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很严重,观看需谨慎。
——————————————————————————————初中的时候买过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的青少年版的《凯撒大帝》,大概当时看的是缩减版以及翻译的缘故,以至于我现在都不记得是没有看完这本书还是看完之后忘了。
还好记得前期的剧情以及一些简单的人物名字,如凯撒,安东尼,西塞罗,屋大维。
好像还记得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西塞罗是个阴谋家,当时就想,哇,还有阴谋家这种职业啊。
再后来就看到了HBO出的《罗马》。
现在第二季看了一半,想总结下。
几个悲哀:1、战败后的庞贝一直被以前的挚友凯撒追杀,最后投靠埃及友人,不料却被友人杀死,还是当着妻儿的面。
2、乌瑞纳斯在军中一直想着自己的妻子并且禁欲,回家后发现妻子还是出轨了,并且还有了孩子,最后也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3、凯撒接受布鲁图斯的投降并好生招待他,结果最后却被布鲁图斯为首的元老捅死。
4、乌瑞纳斯从奴隶贩中救出自己的儿女带他们回家,他的儿女非但不心存感激而且还怨恨讨厌自己的父亲并且策划逃走。
5、西塞罗临死前故意拖延时间以让自己的信使把重要信件送给布鲁图斯,结果信使途中遭遇乌瑞纳斯,信件掉落,但信使并不知而且又快马加鞭找布鲁图斯送信。
6、布鲁图斯当年和其他元老乱刀捅死凯撒,最后自己也是被凯撒的士兵乱刀戳死。
7、安东尼以为埃及艳后殉情然后自己也殉情,结果埃及艳后是诈死。
本来我只是单纯喜欢屋大维和屋大维娅这对姐弟cp,但当看到最后,屋大维成为了孤家寡人,我不得不说真的是越来越喜欢屋大维娅了。
最喜欢的是她那种小小的尖酸和冷幽默,作为一个被家人非常不公平对待的姑娘还能保持如此平静真的是难得。
记得看第一季的时候,我替她讨厌着那个控制狂又幼稚的妈妈,可是到了最后她们一起被屋大维囚禁,她们终于还是相依为命了。
可以看出屋大维娅对家人有着非常深的爱,即使被欺骗被侮辱,她最终依然保持了平和的性格,并且发展出了小小的尖酸刻薄的冷幽默和自嘲,非常可爱,是一个积极生活,永远去爱的少女。
都说罗马第二季比第一季差,不用看了,但好奇心害死猫,而且50多G两季一块下载下来了不看可惜啊。
刚看到第二集我也觉得屋大维这演员选的太烂了,但看到后来觉得选得很精髓啊,这片子就表现了屋大维的聪明和冷酷,这演员很符合。
听到有人说第二季器小,应该跟这个也有关系,第一季凯撒塑造的很伟大,解放奴隶,种族平等,思想很有进步意义。
第二季屋大维不但冷酷无情,而且大谈特谈道德,相比来说,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其实影响第二季质量最重要的问题是编剧不行,为了凑内容制造戏剧冲突,导致人物的性格发展不合情理。
比较明显的几处,1.Polo当了二当家的之后跟老婆大谈特谈人生没有意义,Y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想上战场云云,其实前面塑造的Polo是个乐天派,除了打仗和做爱,见到自己的女神之前真心没别的想法,编剧也不能为了引出Polo老婆告诉他怀孕而硬加一段谈人生谈理想吧;2.泰门本来就是个侩子手,结果突然就有那么强的内疚感了,第一季色胆包天,趁人之危就敢打女主人的主意,结果第二季来了一个情深义厚的妻子和三个儿女,这个角色的问题最大了;3.乌瑞纳斯诅咒他的孩子那段也感觉不是很舒服,当然没有明显的不合情理。
说点好的,其他的主要角色都塑造的不错,亮点是安东尼、屋大维他妈和埃及女皇。
总的来说就是可以看看,虽然比第一季差,但也没那么差,剧荒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
第一季结束时,留下了几个巨大的坑:恺撒死后,罗马怎么办?
安东尼等会被清算吗?
失去爱妻的百夫长将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波罗真地可以割舍掉与百夫长的兄弟情,远走他乡吗?
第二季第一集,这几个坑一一被填上。
先是安东尼也差点被干掉,多亏了自己是行伍出身、身体矫健,才成功逃回阿蒂亚的家里。
此时,阿蒂亚也正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第一反应是36计走为上,在假设安东尼已死的前提下,火速逃离罗马。
这正合安东尼的想法。
被刺杀的安东尼直接的想法就是去北部招募军队,与布鲁图斯等开战。
但在离开之前,必须把恺撒的遗孀也带上,以免被人背后指责没有义气。
阿蒂亚是反对这一做法的,这符合她自私透顶的个性。
但也正是安东尼的这一决定,为局势带来了转机。
恺撒死后,罗马城一片混乱,家家闭门或外逃以自保。
恺撒的尸体被忠诚的奴隶穿过混乱的人群,托运回了家里。
恺撒和妻子的朋友、亲戚无一人上门吊唁。
安东尼一行到了恺撒家里,说明来意及去意,却被恺撒遗孀要求公布恺撒遗嘱。
遗嘱里,恺撒几乎将遗产全部分发给了罗马公民,并将屋大维认定为唯一法定继承人。
遗嘱公布后,屋大维做出了留守罗马的决定,并从法理层面为安东尼等人分析了留守的可行性。
事实上屋大维一开始就不建议逃走,因为在他看来,局势远没有到不走不行的地步。
有了恺撒遗嘱,他摇身一变成了恺撒继承人,法理层面占尽优势,就更加坚定了不走的决心。
屋大维认为,布鲁图斯是以暴君的名义刺杀恺撒的,但假如公开认定恺撒是暴君,那么恺撒生前的行政任命都是非法的,安东尼就不再是执政官,布鲁图斯等人的司法官等身份也将失效,到时就需要重新选举,这对任何人都不利。
要知道,布鲁图斯等人的主观动机之一就是恺撒的平民化政策威胁到了他们的贵族利益,刺杀恺撒就是要更进一步巩固自身利益。
既然公开认定恺撒为暴君实际上会侵害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显然理性层面,布鲁图斯是不会这样做的。
而如果不这么做,在不开战的情况下,为了彼此的利益最大化,就只剩下妥协一条路可走了。
即将恺撒的死因认定为自然死亡,并为恺撒公开举行葬礼。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屋大维不仅有极强的思考能力,更有着冷静的头脑,能够从人性最在乎的利益角度出发,在乱象中拨丝抽茧,直击核心本质,并给出最优解决方案。
但安东尼和阿蒂亚并不认可屋大维的说法,坚持认为他这一套说辞是纸上谈兵。
如果换成三国、五胡十六国的背景,安东尼还真是对的,因为对方会不计一切代价将安东尼等人赶尽杀绝。
但罗马之所以是罗马,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共和之所以是共和,就在于凡事都是有底线讲原则的,连刺杀安东尼的行为都并非布鲁图斯的主张,之前有人提议下毒谋害恺撒都被布鲁图斯以不光明正大为由否决了。
在罗马共和的政治文化里,屋大维的分析反而是对的。
面对母亲的不支持,屋大维又展现了高超的说服技巧,他以自己继承了恺撒的巨额财富为诱惑,诉诸母亲贪财逐利的本性,成功说服了母亲同意自己的提议。
由此,逃跑、开战的计划被放弃,安东尼只身前往布鲁图斯家里,如屋大维所预期,与后者成功达成协议。
按照协议,安东尼和布鲁图斯等将在葬礼上分别发表演讲,火葬恺撒后,共同执政。
但安东尼耍了个花招,在葬礼上公开了恺撒遇刺的真相,唤起了民众对恺撒的同情心,激起了民众对布鲁图斯等人的强烈仇恨。
这导致布鲁图斯等人被迫离开罗马,以调任外地的名义逃离。
安东尼成为最大赢家。
说到恺撒的葬礼,恺撒遗孀在家里朝恺撒老情人脸上吐口水的画面简直不要太解气,里头不知道压抑了多少愤怒与悲伤。
恺撒之前与情妇的夜夜笙歌,遗孀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被阿蒂亚画了墙画造成舆论影响,遗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就因为恺撒的离开,情妇竟然心生如此怨愤,并一步步诱导儿子布鲁图斯刺杀了恺撒。
此外,恺撒的葬礼在广场举行,人群里不断有人为葬礼添加木材,表达对恺撒的敬意。
这就有回到第一季结束时的那个问题,恺撒是暴君吗?
如果是暴君,他死后,为何没有万民欢呼庆祝?
如果是暴君,他死后,安东尼为何能轻而易举煽动民众对他的敬意?
还有,如果是暴君,布鲁图斯又为何不公开宣布?
当然不能否认,民众有时候是愚昧的,连安东尼都把他们称作暴民。
乌合之众一词的由来不是没有缘由的。
但也必须承认,恺撒的很多政策是利好普通民众的,从利益层面出发,民众很难认定他是暴君。
不过他确实又存在独裁,排挤、暗杀反对派的行为。
只能说,政治人物的复杂性远非一个词能够概括的。
就在恺撒举行葬礼的同时,百夫长这边也在举行另一场葬礼。
区别于恺撒葬礼的规模宏大,百夫长为妻子举行的葬礼则只有波罗等几个人见证。
是的,波罗果然没有真地离开罗马。
当他听到恺撒的死讯后,二话不说骑上快马转身回到了城里。
他是担心自己的好朋友百夫长。
回到城里,一切都变了,恺撒死了,百夫长的妻子也死了,百夫长的孩子也不见了。
这就要说百夫长的性格缺陷了。
百夫长看似有坚定的信仰,但情绪非常不稳定,常常是感性凌驾理性,尤其是与屋大维对比之下。
第一次回城看到妻子抱着一个婴孩,第一反应是自己被绿了,一怒之下差点把对方杀死。
后被妻子忽悠是女儿的孩子,则立马原谅了妻子,并道歉。
咱就是说,是不是闺女的孩子,稍微观察、打听一下就真相大白了啊。
也正是知道百夫长的这个性格缺陷,妻子更加坚定地要求所有人和她一起保守秘密,直到秘密被揭开,毫不犹豫地坠楼自杀。
妻子死后,百夫长抱着尸体呆在原地。
原以为他陷入了极度的悲伤和自责,没想到还沉浸在巨大的愤怒里。
看到旁边的小男孩,竟差点丧心病狂地干掉对方。
待大姨子和孩子们回来,又歇斯底里地对她们降下诅咒,而后跑进混乱的人群里。
就在他离开不久,曾经的仇人黑帮老大上门来把他的大姨子和孩子虏获走了。
沉浸在复杂情绪里的百夫长也成了一滩烂泥,身上之前的物件被路人洗劫一空。
好在有波罗的出现,才救了他一命,并完成了妻子的葬礼。
可孩子们去哪儿了呢?
被自己吓跑了吗?
这就是两个武夫的局限性了,孩子怎么可能抛弃母亲呢?
意外得知孩子被昔日仇人带走后,百夫长和波罗怒气冲冲上门寻仇,两人顷刻间将黑帮团伙屠戮殆尽,战斗力实在非凡。
要说这个黑帮头子也是欠啊,就因为当初手下被教训了,一直怀恨在心,恺撒一死便趁机来寻仇。
可明显干不过百夫长和波罗这俩大屠夫啊,角斗场上的事迹也不可能不知道啊。
都刀架脖子了还嘴硬,结果被百夫长一刀斩首,真是自找死路呢。
至于百夫长的大姨子和孩子们,真地被先奸后杀了吗?
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恺撒惨死、妻子殒命、孩子下落不明,百夫长接下来又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心魔?
btw,安东尼还真是个行走的生值器,恺撒葬礼前还要来一发。
屋大维竟然找波罗道歉,还原了自己一时疏忽导致百夫长秘密泄露的真相。
屋大维是冰安东尼是火不一样的性格一个跟着凯撒征战有军事才能没有政治才能屋大维有政治才能也有军事才能用人的能力策略谋略理性冷静有点不近人情最终时间是屋大维的朋友他赢得了胜利性格左右命运每一个人的性格与个性已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从共和很多的创始人元老院他们的后代贵族世卿世禄制度到三巨头庞贝克拉苏凯撒两代人的友谊到凯撒成为独裁罗马的皇帝共和到帝国被暗杀新的三巨头最后到屋大维政治战斗出来
1、凯撒殒命,屋大维初露锋芒:凯撒之死引发法律悖论--承认凯撒是独裁暴君,但不推翻他作出的各项决定;2、13-16,在丧妻失子以及因为自己失职导致凯撒遇刺的接踵打击下,那个正直无私的乌瑞那斯开始向一个刚愎自用、人狠话不多的黑帮老大转化,黑化进程不可逆转……3、17集起,以利益为核心建立起的联盟总是难以维系的,屋大维与安东尼之间的联盟,在将布鲁图斯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之后,很快出现了不易察觉的裂痕……4、一将功成万骨枯。
无论独裁也好,民主也罢,最高统治者的桂冠戴在一个人头上总要稳固一些。
年轻的屋大维成为了万众拥戴的“第一公民”,即将书写他的时代华章;安东尼与埃及艳后魂游太虚,乌瑞纳斯在弥留前实现了与子女的和解。
ps:最佳男配角非胖胖的、萌萌的新闻官莫属,他的敬业精神表现在无论城头变幻大王旗,他都问心无愧地在为罗马代言……
阿波罗吹响了清晨的第一支号角,亚平宁已经醒来。
跳过西庀阿的头盔,胜利在哪里?
让她屈身相迎。
上帝创造了,古罗马的奴隶!
女人永不餍足的欲望,生存焦虑,指引,渴望,驱使着男人(权力意志)永不停歇地征服,征服,再征服,然后有限的男人不可避免地倒在征服无限的不可能之路上,为了抵御混沌的宇宙但难道不是!
堵住女人永不餍足的欲望的黑洞吗?
统治者?
倒不如说只是家庭里的丈夫和父亲。
日理万机让他疲惫不堪,处理最复杂的万事事务需要他绝对理智,脆弱的感情是危险的,他由不得自己,他不能有任何感情,而家里尖声嘶哑的母亲,缺爱求爱的儿子,只让他疲惫不堪,只想逃避,而这疲惫不堪,不堪应对,这暴露出来的后背!
就将诱使儿子,弑父者,潜在的权力者,新的父亲,这一一切造物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狮群形式,完成弑父冲动。
年轻的狮子的狩猎欲望涨红了脸颊,眼睛布满了血丝。
父亲的权力本身就在演示儿子如何夺取他,一个最好的权力者是一个父亲,而一个最好的儿子就是一个弑父者。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家人,妻子和儿子的欲望已经牢牢地绑住了他,动弹不得,他必须为他们服务,或被他们抛弃,他由不得自己,罗马,这一一切僭主政治中所能达到的最伟大形式!
而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婚姻夫妻父子这些也不过都是将随着罗马和上帝一样一块逝去的东西,婚姻,夫妻,父子已经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不再存在,里里外外就那么回事,只不过都在苦苦硬撑心照不宣装作还存在而已,罗马与父一开始就没建立过,都是权力和伪装。
上帝第二次死是人们假装不知道或不愿承认他其实已经死了。
永恒轮回是尼采发明出的抵御创世记-启示录/线性时间观念的力挽人类衰颓命运的补天阙之石,只是他自己不得不复刻他的恩师的命运,先知耶稣的死,自己的牺牲,都未能弥补这个越来越大的天阙。
我们最后和最小的人,在上帝不存在的尸体上唱吧,跳吧,笑吧!
我们,发明了,幸福!
也许推罗王已经预言了罗马和人类的结局,过强的光最终会从内部烧毁他自己。
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诸行本无常。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试图用随便找来的偶像比如上帝来填满第一因渴望的缺口只会因偶像的破绽毕露而虚无,斗争到最后只会毁灭,也许学佛陀般的方式,放手,原谅,宽恕,宽容,释怀,遗忘,才能继续走向未来。
衰老的雄狮是不必要的,他必须统治共同体,他们的毒蛇,他们的欲望,要么,就得被他们的统治,被下一个父亲,年轻的儿子,新的权力者弑杀。
与其叫其统治者,不如说我们可怜的父亲。
当他年轻有力时还能勉强保护我们抵御外界的侵害,勉强堵住我们无限欲望的嘴,但当他老了,无力再满足我们,保护我们,就将死在新的权力者的屠刀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一切。
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军团,一个永不停歇的战车。
欲望是他的方向,权力意志是他滚滚向前碾碎一切的车轮,而人类,就是那个被碾碎的东西,诸权力意志角逐的战场,就是宇宙万物,就是混沌,就是此在的上帝他自己。
人类渴望一个父亲,一个上帝,征服他,统治他,驯化他,毁灭他,或被他毁灭。
人类这一一切造物中最嗜杀成性的动物,最伟大的权力意志,征服者,统治者,竟想征服,统治,驯化,他自己!
上位成功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权力者,普爱者,祝福者,散发他所能散发的最强最亮的温暖和光芒的恒星,直至他不堪重负而死去,失败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咒诅者,怨恨者,诽谤者,吸收他所能吸收的最强最暗的冰冷和幽暗的能量与力量的黑洞,指引太阳的光芒去往何处。
最强大的权力意志祝福整个世界,而最衰弱的权力意志咒诅整个世界,两者都是最伟大的权力意志,而两者仍都必须被克服,分别变成了我们的父亲和母亲,这一宇宙中的光明与深渊形式。
而接受自己的命运的权力意志,接受自己衰退的权力意志,就变成了温和者,智慧的倭黑猩猩,哲人。
眼泪只是粘液的衰弱形式,恨只是爱的衰弱形式,我们没有敌人,除非我们自己。
人仍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过于原始的动物,无法统治他自身的动物,必须被克服的动物。
城市是罗马的钥匙,而家庭,就是城市的钥匙。
一部罗马史,半部家庭书,西方社会,这一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一切原始部落形式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就像狮群,就像战车一样,欲望驱使着权力意志去生,去死。
欲望是权力意志的目光,方向,指引,而权力意志就是射向目光,实现目光所指的箭簇。
家庭中的母亲,狮群中的母狮,驱使着父亲,雄狮,而疲惫的父亲不得不满足母亲的要求,外出征服,或被年轻的雄狮,他的儿子,所取代,只是这一次,父亲再也没能回来,只因杀人凶手,就是我们自己,徒留下无法归家之人,无家可归之人,望月兴叹,与望眼欲穿之人。
人类!
这一最雌性的动物,渴望一个父亲!
渴望一个丈夫,来孕育她的儿子。
权力之路,遍地狼藉。
一开始我只是带着对罗马的无限好奇,憧憬,向往,带着对父,君主,权力者,上帝的向往而看这部片子,而看着看着愈发发现,是我们杀死了父亲,皇帝,主,而感到内心无限悲凉,寻神者就是弑神者我们自己,我们钟爱的罗马,众神眷恋的幻想乡,已经变成了弑君者小丑和妓女的妓院,赌场,我们的父亲也早已枯萎,他伟岸的尸体上布满了平民与妓女穿刺的孔洞,而孔洞中却流出了牛奶与蜜糖,长出了霉菌和野蜂蜜!
一切如计划进行...是我们无限的欲望谋杀了过劳的父亲,是我们屠戮了上帝,父亲,权力者!
是我们手上沾满了父亲的鲜血,还在惊恐迟疑地问,“他是谁?
他是谁?
”。
他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就是弑君者,弑父者,弑神者!
我们,会孕育我们的弑父者,我们,会杀死我们自己。
这,就是希腊神话,这,就是罗马帝国,这,就是西方社会,这,就是人类历史,一部父与子的血泪家书。
我们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我们是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我们是光明与幽暗的孩子,我们体内流着同一种血,却来自父亲和母亲。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现在我们庆祝!
坚信一致的胜利,庆祝节日中的节日,欢迎友人查拉图斯特拉,客人中的客人!
现在世界欢笑,灰幕已经拉开,新娘迎接新郎,新郎迎娶新娘,世界将仍有如新妇,预备她的丈夫,光明与幽暗的婚礼,已经到来...
第一季的评论挺多的,第二季的貌似都不愿重复评论了.我做第一个吧 活活.....剧情依然精彩,屋大维的崛起还是这季的重点,只是最后也没有交代乌瑞纳斯到底死了没,还有那犹太人的刺杀任务没想通是干什么的,与主要剧情没有关联啊...ps:米国人电视剧的演员演技就是好啊,不管是哪一个,哪怕是一个跑龙套的,都不会出什么bug,反观国内的剧集里面那些跑龙套的实是......难怪说米国的电视剧都是精品,不像国内电视米国人看电视很幸福 ^_^btw,本季裸露镜头依然很多,所以依然不适合家庭一起观看 ^_^
如果你曾被《斯巴达克斯》的血腥与激情深深吸引,那《罗马》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下一部史诗级大作。
作为HBO的经典之作,《罗马》不仅有着令人咋舌的制作规模和大尺度场面,更用细腻的叙事和恢弘的历史背景,将古罗马的荣耀与衰落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罗马》Rome
这部剧的投资规模惊人,尤其是第一季,耗资高达1亿美金,用于打造逼真的古罗马城邦、壮观的战斗场景和精致的服装道具。
每一个细节都完美还原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的风貌,让观众仿佛亲临那个权力争夺、动荡不安的时代。
故事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末期。
剧集以恺撒的崛起、胜利以及被刺杀的历史大事件为主线,逐步过渡到屋大维的崭露头角与罗马帝国的建立。
剧中恺撒的形象极其丰满,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果敢与智慧,却也因此招致了最终的背叛与悲剧性结局。
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从一个不为人知的青年一步步成长为罗马的统治者。
他的冷酷、智慧和无情使得他成为那个动荡时代中的最大赢家。
屋大维与他身边的每一个对手、盟友之间的权谋博弈,以及他对罗马帝国的野心,都让这个角色令人又敬又畏。
除了这些宏大的历史人物,剧集还通过一些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比如忠诚的罗马士兵卢修斯·沃雷纳和提图斯·普洛,两位平凡士兵的命运贯穿整个剧集。
通过他们,观众能够看到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他们的人生同样充满了苦涩与悲欢。
他们有时被卷入上层的政治斗争,有时又成为那个动荡时代中见证历史的亲历者。
这样的小人物刻画为整部剧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也让观众有了更多的代入感。
《罗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毫不避讳的暴力与血腥场面。
作为一部HBO出品的剧集,在大尺度的表现上可以说毫无保留,但这些场面并不是单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残酷与复杂。
从凶狠的斗兽场决斗到政治上的阴谋诡计,每一场冲突都被血腥地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感让观众对古罗马的暴力美学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剧中的X爱场面也非常大胆且频繁,这些戏份虽然让人脸红心跳,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欲望的赤裸表达和对权力的追逐。
无论是为了操控局势,还是纯粹的情感宣泄,这些情节都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奢靡和腐败。
《罗马》绝不是一部依赖大尺度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它的剧本同样深邃而富有内涵。
剧集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罗马共和国从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背叛、忠诚与欲望。
总之,《罗马》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豆瓣有人评论说记得一个镜头感触颇深,是庞贝战败,众叛亲离,在大海边收到凯撒的拒绝和谈的复信后,对着跪着的奴隶羡慕地说:“怎么办?
怎么办?
你们奴隶真幸福,不用自己拿主意,就像海上的浮木。
”又说这样一个贵族,一个罗马的执政三巨头之一,在这一刻居然羡慕一个奴隶的幸福。
我想到的就是:庞贝该向屋大维小童鞋好好学习一下。
屋大维在少年的时候就沉默寡言,一心读书,包括他自己也觉得枯燥的希腊哲学,在书里他得到了智慧,当他母亲和情人厮混的时候,他姐姐被他母亲操纵着痛苦不堪又不能为力的时候,这个少年冷漠的眼神中早已洞悉一切。
他不萎靡,不叫苦,不怨恨,心理极其健康地发展着,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有能力洞察人们的心理,他可以掌控世界,我一开始就为这个外表羸弱的少年的智慧和眼神绝倒,当我知道他就是奥古斯都大帝,长达46年把持罗马独裁政权,却被元老院极度推崇,他的权力并没有让他失去智慧和理智,他实行的军事、政治、社会政策,都有着明智深刻的影响,一代明君,死之后还能被人们神化膜拜至今!
荷兰有一种郁金香,名字叫做永远的奥古斯都,是最最名贵的那一种。
传说就是因为一个船员错把“永远的奥古斯都”的花头当做洋葱吃了,才导致了郁金香泡沫的破裂。
尽管屋大维的冷漠令他的母亲和姐姐感到绝望,他也许也有着伤痛和孤寂,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人物。
尹夏沫一样,透彻地看透人生,虽然冷漠但是却可以明白自己,掌控自己,才可以爱人。
水土不服
当代的用词和礼仪,尤其伦敦腔更让人出戏,看这个剧的唯一的意义就是Ray Stevenson,然而编剧一直在折腾他,和卢西利斯做兄弟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一直帮他还不知感恩,Who cares这个白眼狼以及他家人的drama。唐顿小司机的加入倒是让我多了个正常速度播放的理由,好嫩啊~E06突然变好了?拍了宏大的战争场景不过拍的不咋滴有奇怪的慢镜视角乱七八糟,不过07年可以理解?,西塞罗之死拍的也不错,布鲁图斯戒指线索用的也很好,西塞罗拼命送出的信,被其乐融融的主角兄弟一家打断,命运啊,更与谁人说。emmm怎么说,大历史聚焦两个小人物戏说,所有事说到底终归是儿女情长,谁又说得清呢,就这样吧,引入唏嘘,又让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像安东尼最后说的,太阳照常升起。(原定拍摄四季的内容,被迫压缩)
项目灾难小帅哥也没了
感觉像PPT,就是把谁都知道的事情演了一遍。哦,当然,我真心不知道小凯撒其实不是凯撒他儿子。好吧,全裸特别多,特别多!
第二季换编剧了吗?个个性情大变,草草收尾
不得不吐槽尼玛05版那个满脸瓜笑的宾利先生怎么跑出来演皇帝了?怎么看怎么是个gay⋯⋯
本季最精彩的看点是屋大维的崛起,非常不能接受饰演成年屋大维的演员,苍白的皮肤和失焦的眼神,都太盎格鲁撒克逊了,完全不拉丁。甚至给人某种心理病态的联想。或许这正是导演的有意引导。安东尼死的让人唏嘘,好在最后克里奥佩特拉用自己的眼泪成全了这个爱情悲剧。两个平民的故事在开始还能起到带领观众置身历史之中、增强体验感的作用,但到了后期就显得有些聒噪和多余,而且结束的非常潦草。
第一公民奥古斯都
2010.09
2009.12.2 看完如果不是看到网上的人说最后几集还不错,我差点不愿看下去了。Finally, we are back to the storyline - despite the strong ending, it's still a disappointment.
好多美乳和PP~
三星半。无数悲惨的例子证明,不够阴狠的,智商捉急的,就都别搞政治了。喜欢屋大维。因波罗和乌瑞纳斯是主角,就好多事情都各种和上层社会搭边,有时太戏剧性了。虽然真实情况就很乱,但电视剧为了制造更大的戏剧冲突乱点鸳鸯谱,事实是阿格里帕娶了屋大维的外甥女,会不会是电视里暗示的他的女儿呢?
我造了大孽我看这个,全是权色和乱伦,给我看恶心了,我立马滚去和小孩坐一桌。
中规中矩吧。
这季的屋大维确实少了很多东西。对比第一季,不得不感慨讲故事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从凯撒遗嘱指定屋大维继承产业开始,到屋大维当上罗马帝国首位皇帝结束。只看了第一集,这集紧跟第一季最后一集,讲述凯撒死后各方反应。敬佩年纪轻轻的屋大维就可以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智谋与胆识远超妈妈和安东尼这两位政治老炮,更不用说还不如安东尼的元老院贵族。可惜,屋大维长大后换了演员,魅力不如第一季的凯撒和小屋大维。
不如第一季
安东尼演的很好啊,给人映像深刻。成年的屋大维太受了
虽然西塞罗彻底歪了,屋大维也美化成秦始皇了,可是第二季第四季男配一救出了老婆和姐夫的私生子,寓意着宽恕 原谅 与放下 西式鸡汤喝得饱饱的
屋大维换了一个又呆又难看的演员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