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第一大总统

第一大总统,国父孙中山

主演:邱心志,韩庚,张峻宁,聂玫,田亮,秦昊,李晟,何洁,刘劲,曹炳琨,江平,王艳,熊乃瑾,句号,邹兆龙,周一围,谭耀文,王姬,居文沛,胡彦斌,于娜,凌潇肃,刘羽琦,张颂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第一大总统》剧照

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2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3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4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5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6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3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4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5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6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7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8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19第一大总统 剧照 NO.20

《第一大总统》剧情介绍

第一大总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2年,孙中山(邱心志 饰)当选南京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坐镇北平的袁世凯(张秋歌 饰)设计迫使清王朝退位,攫取革命胜利果实,当选大总统之职。在此之后,孙中山解甲归田,远赴东瀛,宋教仁(田亮 饰)踌躇满志,组建国会,竞选总统,继续推动共和的施行,结果反遭袁党暗杀。闻听噩耗,孙赶回祖国,发表讨袁宣言,并仓促掀起了二次革命。 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孙与黄兴(姚居德 饰)先后逃往日本,昔日好友分道扬镳,国内革命形势也不容乐观。适值此时,宋庆龄(聂玫 饰)出现在孙中山的生命中。她见证了国父为了祖国的未来苦苦思索和往复奔波的戎马一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焚海的人淘宝女孩的好评爱情深瞳美人图情书回到爱以前奇异博士蔚蓝反射澪小剧场狂刀人狼游戏:走失伊甸末日毛驴县令之移花接木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离家童盟第三季数字追凶第一季蜂言疯语秘河密友害怕看不见的人戏命师之飞天神兽胜利之路胭脂雪文斯小子可卡因牛仔:迈阿密之王我是人类心路历程末日之恋一马当先鱼生知有你希特勒最后的秘密武器锅盖头4:回归法制

《第一大总统》长篇影评

 1 ) 磊枫CP太好磕了,青春需要一点激情和奔放

吴磊和张子枫继《宠爱》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了,两人彼此间配合地非常默契。

两人在片中的造型都属于成熟型的。

他俩作为电影的男女主感觉非常有CP感,也真的磕到了不少观众。

本片有传统青春题材电影当中常有的早恋等话题。

但这次还更多的融入了家庭这一话题。

两人在高考复读班中认识并交往,但男女主真正的感情线却被拉得很长。

女主之前高考落榜复读的原因感觉也不太能被大众理解,不知道在女主心里是不是永远家庭最重要。

另外看张子枫饰演的陈辰与郝蕾饰演的妈妈最终哭丧着脸吵架的场面略微让我想起了张子枫之前主演的《快把我哥带走》的部分情节。

 2 ) 要接受喜欢的人不一定喜欢自己的现实,也要接受青春里的遗憾。

电影落幕,灯光亮起,在电影院听完阿信的《青空未来》才走。

一边听我一边吐槽说“好烂,阿信用脚写的歌吧。

”结果24小时过去,我还在听这首歌。

脑海中浮现出郑宇星和陈辰的样子,有很多不同的样子。

啊,后劲好大。

被无限的遗憾打败,被回不去的必然打败。

用尽一场青春的混乱 提炼一个渴望的答案其实看之前被剧透了一点,所以对于MING的存在没有太多反转的惊喜。

但是看到后来发现我原本以为被作为工具人的陈辰其实依然是这个故事和核心。

“其实我从高二就喜欢你了。

”我不愿把这个故事看做是直女喜欢上gay的故事,其实,这就是我们青春里最常见的“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啊,被诟病很多的那个吻,恰恰是我喜欢的地方,如果我是陈辰,我也会接受。

我用尽一场青春的混乱,在18岁成人之际,只是为了提炼一个渴望的答案。

哪怕是不喜欢,但那个吻让我知道,青春就是充满遗憾的。

陈辰和郑宇星一样,没有被喜欢的人喜欢,这个吻是试探,是遗憾,然后是接受。

如果你 如果我 如果回头看 会发现 我们像 贪玩的小孩看的时候会感慨,原来这已经是2020s的青春片了,电影里的小孩上学可以带手机,爱玩抖音,喜欢看电音节。

但你的我的青春又好像都一样,上课偷偷戴着耳机听音乐,同学们总爱起哄那些“绯闻情侣”,为了和喜欢的人更近一点期待着每次换座位。

陈辰妈妈说的对,年轻的时候谁不喜欢郑宇星这样的男孩啊,不管他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他总是散发着光芒魅力无限的。

也许你们没有经历过,但是在学生时期喜欢上一个“gay”是很正常的,或者说,在青春期对同性有好感的人其实真没那么少。

流动的性向才是真实的,认识很多学生时期和同性谈过恋爱的人现在又变成了异性恋,没有人知道当时是因为心动还是叛逆还是迷茫,但我们的青春,为什么要事事都对啊。

如果你 如果我 如果能重来 会不会 还依然 像当初勇敢其实与其说观众不接受郑宇星是gay,倒不如问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我们青春时的爱情大多数都是be的结局。

最后在一起了又如何,两小无猜也可以走到相看两厌,就像陈辰的父母。

在每一部青春片里,我们都能找到曾经迷茫的自己,但我们很少真正像电影里那么勇敢,我也曾想过如果当年我像陈辰一样勇敢,是不是我的父母也不会离婚,我也曾想过如果我像郑宇星一样勇敢,是不是我喜欢的人也会回头看我一眼。

现在的我当然知道,即使我做了也不能改变什么,就像故事里的主角,但是我仍然会被他们的勇气打动,哪怕徒劳无功,但是勇敢过,就够。

让无悔的青空 有无垠未来 未来很好不是吗,也许我们还是没有得到喜欢的人的喜欢,也许我们的遗憾永远是遗憾,但让无悔的勇敢把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这才是故事的意义。

 3 ) 只是想到了自己的故事

曾经,我还是很喜欢看各种青春片的,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就没有再看过了。

能想起来的最近看过的勉强算是青春片的,估计就是《大黄蜂》。

所以自己真的是老了吧,最近中年危机爆炸,诸事不顺,也很怀念年轻时候的种种。

现在的自己,已经无法像曾经的自己那样无所顾忌了吧。

电影里看到电音节的时候,想到曾经在西班牙Ibiza岛的时光。

当时,在去西班牙前,不想再拖了,于是和喜欢的人告白,却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

于是,这个旅程就变成了“失恋”散心之旅。

旅行中,我整个人陷入一场无比低落的状态。

还好,有美好的风景可以让我短暂的忘却。

在Ibiza岛的时候,当然不会错过电音节。

晚上的HIGH,也让结束后的我心情爆发。

凌晨躺在床上,我写了一篇小作文,发给了对方。

插句话,在感情相处中,千万不要写小作文,大部分都会适得其反。

我虽然年龄不小了,但是面对感情,一直做不到“接受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

陈正道的片子真的很喜欢传达这个观点,不论是《盛夏未来》,还是《爱很美味》。

我也会反思自己,其实,不只是感情,包括其他的方方面面。

真的不是一味的执著,这样只能会自己感动自己。

不过,故事的结局,还是令人意想不到。

从西班牙回来,我们就在一起了。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4 ) 剩下未来(第二次发)

(同标题原影评,豆瓣以 Radical current politics related 为理由删除)伴随着2010年China Mainland以5.75万亿美元的GDP超过日本的5.39万亿美元的GDP,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代居住在这面土地上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敢叫日月换新天”般地变幻成了新模样。

在如此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之人定胜天的大背景下,2013年,居然能被称作是导演的赵薇以《你神经病啊》拿下7.26亿人民币的票房,与2014年,也好意思被称作导演的苏有朋以《请在我右耳边说悄悄话》拿下5亿人民币的票房的成绩,共同以所谓青涩青春偶像片的标签,为这个时代狂飙突进、大干快上的鸡血劲头打上了臭不可闻的注脚。

而在整整一个年代过后的2021年,在已经让人振奋到疲惫的百年未有之黛变局中,稍显颓势的大陆影视暑期档,《盛夏未来》天降紫微星,不过其实不同于赵薇“导演”和苏有朋“导演”的成名处女作,陈正道很早就以《盛夏光年》闻名于宝岛台湾,也许也是得益于这个屁民根本看不懂的一盘大琪,暂时低迷的暑期影视市场相助,《盛夏未来》着实带着口碑与票房的双重期待让久不进影院的人们重新进入影院。

可以毫不夸张地夸一句,《盛夏未来》从开始到结束,确实能让人感到些许不那么像旧有大陆青春片狗血又撕逼的陈旧馊味,整片的喜剧调性可以说可以保持的很不错,虽然过程中总是不免让人犯嘀咕那个统计局所说 “6亿人月均收入1000元”的基本郭情下,张宇星与陈辰顶着复读压力 蹦迪+打飞机 玩的飞起的复读学习生活是否现实可信,但转念想想多年前一位砖家说过“让四大线城市里2000万左右的高端人才们高枕无忧,不用为生活压力犯愁,让他们全心全力研究文化、科学、高精技术等等,只要有个50到60项领先世界的成果,即可保我百年国运”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又大致可以释怀这种好似失真的情节。

但说到底,我郭毕竟不是豢养奴隶的古希腊,人家的“理想·国”在这里不但有天天被灌输的前者,更有强大到时时刻刻让你不得不感觉感到的后者,这就好像,无论什么样的电影讲述的故事,终究是要接地气一样,我们毕竟不能忽视陈正道导演毕竟也是有表达、有担当,而不只是来赚钱的。

所以,相信稍微认真看电影的观者就不难发现本来说着普通话的电影中,大概是为了让贾秀琰之流的老师们不失业一样,特意贴心得加上了中英双语字幕,在张宇星向陈辰第一次解释的情节中,字幕有了些许“小心思”,那个汉语字幕中的{她},到了英语字幕之中变成了{MING},这当然不失为一种规避审查同时,兴许也在暗示郑宇星同性性向特意为之的障眼法,不难发现,一个表层和一个所谓的里层,正好也贯穿了青春成长语境下各处的情节,比如早已暗许,但引而不发的暗恋;比如业已劳燕分飞、貌合神离的父母;比如笃定儿子不会伤害女孩,自己却怒抽孩子的父亲......而就种种暗流涌动的片情设置,陈正道无疑是成功的,一表一里正好符合每一个青春片都有一个或若干个不能说的大幂幂的意味,情节由此获得了强劲的张力,其静水流深的意象,当然也可以视为其高明又含蓄表达所蕴含的浪漫主义。

不过当把亲情之密、性向选择、人生规划都用来铺垫亲密关系下的青春成长,也就暴露了影片难以回避的缺点,在电影中,揭秘时刻陈辰对郑宇星从高二开始的暗恋,与郑宇星整片对陈辰的反馈,都无不带着两人各自背负沉重负担后,互舐伤口的情愫,这也在青春片的基调中+速了叙事的效率和节奏,如此的效率和节奏正是无不着陈正道想尽一切手段,贴合现今大陆少男少女生活形式的各类活动与互动,比如几乎人人都在看的抖音,比如人人都爱的鬼畜EDM,比如必然出问题的现代家庭......而试问现今亲密关系之困难,其实也就大多都是建立在某种迅速认同的匹配与长久相处挫败后的率先抽身,而在现今抖音、EDM、“每个原生家庭都有问题”等等共同的生活形式下,就是可以迅速找到彼此喜欢的共同点,例如两个人居然都喜欢听一样的音乐、都喜欢同一个明星、都点赞同一类短视频、都爱吃一种味道的炸鸡、都爱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自拍等等等等,而之后又于稍稍长期的相处,就会发现之前的“共同点”、惺惺相惜、心有灵犀、灵魂伴侣等等几乎都是暂时的假象,几次微小的争吵,鸡毛蒜皮的驳斥,彼此或许就能对上自己暗藏于心中,美其名曰{不是我世界中的人}中某一项或某几项,而光速分手。

而这样的速配速分,不得不说正是讲求效率忽视差距的浪漫主义与无法处理差异的现实落差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浪漫主义在陈正道(或许放在湾湾那种已经发达小康的生活形式)惯常的叙事中,搭配前文所说的失真情节营造出来的后浪生活的两者契合,或许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赋予故事合理性。

不过就像对亲密关系的看待应该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找到真正处理彼此落差的手段一样,电影中对这一浪漫假象的虚假打破,着实让人更加困惑扶额。

情节中,在海南音乐节那个不敢再往上摇哪怕半米的MING广告牌镜头和郑宇星与陈辰在广场上好似对过去的自己告别,都在深情的无望告白之吻中,变成了家长的苦心质问与教师的千里追责,这样各大五十大板的完全平等式处理,就势必会导致他们生活形式中共有的不平等传递到这样的亲密关系中。

试问学校在这种俨然人人美好次世代新生活,比肩美帝、消费无罪、岁月娴静、大好河山的整体叙事环境中到底有多么了不起的义正威严、损失了什么样的狗屁面子、受了怎样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才会在母女坦诚相见与父子惨烈代价的和解中,依旧开除他们。

而这,就像现今郭情下,并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一个清贫但幸福的选项一样。

同样的,真诚却无代价也并不是一个人人可以承受或可以轻松选择的选项,所以,在周围每个人都亢奋狂热、高声赞唱与尽力舞动的鸡血High音中,选择不跟随的两个人,还是在这场所谓成长奥德赛之后,不得不分开走向不一样的人生,在电影中的三年后,陈辰与郑宇星也依旧要参加进这场不得不接受的狂欢与不得不接受的成人世界。

公平地讲,并不是说陈正道导演并没有做过打破这种浪漫主义的尝试,但他小心翼翼跨越红线后迅速粉饰乔装回来,用所谓没落的青春来揭示所谓不堪的生活,避开了假如青春必然会没落,这之后,面对无解的残局,一个即将成人的孩子,怎样继续面对生活与未来的硬戏剧核心,而是变成了“勇敢是接受你接受不了的事”、“我希望我们都能够更诚实的面对自己,变的更勇敢”、“如果此时此刻,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现在就是未来”等等充满悖论和造句论理的宣传口号与同语反复。

搞笑的是,自然语用中,{勇敢}与接受基本什么需要直接链接的关系,{面对}通常只用于面对他者,{未来}大概率是在审视当下等等自然语用,和电影的口号相悖而行,且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中,任何人基本上不可能真正创造出什么新鲜事物,也不可能不伤害他人就拥有美好生活,还必须要参与进宏大叙事,如此的生活形式,电影里面这些词背后仿佛真的存在某种实体的{勇敢面对未来}般,构建出来的浪漫主义,才是比陈正道看似突破、实则离现实主义十万八千里的鸡贼叙事“浪漫主义”更严重百倍的问题,而这样的未来,也许只有“4大线的2000万,与海南水果王的继女加厦门复式大别墅公子”才能选择,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大概也就只有{剩下未来}这一口号而已。

 5 ) 在未来,回望18岁的那个夏天

刚看完《盛夏未来》,回家开瓶酒跟养娃合伙人喝了几杯,突然很冲动地发了个朋友圈,“结婚十年+,不敢讲自己是不是个好妻子,某人确实值得点赞,起码在这段婚姻里,我一直可以放肆做自己。

”喝完后,墨迹一会(此处省略500字)他就陪儿子睡觉,我来到隔壁房间打开电脑,翻出几首老歌,准备写影评。

《海浪》、《记念》还有一首一直听不懂只是觉得很悲伤的法语歌《Encore Une Fois》。

很奇怪,当年单曲循环过无数次,戏精一样听到疯狂流眼泪的歌,现在竟然觉得也就马马虎虎,我很久没有想起曾经深爱过的男孩,也早已忘记当年的痛苦,就像《盛夏未来》的片尾曲《青空未来》所唱:如果你,如果我,如果回头看,会发现我们像贪玩的小孩,像未来不再来,像是没有明天的去爱;如果你,如果我,如果能重来,会不会还会依然像当初勇敢?

而我确实也曾经与当年的他,有过多年后回头望,补齐对方视角的经历。

这曾是我二十几岁时最大的愿望,只不过得到的却不是我想象中的答案,甚至对我而言,他给的说不上是美梦成真的惊喜,还是出乎意料的惊吓。

怎么讲呢,就像《盛夏光年》里,守恒多年后跑来跟正行说,你当年去公园随便找个男人的事我都知道,而且那天我就在不远处看着你跟他进了酒店,而且,我对你并不是完全没感觉,只是当年比你当时更怕,更迷茫,也更痛苦……大约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种感觉吧。

而且这一切来得太迟了,迟到我早已不想知道答案。

毕竟在我35岁还是36岁的时候,初恋突然跑来深夜告白,说当年我并非单箭头,他也一样为我流过眼泪,一样觉得委屈,一样痛到不能自已,那又有什么用呢?

那时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况且他迟来的告白里还带着我不堪回首的青春往事,最难堪的是,他竟然一直假装不知情。

可不就是我高中闺蜜的吐槽,这个人肯定现在过的极不好,才会从故人这里找补,忆往昔。

这都是老古董了,提它作甚?

但即使这样,对这个人,我依旧无法痛恨,甚至狠不下心去老死不相往来,毕竟这个人已经与18岁那个夏天合二为一,成为青春的一部分,我可以假装忘掉所有人和事,却无法删除掉他,因为遇见他,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才经历一切好的或者不好的,成为现在的我。

所以,我不同意《盛夏未来》是一部青春片,要看懂它,可以结合陈正道的另外一部类似题材的《盛夏光年》去看:《盛夏光年》是2006 年拍的,陈正道是1981年生人,比我只大两岁,也就是说,他拍《盛夏光年》的时候也就20几岁,大学刚刚毕业没多久的样子,按照我的经验,高中开始的初恋,如果足够疯爱,失恋后的PTSD应该会持续到这个时期,甚至分分合合纠缠到20几岁左右,所以,《盛夏光年》虽然有着跟《盛夏未来》同样的青春元素,例如统考前的校园,打篮球的男孩,隐秘的青春心事,海边的少男少女,但《盛夏光年》是灰调的,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挥之不去的忧伤。

爱着的那个,压抑着不敢说,最后鼓足勇气表白也是委委屈屈、悲伤失望。

不爱的那个,拖泥带水,懵懂暧昧,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在不自觉地伤害着别人。

赌上前途,为了疗伤自甘堕落,甚至不惜随便找个路人甲滚床单,第一次求而不得的爱情,令整个人沉到谷底,到处都是没有出路的痛苦和放肆疯狂的宣泄。

等到《盛夏未来》,依旧是在最浪漫的时刻,深爱的男孩温柔地拒绝,如果我也能喜欢你该有多好。

2021年,人到中年的陈正道依旧不肯给青春一个双箭头的完美爱情,他讲的故事依旧是包着糖衣的苦药,专治各种后青春期PTSD。

只不过这一次,同样青春里求而不得的人,因为站在遥远的未来,回头去望,多了一些豁达和温情。

片中女主角陈辰一共许了三个18岁生日愿望:第一个是,希望未来我们喜欢的人,也能喜欢我们。

第二是,希望我们能够更诚实地面对自己,最后一个是,希望我们可以更勇敢。

其实,哪怕是像我,只是活到人生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回头去看,初恋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未来有的是痛等着呢!

当年觉得没他会活不下的爱,回头还不照样会爱上其他人,甚至很多人,多到我们慢慢对求而不得习以为常的程度。

如同片中,陈辰跟着郑宇星第一次走进CLUB,在少女眼中那些疯狂舞动的性感女郎、纠缠的男和女、那些噪杂的音乐、酒精刺激下,歇斯底里的欲望和宣泄,这或许才是成年后的真实人生,是我们当时无比憧憬过的所谓未来。

或许正是因为站在这样的未来里,回头去望18岁那个夏天,才会有如此温柔慈悲的视角。

才会有郑宇星这样完美的男主角,跟《盛夏光年》里同样高大帅气健壮的大男孩守恒不同,这一次郑宇星不再是球场奔跑的荷尔蒙符号,他变得温暖、深情、追求梦想和爱,他不再只是作为被爱慕者存在着,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完整人设。

就像多年后,初恋突然反问我,“你以为当年错的只是我吗?

你又有多爱我?

你根本没有真正想了解过我,你爱上的只是想象中的那个我,甚至你只是想占有。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盛夏光年》的男主才会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帅哥形象,也会花太多篇幅去讲述情敌佳慧的故事。

而到了《盛夏未来》里,不但男主有了自己的梦想和忧伤,而且情敌MING是以符号存在的,不但自始至终未露脸,甚至连一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可不就这样,我和你的故事,哪怕是求而不得,其他人也不配拥有姓名啊。

甚至于,我只要确定我爱你就够了,至于你爱不爱我、我们有没有未来都不再重要,当下深吻那刻的心动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站在人到中年的未来,回头去看,甚至忍不住去幻想,假如一切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只是这一次,我希望自己能够更诚实的面对自己,能够更勇敢,勇敢地去接受所有快乐或痛,接受我爱的人可能永远不会爱我。

当站在未来,去回望那个18岁的夏天,我开始想起他所有的好,想起那年不顾一切爱着他的自己,曾经多么的快乐。

我记得初识时那些幼稚简单的快乐,记得初吻那刻全世界只剩下的心跳声,甚至记得他凝望着她那刻自己的失落,记得看着他流泪那刻的心痛,记得他温柔地拒绝“如果我也喜欢你该有多好”……记得18岁那年夏天的整个故事,快乐的、痛苦的、疯狂的、勇敢的,那个闪闪发光的美好夏天!

我不再追问到达一个人心底需要几光年,也不再在意爱一个人有没有未来,我只记得18岁那年的夏天,我曾经疯狂爱过一个男孩。

因为在未来,我会看到山川和大海,也会穿过人海爱上更多人,那一刻我才发现,我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蜘蛛侠或奥特曼,也不会拥有超能力,未来更不会有人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我会在一个平常的一天嫁给一个普通的男人,他就像当年的你一样,拥有大长腿和灿烂的笑容,不同的是,他未必知道我所有秘密,就像他并不知道你是谁,我们的18岁有过怎样的故事,但他了解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想,他应该是爱我的。

我也变得越来越诚实,哪怕回望最不堪的青春往事,也可以坦然接受所有放纵或堕落;我也越来越勇敢,可以接受所有的失去,也不会因为害怕求而不得而不敢开始,我依旧相信爱和梦想,自始至终,我只想用力去吻我爱的人就好,我要的无非是这些,一直只有这些。

 6 ) 盛夏未来不是蓝色大门

想给三星半诶,但是又觉得前半部分郑宇星缠着陈辰那段,和孟克柔和小士“我叫张士豪,游泳队吉他社,天蝎座O型,我还不错啊。

”比照之下都相形见绌啦。

在club里面,陈辰仰起脸等待郑星宇亲吻而后的失落,让人想起慧嘉和余守恒逃到台北躺在床上,余守恒没有反应时候慧嘉的失落。

《盛夏未来》就好像是《盛夏光年》的大陆版本。

与其说是《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倒不如说只是《盛夏光年》的2021年版本。

《蓝色大门》里孟克柔的情感纠葛,对感情的接受、认识以及易智言导演对阳光、单车、海边等一些列体现青春元素的画面把握细腻而独到(永远是我心中青春电影的No.1),是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相比的。

《盛夏光年》本身便已有许多地方是在像《蓝色大门》致敬,更不用说《盛夏未来》与《蓝色大门》之间距离。

如果要说,或许是“泳池元素”,“阴差阳错”地吸引男主的喜欢与专注。

但这部片里面的喜剧元素还是挺多的,故事发生也总是在很光亮的太阳下,更像是电视剧的感觉。

陈辰为了气妈妈狂奔到学校牵起郑星宇的手宣誓,“这是我现任。

”总感觉这一段之前陈辰狂奔到校园的背景音乐有点过于突兀地鼓噪了,刚好有在文学理论课上说到一个不专业的评价电影的方法“一般通俗电影总是背景音乐特别多且总是鼓动人心的音乐类型。

”罗伯特·麦基《故事》里面说到,“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脉搏,还有远见卓识。

”、“二十世纪初开始的那种对浪漫之情的狂热追求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蜕变为深深的颓靡,并且为爱情带来一种晦暗的怀疑态度。

”杉菜和道明寺、楚雨荨和慕容云海间因为门第而在爱情上遭受苦难的爱情剧已经不再潮流了,近来对岸电影多以类似禁忌话题为表现内容《谁先爱上他的》《亲爱的房客》《缉魂》,时代的关注点渐渐转移。

正如动画电影之为动画电影,并不是在于其能够对现实物件接近于真实的还原,而在于要像今敏《红辣椒》那样表现传统电影无法表达的形式与内容。

或许院线电影的不断翻拍或升级,也正是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把一些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人人关心的问题再做深一层次的探讨吧。

除了这一性别禁忌,还有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离婚”,“单亲就像单个双眼皮。

”相信华语电影会越来越好。

“希望我们喜欢的人都可以喜欢自己。

”就好像是小士对孟克柔说“如果哪一天你开始喜欢男生了,记得告诉我。

”但生活总好像是这么无奈,就好像郝蕾饰演的妈妈,总是嘴上说不喜欢心里却喜欢。

关于Ming大约是从郑星宇爸爸肯定地说,我儿子不可能会带你女儿到酒店让她吃亏这一段,才真正确定郑星宇喜欢的不是女生。

但从父子二人关系的疏离里、父亲看到儿子对女生的亲近时(两人在郑星宇房间弹吉他亲密合唱),隐隐约约觉得父亲大概也是和郑星宇一样的取向吧,所以看到儿子带女儿回家会是以为在鬼混,或者是儿子与父亲不再同有一个秘密。

(算过度猜测吧)暂时想到这些,睡醒之后再来补充。

 7 ) 这一次,我要为国产青春呐喊

(改自本人公众号:Solituder唠电影)说不感兴趣也好,说狗血还容易踩雷也罢,自己去影院最不太想接触的类型,便是国产青春片了。

甚至片中男主zyx也提到“我讨厌青春片”(bushi而这次,在子枫妹妹和不错的友邻口碑的号召下,我走进了盛夏,回到了未来。

一、盛夏这是一部特别有当下气息的Z世代青春电影,可以说极度适合00后左右的人群观看:抖音和Siri成了同学们的日常,(这俩甚至还分别是影片非常重要的叙事推进点和情感递进点!

)高三老师会在上课前叫大家把手机放进盒子(当时自己也是这样:史上最令人神往的养机场hhhhh)去club和音乐节嗨皮也越来越普遍。

特别喜欢吴磊给子枫介绍电子乐、电音节那段:“我一首特别喜欢的电子乐下面只有两个人评论,特别好奇这两位是谁;去电音节可以遇到自己的同类……”类比自己对电影和电影节的爱,深有感触。

二、未来影片最后说:“如果此时此刻,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现在就是未来。

”片中男女主的青春模样无疑是美好的:操场上同学们围观下的奔跑;上课时一人一只耳机偷偷捂着耳朵听歌;抖音上“秀恩爱”,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DJ台上为你定制的生日礼物。。。

但无论是片中还是现实中的自己,这样的未来都还未至,遗憾,成了青春的常态。

而电影中父母和班主任的存在,仿佛成了反派,仿佛成了击碎以上种种美好的一把大锤,把处在“未来”的两个人一把砸回了现实。

面对退学威胁,子枫和母亲坦诚相待,在合适的时候吐露真言,没有做自己后悔的决定....我想以上就是影片主要想表达的:接受喜欢的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事实,接受青春种种不可避免的遗憾。

三、关于这部影片,我还想说:可能很多人是抱着磕cp、看甜甜恋爱的期待去的影院,而对于其中接受度低的观众,或许看到张吴二人接吻后,吴却说多么希望自己喜欢你的时候破防了给了差评(也是影片从七夕档提前的部分原因?

);可能很多人在纠结和争论那位MING的性别问题,(虽导演也确实安排了一些暗线在此)并针对此发表了不友好的评价。

但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不该过度结合当下说影片蹭这蹭那,不该带着先入为主的期许和审视的目光进入光影的美好。

是这个略显嘈杂的信息时代使我们自身变得敏感了,而不是电影。

四、我的陈正道记忆最后再来说说导演陈正道吧,上一次去影院看陈导的影片还是6年半前陪初恋看的《重返20岁》。

重返20岁 (2015)7.12015 / 中国大陆 韩国 / 喜剧 爱情 奇幻 / 陈正道 / 杨子姗 归亚蕾当时还是在大光明现场买的票(一张票要100,比今天的《盛夏未来》贵一倍多555),为了陪她看喜欢的鹿晗也是拼了哈哈哈哈哈哈。

巧的是这两部都是陈导的青春题材,阴差阳错下完美避开了他所有包括催眠大师在内的悬疑片。

随着《盛夏未来》片尾《Moments》不断响起,看着我的子枫(要点脸行么)被亲吻,思绪竟回到了6年半前的大光明:当时伴着片尾鹿晗那首《我们的明天》,我告别了自己的初吻!把初吻留在了电影院!!我想这会不会是为日后我爱上电影而埋下的一颗种子呢?

如今,那颗种子已生根发芽,而陈导也用《盛夏未来》证明了自己在青春片方面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我最讨厌青春片了。

”可谁没有青春呢?

谁不想诉说最好的青春呢?

陈导做到了,做好了。

好爱这里!

 8 ) 那些很隐晦的细节,涉及剧透…慎点…

2021/07/31-2再加一点第十点。

2021/07/31 更新一下第8、第9点,所写的这些,是个人的观感,先说一下,一开始看电影就是冲着两位主演去看的,嗑他俩的cp,但是看电影的重点也还是电影所表达的内容,故事说的好不好,所以无论他们在没在一起,或者喜欢的是什么,都不影响我对电影的评价,本来青春电影就是十有九悲,有遗憾的才是青春,更重要的是面对真实的自己,勇敢的走下去。

总有人说,不要纠结MING是男的女的,不是我想要纠结啊,你直接摆个女的在上面我还纠结啥,就是没有明确才会有猜测啊,才会从各方面找线索啊,才会去论证啊,你觉得是女的就是女的啊,我觉得有其他的说法我就按自己的理解啊,你可以不赞同,我也可以不接受呀。

而且,我认为,没有明确MING的性别,才是对青春的探讨,因为很模糊,很不确定,人们往往在青春年少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所以电影才给了想象的空间呀。

本以为是狗血青春电影,结果出乎意料,28号看了点映,30号二刷,说说那些值得细看对的细节…1、妹妹唱的《拥抱》;(这个不懂的可以去搜索一下这首歌)有朋友私信我说,关于这首歌还有一点: 弹唱《拥抱》那段 一大段都是陈辰自己在唱 当唱到“晚风吻尽荷花叶”时给了zyx的镜头 他就只唱了这一句(荷花池中的荷花叶,是出自白先勇的小说《孽子》,荷花池是台湾一处出名的同志聚集地) 2、在每次提到zyx喜欢的人的时候中文字幕用的是“她”,英文字幕用的是“MING”或者“DJ”,不是“she”或者“her”;3、在cc和zyx去海南,她爸说过担心的时候,zyx的爸说他们俩不会有事,cc不会有危险的;(这一点有很多人有异议,说很多家长都会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所以才这么说,这个的话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4、zyx打电话给MING的时候电话接起的时候是个男的接,然后MING没说话就挂了,整部电影没出现MING的声音;(有很多评论说,电话一开始有个男生接了以后,有个女声说话了,但是我看了两遍都没有,按我的理解,MING应该知道是ZYX的,所以接过来没说话,等在zyx说话,确定是zyx了就挂掉了)5、在三亚音乐节上,拍MING海报没有拍到全身,cc的表情很微妙,这时,zyx对cc说,你现在欠我一个秘密了;(有评论说,结尾的时候zyx旁边的海报是MING,我一开始也以为是,但是旁边的朋友特地跟我所了,海报上的名字不对)6、MING打碟的时候全副武装,看不出男女;7、评论了提醒我了,选座位的时候有两个男生很娇羞,没记错的话有两个女生也是;大概这些,想起来了再补充。

补充:8、这点仅代表我所理解的!!!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需要来跟我杠!!!

这点仅代表我所理解的!!!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需要来跟我杠!!!

这点仅代表我所理解的!!!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需要来跟我杠!!!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关于zyx的父亲在音乐节打他的这点,一开始,在学校双方家长见面的时候,zyx父亲的表现很平静,感觉是,因为知道儿子的喜欢,所以儿子跟女生出去他不担心,不会出事情,但是!

到了音乐节,可能是看到了海报,知道了MING在,儿子是来看MING的,所以很生气,才动手打了他。

PS:zyx为了见MING没有参加高考,作为父亲肯定是很生气了,猜想zyx从北京回来以后不仅被教育了,应该也跟父亲保证不再见MING之类的,而且当下cc的父母也在,老师也在,也怕zyx说了啥会让他们知道MING的身份,更没面子。

还有后面在酒店,他爸给他递水的时候他明显有些回避,不敢看他爸,可以理解是怕再被打,也可以理解为,之前答应爸爸不再见MING却没做到而不敢面对他爸。

9、这一点,之前没想写,但是看到评论有人提到了,就还是说一下吧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蓝色大门》这部电影里面桂纶镁和陈柏霖也是因为一个误会而产生交集,两个人也交换了秘密。

桂纶镁对陈柏霖说了秘密以后说了一句: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喜欢你啊,所以,zyx对cc说:我要是也能喜欢你就好了。

自己品···关于那个吻,《蓝色大门》里也有这个情节,是桂纶镁为了确定自己自己是不是喜欢女生。

在盛夏里,我更想把这个吻理解为在当下,在两人的对视中,我想吻你,不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吻你。

PS:吴磊好帅!!!!

侧颜好绝!!!

妹妹好苏!!!!

10、电影本来是七夕档的,但是突然提档了,这个也许会有很多人来跟我杠…宣发一开始都是在宣传枫磊cp,甜甜的恋爱,也许团队有考虑到电影上线以后会有很多人猜测MING的身份,那么,可能会引起反噬。

比如现在,至少我在刷微博的时候只看到了明星转发支持,没看到有关电影内容的热搜,或者枫磊好甜的热搜,即使现在是奥运期间也很不科学,电影初期要宣传营销的。

如我这么看MING身份的不在少数,继续bg宣传估计会被骂,也会引起上面的注意。

这就有点侧面反应了MING身份的不确定性。

—————————————————————真的不得不说,这些能懂的都懂,怎样看都行,都能说得过去。

还有,导演有部很出名的电影叫《盛夏光年》。

--看了很多评论说,这部片打着bg的宣传,实际上是bl,很失望,但是我觉得,也不完全是,电影的主题我更愿意相信片尾写的那样:希望我们能更诚实的面对自己,希望我们可以更勇敢。

除却男女主,cc的父母也没有诚实的面对自己,离婚了却还在演戏,演家庭和睦美满,可cc还是知道了,故意把答题卡擦掉,希望在复读的一年里,父母能够复合,可实际上呢,以为只是母亲有男朋友了,其实双方早都已经有了新的对象。

如果大人能够坦诚,cc是不是就可以好好高考,不会遇到zyx。

还有就是,电影里cc不断强调她的父母是高中就在一起的,彼此的初恋,从校园走到婚姻,这是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所以一直不愿意面对父母离婚的事实。

其实无论MING是男的还是女的,老的还是少的,所表达的就是,你喜欢的人不一定会喜欢你,会喜欢另一个人,那个人不一定是你所想的那样。

喜欢就只是喜欢,可能只是那个人身上有你所喜欢的某种特质,或者是让自己有某种心灵上的寄托。

但是,希望你可以诚实的面对自己。

很庆幸后面cc的妈妈在听她说完以后没有再逼她在检讨书上签名,cc最终退学在家自习参加高考,没有刻意的营造一个痛改前非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的情节。

--看到微博上说有媒体问导演,为什么要用这么隐晦的方式表现“MING“,暗指zyx爱而不得的对象是男生。

导演回答:”不要因为之前的作品就觉得盛夏也在搞基,就是青春期的探索,所以才会选择吧小男生的爱慕对象符号化,指代的是对美好事物、人物。

生活的憧憬,而非不大方便大肆宣扬“见不得光”的恋情。

看到这个怎么说呢,你可以理解其实是在打擦边球,也可以说,“MING”只是一个指代,不想去刻意的明确是什么,希望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所以选择模糊化,就看个人吧,毕竟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9 ) 爱或不爱,未来都会来。

你会弹五月天的《拥抱》,但你是GAY还是直男?

你喜欢烟鬼×酷玩烂大街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而你是直男还是GAY?

比起性别,性向太高深莫测。

或许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想要的去给个正确答案。

看完《盛夏未来》,其实脑子里只剩下两个与上面两个问题基本无关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陈辰走进夜店,与郑宇星走散。

她扫射四周,周围的红男绿女,被左拥右抱着,下体接近着,站在台上被当作商品。

她应该会想到之前跟母亲的争吵吧。

母亲觉得“女孩子忙活到最后总是要嫁”,郑宇星家境好,总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她对母亲反驳“女孩子不一定是这样子的”,但身边肉眼可见却没有一个榜样。

母亲是出轨的,老师是刻板的,绿女们也都是被凝视的商品,作为一个女子的未来似乎总是苦闷。

她当下的迷茫,或者便是:不想成为这样的大人,却又找不到一个真切的印象,可以让自己真正找到目标,喜欢上自己。

而第二个场景是:陈辰与郑宇星并肩在音乐节里,她看着郑宇星,而郑宇星看着她。

这时候她才想到,或许男女都一样。

父母的离婚也许不单纯只是什么“母亲出轨”,因为父亲那边也早有恋人;而老师也在现实与理想的狭间找到了相容的答案——至少她听了郑宇星的辩驳,换了座位,而班上同学也似乎都是如母亲早前“不分手”的论点一样,都是好结果;而被当做商品,也会有像郑宇星这样的人无畏地跑上台,同样被凝视,同样寻找对方,然后同样彼此抚慰。

于是她转头望向远方,对那个从高处倒挂下来的、身着紧身体操服的女演员相互握手,转而那只“对方的手”,变成了在上个弥留之际泳池倒影中“自己的手”。

或许年轻人对于性别才总是迷茫的。

性别又不是性向,能被第三方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女生羡慕男生可以站着方便嘘嘘,羡慕男生可以不被当成商品,羡慕男生可以永远那么傻乎乎的,不用想太多这个世界的道理。

男生羡慕女生可以偶尔不必跑步,羡慕女生可以被父母呵护着,羡慕女生可以不被同类拳打脚踢,不用被本是同类的人扇巴掌。

似乎彼此都不必懂彼此,只是光顾着自己羡慕着对方,只是觉得对方轻松。

于是终于互相了解,终于互相拥抱时,似乎才能真正与自己和解。

其实还是不太喜欢那些不太现实的质地,音乐节才不像联欢晚会,夜店也没有那么キラキラ还管你十八不十八,那个三亚的无边泳池一看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可以随便玩得起的。

比起阴暗的livehouse,彻夜闹腾的夜店,不足10平的酒店廉租房,主角们的处境和人生都是宽敞、光明、且顺遂的。

于是他们自然地拥抱,自然地接吻,也自然地与彼此告别,与自己相容。

真要如此光明,才能暂时逃离这时代的片刻颓废,让人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吗?

但当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中,每个人在每个当下,都会遇到专属于的、不同的难题。

跟当下的当下一样,有些是可以相通的,有些是可以辩驳的,而还有些是不能说出口的。

每一种相容的情感,都能够让彼此找到难题的解决方式。

或许是成为商品。

也有可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一直欢笑下去。

或许是成为调停者。

虽然会在这个世界里偶尔失去回答别人问题的勇气。

或许是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理想中的人。

而成为哪种人都好,是选择“去理解”也好,还是“一味把别人的真情当成笑话”也好……每一段流动的时间,最妙的地方还是……爱或不爱,未来都会来。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理解、爱自己和彼此,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晕,青春爱情片变大道理片惹。

 10 ) 疯狂又粗暴的评论环境 不允许任何敏感微妙的情感和情绪存在 一切都能都能被妖魔化盖棺定论成几个粗糙又难听的词。

盛夏未来比我想象中好多了,可能因为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个大烂片,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很饱满的一个故事,不落青春电影的俗套且镜头拍得不错,很浪漫。

把磊枫拍得都比我认识的他们漂亮很多。

戏外磊枫营业让我不适,戏内感觉好太多,非常非常好。

我看很多人在骂为什么不让他俩好好谈个恋爱,事实上我觉得他俩看起来一点也不会相爱,就是在特殊时候相互取暖的人。

所以我是带着磊枫已经不好磕成这样了我看你们能拍出个啥玩意儿的心情去看的,因此觉得相当不错。

本不该有交集的人,怀揣着各自的秘密靠近,痛苦又浪漫,太符合他俩给我的感觉了。

频繁看到“骗婚Gay”之类的字眼,有时候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变得好疯狂,一切敏感微妙的情感和情绪都能被妖魔化总结成几个粗糙又难听的词。

盛夏未来把微妙的感情拍得挺让人动容,我在想,《蓝色大门》放到现在是不是也要被骂个半死了呢?

有时候真的觉得你们是不是现在吃工业糖精吃多了所以接受不了正常人的情绪了。

况且从某个角度来说,Ming的性别真的不重要了。

哪里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感情,人的情绪,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简直太敏感多变迷茫模糊了。

《第一大总统》短评

表面是青春题材片,深层次反应着当下社会现实问题。全片幽默轻松的前半段并没有让这些现实社会问题变得苦大仇深,反而更让人能直面困难,主题还是很正能量,差点以为结尾狗血了,结果虚惊一场,编剧花心思了。子枫妹妹演的行云流水,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居然还有些小小包袱在戏中,意外的是居然买了这么多英文歌版权,能有coolplay的歌,说明国产电影现在越来越国际化了。

6分钟前
  • Springknow
  • 力荐

7分,张子枫真的好厉害,在这部戏里面,不但形象更好了(也是长开了),演技也非常强。有几场戏完全不像在表演,好像就是她正在经历那样的生活,太自然了。相比之下,吴磊反而涩一点,只能说勉强对应哪个角色吧。将青春爱情话题,注入成长、面对自己等话题,还是挺有想法的,包括18岁才迈入那个club,也是对进入成年人光怪陆离的世界的一种明示了。作为青春爱情片,还是有点新的元素的。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8.5分。是青春片,但不是青春爱情片。无论陈辰还是郑宇星都有自己坚守 执着的东西,陈辰是希望自己能够勇敢的 诚实地面对现实,但是又害怕现实,因为她清楚爸爸妈妈不会再在一起了。郑宇星所坚守的是所爱的人和热爱的事 Ming和DJ。可是他们所执着的就只是自己的执着而已。所以影片主题是 勇敢,他们都更加勇敢 更加诚实了。郑宇星和陈辰的那个吻,更多的是相互慰藉 相互鼓励,是彼此的和解。于彼此,他们是伤痛时的知己,他们懂对方的痛与挣扎。与爱情无关。其实陈辰是幸福的。而DJ-XYZ却是孤独的,很心疼这个角色。而Ming这个角色很隐晦,ta更多是一种符号吧,导演的设计大概想传达的是,无论所坚守的是他还是她、是爱情还是梦想。都要更勇敢地去面对 去追求。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新的开始要勇敢💪🏽2022加油

16分钟前
  • 业余影迷
  • 力荐

再次宣布陈正道是基佬中的好基佬,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LGBT说话,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LGBT寻常的样貌,并警醒所有骗婚骗人骗己的基佬们:请诚实面对这个世界吧!

1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张子枫和吴磊唱《拥抱》的时候,我在怀念已经逝去的青春(《盛夏光年》)。今年最爱的院线之一。

22分钟前
  • CHAO胖
  • 力荐

觉得OK的地方:be➕张子枫。至于陈正道,真的就是那种“似乎有两把刷子,但也只有这两把刷子”程度的导演,也太喜欢“搞音乐”➕“同性恋”的元素了,我都看了三部了。(总之在演唱会和音乐节,大家都在蹦迪但却有那么一两个人纹丝不动,一定是和舞台上的人有点故事的啦,好老土噢!)

26分钟前
  • LIE
  • 还行

优点林林总总其实在我看来那就一个:选了两个有学生样的演员,照着学生样来拍。尽管没有非常具体,但至少不悬浮,在这种语境下是有可信度的。其实主要想说说主观感受啊,真的有一种被时代抛下的感觉,没去过club,没听过电音,没用过抖音。面对诚实的自己,或者说面对世界,在本片都是建立在一个未来可供君选择的语境下的,明天会更好,对于新世代来说是一定的。仿佛是话语权交接的大型现场,我,仅代表我,在电影院见证了比我更年轻的少年少女们的青春图景,出来还是挺扎心的哈哈。

29分钟前
  • Aloysha
  • 还行

点映场看的,不太喜欢张子枫,本来以为是甜腻的夏日爱情片。没想到是性转版的蓝色大门,直接看哭,看完电影恍惚了几个小时。在内地这么逼仄的环境下,导演还试图去关照到少数人群的成长故事,我很感动

31分钟前
  • 重启人生
  • 力荐

陈正道是真的把审查标准摸透了,观众角度能从少年少女的互动中获得乐趣和悲伤,而从解读影片层面,又包含着对青春期人群情感的关注、性取向的探索、得与失的微妙辩证关系。父母对待情感关系的副线,拿捏得当,既是成人化的角度补充,也对少年情感的追寻进行了有利佐证。片末电音节郑宇星和陈辰的对话内容,把影片的质素整体抬升,不再拘泥于青春二字。吴磊找到了现阶段最适合他,也是其个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拥抱你,会不会更寂寞。拥抱自己,不再会孤单。

33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为了最后和MING并列在一起,为了那些知道无果却依然向前一步的勇气。

36分钟前
  • 次非
  • 还行

捏妈的诈骗吧是诈骗吧 人造假糖给我一整个大无语住

37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在审查严密缝隙和悬空校园爱情之间玩了一场故布疑阵的游戏:以网络营销的前期宣传和遮掩悬念构成的演员氛围、青春校园、同性元素网状迷局妄图盖过剧本的匮乏和空泛,刻意高调制造的DJ文化与媒介平台的赛博掠影更像是对当代网红元素的打卡吸睛式巡礼,浮在真实的校园生活之上,上演真诚观察与虚构幻想两头不沾的油滑矫作。借主角之口讽刺的烂俗青春电影最终也是影片挣脱不得的归属,郑宇星打着反体制的叛逆者人设落地,角色又和主题合辙——电子迷幻音乐隐喻边缘情感归属,超脱常序的反叛主流出口和圆融主流道德价值的妥协明示影像外缘无法突围的话语框架——未来终于迷失在霓虹光夜的破碎,而没有任何供人反思回味的场域。审查产物的表达自证观众对性少数关注的扭曲两极:既需要其保持隐晦姿态游离于符码真空,又漠视乃至用目光共谋着杀死他们的青春。

40分钟前
  • 嵇澹
  • 较差

电影结尾是说男主爱的是同性?导演如果是想做隐晦的同性电影,可是为什么又大势炒作吴磊和张子枫的异性真人cp呢?本来以为是可以看到甜甜的青春期爱情片,结果结尾……有种被骗婚的愤怒感,感谢演员们的演译,但是这种愤怒感只能化为1星送给导演,从秘密访客到这部的连续欺骗,这导演的片子我再也不想看了

41分钟前
  • Momo
  • 很差

看完以后知道男主是gay,仿佛导演在跟我说,你刚刚两个小时,吃得开心吗?其实,你吃的是💩哦~很失望,太失望

43分钟前
  • 还行

C+/ 太多人渴望的“反转”是惊诧的跨度,陈正道在前作中所追求的同样如此。而这部的“反转”却打开了辨识最精微差异的空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情绪却已然经历震荡;漂浮的信息一瞬间被凝结为整场虚假运动的光点,却已然是回溯视角下无尽的枉/惘然。这一倒转所指向的现实便是——恰恰因为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未来可以期待,所以时间仍然有可能在每一瞬间、在虚假与真实浮动的边界重新开始。哪怕表达中仍有些慌乱与不自信,也已经是另一种动人的决绝。赞美所有“没有未来”因而能重启未来的人。

4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剧情很俗套,去电影院看的唯一好处是电音体验非常加分,令人想起疫情前还能去音乐节还去蹦迪的日子。

45分钟前
  • AmberAqua
  • 还行

盛夏未来宣发真的是厉害…哈哈…我可以说这是诈骗吧?是的吧?第一次相信青春电影也是最后一次。

49分钟前
  • 管我是谁
  • 很差

谁的青春长这样??

53分钟前
  • 小步
  • 很差

我真情实感磕cp,你告诉我这是直女舔gay?气不活了。

54分钟前
  • 劉丹青Shelia
  • 还行

本片最大的漏洞——不管男女,就不可能有人甩吴磊。

59分钟前
  • 阿巴厮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