第二季在传承之余,开始不断地穿插创新的话题,并且创新最终得以实践。
17. 万事万物仿佛一个轮回,不断得以重现。
信之助小时候说着落语的样子和小夏小时候如出一辙。
八云像七代目一样在表演结束后在高座上倒下。
信之助上台表演前感到不安,与太郎安慰鼓励他的场景就和曾经助六鼓励菊一样。
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又觉得很唏嘘。
18. 最后在雨竹亭重开的高座上,与太郎的一番话代表着落语的重生,不论年龄、性别、流派、地域,都可以有机会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的落语。
这也的确是真实的,因为现在真的有女性落语家,女性也可以成为真打。
真的让人非常感动。
19. 最后与太郎说“这么好的文化,怎么可能消失呢”,把整个故事从幻想拉回现实。
因为这个故事必然承担传播日本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也认为它做到了。
最后这样点破它的真实目的和现实意义,虽说是有些过于直白简单粗暴,但必须要让人意识到不是看完这个动画就完了,动画之外的真实世界中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文化和艺术。
20. 写到17和18的时候我突然想到。
曾经也是全部由男性把持着的落语艺术,现在也有了女性落语家。
而我们还在纠结女人能不能讲相声,还在为一个脱口秀段子争吵不休。
真的,至少在这一点上,高下立判。
与太郎和樋口老师说一定也会有只有女性才能说(更能表现的意思)的落语吧,也很高兴看到小夏突破自己给自己加上的“落语是男人的世界”的枷锁,终于成为女性落语家,做了自己从小最向往的事。
那么我们也可以有女性才能说的相声,只有女性才能吐槽的脱口秀段子。
如果有人觉得不爽,那只能是因为女性涉足由男性把持的行业还是太少了,所以说要做的只有坚持下去,绝对不要放弃。
21. 八云真是一个让人心疼无限惆怅的角色啊,一个人带着永远无法的释怀的痛苦生活这么多年。
小时候被助六的落语拯救了,体会到了落语的魅力,但又认为自己永远无法企及助六的天赋和才华而痛苦不堪。
在千锤百炼终于获得让人惊叹的技艺之后,却再也没有曾经的挚友和对手。
突然想到八云去世的幻境最后,八云和助六拉勾约定在那边的世界再见,呼应第一季两个人小时候在助六去劳军的前一晚拉勾约定一定要活着回来再会,真是让人落泪了。
因为世间再没有值得留恋的人,说出我只能和落语殉情,该是一种多么复杂而永无止境的孤寂和痛苦啊。
就像OP里助六拉开八云的衣服,衣服里确实骷髅的骨架,他的内心真的已在那个夜晚在那个山间旅馆,永远地死去了。
22. OP真的神,但是太阴间了,我根本不能(敢)听完,怕虐到自己。
23. 差不多说完了,最后说一句,我也愿称八云为二次元最帅老头子。
几场死亡不错,但是其他剧情疲软,最后结尾也?总之这个分过高了。
如果不是因为风格不错,第一部不错,这恶心的第二部不看也罢
有点过分消费第一部了啊,一再缅怀助六,本该是主线的小夏和与太郎的落语之路反而变成了支线,落语如何在新时代延续下去才是助六之路的精髓,不是么?不过八云的所有独角戏还是能让人沉醉,年轻时的妖娆老来变成了妖媚。还有最后那个大包袱,前面的心结全都重量翻番。
所以信之助到底是谁的孩子?
怎么还有伦理梗,结尾被恶心到了。
一位伟大落语家的一生,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圆满的画上了句号,两季看过来,真是感慨万千。若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作品是只有日本人能做出来的,那我一定会说是本作,这种东方人特有的纤细是西方文化永远都不会到达的境界。
先来说下某个缘分,昨天看《幕末太阳传》,发现它取材于落语剧目《赖着不走佐平次》。想找来听听,无果。两个小时后打开这部动画,接着看第三集,眼前就出现了《赖着不走佐平次》,大喜;往下看,发现它是此季的绑绳。何出此言?本季的一个重点在于与太郎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语风格。师傅对与太郎说,这个段子容易凸显自我,要唤醒自己,练习佐平次这个角色最为合适。其次,这个剧目也有助六的影子在里面。承继了一二季的感情交织;联想起今村昌平执笔《幕末太阳传》的剧本时做的改动,也恰是他的风格摸索,后来几经变化,他也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师。这一切,真如同这里的与太郎;而在本季结尾亦响起了这个剧目,回应的正好是此季的另一主题:时代更迭,轻舟已过万重山,但热爱落语的各位的最终决定就是赖着不走。如此这般,试问,落语又怎会轻易消失呢?
难能可贵的好番
作者太会整活了,那种设定是怎么想出来?不会是看本土视频取材的吧?这种情节别说写,你哪怕是想也不行吧。真弄出来了,不然你怎么搞都无法让人满意吧?。
完美落幕。神声优们的神表演太好看,演技饕餮大宴。
第二季开始每次看到松本桑出场总是很感慨,他见证了所有角色的人生和成长,最后却也道出自己一生的遗憾。几次泪目因为他的出场,你的一生到底拿的是主角戏码还是配角
这感情线真tm恶心人啊,小夏和八云生孩子。滚nm的,莎比剧情
主题没有第一季那么深,可能关于行业和个人之路的探讨第一季已经做的很多了。这一季的人物情感方向很激烈又复杂,第11集给我哭死。另外就是因为第一季没有字幕硬听过来,第二季又有了字幕,果然传统的落语故事本身文本很一般,但每个师傅的演绎全都不一样!尤其是反复讲述的几个段子,不看字幕时更容易欣赏落语师傅的个人风格和小小改动,那种细节与风情是文面不能承载的表演技艺。死神最喜欢与太公九代袭名那次讲的版本,助六的梦金不错,八代目的段子我最喜欢的居然是寿限无。动漫里老年人一般都是些脸谱化背景板。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老人主角戏,老人的爱,欲,情,恨,过去与往生,十分完整,极为动人,石田彰老师演技封神。
这是在搞笑吗,这么生硬的强行happy ending,死神的严肃性,艺术性和统一性完全被破坏了,绝对掉档次的低劣编剧,竟然能拿这个分,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EP09与太郎抓住师傅手那段真是揪心啊!
第二季整体基调悲的不行,一心只想把落语带进棺材的师父越老越色气 ,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幸好还有一群爱好落语的人不离不弃。
没有第一季八云和六助篇好看。甚至有点无聊。
还是不喜欢
落语neta重复,剧情功能性,最后不伦直接搞恶心。第一季是理想,第二季是现实。我不需要现实。
不太喜欢这一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