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搞笑的一部电影,记忆中应该是看过三遍了。
不过,除开搞笑,更加让我难忘的是片中Michaels在双人滑比赛中面对观众的嘲笑时鼓励Jimmy所说的话:“They laughed at Louis Armstrong when he said he was gonna go to the moon. Now he's up there laughing at them.”(当Louis Armstrong[实际上应该是Neil Armstrong]说他想要到月亮上去时,大家都嘲笑他,可现在,他在那里嘲笑他们。
)。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浑身为之一震,那时我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人生就是如此,当所有的人都嘲笑你、否定你的时候,你越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坚信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人是通过不断的模仿而成长的,但是只有不在模仿中失去个性,勇于去追求自己所认可的最具价值的事物,你的人生对你自己才会变得有意义。
看到jon heder的孔雀造型就知道这部戏绝对能笑死,想不到这个在大人物拿破仑里面愣头愣脑,一点都不养眼的小孩居然能这么媚!
巨大反差!!
我觉得朝鲜那段第一次看很惊吓,很有b级恐怖片的气氛,但是第二次看就很好笑了,因为那个断头实在很像商场的塑胶模特!
要甩起will farrel真是艰巨任务,想不到结局是这样的!
兄妹乱伦也很好笑!
两只吉祥物也功不可没!
最后!
隆重推荐官方网站的灭火游戏!!!
同样好笑
设定很搞,两个单项滑冰的选手因为颁奖的时候打架被终身禁赛。
然后他们凭借对体制的漏洞理解,最终以超难的冰上大回旋赢得了比赛,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里面夹杂了两个男人之间关系的转变,妹妹由为了姐姐哥哥邪恶的家庭事业可以做任何事,到为了爱转变的故事。
一切都那么动人。
本剧的最大笑点我觉得就在第40至45分钟就是两人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的时候,所有花样滑冰的经典由两个男人演绎绝,再配上欧美经典名曲《I DONT WANT TO MISS ANYING》,绝对让你笑到崩溃。
鉴于近年喜剧电影表现,给个推荐。
MTV电影公司出品的爆米花电影,不会让你思考,可以让你大笑。
伴随着《Time to say goodbye》的优美歌声,影片开始了,很快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热门电视剧《越狱》里的Mahone吗?
演员William Fichtner饰演"Go for gold"狠心体育经纪人,凭借PB带来的高人气给影迷带来一份额外惊喜。
故事很简单,一个思想发育停留在10几岁的freak,一个放荡不羁的粗俗色鬼,在冬奥会决赛中因为共享冠军而大打出手,造成不良影响被国际冰联禁赛终生,3年后利用漏洞以同性双人组合的形式重出江湖。
本片题材颇具新意,将运动题材的喜剧带到了冰场上,应该是同类首创了。
影片的主要笑料也集中在二人比赛的过程里,借助好莱坞先进的摄影技术和特效制作,加上两人之前的滑冰基础,观众如同亲临赛场,并且借助特写镜头。
可以轻易的捕捉到演员脸部丰富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加上一刚一柔的假断背真恶搞,令人忍俊不禁,浮想联翩。
影片上映以来连续两周占领美国票房榜第一的宝座,迅速冲破亿元关卡,这样不俗的成绩当然归功于分别通吃大众和小众喜剧观众群的两位主演。
不管你认可不认可,Will Ferrell已经成功上位为美国喜剧一哥了。
而当年因为《大人物拿破仑》在欧美观众和评论界积累下口碑的Jon Heder此次再走“怪卡”风,人气必将再度飙升。
喋喋不休的争吵,莫名其妙的男男组合,恶俗的同志情愫,毫无新意的结局,还有那个不知所云的“钢铁莲花”。
反正,我没觉得这个片子有多么的搞笑,而且,我也不认为让两个人在屏幕上你来我往的争吵就算搞笑,更何况吵架的两人,一个是自恋傲慢的“受”,一个是狂妄变态的“攻”。
至于那个美女和小受之间的“爱情”,在我看来,无非是导演突然觉得同志题材太过敏感而特地硬加上去的一段欲盖弥彰的补丁。
至于“钢铁莲花”,血腥、恐怖,已然超脱了“喜剧片”的范畴,尽管最后他们成功的完成了这个动作,但是并没让我感觉到这个动作的华丽,以生命为代价博取评委的分数,我认为,非常不值,更不该被提倡。
黔驴技穷,只好哗众取宠,这就是我对“钢铁莲花”的评价。
就是这样。
猫那天和我说两性视角,意思是,我的视角偏男性,所以色戒这样的片子我一定不爱看。
其实也不是,我只是不喜欢和旧上海有关的一切东西,小资的,颓废的,我也不是粗人,但我实在不能欣赏那种美。
说起美来,溜冰、体操、国标,都是美的。
我小时候是爱看的,现在人大了,多年不看,也不知道爱不爱了。
早上刚看了一集国光帮邦忙,刘真和她的搭裆评点国小小朋友的舞蹈,说到跳伦巴,决窍是男舞蹈演员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到女的身上。
跳舞的男演员很容易就自恋了,然后很容易就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身上去,但是你把眼光放到女的身上时,她才会非常非常漂亮。
那是一男一女的表演。
没有人研究一男一男怎么表演。
很奇怪,自古以来,男人和男人合作的机会更多,工作的机会更多,喝酒的机会更多,他们应该有同事情、朋友情、兄弟情。
但是,男人为什么不能和男人进行点美学表演?
好了,现在有这么世上第一组男男配对出现了,虽然只是出现在电影中,但我还蛮支持他有天真的能成为有组织的一种运动,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美的外沿,一定不断在扩大。
当然我们都在感受这种变化之中。
这个片子是拿来搞笑的,所以也不是说什么真理,只不过是提了点和跳那位国标舞的老师的相反意见。
那就是,不是腻歪歪的要你把眼睛放到某人身上去拘束一个人的自恋,膨胀另一个人的自恋的表演方式,而是另外一种,纯粹展现难度技术,挑战极限的运动方式。
表演是美的,力量、难度、震惊、象现在的大片,炫丽风华,但是不再去强调个人的、细腻的情感了。
这就象,美从好多年前的《魂断蓝桥》演变成现在的《变形金刚》一样。
片子还是很搞笑的,两个男演员都不帅,不帅却有喜剧细胞,一个有点胖,一个纤细得象十七世纪还带着假发的法国人。
有一点非常渗人,两个人练钢铁莲花,差一点的曾经成功的旧片子里有血溅当场,人头落地的可怕镜头,以止于,两个人在正式演出的那个片断,我把暂停键按着,狠狠地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看了下去。
锋利的冰刀只是削断了对方颈上的几根毛发,可不是什么人头。
怎么他们不想几招象流星火球,晴空霹雳的招术,那个不也挺励志吗?
其实我自己更喜欢那场男子双人组初次亮相的冰与火的比赛,喜欢当一个男人摔了下去之后,另一个男人伸出手放弃嘲讽的鼓励。
可是比赛就是这样,需要的,不是脉脉温情,而是你能做到的无极限。
这片子还蛮搞笑的,但是,不知道编导是不是在感叹,我们都是提着人头在创造,他妈的,要在这个社会里杀出条血路,做到点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可不都是拿命在搏?
我在参加博客大赛,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好的,请点击: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9d351ac2 帮我投投票好吗?
还有欢迎通过http://feed.feedsky.com/zz4211 订阅我的博客,谢谢我会连续参加三十天,谢谢你的支持鼓励,:)
说实话,吾辈钢铁莲花吓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惊魂未定。。。。。。。。。。。。。。。。。。。
=-=*
第一次看到记得是去年,看的是枪版,画面很是昏暗,差不多是看到吉米被养父(居然是越狱里的马洪的扮演者)抛弃在雪地里就绝望地放弃了。
这次是在第一剧场看到的,感觉不错,算是威尔·法瑞尔比较正儿八经的喜剧演出了,虽然有些黄笑话,但整体的剧情还算有头有尾,而且颇有些亮点,只是吉米和竞争对手的妹妹之间的卿卿我我显得有些多余,去掉的话会比较紧凑,为了给竞争增加残酷的成分,完全可以做得更有创意一些。
话说07年的春季档是火爆异常,一反往年票房淡季的局面,既有骑士,又有勇士,各家是打得个不亦乐乎。
在那边你争我夺的同时,有两部没有硝烟的小成本影片悄悄的从诸位看官口袋中捞足了银子,具有很浓厚的黑马成色,这两位高手当然就是《荒野大飚客》和《荣誉之刃》两位抢钱大亨,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暑期票房大战进行了一次彩排。
这两部影片从理论上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却结伴在这个票房淡季打劫了看官们不少钱财,可以看出二者在卖点和内在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性。
首先说这两部影片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喜剧片,二者都是打着类型片的幌子来“招摇撞骗”的,前者是公路片,后者则是体育片,其中都加入了大量的笑料和桥段,意在“反类型”,效果则出奇的好。
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相近的地方,两部影片都是男子汉撑起多半边天,女性被放在了从属地位。
一帮大老爷们挤在一起胡搞当然要比男男女女们花前月下要来电的多,喜剧效果也就层出不穷。
打架、泡妞、臭屁、吹牛可谓面面俱到,当然也少不了时下风靡的“断背情结”了。
《荒野大飚客》中安排了一个想吃荤的同性恋警察沿途尾行解闷,《荣誉之刃》中威尔法莱尔干脆直接抓起了琼海德那话儿。
结果证明,这样的“伪断背”设计实在“笑”果不凡,看官们陆续的拥进电影院证明这两部影片噱头十足,绝非等闲之辈。
《荒野大飚客》:悲剧人物的喜剧故事咱先说这一帮大叔开摩托的故事。
四位主人公,个个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有破产的,有找不着对象的,还有怕老婆的,管不住孩子的,总之他们是一群真正的“龌龊男”。
但是就是这些处在悲惨世界中的难兄难弟凑在一起却演绎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故事,这样的方式有点像《武林外传》,叫做“苦中作乐,而又乐在其中”,这样的搞笑显得是相当的有料。
这本来是一部公路片,沿途应该遇到各式各样的感触,但是这帮哥们却没遇见什么好主儿,除了刚才那位变态警长,还丢掉了通讯工具,烧掉了随行物资,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一帮公路匪徒在后面紧追不舍。
在这的霉运当头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发挥“英雄本色”,最后在“老黑心魔”(来自《鬼面骑士》)的帮助下,战胜恶势力,来到了目的地,同时四人也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毫无创新的片子,有些地方看着还有些别扭(比如安排方达大叔的出场,既显得唐突,又是不得而为之),但通篇的欢快气氛似乎让人忘记那些瑕疵。
一个典型的“老瓶子”故事,却在“新款烈酒”的包装下,显得别有风味,也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巧合的是,本片的四位主演也像片中的角色一样,近期霉运连连。
靠这样一部影片虽说不能宣告“绝地归来”,但完全可以咸鱼翻身,来一扫最近的颓势。
老舞王约翰中规中矩,片中还有意无意的扭几下屁股;蒂姆艾伦则有些令人失望;表现最出彩的当属威廉梅西,片中一副倒霉鬼的样子,不愧为当年“黄金配角”;至于马丁劳伦斯,他矮小的身材骑在巨大摩托上,本身就是一出喜剧。
片中还看到了久违的玛丽莎托梅和雷利奥塔(发福了),对于老方达的出现,除了致敬之外,实在想不到什么说辞。
IMDB评分:6.2 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荣誉之刃》:伪断背风格大行其道咱再来谈谈那两个大哥滑冰的故事。
说实话,这是一个在“欢喜冤家”包装下的故事,不过这次把传统的男女关系转移到了两个大老爷们身上,这样的反传统恶搞当然是笑意浓浓。
正所谓反差越大、笑果越佳。
两个人从台上打到了台下,最后又被迫合作,合作的项目又是与打架类似的贴身冰上二人滑,结果史上最不具观赏性和最具龌龊的双人滑组合诞生!
曾经的你死我活关系,也在毫无底限的恶搞中生硬发展出又一座《断背山》来。
搞笑噱头、包袱桥段由于这样强烈的反差是极具杀伤力。
除了恶搞之外,本片的台词也如说相声一般包袱不断,这还要感谢吊儿郎当的法莱尔。
就连看似多余的恋爱部分,依然在全片基调的带动下,颇具搞笑内容。
《荣誉之刃》虽说算不上本年度最好的喜剧片,不过绝对是最逗乐的影片。
当二人在冰上抱做一团而翩翩起舞时,一种本能反应马上从深处爆发,所以严禁在看片时吃饭。
虽说本片有些胡闹,不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威尔法莱尔是本片中挑大梁的,胡闹惯了的笑将对于本片当然轻车熟路,另一位大绿叶是琼海德,看过他在《大人物拿破仑》里的精彩表演,本片则负责了双人组中的“女性部分”,一副娘娘腔的做作表情,令人捧腹。
还在片中发现了William Fichtner的身影,这位从《世界末日》中走出的边缘人,近年靠《越狱》频频上位,算个半熟脸。
IMDB评分:6.8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
哈哈哈哈
好囧啊。
只要有梦就可追寻,这是我一直很喜欢的方式。生活在XX神奇的土地上,如果你还有梦可寻,至少还有希望。这片子几段滑冰表演的创意还是很不错的,值得称道!这片子没有任何Gay的因素在里面,虽然封面看上去有那么回事,其实根本就没那回事,打了同志标签的同学要检讨。
唉,一个像同性恋,一个像嬉皮士,莫名其妙的一个部充数的电影。
这种都有人看,说明花样滑冰项目在北美的地位真的高
还行吧 最后冰刀刮胡子那一幕很赞
開心開心
神经质<( ̄ ﹌  ̄)>
两个贱兮兮的家伙。。。大朝鲜又躺中了
So gayyyyyyyyyyyy...小电视虽然是黑北朝鲜的片段,但是也太恐怖了点!!!那个女人的头都掉了!!!
呵呵~很好笑
电视上偶然看到的..
很棒很棒。。。
在赛康寺的禅房外看完的
♥梦工厂/MTV Films/Red Hour Films/。有关花样滑冰的爆米花电影,情节比较假,不过很搞笑。关于朝鲜的那段“铁莲花”割头录像有点cult,政治恶搞。★★★★D34电影原声+幕后制作花絮+演职员访谈+删剪片段+原声MV+笑场片段+多片预告。
剧情简单普通的小电影,脑洞奇大。
全篇教育意义在打字幕后,请勿错漏。
评分这么低,我当时可是笑死了
多猥琐。
OH。大学时和某人一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