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真怀疑是不是仿照魔兽世界出来的,这就是一个神、人、魔的世界,本来是由神去操控的东西,因为一段想挽回的爱情故事导致的,整个世界混乱了,人,魔联手突破了神的界线,让神不再可以进行对这个世界的支配。
刚刚看到拍摄年份,这是一部2012年的电影,当时的想象空间来看,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最近才拍摄出来的呢,比现在好多的粗制滥造的电影好很多了。
最后的那段引蛇出洞的戏份也是非常不错的,完全的没有预见到的神反转。。
大致就是这样了,这部电影的想法并不算太多,但是看的时候非常的爽。。
从头到尾都有吐槽点的大片.....一.男主角你是私服来的吧,一定是!!二段跳明显开外挂了,伟大的二段跳征服了全火星生物最搞笑的是以一当百,AOE群拉小怪....杀戮盛筵...CD一到就用哦男主知道再算有外挂和固定五人团,游戏里是肯定玩不过GM大爷的,GM就是神....于是来了个反和谐,回到现实世界,杀了了GM肉身...好吧 你赢了...二.什么什么使者必须是游戏GM啊,会隐身会变羊一招秒人,别藏了,必须是暴雪亲儿子法师大爷啊!无脑放奥冲,biubiubiu,DPS闭着眼也是第一了,可惜被男主角在现实世界给秒了,喂喂,男主角,最后那招是你偷学了fs的闪现吧三. 公主你才是最强力的存在啊....时而化身科学博士,时而唐僧附体满腹说教劝善,时而变身MT,血刃重兵,时而又小清新调调泪眼婆娑...印象最深的是男主群拉小怪,公主骑在科多兽上,一下穿越为韩剧女主,张开五指,伸张手臂,大声呼男主姓名"呕吧"来表达对男主的不舍和不弃...导演难道也天天守着八点档看棒子苦情戏,所以拍了这么一幕向其致敬的画面?四, 满背纹身的四脚兽女,身兼DBM和NPC职责,指路,卖武器,每天日常任务领取,肯定少不了你哟.最厉害的是,每次当男女主角调情完之后.准时响起警报:"一大波怪物正在接近......"有了插件就是好用啊,准时告诉你要转阶段切技能了,划水人士必备...五,竞技场冰吼你太可怜了,TOC时代每周被人刷的还不够么,到了火星还要被拉来被男主角单刷...放过冰吼吧,他只是80年代的一个孩子...好吧,看完这部片子才明白,要简简单单讲好一个故事,真的很难...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写的不长。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怎么怎么差。
看过后才发现,其实还不错啊。
特别是最后那意想不到的一幕。
片子的唯一缺点就是剪辑的有点快。
以前总来看影评,昨天看过后又来了下,发现评分6.1分,说说我的感受我们家是逢3D必看的,这部片子的感受是和《绿灯侠》《王者之剑》之类比起来,这部片子很不错,科幻、爱情、人性、谋略都在里面,结尾非常出人意料 也是大快人心审美观各自不同,异星战场,值得一看
穿越题材全球火爆,去年伍迪•艾伦玩了一把文艺范儿十足的穿越,《午夜巴黎》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部《异星战场》故事的关键点也是穿越,说它拾人牙慧实在是有点冤,因为它改编自大概100年前的小说,要说玩穿越,它比《午夜巴黎》、比国内扎堆的穿越宫廷剧都要久远。
可是,电影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观影过程昏昏欲睡,如果把账算在题材上面,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
《异星战场》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卡特从地球穿越到火星完全是一次偶然,来到陌生领地后,发现自己身轻如燕,一蹦三尺高、一蹦十丈远,俨然另一个超人。
片中给出的解释是骨骼密度与火星环境的一种不易说清的比例关系造就的。
随后,在火星上三方势力的博弈中,一出现就显得天赋异禀的约翰•卡特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挫败了坏人的阴谋,而且抱得美人归。
就是这么俗套的故事,导演在此过程中穿插了诸多主人公悲伤过去的闪回镜头,意图应该是想拉升故事的深度,拓宽人物塑造的广度。
不过于故事整体来说,这些安排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作为展现外星球异族大战的商业片,本片有不少的大场面,在如今科技已臻成熟的情况下,场面制作无可非议,但也仅此而已,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段落。
留下少许印象的有两处:一是火星飞船,有状似蜻蜓的翅膀,人员可以站到甲板上,是真正飞“船”的概念;二是奔跑速度超快的火星萌狗,这真的是一个卖萌的年代,《异星战场》里的萌狗除了跑得快,再有就是丑得很。
关于本片的其他印象,只剩下各种似曾相识,《超人》、《阿凡达》、《泰山》、《星球大战》……
影片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创作的小说,原小说发表于1912年。
本片根据该系列小说的第一本改编而来,讲述美国内战时饱受创伤的前军官John Carter(泰勒·克奇扮演)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火星,由于引力不同,约翰成为了力大无穷、弹跳如飞的“超人”,随后被迫卷入了当地居民几大族群间的一场空前冲突。
这是约翰·卡特这个人物第一次以真人电影的方式登上大银幕。
而他登上大银幕的这一年,也恰好是这套小说的100周年纪念。
这部由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著名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带来的全新力作是一部以神秘壮丽的火星为背景的史诗动作冒险巨制。
回顾预告介绍中所描述的:然而地球上战火纷飞带来的痛苦,早已让约翰无心恋战;虽然几大族群都将他视为能够拯救火星的关键人物,可他真的能抛下过去,担负起保卫人民的重任,拯救这个水深火热的世界,扭转异星战场的命运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能!
美国人很擅长拍摄这种英雄主义的大片,总有这么一个人——总在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大多数情况下还有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或者说美丽智慧勇气三全的美女搭对手戏,这就是美国片的经典表现手法。
看这部影片时让我想到了《勇敢的心》威廉.华莱士与伊莎贝拉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波斯王子:时之刃》达斯坦与阿拉姆特公主塔米娜的故事。
背景都很宏大,结局却有悲有喜。
悲剧的表现手法更强于完美的故事结局,正因为如此《勇敢的心》成为了很多人心中至高无上的经典。
同样在这部影片中也大肆宣扬着英雄主义、自由意志、荣誉、权利、团队、爱、激情等等,观众的情感被推向了高潮。
有人说它好看,也有人说它不咋地,众口难调嘛,什么事情都存在着褒贬不一的两面性。
这部影片就我个人来说还是感觉还不错的,在如戈壁滩一般荒芜的火星上导演有描绘出美丽神秘的洞幻奇幻世界;在人物表现方面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很鲜明,有四只手的外星人造型挺可爱的,尤其是他的肢体动作;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穿插着过去与现在的交替,让人忍俊不禁地想到了外国版的《月光宝盒》,还有很细腻的人物情感描绘,比如忠诚跟随不离不弃的火星狗“乌拉”,虽然它长得像河马一样难看,但是它很丑也很温柔,忠诚而又勇敢。
如果我以后再养只狗狗,我会取名它叫“乌拉”。
比如“苏拉”和她首领爸爸的微妙情感同样为之动人,大智大勇的首领会让放弃权力不顾自己安危不顾族人背叛放逃约翰和他的女儿,这是一个做父亲的本能。
你有见过会哭的火星人么?
苏拉爸爸在看到约翰与火星公主拥吻的那一瞬间所流下的眼泪绝非鳄鱼的眼泪,当苏拉为父亲轻轻擦拭眼泪时的一个小动作足以轻描淡写却又是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一个女儿对父亲所有的爱和敬重,这似乎是轻如鸿毛却重如泰山。
有时看外国片是需要很用心的,否则的话可能你到最后十分钟才知道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国片的细节可能就是整个影片的线索,这个影片的开始提到约翰意外的死亡及死后的种种奇怪的要求正是为最后人物的再现作出了很好地铺垫。
(我看出来了,我就猜他没有死,是假毙!
——自鸣得意地说)亲爱的你,看出来了么?
当约翰重新躺在墓穴,手拿神器念着古老又神秘的穿越口令时,爱的责任和伟大陶冶着每个观影者的心灵。
ps:感谢牙医同学luilui和他亲爱的老婆瑶瑶小姐的邀约,谢谢你们一起分享了一部好的影片和一个愉快的周末晚上。
1,因为原著的开蒙地位比较高,都写出来整一百年了,有些关于情节和世界观设计得过于简陋的地方,确实可以予以理解,这让主创们在改编故事时也更容易趋于保守。
科幻小说(无论硬软)类似的情况不少,内容和意识在当时可能很新鲜,但必然有被时间淘汰的部分,也有并不适用于电影类型的部分。
前者比如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后者比如还是威尔斯的《世界大战》。
甚至包括漫画界的《北斗神拳》。
谁都知道它的故事在拉欧之后即陷入明显的周而复始,但它影响无数后辈的位置就在那里。
2,即便如此,抛开大世界的俗套,也不谈三个国家是否太过于对应美国南北军队和印第安人。
电影叙述在细节上展现的空洞程度,还是让我有点吃惊。
交战那两国就不用说了,在结尾婚礼才看见点烟火气。
即便是花笔墨最多的萨克人,做“实”的地方也不够。
两主角再一不来电,那真的就跟观众完全隔开了。
3,美工倒是喜欢的,那些场景无论是粗粝的地貌还是蒸汽朋克风的飞船还是空杂糅合的建筑,都像极了童年时在眼前来去闪过的科幻画。
只是,演希雷姆一族的演员,你们真没有觉得画在脸上的暗红色印泥花纹难看么?
不如鞑靼兄弟们啊!
4,开头为了先声夺人,先来了段炫的空战,过了很久之后才交待之前是什么意思,在叙事上恐怕比较减分。
然后整个铺垫戏是遗嘱一节,抓逃兵一节,星球探索一节,每一段都等于是重新进入一个全新的故事环境。
这么长又折叠的开场,会让观众看得很累的。
5,大主题做从“逃避自我”到“反认他乡是故乡”,其实是个很标准的好莱坞式主线,没什么好指责,但确实也没有天生加分的地方。
主角逃避战场,逃着逃着来到更大的战场,想着回家,结果慢慢地主动加入战斗,找到归宿。
这些都是故事自然而然的编法,如果没有更多的内容在,观众不买账很正常。
而如果主角经历部分还要做点悬疑,那么就得靠演员自己的魅力在前面撑,现在看来显然他的魅力是被硬往上“造”的。
他的强来得过于外挂,他的弱又无人懂得。
这种冒险,力量在哪呢?
6,说到力量,这个是任何一故事里最基础最实际但是又最需要小心的部分。
一个火星上某不了解国家的灭亡,在地球观众的眼里看来,真不如一个女人要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值得关注。
如何牵引住这些,然后撩拨受众,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部分。
不然,钱是越花越费力气。
7,最要命的是,不有趣。
原著可以一本正经,但斯坦顿你真的不敢加段子?
“三擒三逃”那段不是很动画吗?
穿越之后讲文化碰撞的地方磕磕巴巴,真不知导演对《鬼玩人3》这种作品是个什么态度。
8,阴谋论系统真是让创作者们爽歪歪的一个玩具。
神使这种充满BUG的存在就不细吐槽了,只是想起来这些年,有多少片都上赶着创造一些形象去对历史大事件负责,仿佛这就是一种瞬间让简单事件发光的神技,看多了有点烦,钱莉芳的《天意》其实也给我如此感觉。
9,重新看凯撒和安东尼站在一起,有些感慨。
10,朋友说,马克斯特朗应该是彻底把安迪加西亚的戏抢光了吧。
11,肢体捕捉技术其实这些年进步得很大,但如果塔克人做出来给人的实际感受还是跟加加宾克斯差不多,这就是要反思地方了。
12,迪斯尼这次把加勒比4赚的钱又亏走了不少。
“地球太危险,你还是回火星去吧!
”周星驰电影中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对地球人而言,火星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地球的近邻,更像地球的兄弟——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一样,公转周期约是地球的两倍,昼夜交替、季节更迭都和地球的情况十分类似;表面也有对碳基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和水;重力与温度也在某些地球生物可以生存的范围内……于是,火星人就成了地球人的一个着迷的梦想,甚至有本关于男女关系的书都起名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以火星为背景的科幻电影始终都很多:从默片时代的《火星之旅》到90年代的科幻大作《全面回忆》,从蒂姆·伯顿的搞笑之作《火星人玩转地球》到逼真写实的《火星任务》,再到去年的动画片《火星救母记》……而不久前在在国内上映的科幻片《异星战场》,其小说原作则是这些火星幻想的源头——如果你感觉《异星战场》故事跟《阿凡达》、《星球大战》差不多,那就对了!
因为这两个科幻电影的导演都是看着《异星战场》的小说原作长大的:《异星战场》改编自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小说“巴苏姆系列”(Barsoom)的第一本,1912年发表于杂志的《火星公主》(A Princess of Mars)。
今年正好是小说原作百年纪念!
“巴苏姆”也就是小说中火星人对自己星球的称呼。
电影中男主角约翰·卡特的侄子就用了小说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名字,以示致敬。
作为一部有百年历史的科幻小说,《火星公主》的想象力和开创性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想想看,在那个莱特兄弟刚刚让人类飞上天空不到十年的时代,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已经在小说中想象出以光能驱动的飞船了!
可惜小说是一回事,改编成科幻电影则是另一回事。
经过无数科幻大片的洗礼,观众们已经对视觉奇观要求越发苛刻。
纵然《异星战场》投资高达2.5亿美元,背后有《阿凡达》、《星球大战》的特效团队支撑,在视觉上也只是还不错而已。
无论是四支胳膊的萨克族还是六只爪子的白猿族甚至十只脚的外星狗狗乌拉,都无法带给我们第一次看到《星球大战》或者《侏罗纪公园》、《魔戒》那样的惊奇感。
电影中荒瘠的火星,也无外乎是增强版的美国西部而已。
《异星战场》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故事上,都像是一堆科幻奇幻电影的大集合:《星球大战》、《阿凡达》、《星际迷航》、《人猿泰山》、《魔戒》、《纳尼亚传奇》……好比一锅食材,每样都不错,但凑在一起乱炖,总是味道不纯,鲜味不正。
《异星战场》大概是太囿于原作,没有彼得·杰克逊改编《魔戒》的手腕和魄力,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有意思的是,小说和电影把主人公约翰·卡特设定成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个军人,从南北战争中一下穿越到火星去。
而火星上的几派势力无论打扮还是做派都像极了地球的古罗马时代。
再回头想想,《星球大战》不就是太空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么?
共和国的参议院和杰迪骑士的元老院对抗帝国的皇帝(其实就是凯撒)!
而《阿凡达》则重写了美洲白人移民对印第安原住民的扫荡和屠戮历史;如果你再想想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幻小说《基地》系列以及弗兰克·赫伯特同样经典的科幻系列《沙丘》,你会发现这些科幻作品统统是以地球过去的某段历史时代为模板的。
换句话说,原来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往往不是在“编新”,而是在“述旧”!
《红楼梦》里宝玉曾经引古人的话说:刻古终胜雕今。
看来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无论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单凭一个作者都很难构造出一个世界体系来,尤其难以创造出这个世界的历史。
尽管很多奇幻作家热衷于“设定”,花费了无数心力去设定出一个独特的世界,甚至有些作家联合起来共同构造一个宏大的体系(例如国内的“九州”或者国外的AD&D系统)。
但这种人为的设定又会带来读者难以进入作者世界的问题——因为整个世界体系对读者而言完全是陌生的,所有东西他都要重新和现实逻辑一一对应才能读下去。
即使以《魔戒》作者托尔金和《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这样的大神级作者,也只能创造出部分独特的规则来(例如《魔戒》中的精灵语)。
因此,通过幻想性的重构来借用历史,既能让读者/观众很容易理解这个幻想世界的规则,又可以借助读者/观众的经验来让他们投入到故事中去。
仰望星空,重构历史,几乎所有史诗性的幻想文学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啊凡达这个经典的视效片有这个有剧情?
看见这部片子被这些有“见地”的影评人评价得那么低,真的感觉很悲哀!!!!
请不要随意对电影过分的苛刻,当你看见那么多狗屁不通的烂剧本时,你就知道,一部这样的剧情已经很不错了、昨天去影院看的电影,本来看见豆瓣分数那么低,根本就是随意看的,为什么?
工作需要,没事情咱就会去影院追视效电影,老实说这片电影预告片烂透了,完全不抱希望,纯学习参考片。
也许是因为豆瓣评分让我对期望压得很低,突然被结局亮到了,很开心,觉得不虚此行。
这电影在我看来,老实说,视效不出彩绝对不差,里面的CG角色真的是不讨喜,被观众不接受也在情理之内。
但是绝对不至于低到6分。
至于网友提出的什么弹跳力啥的,喝那药水能听懂他们的语言,我很想问,你们看懂没啊,你们觉得,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剧情,能给他在火星的失重情况下和语言沟通上做更好的过度?
什么神使直接把男主角干掉不久行了?
那你们还有什么看下去的理由?
现在看见这种评价我就有吐血的感觉,按这样的逻辑来评价,那我还真找不到一片能毫无破绽的片子了。
所有的片子等BOSS出现,一枪狙击就完事了,还那么多剧情做什么?
你们非得那么鸡蛋挑骨头才能展示您的品味的独到。
觉得不好的时候,我更情愿先想想我会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这个故事,怎么编排这个情节,这个通常是我和我老公看电影时交流得最多的事。
请认真去理解每一个电影,做负责的评论。
我是个没耐心的人,没耐心把时间浪费在烂片上,平时靠着豆瓣评分来看电影的,从不发言,这算第一次了。
谢谢豆友推荐了那么多好片子。
虚拟的,却让人特别神往的世界。
影片的整体效果相当不错,人设,特效,场面,都达到了期待。
对于原著已经太成功的电影改编,编剧们的分量和压力可想而知。
豆瓣竟然那么多差评。。我可是怀着朝圣的心来看的。反正看完挺满足(也许因为吃了1斤多樱桃)1,男主类johnny depp型;2,超酷狗狗;3,john carter小说一百周年,在里面寻找卡梅隆的阿凡达模仿它的影子挺有趣的;4,give me a hand(如果看过银河系漫游指南你会懂)
很多硬过的地方。剧作不够严谨。3D的效果有点骗钱。惟一觉得有点意思的是狗狗很可爱,所有星球的狗狗都是忠诚的,汗,摊手。。。
为什么导演一样要让主角最终又回到火星上 最大的败笔
我很喜欢那只火星狗
主线前后的描写倒是挺有点意思,虽然老套。尤其是用死亡勾引神的代理的时候,
科多附体= =
科幻外衣,内核却是挥之不去的西部情怀,生命因热血而更加美好。ps:火星生物都太萌了嗷嗷嗷我也要养一只woola!!
太恶心了!美术风格完全反胃!
改编自《火星公主》(正好出版一百周年),导演是Wall-e和《海底总动员》的导演。电影的口味很经典,即便有人评价为低俗趣味,也是非常大气的,非常值得一看。
各种不科学,不合理,不感人,不震撼。
看到中间睡过去了~~~ 剧情太烂了! 效果也真的很差很差 坏人除了会华而不实的瞎B折腾之外 关键的时候永远掉链子 无趣 失望
寂寞空虚冷刷烂片 男女猪脚丑的惊人男的还从头到尾卖肉 2.5亿刀不知道花哪了
宣传上有点吹牛逼。纯粹一部简陋的让人犯困的电影。
这个屌丝做的牛B!
应该可以出前传和续集
祝导演早日去火星思密达;bd-hdc
几乎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三星半的评分系统需要快点出现。。
这部片子为什么评分这么低?27分钟05秒开始你就有答案....如果说火星的公主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老老实实在地球呆着吧....
比想象中好看,男主角孤身战斗与公主说出“i m alone”的场景还挺让人感动的,皮克斯的导演果然还是比较会掌控情感而非大场面,作为一部科幻片,却有着浓浓的土味儿,票房不好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