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
Nuestras Madres,掘爱伤痕(台),Our Mothers,Uspantan
导演:塞萨尔·迪亚兹
主演:Emma Dib,阿曼多·埃斯皮蒂亚
类型:电影地区:危地马拉,比利时,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9
简介:2018年,危地马拉,内战结束逾二十年,转型正义仍缓步推行。每一寸貌似平静的土地,都可能埋著亟待出土的无名遗骨,每一张缄默的母亲脸孔,都可能藏著不堪回首的惨痛过去。负责遗骨身份识别的青年,从一位玛雅老妇人获知线索,在偏远山区的乱葬岗,或许葬身著从未谋面的父亲。不顾母亲与同事劝阻,他全心投入寻找,难以启齿的身世也将..详细 >
好闷。
PYIFF质感到位。故事简单,但也尽力做了悬念和反转。电影走出国门,更多时候就成为文化窗口,有趣。
平铺直叙
他是你的父亲,你的眼神,语气,力气都像他,唯独你不像他。这是你的母亲,你爱这里的啤酒,吊床,母鸡,你唯独不爱她。成为强奸犯的儿子,请不要感到羞耻。生活在亡夫居住的土地,却不会感到害怕。拼凑遗骸就像在拼凑过去,我们已经习惯和痛苦共生。这个国家不止有疯子和酒鬼,还有悲伤的母亲和亡魂。
#PYIFF#比利时冲奥片《我们的母亲》,目前影展最喜欢的一部,危地马拉内战后的创伤如同阴霾一般死死地封住了每一个家庭,三十年后随着万人冢的尸骨被认领,曾经的家人以一种最悲伤的方式回归,她们面临着痛苦再一次被揭开的残忍,但再怎样审判都无法挽回错误的曾经,这才是最无力的地方吧😔男主的身份带着1982年大屠杀事件的羞耻,结尾的这次反转更进一步地拉进了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全片本该有的戏剧冲突全部被弱化,但仍能感受到事件本身对内心的撕扯,太痛心了,当片中响起《国际歌》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苦难终将会过去,但它们应该被记住……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涉及这类题材,所以,我们的处女作总在小情小爱中矫情地拧巴,好担心有一天我们不光忘记了伤痛,还不记得身上留下的疤痕……
#PYIFF#17老人们直视镜头那段极具冲击力
平遥之最
完全没看介绍,还以为是印度片,开头半小时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走错片场了。短小有力,非常震撼。一段对我们来说如此陌生的历史,那些奶奶面对镜头的时候,好像是年迈的中韩慰安妇奶奶。正如我在釜山参观慰安妇纪念展时所留下的留言:女性受难的历史需要被铭记!10.13@PYIFF第二部(不知道为啥有些人连78分钟不看手机都忍不了,频频掏出手机刷朋友圈,也是中国观影特色了,起码在釜山没遇到过,呵呵)
#72nd Cannes# 金摄影机+影评人周SACD奖。影评人周竞赛。鲜为人知的、关于危地马拉历史上极为惨烈的大屠杀题材,不过已经移民比利时的导演的处理实在是有些平庸了(这片其实也应该是比利时片……)。这类题材近年的《遗忘诗行》(智利)和《无名》(秘鲁)都做得特别好,尤其《无名》,几乎是同样的故事,但是戏剧冲突和心理惊悚感都做得很好。《我们的母亲》做得更像是一档新闻调查节目,几乎没有任何戏剧冲突,而且这戏写得还顺拐……
危地马拉一段特殊的历史,寻求公正,又揭示痛楚的过程,玛雅人长得好像我们种族,男主有点冯绍峰既视感,就是镜头亮度太暗了些,看了沉闷。
影片结束西班牙观众给了很久的掌声,导演感动得流泪,珍视电影、珍视历史、珍视受害者,是可贵的创作者。但是剧本和表达方式着实一般了…
与《少女佳禾》讲的是类似的故事 却拍的十分平静 这种平静在大的背景下透露出来的东西 很是温暖 另:是个可以通过影像感受危地马拉风貌的影片
通过历史事件,和对战犯的审判调查说明的战争的残酷还有对妇女的伤害和对家庭的破坏。电影时长有点短。
#桃花岛观影团#像纪实文学温润,历史的记忆像多年的伤疤依旧牵动心灵
不断寻找的身份和不断追问的历史
凝固的视角与叙事方式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凝视感,这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的历史,但纯去戏剧化的表现让最后庭审一场戏也显得有些割裂了。
另辟蹊径的历史
主题比较沉重,反思1982年危地马拉军政府的一场对人民的大屠杀。可是发生在一个南美小国的历史,又有几个人记得呢?如此偏门的电影,也算是了解一下这个陌生国家吧。起码他们的人民可以记忆可以反思,不让历史重演。
能让此类题材公映的国家都还有希望可言。
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