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DVD的那个小箱子里,还存有一些没有看过的碟片拿出借着奥斯卡而比较红的《潘神的迷宫》看了15分钟关了,这电影不适合晚上看因为有点小小的神话的色彩,我怕看了晚上做乱七八糟的恶梦;红色封面的《回归》,是阿莫多瓦的最新电影但始终不能融入到以西班牙语的电影中游离,游离因为那些国外著名的情色片用的大多数是西班牙语的配音老让我感觉到是在看情色片又,让碟,从那机子里吐出还是选择韩国电影吧,总觉得这是最保险的选择这是一部名叫《欢迎来到东莫村》的电影导演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但就是这样一个新晋导演,呈现出的是娴熟的讲故事技巧和漂亮的镜头运用一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让人又笑又哭甚至让我体会到了当年看《太极旗飘扬》时的深深感动看《共同警备区》的紧张刺激看《爱有天意》时的明亮画面把所有韩国电影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很佩服当代韩国导演们对历史的这种态度对内战的反省让我看到了文化人在一个民族伟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当年的《太极旗飘扬》到《共同警备区》再到今天的《欢迎来到东莫村》与其说是电影的剧情吸引我,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深刻反省让我更为感动。
让人再次兴奋的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马上要出新片的香港导演欧雪儿同样是拍MV出身,拍广告她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明》又会怎样呢?
等待着看香港电影和韩国电影的PK吧……
题记:给我一点时间吧,我相信所有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善良的人民才有可能平安,梦中,我听到天使对我这样说――――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6-1/200611220561490848.jpg[/img]享乐主义的年代所有的沉重都会在“人性”温情的面纱后变得不确定,死亡的惨烈和主义的悲壮以对峙双方同样青年之血写在各自表述的历史里,只有数字和坟茔在暗夜的天空磷火四现,但,它决不会是被电影诗意化的苞米花。
死者,不再说话。
年轻的人很难理解死亡的意义,一种为了信仰的无私付出,于是,他们在幻觉的世外桃源里构筑出人道的天堂,当生命在欢愉里出生他必然希望生活有着宽容和和谐。
至少,这是年轻心灵的美好憧憬。
电影的意义就是任何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世界。
这些年来韩国的电影工作者借鉴了世界电影经验又不失本土化的特点,这样的方式是可以将自己国家的影像进入全世界的,《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开头那水墨的意蕴(它属于了东方,却远去于大中华)充满着东方的气息,渐渐散开的墨,覆盖了历史的脉络。
1950 仁川 志愿军 韩军 人民军 联合国军(国军的表述是错误的,作为联合国授权的韩战,美军也在此涵盖里)硝烟 平民 伤与心56年后 我知道了钓鱼台的圆桌会议,葡萄酒如血猩红。
一个坠机的美军飞行员,一些人民军的残部以及韩军的搜索部队狭路相逢在古旧的小山村,所有的设置都让繁复回到简单,它回答了一个问题,人欲望和纷争的点在哪里。
广告出生的导演对于光感和色调必然注意,漫天的苞米花消解了战争的沉重,韩军和人民军的对峙只有焦灼和紧张,在这个段落里线形的时间消失了,导演让傻女孩的袜套成了温柔的砝码,女性永远带着母性的关爱本片让所有现代的概念远去,农耕的向往只是表明了现代人对于工业时代无情和冰冷的唾弃,道的陷落。
那些知足常乐的农人只是历史脚步里苍凉的虚影,进步的代价往往有天性的失落,蝴蝶再充满硝烟的世界无法飞扬翅翼。
在这样的与世无争的村里,人最有可能进行价值观的疏理,作为韩国导演能够塑造人民军的正面形象这是时代的进步,滤去意识形态后人就是吃喝拉撒,战争对于常人而言是被动卷入的,没有人喜欢把死亡当成游戏。
那段为了救孩子南北互助斗野猪的场面运用了广告摄影的技巧,在惊心动魄的后面叙述着人类共同的努力,人民军和韩军在这个时刻成为了兄弟,当代有许多这样泛人道的想法,时间终于让拼杀的人类社会懂的了和平共处的意义,从数码技术而言,韩国人也是出色的,相互帮助在生死关头成为成为必要的自救,电影一下子就说到了南北关系和谐的根本意义上。
随后,篝火边的烤野猪分食的场面将三方的军人围成了圆桌,任何影像都无法离开时代,三方军人的衣服成为了和谐的旗帜,换上农装的他们就是一般的农人,导演恰如其分表现了人的共处之道。
人民军的军官李少华问村里的老者怎样平和管理着村子,老人非常平静地说让他们吃饱了就成。
这部电影有着《道德经》的传承当联合国军准备轰炸东莫村的时候持反对立场的是一个黑人,这样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人的某些心态。
伞兵进村之后凶神恶煞的模样,恐惧让人的心理扭曲,那些善良的村民站出来保护那些南北散兵的时候,我想起了我们抗哈电影常有的场景:把八路交出来。
战争以及因为战争之血造成神经的高度紧张让人成为了兽,从表少尉的回忆,从李首长的回忆,他们都代表着当代韩国电影人对于战争的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建立在人性的立场上的,他会促进生命去思考一些问题,。
久石让的作曲非常的煽情,最后“南北联军”一起对付轰炸机的音乐气势恢弘,在山颠,人的儿子为人和钢铁的轰炸机对博,导演拆除了所有人的樊篱,他把一个称呼给了他们,那就是兄弟。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知道生死之交的意思,那些手无寸铁的人民是我们的兄弟,当有人将屠杀他们的时候,请你拿起武器,无论他是谁,都是我们的死敌。
这是这部韩国电影给我最大的收获。
英雄不问出身,所有为了人民的事业(安居乐业)而付出生命的人都是人民的烈士。
他们和山河同在。
从韩国年轻导演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平和,记得有人说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电影,其实在第五代的标志电影《一个和八个》里就反思了战争里的普遍人性,而这部影片的命运也正好回答了这样的提问,人性在这边依旧是很难完全发挥的命题。
而,韩国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附录:影片资料】《欢迎来到东莫村》韩国2005英语译名: Welcome to Dongmakgol导演:朴光铉主演:申河均、郑在泳、姜慧贞、任和龙音乐:久石让片长:133分钟奖项:2005第四届大韩民国电影奖最佳电影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和最佳女配角奖、最佳音乐奖。
韩国青龙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奖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8.5(电影的方向)2006年1月12日 星期四 21时3分 云间 寒鸦精舍 雨中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战争是对人性的最大摧残。
和平年代中的我看再多对战争年代的歌颂也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所思所想。
在这部电影中,在避世罕至的东莫村中,人性得到了回归。
电影的上半部轻松诙谐,一颗颗的玉米在空中变成爆米花的想法真是神来一笔。
可是在这样一个全民疯狂的年代中,觉醒意味着更大的痛苦,心中的人道主义被践踏,无论是痛苦的旁观还是勇敢的反抗,都会带来毁灭性的结局。
他们选择了后者。
当一切尘埃落定,逝者被新雪覆盖,再次回想在东莫村那些平淡幸福的日子,我不禁潸然泪下。
欢迎来到东莫村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淳朴可爱的村民敌对的战士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一切都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虽然看片子的时候一直在和朋友亲热但也无妨我们从头笑到尾尽管结局有些悲哀
整部影片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而展开的。
朝鲜和韩国,本来是一家人,但却因为阵营不同而对抗,而朝鲜军人和韩国军人,用着同样的语言,长相也几无差别,战场上却得拔枪相见,至死方休。
在影片中,不管是韩国的两个逃兵,还是朝鲜的三个战斗幸存的军人,都表现过不知为了什么而战的迷惑。
他们不知道战斗的起因,不知道战斗会把他们的命运带向何方。
他们只知道的是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哪怕命令是炸毁一座满是难民的桥,是向走不动的战友开枪……他们逐渐厌恶战争,也厌恶战争中的自己。
但直到他们到了东莫村,他们换上平民的衣服,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倒还觉得这种生活很不错,对这个村子逐渐产生了独特的喜爱之情。
后来,他们一起结盟,成为了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他们不再迷茫,因为他们知道了合作的原因和意义,那便是守护,是赎罪,是对美好事物的守护,对自身曾经罪孽的救赎。
当炮火淹没他们的时候,他们放声大笑。
他们从未像这样坦荡,从未找到这样的存在价值感。
东莫村保住了,村民们还像一开始一样单纯。
只是他们不知道,那些“不速之客”不会再回来了,他们永远长眠在雪山之上,永远都会守护着东莫村,守护着这片没有被战争侵扰的净土。
今天再一次被一部韩国电影所震撼——#欢迎来到东莫村#。
此片是我看的最欢乐的一部战争片,同时也是那种最容易让人流泪的影片。
最容易让人哭的往往是那些笑中带泪的故事,像喝一杯茶,前面都是甜的,最后一口却让你苦的难受,这样的味道最让人深刻,也是最打动人的,如#梦里花落知多少#,如#举起金刚#,也如#欢迎来到东莫村#。
泪来得猝不及防,感动也来得顺理其章。
导演在开头就很干净的交待了故事的线索,然后镜头一转,一群穿南韩军服的士兵在对伤员去留的问题上发生争执,副官主张丢弃伤员,加快行军速度,遵守上头指令尽快赶到平壤。
但领头的军官李秀华违背命令不忍丢下伤员,并很果断地对副官说,再啰嗦就枪毙了他。
副官在背后举起了枪,千钧一发之际,北韩的士兵对他们发动了伏击,接着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残酷的战争场面与人人笑靥如花的海报和如此亲切的片名格格不入。
但也正是这部影片的内涵所在,轻松的节奏藏着重重杀机,欢快的背后含着种种无奈。
导演很会埋伏笔,就开头的几分钟交待了很多信息,军官李秀华外表凶悍,但内心善良,这就解释了后来他为什么没趁北韩战士表上尉和士兵文尚相在熟睡时杀了他们。
而在这次被伏击活下来的少年兵徐泽基对同在东莫村的表上尉和文尚相刚开始充满敌意,这是因为他在这场战争中目睹了对方杀害战友的残忍情景。
所以导演很会讲故事,藏包袱,设悬念,用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能合情合理的解释了后面的情结发展。
这样的例子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如活下来的南韩军首领李秀华,少年兵徐泽基,老兵张荣熙山谷打蛇时用光子弹,然后再与一同来到东莫村的表上尉和文尚相相对峙中不得不拿出手雷,并阴差阳错的炸了粮仓,再一起留下来帮村民积粮。
而东莫村的傻姑雨怡听到枪声时觉得声音好听,并欢快的鼓起掌,这就说明了与世隔绝的东莫村村民为什么在两方拿枪拿弹时那么淡定自如,引发了一系列的笑果。
同时,影片虽然没交待东莫村的背景,但观众已经从导演的镜头知道东莫村的人淳朴善良,与世无争。
影片紧张与 轻松的节奏相互交替,配上久石让如梦如幻的音乐,力度正好,而且观赏性很强。
导演用二十分钟交待了背景,马上就让观众进入状态,其中的笑点充满温馨,很具有生活化,自然朴实,不像有些影片为了搞笑而刻意搞笑。
如两方对峙最紧张的时刻,表上尉正在瞄准拿手雷的李秀华,准备开枪,突然冒出一村民要跟村长报告野猪来袭的事,让观众刚升上去的肾上腺素又降回原点,接着,村民们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该怎么办,其中有一村民说对付野猪直接朝它眼睛打几拳,让它回去再告诉家人,东莫村不是好惹的,害怕了就不敢再来了,然后问另一个村民被人揍了几拳眼睛后会怎么做,另一个人马上愤愤的说会叫上家人一起去报仇,那个人听后很尴尬的说那就不要打它们了。
这样的喜剧效果让人暂时的忘记还剑拔弩张的两方人,就像在东莫村这样一个和平安详的地方,让人暂时忘记了外面的战争和死亡。
然后故事发展两方对峙中意外的拉掉手雷拉环,手雷再意外的掉在地上,这时表上尉奋不顾身地扑向了地上的手雷,试图减小爆炸的威力,以防伤及无辜(导演在这又埋了个伏笔,向我们了表上尉的舍己为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野猪来袭时,他会舍身救敌军的徐泽基)。
手雷没炸到一个人,但很意外地炸毁了粮仓,满天的爆米花梦幻的像是童话,跟后面漫天星星和蝴蝶一样唯美,浪漫。
也和战争的血腥,残酷形成鲜明反差,透过破顶的战机看一片天的蝴蝶,导演在说,放下武器,没有战争,我们会看到一个美得如梦般的世界。
好了,故事的线索也渐渐浮出水面,东莫村因为几方战士的到来发生改变,除了南韩和北韩的敌对两方,还有一飞机失事不得已留在东莫村的美国上尉史密斯,故事也开始变得脱离现实,援韩的美军在充满战争气息的指挥所寻找史密斯,而那几个士兵以及史密斯开始帮助村民积粮,在一起劳作中敌对的两方也放下了敌意,甚至变成了兄弟(尚相把老兵荣熙当作大哥,两人还相互作弄对方,睡在一起谈天说笑),在这一过程中导演把东莫村的生活刻画的太过完美,完美到让人不忍醒来,但有些地方完美到脱离实际,一头连狼都畏惧三分的野猪就这么容易被制服,一根稍尖的木棍就能刺入连猎枪弹也不易射入的野猪鬃毛和皮。
而且那几个士兵的头发在几个月内就没长过,打野猪那场慢镜头人物与背景完全脱节,看起来也忒假了。
但瑕疵掩盖不了另几处的神来之笔,枪弹相对的一脸严肃的两军军官表上尉和李秀华一起躲在草丛里上大号,相互发现时显得滑稽搞笑。
当逃兵的表上尉在一次放开自己疯狂“滑坡”后,倒在草丛回想起自己接到一桥难民生命为代价阻止敌军坦克过江的命令时的矛盾和犹豫,演员表演的很有感染力,镜头的切换恰到好处,同时也解释了表上尉当逃兵的原因,他很可能跟李秀华一样,没有执行命令。
而且导演在营造喜剧效果时还穿插了美军指挥所的谈话和行动,提醒我们不要沉溺在这种美好中,这是一部残酷的战争片。
果然,当永远无忧无虑的傻姑如怡死在前来寻找史密斯的士兵抢下时,泪点爆发,饰演如怡的姜惠贞在#老男孩#出演的是女儿,这时我想起#老男孩#最后穿一身红的姜惠贞与崔岷植在漫天大雪中相拥的场景,画面一样凄美,后者的凄美是绝望后的希望,前者的凄美是希望后的绝望,凄美更凄凉。
还有一处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处镜头是三方士兵都换上东莫村的衣服,晾衣绳上嗮着的是南北韩两军的军服,象征意义不用多说,只是当时我在脑中很努力的回忆中国影视作品中有没有国共两军这样类似的场景,很可惜,没有。
韩国电影牛就牛在创作的自由,不像中国几乎一棍子打死那样俗套。
我觉得亚洲电影六七十年代在日本,八九十年代在中国,零零年代后就在韩国。
千禧年后韩国电影佳片层出不穷,虽没几部特别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整体质量足以让国产电影汗颜。
中国电影不缺题材,不差底蕴,但好电影一半毁在广电总局手里,另一半就毁在那些只想捞一笔快钱的投资商和个别不争气的导演手里。
此片是2005年韩国参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推荐影片,反观这年我国推荐的是什么?!
——#无极#,我不禁笑了。
此片氛围是比较乐观的,很多细节都可以体现,像后来村民和那几个士兵在被枪逼迫下,假扮夫妻,冒充孩子他爸,即使在流血和死亡前,导演都不忘幽默一把。
有很多人觉得故事最后三方士兵为了东莫村安危,去吸引炮火,以身扑死和打飞机的戏太煽情太假,的确,导演在这里走火入魔,用力过度,脱离实际,人为的意淫了人性,最终将人物英雄化,模式化,结尾三人在雪地里笑着迎接炮火,像是一场烟花盛会,导演在前面把梦做的太美,所以闹钟响了也没醒过来,因此很多人觉得该片毁就毁在了这点。
但是,在残酷的现实和沉重的历史面前,我们能自欺欺人做一场快乐的美梦,又有何不可?
另外,久石让的配乐,大师级,果然不是盖的。
韩国反战电影,一个比较荒诞的电影故事。
故事发生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加入朝鲜战争并开始反推朝鲜人民军。
三个人民军溃兵,和两个韩军逃兵,还有一个坠机的美军飞行员,意外地来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小山村。
他们从敌对变成朋友,最后为山村的安宁他们宁愿献出生命。
这个桃花源小山村的人居然没有见过枪支,可是步枪这种东西不是朝鲜战争才有的,甲午战争就有了啊。
一直和外界有联系的村民居然不认识,实在有些不合理。
然后就是影片后期,五个朝韩士兵,莫名获得了一些机枪和火箭筒,居然能干下几架美国飞机,实在也太神剧了。
虽然影片的目的是反战,是向往和平,但是故事本身还是荒诞了些。
含泪看完,情怀,终究让我无法抗拒,放下仇恨,放下戒备,一起喝酒,一起唱歌,一起务农,一起全力以赴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一切,短暂的快乐,长久的回忆,不知道在东莫村那个孩子长大后,带给他的能是什么呢,可如果没有战争,日子平淡过去,会不会也就不觉得珍惜。
我不愿分析谁代表谁,又怎样怎样,不是什么片都像悬疑片一样有多重寓意,这部片子确实寓意深远,但我喜欢男人间的情谊,我喜欢笑傲江湖的情怀,放下枪,平凡无奇,决定了,当仁不让,真汉子,真性情。
原来是久石让啊,难怪加分那么多。
台词韵味深刻,风格掂量的刚刚好,喜剧中略微带悲剧感。
我相当赞赏韩国人对自己南北内战的历史观。
跟《共同警备区》一样,电影人对半岛分裂的现状用抒情怀旧的方式在影像里统一了想象。
美国人Smith、北方军三人、南方军二人。
首长因为全军覆灭自己却苟且偷生,少尉因上级命运不可违背而滥杀无辜良心受责。
这两人都是没什么脸活下去的人,所以他们在最后一个镜头里,笑着,死去。
一来挽救村民的目的达到,二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同胞”“兄弟”共同牺牲真是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很好的鞭挞。
首长与小胖的妈妈有莫名情愫;南边小士兵跟北边大叔士兵有父子般情;首长与少尉会惺惺相惜;北边小士兵跟疯丫头有心动的爱情;可以说影片在主角间的精神领域上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场,紧密联系。
村庄如一个世外桃源,给战争杀戮中的人一个喘息、洗涤心灵、冷静思考的空间。
他们放下对立,脱下战袍,与村民耕作务农,应该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了。
杀野猪那段,搞笑夸张,虽有明显的抠像感,但是慢镜头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齐心协力,奋力杀猪的神情。
最后还是老美在战略室里死命要进攻进攻,仿佛不是US公民就可以无所谓的被牺牲掉一样。
Smith最后也没能挽救悲剧,所以说,电影里在唾弃谁,显而易见了。
《欢迎来到东莫村》改编自大学路和忠武路着名的奇才张镇的同名话剧,用韩国人的视野解读朝鲜战争,对战争的反思,激烈的战争场面与温馨的劳动场面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在6.25战争期间,国军和人民军以及美军在江原道偏僻的小山村不期而遇。
逃营的少尉表鉉哲(申河均饰)和落队的胆小鬼卫生兵文尚相(徐宰庆饰)是国军,充满人格魅力的上尉李秀华(郑宰荣饰)和老兵张荣熙(林河龙饰)以及少年兵徐泽基是人民军。
再加上美军飞行员史密斯大尉(斯蒂芬•泰休勒饰)。
彼此都怀有戒心的他们逐渐被世外桃源一样的东莫村居民的善良和纯朴同化。
最后,为了保护东莫村免受联合军的轰炸,他们齐心协力、冒着生命危险实施了拯救计划。
最终献出了生命。
影片《欢迎来到东莫村》有两种魔力。
一种是“时间”的魔力,另一种是“语言”的魔力。
这两种魔力在影片某一时刻合二为一。
那就是在捧腹大笑后,感到无比心酸的时刻。
因为,他描写的村庄美丽得令人窒息,但他表现的战争场面既残酷又凄惨,让人惨不忍睹。
这部影片在“时间”上把握得恰到好处。
有时像皮筋一样拉长,有时突然定格。
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引发观众强烈的感性爆发力。
在《欢迎来到东莫村》中有3个时间停止的瞬间场面。
一是手榴弹在玉米地到处爆炸,天上下起“爆米花”的场面;二是被野猪追赶的主人公们齐心协力,进行反击的瞬间;三是炸弹像花瓣一样落在竭尽全力拯救村庄的主人公身旁的场面。
这些场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场面不但是彼此憎恨对方的南北(以及联合军)军人敞开火热心扉的关键性的瞬间,而且还是战争的暴力性转换为友情的可贵的像魔术一样的瞬间。
东莫村让我联想起了《大鱼》中那个“不穿鞋子”的村庄,一如东莫村一样静谧,有开心嬉戏的小孩子,有眼神祥和的老者,有安于乐业的村民……这样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不会存在的,所以出现在电影里,所以它让人倍感珍惜与心酸所以它永远不会消逝……它存在于谁心中的一方净土里,只在那里生根发芽,看不到丑陋的一切,但却就在矛盾的边缘,安和的存在……
将《与狼共舞》《紫日》《战场上的布谷鸟》《最后的武士》扔给AI,背景设在朝鲜战争……产出的剧本大概就是这样的。
两个多小时,也不觉得长,有趣、真挚;而且姜惠贞真是太有灵性了!
韩国人是有多讨厌米国啊,和朝鲜讨厌中国的程度相仿佛吧,果然大恩若仇
不太喜欢的类型,没有怎么看懂。
结局出乎意料。漫天飞舞的爆米花那一段真是欢快。
著名反战电影,讲述朝鲜战争时期三国六名士兵桃源村奇遇。几个情节很有创意,爆米花、杀野猪等,只不过结尾难免俗套煽情,要是一直是诙谐的调调就好了。个人感觉称不上经典,人物冲突过简,立场转变不自然,多以沉默表现,容易看睡着。。。
能把战争片拍到这个境界,却是不容易了,咱不能因为人家特效烂就不喜欢人家不是?不过,还是偏于理想化了,各种版本的朝战都是带有主观臆想的,但都离不开惨烈,这部电影却从人性插进去,感动多了去了,没提到最最过瘾的惨烈,还是不能揪心
战争题材真是看不下去。。。。不过这部算好一点的了。
不谈电影主题,《欢迎来到东莫村》就是《桃花源记》的现代版,难怪韩国人会说一切文明是他们的,如果放在49年之前一定抽死他们,可是现在有什么脸说不是呢?
嗯 ..... ..... .................. .. ..... ........... ...
慢镜头太~~~多了!整得我只有手动快进看完
又是一部让我看的恶心的难得烂片
战争的背景加热闹的开头,注定了结尾必须要来个给力的大杯具。抓野猪的段子不错
久石让的配乐。绝!战争是丑陋的。除了跟野猪打那段,还有how are you后面必须说fine and you那段相当搞笑之外,看到最后差点哭到脱水。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爆米花雨,可又有几个人能看到呢?生命太脆弱了,战争让它们更脆弱。蝴蝶飞过的那片雪,有谁还会记得发生过什么?
煽情还不忘民族主义构建啊,不过后面有些场面调度确实处理得不错,值得学习
情节拖沓,故事荒诞且漏洞重重,搞笑部分也是过于做作,至少本人是没发现什么笑点,不明白怎么得的这么高的分~~
导演非常赞,画面该美的美该搞笑的搞笑。133分钟充实地度过。久石让的音乐让整个电影都理想主义了,哭得稀里哗啦。哦呵呵。而且是05年的电影……这是近几年看的最赞的韩国电影,虽然还是最爱《雏菊》。
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前半段啊,有见过傻子穿得那么好看干净发型自然卷翘的吗?风景倒是真的很漂亮。美国海军实在是太蠢了。野猪和野猪那段之后都好喜欢。人物刻画得有点失败,这类的战争片还是原原本本遵循现实主义比较好。#配乐选久石让绝对是电影中的灵魂#
莫名其妙的构思,刻意的煽情~~
桃花源的设定,反应无忧无虑的无政府主义生活,本来就带着一副媚俗的面孔。战争是政治力量的角逐,用象征着无政府主义来化解战争带来的敌我矛盾,总觉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