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买到了《一球成名2》的碟子。
昨晚一时左右下网关电脑准备睡觉前,开了影碟机想先看个十几分钟,结果没停住一口气就看完了。
关于《一球成名2》的剧情其实太好猜了,一部人物励志电影三部曲,肯定是循着这样的模式在走的:第一部初露锋芒,第二部就是成功后带来的烦恼,然后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而未来的第三部那就是最终成就更大的辉煌啦!
我们的主角桑地亚哥在这《2:梦想成真》中转会到了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和“银河战舰”里的劳尔、罗纳尔多、小贝们同场,并在首场比赛中就进球了!
紧接着可以想像的波折就出现了:和女友不和、和当初挖掘了自己的经济人分手、教练对他有看法、受伤、陷入媒体危机、甚至从小就“抛弃”自己的母亲也出现了……真是如雪片一样纷纷而至的烦心事呀!
但我们的小桑哥没有摞蹶子,没有放弃,本着对足球的忠诚和自己朴实的生活态度一一面对。
呵呵,这样说好像很公式化,不过在看到这一段时,确实很配服他,我要向他学习!
在《一球成名1》中我就很喜欢的那个夜生活糜烂的足星埃文斯也在皇马队里,所以当原先我最害怕的小桑和他反目的剧情没有出现时,我挺高兴的。
失去了那么多,总算是没有失去友情,这也许是一个英雄的底线?
因为这是一部有关足球的电影,里面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足球场的情景,而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球场上除了主角和几个配角,其它的球员都是真正的职业球员!
当他们以一种不同足球比赛转播的视角出现在我面前时,还是觉得很激动。
老实说,只要球不在主人公角下时,还是像一场真实的比赛,但到了桑迪亚哥脚下时,那个杂耍般的花活就多了,“艺术的提高与夸大”便出现了。
我知道我会比其它人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就是里面的皇马是我喜欢的球队,里面的劳尔是我最喜欢的球员!
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真实的伯纳乌球场和里面的很多细节,比如贵宾包厢、球员休息室、更衣柜、中间用铁丝网隔开的球员通道,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很新鲜。
不得不在最后提到贝克汉姆,他是众多球星中出镜最多的,虽然一句台词都没有,可是导演不厌其烦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裸背他的纹身……只能感叹他的“万人迷”本性呀。
弄得我看着看着,居然在看到主人公桑地亚哥的女友时,隐隐产生了一丝幻觉:她怎么长得这么像辣妹维多莉亚呀?
猜一猜电影结局时最重要的一个进球是谁的?
不是我们的主人公,而是小贝的招牌——定位球!
PS:就因为喜欢这部电影,我给人评定为“伪球迷”了呵!
原文出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xiao
这不是电影,是游戏98年前后拜仁找来一大群明星,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利扎拉祖,埃芬博格......德国同行"仰慕"地称之为马戏团.这个马戏班子内讧不断,但还是夺得了一个大耳杯(2001).几回银盘.皇马向死对头拜仁学习,一年一巨星,搞了一支银河舰队.效果不尽人意,除了2002年西班牙内战登顶之后,四年过去了.皇马每况愈下.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希望之星.这位名叫桑蒂穆内斯的妖人非同小可,但凡球到他脚下,其他队友完全可以原地休息,看着他疯狂地盘带,直到把球送入对方大门.纯粹就是FIFA或实况.倘若单是桑蒂一个人单打独斗,这片子也就成了单纯的竞技游戏.为了加强效果,导演加入了爱情成份,亲情成份,友情成份;外加超强的明星扮演NPC,于是这个作品变成了养成型游戏.桑蒂夸张做作的带球技术或许不错,但这种风格完全不适用于竞技足球,更不用说那些粗糙的CG画面了.实况的重播都比这个要强.刨掉肥罗这样的外购品,后卫卡洛斯,皇马历史上当然出过真正的中前场位置的拉美巨星:乌哥桑切斯,四夺联赛金靴.场入球率0.8.快速灵活.善传善射.另外一位雷东多,更是中场名帅,指挥调度,大气磅礴.桑蒂真要想在皇马混出名堂,桑切斯既是老乡,又同是前锋,请教一下不会有错吧.赞助商皇马懒得动这门心思,这两位巨星现在和皇马的关系都不太好,尤其是雷东多.既然出了钱,那就要好好意淫一把.英国导演没奈何,虚构了一回巅峰之战,阿森纳VS皇马.看看吧,英国人是怎样恶搞欧足联的,决赛啊,场地居然设在其中一方的主场.历史上只有57(皇马VS佛罗伦萨),65(国米VS本菲卡),84(利物浦VS罗马)年的比赛如此安排.如今英国人再一次把决赛场地放在了伯纳乌.两名英国球员成为关键先生. 贝大卫就算了,就尼沃拉那肥肥的肚腩,让他罚莱曼10个点球都未必能进3个.....现实中皇马和阿森纳最近一次相遇是在2006年3月份.还是在伯纳乌,亨利如入无人之境,杀翻卡西里亚斯.客场1:0.回到主场,温格打防反,劳尔肥罗一齐上也没救.皇马把决赛如此设定,无非是想去去晦气.影片拍摄时间大约是在06年秋季,皇马主帅卡佩罗当然知道决赛场地伯纳乌的现实含意.他看着这伙触尽霉头的广告制片人在基地里来回乱串,破坏备战,估计肚皮都要气爆了.联赛一直被巴萨盖住,队员时不时地参加排演.尤其是那个叫大卫的英国人,"除了帅就没别的好说了",正好你下赛季要去美国,先把你下岗吧.天不如人愿,今年皇马又被拜仁绝杀.郁闷透顶的卡佩罗当时八成都想把那些广告贩子给剁了.有消息说老卡下赛季不在马德里干了,联想到这部片子,对顶着巨大压力的老卡深表同情,这个俱乐部的高层完全就不懂足球,纯粹是胡闹.这伙瘟神一走,皇马逐渐复苏,流放了肥罗,意大利坏小孩,小贝再次上岗,成绩回升,名次慢慢赶上.如今凭相互胜负关系,压过巴萨排名联赛第一.周一凌晨决出欧洲四大联赛最后一个冠军,在此祝皇马和巴萨都旗开得胜.^_^看完这部电影,一点没感到励志的意思,要球技没球技,要演技没演技,特技简直不能算特技....唯一考验演员功力的母子相会,桑蒂表情呆滞,表演刻板.当时老鸦想:如果桑蒂在母亲出来之前,潇洒地转身离开,配上画外音“她既然不给我见她的机会,我也不会给她见我的机会”那该是多么超现实的情节啊.
在西班牙德比中惨遭羞辱后,皇马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于是,天才少年圣地亚哥来到了伯纳乌——郁闷的欧文原来是被这小子给挤去了纽卡斯尔。
适应去做替补,忍受伤病与低潮,抵御上流社会的声色犬马与西班牙美女的诱惑,甚至解决家庭问题找到失散的母亲和异父弟弟……以上这些都是桑地要在皇马的新赛季中经历的,不过几乎全被一笔带过了,甚至包括赛季和足球本身,从头到尾没见和队友们正儿八经地踢几场比赛。
在110分钟里,看过许多次贝壳和卡西利亚斯的特写,无数次皇马白色球衣和胸前西门子广告的特写,以及三星电视和手机各一次特写后,影片在皇马战胜阿森纳夺得欧洲冠军杯的比赛终场哨响时刻戛然而止。
没有一句交待,毫不做情节说明,就此结束,非常突然,之后就见“CAST”名单中长长的一串“HIMSELF”。
不挑剔地说,如果把本片看作加长型的广告片,还是亮点多多的。
所有球场上的戏,都是快速剪辑,配上音乐,仿佛MTV,更是白色皇马的宣传片。
那段皇马群星训练与孩子们街头足球之间连续切换的画面,活脱脱一段运动产品广告,剪出来加上一句“impossible is nothing”,直接卖给阿迪。
主角坐在沙发上玩实况的一场,也是现成的广告,那台电视还是三星的。
桑地开着跑车拉风的样子,简直是照搬广告画面。
最抢风头的还要数小贝,凭什么打进欧冠决赛反败为胜一球的不是咱们主角拉丁小孩而是他的贝氏弧线?
真不知道这笔账怎么算的。
据说这部续集获利颇丰,如此可见,一部影片特别是商业片的成功与否,票房只是其中部分因素,观众美誉度更是部分中的部分。
http://www.blog.163.com/saimout@126/
毫无疑名,《一球成名》系列是励志影片,在第一集中,圣地亚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终于成为一名标准的球星,正如宣传词中所说的“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于是作为一名球迷的笔者在看片的过程中被鼓舞,同时也为剧中人的磨难与成功激动着。
但是第二集,许多人称其为“皇马的宣传片”。
其含义是此片再也没有电影的实质了,所谓的励志被皇马这个大品牌所替代。
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一直不敢苟同。
在第二集中,圣地亚哥成为皇马的一名成员,这势必造成镜头中皇马队伍的出现,包括球星,还有球场。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以此便定论此片为皇马的宣传片不免有些武断了。
首先,故事的剧情是完整的,圣地亚哥由于事业上过于顺利,所以各种诱惑接踵而来,金钱,名声以及美女,在这种情况下,圣地亚哥多少有些失去了自我,于是便众叛亲离,不但在球场上遭受到挫折,而且训练时也受了伤,更重要的是未婚妻离他远去了。
励志片的低谷是必须表现的,然后需要一定的张扬,于是,圣地亚哥终于战胜自我,成为皇马队伍当中真正的球星。
这样的故事虽然十分地老套,但毫无疑问,其中的高潮与低谷的确能够标志着人物命运的起伏,而圣地亚哥通过正视自己而获得成功这一点也极为符合励志片的要求。
于是,在宣传皇马的同时更宣传了的是这种励志情结,作为一部电影,它还是成功的。
此片的宣传职能是很明显的,在确立拍摄之初,其目的就是宣传足球这项运动。
所以,这个励志的人物成为了一名球员,观众也可以从他的身上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在一点上,影片似乎比第一集做得更好,皇马是一种标识,足球的标识,一个非球迷是很难理解这种标识性的,于是,皇马在此片中其实也是为足球而服务的,成为一种宣传的筹码,再加上如贝克汉姆等球星的演出,以及各种镜头下所展现出的足球魅力,这项运动的美感与力度,这所有的一切都为足球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作为一部电影,《一球成名2》通过圣地亚哥的成长表现出三大主题,足球本身,励志还有皇马,这些主题相互渗入,并且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的影片即便是宣传片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将宣传片与电影对立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一部电影除了要引起观众的娱悦以外,它极有可能会体显出某种精神,国家的,个人的,甚至是商品的,这些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不是融进了剧情之中,即便是一个极其俗套的剧情,如果几个方面并没有相互影响,那么它就是一部好片。
正如咱们所说的那些主旋律影片一样,许多人都认为其根本不是电影,其实这主要是影片中无限扩大的国家或党的意识抹杀了个人的行为,过多的口号式台词令人感到生厌,这是由于影片中的宣传过于单一,而且过于强化观众视听的原因,如果能够将影片中的宣传变得不是那么生硬那么生涩,我想观众的感受肯定不一样的。
事实上,事隔多年,我们记住的都是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或坏蛋角色,而不是影片中一味强调的爱国主义论调及台词。
美国每年有大量的主旋律影片,但其中个人的精神都必然会有所体现的,而宣传的意思都隐藏在剧情之中。
就象《一球成名2》一样,没有一句皇马伟大,足球伟大的台词,我们却通过圣地亚哥的热情同样地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
这样一部宣传片,笔者是完全作为电影观看的,在观影的过程中也会为其中的情节而心有戚戚。
宣传片当然不能称之为电影,但电影却完全可以成为一部宣传片,主要看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内在的人物情感,如何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直白的无任何技术含量的宣传情节,如何拍得在视听等各方面好看。
《一球成名2》同样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它却很好看,这就足够了,管它是否宣传着什么呢?
韩兮2007-6-22于通州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片名:《Goal!》 ■译名:《一球成名》 ■导演:丹尼·加农(Danny Cannon) ■主演:安娜·弗莱尔(Anna Friel)、斯蒂芬·迪兰(Stephen Dillane)、库诺·贝克(Kuno Becker) ■类型:剧情、运动 ■片长:118 min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 ■发行: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上映:2005年9月8日■片名:《Goal! 2: Living the Dream》 ■译名:《一球成名2:梦想成真》 ■导演:佐米·希尔拉(Jaume Serra) ■主演:库诺·贝克(Kuno Becker)、安娜·弗莱尔(Anna Friel)、斯蒂芬·迪兰(Stephen Dillane) ■类型:剧情、运动 ■片长:112 ■国家:英国 ■语言:英语 ■发行:博伟国际 ■上映:2007年2月9日
《一球成名》系列:视效与剧情并重的励志 □文/火神纪 因为梦想,所以,我们活着。
我们得以有勇气和力量支撑起我们前行的步伐。
因为梦想,我们从来不曾虚耗年华与岁月。
——火神纪。
题记。
从英超到欧洲冠军杯再到世界杯,从一开始就计划了三部曲的系列电影看起来剧情连贯而且感觉非常不错。
我所期待的第三部,圣迪亚哥是不是将带领墨西哥队获得世界杯冠军呢。
以前面的这两部电影来看,第三部无疑是值得我去期待的。
电影本身在剧情上就有着一定的承接性,这给第三部的热血沸腾埋伏下了足够的铺垫。
整个三部曲系列电影基本上应该是以墨西哥裔男子圣迪亚哥在足球事业上的成长作为总的故事发展线索贯穿在三部电影之间。
从一个天赋极好并且热爱足球的无名小卒到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并带领所在球队纽卡斯尔联队成为英超冠军并进军欧洲冠军杯;而第二部电影一开始就从纽卡斯尔联队转会到超级豪华战舰皇马,从预备队到板凳球员的屡次力挽狂澜再到皇马的首发阵容里,打足全场并以一个进球一个助攻获得欧洲冠军杯。
在投拍之前的总纲目其实已经把整个三部曲的主线刻画清楚了。
从无名小卒到英超的职业球员再到第二部里的欧洲冠军杯里的主力功臣,再到还未面世的世界杯。
圣迪亚哥在完成他在自己足球生涯上的成长蜕变的成时,也完成了这个系列电影的整个故事发展。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固有的天赋,对梦想的执着以及洁身自爱的坚守,圣迪亚哥完成了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一个国际足球巨星的飞跃,也完成了一个球员在其足球生命里最艰难的三级跳高。
在这个系列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多少东西。
首先是每一部电影里独立又承上启下的故事剧情,然后是许多现役的国际足球巨星,相比之下,演员反而没有那些足球明星来得耀眼夺目了。
用非专业演员的足球明星来支撑起电影的演员演艺,仅仅只是作为电影来看的话,其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了。
精美的CGI电脑特效画面把球场、观众、绝伦的足够脚法和足球飞掠而过的弧线都汇集在了一起;足球,成长,迷途,爱情,艳遇和最后的胜利,一切都在励志。
从一开始就在计划中的三部曲应该不会太差。
而从前面这两部已经公映的电影来看,难能可贵的是彼此相是每一部电影都是一部独立的电影又是承上启下地延续下去,既独立而又服务于系列的整体故事情节要比许多只是因为票房出众而拍续集的系列电影出色得多。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球迷来看,这个系列电影里的足球依旧足以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我记得这种感觉似乎类似于我在看世界杯时候的感觉,这也许也应该归功于电影对于足球比赛的演绎和诠释上的到位。
让一个球迷激动的足球电影也许不能说是电影的成功,但是能够让一个并不太懂得足球的非球迷激动而且感动的足球电影,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个系列电影在电影工艺上的成功呢。
当然,作为影迷来说,我也许要比作为球迷来得更称职得多。
如果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个系列电影的话,我也许更有发言权。
我赞赏的是这个系列电影在整体调控上的出色能耐。
我记得之前看《魔戒》三部曲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把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从整个系列电影中间分离独立出来的,与其说那是一个由三部电影组成的系列三部曲的话,倒不如说那是一部时长跨三部电影的华丽大作。
这个系列电影跟《魔戒》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这个系列偏偏在这方面要比《魔戒》要出色一点,就算其它的地方都远远比不上《魔戒》。
把它的每一部分开单独来看,它要比类似《魔戒》系列的这种电影显得更独立;而它比起《SAW》、《羔羊医生》系列的那种分开拍的电影又显得整体感觉更强。
这就不能不让我赞叹了,毕竟这个系列电影在剧情上是显得如此饱满优秀。
一部电影如果在让观众看完之后,内心充满了强烈的上进愿望以及积极向上的主观感动,那么,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把这种鼓励性质的电影归结于励志电影。
如果电影里的角色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长成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么,我们也总会习惯性地把这种人物传记式的电影归结于励志电影。
而这个系列的电影,正是属于这种鼓励性质的人物传记电影;其励志意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单纯的励志电影看起来并不差,至少我们因此而对生活充满向往和希望、热血沸腾地热爱着生活。
但是我们很容易拒绝那种纯粹说教味道的励志电影;因为我们走进电影院仅仅只是为了娱乐或者放松,而我们并不希望在娱乐和自我放松的时候依旧被戴上一个沉重的道德枷锁和更沉重的自我反省。
有道德优势的影评人曾经严厉地谴责过我对于阴秽系电影的狂热膜拜。
然而,他们也许并不知道的是,我其实也挺喜欢看励志电影。
只要是那种不那么昭彰的说教也许我都可以接受。
比如《一球成名》系列的说教,把说教潜藏在电影的剧情和情节以及人物的成长背后,也许,有些道理总是要我们自己去领悟之后才能让我们心悦诚服;而那种带有压倒性味道的说教反而因为让我们反感而退避三尺。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系列电影的励志应该算是恰到好处吧。
我们从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进球以及圣迪亚哥这个人物的成长都可以领悟到许多让我们积极向上的真挚,在看完一部制作还算精美,剧情也算完整饱满的电影之后,我们能够有所感悟,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在励志上已经足够了。
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在我们对自己的足球事业已经不再抱任何愿望的时候,这个系列电影至少可以让我们对我们自己所做的事业激起热情和向往,鼓励我们更加执着而且更努力地去完成我们的梦想,这就是一部好的励志电影。
而且因为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我们不再希望我们像小时候一样坐在教室里满脸上的虔诚地听着老师不停地数落。
把励志定位在故事和人物背后,可以说,这是这个系列电影做得最好的还是它的励志。
换而言之,也许做得好的还是它的剧情,只有如此不显山露水地把励志隐藏深埋起来,励志不至于让我们反感,它的励志才能更彻底。
视觉效果、剧情都不错,而且它也没有忘却了它本来的励志本份。
可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三部曲系列。
加上之前已经铺垫的这两部电影,我在想,等到第三部出来的时候,圣迪亚哥会在世界杯里踢成什么样子。
我所以期待,因为剧情的延续以及战斗的升级。
在视听上的畅快感觉让我对这个系列电影印象深刻。
2007-07-15;丁亥年丁未月庚戌日。
头伏第1天。
球迷也看着不爽啊...就这么纯剪辑和白痴般处理球的动作拼合的电影实在是太有失水准了。
连球场上该有多少人踢球都搞不清楚也好意思拍片。
开场阵容是11西西尼奥 18 无名氏 16格拉维森 3卡洛斯 4拉莫斯 14古帝 10罗比尼奥 1卡西里亚斯 5齐秃 23贝帅 29男二号 开场球是9肥罗开的 MD这已经是12对11了过了一会 后防出现了24号,18号不见了,可以考虑是24换18号,皇马后防从头到尾就固定了,11 4 24 3四个人。
再一会儿,劳尔出现了,皇马开始以13个人对别11个人。
因为在劳尔出现后,所有的人还可以在后面的镜头找到,除了18号。
下半场,主角上场,MD,所有人还在。
皇马终于用14人大阵战胜了对方。
可以在主角上场后看下场上阵容:门将 后防四人 4拉莫蒂带个头带很好认 24那个无名氏在第二个点球时候还在 11西西尼奥进攻被放翻 3卡洛斯助攻第二颗球中场 16格拉维森光头暴亮,解说还在他踢飞射门后专门提到 14号古蒂 西西尼奥被放翻时前插到禁区了的,当时他旁边是拉莫斯 10罗比尼奥在西西尼奥被放翻时也插到了禁区,在肥罗旁边。
上半场有特写 5齐秃一直在场上瞎跑,主角助攻第一球时他在旁边 23贝进了最后一颗球前锋 9号肥罗 最后一颗球前的时候有特写,上半场有特写7号劳尔 最后一颗球前的时候有特写,上半场有特写29号 男二号 肚子上那么大一块腹肌好踢足球,加查再肥也是六块嘛30号 男一号 球感比拍一的时候烂到哪里去了14人VS11人 终于打出欧冠最惊心动魄最跌宕的决赛。
(比99欧冠曼联对拜仁还跌宕,激动)既然给皇马大打广告,拖出来拍一场好了,现在这么剪辑个电影出来,会看点球的人都要说——垃圾。
就算麦卡是配角,但也不能为了剧情需要,把人家当球员的身份给剥夺了;毕竟,身为银河1一员的McManaman,就算是替补的替补,也不能平白无故的转职成了其他同伴的助理教练,就算转会了又回来了,当年也分明去MAN CITY了好不好,就算再后来又退役了,那也是去给杨嘉诚当顾问了,再说,那时小贝都几岁了???
文/狐狸梦见乌鸦这部电影不适合影迷观看,但却适合球迷欣赏。
想起了《少林足球》中的一句话:球不是这样踢的。
本片则相反:球是这样踢的,但电影不是这样拍的!
从一个非专业影迷的角度来说,《一球成名2》是一个一流的商业大片,大明星、大制作,继承了顶级娱乐大片的一切优点。
同时,本片也毫无例外的遗传了众多商业片的通病,并且在此将其无限制的夸大。
做作的表演,蹩脚的慢镜,不合时宜的插曲,再加上烂俗到发指的情节,包装出了一部天方夜谭似的故事。
凡是有一定观影历史的同事,都不会对本片的故事感到陌生,其实从第一集开始,电影就是在COPY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模板:菜鸟的发迹史。
默默无闻到天上掉馅饼,再到努力、短暂成功、遭遇挫折、良师益友、重震雄风、最后一球成名。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励志小调,亦不知道被翻拍过“n+?
”遍,电影发展到了21世纪,这种小学二年级作文水平的故事还敢拿出来招摇过市,这帮编导们真不是白给的。
而最令人抓狂的是,《一球成名2》的故事竟然又完完全全翻版的第一集已俗透模板,一模一样的故事,一模一样的一球成名。
似乎整部电影与上集不同的便是从“圣詹姆斯公园”来到了“伯纳乌”,主色基调由英格兰的“灰蓝”变成了西班牙似的“亮黄”,插曲把Oasis换成恩里克,还有更多的香车美女,更多的麻烦,都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连皇马主帅的神态形态,言谈举止都与那位纽卡斯尔教练一般不二,使这个老套到家的故事变本加厉的一直老套到了娘家,而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本片还不如前集好看。
电影变来变去就是那点花样,21世纪电影最缺的就是创新,似乎本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黔驴技穷索性放弃,只能从技术、制作等方面变出有限的花招。
所以,本片在摄影剪辑方面都相当出色,炫酷的视觉效果直接冲击人的眼球神经,给观影者带来高档次的视听享受。
但是,电影终究是在讲故事,再强再棒的技术手段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而包裹在之中弱不经风的故事框架,明显无法撑住整部电影。
就像一个苹果,闻着香气扑鼻,咬一口发现其内部已经烂透。
纸老虎显然唬不住这些老练的影迷们。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本片面向的主要群体不是那些爱挑刺影迷们,而是那些狂热的球迷。
狐狸是一个“看球的”,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属于影迷与球迷的中间地带。
虽然狐狸由于个人喜好原因对皇马这支球队比较厌恶,但是在电影中看到这么多球赛中的“老面孔”,还是觉得比较新鲜。
足球明星客串电影是本片卖点之一,没有台词的小贝都上了三人版的海报足能说本片对一众球迷的吸引力有多大。
而本片另外一个卖点就是球赛场面,一个个来自现场取材的比赛镜头,一个个漂亮的进球特写,这些看似千篇一律的场面,你完全可以把其当作欧冠进球集锦来欣赏。
而那些为故事发展而安排的几条旁枝侧线则要逊色许多,哈里斯和西班牙女主播的主线安排还是比较突兀,那个弟弟和母亲的情节安排更是突然,来的快去的更快,让我们一头雾水。
不管是你是影迷还是球迷,本片只是一部热闹的娱乐片。
联系起来这两集电影,每集最后都在透露着一个信息:就是圣地亚哥的前方充满了风浪,但依然明天会更好。
也许这“下一站,天王”的设计是这个系列让我们一直关注下去的理由,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狐狸依然期待着《一球成名3:世界杯篇》。
IMDB评分:5.9/10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
终于等来了,说实话在看完《一球成名1》之后,我就一直在等待这第二部,第一部给我留下的印象挺不错,所以对2自然是充满期待。
看过影片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本片的导演和编剧是不是球迷?
因为在看这部影片之时,我对那些电影中的比赛场面远比其他剧情感兴趣的多得多。
能将比赛场面处理得如此吸引人,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应该是球迷,他们应该是很了解足球场上的魅力所在。
可是我却很难下定论,如果导演和编剧真是球迷,那他们应该很了解球迷来看这部电影是想看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看精彩比赛场面,那球迷么不如直接去看真实的比赛,英超、意甲、冠军杯、世界杯、欧洲杯等等各种赛事。
影片上的比赛再精彩、再刺激、再煽情、再堆砌更多的大牌球星,我们也都知道那是假的,是摄影和剪接的创造,是提前预设好的情节,这就失去足球比赛真正的魅力,不过瘾。
那球迷们不去看真实比赛,而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看着预设好的电影,又是为什么呢?
又是想看到什么呢?
如果导演和编剧是真的球迷,那么他就应该了解球迷来看这部影片的原因。
除了那些在影片中客串出现的表演木讷的大球星们之外,球迷,至少是我还想了解这些球员在球场之外还做些什么。
影片的确提到球员在球场之外的生活,而且看得出影片的情节是有所指的。
绯闻、炒作、情变、八卦新闻,如今的体育界越来越像娱乐圈,抹去名字,两者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也许被商业金钱所侵蚀的事物总是带有相似性的吧?
不过说实话,这些内容真的很难吸引我,我对这些兴趣不大,至少还没有大到花一个多小时去猎奇的地步,所以影片中这些场景、情节虽然美女香车、异彩纷呈,但对我来说实在气闷无比。
不知其他人如何?
本系列影片的第一部讲述主角从默默无闻通过努力,经过挫折到梦想成真的故事,带有很浓的励志色彩,看得人有些热血沸腾,那种辛苦打拚、历经磨难的过程能使观看电影的普通人产生很强烈的共鸣,因此那部影片的评价要好得多。
而这部励志色彩明显减弱得非常厉害,讲述的是主角成名后所遇到麻烦与成长,颇有些揭秘、八卦的味道,虽说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不过平民老百姓看你一开跑车住别墅的主遇上烦恼,这恐怕很难产生共鸣吧?
因为毕竟你已不是一个小人物在奋斗了,在这一点上也使得这一部同上一部有了不小的差距。
片中也似乎有意为主角添加一些前进路上的挫折,但力量差了许多。
不知道导演编剧是否意识到了。
在我看来,对一名球员最重要的是对荣誉的追求,而最大的挫折就是追求荣誉的失败。
而本片在这方面,主角实在是太顺利了,顺利得一塌糊涂,第一次就能夺得冠军杯冠军,简直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要知道有多少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终其职业生涯,甚至连像欧洲冠军杯这样级别的决赛都没有进过,更遑论夺冠了,有的甚至连联赛冠军都少有染指。
这样的悲剧英雄恐怕要远比剧中顺风顺水就拿到冠军的人物要更有戏剧的张力,也更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比如像剧中的阿森纳,两次扮演配角,一次影片中给皇马,一次是现实中为巴萨,这样的队伍也许戏剧冲突能更激烈,更有意思。
片中这样有点像大团结的剧情实在有些寡淡与乏味了。
影片中,导演和编剧安排了另一个演员出演球员,好像叫做哈里斯,我实在觉得有些做作,不是说演员的演技,而是导演编剧的这种安排,也许他们只是想为主角安排一个有对比性的角色,不过认为刻意的痕迹太重,有些画蛇添足,或者说是弄巧成拙了。
据说本片的第三部是讲主角圣地亚哥代表墨西哥国家队参加世界杯,但愿能比第二部进步。
为电影写了这么多话,我似乎突然有些明白,也许这电影根本就是为那些真正的球迷准备的!
《一球成名2》06年,搭上世界杯这趟车,<一球成名>应运而生.说实话好莱拍关于足球的电影不算多,老是橄榄球电影一部接一部地拍.其实<一>片最大的噱头就是有世界著名球星的加盟.凭这点,<一球成名>获得了很多人气和票房.导演当然不会放弃这个赚钱良机.<一球成名2>在今年如期与我们见面.听说是拍成三部曲,第三部又搭上奥运会的顺风车.<一>系列的运气果然不是盖的.第一部里走马观花似的出现齐达内、贝克汉姆、罗伯特卡洛斯虽然让球迷的眼前一亮.但他们出现的时间太短,多少令人有些失望.第2部将改良这一情况,讲述主角圣地亚哥在皇马俱乐部的经历.片中贝克汉姆将会频繁出现在球场上,展现他那迷倒万千少女的圆月弯刀式射门.光这点,球迷们就该掏腰包去电影院看个究竟.海报上设计的两个主角和贝克汉姆一同出现,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小贝俨然成了第三男主角.皇马罗纳尔多、劳尔、齐达内、罗比尼奥等也都露了个脸.到最后的"反派"亨利都是极具分量.不过球星归球星,影片在故事情节上的安排却没第一部来的真实来的好.剧情还是主角成名后被糜烂的生活所吸引,迷失自我气跑了爱人.这点是毫无新意.而且第2部中的进球也没第一部来的激动人心.看来导演在拉拢巨星加盟的同时却忘了精心炮制剧本了.希望在第三部中可以看到巨星的分量将和剧本的分量一样重.这样才使得我们有所期待.
从电影的角度几乎不值一提,但如果你是球迷,相信还是能够找到兴奋点。现代足球需要久违的简单快乐
皇马球迷表示,这样的超级替补怕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了。但看了看小熊,阿笑,狗子,再想想,我们可能是需要一个贝克汉姆(笑脸)。
英国人率领黄麻击败法国人的阿仙奴夺冠~典型的岛国剧情
以前看过的 不过没有第一部经典
两年后的续作,流水账式拍法就不说了,居然还留了新坑(看到To Be Continued的我是崩溃的)。主角Nunes从纽卡转会到皇马,和更大牌的劳尔贝克汉姆齐达内罗纳尔多当上了队友,自然也遭遇了在小球队所没有的问题(和女友异地,遇见新的爱慕者后情感遭遇危机;和伯乐经纪人因为小事决裂,出了事又眼巴巴地回去找人家救命)。不知道是不是受伤,媒体压力这些老话题拍得太多了,编导以前作里未露脸的母亲作为基础,延伸出了一条同母异父弟弟的线,但和母亲的和解来得太容易也没什么看点(而且他自己明明在墨西哥有奶奶和弟弟作为亲情戏担当,可这一集也只露了一面)。足球场面上和第一部水平不相上下,虽然可能是实景拍摄但总透着几分假,而主角的球技也有所下降(特技用的肯定是更多了),没有前作那种飘逸的感觉了。
除了球星,没有看点
看第二部完全在数贝克汉姆的镜头。
最低潮的时候什么都不顺眼,煎熬的两个月可能在镜头里只有十几二十分钟,还是好难熬。然而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啊哈哈哈……为什么不推荐啊喂……为了那一堆熟脸也要推荐啊……
合合,皇马广告片嘛…齐达内+帕文以及巴西帮时代的银河战舰,那会儿应该是卡佩罗执教吧…场上有劳尔、大罗、罗比鸟、巴普蒂斯塔、齐祖、贝壳、古蒂、格拉维森、巴勃罗·加西亚、伊万·埃尔格拉、萨尔加多、罗伯托·卡洛斯、卡西,再加那俩货,教练一场派5个前锋么…贝壳好多镜头…最后果然感谢了皇马TV
曾经看的非常激动振奋,缅怀一下
因为《GOAL3》被骂的很厉害,所以先看了3,再看1,最后看的2,2是分数中间的一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边修图一边看完了,也没啥大印象。
穿帮太多,都出现14打11了。
看到是皇马就没什么兴致了……
原来d球赛是实景拍摄的,还以为是用球赛的视频剪辑而来呢!
除了巨星的友情客串,不敢恭维的剧情。
its all because of Real Madrid...
Alessandro Nivola一颗星
接着做梦
一场皇马的意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