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开始,一直拍到三十年战争的结束——西班牙战败从欧洲霸主的位置沦为二流国家。
原来想象会是一部讲述一群雇佣兵生涯的电影,却让我完全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片子是那么严肃而正式,虽然谈不上历史正剧,却相当准确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主人公的命运倒在其次了而整部电影的时代背景都在三十年战争中展开,也可以看作是西班牙人对三十年战争的记忆(尽管这场战争从未播及西班牙本土),我也不想再复述这场改变十七世纪欧洲命运的战争了,因为我曾经如此迷恋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与帝国枭雄华伦斯坦之间的“双雄”故事,以至于从未正视过西班牙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然而,主人公的命运却说明了历史的巨大惯性,正如蝴蝶效应一样控制着每个人,让我们那样绝望无所适从,只能沦为杀人与被杀的机器。
电影里出现了大画家委拉兹奎斯,比如著名的《布雷达的投降》,还用影像还原了油画的画面。
而电影的画面色彩也颇似他的油画作品,具有了浓郁的历史感与艺术气质。
这部电影是有小说原著的,只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看到原著的中文版,希望比电影更精彩。
如果真是那样,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在真实的历史大命运中的,书写英雄的个人命运传奇,他永远都无法改变历史,但历史将塑造一个传奇。
就像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们,他永远都无法改变命运,但他是自己人生的胜利者。
最后的一段场景,是近乎写实的战争场面,十七世纪的战争,冷兵器与热兵器共同使用,火枪与长矛交替登场,仍然穿着盔甲的新教骑士们,却使用手枪天主教的西班牙人。
而西班牙帝国的卡塔赫那团,在悲剧的命运中走向了灭亡——曾经不可战胜的西班牙步兵方阵,终于被时代的洪流所摧毁。
当西班牙人只剩下一群残兵败将,新教军队要求他们投降时,主人公却像狮子一样勇敢地选择了战斗。
他不是在为西班牙而战,他已为西班牙而绝望,他也不是在为战友们而战,因为战友们大多已马革裹尸,他甚至不是在为自己而战,因为生命早已经不属于自己。
他,只是在为尊严而战。
最后的骑士——正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男人最重要的财产是尊严。
电影没有交代他最终是死是活,只是在他尊严地面对敌人时戛然而止。
这样的男人,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他会留下勇敢的战斗背影,悲愤而孤独的长啸,低沉而永不绝望的嘶吼,无奈却又英雄似地走向死亡。
谁想成为这样的男人?
或许现在的我,还没有如此勇气。
但历史不会被雇佣。
这是个英雄的故事,一个英雄式的悲剧,一个帝国的衰亡。
只有对那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看懂这个故事。
西班牙帝国紧追葡萄牙人的航海历程,遣使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遣使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绕地球一周的航海,一举成为了海上霸主。
大批的物资和黄金涌入了西班牙,西班牙首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但是,西班牙贵族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不愿看到商业和工业势力发展威胁自己,所以赶走了外来的工商业者,自己手握重金又不去投资本国的工商业,只是一味的购买从外国舶来的各种奢侈品。
于是,从新世界收获的财富被大量挥霍掉,财富如水一般涌入,又如水一样的涌出,最后除了奢靡的社会风气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普通老百姓甚至难以获得基本的衣食住行。
西班牙,一代世界霸主终于倒下了。
从影片里,就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根深蒂固的压迫与不平等。
主人公Alatriste在战场上救下了西班牙大公的命,从而获得了重用,但是大公告诉他:“即使在战场上我们也是不平等的,上帝没想让我们平等”。
Alatriste救下了英国王子,获得了什么?
Alatriste和战友们在战场上浴血,换来的是几个月都发不来的军饷,英雄身上穿着怎样的破烂,而那些贵族又穿着什么。
面对心爱的女人,Alatriste拿着用国王赏赐的项链换来的首饰去求婚,但在门口遇到了贵族的阻挡,勇敢的他以一敌二战胜了对手时,国王却从心爱女人的房子里走了出来,Alatriste注定是输家。
心爱的女人从国王那里感染了梅毒,在疗养院里,Alatriste把首饰戴在了她的脖子上,与她拥吻告诉她“我当初应该娶你的”,他的心里是何种的落寞。
Alatriste的养子与贵族少女从小相恋,当少女被指定嫁给西班牙大公的时候,为了爱情,少女主动表示要与他私奔,但在赴约的路上,她耳边响起了呢喃“你会是大公,你的后代都会是大公”,是的。
如果她私奔了,就会是平民,她的后代世世代代都会被贵族压迫,她又怎能用自己的快乐换来后代永世的苦难呢?
最后,曾经赢得过无数战斗的西班牙长矛方阵,被敌国击败,高傲的西班牙雇佣军战至最后,其勇气与尊严令人感叹。
但英雄何用?
即使是最勇猛的英雄,也无法改变西班牙的命运。
伟大的文明不会轻易被外敌毁灭掉,只有等它从内部腐烂。
这个片子估计属于特定人群看的电影,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背景,看着比较累,虽然如此,但还是一部比较难得的好片子。
之所以对这部片子比较感兴趣,和前一段玩大航海在线多少有点关系,虽然在大航海里玩得是荷兰,但经常和西班牙要打交道,所以对这段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所以还看得下去。
这个片子的大背景也差不多是那段时期,应该比大航海的历史背景要晚一些。
遗憾是内容压缩得太多,我觉得拍三部曲可能更好点。
起初关注这部片子是缘于我的西班牙情结。
那个学了似乎有点半途而废的西班牙语,以及对这个国家历史已经文化的好奇。
记得我的西班牙语老师上课曾经说过,他当初选择西班牙语的时候是因为学历史时发现这个国家短短的几百年中就换了几十个君主。
似乎永远处于一种战乱的状态。
那些小小的国家曾经确是无人匹敌的海上霸主。
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的西班牙语也是世界上的第三大语言。
看了这部电影才有了一个认识,这些风光的背后是如何一种景象。
战乱,枭雄,宗教,阴谋,背叛,美色,道德,良知。
虽然不能严格的称其为史诗,但却真真实实影射了那段历史。
佣兵,顾名思义,那些替人卖命才得以生活的人。
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尊严。
迪尔高,以其倔强的性格为自己在这个国家赢得了勇士的声誉。
即使他孤傲,但还是必须在贵族王公面前低头,因为他只是一个低层的武夫。
他救了伯爵只是赢得了一个机会,但这无法改变的命运。
他的爱情在金钱和权力面前是一文不值的。
当他用国王赐予的镣铐换项链,匆忙着来到玛丽亚的家准备送给她时,确发现在他心爱女人屋子里竟有一个男人,而他不是别人真是置高无上的国王。
真是何等讽刺。
他的养子伊尼格也面对着同样的命运。
青梅竹马的安琪里卡原本已打算和他私奔,最后还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和后代的贵族身份放弃了他们的诺言。
从那急切而坚定的步伐到后来一步步向后退缩,你可以看到的是一张无比苍白冷漠的脸庞。
当面命运也给她们各自的惩罚,在梅毒医院只能蒙着面纱的玛丽亚和整天以泪洗面的女伯爵安琪里卡最终都为她们的得到付出了代价。
画面处理得很好,电影的风格如油画般宁静。
那些细腻的光线慢慢透射的效果,让我感觉仿佛看到了戈亚的画布。
印象最深刻的玛丽亚的出场的那一段,很华丽。
一个侧面的转身,在整个灰色的基调中一席白裙,金色飘逸的秀发,嘴角扬起的笑容,美丽而庄重。
在宣传口号上说这是西班牙历史上少有的上亿大制作影片,能做到复古如古的地步,那也不枉费这些钱了。
看这部电影是需要一点历史背景,一点耐心和一些领悟才能看完的。
电影中还有许多表现人物性格的小道具,比如迪尔高有一条头巾,红色的。
在很多场戏中都出现过。
展现出他的英勇与柔情,粗狂与细腻。
真的如油画一样,每个小细节都值得回味。
西班牙步兵方阵曾经无敌于欧洲,国王也嚣张的自称地球之王,可终究失败在日不落之前,不是士兵不强大,不是英雄不够多,而是上层建筑的腐烂,欠发军饷、藐视英雄、压榨剥削基础的恶果,辉煌已成昨日,英雄终将迟暮。
再完美的战术、再强大的部队,都要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有家人有思想有欲望,但总要有一些东西让他执着,偶尔为之献身,这就是曾经强大的原因。
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曾经强大的方阵居然是一群雇佣兵构建而成,能侵吞半个世界的帝国崛起也忽,倒下也很突,值得后来人借鉴。
不过重头戏最后才出现,但并未完全体现步兵方阵的牛逼,追思历史上的血与肉的大磨盘,人类真是残忍啊
许多人说电影沉闷,像记流水账,我表示五体投地,或许电影对你来说全部应该是快餐,想看带劲的或者戏剧化的,不如看一些热门美剧。
这部电影很好看,平凡琐碎的节奏加强了真实感,很像追求真实感的文艺片,但并不像严肃的文艺片那样平淡,电影中有许多带着真实感的精彩桥段。
这部电影真正可贵的是,表达出了那种被埋没于平凡中的高贵英雄精神,即使明知是徒劳明知会被埋没明知默默无闻,却仍挺起高贵的头颅,骄傲地做一个勇敢高洁的英雄,与流行的英雄主义完全不同,没有丝毫的虚荣和功利,不是为了被承认、崇拜,而只是天性如此,我就是一个英雄,我无所无惧,包括我不畏惧我不为所知,我不畏惧我有所牺牲,因为我就是英雄。
油画般的视觉质感,恰如其分的优雅配乐,生动而又不太复杂的人物冲突——一部欧陆古典视觉的电影,一段段如诗般的西班牙语对白,它带有欧洲电影的写意气质——即使是大片,也不忘悠扬的节奏,带着男女主角一段忧伤的爱恋,慢慢地摇到了弗兰德斯、摇到了法西边境沾满血的高原它透过一个草根上尉的命运来窥视一个帝国的衰荣,它因为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叙事手法而好看
总有一些美好的、精致的、有意义的事物会被错过,就像这部13年前充满古典气息的西班牙电影。
不能经常看到这样制作精良、演技精湛、细节考究的好片子是一种遗憾。
国王与士兵,阴谋与爱情,忠诚与叛离,勇敢与怯懦,毁灭与生存,就像片中阴冷兀立的城墙和教堂、华美的贵族服饰和褴褛的佣兵衣衫一样真实。
还有弥漫全片的清冷和沉郁,无处不在的油画般精美的光影和镜头,令人心碎的吉他和提琴交织穿插在一起,映射出中世纪末西班牙的迷离景象:王国仍然繁荣强大,世界却已暗暗变样,社会不再朝气蓬勃而欣欣向上。
普通民众的情感、尊严乃至血泪和命运在那个年代贱如草木,不值一文。
所有的一切已经为往日的王朝悄悄准备了掘墓人。
我们既不是最诚实也不是最虔诚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世界里勇猛作战、恪守诺言、痴心爱恋、遭遇背叛直至他无人可及的无畏精神和精湛剑术在时光里侵蚀、流失。
同时这也是一部差点被翻译毁掉的佳作。
我觉得随便取个名字比如西班牙纪事,剑与尘,都比《佣兵传奇》好。
事实上,原片名非常简单,就是主人公的西语名字:阿拉特里斯特。
无论真实的还是片中的佣兵,毫无传奇可言。
不是在贵族的阴谋和错综复杂的利益里卑贱地挣扎苟活,就是在为帝国征战的沙场上默默无名地死去。
据说2个半小时的电影改编自五本厚厚的小说。
这就解释了为何影片叙事为何极其简洁而跳跃。
这原本应该拍成一部史诗,但遗憾的是并没有。
还有语言的隔阂、对西班牙历史知识的欠缺还有脸盲症大大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有些配角的对话可能根本就没翻译,而字幕原文又都是西语,还是没法看。
感觉再也没办法看其他一些好莱坞的电影了。
忽然想起,卡门的故事,也是在这片土地上。
主角经历的数次人生起伏在透视西班牙这个曾经的欧洲霸主由盛转衰的落寞。
维果叔和情人在医院的那场对手戏非常动人。
我想起魔戒花絮泰勒说当时坚决拒绝和维果叔的替身拍最后的吻戏,结果导演不得不把回程的维果喊回来。
【部分剧透】以下为历史盲的个人理解。
西班牙是疯狂的天主教国家,疯到腓力二世执政期间到处打圣战,意图逼人家新教国家改变信仰。
说白了对本国的好处几乎为零。
这么到处打仗的下场是,板鸭在欧洲的敌人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
哪怕在国力鼎盛殖民地遍地的情况下,国库也没钱,破产了好几次。
结果腓力二世死了之后,后续子弟真是有他的sjb,但是没他的本事,再加上这种喜欢搞海上零元购喜欢打仗的国家,贵族奢靡成风,百姓民不聊生,外部世界都是资本主义萌芽,西班牙还在产业空心化。
电影中主视角是男主这个生活在底层,因为接活儿能接触到部分上层社会生活的佣兵。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看出来男主一直很穷,拿不到军饷,物资紧缺,没办法老接私活儿,所以一开始受雇去杀两个英国人,引出了后面多位登场角色的纠缠。
话说英国一直是宗教改革急先锋,标志性事件就是亨利八世闹离婚结婚杀妻那点破事,描写这段历史的太多了,我这种土狗只看过《都铎王朝》和《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后来他闺女玛丽一世上位曾经脚刹过宗教改革一段时间,到处杀新教徒,就是那位著名的“血腥玛丽”,顺便说这大姐和腓力二世还是两口子(估计是没咋见过面的姐弟恋),也是共同的坚定信仰(笑)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不过英国改革是肯定要改的, 玛丽一世死后她妹伊丽莎白一世可是坚定的新教徒,热衷搞事业一辈子未婚大女主,英国海贼最大的天使投资人。
她在位期间还倾全国(海贼)之力重用德雷克(就是神海主角的祖宗)打赢了姐夫(腓力二世)的无敌舰队。
所以电影里的英国已经是纯纯新教国家,国王书记官和宗教审判所的神父合谋雇人杀英国王储简直太正常了。
我自己理解,男主在刺杀过程中突然放弃,大概看出了对方的身份,不想再起战事,英国和西班牙根本不接壤,打这种仗没意义。
故事主线主要处于三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到处打仗的后果就是满欧洲的敌人,霸主帝国由盛转衰的第一步通常是管不住小弟,尼德兰也是电影里一直在对抗的主要敌人,正在闹独立,毕竟这是荷兰霸权上位的第一步,人家正在资产阶级改革呢,生产力生产关系都在进化,只有西班牙好像还跟不上趟。
所谓的强权不公在历史发展的强碾压下根本不值一提。
我看到有影评表示因为反水了任务才被影响了后面的人生,就男主这个底层地位,依照当时社会境况来说,不管他咋干,一个小人物终究被环境的衰落而裹挟。
他后面去干脏活前,也问出了这笔钱究竟是要给皇室增辉,还是发放给战争抚恤,这里百分百可以想起我们最熟悉的那个挪用军饷修园子的大清。
电影男主的人生视角,感觉很像读李白杜甫那种用诗歌经历过盛唐的诗人一生,因为见过巅峰,所以看到这条下坡路就觉得尤为唏嘘。
最后我其实唯一好奇的是,那么细的一根剑,咋就杀伤力这么强啊,小刀抹脖子能理解,那把长剑看着根本杀伤力不强啊,难道使用的是破伤风大法???
我常常在渴望看电影之前渴望得到一些它的边角消息,以此获得一些有趣的吐槽点。
这部电影的名字,也是在不经意间得到的,开始以为它是一部小众影片,因为它的下载速度只有十几KB。
好嘛,我喜欢小众的。
看到中间发现主角的脸越发熟悉,特别是在船舱里查看金条那一段。
主角那的眼神,看了看后下来的两人。
然后应答挑衅的问题时缓慢地上前一步,眼光沉而复起,阴郁而自信地扫射着。
当欲望和原则的气流交织迸发过后,主角杀死了曾经同生共死,却被欲望占据了的战友,还好是一边倒的胜利,4个人只死了两个。
原来这不是什么小众电影,而是“西班牙投资最为巨大的史诗大片”,我差点错过了。
而主角,居然是《指环王》中的人类王子,而我刚看过他主演的《东方的承诺》。。。
如果说出生于1953年的Viggo Mortensen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出演的角色越发显老的话,那么这阴郁气质却是一如既往地贯穿而越发集厚了。
很惭愧地,我并不是对17世纪的西班牙有很深的感情的FANS众(以后也许吧)。
看到豆瓣的影评我才知道,这又是一部异常漫长的小说的改编电影,自然,情节上多有隐晦与短截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吸引力。
先说那长剑吧,影片中的剑斗无疑是一大亮点。
在剑客的挥舞中,人体和生命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剑过去,不是铁对上铁,就是刺穿肉体,血光四溅。
剑客们身披宽大的斗篷,稍有不合便拉开它,显出腰间的武器,这既是威胁,也是表示赌上生命的决心。
西班牙的剑客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浪漫的帽子,腰间林林总总的武器,无不显示出他们的骄傲与不羁。
但很讽刺的,这样无疑显示你杀过很多人,同样也表示你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被杀对象,特别是当被人暗算时。
肉身既死,皮囊即无意义,或许是早已明了自己的结局,所以才要活着的时候及时行乐吧!
这华丽的剑,不如也看做是视死如归的觉悟与悲哀。
这部阴郁的电影里,匕首无疑是最具表现力演员。
在片头的偷袭中,匕首悄无声息地划拨守军的喉咙,血液安静地流出,士兵无声地倒下;弗兰德斯的老兵们,几个人缠上一个巨大块头地士兵,用匕首迅速而疯狂地刺入他的肉体。
在船舱里,只用了一秒钟,上尉就做出了选择,而表现出他的选择的,就是那枚他绝不离身的匕首,你看见上尉一只手制住对方拔剑的手,另一只手迅速地插上,你从两人的表情中看到了结果,上尉一边表示理解他背叛,一边继续用匕首扩大战果,一声一声,一下一下,即使那是他多年的战友。
在影片最后的矛兵对决里,上尉和他那英俊的侍从,在两边长矛刚一接触的当儿,迅速扑到在地,跪行着爬到敌阵之中。
他们用匕首和短剑划断敌人的膝盖,而矛兵由于集中精力在控制长矛,根本无法对付他们,这简直是单方面的屠杀。
电影里的匕首很夸张地触肉见血,表现着最血腥而现实的杀戮。
看了上述文字,你是不是感觉到太平犬也比乱世人好太多了,我也这么想。
迪亚哥·阿拉特里斯特上尉,弗兰德斯战场上勇猛无双的武士,马德里最令人闻风丧胆的赏金猎人,救了一位伯爵的性命,曾经刺杀英国王子,收到国王的随身项链作为嘉奖--居然穷困潦倒!
他却固执地不肯做出任何改变,却不断做着令人费解的决定。
他的情人,朋友,一位一位离他而去。
别人叫他“上尉”,也仅仅是对一个老兵尊称。
在船舱里,他亲手结果了他多年的战友。
因为后者看到他们需要转移的货物是满满一箱的黄金,起了异心;之前上尉接到任务时,他问伯爵转移那些黄金是不是出于国王的私欲,即使没得到回答的他也去做了。
他的情人,暗示他要娶她时,他却退缩了。
他说:如果我娶你,我会杀死所有试图接近你的男人。
那样,我就会上绞刑架,你也会成为寡妇。
所以,我不能娶你。
随后,他果断被悲剧了,他的情人也悲剧了。
等等等等,使得上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自虐狂,对待自己人,原则得可怕,对于别人的要求,却经常要求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
对待社会的不公,心甘情愿地承受,也要被他信任,受他庇护的人接受。
空有一身技艺,却只能沦为别人的棋子与工具,无法给自己幸福,也无法庇护自己所爱的人。
看似勇猛无前,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逃避者。
not bad
虽然故事有些莫名 但自己在学西班牙语 加一颗星~~
很艰难的看完了—-第一次感受到脸盲的痛苦,始终没认清谁是谁…. 但是演技 光影 服装 道具 包括群演,都是一流的。有空再刷
从中可以了解封建西班牙的一些历史往事,大人物的追求和无耻,英雄和小人物的悲哀,忠诚和义气的碰撞,荣誉与金钱的冲击,让人嘘叹不已。
萌点好多哦!!黑色紧身服、大斗篷、小圆领、击剑、长枪方阵,决斗、近身肉搏、委拉斯贵支、腓力四世和他的红发情人~~~减一颗星因为剧情有点拖沓~
当初看的时间剧情不觉咋滴。云里雾里。倒是华丽的画面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投降画面变成图画那一幕。今天又看了看结尾。却又迷上那谜一样的佣兵生涯。一篇华丽的传记。
叙事杂乱,主题不集中
又臭又长的流水账,故事毫无吸引力,通篇不知道在讲啥。
除了战争场景真没什么吸引我的了,太沉闷了。非常沉闷。
总体剧情很缓慢,不过把西班牙由盛转衰的局面展示了出来。
气势磅礴!画面绝伦!
对爱情的描述细腻又真挚战争大场面也足够悲壮,可惜这一切都被碎片化的夹杂在了一个个过场之中,可以说是野心太大想说的太多结果反而过犹不及吧。。。莫腾森的西班牙语挺流利已经很不错了,要说一点口音没有又怎么可能呢。。。PS“背叛是人生最大的污点,犹大吊死了自己,我却没有这样的勇气。。。”
正好看书看到这段历史~
西班牙人脸盲症发作。。。剪得七零八碎的
不爱传记。。而且翻译好不给力 又是西班牙语于是我云里雾里
爱奇艺的版本,删了30分钟。(四星删成了2星
每一帧油画般的镜头追忆的并非新教疆域尼德兰大地上欣欣向荣的工商业,扬帆远航的清教徒,而是古老的西班牙大地上以生命诠释的浪漫。忠诚的赤胆英雄与卡门般妖冶倾城的美人,豪赌生命荣耀的爱情与悲伤;以伤痕累累的血肉与苦难的泪水凝练的时代与人间哀歌,老兵昔日出生入死的荣光从来皆与被遗忘、被生活困苦压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往昔同生共死的战友在动荡的命运齿轮与呼啸的时代洪流之中自相残杀…从八十年战争到三十年战争,从帝国末日辉煌到随着时代陨落以身殉义的英雄悲歌,这荡气回肠的史诗从未忘记任何一个负血肉与灵魂之重的生命。他们的壮志激情、爱情与悲哀,与他们坚毅而破碎挣扎的面庞,交织着伊比利亚大地圣母古老悲悯的黑色厚重光影。英雄仗剑冲冠,美人激情又贞静的面容半掩于肃穆华丽的圣母黑纱,这是永不落幕的海上古老歌谣,西班牙。
拍的也太混乱了吧
新UPS-449
服装再美也无法拯救剧情的枯燥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