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Killing 是看到蔡澜先生在微博上的推荐。
这部剧的高明之处在于,真实。
真实是,不会有谁OUTSMART谁,同剧中不会突然有谁高其他人的智商一大截,其他人为了衬托主角的光辉就变得和猪头一样,虽然我也很喜闻乐见柯南、阿福、神探阿蒙这样的高智商主角,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像读书一样,教材是每个人都都看得懂的,但考试成绩的高低基本是以用功时间的多少。
别人的心思不说出来还是很难猜透,即使他说了自己的心思,你又怎样判定他说的是真心话或场面话?
真实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好人、纯粹的坏人。
结尾,Holder说我们抓到bad guy了,L姐说:Who is it? Jamie是为了Darren竞选成功,小姨子是为了可以和自己心爱的男人远走高飞,他们不是传说中的天生杀人狂,只是有私心的人,也许平时只是个与世无争的人,直到自身相关的东西被触发,才换成另一种面目。
这就是人性。
可是,这个世界上,谁不是有私心的人。
人生来就是要为自己、或自己相关的人考虑,即使是理想主义为上的LIDEN女金刚,也要为儿子和前夫的问题烂额;真实是,人际关系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你永远不知道谁和谁私底下有交集,每个人都可能被不同的关系牵制住,有大把难处和要兑现的利益方,一不小心可能踩中地雷。
这个世界,最难解决的事情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最容易解决的事情也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
这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为什么Killing要两季讲一个案,如果不是赌场印第安老板、退休警察局长、新上任警察局长、Darren、参选竞争对手、对手贿赂的官员这些焚淡们、甚至Holder也一起拖调查进度,Killing让CSI LV编剧一整不就直接一集解决了么,反正就是说一个女高中生意外撞破肮脏的交易被对方激情杀人,然后被自家小姨推落入水的悲催故事嘛!
真实是,只要有家庭,个人就不是独立的。
ROSIE的死不是独立的,周围人的生活都会因此产生波动。
失去家庭成员,对任何家庭的打击都是重大的,不管他/她是以何种方式离去。
ROISE事件是他们一家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间接影响到在roise家帮忙的长工Belko,继而波及西班牙老师、他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然后再到DARREN半身不遂的身体和身后的竞选团队。
真实,就是生活。
不管遇到天要倒下来的事情,看起来已经绝望到无法前行,这时候没有人可以给你勇气,任何人的安慰都是虚的,只有靠自己爬起来。
所以剧中我最敬佩两个角色,Stan和Darren。
Stan是我心中最伟大的父亲,他的父爱是这样的深沉,Roise的死讯对他来说是压倒性的,可以让他失去理性迷失自我,几乎重新走上老路,可是父爱不知不觉中帮他平衡自我,让他为了余下的两个小儿子再次坚强。
Darren,虽然也是个不白不黑得角色,但他的意志力的确过人。
Darren在竞选高潮中好不容易反败为胜正高票领先,却众目睽睽被警察当杀人犯绑走,更加遭遇枪击,导致半身不遂。
表说从政了,今后谋生都很困难,简直是从如日中天一下落进地狱,但居然也给熬下去了。
坚持难在要很长的时间,放弃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Bad luck either destorys you or it makes you the man you really are. (虽然我不太明白,他为了前妻跳河不正好显示铁汉柔情的一面么,这可以赢得多少脑残粉的投票啊)题外话,这部剧拍了两年,所以感觉剧中的人已经很幸运了。
因为距凶案发生到凶手被抓一共只过了26天,不管多煎熬,起码受害人家庭得到了closure,即使出现裂痕但生活能够继续往前。
对比天朝的报道,很多案件上访通常是五年、十年不等,现实中很多人的生活就这么被打乱了,案子背后关联到的每个人、每个家庭就要承受这么久的折磨,重新回到正轨上就更不用说了。
唏嘘一下。
这个剧刚看完的时候,其实有种莫大的解脱感。
貌似简单的一个谋杀案,竟然整整拍了两季。
中间多次徘徊在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的纠结中,习惯了像犯罪心理那样一两集搞定一个案子,对这样漫长过程的煎熬实在感到心力憔悴。
以至于完全不想去碰第三季,怕开了这个头,又重蹈窘境。
然而在看过一阵之后,却仍然常常想起它。
于是现在,我到了这里。
每个人都牵扯其中。
就像是一个横七竖八布满摇摆球的矩阵,不知道哪个点上的一个球被轻轻举起再松开,引力使它下坠,牵引的绳子使它划出一个弧度并撞击到它前面的球体。
力在球与球之间传递,哪怕看起来纹丝不动的球,也在中间起着作用。
最终,被无意间摆在矩阵边缘的那个玻璃瓶被击中,在「砰!
」的一声中,这个故事开始了。
从一地碎片进入,以捕获最后弹起的那个球而结束。
然而究竟是谁在最初放下第一个球,却永远无从得知——也许是命运吧。
即便不动声色,我们仍能看到力的痕迹。
以一个帝王蝴蝶的故事存在,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存在,以无法摆脱的血缘存在,以流连于金盏中的爱情存在,以忠诚表皮下的欲念存在,以梦想、以渴望、以贪婪、以权力、以懊悔、以冲动、以你曾感知过的一切存在。
残忍的是,每一个人都曾以为自己站在了矩阵之外,距离他们所追求的幸福仅一步之遥,甚至已置身其中,但在这些力的牵引下最后都如同玻璃瓶一样,被刹那间粉碎。
更加残忍的是,他们的生活还要在一地碎片上继续,只是幸运的我们不用再目睹了。
当那些热门案件,在网上一片「 必然如此」、「肯定是这样」、「那人就是凶手」的喧嚣中一波散去一波又来的时候,上帝只能笑笑,别逗了你们这些球,还自以为抓住了命运的尾巴。
剧里的人们同样,一次又一次,拳打脚踢、开枪射杀、或是铺天盖地的用舆论去宣扬自己抓住尾巴时,却最终在别人手里举着的镜子中看见自己身后那根躲藏的尾巴。
柯南君一直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
」。
是的,真相是只有一个,可这个被称为真相的球被包裹在那个无穷尽的施力矩阵中,不知从何时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冲向高点。
我们只能祈求自己不是那个玻璃瓶,也不是那颗最后的球,就在默默的静止中,让一切慢慢流走吧,这样也许会感觉好一点——会吗?
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如果我是高于真相所在维度的生物就好了,这样,也许就可以确认,是那次放学跨出校门时先迈了左腿这个动作,让我最终在这么多年后能遇见你。
诶怎么最后拐这儿来了。
其实我就想说,球们,悠着点玩,悠着点生活,悠着点思考。
共勉!
P.S. 我一直在想,要不是为了写这篇东西,也许我的ipad就不会丢了。。。
——又是一个真相之外的故事——所以以上,只是尽可能的复原,却再也没有当时写的时候的情绪了。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犯罪剧,破案剧,推理剧,心理剧,这是一部关于家庭,正义,权力的片子。
一直都是看的犯罪心理和超感神探,习惯了一集破一个案子的模式,而谋杀这片子打破了模式,但它却是是最细腻最残酷的。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小姨又体贴又耐心的帮忙带小孩是因为心里内疚;助手小男孩全心全力帮忙竞选,不吃不睡的照顾理查德是为了对权力欲望;一直是刚正不阿化身的竞选人在当选之后也放下了假面具,说出了:it's a lovely sunny moring in seattle,as usual.正如这片子一直是阴雨绵绵,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格温最后也逃不过被放弃的命运。
最后,我真心希望如果有第三季,就和所有俗套的美剧一样吃窝边草吧,求男女主角2个在一起吧,真的很配啊!!
THE KILLING第二季大结局:终于,见到凶手了。
整整两季,一个案子破了整整两季,从第一季的急不可耐到第二季的对编剧的怀疑,在最后凶手露面的那刻,美剧的高度得以正名,它让观众明白感情是有始有终的,直至反转到升华。
Holder: We got the bad guy linden:Who's that?西雅图的天气总是阴雨连绵 而这场雨 一下就是整整26天 就像detective linden的脸 永远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悲悯 Who is the bad guy?No one is.一直坚信着Rosie 这个看似很受欢迎的女生 一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跟毒贩子拍porn 与伊斯兰教老师的师生恋 与富二代男友的父亲纠缠不清 浓妆艳抹地在赌场当高级招妓 发现自己的养父曾经是黑帮 还知道自己是母亲跟初恋的孩子 这一切秘密都可能导致她在森林里被追杀四五个小时 被捆在后备箱里活生生的溺死 而Rosie 并非那些线索看似的任何之一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她文艺的 会跟着帝王蝶的迁徙 走遍整个西雅图 她喜欢读诗 是老师眼中最有希望的学生 她渴望着未知的世界 想要去好多地方 她为了自己的理想 在赌场做清洁工赚钱去旅行 会在临走之前走到城市的最高点 跟自己生活的城市道别 她温暖 跟连母亲都放弃他的毒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 让黑帮少年放弃弑父的仇恨 她爱她的家庭 尽管知道了父母隐藏多年的秘密 那时候的Rosie 以为这个世界都将是她的 杀死她的凶手Jamie和Terry也一样 一个十年于一日的痴迷于做Darren的竞选助手 为了帮助他竞选不惜试图杀死偶然听到他和赌场老板和竞选投资者aden黑暗交易的Rosie 另一个则以为自己拥有了完美的爱情 不希望情夫Aden因为此事放弃抛弃妻子和她私奔的念头 以至于一脚油门 溺死在后备箱里素未谋面的女孩 她以为这份侥幸足以让自己拥有整个世界 然而这些不真切的欲望 吞噬了她的理智 而这份侥幸却造成了她溺死了她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女这个事实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所爱在努力 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在那个晚上杀死在跟西雅图告别的女孩 就像linden助手holder说的It is just the wrong person at the wrong time Sometimes it just comes down to at It is randomness 可是 也就是这些机缘巧合 杀害了Rosie 也改变了每个人的生命轨迹Who is the bad guy?Everyone is.至始至终 这部剧一直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压抑 潮湿 冰冷的天气 不停犯错的人们 好像一个漩涡 一步步拖拽着他们 直到死寂的湖底Linden执迷至神经质的寻找杀死Rosie的凶手 一次次取消去芝加哥再婚的航班 曾经的精神病史 有着近乎无理取闹的占有欲 宁愿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发烧在旅馆 逃课三天离家出走都没有及时发现 也不愿意把孩子交给前夫监管而rosie的母亲 沉溺在对死去的女儿的愧疚和后悔之中无法自拔 离家出走追求着所谓的救赎 却抛下自己剩下的两个年幼的孩子 和同样悲伤的丈夫 Darren那个一直坚持清廉从政的议员 他坚强 因为Rosie的案件被打的高位截瘫 仍然不放弃竞选 他对自己的亡妻念念不忘 某种程度上对爱情忠贞不二 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理想主义 从不放弃原则 可是在结尾当选之后 却撤销间接导致Rosie死亡的人的控告 与他们同流合污 变成了他曾经最鄙夷的政客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人 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每个人都有秘密 和过去 也都会犯错 只是有时候犯的错比较小 像Rosie的弟弟杀了雏鸟 还可以来得及反省和弥补 惩罚也只有两个星期的停学 和父亲的爆发 可有的时候 一念之间 可能犯了这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错误 也可能要拿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这也许是这部剧 花了整整26集来讲述这个故事所告诉我们最简单也最深刻的道理剧末 西雅图的雨终于停了 可是还是看不见太阳 阴沉的天气感觉随时都会下滂沱大雨 镜头转到Linden的脸 依旧没有笑容 就像目睹了一场凶杀全过程 终于找到凶手的我 积攒了无数的失望 崩溃 和 压抑 怎么也无法平复可是我想 接下来 我还是会去看第三季 因为linden的故事 还没有结束
天呐 两天看完第一二季的cut 刚刚看完结尾 最后一段眼泪直流 兜兜转转真相竟然如此 第一遍我还以为是Rosie穿着高跟鞋自己开车下去自杀因为听到了他们要杀掉她 以为特写腿部是因为那双特别的高跟鞋 但再回看 发现那个没有正脸的从车里出来的人 同样风格的高跟鞋 外套 她就是小姨 小姨为了私奔成功 在不知道后备车厢里的女孩是谁的情况下 开了车把车搞进水里淹死了自己的侄女
到头来案件兜兜转转回到了家庭内部 主犯的真相已经让我震撼 但开车进湖的这一部分竟然是小姨做的 实在深刻入骨 看完久久无法平静每个人的命运都牵扯其中 而rosie的死亡背后 充满着每一个人的秘密 见证了帝王蝶梦想的消逝 悲剧的力量 无与伦比 很好的剧 很慢的节奏 却也有种让我走过很多人一生的错觉
《谋杀》整剧,就如女主角Linden,没有花架子,没有火辣的身材和晃眼的比基尼,她穿着万年不变的毛衣和黑外套,穿梭在暗流涌动的西雅图。
但只要你像Holder一样,跟着她一天,她的执着、冷静、智慧、胆识和无畏,还有她若隐若现却始终深不可测的过去和内心,都会让你深深着迷。
趁着刚看完还有感觉,写几点我喜欢的地方向这部完美的剧致敬。
一:神秘而冷峻的气质除了剧本之外,《谋杀》整部剧色彩和镜头的完美配合提升了整部剧的美感,这从每集开始对西雅图的航拍可见一斑,这座干净、阴雨连绵的城市因为这个故事更显冷峻、神秘而深不可测。
二:真实的破案过程真实感,是这部剧的最高明之处,也是别的罪案剧无法与之比肩的地方。
此剧摒弃了各种花哨的高科技和神算似的心理游戏,整个破案过程中,几乎每条线索都有合情合理的来源。
同时,与《火线》纪录片般的真实不同,《谋杀》对故事的讲述方式处处流露出电影叙事般的紧凑和精致。
其中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1,第一季第一集中,从发现一件带血的毛衫开始,Linden执着地寻找Rosie的尸体,因为No body, no case。
搜索队牵着警犬在湖边的草丛中进行地毯式搜索(此处的航拍效果也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换个警察来,Rosie的冤魂不知要困在湖底多久才得以解脱。
2,Rosie的女同学说Rosie经常坐8xx路公交去某某地,于是Linden让Holder一遍又一遍坐那条线上的公交,总算问到一个见过Rosie的司机,接着才发现Rosie和黑人老师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才是货真价实的detective啊!!
三:群像小说般的丰富叙事在L和H寻凶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并被一一揭开来。
对几个主要角色及其家庭和社会身份的描写,同时勾勒了复杂的人性,和光明黑与暗并存的社会。
黑暗——选举黑幕、政治交易、警察腐败、黑帮、无孔不入的媒体和把悲剧当戏看的大众——不得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黑暗。
光明——Linden姐姐就是黑暗社会的希望,整个破案过程中,她仿佛是阴雨连绵的西雅图上空唯一的阳光,她歇斯底里般的执着和胆量简直可以让她成为警界的丰碑(只是可怜了她的儿子)。
这个社会上,哪怕只有一个这样的警察,俺就还相信爱情。
最后,愿解脱后的Linden会开始懂得为自己而活。
节奏确实略慢,慢的部分其实没有更多地聚焦在社会和群像刻画上,社会和群像刻画是有挺大比重,但慢节奏更多还是源于案件的进展,本剧中案件是主体,案件一波N折,嫌疑人几乎可以排出一个足球队,对这些人的怀疑、解疑,以及这些人社会关系背景、生活琐碎状态的带出,基本组成了整两季的内容,这可能就是办案的真实情况,很直观地展现了世界的荒谬和不可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剧的节奏肯定不算爽剧,但胜在真实细致,在这种叙事意图下,几集一个小高潮的处理,既很合理,也仍然体现了导演叙事功力的高超。
过程中为了展现怀疑对象的嫌疑程度,有的铺垫略少,有的展现嫌疑的方式有点过猛,我的理解是,因为细致真实的叙事方式导致的缓慢故事节奏,需要靠这些来平衡以获得一定的戏剧张力,是可接受的。
关于主角的设定也很有趣,女主Linden不是什么绝对意义上智商超群能力通天的警探,就是很正常的一个警察,只是颇有经验,对案子真相很偏执,最终破案靠的就是经验和偏执,而这种偏执,导演给的也不是纯正面的描述,而是伴随着她精神紧张,家庭、朋友关系破碎等一系列问题,是比较客观中立的呈现,这都回归着本剧真实的这一特点。
笼罩全剧的阴雨天气和空旷的城市环境展现很妙,跟案件扑朔迷离带来的孤独、心烦意乱、一地鸡毛、绝望、歇斯底里等情绪状态非常契合。
但真正让我觉得这剧值五星的还得是这季的最后一集,忍不住重看了两遍。
首先结局在内容上太猛太有劲儿了,足够消除掉之前所有因为慢节奏带来的对耐心的消耗,值了,而且颇有四两拨千斤的轻巧和厚积薄发的力道。
其次是这个结局所爆发出来的情感张力实在是太强了,之前看过《心迷宫》一类的将“凶手是谁”这个问题诉诸不可知论,更多去展现世界的随机和荒谬,但随机和荒谬在本剧这里只是第一层,它背后更重要的一层是,当这种随机和荒谬来到了家人的至亲关系中引发间接弑亲时,它的冲击力就太强了。
整两季对小姨Terry糟糕生活状态以及她对未来私奔生活向往的刻画和铺垫,让这个结局并不生硬、非常合理,而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跟Rosie对于更大世界和生命的向往和希望是如此相似,甚至正是她引发了Rossi对更大世界的向往和希望,这其中希望和绝望的反差张力,命运的无情,人的无力,以及最后,缅怀的力量,伴随着三个场景——Linden来到赌场10层阳台代入到Rosie视角感受她离开前来看城市最后一眼、Rosie带着撕心裂肺的求救和呼喊声在后备箱里无助地随车沉入湖底、Larsen一家人最后含泪微笑观看Rosie拍摄的心语告别录像,达到顶峰,荡气回肠。
谋杀这部剧的基调是冷峻的,整个西雅图阴雨连绵,无人机拍摄的城市和海岸线,没有一丝阳光。
破案过程非常波折,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是本剧的重点不仅是案件,是细腻的展现了案件侦查过程中出场的人们。
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表达,受害人的家庭、政客和他忠诚的盟友、混乱黑暗的警局,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秘密,他们执着、不得已、不甘心,每个人在追求自己所求的过程中,经常会牵连别人,给他人造成麻烦,甚至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林顿,横眉冷对千夫指。
主线剧情推土机、细节观察王者、犯罪察觉之神,林顿查案执着,逻辑清晰,擅长观察收集小细节去推理案件的原貌,不顾人们的冷眼和恶语相向。
因为她执着,谋杀案得以真相大白,但是她过于执着,行为毫无规律可言,让孩子居无定所,时间也不确定,对非工作场合接触到的人们,经常说话又不算,深深伤害了身边的人。
霍德,小混混的真善美。
卧底警察时染上毒瘾,戒毒后,因为曾经说谎、情绪失控、鲁莽伤害他人,在旁人眼里是个人渣,没人信任、没有口碑,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犯错的时候,觉得自己着实是个烂人而自责,进入情绪失控鲁莽伤害他们的循环。
就这样两个loser,为伸张正义,弃而不舍的查,一个被送进精神病院,一个被人群殴差点致死。
他们两个人在对方面前,展现了自己全部的缺德事、阴暗面,两个人之间没有正能量的相互打气,没有温情脉脉的关怀,但却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对方最大程度的信任和理解。
霍顿情绪崩溃站在桥上的时候,林顿一句话就能消除他的担忧,他不需要解释,林顿都懂;霍德线人死去时,林顿提前预判,冲过去只说你不要过去,你不需要看见这些;林顿被人挟持,浑身发抖,只对霍德表达了她的恐惧,其他人面前她还是女神探林顿。
他们分别都经历了最信任的人的背叛,经历了长久友谊的破裂,在经历这些巨大打击的时候,他们只是沉默的坐在一起,就足以安慰另一个人痛苦的内心,因为他们相信,不论自己做了什么,不论眼前的烂摊子是否自己活该,旁边坐着的人会骂自己,会谴责自己,但不会judge自己。
他们跟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是最真实、最松弛的状态,他们不必成为更好的人,他们接受对方的样子,好的和不好的,都接受。
不必成为更好的人,千金难求
PS. Linden & Mrs Linden 笑死我了
真相即将揭开,可经过编剧折腾了一年多之后,现在的你是否对凶手是谁还像当初那么期待?
调皮的网友将第二季的剧名翻译成“两季破一案”除了无奈的调侃之外,更多的还是证明着这部剧集的精彩程度,不然谁还有耐心等下去看下去?
而且还给出第二季比第一季更高的分数?
据传,延续了一年的杀人案即将在第二季的第五或者第六集也就是本周和下周揭晓谜底,但此刻至少对于我来说,对于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案件对人物影响的关心远远多过了对凶手的关心。
是的,在我们和剧中人共同经历了这无数的真真假假纷繁复杂之后,除了需要缅怀的死者外,谁有能拍着胸脯说我们都还是曾经的那个自己?
七八年前刚开始看美剧时,在因其题材广泛而大呼过瘾的同时,唯一让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美剧中的破案剧始终提不起兴趣,总觉得这种快餐式速战速决的演绎方式缺少了很多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性的刻画,剧情的转折通常突然或者急转直下,相比之下我甚至更喜欢看《包青天》。
直到几年前开始看《Dexter》才第一次找到了对破案剧的热爱,而直到去年《谋杀》的诞生让我喜极而泣,美剧侦探剧也可以不肥皂不快餐。
如果你习惯了CSI、夏威夷等无线台的罪案剧,如果你观看罪案剧唯一的乐趣就是猜凶手知真相,那么我奉劝你还是不要轻易趟《谋杀》这趟浑水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乐趣,挺好。
《谋杀》据说是AMC根据丹麦的一部电视剧改编而又重新呈现到屏幕上的,如果说非要在美国找一个城市能拥有北欧那种阴冷湿潮的气质,那么西雅图实在是不二的选择。
不过和《无耻之徒》一样,虽然品质过硬,但由于本身是改编剧集,恐怕想要在艾美奖中拿到最佳剧情剧提名还是相当困难的,但剧中的两位女演员则分别在去年拿到了女主和女配的两个提名,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今年艾美奖应当还能顺利拿到提名。
进入第二季之后,其实节奏已经比第一季有所加快,可能编剧和电视台也承受着观众的气愤和收视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决心本来在第二季末揭晓的答案提前,但不管怎样,并不影响剧集的品质。
除了摄影保持了原有清冽的特色,演员们在第二季中情感不再像第一季中隐忍和内敛,开始看到更多的宣泄和爆发。
(每个人都被逼疯了)。
从每一次以为找到突破口,再到每一次的失望,再到看到更大的悬疑,女主角莎拉其实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毕竟她是剧集唯一一个从始到终都保持正面的角色。
而剧情的发展涉及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考量。
在这个小女孩被杀案中,前后出现了多个嫌疑人,当他们被列为嫌疑人时,除了警察之外,他们身边最为亲近的人,那些自以为对他们百分百了解的人又是否给过他们百分百的支持?
换句话说,当你以为你很了解一个人时,你是否真的了解和信任他?
经历了一系列的真真假假的心理斗争,证据的确立和推翻,他是否还是你心中的那个他?
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根本不了解也不信任那个人,而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你根本也不了解也不信任你自己。
截止到真相大白之前,剧中有一段关系并非重点但值得仔细品味,那就是议员Darren和他的竞选助手Jimmy。
Darren对Jimmy的信任和Jimmy对Darren的了解让这段关系变得非同寻常。
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政治圈里,想要百分百信任一个人谈何容易,但Darren信任Jimmy,这种信任无论他是否感觉的到,但仍然源于Jimmy对他的爱和他对这份爱的了解,我这里的爱绝非腐女心中的爱(不过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Jimmy对Darren没有断背之爱)。
试想一下,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仍然不离不弃坚持到底,除了爱还有什么可以解释。
Jimmy曾经对Darren做过一次非常好的诠释:“He is a complete man”,从这句话来看Jimmy对Darren的了解已经超越了同事。
其实我们也应该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时的忠诚源于利益,而一世的忠诚一定是源于崇拜。
如果你想要百分百的支持一个人毫无怨言不离不弃的为他做事,除了爱和崇拜没有其他可以解释。
同样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百分百放心和信任的人,那么一定要找到一个崇拜和爱自己的人。
但度要把握好,如果想要太多只能酿成悲剧,就像Gwen与Darren的关系。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同样被这部剧折磨了一年多但依然不离不弃的朋友一起分享一下观影的感受,真相很重要,但真相背后的东西才是这部剧带给我们最多的,我一直在说虽说叫the killing,但事实上讲的却是after the killing,谋杀之后,这个世界究竟改变了多少?
接着走进西雅图冰冷的雨天,我有点迫不及待。
亲情、爱情、友情……基情,26天改变了多少人生。不管有没有第三季,linden,别忘了西雅图雨中的holder!
受不了 一个案子查两季 弃
太拖沓了
这算是剧终了吧。一路快进看完的,但是剧拍得很认真很有诚意,我只是没有认认真真看的耐心和心情。
太拖了,直接跳到最后一集也不觉得错过了什么
“一个案子查两季”这个名字太亮太贴切了。然后AMC这般闷骚的台就请别拍罪案了好么,真的伤不起,猜不透!
终于追完了两季,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简直了前后剧情有严重错误,竞选车明明两人都开了,怎么能前几天报丢失呢,议员怎么就谋杀案晚上删除了招嫖网的信息,这样的错误怎么就能存在。
慾望使人墮落,權力使人腐壞,厲害的是一切都令人信服。
西雅图的雨季似乎漫长的没有尽头,两季看下来,从心到皮都沾染了一层压抑的潮气。终于结束了,但真相似乎不那么重要。👍🏻38做完一口气看完五集,很爽比Sarah Linden更惨的只能是明天的Sarah Linden。破案过程之郁闷、案情之曲折、角色之不讨喜都能解释收视率扑街的原因。26天,五方博弈,抽丝剥茧,命都搭进去半条,最后得来的却是没人想要知道的真相。
大家好,我是凶手,我会在第80季最后一集跟大家见面
案情真太烂了,不过我一开始也没报啥希望,完全是为了看buddy cop戏码。
最后男猪和女主也没搞到一起!!严重不满,这剧完全没有粉红,除了rosie那明媚的笑脸。
一个案子来来回回找了2季才找到凶手,没这个耐心,弃
真相好失望哇!!
还是挺现实的,结尾除了jamie主谋,帮凶毁尸灭迹的一个都没有被惩罚,这很美国。auntie忏悔的话居然只是,I thought it was another girl XD
一个案子查两季= =+
想一集就知道凶手看csi去!看cm去!知道有个词叫做“连续剧”吗?
好悲剧,好压抑,但的确是我的菜!Who the hell's happy? 最经不起推敲的一点是:自己不是凶手,明知道很有可能被警察逮捕,也不事先对警察说出自己的隐私... 这剧就是这么拖沓过来的~ 2季拖沓下来,得到的是一个虐心的结局...
二十六天的破案一天都不能少 没想到我也变成了不期待最后的凶手是谁 而是份外怀念西雅图湿嗒嗒的雨和Rosie明媚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