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头没头没脑的画面片段和一堆堆的字幕太考验观众耐心和注意程度,为了尊重导演意图我也很认真的在看字幕,结果越看越发现字幕不对,英文字幕简直是胡逼来,几乎每句的翻译都不到位,不是说哪里有关键错误,而是不到位,和情景,人物语境完全不在一个世界,感觉翻译根本就没看过片子,直接拿剧本在翻,另外片中核心词王牌一会儿翻译是Ace一会儿翻译是the joker,人名就更乱来了,老七翻译成older 7,可是老赵的翻译却还是lao zhao,老七不是亲生的?
小肖翻译成xiao xiao,差点看尿了,中文字幕顺带搂了两眼,上海话部分的翻译也是感觉不对头,很多地方漏字,甚至直接出现了错字,不看“憎”面看佛面这种校对错误有人管没人管?
2.ok,字幕吐槽纯粹是隐藏的强迫症被勾起来了,这片的开头部分其实还算能看,除了两个龙套反派角色演戏太浮夸惹人嫌之外,一些细节的处理还算不错,但越往后越粗制滥造,后半段五十年代开始的所有戏包括服化道这些细节在内全都不能看,完全是电视电影的水平。
3.感觉导演拍这片还是有点野心,或者说至少想拍好一部片子,但是见识和能力真的是没办法让他走更远,几乎所有的二三流导演都有个通病,煽情癌,全片背景音乐响个不停,到了主角落泪或者就义的时候更是往死了嗨,完全不考虑观众是否进入情绪,这种做法就像街边一开业就清仓大甩卖,大公放喇叭播凤凰传奇的山寨欧洲男装店,只会惹人厌恶,戏不够音乐凑的毛病到底什么时候能改。
再就是自恋的问题,和所有自恋癖的导演一样,范导显然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而且以此为荣,做导演当然得聪明,但表现在你能体量和揣摩观众的理解程度和情绪,让他们看完后既有自我认同感又不骂你傻逼,这很难做到,实实在在是只有聪明的导演才拿捏的好,很多自恋导演觉得自己在影片里是上帝,无所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所有编剧和拍摄上的硬伤都用个人风格来解释,完全不顾及整体效果和观众感受,这是与观众为敌,我一直不觉得个人风格和影片观赏性之间有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导演个人能力和智商的问题。
4.回到片子本身,所有的烂片都有一个问题,故事讲不清楚,这也分两种说,一种是我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我说不清楚或者说不好,这是能力问题,没办法批评更多,还有一种是我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我就不说清楚了,故意讲的神神叨叨云山雾罩的让观众看不明白,这种就完全是人品问题了,《王牌》绝对属于后者。
观众在观影的时候非常容易失去耐心,你上来就玩风格玩虚的,几个回合下来就没人关心最后王牌是谁了,我看的这场总共没20个人,演了不到40分钟退场一半,坚持到后面的人都不是在看片了,聊天的聊天,玩手机的玩手机,到影片结尾谜底揭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意真相是什么,灯一亮就马上立场,何况所谓的真相是那么的可笑,我不好剧透,总之就像马三立相声里说的,给你个锦囊,捂到最后打开一看,两个字,挠挠。
5.作为一个谍战悬疑片,拍出了喜剧效果,尤其是小红就义前的那段,“我就要死了,谁来亲我呀”,仆街的简直叫人不忍直视,还有太多出戏的片段,无法一一细数,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感受下。
6.其实很多地方都在对gcd高端黑,“这次你差点没能从北京回来,是有人救了你”这种台词怎么过审的?
诸如此类的地方还挺多,也不知道是影片的本意还是无意呈献的效果,个人认为还是后者。
7.林志玲还是挺好看的,怎么折腾都不丑,刑讯那几段不知为什么好像有了看她在演东热的错觉,天生花瓶难自弃,何必这么倔犟的去挑战演技呢,趁着还算能看,多接点花瓶角色吧。
一比较阿娇真心没法看了,越看越恶心,吐了。
8.完全不推荐去影院浪费钱。
1、首先要明确的说这部电影是垃圾,垃圾主要指剪辑,故事和拍摄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应该是不错的,但就是因为剪辑把故事剪得七零八落,导致一部悬疑推理片逻辑混乱,只能沦为垃圾;2、影片的BUG很多,比如为什么蟠龙(女警)要出卖王霞芬,当然不是为了让她到下面去陪女儿,故事原本设计的应该是让她出卖王霞芬来换取其他人的平安包括蟠龙的女儿,结果影片剪辑的时候让她女儿第一天就被枪决了;3、其实枪决女学生(代号023)的情节无论从哪看都是BUG,因为共产国际的介入,国民dang才会妥协3天放人,如果外部压力大到让当局妥协,就更不可能在这个风口浪尖枪毙一个菜鸟去激怒外界;4、影片剪掉了或者本身就没有交代清楚另外两个女的面对审讯的口供,但从敌人在最后关头处理她们不同的态度可以知道她们应该是妥协了,而且负责审讯的博士说有三条证据,蟠龙的出卖只是其一,另外两条应该就是这两个女dang员的口供(算一条)和王霞芬自己的表现(算一条),在53年的时候林志玲的角色偶遇这两位发现她们仍然在dang内工作时表现出的惊恐也应该是这个原因;5、不得不吐槽一下林志玲扮演的女一号在影片里的定位——革命家属!!!!
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酷刑,竟然只是她自己的自发行为???
一句不是组织内部人员就白瞎了?
就算是革命家属,我不得不问一句,党内开会家属去干什么?
就为了带孩子去见妈妈?
单独见不行吗?
然后一个革命家属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党内的事?
6、对王牌的理解,王牌实际是一次行动,应该理解为以上海地下党为主的中国共产dang与共产国际的合作,或者说是中国共产dang希望追随国际共产主义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但由于当局的干扰遭到破坏改为三天后在船上召开),只有这样才能解锁为什么王峰在最后对蟠龙说的:”王牌行动不会结束,还在延续,这是我们的信仰……“,这里他把一次行动升华到中国对共产主义的追求的高度(当然这样的情节发生的时间与史实不符,我自己都觉得好牵强,但只能是这样了),同时在王霞芬承认自己是王牌的时候也说到是去见外国人。
7、为什么说是力作呢,因为演员比较强大的阵容和剧情铺设的层次及安插的线索,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审查制度你懂的,导致最后排成一个乱七八糟的东西,票房惨淡也在情理之中了。
1.梁家辉作为领衔主演男一号,总计出场了不足二十分钟…2.志玲姐姐也知道上了年纪不能总当花瓶了,但真的不是豁出去扮丑就能瞬间变实力派的,没人觉得解放后一农妇扮相,还是软绵绵台湾腔太违和么?
3.邬君梅女儿那个角色被逼供后,问:我是不是成了丑八怪?
回答说:你本来就很美。
后面是不是少了一句:韩束冰肌水?
4.所有的中枪飙血镜头和演员的血腥妆,都假到不忍直视。
5.即便作为群戏,你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太多了…姓名代号绰号,真心记不住啊。
然后大boss秘书是自己人,中学生是自己人,女警察是自己人,等等等等除了反一反二,几乎全是自己人,这是私人定制里抄的么?
6.我知道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最后是个无解的罗生门,一团乱麻。
但你拍戏不能这么干啊!
7.闪着二十年前拍西游记龙宫戏的粉红发廊灯光,弄了两个玻璃瓶子,就说一个是女地下党心脏一个是手指头,效果能不能再拙劣点…8.反一你字幕强调了他是个博士,民国的博士相当值钱啊!
又说能一眼看穿人心弄玄虚,可审人怎么一点高智商的办法都没有!
还是没完没了的酷刑酷刑。
我党营救同志也不需要任何有勇有谋,只要准备够了金条,就能搞定。
跪了。
在上海召开的会议,还存在着共产国际,加上有船,这就是中共一大嘛!
我对这个电影的理解就是,为了掩护真正的中共一大安全召开,组织特意找了一帮人开了一个假的中共一大,这个假的中共一大,就是真正的“王牌”,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这整个事件,小红他妈也问过这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事?
综上所诉,这才是“王牌”的真正面目!
我推断,应该是这样的王牌在扑克牌里意味着最大的牌,是胜利的关键。
为了争夺或者保护王牌,其他牌都可以被牺牲。
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准备长征的时期。
目前的史料披露,其实长征并不是仓促准备,而是有一个长期的预案,包括物资,策略、情报等多方面的准备。
(具体可参见论文《中共、粤系、蒋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http://lt.cjdby.net/thread-1545817-1-1.html有详细的史料论证)当时,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还非常密切,长征这样全局性的战略规划,需要与共产国际磋商,也需要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
而在当时,上海是实现这种交流的重要窗口。
观察电影,有欧洲人参与会议,必定是这种原因。
另外,长征必须打通行军路线,当时老蒋的中央政府,缴共态度较为坚决,分别从东北南三面压迫苏区。
中共中央转移,必须获得两广军阀的默许(当时桂系与粤系结成联盟,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对抗老蒋的中央政府。
中共中央的苏区其实是两广军阀的屏障。
两广军阀与老蒋都打共产党,但都希望对方和共产党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前几次中共反围剿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两广军阀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所以苏捷那个广东来的党代表必须加入磋商,调整并知悉长征的战略规划,回去好向两广的军阀开展工作。
根据上面的分析,什么是王牌那就很清楚了。
王牌指的是中共中央,王牌行动指的是“长征”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对中共中央战略转移的路线、方向、目的地、协助者等一系列信息。
这需要经过过多方磋商,规划也要审慎修订、布置执行,而且规划的内容必须保密。
上海的两个会议,应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针对长征的战略规划,在中共、共产国际、两广军阀之间达成默契,而且可能涉及一些与两广军阀之间的私下利益交易,促使桂系和粤系不打击红军,或者至少置身事外(这可能就是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中共内部布置任务,派遣党员分别与共产国际和两广军阀之间维持联系,协调执行长征的战略规划(这应该是第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代表广东党委出席的苏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参会的,可是第二次会议被特务打断了。
)至于被抓住的几个人,应该就是长征战略规划的信息联络员,承担着执行规划,协调各方的任务。
这些人必定掌握长征战略规划的详细内容。
这些内容绝对不能被蒋介石的中央政府破获,否则“长征”将面临推迟或是流产的危险。
在电影剧情发生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本身就快撑不住了,红军和苏区有被消灭的危险。
所以,中共中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后果。
人被抓住之后,梁家辉列出了三个必须被保释出来的人名,应该就是中共中央、两广军阀、共产国际三方关系的主要协调人员。
推测应该就是:王霞芬、施敬东、还有苏捷。
这三个人了解全部内情。
关于电影时间节点与长征时间节点,关系密切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电影中,茶楼抓捕事件发生于1934年11月10日,此时红军正在试图突破国军第二条和第三条封锁线,这两条封锁线在粤军和紧挨桂军势力范围。
事后,大概在11月15日突破了封锁线。
由此可见,这5天,和电影情节发生的时间完全吻合。
合理推断是,被抓捕的几个人了解红军最近数天之内的行军策略,苏捷应该是负责协调广东军阀的党员。
这几个人,要么被营救,要么全部死去,如果此时泄密,红军突围行动很可能失败,生死存亡就这个危机的紧急处理,梁家辉执行的营救行动,其实有三种策略:1、上策:所有人都营救出去,这样可以让他们继续执行之前的计划,因为再次磋商、布置将会浪费时间,增加风险;2、下策:让他们全部死去,这样虽然会导致计划被延迟执行,但是可以避免泄密,免得蒋介石拿到打击桂系和粤系的口实,维持中共中央与两广军阀之间的合作,留下战略转移的线路;3、中策:利用敌人对王牌的认识错误,让敌人误以为王牌是一名重要首长,低估王牌行动的意义。
让被抓住的人中的一人作为王牌死去,解救其他人。
上、中、下三策其实都可以保证“长征”战略规划的秘密性,只要战略规划没有泄露,就可以说王牌(中共中央)存活。
目前来看,电影中实现的是中策。
我看有人说王牌行动是党内为了清除叛徒而设计的一个诱饵行动,我觉得这低估了这个行动的意义,也没必要搞这种行动。
观察资料,那个时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加上中央政府对待投诚共产党员的政策很宽大,落网的共产党员有大部分都叛变了。
当时红军岌岌可危,中共中央自顾不暇,没有余力搞这么个大行动,牺牲那么多好党员就为了抓叛徒。
保存革命火种,保护中共中央,牺牲再多人都值得,丢卒保帅,正当;为了抓叛徒,牺牲那么多人,根本不值。
关于王霞芬的死和赵碧薇的责任。
如果王霞芬没死,那么就实现了上策,但是她死了,意味只实现了中策,还是对王牌行动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要追究责任,为什么她会死?
是有人出卖?
还是有人胆怯,没有执行好掩护任务?
这里涉及了赵碧薇。
对这件事,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的内容,估计只知道王霞芬是个重要人物,为了救女儿而出卖了她。
王霞芬的死,由三个因素(证明)导致,1、王霞芬自己说自己是王牌(第一个证明)。
2、”蟠龙“的出卖(第二个证明),3、赵碧薇掩护王霞芬行动的失败(第三个证明)。
如果主因是第三个原因,那么赵碧薇要承担责任。
但是蟠龙的自首,让党判断,第二个原因才是王霞芬死亡的更重要理由。
赵碧薇的懦弱,并不是致使王霞芬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她被放回来了。
因此,梁家辉说,差点没放回赵碧薇。
其实正是他跑去上海获得了蟠龙的自首,救了赵碧薇。
梁家辉问蟠龙是不是查过王霞芬的行动路线。
加上王霞芬跟施敬东说她刚从老家回来,两人之间意味深长地对视。
其实,很容易推理出这个结论,其实王霞芬是回中央苏区(老家)汇报工作并接受任务去了,她回来上海参加会议,是带着中共中央最新指示的,也有一定代表权。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内情,认为王牌是一个人。
她又知道王霞芬很重要,而且是刚刚从苏区回来,所以推断她是王牌,将王霞芬出卖了。
关于王牌行动在”最后几年“的出现。
其实很简单,中共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只有最后一两年才实现实力的反超,之前都是以弱搏强,所以中共中央时常转移。
比如解放战争的那几年之中,最重要的转移就是胡宗南攻击陕北,大军压境,中共中央放弃延安,在陕北游走,与胡宗南大军周旋。
因此,很可能在那样的类似情形下,在情报战线又部署过王牌行动
刚看完时,我准备给3星,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最终给了5颗星看过太多革命片题材片,不外乎是地下党如何忠贞和不屈,已经不太爱看这个题材的电影了,但《王牌》在宣传时说志玲姐姐怎么怎么突破极限,一反常态改掉了自己的娃娃音,更对打着宣称“中国间谍史最大悬案”的“上世纪一段绝秘间谍密史”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想看看有着影帝梁家辉的加盟,这部电影将怎样演绎和突破一成不变的革命碟战片。
看完后第一直觉是很烂,但是再回过头细想一下,却又很是感动,相比较以前那些夸张的表现手法来说,我更在意这部片子的很多小细节,揭露着革命时期最真实的一面。
片子前半部用很重的笔墨描写了敌人对犯人的严刑拷打,其实说到酷刑,《王牌》远不如《听风者》里面的刑法残忍和花样繁多,但是因为导演很好的运用了灯光的昏暗和气氛的烘托,那触目惊心的血迹斑斑,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浮想翩翩,联想到那些酷型。
剧中,最开始,是一个女性共产党被捕时,直接被用刀切掉了手指头,那个镜头,我捂住了眼睛,很多时候我在和朋友们开玩笑时谈到叛变这件事,总是认为,如果把自己换成地下党,估计不用动刑,光吓就能把我吓到叛变,所以,我特别理解最后那位女地下党最终承受不了折磨背叛了组织,所以才会引发后面的故事。
有一个细节,是在情况危急时,地下党组织动用了一名刚加入的新地下党女学生小红023,她是带着憧景和理想被捕入狱的,而在剧尾时,她的母亲说:我竟然不知道我的女儿成了我的下线。
这点也很真实,那个时候的共产党小心而敏锐地存活着,很多时候,都是单线联系,甚至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和存在,这也从后面林志玲扮演的赵碧薇在事隔20年后重新推翻自己的证词也要为她的丈夫高秘书(老A)洗清不白之冤和失踪之谜,争回烈士之名。
如果她不说,或许,老A就从些在历史的长河上变成了不名人士。
其实,在战争时期,做出很多贡献却默默无闻的人大有人在,没有很多个赵碧薇会为他们掀开沉封的往事,他们最终不被我们记住,也真正可以看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信仰而不是为了名留青史,仅在这里向这些人们致敬。
而主角赵碧薇,她不是地下党成员,她只已知丈夫高秘书(老A)的地下党身份,她怀了孕,又是圈外人,当他的丈夫想让她冒充“王牌”时,她拒绝了,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不了解这一切,甚至不知道要替谁死,但最后她还是试图去迷惑敌人,她选择了相信丈夫,是的,这是最真实的人性,也是一个最真实的妻子和母亲,最后,她安心的生活在农村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平淡的过着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沉默了几十年后,不是为了自己生活环境而是为了丈夫的名誉力争烈士身份。
其实,最大的伏笔则是,“王牌”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
我个人感觉,“王牌”应该是一次行动的代号,就是用一个行动掩护另一个更重要的行动,必要时也不得不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取更多人的安全。
茶楼会议只是王牌行动的一项内容而已,目地是为了要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另一个重要会议,所有的人,只是为了牺牲在做着准备,就象片尾石梅对王峰所说的“看在我们都失了至亲骨肉的份上,你告诉我这个秘密,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后来回想,包括对王霞芬的一切指证,都是计划好的,当事情走到这一步时,她是必然要牺牲的,所以,石梅违反规定查阅过王霞芬的行动路线和时间问题,这必然也是策划好的“出卖”王霞芬,证明她就是“王牌”的关键证据了,在赵碧薇坦白所有真相后,王峰找到因背叛事情解放后也被调查、处分、开除的石梅“自首”去作证,这正是为了让她们两人互相证明清白。
看完这部片子还是很感动的,不管是怎样,这些地下党都是在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做出自身的牺牲来成全我们现在的生活。
她们得有着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一切的,而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遇到这样的时候,我们又能否向他们一样坚定信念,做出牺牲呢?
《谁是卧底之王牌》2015.1.1 影院剧情5乍看之下觉得很像《风声》,后面又觉得在抄袭诺兰的《记忆碎片》,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形式可以炫酷,可以反向叙事,可以倒叙,可以做有益创新,可以有硬伤,这都可以评价,但不可没有逻辑。
整件事情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推动的,而是通过一件一件需要展现的事情而串起来的,完全不是通过内在逻辑推动,而是这里好像需要出现一个枪战戏,好,我把它安排在开头。
下一个我需要有酷刑,我要给林志玲转型的空间,我要展现我高潮的剪辑技巧。
好,把这些东西按时间排一排,剪出来就变成电影了。
毫无内在逻辑的一部电影,说不上有剧情。
硬伤是真的很多,国民党抓了王牌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是要杀了她还是要套他的线索?
既然共产国际在给压力,为什么杀一个不是王牌的学生?
很多完全说不通的东西,完全为了表现个人抛弃剧情。
后面的反转,不知道为什么要让林志玲扮演这样的角色,看过很多次林志玲的访谈,她希望不要做一个花瓶,好像为了不做一个花瓶,随便做一个什么都好。
这种感觉特别不好,就像出发不是为了到达某个目的地,只是为了逃离。
所以非常不理解这样的剧情设计到底有没有文本本身立得住脚。
表演5极其,极其,极其脸谱化的表演。
五个女的没有分工,没有一个人物立起来了。
阿娇的角色完全不够媚,前面的交代也极其简单,角色都有一个硬伤,因为前面叙事时间有限,所有人物的铺垫都极其简单粗暴,几乎都可以忽略了,第一次知道还有介绍人物的时候用的方式是一个人物用台词来说,咱们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真的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其实风声也一样,有不同的人物,但是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周迅至今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那种不经意,漫不经心的感觉,和李冰冰的那种拘谨形成的反差就特别大。
但是阿娇至今除了妆让我看出来是舞女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人物性格了。
林志玲实在说不出来了,基本整部戏为了她调整成这样,剧本就是为她写的,给她的空间那么大,竟然除了老年那段娃娃音是消了一点,演技什么都没有。
真的不要演戏了,不要再浪费剧本了。
后面剩下那几个女人就发挥的空间就更少了,而且因为脸实在不熟,并且演技也没有区分度,不提了。
娱乐6题材不吸引人,并且演技和剪辑实在太差了,人物的预算估计都给了志玲姐姐,所以实在电影出来到额成色不太好。
前面的交代太过简略,人物立不起来,后面给志玲姐姐发挥的空间大,又演砸了。
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娱乐性。
另外志玲姐姐要转型的话眼皮上粘块口香糖是不行的,尤其前面酷刑的时候对谁都全是血,只有志玲姐姐身上是干净的,很失望啊。
大家可能忽略了四处细节:1、茶馆会场被破坏当晚,地下党领导王峰写了三个人名想做交易保释,这是中央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但是人名一直保密,这个过程非常神秘;2、在共产国际、宋女人(宋庆龄)和媒体的压力,国民党决定三天后放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3、在转移至第一监狱下车时镜头中显示有两辆车,电影中被抓住和拷问的并不只是那5个女的,还有其他人,只是后面只讲了这5个女的,这个镜头很短大概几秒钟;4、被拷问的三个女的赵、019施、024苏都被判刑,但是小红母亲后来说看到国民党档案显示说当时有另一场会议在进行,这说明任务最后完成了。
以上是否说明王牌另有其人,最后被国民党放出及时参加了会议,完成了原来的任务。
我觉得其实王牌在茶馆已经被抓了,但是知道王牌身份的只有020和王峰,因为茶馆那里几乎全部中共都出现了,枪战也非常激烈,死了很多自己人,如果只是为了掩饰另一场行动,只需要吸引注意力就行,没必要死这么多人吧,这只能说明当时哪些人都是来保护王牌的。
国民党第五队长从021李秋燕叛变知道会议与王牌有关(这个拷问有一个细节,前后的场景都标注了时间,但是拷问021的场景没有时间只有地点,所以这应该是前一天,证明倒叙手法在电影中大量使用),以为被抓的人里面有人知道王牌下落(此时不知道王牌就在其中),很高兴,所以当外国人抗议的时候也坚持不放人,因为外国人不可能是王牌但是可能知道王牌下落,国民党对外国人比较畏惧和友善但是这里突然一反常态非常可疑。
后来队长深夜被暗杀就反应过来,知道王牌就在被抓人中,因为如果王牌不在其中中共干嘛杀人灭口,队长打电话通知国民党,确认王牌在被抓的人其中。
队长因为怀疑而被杀,又因为被杀而知道真相,真是够悬疑。
南京派宋来,此时共产国际、宋试压,为什么共产国际和宋庆龄会出面,不是正好证明王牌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被抓了吗?
如果中共一个掩护行动弄得国母和苏联都出来,不是太高调,也太复杂了吗?
国民党被迫答应放人,于是中共面临一个巨大难题:国民党必须确认王牌才会放其他人,那么必须有一个人出来让国民党相信是王牌从而保护真的王牌,这样020王霞芬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期间为了让国民党相信牺牲了方(自杀,第一个证据)、红(暴露被枪决,其母出卖020的原因是为了报复,干嘛你不自己站出来承认害得我的女儿枉死,其母查阅020的路线知道从苏区返回以为就是王牌,第三个证据)、高(想杀宋雨秋被杀,第二个证据)等人,最后国民党相信王牌就是020,被处决,对剩下的三个女人判刑,放出其他人,真的王牌就在其中。
后来小红母亲追问为什么看到档案有另一个会议,这个会议同时是大概时间的泛指,她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她以为自己出卖了王牌就是020(但是其他人都不知道),问的原因是奇怪,王牌不是死了吗,怎么会议没受影响,即任务还是完成了,她非常好奇。
这时故事中被关押的主角们被判刑不可能参加会议,那么答案只有一个真的王牌就不是这些主角们。
石梅偷看020行动路线因为女儿出卖020(第三个证据)而且以为是020就是王牌,一直躲着,王峰怀疑020的死有隐情,因为第三个证据不是中共设计的,赵以为020就是王牌,因为自己胆怯间接害死020,所以隐瞒高保护020而死以及让自己顶替计划(如果按照计划大家都不用死)的真相,是为了保护自己抚养孩子长大,后来孩子18岁了,为了恢复高的荣誉又勇敢站出来说清楚011高和020王的死因。
这里明暗两条线,最后论定020的死因是石梅出卖而不是赵的胆怯但是020并不是王牌。
石梅和赵都是导致020王霞芬的死因,都以为020就是王牌,但是赵是明、石是暗,石的行为非常有意思,她出卖了020,但是又让敌人相信020就是王牌,最后反而救了真的王牌。
石出卖020后看过档案后怀疑王牌没死,王峰因为第三个证据(不是中共设计的)怀疑020王霞芬的死是有人出卖,相互怀疑,所以石后来说你给我一个真相,我给你一个真相,这是一个双向怀疑的过程。
大家判断王牌是行动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王峰最后说王牌行动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这是我们的信仰,但是汉语博大精深,考虑到王牌还在保密期,王峰不能违反组织规定对一个被开除的人说什么,所以他的意思是说,王牌行动(是指1934年,不是现在,与共产国际的会议、大船什么的有关)在020死后并没有终止,也就是间接承认020王霞芬不是王牌,告诉了石梅真相,是没所以说我去自首,回应了相互交换真相。
我们的信仰是指所有电影中的人为了掩护真正的王牌而做出的牺牲。
最明显的承认就是王峰对赵亲口说王牌没有死,还在保密期,因为赵可以算是进步群众,能告诉不死,但是不能告诉是谁。
赵在北京看到019施和024苏非常吃惊,是因为她在1934年时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共产党,而她俩之所以到赵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为了党为了查证赵的说明是否真实,也呼应了王峰说你差点回不来,是被救回来的,当然最主要还是石梅的自首,这里也是倒叙手法。
还有一处,王峰被调离上海返回苏区接受调查,就是为了让敌人相信王牌已死,为什么一定要让敌人相信王牌已死,如果是王牌是掩护行动已经完成还有必要隐瞒吗?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让国民党相信后放出其他人,而真的王牌就在其他人中。
电影中不止王峰,老方、020、高秘书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反复让敌人相信王牌是他们中的一个,这不正好说明王牌另有其人吗?
一切都是王牌被抓而起,为了隐藏王牌所以020顶替死,为了让国民党相信020是王牌其他人牺牲了,王峰也被调离,这样国民党才会把其他人放出来,真的王牌也就出来了。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讲大家为了掩护被抓的王牌,采取各种方法制造出一个王牌来让敌人相信,敌人最后相信了(三个证据)处死020,放出了真的王牌,完成了任务,拯救上万人。
但是020被敌人相信是王牌这件事,另有两处曲折,一是高秘书自己的顶替计划和主动牺牲,二是石梅携私出卖,刚好高秘书和石梅都以为020就是王牌,反过来让敌人相信020就是王牌,高是第二个证据,石是第三个证据。
最后是王牌任务的猜测,与共产国际有关,与大船有关,与广东有关,与1934年秋有关,大胆猜测可能是长征中不能随军的上万人转移撤退,共产国际用船协助,从江西到广东到上海到国外,刚好一条撤退路线。
以上应该就是王牌的真相,电影非常悬疑,看明白后再看所有人的表现,就能得到几乎全部合理的解释。
电影只是选择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人物和事件来表述,要还原于整个故事,不要纠缠于故事中的人物,才能得出真相。
王牌就在被抓的人中间,掩护王牌自我牺牲,王牌获救,完成任务,就是这么简单。
1、首先要明确的说这部电影是垃圾,垃圾主要指剪辑,故事和拍摄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应该是不错的,但就是因为剪辑把故事剪得七零八落,导致一部悬疑推理片逻辑混乱,只能沦为垃圾;2、影片的BUG就是楼主没看懂的地方,为什么蟠龙(女警)要出卖王霞芬,当然不是为了让她到下面去陪女儿,故事原本设计的应该是让她出卖王霞芬来换取其他人的平安包括蟠龙的女儿,结果拍的时候让她女儿第一天就被枪决了;3、其实枪决女学生(023)的情节无论从哪看都是BUG,因为共产国际的介入,国民dang才会妥协3天放人,如果外部压力大到让当局妥协,就更不可能在这个风口浪尖枪毙一个菜鸟去激怒外界;4、影片剪掉了或者本身就没有交代清楚另外两个女的面对审讯的口供,但从敌人在最后关头处理她们不同的态度可以知道她们应该是妥协了,而且负责审讯的博士说有三条证据,蟠龙的出卖只是其一,另外两条应该就是这两个女党员的口供(算一条)和王霞芬自己的表现(算一条),在53年的时候林志玲的角色偶遇这两位发现她们仍然在党内工作时表现出的惊恐也应该是这个原因;5、最后说说对王牌的理解,王牌实际是一次行动,不能片面的解释为锄奸行动,应该理解为以上海地下党为主的中国共产dang与共产国际的合作,或者说是中国共产党希望追随国际共产主义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但由于当局的干扰遭到破坏改为三天后在船上召开),只有这样才能解锁为什么王峰在最后对蟠龙说的:”王牌行动不会结束,还在延续,这是我们的信仰……“,这里他把一次行动升华到中国对共产主义的追求的高度(当然这样的情节与史实不符,尼玛我自己都觉得好牵强,但只能是这样了)。
最后解释一下标题,因为标题是我对影片的真实评价。
为什么说是力作呢,因为演员比较强大的阵容和剧情铺设的层次及安插的线索,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审查制度你懂的,导致最后排成一个乱七八糟的东西。
代号的细节你们都没看到吗?
最开始出场被抓的代号是021,代表上海沦陷。
第二个倒下的雨衣人029区号是西安,代表张学良西安事变,第三个小姑娘的代号是023,是重庆区号,当时国民党首领蒋介石最后的根据地就是重庆,最后在重庆败落逃跑到台湾。
如果我没猜错,上海的王牌事件是转移老蒋的注意力,真正的王牌其实是正要西安事变的张学良,西安事变成功后,老蒋败落,最后退到重庆,然后失守逃到台湾,凶残的国民党也就此在大陆慢慢消失。
Emmmm用力过猛,演的还可以,就是故事太扯,莫名其妙,还有,不知道选角的是咋回事,我总觉得志玲姐姐不适合演老人。
港台口音太出戏了,最后也没搞明白 敌人知道谁是王牌就是为了毙掉?那么多未知难道是为了出续集?
挺好看的
狗血满地
监狱cult,演员都不错的说。
评论比电影好看的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广电总局审的还是时长,连续性不够好
这部电影的观感很复杂。必须承认演员阵容强大。剧情的设计以及张力也强大。综合完成度偏弱一些。谈不上特别好,但绝对不坏。
作为一部谍战片,它不合格。演员我们就不说了,整个电影的紧张氛围和逻辑几乎是强行营造的,所以说,决定拍谍战片的话,弄一个好本子啊,什么演员不重要,也不是说非要周迅,李冰冰这样 演员,如果钱不够,多放点在编剧上吧,这个时代接受度也许不像你想的那么多。
应是烂片无疑
志玲姐姐的演技还是很有进步的,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觉得她的声音也不嗲了。
好好拍可以变成另一个风声。可是这都拍成什么狗屁了。
其实电影不怎么样,要是平时看可能还会吐槽。新年伊始和YQ一起看夜场感觉意外的不错,虽然最后也不知道王牌是啥,过程血腥了点,其实也能凑合 闲着也是闲着
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没看懂。
年度最烂片能不能算得上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评选年度最差导演这部片子导演肯定当之无愧……丫手上那么多明星却用成这鸟样,就好比手上四个二四个A两张王牌结果还是输了牌,导演是傻×吗?能力不足就别那么大野心想讲那么大的故事,电影驾驭不了也就算了,连镜头都架不稳,看得我那个晕哟,不知所云
导演很有想法,想用一环套一环的层层推进,来解密一个故事。可惜,谜底太无力,让人感觉戛然而止,影片的摄影和制作也显得有些粗糙。
同类型题材的《触不可及》在争夺年度烂片的路上可以瞑目了
我来剧透吧:王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行动代号是一件事。就用一个代号叫王牌的茶楼会议,来掩护同时间段在一艘船上举行的共产国际会议。后来茶楼会议泄密,导致敌人以为茶楼会议中有个叫王牌的核心人物,组织就将计就计将整个王牌计划引向找王牌的头目事件上,主动牺牲和被动牺牲了一帮人,保全了真正
真的很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
对制度的了解和熟悉,胜过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