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纳姆制造

Made in Dagenham,铁娘IN工厂(台),我们需要性,达格南制造,We Want Sex,We Want Sex Equality

主演:莎莉·霍金斯,裴淳华,米兰达·理查森,鲍勃·霍斯金斯,理查德·希夫,Jaime Winstone,杰拉丁妮·詹姆斯,丹尼尔·梅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达格纳姆制造》剧照

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2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3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4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5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6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3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4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5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6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7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8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19达格纳姆制造 剧照 NO.20

《达格纳姆制造》剧情介绍

达格纳姆制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8年,英国达格南。福特汽车制造厂无疑是英国私营企业里的龙头翘楚。然而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汽车行业里,女性的地位却显得尤为低下。187位缝纫女工在条件极为恶劣的工厂车间里,汗流浃背地埋头缝纫汽车座椅衬垫。肮脏闷热的工作环境,漫长无比的工作时间,而最重要的是,她们的工资却因为性别原因而被压榨到异常低廉。然而为了维持生活最基本的开销花费,这些女工们一直隐忍着这些不公平对待。终于,她们决定高举标语走上街头,罢工抗议在工作中受到的性别歧视,要求同工同酬。 丽塔·奥格兰迪(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无疑是这场女性权益斗争中的领军人物。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不断的尝试,丽塔带领了众多女工踏上了维权之路。很快,这次罢工席卷全英国,成为了颁布反性别歧视的“公平工资法案”的导火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无处寻觅杀死那只野兽地窖藏恶枪弹少女假面骑士时王外传RIDERTIMESHINOBI希望的诞生超级骑警2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季相信·爱玩命毒师2:大师班仿妆齿轮第五季幸福密码椰子英雄富江最终章:禁断的果实魔法少女毁灭者失踪女孩欧西里斯的天秤胎动顺疯车2分手专家小白龙熬烈再见歌舞伎町萌宝找辣妈我人生中最美的一周神秘保镖白狐的人生连理刺客四时好做头

《达格纳姆制造》长篇影评

 1 ) 你以为你和女人做了一样的事情就是圣贤了?其实本该如此。

5.8分 为了历史意义加半分,而电影本身来的非常差劲。

给我一种烂大街的国产主旋律的叙事节奏,忽快忽慢,衔接粗糙。

人物性格脸谱化,太多不切实际的仁慈使得影片看着像个无法自圆其说的童话,看得出来导演尽力在给每个角色赋予层次,但是效果反而南辕北辙,使得本来可以成为“英雄”的几个配角变得很矛盾。

尤其connie的几次情绪变化简直生硬的要命,看得我直接汗颜。

莎莉霍金斯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稳,温柔中带着犀利坚定。

喜欢她的表演的人会很享受。

裴淳华戏份少到可怜且略显多余,虽然制造了一定有趣的支线。

rita和丈夫争吵那段是电影唯一的亮点,虽然我完完全全猜到他们的对话,俗套至极,但是确实戳到了我的爽点——你以为你和女人做了一样的事情就是圣贤了,其实本该如此。

如此浅显的道理,却需要一场又一场运动来传达给世界,何其悲哀!

本该是高潮的那段演讲的力度逊爆了,完全没有调动起我的情绪。

结尾芭芭拉的那段发言都比它精彩万分…

 2 ) 镜头虚化的一个小人物

演讲中这句话感触最深You had to do something.That was a given.Because it was a matter of principle.Youhad to stabd up ,you had to do what was right.Otherwise you wouldn't be able to lokk at yourself in the mirror.当遇到一些事情时,我的头脑经常充满一些复杂的交错此起彼伏的概念,社会的,过去的,眼前的,如洪水一般冲刷大脑。

“原则”与“正确”也被冲刷成骨架,架在博物馆的展柜中以孤独的身影接受参观者的小声评论“原来是之前都是这样的,这样真好啊。

”事实上,长久以来,我是参观者的一员,不敢走出这个怪圈,明明这样是正确的,做起来却担惊受怕,所以就缩在一个划定好的盒子里,默默地为勇敢者点赞,不过我很喜欢这样的事,很刺激,就像剧中镜头虚化的一个小人物心中的台词一样。

 3 ) 女权

中国没有女权运动,幸亏八国联军打来,连带着发生了五四等一系列运动,否则我们都还缠着小脚。

欧洲也是多亏了二战,要不女人们还是在家里做煮妇。

68年在英国福特汽车厂的妇女们发起了罢工,要求看起来天经地义的男女工资平等。

这个“小小的”罢工后来引发了改革,竟然将此立法在案。

写着写着就很灰心。

 4 ) 关于女人

每次看到英国片子,都欣喜万分。

这一部,有我喜欢的主题。

一群女工,如何觉醒,为自己争取利益。

原来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女工,偶然事件,造就了她的不平凡。

纵然选择这条不寻常的道路,会遇到各种阻力,生活的、家庭的、朋友的。

可最终她做到了。

当然,这也是周围所有人给予的支持。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谁。

家庭中的女性往往没有了独立的身份,而被简单地粗鲁地对待。

在陵园路口这部片子里也有体现。

闪耀吧,绽放吧。

你值得拥有那些光芒。

 5 ) 好电影,中国人应当感到骄傲

四九年来,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那位说我们享受的是人家的斗争成果的,说错了。

真惊讶到了七十年代,英国才率先有了这样的立法。

中国在这方面真是进步多了。

 6 ) 姐妹们站起来

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那种仿佛穿越到过去的古老氛围。

事实上,它讲述了1968年真实发生的事件——距离我们不过四十多年前的历史。

由莎莉·霍金斯(在《无忧无虑》中表现出色)饰演的丽塔·奥格雷迪,一位在福特工厂的缝纫工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成为了争取女性平等薪酬斗争的领军人物。

导演奈杰尔·科尔讲述这个故事时没有过分严肃,而是以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正义对抗不公的主题——“因为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福特工厂、汽车和工人们的真实历史片段,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的英格兰街景,这些剪辑不仅让影片更具年代感,还减少了观众对服装和布景的过度关注。

科尔导演显然对女性有深刻的理解,这在他之前执导的《日历女孩》中也有所展现。

影片中的工会、福特公司、工人以及政府的冲突清楚地展示了整个争论的荒谬——一个单纯的正义与特权之争。

丽塔·奥格雷迪之所以能如此有效,是因为她直击核心,将问题简单化为对与错。

这一点在她与国务秘书芭芭拉·卡斯尔(米兰达·理查森饰)的一次会面中尤为明显。

当芭芭拉试图谈判达成一个能让福特满意的协议时,却在丽塔的影响下意识到,解决方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正义。

影片中其他演员的表现同样出色:鲍勃·霍斯金斯、理查森、丹尼尔·梅斯(饰演丽塔的丈夫)、鲁伯特·格雷夫斯和裴淳华(夫妻分别在对立立场)等,整部电影的情感支撑在莎莉·霍金斯的肩膀上。

她以一种自然流露的活力完成了角色,让观众不禁为她加油。

霍金斯在《无忧无虑》中的表现就很出色,而在这里她的表现更胜一筹。

影片没有过多描述随后一年中国务秘书卡斯尔与工会之间的激烈冲突,而这些斗争被认为导致了1970年工党下台。

不过,卡斯尔在这些重要议题上的贡献非常明显,她的努力直接推动了英国1970年《同工同酬法》的出台,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树立了榜样。

这是一部极具鼓舞人心的影片,展现了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勇气与决心。

每当有人讨论缺少强有力的女性电影角色时,这部影片无疑是“事实有时比虚构更强大”的最佳例证!

我给出评分 9/10点击下面链接 免费观看缩编版《达格纳姆制造》

 7 ) 英国同工同酬法案的里程碑——女工的第一次罢工

深度剧透,慎入!

We know the feeling!!!通过这张海报就看得出来,这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那就快来看看吧!

影片信息:《达格纳姆制造》Made in Dagenham(2010, IMDB: tt1371155)台湾翻译成《铁娘IN工厂》,还有不知道谁翻译成《我们需要性》(谁不需要?!

)。

片长113分钟。

该片在豆瓣有3,680人评价,得分8.1分;IMDB上12,796人评价,得分7.2分。

该片于2010年9月20日在英国上映,因为是比较老的电影,目前网上资源并不难找,片长也适中,片中女性个性鲜明,情节设置节奏轻快,颜色明亮,看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作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英国男女同工同酬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很值得一看的。

男人们代表女工讨论问题导演:奈吉·柯尔 Nigel Cole英国电影、电视剧导演、和演员。

主要作品有电视剧《临阵软脚》、《外科医生马丁》、《哈利法克斯最后的探戈》,电影《拯救格蕾丝》(2000)、《日历女郎》(2003)、《相见恨早》(2005)。

Nigel 1959年出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的朗斯顿。

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1980年代,给英国中央独立电视台导演时事节目以及纪录片。

1990年代他开始写作、导演舞台剧,并参与了电视剧集的导演。

2000年,他的第一部电影《拯救格蕾丝》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观众选择奖。

本片《达格纳姆制造》获得BAFTA多项提名,但是并未获奖。

剧情介绍:

本片是根据1968年英国达格纳姆发生的福特工厂缝纫师罢工事件改编的。

达格纳姆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伦敦的工厂所在地,当地的大多数人都是工人,女人做缝纫工,男人做机械工。

缝纫的厂房条件很差,闷热无比,女人们都穿着内衣做工,男人来了就会有人大喊“男人”,大家就会穿上衣服;下雨的时候,屋子漏雨漏得厉害,屋内要撑伞还要用桶子接住漏下来的水。

女人们赚得很少,因为她们在评级中没有被评为“技术工”,但是这187名女工非常团结,在一起工作得很开心,她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大家都是彼此的朋友。

穿着内衣工作的女人们可是公会里面全是男人,他们认为女工们的问题要排在男工们的问题之后,女人也不能被当成技术工人。

Rita O‘Grady在与工会的男领导无法达成共识以后,领导了她人生第一次罢工。

回到厂房,Rita一声令下,大家就都停了手,开始出门写标语罢工去了。

从这时开始,在公会里的女工的支持者Albert的启发下,Rita明确了罢工的诉求就是“同工同酬”。

她们的罢工得到了媒体非常普遍的报道。

你说这有没有技术含量?

女工的罢工导致了工厂停产,男工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怨声载道。

Rita的老公一直对她的工作很支持,可是在逐渐没钱Rita又不事家务的情况下,有了一些情绪。

女工们坚持着罢工,虽然中间有一点小插曲,在Rita的努力下仍然团结在一起。

Rita在全国工会会议上面激情澎湃地发表了演讲,赢得了(全是男人的)工会的支持,还被全国劳工部部长接见,最终争取到了马上执行的92%的男工时薪,并且马上立法执行男女同工同酬。

原事件介绍:1968年6月7日,在劳工领袖Rose Boland, Eileen Pullen, Vera Sime, Gwen Davis, and Sheila Douglass的带领下,福特汽车公司达格纳姆工厂的缝纫女工们开始罢工游行,之后哈利伍德工厂的女工们也开始罢工。

这些缝制汽车座椅套的女工们的罢工最终导致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停产。

她们罢工的原因是,在工厂对工种重新评级之后,他们的工作被归类在B级——有较少技术含量的生产工作,而不是C级——较多技术含量的生产工作,在此之外她们本来就还会比同属B级的男工少拿15%的薪水。

那个年代公司们普遍会给女工低于男工的薪水,而不是考虑职位所需能力。

罢工开始3个星期以后,在劳工部长Barbara Castle承诺女工立刻给她们仅低于男工8%的薪水、并且在下一年将她们的薪水增至与男工相同以后,女工们停止了罢工。

当时也组织成立了质询法庭来重新考量她们的评级,但是直到1984年的再次罢工,她们的评级才达到C级。

该罢工事件成为了英国劳工关系纠纷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是1970年平等薪资法案通过的一个导火索。

1975年该法案正式生效,这是英国第一次采取措施禁止针对女男的薪水及雇佣情况的不同对待。

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以后,该法案马上成为1957年签订的《罗马合约》的第119条第一部分,该条规定了女人和男人从事同种工作应该获得同样的薪水。

这个小老头就是Albert联想到真实的世界……整部影片的气氛是非常轻松的,其中有很多篇幅描写了女工们的团结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她们色彩绚烂的衣着也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通过描述Rita O’grady 这个虚构人物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女工成长为罢工领袖的故事表现女工们的力量。

轻松的另一面就是,该片对女工们的罢工以及应该可以称之为“女工要求同工同酬”的运动内部各方利益的博弈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不同家庭境况的女工的不同诉求,女工们丈夫的支持情况的不同对于她们参与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诉求的高度参与者之间的博弈都没有表现出来。

更不用提运动群体与外部相关群体之间的博弈,比如男工掌握的工会,与政界代表人物的互动等等。

Rita在片中是一个近乎天生的领袖,有严格的道德底线,正得不能再正的价值观,遇到困难也从不轻易退缩,真是新时代杰出青年的榜样!

但是这个人物不能说是一个层次丰富的人物,她作为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工人的身份被消减到了最低,罢工女工领袖作为一个“人”的部分被消解了,仿佛她成了竖起来的一面旗子。

人的复杂性在每一个运动中都会对运动本身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占据领导地位的人们的复杂性。

片中裴淳华塑造了一个中产阶级妇女,她在剑桥取得了历史系的本科学位,却在毕业之后当了一个不能实现自我的主妇,这让我马上联想到了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

为什么中产阶级妇女作为一个身处更高的社会地位、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妇女,甚至不能像底层(低层)劳动妇女一样争取自己的权利呢?

本片自然没有讨论。

这让我想到我听来的日本女性的情况,与男孩一起受教育努力学习竞争着上名牌大学,毕业后尽力找到好工作,但是在结婚后立即放弃自己的职业回归家庭、生儿育女、照顾丈夫。

片中罢工女工的社会身份都是女性缝纫师,她们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领一份薪水——按照维基提供的数据,是同级别男工85%的薪水,这份薪水对于整个家庭——她们的丈夫通常是该厂的男工——为数不多的收入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或许也增加了她们在家庭内部的话语权。

所以在被记者问到,你们的老公支持不支持的时候,她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他们不得不支持!

同时代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是否有这个底气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桥段,想要推荐给身边的催婚父母们福特工厂的高层——当然都是男性——在一开始对女工的要求置之不理,首先就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他们认为男工的事情更重要,男工更可能惹麻烦,男工们的要求更应该满足,而女人搞不出什么大事情来。

但是在发觉自己预判失误,女工们仍坚定地主张自己权利的时候,他们恼羞成怒,表示不能被女工们牵着鼻子走,不然全世界的女工就要翻天了。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如果从经济学的理性人角度来看待的话,福特高层应该赶快解决属于绝对少数的187个女工的小问题,防止它扩大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他们没有。

因为女人应该听男人的,应该安于现状,应该不要反抗,而男人如果听任女人成为领导他们就失去了“男子气概”,这让我觉得资本除了有逐利的性质以外,还有一种霸权性男性气质。

R. W. 康奈尔在她的《男性气质》一书中提到过“霸权性男性气质”这个概念:符合当前主流性别刻板影响期待的男性气质,或许50年来霸权性男性气质都没有本质的改变,而且中国和英国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异,都自大且愚蠢。

在女工们的罢工导致了整个福特工厂的停工以后,男工们对罢工领袖Rita表示了作为家里的经济供应者不能再提供经济支持的不满,甚至Rita的老公Eddie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这是一个普遍而有趣的现象:男工们明明知道罢工事件产生的原因是资本家们肆意压榨女工,不给她们应有的尊重和公平;但是男工们不会跑到福特高层的办公室去表示不满,而是对身边的女工们表示不满。

女工们是身边可以控制的,地位可能比自己还要低一点的人们,而男性公司高层不是;而且男工们自己虽然也是在被资本家们剥削着的,但是没有女工们被剥削的那么厉害,他们似乎可以因此产生某种扭曲的优越感。

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除了性别,还有阶级。

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英国劳工部部长Barbara Castle也是一名女性,是个红头发的爱尔兰人,片中的角色塑造是有点干瘪和反复的。

在实际的状况中,她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或多或少会帮助到罢工的女性,因为她至少听得到也听得懂她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本片的娱乐性和知识性都很强,但是作为一个电影的艺术性和深度是不够的,我个人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是不满意的。

片中有很多经典的场景,很多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对白,但是组合到一起却并不完整。

建议你去看看,告诉我你的想法。

与君共勉备注:-导演介绍改编自Wikipedia该导演页面-影片海报及相关照片/图片来源于豆瓣该电影条目-截图组合是小编自己弄的-1968大罢工的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d_sewing_machinists_strike_of_1968-罢工情况介绍为作者野生翻译,如有错误请指出。

-如果有槽要吐,欢迎留言吐出来。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我们与平权”,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8 ) 连续三年TY Musical,这次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胜利

你校太牛逼了!!!!

今年的TY Musical选的题材真是完完全全的Alex Talk风格,最后的一幕幕都令人热血沸腾。

女主光是记那么多台词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歌又唱得好,连动作表情都演得那么到位,Alex果然人才辈出;隔壁学校借来的男主真是酷来西,刷新我对隔壁校只会泡妞打rugby的观点,这位老哥长着一副nerd脸可却演得一手好戏(nerd脸大概只是我一人的感觉哈哈哈哈),他们在互诉情话长凳亲吻的情景都让高三的阿姨老脸一红;ensemble就那水平,还是一群爱凑热闹的二缺上去发呆神游对口型;好友她妹vic小姐真是太酷了,一人分饰四五角,每次上台衣服都不一样。

自己感觉大概musical和普通电影的剧情不太一样,只有主线,可回想当时女性争取自己应有权利的那份热血,被熏陶了近三年的我依旧没把女权根植在心,是否该检讨自己。

 9 ) 我们是否还有抗争的力气?

情很吸引人,女主角乍看上去不算万人迷,但是她内心的强大、坚韧,都在一颦一簇中表露无疑。

我不是把它当历史片看的,也建议大家不要将它与天朝相比,否则会心情郁结而死。

沉默的大多数,永远不会为公平而战,更不具备坚守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的勇气。

安于现状的人,永远不会发觉生活其实本应过得更好。

连自己都不去争取,将来更别想有人去为你争取了。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何时才会有抗争,我很好奇。

 10 ) 《达格南制造》:妇女能顶半边天

本片基于真实事件那些罢工的女人都楚楚动人此片其实在宣扬一个朴实的普识原理那就是“平等”这个词在地球的任何角度都很难实现比如物种的高低之分、环境的好坏程度性别的生理周期差异等等可是我们渴求平等编导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表达人世间的奢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确实鼓舞人心如果那个国务卿不是女人我想结果一定又是纠结的莎莉·霍金斯的表演的确可圈可点她完美诠释了一个理想的女性信念的强大可以使人勇敢表达她的家庭也是健康圆满的这也是支持她的关键之一其他几个女性角色也是恰到好处鲍勃·霍斯金斯这片绿叶演的也挺激动个人评价:8.6分第一次她去学校湿了双脚第二次她在学校门口湿了全身真是上善若水啊

《达格纳姆制造》短评

Rosa 又美呆了....Sally 一贯的坚强~

6分钟前
  • Serenity
  • 力荐

看的时候脑子里就闪过4个字:革命孤独。。。为了equal这几个字 这些女人付出的何止是青春

11分钟前
  • TTTZB
  • 推荐

太应景了,超Feel good。

16分钟前
  • Nowaysis
  • 力荐

猜我在参加什么活动╮(╯▽╰)╭好吧忍不住想要从视听语言方面分析缺点怎么破=_=

20分钟前
  • 纪小楼
  • 还行

姑娘们的英伦复古范儿真好看,尤其是Sally Hawkins,听说林奕华在围脖力荐这部片儿来着~~

23分钟前
  • 红糖豆包
  • 推荐

电影中的女工们面对不平等没有冲着普通民众气急败坏乃至歇斯底里,而是直接和相关人据理力争,从大公司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蛋糕,这可能是争取权利最理智有效的方式。比起现在只知道讲废话不做点实事的各种主义来说,她们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2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我从觉得男女应该不平等

33分钟前
  • 爬爬
  • 还行

用We Want Sex做名字绝对是低俗。。。Made in Dagenham 明明挺好。佩服这些女性。而且那条红裙子太漂亮了(不过女主太瘦小穿着不好看)

36分钟前
  • ashmiss
  • 还行

好吧,工会是否是合法的组织呢,工会是否符合民主的市场经济呢。好吧,这是一部政治片。政治片通常比较肮脏

41分钟前
  • 黄小佳
  • 还行

Don't let people tell you what can do what coun't! 世界上总有一些可爱的!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她们而变得美丽!

42分钟前
  • sfdm
  • 力荐

大概剧组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服饰上了所以完全忽略了剧情和演技?女主那张要哭不哭的憋屈脸啊...真是再次印证了卑微者的自尊心是多么可怕的力量,发酵着发酵着就蒸腾出一个革命。

46分钟前
  • 來自咖喱星
  • 还行

我发现多数人觉得这是部女性电影,感慨女性到底要什么,我就讶异了我怎么完全没这种感觉,是因为生在上海的我们从小就被当男孩子养吗,无论读书事业都要和男人一样挣,男人也从来没把上海女人当女人的原因吗。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很真实的工人阶级斗争电影,比咱们的主旋律真切很多。

47分钟前
  • 画瞳
  • 推荐

罢工,要求公平

4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争取平等的 预告片好 其他没感觉

53分钟前
  • LoVe
  • 还行

一流的 题材三流的演员

55分钟前
  • 绿洲
  • 推荐

相比同类女权题材,本片欢乐又时刻振奋人心,去他的苦难家庭矛盾,去他的文艺强调,导演的敏感和对群戏的精彩掌控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一场女性大联欢。这就是一场伟大的行为艺术!★★★★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uk film concil的官僚产物。。。真是稍微有些平庸和无聊。。。

1小时前
  • 念敏
  • 还行

额的娘啊,女主人翁的年龄设定估计小了20年……要不然和丈夫那段亲吻戏谁看得下去……大事件温馨欢乐地演绎。

1小时前
  • christann
  • 推荐

我们看西方人维权是多么地隔靴挠痒啊,所谓阻力不过是老公牢骚几句再踩着电单车追去道歉,盟友叛变再火速回归阵营,政治家摇摆两下便决定对抗资本家。啧啧,我都要哭了,这哪是维权,用老罗演讲的话来说"历史选中了"她们来做这件事,而已。

1小时前
  • 阿宝
  • 推荐

除了口音完全不像英國電影。

1小时前
  • 别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