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生一页
Epizoda u životu berača željeza,三不管人生(台),采铁人的渺生一页,采铁人生命中的一页,收废铁的人生插曲,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Iron Picker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
主演:纳兹夫·穆吉奇,塞娜达·阿里曼诺维奇,瑟穆萨·穆吉奇,桑德拉·穆吉奇
类型:电影地区:波黑,法国,斯洛文尼亚,意大利语言:波斯尼亚语年份:2013
简介:纳齐夫和他的女人塞纳达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生活在远离城市中心的罗姆人居住区,纳齐夫每天出门找些活计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塞纳达则在家里做饭洗衣带孩子。在没有留意的情况下,塞纳达怀了五个月的第三个孩子胎死腹中,然而因为没有医疗卡,也没钱支付980波斯尼亚马克的手术费,医院拒绝为塞纳达做手术。纳齐夫做了一切可能的尝试——..详细 >
小人物
结局比我想得好,和前面的1个小时比,简直是童话结尾😭
没有趁机加入诸如家庭关系等更多维度的表达,仅仅专注于表现“苦”,而电影对“苦”的理解并非被摧毁,而是受煎熬,日复一日劈柴捡铁,打击突如其来,但经过波折劳顿危机会过去,继续劈柴捡铁,下一次厄运随时降临。两个始终咿呀絮语的孩子是作者对现实抓取最绝妙的神来之笔,她们不哭也不闹,可能只是有点烦人,她们知会不了家庭的窘迫处境,和一筹莫展的男主角凝滞的神情区格为两个世界,这形成一种视角,通过告诉你无法理解来使你理解。
穷,其一生;尽,所不能。
可以的
纪录片的形式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一种在突兀现实面前的无力感显得分外深刻。
很有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剧情也很简单。庆幸这艰难的一页翻篇过去了,虽然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生活这本书会多少苦难,亦或希望
这三部影片都与战争有关,按照时间线看是战争中以及战争结束后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导演对个体表现很多,《渺生一页》将镜头对准了底层人群,他们好像习惯了这种不公平,没有挣扎,只单纯的在毫无希望的生活中活下去就可以。分析这个导演感觉会对波黑历史有长进。
生活不易
兀长,撕裂,我们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太多相似的伤痕
编剧实在让人太无奈,就算是走纪实风,也不可能把一个30分钟能讲完得事情活托托撑到75分钟,节奏控制的不错,可惜底层生活中国人看得太多,没钱看病根本不足为奇。
唉。这是电影吗?这是人生。
翻过这一页,还有数不尽的下一页。现实中真的就只差一点儿,便有天壤之别。
活他的活
琐碎的真实,隐忍的苦难。翻过这一页,那下一页呢?
哪里的底层穷人都是这样,给点希望,翻过这一页,就继续活下去。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不论拍得好不好,起码能带我们看到平常几乎无人在意的某种现实。
2014.7.31
想想剧中演员在5年后的经历,觉得这译名更绝了
波黑拾荒族的惨淡人生,纪录片也没拍这么晃的,看得头晕,就这还拿银熊呢,眼瞎。
不怕死,也不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