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到第十集,我认为是结束了。
开始的时候剧情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或是les或是BL或是什么其他的,起初我给的评价是“大型各种YY剧”,因为实在是能让人浮想联翩。
但随着剧情的跟进,越来越向往一个方向发展,就是用于认识和面对真正的自我。
作为人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很容易迷失在人云亦云的大潮之中,甚至是个别心怀不轨的煽动者。
于是大家盲目的看不起这个,又巴结那个。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去区分谣言,学会有自己的见地,并尊重自己的真实看法,是很重要的。
从我的感受来说,期初看这个片子,纯粹只是好奇,抱着像开开眼界一样的想法去看,前1、2集也没有引起我什么很大的兴趣,生怕最后剧情的发展会走向一个很俗很无聊的内容。
但是当看到第十集的时候,我可以很欣慰的说,星野春和她的家人就像蝴蝶效应一样,终于感化了周围一群冷漠的冰山。
每一个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都在同与大众以及寻求不同的自我中徘徊,既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又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或者说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多少次。
当我们的真实想法受到周围的人们嘲笑时,我们会真正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驳;有多少次我们沉默,但心中不弃;又有多少次我们选择妥协。
姑且不说这个剧拍的好坏,IS这个话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人生,对理解,对宽容的思考。
“这个世界很冷漠,其他人并不关心你的真正想法,也不关心你的梦想,关心这些的只有你自己。
”这句话不是IS里的,听起来叫人悲伤,却让我们坚强。
那些恶言相向的人,我不知道你们心中作何感想,是觉得自己特别高大上,特别自我感觉良好吗?
人无完人,这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好”的人。
而那些高喊一集弃的人们,我随便看了几个,哪个不是在一看里面打颗星,或者写点什么诸如俗不入流,故事极差的评价,就计入看过的数量里面。
我不经怀疑,其他那些堆砌出来的数字也是一集弃的产物,那么那样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是饱览电影的文艺小清新?
别傻了。
无论如何,没有完整的看完就随便给分和评价,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这个封面很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和我的机器人男友吗。
看了第一集,还是被感动了呀。
4500人当中就有1个人,这个数量还挺多的应该。
可是,生活中真的没怎么听说过,蛮稀奇的。
最感动的就是那张小时候温馨的蛋糕店照片和春ちゃん的梦想。
人有时会想到为什么要生到这个世界上这个问题。
我觉得,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你的责任。
所以我也要加油!!!
期待后面的剧情发展,到底喜欢女人还是男人呢,蛮纠结的
这个标题就是对这部电视剧的完整概况。
但是电视剧还是输出了一些别的信念在里面。
因为谁都不喜欢说谎,所以想活在没有谎言的世界里。
可是说出真相好难,因为赤裸裸的真相太让人难以接受。
其实真相没有改变什么,我还是我,可是周围的人不由自主的不理解超出常识范围的东西,嘲笑,鄙视,各种恶意的揣测。
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捉弄别人的乐趣在哪里,看别人难过的样子很好玩吗?
性别,真的不是生殖器说了算的。
跟染色体也有关,跟心理因素也有关。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les和gay了吧,也许他们也只是生错了性别。
刚开始很不喜欢彩芽妹无时无刻的笑,我觉得看着腮帮子疼,可是看久了倒是真的很喜欢她笑起来弯弯的眼角。
那样的笑容很像漫画里的女孩,也给人以希望,让人真的相信世界很美好。
那个男老师一开始看上去面相很是凶残,没想到内心却是温柔的人呢。
“越是伪装善良的人,越是充满偏见!
”,歧视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他深入的扎根在意识最底层,外表包裹着层层的意识形态,和仇恨嫉妒一样,在你不明就里时就播种,在你以为他不存在时,他却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了。
即便是有类似经历的人, 也谈不上互相了解,人生的种种沉重苦痛,只有品尝的人刻骨铭心,我们总以为自己了解别人,然后就凭借着这种所谓了解,作出我们觉得对他们好的决定,并且执着的要求对方毫无抵抗的配合自己的“好意”。
我们讨厌谎言,可是真的要拆穿谎言并不是难事,偏偏大家都装傻快进过去了。
* “你觉得“肤色”贵贱之别,有美丑之分麼?
”*“当然没有了!
这是上帝给与世界的多样性,肤色只是你我之间的不同,但是都一样是神珍爱的子民!
”*是喔?
“张同学嫁了一个米国人”,*“哇!!!
真的假的?
”*说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种人。
* “诶哟,她真好命喔,啧啧啧,我怎么就没这福气乜?
”*其实是嫁了一个非裔黑人啦,*“啊?
干嘛嫁这样的人喔,混成这样?
”漂亮话谁都会说,可是一不留神的时候说出来的都是血淋淋的真话。
一种歧视或者偏见,不仅仅是某一部分的不同,更多的还涉及到更大的经济文化背景。
* “王小姐找了个40多岁的二婚男人,是她老板。
”* “诶哟,这有什么的,人家有真爱的话,这个年代爱情的界限都那么宽了,年龄算什么问题哇?
”*“喔,这样喔,你女儿最近也在和他老板约会诶”* “这死丫头!
我平时怎么教她的,不和你聊了,我得赶过去!
”你高姿态,因为你与此无关,你淡定坦然,因为你不是被歧视的一方,你稍微用点儿同理心就觉得自己懂得人家的疾苦,你不过是偶尔皱皱眉头就觉得你了解某个群体的痛,实际上你正是那个转身就过自己生活的路人,你连试都没试过,你装圣母做什么?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真的就请你卷成一团滚开,说着自己都相信的谎话,带着刻意挤出的笑容,让伤痕累累的人还要支付精力来应付你,成就你的自我满足和虚荣标版,可不是谁都有这功夫陪你演出的!
拥有秘密注定了活的沉重,可是不管拥有什么秘密,我都是我,不管你知与未知,我都未曾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能选择出身,却希望能选择自己的人生。
不愿意在乎别人看法,却无法逃出别人看法的左右,许多被歧视者,自己都被灌输了大量的歧视观念,觉得自己最肮脏、怪异、可耻的,恰恰是他们自己和亲朋。
套用一句经典的话——一个破碎的我,怎么安慰一个破碎的你?
美和子母亲的决定也许不无道理,要避免歧视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回归所谓的正常也许更为现实。
但是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即便那样就可以永远摆脱异样的眼光,那样的人生又是女儿所需要所期望的麼?
这世界,远没有描绘中的那么善良。
其实这个片子应该算是部励志片吧,所以抱着看感情戏的态度来欣赏它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其实这样的温暖与治愈,往往是用爱情这个略显单薄的词眼远远涵盖不了的。
一切关于情感的诠释都恰到好处,不露骨,不商业,不是lesbian更不是gay,是真正能直击人心灵的剧情塑造。
唯一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因为剧情需要把这类人群说得比较夸张(其实之前就听说过生出来是两性人的婴儿了,也并没觉得怎样,或许是我比较迟钝吧),但是,每个角色都塑造得纯净可爱,心灵矛盾的描写真实,让人与之产生共鸣。
真的很难得。
很喜欢直子和礼音呐wwww
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可男可女可攻可受可坦可奶可dps……传说中,极其令某些人羡慕的后天可选性别……春哥著姐若得此身,此生不再遗憾……其中对性别伦理的思考,直追北条司的《非常家庭》。
尤其是对主角的人设,更是超过《非常家庭》。
《非常家庭》曾经因为吸引读者的目的,被编辑强改人设。
而IS显然在这方面更大胆。
但毕竟是人拍出来的,始终不如动画或者漫画细腻。
很多细节不如《非常家庭》。
而且因为是要播放,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不能太过深入。
但还是很值得一看……尤其男配一,对男(或女)主一以及男(或女)主二的感情纠葛,更是看点。
不过在IS里主角居然没有变成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日本做女人比做男人简单一点……话说,他可以变成男的,然后和男配搞基什么的。
也可以变成男的,让二号变成女的……毕竟相同命运还可以……总之有无数组合的可能,应该能满足各种口味……你能想到的,他们都能实现……虽然原著用的是最普通的结局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男生,很白,个子也不矮,也不瘦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他的声音尖细,笑的时候嘴巴和眼睛有奇怪的弧度。
脊柱的形状也不常见。
内向,极其内向,上课回答问题都很难完成,总之是个“特殊”的人。
有个热心的老师发觉他不合群之后找到班主任,希望可以帮他班主任拜托了班里最会玩儿,在男生里比较有领导力的一个,当然是坏学生。
然后一帮男生就开始“带他玩儿”。
几乎就在他们和他相熟的同时,他有了一个很过分的外号叫“大妖”我不确定他是不是IS,但是从男生毫不避讳的只言片语里推测,至少也是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既然是“朋友”了,在半开放的男厕所里,这不可能保持秘密。
初中的男生是急于证明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残酷生物。
他们当他的面叫他外号,谈笑时假装漫不经心得一拳捣在他胸口,最喜欢开的玩笑是挑着眉毛说“大妖,一起去厕所啊”,然后三五男生哄堂大笑。
那男生腼腆地笑笑。
他们专门建了Q群讨论他、讥讽他,在班级公用的群里也毫不避讳地骂他,说他是妖怪,以及其他我难以启齿的形容。
那男生腼腆地笑笑。
那个男生极快地意识到他们从来没有真的想帮他或者跟他做朋友,开始时培养出来的一点点开朗和外向迅速萎缩回去,藏回比原来更深的地方。
这回老师们不耐烦了。
她们说他怎么不识相,她们说他怎么不明白那么多人想帮他的好意,她们在课堂上跳着脚说这么简单没有对错的问题你就说两句啊快说啊急死我了你到底有没有救。
他面红耳赤,没办法说出连续的5个字。
这一时半会儿的,我突然想知道他过得怎么样如果在上大学,寄宿生活会不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困扰周围的同龄人都成熟一点以后,会不会,至少装作,对他好一点他后来的老师,有没有像我的班主任一样,在说要帮他的3个月后,提到他难以掩饰厌恶的神情。
他还有没有,为了不是自己的错误,承担痛苦。
周末在家,想趁机多写写剧评影评,尤其是几年前看过的,觉得当时就应该及时写的,看完有感触,想过就忘了,现在重温时间也不够。
而且追求评分数量没啥意义。
这剧一开始有点看不下去,渐入佳境。
貌似这是我第一次见钢牙出镜,觉得笑容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还不知道她背后运作能量的强大,之后的几年什么不合适的角色都让她来,演技平平越看越不想看。
福田妹子在我大学刚毕业前后还是很红的,现在反而没再担当主要角色。
剧情平淡感人,慢慢品味,能感受到两人内心的挣扎。
最后跟从自己的意愿做出性别选择并努力让身边的人理解,着实不易。
1、霓虹人的身高啊。
春哥看上去属于一般的身高,美和妹子看上去很高挑。
但是伟大的度娘告诉我,春哥156cm,美和妹子162cm。
于是乎一种身高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然后不禁浮想联翩:156连吊丝身高都比不上还想当男的?
然而学长和卷毛基友都有180+,这又让我深深地困惑了:难道霓虹的牛奶政策只在男孩子身上有效?
2、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毋庸置疑,有一个疾患孩子的家庭总会不得不面对一些千奇百怪的难题。
比如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其他的就不用比如了,仅此一条就足够毁灭许多。
所以有时候有个二逼兮兮的乐天派爹妈也许是一件幸事么?
疾患孩子倘若摊上不愿面对现实的爹妈,会过得异常辛苦,比如美和妹子。
但爹妈过度的关注又会引发同胞手足的不满,比如学长。
即使片中作为模范标兵幸福家庭的春哥一家也是如此,小夏妹子心里一定也对父母过度偏袒春哥有所怨怼吧。
家庭生活就是一个平衡的度吗。
3、欺骗,隐瞒,亦或是自保。
如果你有些许不被世人广泛认可的私密,说出来会遭到大家歧视,却又憋闷已久想要一吐为快,你会怎么做?
所以也许我还是一个懦弱的人,我会选择隐瞒,有人称之为欺骗,我却认为这是自保。
然而漫画/电视剧总有一些奇怪的论调,什么不希望有欺骗啦,什么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啦,总是一些类似于救世主的悲天悯人的心态在作祟,于是就弘扬主旋律了。
如果是我,我会宁愿告诉学长爸爸,啊,其实我是个女生,只不过小时候爸妈把我当男孩养,所以才读男校巴拉巴拉。
其实这也不是说谎嘛,都是实情。
因为我觉得我神经没有那么粗,能承受大家的议论纷纷。
4、纯天然妹子。
这句其实挺跑题。
且不说棒子明星脸工业十分发达,纵是我天朝也微整形烂大街。
女星一旦出名总要开个眼角削个下颌骨啥的,好像要不是小锥子脸大双眼皮就不能上电视。
审美畸形啊,所以我觉得棒子鬼片最吓人,看了半天我都不知道哪个女的死了哪个女的还活着。
“这他妈的不都死了么怎么又出来了妈的不是坑爹么摔!
”诸如此类的场景经常出现。
跑题啊跑题。
你看人家霓虹国就纯天然妹子。
春哥大方脸也没削锥子脸去,依然男女皆宜。
美和妹子眼睛那么小也没开眼角去,笑起来依然很有感染力。
只是世俗如我会不停地想:她俩应该去整个容啊。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每次都不知道怎么结尾,就这么着吧。
1集弃
每集都淚崩....
搞基 or 百合?。。结局太扯了欸..
弃剧了
内心强大
最后一集太毁气氛了。。。
题材不错 也只有题材还不错
想靠题材博眼球也得有剧情啊
最近新剧满目伪少年啊
从剧情到画面,日剧总是那么细腻。哈鲁酱生活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这份接纳与包容,才让她不再惧怕地做她自己。
题材可以,剧情不行。
是为了给这样的人群以鼓励吗……但是最后一集大团圆什么的也忒牵强了点。彩芽妹子腮帮子能休息了吧
节奏有点慢 女一选的太好了 扔飞碟真是帅
2种家庭,2种态度!
好吧 沙纪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彩芽么。。。演来演去还是那样。。。下周看个结局吧、、、
日剧结局没撒意思 全套路
可以追~问题很深刻~性别论什么的我最喜欢了~里面小卷毛真可爱~只可惜第一集太罗嗦,陈述深刻性的手法不够高明
这片子越来越沉闷了,没耐心看下去
题材还不错哦。总体进展太慢。叙述太琐碎了。看到第八集的时候弃了,说实话我受不了春哥对着全校广播自己身体秘密那一段,太过了,有必要为了所谓的谎言搞得人尽皆知嘛。给认识的人添麻烦,给不认识的人添茶余饭后的谈资。
先三星 观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