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剧,也是周五的晚上闲的无聊,点开看看玩的,谁知一口气看完了25集。
其实导演和编剧就是想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剩女”的种种现象,这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
姜大雁是一个好姑娘,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好姑娘是不太可能被剩下的。
反倒是她的闺蜜们,各有各的代表在现实里挣扎的生活。
任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临了发请柬的场景里请柬上老公的名字叫泰山,正好“人猿泰山”命中注定的一对。
作为最丑的闺蜜,任媛却是第一个成功把自己嫁出去的人,而据任媛自己说,这是因为自己把标准放低了,把期望放小了。
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身边的剩女朋友时最常想到的“解决方式”。
但是这不见得就是多么正确的,这种幸福感或许就是任媛说的那种踏实、舒服。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一个剩女并不是都是因为把自己的标准定得太高而被剩下的。
姜大雁就是根本没给自己定下标准的那种人,“我只是想找一个有感觉的人结婚,这要求算高吗?
”或许这种标准太不好把握,或许这个“标准”真的太高?
我也不知道……小文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虽然李潇没有说小文的老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觉得那个男人不见得能hold住小文这样的心理医生。
小文也是剩女的一类代表,聪明、有见识、经济和精神上高度独立,这也是很多人对剩女的第一想像。
但是最后导演也让这样的“白骨精”有了自己的爱情,也是对剩女们的祝福吧,这样的优秀女人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优秀而被剩下。
至于吕薇,暂时得不到爱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的剩女也有,不过见得不多,一心想找个男人中的极品的吕薇或许才是追求般配的忠实信仰者,至少在她的心里,她该找到这样的一个男人,成为自己的另一半……写着写着,都快把自己真正思考的话忘了。
姜大雁在给自己找结婚对象的过程中,一直都是被动的或者说一直在努力给自己寻找最适合的那个人,但是宋佳说的一句话很对:干啥事都必须努力,你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唯独相爱不行,没听说哪两个人相爱是靠努力得来的结果。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待爱情,姜大雁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找一个有感觉的人。
可是对待婚姻,每个人了解的都不一样。
姜大雁为什么慌慌忙忙的给自己找对象,除了因为自己的年龄已经34了,真是等不起了,我想家庭和社会也给了这个老姑娘不少的压力。
自从小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姜大雁的婚事就成为了这个家的头等大事,每次合适的结婚对象登门拜访,家里人都是全家总动员,为了姜大雁的婚事忙前忙后。
爸爸因为给她上相亲节目,成为全家的众矢之的,要闹离婚离家出走;妈妈因为不想错过彭坦这个金龟婿,和医生李阿姨串通蒙骗大雁称是得了癌症,借此催促大雁赶紧结婚;弟弟弟妹因为彭坦也差点闹得离婚;小妹妹夫经过许多的小摩擦最终也离婚而散,虽然并不全怪姜大雁,但是也因为她嫁人的事起了不少矛盾;还有奶奶……所有这些都像鞭子一样,催促着大雁,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嫁出去。
所以大雁对每一个可能成为结婚对象的男人都付出自己的诚意,看起来好像是“母爱泛滥”(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了)一样,清高在一个34岁的女人身上或许真的看不到太多。
从第一集到最后的25集,我看到了这个女孩在一路上的坚持和妥协,对生活的妥协。
连自己的闺蜜都觉得要放低标准,寻找“幸福”而不是感觉,在大雁的心中能不产生一些波澜?
所以她一步步地妥协着,为了抓住家人眼里的金龟婿,她试着去忍受两面三刀的彭坦母亲,试着委屈自己去背那些规章制度一样的条文,试着让自己更像一个符合彭母心意的“童养媳”……;为了在最后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把自己嫁出去,不顾那些明显的文化差异,努力去接受“螺丝螺母对不上槽”的出租车司机耿大志,但是她心里也知道,她根本不爱他,李文琴的那一叠声的质问,让自己泪如雨下,也是在哭大志,也是在哭自己。
刚开始的方泉,带着目的结婚的男人,或许在这时候的大雁看来,也不是那么的不可接受了吧,李潇没说,我只是这样猜测。
就算是被生活步步紧逼,不断妥协,但是姜大雁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我喜欢这样的姑娘。
面对陪着她一起经历生死的程闯要离开自己,她也没有低声下气地求他留下,即便千万般的不舍都写在脸上,她还是把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女孩子该有的骄傲表现出来。
“那我不去送你了啊”背过身去的一刹那泪水夺眶而出,但是还是勇敢地对程闯说:要是你没说这些话该多好,你要是想拒绝我,可以有许多的方式,可是你偏偏选择了最残忍的一种。
或许姜大雁根本没时间去考虑到底是谁要结婚。
自己想结婚是真的自己想吗?
还是说为了家人不在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而担心操劳,为了在世人面前不受那么多的猜疑和白眼,让人家指着脊梁骨说:老姑娘,还没嫁出去呢!
剧里没有表现世人对大雁是怎样看待的,但是我们可以猜想,或许这些压力才是带给姜大雁痛苦的根源吧。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必须得结婚,我曾经问过我的父亲母亲,父亲给我的答案是:为了生孩子。
母亲给我的答案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
反正是糊里糊涂的结了,像是上了贼船,看起来这么多年受的苦和罪,还不如单着来的舒服呢……我的婚姻观和姜大雁差不多,我觉得要结婚的那个人,我必须是爱她的,喜欢跟她在一起的。
但是有句话不是这么说么:谁离了谁不能活啊!
现实点讲,我不敢奢求找到一个像祝英台、朱丽叶一样的离了我不能活的主儿,因为我也不是梁山伯、罗密欧,但是我也无法想象自己跟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不喜欢的人一起有了孩子,一起生活。
如果碰到姜大雁这样的女孩子,我一定要追她。
故事还是在火车站的铁轨旁边结束了,这是最好的结尾方式,铁轨蔓延的两边是互相没有错过的爱。
或许幸福就是在生活的步步紧逼下坚持底线的一路妥协。
姜大雁。
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性格,态度。
理智,不妥协,不勉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事情,特别是那些和自己一生相关的,绝不要含含糊糊的结果,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当然,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一直在等,等待心中那个合适的。
最后生活眷顾了她,33岁这年,她终于等到了,当然在对方出现后,她也主动去争取,并且把握住了。
凑凑合合的生活,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间的差别,相信不比天与地的差别小。
知道这部剧很偶然,是在我的某个大龄女朋友的msn日志上。
然后我利用周末两天时间用uusee看完了25集。
原来我一向喜欢看正剧,看第一集的时候,那种夸张怪诞的表演风格,差点使我看不下去,不过后来这部轻喜剧风格的电视剧还是吸引了我。
这部剧其实是一部都市大龄女的爱情童话剧,女主角34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姜大雁,成了一名老少通杀的被桃花运包围的女人。
从比自己小一轮的富家子张耀阳,到年龄跟她父亲差不多的成功男士苏如是,还有金领帅哥留美博士彭坦,英俊有为的副校长程闯,先后都与她擦出爱情火花,演绎了一段段浪漫情感故事。
还有一名一直默默喜欢和关心她的出租车司机,在旁边默默相伴。
虽然过尽千帆皆不是,但是大雁最后也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有感觉的那个男人程闯。
这部电视剧,许多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电视语言的运用很流畅,剪辑节奏明快,表演风格比较夸张怪诞,有喜剧效果。
台词写的也不错,生活气息浓,可视性很强。
也算难得一见的不错的肥皂剧,消磨时间的一个不错选择。
从电视剧的童话中走出,放眼现实,其实只有大龄美女可以不愁嫁,比如大美女林青霞,以40高龄仍然得以嫁给打工皇帝;比如李嘉欣,黎姿,也是年近40高龄如愿嫁入豪门。
至于样貌普通的大龄女青年们,我周围就有一批,年龄大多跟剧中的姜大雁差不多,30好几,其实个人事业发展的都还不错,有大学教师,有出版社编辑,有医生,有设计师,却迟迟找不到心仪的适婚男人。
放眼大龄单身男人,大抵有几类情况,一类是个人条件较差,或者事业没起色,或者个矮貌丑,或者性格脾气古怪,属于被人挑剩下的“被剩下”;一类是个人条件超好,属于所谓钻石王老五,这其实是很多女人包括大龄女理想中的结婚对象。
不过这类男人也知道自己的身价不凡,所以大多数都很挑剔,根本不会考虑选择同年龄段的大龄剩女作为结婚对象;一类是人品问题,比较花心,喜玩感情游戏,玩世不恭不打算负责的花花公子,这类男人不能托付终身;还有一类就是离异的,如果有孩子,大龄未婚女嫁过去就要当后妈,也是顾虑重重,问题种种。
再看看大龄单身女人,有很多还是很优秀的,个人条件很不错,不过往往如剧中的姜大雁,追求“感觉”,追求“完美”,觉悟较晚,一不小心就被剩下了,成了老大难。
特别是有过失败感情经历的大龄女,更难找到合适的交往对象,对比自己年轻时候曾经交往过的前男友,要让自己委屈自己,嫁给各方面条件比不上前男友的男人,还真是心有不甘。
和男人不一样,大龄单身男人可以找自己同龄的,也可以找比自己小的女人们。
而大龄女们,只能找比自己大的,找比自己小的,自己也没安全感。
而跟自己同年龄段的大龄男往往把目标更多指向年轻的小姑娘们。
想结婚的大龄女们的处境其实远远没有电视剧中那么乐观,找个合适的相亲对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忍看年华付水流,一年过一年,依旧形单影只。
所以么,我觉得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爱情童话不属于都市大龄女,看看电视剧,放松娱乐下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要以此来幻想自己可以跟姜大雁一样幸运。
最明智的选择是应该赶紧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明确,抓紧时间,积极行动,如果你姿色平庸,真的过了34岁的大龄剩女,依然在做梦,希望遇见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恐怕孤独终老一生的可能性更高。
相爱要趁早,再不相爱就老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生苦短,黄昏恋可能是不错,不过何必蹉跎年华呢,早点找到那个有感觉的人,携手同游人间,不是更好么?
看完,最大的感触是,或许我应该改变一种观念,恋爱的观念。
感觉自己这方面和大雁有点像,总喜欢把男朋友当做未来的丈夫,总以为谈恋爱就是为了结婚。
大雁的心理医生朋友一句话点醒了她,也点醒了我——何必呢?
何必把恋爱弄得这么复杂这么沉重呢?
为什么不能放松一点处理呢?
或许是我们这类人都太在意了,太在意感情的付出。
所以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变得沉重,弄不好还成了包袱。
何必这么看重呢?
所以我想,可以慢慢改变一下了。
另外,爱情永远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永远是一种神圣的感情。
大雁一直等,一直等,等到自己就快人老珠黄了,仍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总说人有很多无奈,除非是古装剧中那种因为国家大业而不能追求自己幸福的皇帝的角色,普通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追求最爱的人?
总说无奈无奈,我看是不想吧,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金钱,比如权力,都比爱情重要,所以放弃了,所以“无奈”。
其实也无可厚非,只要这种人不要一边为了钱权放弃了爱情,一边还在抱怨不相信爱情就行了。
看了大女当嫁,不是让我嫁人的心情更急切了,反而是更坚定了找到一个心相印的朋友的信念。
只是不知道,如果我也到了三十四岁还没嫁人,家里人是不是早已经整天忙得比电视剧里的还夸张了?
又或者,他们根本不会让我等到三十四岁还不结婚?
我在看剧的时候,有两个感慨:第一,女主角对感情和婚姻的定位很合我意,“想找一个懂我,我能爱得上的人”;第二,我想八成,我也会被剩下。
宋佳在剧中常说的一句话:“我跟他不是一路人”。
这句话总能让我一震,因为我自己也发现了。
决定两个人能否在一起的因素很多,比如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乃至于极细微的生活习惯。
但是真正恋爱的时候,才不会去归纳到底哪条符合了,哪条不符合,只是一种感觉——是否同路人。
倘若是一路人,便怎么着都舒服,怎么闹也还是自己人;倘若不是,怎么骗自己也还是别扭。
一个半圆在地上孤独地滚动着,寻找着它的另一半,找到了,便圆满了。
我原本觉得也没那么难,就是知道两个人相互关心,而且两个人在一起特别有意思,就好像心贴着心,也就够了。
但是,这可真难。
说来也是,这件事怎么可能容易,不然世上怎么有那么多剩男剩女,还有那么多有了伴侣还是感觉不满意的。
不然世上又怎么会有这条谚语:“天下夫妻多,珠联璧合少。
”到底该不该将就,自己掂量着办。
妈妈说:“一辈子就那么一次,还不找个称心的。
”是呀,我不想对付。
但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份幸运,就遇到了我的另一半圆。
那就单着吧,这是我的预感。
尽管还只有25岁,但是准备做个快乐的单身老女人吧。
一次课上,老师问我们--导演系的女同学们,你们要想好,以后是选择做一个女人,还是做一个导演?
别笑,这很现实”。
那节课讲得是许鞍华。
王菲曾说:“恋爱成家这件事,可大可小,看你怎么对待了,在我这,可能是大事吧。
”彼时的她,还没有遇见李亚鹏。
对你来说,结婚生子,是大事还是小事?
对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就结婚的毕婚族来说,看来是件大事,刚领完毕业证就领结婚证,自己还是个孩子,就忙着生养孩子了。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
80后的任务就是制造08后!
而那些奔三奔四的剩男剩女们,显然对这样的情况估计不足,使得他们本无特别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当成对婚姻的向往。
有时候我们寻找伴侣,可能真的是因为受够了一个人的日子。
回家面对空空的四面墙,自己对着空气说话,生病了一个人去医院输液,灯泡坏了也是自己踩着凳子换。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北京用的是燃气,而不是那种液化气罐,不然这城市里每个单身女子,都会变成大力水手。
看着电影里走马灯换来换去的相亲对象,看着那些貌似荒唐的桥段情节,笑过之后,更多的是无奈。
生命似乎成为了一个轮回--开始重视爱情,开始放弃爱情,开始更加重视爱情。
是因为开始害怕寂寞,开始享受寂寞,开始又更加害怕寂寞。
你开始懂得,爱情也许还不能称为伟大,寂寞却着实让人觉得可怕。
所以。
从无畏到了厌倦,从厌倦到了害怕,从害怕到了想念,从想念到了依赖。
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不靠谱,对于相亲,我是理解的,但却不会选择,人们非得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爱吗?
好的感情,应该是两个人自然的相遇了,通过相处自然而生的,就像《游园惊梦》里那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而不是带着目的坐在那里,被别人当成物品一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以各自的标准衡量一番。
一个人好好生活静心等待,至少还有份骄傲,不用把尊严放在身后。
新时代的女性,已经习惯不依靠别人,自己也可以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工作,才是大事,男人算什么?
亦舒都说--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要什么归宿?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这样的魄力和勇气的确令人赞叹,因为这样说的她已经足够强大。
可是有一段话,还是倒出了玄机,它出自那部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编剧李樯才是真正看透了男女关系,他深知中国的城市还不是纽约,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并不能向那四个曼哈顿女郎一样,奔四了依旧天天恋爱。
于是他在这部戏的最后一集,告知每个还在困惑的女孩儿--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你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和宇宙一样是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当你玩累了玩不动了,你终究会停靠在一个男人安身立命,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
女人年轻时固然无限美好,但成年后会收获更多的人生乐趣,为人子女,为人妻子,为人母亲,拥有自己的家庭,成为爱的纽带,施与受,只要有爱,都是最幸福的。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早一点成家和要孩子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等你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段,孩子已经上学了,如果三十以后再结婚生子,你真的就要在事业和家庭之中,选择一样了。
所以,何必做那样怨怼的角色,也不要再苛求完美,在你最美好的年纪,收获一颗真心,握紧一双温暖的手,才是最最靠谱的事!
当然不能因为是大事,我们就急不可待,随便找个人把自己处理掉,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姻缘这事是最急不来的,只是说,不要再把它当成一件小事,除非你真有勇气独身到老。
爱情总会来的,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失败。
总之,上心而不刻意,把它当成人生中,一件绝不能怠慢的事儿,才是对的!
三十四岁的女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结婚、生小孩、努力工作、维持婚姻的温度……也许说得文艺些,就是与一个心地纯良的男人,走在岁月静好的路上。
可是姜大雁还是单身,这两个字是噩梦,又像是诅咒。
女人到了一个岁数,本身就是一个伤害。
仿佛全世界都跟你不过去。
姜大雁最小的妹妹也出嫁了,于是她的婚姻问题被提上了日程,要以迅疾的方式完成,过程不打紧,打紧的是结果。
一干人用怪异的眼神盯着她,做为观众的我们也忍不住:为什么她没有男朋友?
她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剩女的现实,世俗且残酷。
要不然是陷在伤痕中,要不然就是阅人无数,再或者可能心里有一个人,这个人满满当当地存活在她的心中,没有隙缝。
却统统不是。
更真实的现实时,姜大雁们只不过在漫长的青春期中谈过几次恋爱,牵过几次小手,岁月悠长却又仓促,劈头盖脸地到了大龄青年阶段。
没有什么曲折心肠,没有什么苦难历史。
其实一个人也没有什么不好,谁说两个人就不会寂寞和苦楚。
但是姜大雁却被周遭人逼迫得非恋不可,奶奶、父母、弟弟、妹妹,她开始一个个相亲和恋爱的局面里,却没有 她想要的。
此时,才知道,原来她心底也是有恋爱的期冀和标准的。
虽然剩下的日子短了一些,但要找相许余生的仍是那么难,横竖也是大女了,也就不在乎再挑剔些、悲凉些、前途未卜些,一定要等到真爱来吧。
这个时候的姜大雁反而更清醒,方泉太自私;彭坦是钻石王老五,又太精于算计,过于冷漠,而且经不起考验;苏如是值得信赖,可年龄大她太多,能相伴多久呢,家里人的顾虑是合理的;张耀扬和她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婚姻和责任,只有剧烈的爱。
他的确够爱吧,面对大他们11岁的老女人,他要承诺要结果。
——34的姜大雁已经和这种剧烈格格不入,她需要平缓柔和的爱,姜大雁害怕寂寞却不勇敢,她渴望爱情,却不想招麻烦,她需要依靠。
总觉得理解她的尴尬,于是希望她要勇敢一点。
幸好,她最终抓住了真爱。
她要的,只有程闯能给……还好啊,终于被她找到了。
现实不是演偶像剧,你不是败犬女王单无双,你也不是金三顺,哪有美好可爱的帅哥死皮赖脸地追着你。
找个人来爱你,有够难的呢!
三十岁以上的剩女多数是自己把自己剩下的。
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剩女们认为是感觉,感觉对了就有爱情了,但这感觉有时候未必就能及时感受到,离开或失去后才能意识到。
爱情和婚姻,每个人当然都期望两者能切合,大雁坚持着,幸好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因为这是电视剧。
到底有多少人能像大雁一样坚持到底,容忍着家人的迫切期望,同事们的干急,守护着自己内心那份对爱情的期许。
有思想的女人难免孤傲,谓之品位高,因为她们有着较充足的精神食粮。
但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那种孤独或者无助也够残忍的吧。
剩女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是一种有思想追求和品位的生活,赋予了生活太多的意义,所以难免要经历自我的纠结。
剩女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什么”也总是处在变化中,而且也不敢肯定他一定就存在。
所以,有追求的剩女是很有勇气的,但愿她们都能找到如意的归宿。
看完大结局,大雁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在错过了小程两年之后,小程也傻傻的踏上了见大雁的旅程,终于,这次导演没有再开玩笑,在北京开往甘肃的某个不知名的小站台,他们奇迹般的相遇了。
站台上的小程,还是背着个书包,抱着本书,他没有变,即使当上了某个县的县委书记,仍保持着他低调稳重坚定的性格。
同一个会议中心,小程仍然穿着写有“不好意思”的T恤。
那个小细节告诉我们最后的美好姻缘是属于他们的。
最喜爱的还是大雁她那一大家子,那么温馨,那么有趣儿。
我不知道,如果我到了大雁的年龄,我的家人会不会亦像朱茵饰演的大雁妈一样来为我这个小雁做主。
此剧再次雄辩地证明,婚姻是不能将就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不要,不要。
此外,千万不要去尝试不可能的感情,比如说比你小个一轮,或者比你大个两轮,那些不平凡的爱情,我们这些平凡人一般情况下都是消受不起的。
年龄越大,才发现爱情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遇到的,爱情真的只是青春期所特有的悸动吗?
此片强烈推荐不停相亲的MM们看。
爱情,它会在某个转角悄然降临的。
我们,做最美好的自己,等待她的出现吧。
总算是看完了,看得是泪眼滴滴的。
虽还没到大雁的年纪,但也基本进入了所谓剩女的行列。
影片中其中有一段让我特感慨,张耀阳在去丽江的第二天就遇到了她。
男人的感情真的这么容易转移吗?
他之前对大雁也算是相当的好。
去散心的第二天就可以喜欢上另一女的。
这种感情也太脆弱了吧。
我倒并不是说他对大雁的感情应该永永远远,但至少也没必要表现得这么容易转移吧
如同现在最火的《非诚勿扰》一样 现在这个环境下 80后的婚姻似乎在一夜间变成了老大难了
不喜欢女猪脚怎么破。
編劇不怎麼樣 導演不怎麼樣 . 總之不怎麼樣 ..
这剧集真的不错,跟爸妈一起看,很有感触。面对当前汹涌的剩女潮,找个人来爱我,竟变得如此奢侈。
还行吧。
奶奶他们看得不亦乐乎我也加入了。确实有笑点。
奶奶是亮点,各种抢戏啊~
墨迹大半年 终于看完了!没大男好看!算有始有终吧~
如果他不来,虽然不甘心,可是还要继续等待吗?
我的宋小花儿~
结局算是个好的交代了。她也够倒霉的,找到真正的另一半为什么会那么难那!喜欢这个结局!
电视剧总是这样。几集就能讲完的事情可以拍到25集。两个星必须要给小宋佳,美人即使是剩女也养眼。一颗星给老实帅气的程闯以及他们美好的大结局。姜大雁等了十几年,不能将就了一个混蛋,这个人必须值得这么多年的等待。程闯就值了。呵呵呵。还满喜欢剧中的母亲的,非常好,非常像我妈。
太喜欢奶奶了
其实越看下去越不喜欢大雁,三十多岁的人还像个小孩,喜怒形于色,说没要求其实要求高的很,喜欢的不主动,不喜欢的又优柔寡断,冲动。跟以往女主讨人喜欢不同,大雁是真真实实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她这样的性格和高要求才导致三十多嫁不出去,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这样。很喜欢里面贪吃像小孩的奶奶
小宋佳 哥稀罕你
妈耶是《大男当婚》和《庆余年》的导演!| 节奏很快,分镜用心。开篇寥寥几笔就表达了全家各个成员的状态和性格,不简单!| 周杰演技真好呀~ 女婿第一次上门,老丈人拿捏味儿太对了~~ | 后几集有点掉节奏,但是让姜大雁直视校长眼睛,结果他结膜炎戴墨镜给我笑出声了,hhhhhhh | “你活一天,我就陪你一天。”这是什么满分情话!!| 录音带处理得太好了,泪目 |
三星半!啊那居然是小宋佳!啊看得我慌死了= =!
我还以为这是一部为植入广告而诞生的电视剧...姜大雁的脾气有种更年期的感觉....于小伟真帅....啊,我坚决不要做大女!
讨厌 演技垃圾的人们
只有懂她的人才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然一定以为她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