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评分这么低,虽然叙事有点混乱,最后彰显戒毒的主题略显突兀,但父子关系的描绘还是很细腻与独特的。
这是一种非典型性的父子关系,可以说是很好很平等的父子关系,父与子是亲密的,知心的关系,然而因为毒品破碎。
父亲可能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beautiful boy”突然就变坏了,一直力图控制并挽救回来,Nick陷入一种纠结,愧疚与无法逃脱毒品的循环里,因为自己吸毒产生内疚,但又因为父亲对自己表现出的失望而心碎,转而继续投入毒品的怀抱,清醒后又陷入无尽的自责与讨厌自己的情绪。
实际上Nick一直希望得到父亲的接受,接受吸过毒的自己,再自己支持帮助自己拜托困境,然而父亲一直是一种无法解释,表明面安慰实则歇斯底里的状态。
不过一般得知自己孩子吸毒,反应应该不会比电影中的父亲好吧。
Sheff真是娶了个好妻子,最后他终于明白,你没有办法去拯救一个人。
可能Sheff一直纠结的是那个漂亮男孩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他一直做到了一个父亲该承担的责任又跟Nick那样亲密,结果不该是这样子。
现在很多时候,当一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大家总是会搬出弗洛伊德的那套,原生家庭之类,父母的影响,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
现在有时候也会想,一个孩子大概到15.16岁也大概有思考能力,有判断力了,当然不可否认他的思维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你会发现成长的岔路口有太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选择。
孩子与父母大概也是互相影响,就像有种离婚叫做无过错离婚,培养大概也有一种无过错培养,你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之后,就不用过多纠结了,大概该放手就放手。
最后终于就回归到了毒品的问题,无过错的培养还是会有岔路子,毒品就是一样。
甜茶的瘦身板真的好适合这种文学颓丧,陷入迷途的少年。
1.喜欢甜茶,于是找来这个电影看2.感觉这个电影一般,没有表现出甜茶的演技。
给甜茶的镜头很少,每次都是匆匆而过的感觉,还没怎么仔细品味我茶的演技呢,镜头就过去了。
3.感觉这个电影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不过我没感觉这个父亲演技多好啊,他太文质彬彬了。
4.喜欢父亲每次送别儿子说的“everything”,这就是我爱你胜过一切的简称。
但是实际上呢,你给的都是不能深入我灵魂的话,你爱我,为什么还给我生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感觉离异再婚后的前任的孩子很尴尬,很孤独,可怜。
永远不离婚。
你在用你以为好的方式爱着我,但你爱我的方式,我并不喜欢,也不想要。
5.最后父亲不让儿子回家,是为了表现毒瘾对家人的精神折磨使家人一度有放弃孩子的想法?
很真实,也很让人伤心。
6.看完这个电影,上网查了下关于毒品的知识,感觉好吓人啊。
甜茶做了很多功课,比如毒瘾发作时,就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他经常留着鼻涕给父亲打电话。
7.这是一个文艺片,拍的有点沉闷,只是展现给我们边缘人的艰难生活,没有多出彩。
8.电影里那个继母追逐甜茶时,为什么要哭,看不懂。
继母说再好,也是不如亲生母亲亲啊。
感觉这个继母表现的有点摸不着头脑,追儿子追不上时的哭,是压力的体现?
9.结尾很光明,感觉不够现实。
最后的儿子是带着必死的心吸毒的吧?
奇迹,不会那么轻易出现的,感觉。
10.抱着弟弟妹妹玩喷泉那段,为了表现家庭的温馨,但是我看着太难受。
喷泉力道很大的,不要堵喷泉,尤其是小孩啊。
(撸了生肉)茶老师的演技真的太厉害不得不说整个电影确实很乱很没有重点又冗长,bgm也 莫名其妙但是茶老师的part真的让人看到心疼,literally心疼,把Nic的绝望和挣扎都表现的很真实,还有吸完毒的状态也拿捏的很到位茶老师前途无量—————————二刷分割线————————•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配乐简直是生硬到不可理喻,二刷反而觉得配乐有种戏谑的效果(比如David尝试病毒的时候以及歌词和剧情的对应)•David口口声声说他想要understand Nic,但他想要了解的只是他想像的Nic(所谓的beautiful boy)•David做了那么多的研究去了解毒品,但是却从来没有试着去了解他的儿子•Nic有那么多次都向David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但是David每次都迟钝到直接忽略这些,然后再把所有的事都怪在Nic身上,就像他是一个完全尽职尽责的家长。
David确实像Nic所说的,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一直去“努力”的很大原因也是出于他没能成功地掌控局面(掌控他的儿子)•Nic太敏感了太脆弱了,他一直一直都想得到爸爸(家人)的爱和关心("I want them to be proud of me."),一直都想要一个家一个safe place,David的新家庭对Nic来说并不是安慰而是刺激因为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全是他不曾得到也不会再得到的,他也根本无法融入根本无法在任何地方找到归宿感(爸爸从来没有真正试着去理解他,房间被堆满杂物,"be invited"),所以他只能把自己藏起来,自己去填补他一直渴望但是又得不到的东西(因为没有能力改变现实所以干脆逃离现实)•这部电影其实说仅仅是关于毒瘾也许不太准确,我觉得更多的是Nic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甚至是躁郁症),家庭是诱因,吸毒是结果(茶老师说过why不是重点但是我觉得why才是真的重点)•二刷之后看懂了很多,不知道真实世界里的Nic怎么样了,但是希望他是真的填补了自己心里的big black hole(虽然觉得很不可能……)
影片并未从尼克的视角展开,以至于人们会觉得恨铁不成钢。
尼克拥有一个如此深爱他的父亲,即便父母离婚但给他的爱却从未减少。
并且尼克聪明又漂亮,家庭虽算不上幸福但也并不悲惨。
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吧?!
是的,和那些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人们比起来,尼克简直算得上幸福。
但成长创伤并非无病呻吟!
不是只有生理上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才算是伤害,心理上遭受的不安,恐惧和挣扎对一个孩子来说也同样是毁灭性的。
也正是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法自我消化的伤害和痛苦使尼克不幸的同时患上了抑郁症和躁郁症。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只是平凡又普通的,即便是遭受的痛苦也是,不是所有的苦难都来的那么极端和戏剧化,但它们的破坏力却丝毫不差。
即便没有尼克的视角,我也深刻体会到他受到伤害的每一刻。
如果你依然觉得尼克不不至于此,过于矫情,那你不妨试着想一下:那个曾经完全只属于你的父亲突然有了新的家庭,你多希望可以融入他们,你也做好了去爱他们的准备。
但你发现你就是融入不了,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他们的错,但,你就是自然而然的被排除在外了。
那个曾经只属于你的父亲,有了一个与你无关的爱人,以及两个与你无关的孩子。
曾经完整的父爱被分割,被削弱。
那些曾经理所当然完全属于你的爱如今却使你感觉到自己像在乞讨。
你知道这不是父亲的错,不是继母的错,更不是无辜弟弟妹妹们的错。
你的母亲爱你,你的父亲也爱你,但他们不再相爱,所以父母分开也没有错。
你没有理由怪罪任何人,于是你的痛苦无从消解,无从发泄。
无尽的孤独感和消失的归属感将你抛在了无边的海浪里,你的安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父母的爱在这无尽的大海里随着海浪的起伏在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出声响。
你确信他们都在,你挣扎着追寻着母亲的声音游去,但你越靠近母亲,对于父亲的思念就越是难以抑制,于是你又转身追寻父亲的声音游去。
当你越是靠近父亲,母亲失落孤单的影像在你脑海里出现。
你感到内疚,懊悔,自责….最终,你筋疲力尽,痛苦又迷茫。
父母离婚再婚,如同犯错的人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而你发现,你的存在却是他们曾经犯错的直接证明。
他们都在忙着纠正自己的错误,维护目前的正轨,他们的确都爱你,但他们的相互指责同时也撕裂了你的爱。
和母亲在一起时,你必须表现出对母亲更多的爱以表忠心,与父亲在一起时亦然。
你爱任何一方的时候都像是对另一方的背叛。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令你陷入痛苦的无尽深渊,谁都没有错,但却只有你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和折磨。
并且,你无法寻求帮助,你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
父母依然爱你,从未改变,你只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你的痛苦,不安,敏感,焦虑以及被剥离被孤立的感觉在你身体里四面八方的剧烈拉扯着,直到撕裂……
这部电影,我认为很符合陷入“瘾”,看到有很多人觉得他平淡,是吧,它没有那么符合你心目中的电影类型,是!
我承认父亲去找儿子第一次音乐想起的时候,和突兀,但描述的内容,我想说真的真的很符合,父亲因为坚韧,对儿子的爱,他可以在第一时间以正面面对事情,坚持让儿子治疗,而大多数母亲,天性柔弱懦弱(并非所有都如此),在第一时间选择痛苦和抱怨,这都是正常而真实的反应。
17年我陷入焦虑症,反反复复厌恶周遭的一切,内心的矛盾,对陌生人的排斥,对父亲从小掌控我一切的厌恶……曲曲折折饶了三年,这三年里,很多时候在我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解决,却无可抗力,一直沉溺于逃避,脱离自己的世界。
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和生活脱节,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一个人躲在床上天台哭,在学校没有身边朋友的支持,一切都是脆弱。
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可能你会觉得,这又不是癌症,何以致一个人的生活变得那么艰辛,曲折。
我想大概是因为本人懦弱,意志不坚吧。
现在回想前三年的生活,在这种焦虑和正常的交叠中,唯一让我感到是父亲对我的支持和相信,太多太多了,一点点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的帮助,理解他的付出,家人是最不会背叛你的。
我想以后好好品味这个世界,也好好爱家人。
以上仅是本人看完电影突发写的。
所以请大家一定耐心去看看另外一个可能不那么幸运的人的一段时光吧!
看的过程全程都在想,这个家根本不属于他。
一开始他的爱被分为两半,他同时只能享受1/2,他的爱和归属随着父母离婚再也不完整了。
然后仅有的一半被继母夺走了至少一半。
随着弟弟妹妹出生,又少了三分之二。
也就是他剩下的爱与归属只剩下1/12。
影片最大的转变就是妈妈照顾他的一年半,全程陪他解毒,他有了好转。
但妈妈本质上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一个小孩四五岁的时候经历父母离异,通过横跨美国的长途旅行去独自衔接一份只剩1/2的爱。
然后随着继母的到来,慢慢变为1/4,1/12。
你期待他18岁独立就能独自为自己的未来去创造吗?
不可能,因为他的心理年龄早就停留在了四五岁。
与其说毒品让他完整,不如说毒品让他忘记自己只有1/12的归属感。
一个漂亮的男孩走向自毁,是因为他从未长大。
他渴望那缺失的11/12的爱与归属,于是他用毁灭自己的方式取得与父母的链接,获得他们的关注,同时又带来更大的自我否定。
父母皆祸害。
父母不成熟,不要生孩子。
为甜茶看的。
电影的配乐实在太减分了,好多配乐非常突兀且不明所以。
导演可能是以记录为主,导致电影传达的含意比较模糊。
甜茶本身的阴郁气质和角色还是十分符合的。
电影里更多的展现的是尼克清醒的时候,而不是吸毒后神魂颠倒的样子,清醒的时候尼克总是自责羞愧的,想戒掉毒瘾,但是太多的自责羞愧让他更想吸毒来解脱,父亲大部分时间对儿子吸毒原因的疑惑不解、迫切希望儿子回归正轨、怀疑儿子复吸,都无形中在加重尼克的羞愧,所以大卫翻看尼克记录吸毒心路历程的日记可能是影片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部分。
尼克在父母家人面前表演完正常、他们期望的一面之后,独处的时候就只剩下更大的空虚需要被毒品填满,也是他不断复吸的原因之一。
但电影和小说一样,最终也没有明确的表达出尼克最初沉迷毒品的原因。
电影虽然无意为吸毒者开脱,但也确实想传达出吸毒者的彷徨无奈、内心的孤独无助,吸毒最终成瘾不仅是内心的屈服,更是日渐积累的疾病(基因以及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
电影可能希望戒毒者的家人能够像大卫一样,充分理解吸毒的尼克的痛苦与挣扎,更加理解、更有耐心地引导、帮助、陪伴他们,别对他们失去信心。
个人表示一直喜欢甜茶的电影。
这部电影我个人认为甜茶的演技很棒。
整部电影处于比较压抑的氛围中,包括配乐。
这部电影中展现了Nic这个男孩与毒品的斗争,与父亲、母亲因毒品产生的矛盾,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毒品对于人的危害。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而毒品的作用会使人丧失理智,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达到自己所渴望的兴奋感。
毒品应当被拒绝。
除了人的控制力之外,我还想说父母真的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父母对孩子的爱大于一切。
即使你堕入深渊,父母也愿意拼命将你拉回光明,所以不要让父母失望,不要伤害他们。
存在的问题很多 碎片化的叙事 凌乱的剪辑故事线 完全没有情感交融的配乐 即便父子的演绎再出色动人 观众的情绪也被局限在了一个不断戒断复吸的循环往复里 除此之外 主角父子 两位母亲 两位小天使配角还是非常优秀的 个人的共情点也就是在Karen最终选择停车那里 那是父母终于意识到亲情已然无用的时刻 因为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曾经看着他长大的漂亮男孩 只是一个沉溺药物不能自拔的junker最后从甜茶迷妹角度评价 这次甜茶的角色挑战还是相当大的 在平日里的清醒状态 Nick可爱懂事 阳光开朗 爱写诗画画 然后就交到了个不忍直视的女朋友我真是..手动微笑再见了 针管推进皮肤过程里 他眼里属于曾经漂亮男孩的快乐和美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病态到极致的沉醉而不自知最后一次在厕所隔间里的注射 俯拍视角里的他 清瘦的手臂已经伤痕累累 那时他的身体也已经到了极限 完成注射就好像完成了日常吃饭喝水的任务 他倒下的时候眼里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光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在最后一幕 靠在父亲身边见到了太阳的他 才会那么无助 而又令人心生希望(甜茶真的好美好美啊 其实他一笑我就不是很care他在说什么了 所以说少年啊糟蹋自己的时候好好照照镜子你怎么舍得😭..)
在看《Beautiful Boy》的过程中,我始终疑惑,Nic为什么会选择use drugs,直到全片看完也没有给出解释。
但是在细细碎碎的日常和不断闪回的片段里,似乎能够一窥端倪。
全片营造了一种父爱如山的意境,以至于我在看到某些镜头的时候十分不解。
比如说自幼父母离异的Nic每年大部分时间和父亲住在一起,但是暑假需要回到母亲家待两个月。
父亲送他登机,在把他交给空姐之前,问他“我能抱你一下吗”,小Nic摇了摇头。
父亲很困惑“为什么不,因为我让你离开,所以你在生我的气吗”,小Nic这时候很轻很轻地点了点头。
结果父亲接下来说“但是你见到妈妈就会很开心了对吧”,小Nic又点了点头。
接下来父亲试图向Nic表真心,还说了这样的话“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世界上所有的言语加起来也不足以表达我对你的爱,我爱你胜过世间全部”。
随后小Nic主动拥抱了父亲,拉着空姐的手上了飞机。
正是有这么一段前情提要,后面父子两每一次分离都会说“everything”,意指“世间全部”,但非常诡异的是,每一次在他们互相说完“everything”之后,都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所以回过头来看父亲这里对Nic说的话,其实是有为自己开脱的成分在。
父亲送小Nic登机其实有意识到小Nic的沮丧情绪,但是他没有正确面对这个情绪,而是用了自己做不到的誓言试图粉饰太平。
前后连接起来应该是:我很爱你,但是我仍然要送你去你妈妈那里。
所谓的“爱你胜过世间全部”真的太有保留,反而像渣男骗小姑娘的把戏。
因此在表真心之后父亲顺利收获了Nic的原谅和拥抱。
小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单纯的,小孩子对人的信任也是绝对的。
你告诉他世界上有怪兽他就会夜里做噩梦,你告诉他你爱他胜过世间全部他就会相信你绝对能够做到。
但是根据父亲的表现来看,虽然他确实为了Nic的康复做了很多努力,但明显大部分出于责任,甚至到后来几乎是不管不问的放弃状态。
就比如说Nic在康复中心疗养400多天没有复发,结果一回到父亲家,只是简单度过了个周末,再想返回康复中心的时候,他就复发了。
虽然这次复发非常猛烈,但是Nic是有向父亲求救的。
他给父亲打电话说他想回家,他愿意自此放弃use drugs,但是他不想再留在康复中心,他想要回家,想要父亲的陪伴。
这时候接到电话的父亲是怎么回复的?
“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
”为什么不能答应Nic?
你不是爱他胜过世间所有吗?
为什么做不到接纳他陪伴他?
因为你再婚了,然后你再婚的夫人希望Nic远离她的两个孩子。
因为你想起来你有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Nic只是你曾经的一个失败的儿子,他不能如你所愿成为“beautiful boy”所以活该被你遗弃。
这里并没有指责父亲的意思,只是想说大人在给小孩子许下承诺的时候最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看看自己能不能够实践诺言,如果不能,就不要随便给承诺,小孩子是真的会当真,而且会因为大人的说话不算话产生巨大的心理阴影。
其实我一直觉得西方的亲情都是非常淡漠的,孩子成人之后就需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父母不再掺和孩子的人生,不像东方的父母,即使是面对成人成家的孩子也还会不自觉地过度干预。
这样的淡漠和疏离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独立性非常强,各自为各自的人生负责,谁也别成为谁的负担。
坏处就是如果孩子幼年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陪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会在成人之后表现出对情感的高浓度渴望,这些孩子可能会试图通过一些掠夺弥补幼年的缺失。
如果不能向外掠夺就会向内攻击,不断地摧毁自己的内心,使得全部的精神世界夷为平地。
Nic显然是没有得到过所谓的正确的陪伴。
自幼父母离异,然后父母各自再婚。
他在两个家庭间来回奔波,但是无论是父亲的一家四口还是母亲的二人世界,他都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他融入不进去任何一个家庭,他享受不到给予他的独属于他的那一份爱。
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都要和别人分享,他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心态。
他的天分让他拿到了6所大学的offer,只换来了父亲轻飘飘的赞叹。
他和父亲继母以及两个弟妹一起去海边,弟弟想和他一起去冲浪,继母不同意,继母不对他提任何要求,只是不同意弟弟和他一起去冲浪。
他想得到的不过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和对待,竟然也成为了一种奢求。
这期间他成功远离use drugs的那400多天,是有母亲的全程陪伴,所以他想要的不过是童年不曾有过的来自亲人的关心和爱护。
结果回到父亲家面对继母和弟妹的时候,他又感受到内心的撕扯,终于又再次复发。
这时候父亲拒绝再为他提供依靠,他才会彻底崩溃。
就像他在康复中心的发言:有一天我在医院里醒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住院,我说我嗜酒还是个瘾君子,那个人说,那只是你处理自身问题的一种方式罢了。
Nic为什么会选择use drugs,是因为他总能敏感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藏着的巨大的黑洞,他做了很多努力都没办法填补,终于有一天他通过use drugs这样的方式找到了一些满足,只有在use drugs的时候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自己的内心是充实的。
想让Nic康复的手段不是把他丢弃在康复中心,而是给予完整的心理陪伴。
但是显然,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亲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只是伤心失望于Nic反反复复的use drugs,在反复把他丢弃在康复中心的过程里自我感动。
还是那句俗话,幸福的家庭都有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虽然我们已经很努力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独自翱翔,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依然是飘荡在空中的风筝,总会想要被线的另一端妥帖收回。
不是成长得不够,而是从未得到过的东西无法成长。
那些敏感的被我们忽略掉的小情绪在我们心里侵蚀出的黑洞,残忍逼迫我们必须去面对。
有些人把自己的棱角磨钝,有些人把自己的情感磨钝,有些人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敏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内耗不断蚕食内心。
Nic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I'm really sorry”,每次看到这句话都想说,没关系,那不是你的错,即使没有人爱你,你也要好好爱自己,成不成为beautiful boy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妥帖对待自己的小情绪,除了use drugs还会有别的更好的对待自己的方式,别放弃自己。
p.s.没看原著,只是因为甜茶看了电影,甜茶这挑角色的口味真独特,从elio到nic没有一个是标准尺度里的人物。
看完之后是有很多疑惑的,所以去看了一些评论,从评论里获得了许多真实事件的信息,发现电影果然是高度美化了父亲的形象,但是即使美化成这样,依然看得出父亲的爱是这么有条件:他从未在nic幼年时关心照顾过nic的小情绪,凭什么要求成年后的nic就能成为自己引以为傲的beautiful boy?
还有nic真的从头到尾都在道歉“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他们是对nic提出了多么苛刻的条件才会让nic这么有负罪感?
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给予却要求nic自力更生,而nic努力了却做不到,所以才觉得愧疚。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说不好听点是父母对子女的PUA,明明是父母能量匮乏却把所有过错推给孩子,并且通过言语和行动让孩子默认这种逻辑。
孩子为什么要承担这种莫须有的罪名?
孩子凭什么就要为父母的过错买单?
亲子关系真的是一生的功课,作业太难写不出来。
四颗星都给甜茶的颜值。连我妈都被俘获了。
非常平凡,甜茶逐渐透支我的喜爱。
看甜茶的颜也就够了~但里面还是Steve的父亲演的最好,剧本太一般了,几度想睡觉
做作得不行,美丽的茶和卡瑞尔爸爸勉强撑着看完了,靠音乐和画面强行推动剧情,却没有任何自然而然的戏剧冲突。
吸毒是因为被忽视,最后打电话的时候,我想他是真的清醒了。最后一次也是抱着自杀的心态注射毒品,原来只有真的快死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同时出现在身边。
Surprised to know this is one of Tim’s pre-CMBYN works. Powerful message about unconditional love or all love is conditional?
大爱甜茶!感觉电影拍的有些乱!
甜茶表演能力真的要好好提高了,表演痕迹非常重,卡瑞尔和毛拉依旧保持着高水准发挥,尤其是毛拉开车追出去那一段,非常棒,但救不到平庸的剧本,随意打断的时间线毫无意义……
看得好心痛。時間線比較混亂,有很多情節虎頭蛇尾了,但是這種混亂、糾結卻有勇往直前的感覺不正像是父子間的愛嗎。
这个叙事并没有什么对比性就只是乱而已,我也不太喜欢导演对于轻重的处理,大篇幅描绘父亲的努力、沉重与反思,隐晦地描绘儿子在成长中所遭受的痛苦(要不是盯着甜茶的戏份看都能略过去),所以就只是为了讲述父爱如山?我翻了翻背景,儿子的成瘾并非偶然性的,如果淡化成因的话,只能说反省的还不够。甜茶好有灵气,支撑我看完的就只剩他了,毕竟拍的是真挺差的。
Timothee只会愤怒抱歉和high,steve只会生气后悔冷酷,平庸的表演加上平庸的剧本,后妈演的特别好
剪得乱了点,全靠着甜茶和 Steve Carell 撑下去 … 青少年禁毒教育佳片(现实中 Nic 上的是 Berkeley 在那里复吸了 🤦♀️
唯一可看的就是甜茶,愿漂亮男孩的腮帮子不要再二次发育。剧情乱七八糟。
时间线剪辑没问题 配乐除了开始的一首摇滚一首后摇(sigur ros?)也没问题 细节处理没问题 演员选角更没问题! 关键故事讲得一般 ps.漂亮男孩!
茶啊,为这部电影瘦这么多不值得啊
Steve Carell's voice is just distracting. Watched this because of Timothee Chalamet and Jacob give me the same vibe. Great soundtrack.
叙事有点支离破碎。尽管用一个传统方法拍摄毒瘾主题可能是老调常谈,但面对这样一个我们谁都知道不好却无力改变的现实,这电影拍得太缺乏力度了。配乐的影响很明显超过了应有的贡献。我对亚马逊选片的信任正在一点点消失。
讲真,甜茶还真有点Nick的影子,Steve永远都演技在线。男孩beautiful在哪里有体现呢?不如叫beautiful father好了。
劇本真的一般,穿插式的手法也有點太刻意。只是茶的演技真的又上升到另一個層次,high了之後的眼神演得太真實。
就体现了父爱,,老父亲的漂亮男孩,长大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吸毒了,老父亲为了帮他想尽一切办法,花钱费心,而儿子呢越吸越猛,反复地戒毒和复吸,最终耗尽了老父亲的耐心,老父亲选择放弃选择离开疏远,结果儿子大量注射毒品后居然奇迹的活下来了。老父亲演的很好,内心戏情感戏都很到位,痛苦无助和包容都养出来了,甜茶吧也算是可以了,一个瘾君子该有的样子算是出来了吧,其他没什么可说的,主要是剧本太平,拍的太淡了,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