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阿汤哥都有在迪拜塔的那一段玩命演出。
60岁的成龙凭什么不能玩命。
其实60岁根本不是打不动的理由,只是想不想打而已。
最近几年,成龙大哥的身影更多的是出现现在一些社会新闻、公益活动上面。
对于电影,成龙似乎有点不思进取。
《功夫梦》、《功夫之王》,《大兵小将》更多的是玩票性质,我们很难在里边找寻到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成龙标签式元素。
因为自打小时候开始,我们认为的成龙电影就该是:成龙无所不能,一个打十个,拳拳到肉的近身格斗、翻墙头就像过家家容易,犀利的眼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地反击、还有挑战生命极限的动作重头戏。
这一切都是严肃的成龙电影所必须具备的元素。
自《新警察故事》之后,这一切没有再出现过。
华语影坛为什么只有一个成龙?
如今的电影人,不管是不是动作演员还是其他演员,有谁,能传达如此滂湃的正能量,还有谁,能给人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
除了成龙。
80后都是看着成龙打坏人成长起来的,我们只会记得和怀念成龙的拳头。
不会去怀念在天上飘来飘去的李连杰。
《十二生肖》的预告片,最惊喜的是那组极速轮滑的预告。
成龙这次又要玩命了。
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这组重头戏估计到时候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叫好。
动作设计不单单是动作而已,他有本身的电影语言在里边,所谓玩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要让观众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想象,超出人类极限,而又实实在在的做到了。
让你心服口服。
成龙电影,重出江湖。
我承认我是down的TS版,按房大佬的广告词,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挡不住水军的吹嘘和目前新片的空白才导致自己手贱去下了这部几十年前后不曾更新手法、情节和技巧的垃圾片其实也就看了15分钟左右就把此片删了,房大佬此前舔菊的行为种种都让你感到恶心,带着情绪看他的电影自然会吹毛求疵,可这个片子的bug都多,爱菊的情节升华到“爱国”的高度,你就会当它是主旋律片,不同的是什么伟业、大业是走马灯的上堆明星,而这部主旋律则是房大佬的独角戏在外国人都是傻子、凯子加白痴的条件下,房大佬将他那已不灵活的躯体在卖着力却从不了心,大哥,肉毒杆菌打在脸上导致了僵硬,可怎么看都是打在你几十岁的躯干上,这是武打片的硬伤,可最无趣的是剧情实在太烂了,你爱国,可是你不可以意淫老外比你蠢,抄几段人家犯罪片的高科技犯罪装备和桥段根本就证明不了你掌握并消化了这类技术,用这类噱头来唬人与某蛮子被拒门外于是介绍自己的名片居然是有几百万粉丝有异曲同工之笨。
大哥,你真的太老套了,用60年代的武打片思维来拼战21世纪的电影市场,您该歇歇了,其他的不说了,只对电影不对人。
关于人品,多少年后您会与郭X若大师比肩
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特色价值观如何感召跨国文物走私团伙纳贡的故事。
亮点:结尾处升华主题,老外走私贩也捐出了所盗的法老权杖等极品装备,揭示了我朝解放全人类的最终幻想。
改进意见:不要武斗,下次直接改上念八荣八耻全篇三遍,降妖除魔,兼治跌打损伤。
结论:无下限无逻辑的编剧。
大哥的这部电影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多于讲故事,标准的成龙电影,国际范、大手笔,恢谐搞笑,美女争风、多国取景。
可惜成龙一人包办太多,几个男配暗淡无光,呆板无趣,没有人物性格,剧情虎头蛇尾、叙事苍自生硬,对心失败,尤其是最后侠盗莫名其妙的爱国主义情结大爆发缺少必要的铺垫,有些莫名其妙,虽然大哥没有了年轻时候的敏捷,但依然不能不佩服大哥的敬业精神。
一些拙见浅谈,纯外行,文笔不好望轻拍。
不知道该从哪谈起,关于这部所谓的JC收官之作。
就我个人而言,在影院里数次热泪盈眶,幸亏有大大的3D眼镜,幸亏机缘巧合下我是一个人去看的。
可以感觉到成龙真的是很用心在做这部片子,整部片子的背景是关于文物保护的。
我大概看了些评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背景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或者主旋律云云,看到这些我真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实际上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怎么说呢,想想故宫这两年出的事,想想坐在故宫里喝星巴克的感觉,你真的觉得成龙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么?
我只能说我看到的是,成龙有一颗爱国心,成龙热爱并且在试图用实际行动保护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
---附上一段关于十二兽首下落的百度: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现已知鼠首、兔首2009年2月在法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片子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其实可以说都是真实的事情。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许多退伍的官兵在回国后都靠倒卖这些文物发了家,但这些所谓的伯爵之类的人物,起先的出身也许就是个工人、农民。
他们知道的是,这些是文物,值钱。
但是其具体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他们根本不在乎,在乎的只是它能够带来多少财富。
片中反派MP公司撕邮票那一幕其实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并且发生过不止一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查阅这方面的书籍。
影片中的细节还表现在那个花瓶法国女的家里,鸡首就这样赤裸裸的被放在窗台上,可以明显看到鸡首上已经出现多处氧化发绿的部分。
至于影片中具体提到的一些文物,并不全是真的,比如鸡蛇狗首到现在其实仍然下落不明,在MP的地下实验室里,那些伯爵的仓库,也可以看到许多世界闻名的贵重文物,我作为一个外行来讲看看热闹其实也是挺高兴的,特别是在那个造假实验室里,许多造假方法我只是从书中看到过,没想到会在这片子里略窥一二。
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成龙的用心良苦,首先找来这么多著名的赝品以及了解赝品的多重仿制方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在造假行业也属于商业机密级别的了。
同时把文物交易的黑幕也曝光了一部分出来,相信喜欢看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朋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实际上,我国政府目前对文物的态度是接受捐赠,但是绝对不会官方出面通过参与竞拍的方式来追讨文物。
官方最有力的手段大家也不陌生,就是不断的发表声明来进行谴责。
我国大部分的文物追回工作都是由民间人士在进行,片头一段剪切很快的兽首竞拍表现的也就是我国民间人士在通过竞拍来“追讨”我国的艺术瑰宝。
所以,你要说这成龙在选宣传爱国主义,我同意。
但要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主旋律,我真心觉得这不搭界。
---再回到电影本身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套路来打分,什么演技,导演,灯光blablabla,它大概也就三四分吧,或者你要打个一两分也不为过。
整部片子有着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的风格,也算是成龙大哥在老美那里学有所成,单论片子的节奏和剪辑而言,比以前确实提升了很多。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打戏过于密集,或者温情戏十分突兀留下一些诟病,我反而觉得这其实是片子里值得珍惜的地方,作为一部收官之作,想做到尽善尽美,想做到最成龙,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成龙所坚持的。
如果你硬要拿它和一些正规套路的片子来比,这怎么有可比性呢?
这是成龙,这就是成龙的电影,它只应该跟以前的它自己来比。
我给五分的理由很简单,这片子感动了我。
包括成龙的拼命,片子的成龙风格,片中的各种彩蛋,以及向成龙自己以及许多大片的致敬,还有OST中的成龙元素剪辑,我不是专业人士,我确切听出来的只有《我是谁》,貌似听出来的有《警察故事》和《飞鹰计划》。
其实片子本身值得研究的彩蛋有很多,可惜我是个菜鸟,欢迎龙迷们来指教。
---再谈谈成龙这个人,艳照门那段时间成龙的很多花花新闻都爆了出来,也有很多人因此不喜欢他,觉得他虚伪,做作。
但客观来说,人走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获得的关注与得到的负面评价是成正比的。
我很赞同片中的一句话,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不谈天朝,用老美的话来说,不要相信那些在野党,谁当了总统其实都是一样的。
退一步讲,我认为成龙的一些作风问题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乔丹,张伯伦,老虎伍兹,谢天笑李志甚至特么的左小,大张伟,哪个特么的睡的姑娘少啦?
恐怕贾斯丁比伯睡的姑娘都不比成龙少了,人家睡姑娘那是人家的本事,再退一步讲,起码都比李宗瑞强吧?
成龙出道至今走到现在这一步,不谈其他的,真的是我这个八零后看着他一步步的拼出来的,从红灯区到那部两个成龙的片子,都是险些丢掉小命,才换来今天的地位,所以,我尊敬他。
无论他现在有些行为说是作秀也好,怎样也罢。
我宁愿相信他是真心在做一些事的,表现在这部片子里的不止是上文所提到的方面,包括本片所使用的语言,大量的使用中英法三国语言,并且中文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结合近几年的国际形势和成龙一贯所表现的形象,我觉得真可谓的用心良苦。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信息量极大,制作较好,含金量高,十分用心的好电影。
看了泰囧和十二生肖,由衷的感叹徐铮是个小同志,成龙是个好同志。
泰囧的口碑其实还是挺好的,演员的阵容也足够了,除了徐铮王宝强之外,新加上了黄渤,这大概算是当下最豪华的喜剧阵容了。
徐铮自导自演,所以也不能太苛刻了。
应该说观影的气氛还是挺好的,我的背后不断的传来各种夸张的笑声,我自然也受感染。
其实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的笑料还是挺足的,包袱的质量也说得过去,也能让观众哄堂大笑。
王宝强还是憨憨的样子,我觉得他就是屌丝的集大成者,各种乡村非主流城乡结合部的结晶。
肥裤子花帽子,好像是哈韩了,但其实只是让屌丝的形象更加具体了而已。
至于那盆仙人掌,我觉得除了在扎徐铮头的那个包袱中起了点作用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多余;最后居然还能试验有毒没毒,这剧情太扯了,我只能说初任导演的徐铮同志还是过于稚嫩,大脑还局限在一个很狭窄的天地。
如果说前面还能令我看下去并时不时的报以笑声的话,那后半部分则慢慢开始变得滥情和烂俗了。
王宝强居然用人工呼吸的姿势替徐铮吸屁股,这毒解的真是一个诡异,这是对观众和毒蛇的双重侮辱。
也真够好基友的了,这样的姿势也亏徐铮想的出来,当然这样的姿势也算是符合王宝强的人物身份了。
如果由梁朝吸王宝强的屁股,估计喜剧效果会更好。
真正开始让我反感是从他们上了越野车开始,突然不那么专心致志的搞笑了,非要玩点儿自己不擅长的,比如文艺和煽情。
当越野车停在公路上时,天边的夕阳赖着不走,徐铮的小光头这个时候确实有些文艺的气息在弥散,但是光头是会反光的,徐铮这形象真的不适合文艺。
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节奏的突然变慢,本来前面挺搞笑挺紧凑的片子,这一文艺不要紧,叙事速率直线下降。
僵硬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消褪,我已经开始昏昏欲睡。
至于后来二傻在山间的奇幻漂流,我觉得都有点要拍风光宣传片的意思了。
不过就他俩这二傻的形象,真是再优美的风景也令人提不起兴致。
故事继续推进,片子居然开始煽情,各种真善美集中大爆发,亲情友情爱情一股脑的全都原地复活。
本来很搞笑的片子,最后非要向主旋律看齐,你这不是自甘堕落么!
并不要求所有的喜剧最后都要跟昆汀一样,但喜剧真没必要教育人警示人感染人鼓舞人,那是感动中国这样的正房夫人的分内之事,徐铮的片子也就是个通房丫头的货色,非要自我拔高,简直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要安心做自己的通房丫头,卖弄好风骚就够了;非要一本正经读个评论员文章,一开腔就露馅了,最后只能弄巧成拙。
十二生肖号称是成龙的第101部动作片,但是我还真没有怎么看过他前面100部片子。
我个人对成龙素无好感,主要还是他过于爱国了,一脸的义正词严义愤填膺,看见他就烦。
尤其是听到成龙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叙述着自己各种发自肺腑的伟大情愫的时候,我就由衷的感叹:其实他是一个演员。
作为演员的成龙,个人的自我修养还是相当到位的,气氛的制造和情绪的拿捏都相当娴熟,在不明真相的群众中很有号召力,但在我这未入流看来就有点讽刺了。
还是说说片子本身吧,其实真没有什么可说的。
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讲故事。
巧的很,这部片子毫无故事性可言;不仅故事讲的一团乱麻,而且还不时用反逻辑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至于表演,还是成龙的老套路,边打边搞笑,不是被砸着脚了就是被踢着裆了,外加各种夸张的表情,这就是片子的全部精华所在。
其中那个女学生的台词更是雷人的很,一开口就是央视的范儿,外交部发言人都不带这么大义凛然的。
故事本来还能将就着推进下去,被这央视范儿一折腾,搞的意兴全无。
当婊子的衣服都脱了,突然说要存天理灭人欲,这不是坑爹是什么?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先来两篇社论压压惊,或者叫以毒攻毒。
至于其中惊险刺激的场面,考虑到成龙大叔的高龄,我觉得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也是成龙的一贯风格。
但是真的没有什么新意,就跟前面的边打边搞笑一样,这么多年都看腻了。
虽然没有新意,但是心意还是领了,仅此而已。
反正我看其中搞笑的桥段的时候,很难把我逗乐了,估计是我的末梢神经坏死,难以领略成龙大哥的幽默,正如我不能体会大哥的爱国。
十二生肖还犯了一个和泰囧一样的病,后边又开始传播正能量。
良心也发现了,道德也占领高地了,正义也要战胜邪恶了,可是前面的铺陈真的太单薄。
基本上是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开始了突变,爱国情怀的感染下,世界和平已经成为整个剧组的共同心声,我觉得最后真应该全体高呼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才算完满。
至于亲情爱情、婚姻家庭、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自然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些都是世界和平的前提啊。
我觉得这部片子真正体现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恶丑,而且更为深刻的是翔实而生动的展现了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的说,这部片子体现了成龙同志志存高远心系全球的崇高品质,体现了成龙同志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体现了成龙同志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朴素情怀。
这部片子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既体现了创新性,也具有延续性,总之具有相当的观赏性;是成龙同志在一个极高的高度上开展的自我超越,而且事实证明了该同志也成功实现了这种超越。
对于片中的吴彦祖、舒淇以及李宗盛,我只能说成龙真的是大哥级的人物。
话说回来,泰囧最后范冰冰也是特别惊喜,看着王宝强跟范冰冰合影以及给她做SPA,我当时脑海里就一个词——逆袭。
最后王力宏的十二生肖作为片尾曲,也算是无缝对接了。
不过歌词早就被吐槽了,从子鼠到亥猪全说一遍这就叫十二个生肖;下一部作品就该二十四个节气,接着还有三十六计六十四卦七十二变一百零八将,配上王力宏万能的曲子,作词作曲都省了。
另外,十二生肖我还看的是3D的,戴眼镜戴的我鼻梁疼,又被伪3D给坑了。
成龙这种边打边笑的哪里用得着3D啊,顶多是最后火山的场面有点儿意思。
正片开始之前播了个“棒球明猩”的预告,那个3D效果明显,球棒飞出来的时候真有点冲出屏幕的感觉,我都不自觉的要躲开。
所以我说,看完3D的十二生肖之后,我觉得棒球明猩的3D的效果真好。
可能是自己过于苛刻了,毕竟这是徐铮自己导演的,毕竟这是年过半百的成龙的心意。
但是一个作为小同志明显还有待加强的自我修养,一个作为老同志自我修养层面要明显技高一筹。
当然说到底,其实他们都是演员,成龙的演技明显比徐铮要好。
看了预告片。
貌似成龙这次真的是想明白了。
非常期待。
至少在短短的预告片中,我看到了三个以上甚至无数个成龙100%回归的信号。
1、某外国高手坐在沙发上,说:我不离开这个沙发就能搞定你。
开打。
上次是什么时候?
(“30秒,把你打趴”、“你选择吧(对成龙说,用手还是用脚)”)。
真的佩服成龙对“打”的理解,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而且成龙的对打实战性我觉得是最好的,毕竟小时候的底子好,有些动作完成的匪夷所思。
不得不佩服。
2、摄影机中距离、全景的打斗场面。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打斗拍摄方式最具有观赏性,带感。
可惜我们好多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拍摄方式了,记得成龙在警察故事《1》中和我国内地公安对打的那场戏吧,过瘾吧。
如今的打斗戏,要么全是近景,只看见拳头会来挥去,一点都没有之前90年代中期的那些武打戏那种在摄影层面和剪辑层面的精彩和震撼。
要么就是时间太短,像甄子丹啊最近的一些电影,全景的打斗时间都太短,根本不过瘾。
3、一场重中之重,具有颠覆性和原创性的动作戏。
是工程作业和技巧展现的完美结合。
这一点来说,之前成龙电影,90年代或者是80年代,成龙的团队在工程技术方面不止一次已经给我们完美的展现了。
好莱坞的动作电影偷学了多少成龙电影不得而知,所谓动作电影不单单只是摆弄几下花拳绣腿,他要契合周遭的环境,利用摄影机展现多层次,最主要的不是单单的特效和特技,核心必须是人。
开个车横冲直撞,搞点爆炸,这些根本没有技术性。
重要的是人。
人体的技巧、柔韧性、极限、绝处逢生、与人类体育的结合。
这次的极速轮滑,相信成龙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片子不错 唯一想吐槽的是那个女主!!!
那个演可可的演员是怎么被挑上的啊 是被潜了么!!!
演的好烂啊!!!
这种演员被捧了也红不了!!!
演技太差劲,她一说话就惹人烦,大哥你挑她绝对是本片一大败笔!!!!
痛心啊!!!!!!
身为一个国际盗团的首领,就算他的手下也应该是独当一面的格斗高手,但是成龙还是投机取巧的花式打法,这难道符合剧中的人物身份么?如果他还是警察故事里的普通警察或者其他电影里的普通人,那花式打法体现的是他的聪明和灵活,但是在这样的人物身上却不采用酷酷的大哥级打法,却采用街头小流氓式的花式打法,明显是一个败笔。
当然花式打法本来就是成龙的招牌动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说成龙根本不适合拍这样题材的电影,在选材上是败笔。
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杭州的天气糟糕到让人想屎,看完《十二生肖》之后,我决定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要完成吐槽的心愿,再kill myself然而真要到下笔的时候,我发现《十二生肖》槽点之多,令人写了后面忘了前面,实在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罢了,就从影片结束说起吧——原本说好的成龙观众见面会,竟然在主持人尴尬的道歉中开始,“由于发行方混乱的安排,导致大哥还堵在路上不能按时达到”,一片唏嘘中,我欣然接受这个解释,没关系,谁让这部电影比大哥的行程安排还要混乱呢《十二生肖》成龙本质上是想拍成一部带有强烈成式幽默风格的功夫冒险电影。
然而可能是汤姆克鲁斯《碟中谍4》给成龙留下了的印象过于强烈,以至于《十二生肖》在表现层面上变成了力拼《碟4》的科技成果展,比如说3d打印vs立体人脸雕刻,全息扫描手套vs攀岩手套,成龙就像机器猫一样,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发明,致敬之情溢于言表。
只不过相对于《碟4》,每一样产品都带着三星的硕大logo特写,广告植入之明显,让电影高下立判,有了一股浓浓的山寨铜臭味。
全剧真正能够拿出来说事的,只有开头的天门山轮滑追逐戏以及结尾的“飞龙在天”空中特技表演。
其余的将近100分钟的剧情,在莫名其妙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显得支离破碎,并且充满了荒诞感。
我不能理解一个可以在法国留学(或者工作,who care)的现代知识女性,怎么就突然在古堡里化身为爱国主题站的讲解员,balaba……你说的那些话小学生都不要听好不好,竟然还“设计”了桥段,在中英法三种语言之间轮流“强奸”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不能理解一个他妈的一百多年(或者二百多年,who care)都没人发现的岛屿,怎么就像舞台剧一样,呼啦一下挤满了寻宝的人、追债的人和所谓的国际海盗。
拜托,追债的你赤手空拳,你连中国城管都不如啊。
还有那个集各国语言精英的海盗,你们不是来打劫的啊,你们是马戏团科班出身的吧?
好在成龙没有要求权相宇说韩语,中日英法泰西语的出现,彻底凌乱了我的听觉。
这种拼盘式、毫不过脑就来咯吱观众的行为,就是企图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
不幸的是,由于《泰囧》的存在,《十二生肖》中的这些抖出来的笑料包袱变得和切糕一样沉重,被马蜂叮成西游记金角大王一样的海盗也无法让我改变这一观点,反而让我觉得电影已经脱缰到远离现实的童话世界。
不得不承认,人比人气死,货比货要扔,《泰囧》中范冰冰的出场让《泰囧》完美画龙点睛收尾,而在《十二生肖》中最后露脸的舒淇和吴彦祖最多让我“呵呵”,对于剧情毫无推动和呼应的明星,其唯一存在的价值难道就是在证明大哥在业界的号召力吗?
客观的评价,《十二生肖》中成龙的表现可圈可点,无数个向曾经的自己致敬的动作设计,让80后的我们大呼过瘾,仅就大哥一人来说,完全可以给出4星以上的赞誉。
但是应该被拖出去枪毙的编剧,让本片的剧情呈现出严重智商不足的倾向。
成龙其实应该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砍掉多余的角色设定和价值弘扬让这部电影成为自己独家表演秀。
因为我相信,弘扬宗旨一定是通过电影语言传达出来的,如果通过生硬的对白嫁接,动作电影就会在一秒钟变成宣讲机器。
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蜘蛛侠披着星条旗爬摩天大楼。
大哥,不要把自己变成董存瑞,就做自己的成龙不是蛮好--为了不拉低智商,管你水军千万,没功夫和你们扯淡。
他是神啊,不能说半点不好啊。
拿年纪做神盾啊这饭菜,不考虑口味,还是好吃的你们骂娘半天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不?
蔺相如说廉颇,你人是不错,就是拉的屎臭然后出门就被围殴啊那我承认这坨是香的,我给这坨五星,可以了吧--2013年了,《十二生肖》也快下映了。
最后说一些话吧。
也不知道哪些满嘴脏话的喷子能不能看进去,因为讲道理和逻辑的,就不会是喷子了。
这部电影中作为演员的成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这部电影中作为编剧、导演的成龙,是迷失方向的。
而这部电影,对于爱屋及乌的人来说是好看的。
但对于真正希望中国电影变得越来越好的观影者来说是不合格。
很可惜,对于豆瓣影评来说,永远是给予一部电影评价而非对大哥颁发终身成就奖。
所以,这部电影依旧是两星左右的水平。
看现在的成龙电影,好像长大了还回头去看小人书,想找到点儿时赶脚,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好捉急,好难过啊。成龙电影早就该走007路线,每两年一部,导演不断换血,双赢、多赢。……现在也来得及。
剧情单薄,群戏失败,仅存的成龙个人秀,也已不复当年。
最有趣的是用grandfather的人骨干掉那人的时候 后边真是越来越精彩 不愧是JACKY CHAN
十几二十年前的片子听成龙喊一句爱国口号或者类似的,你会觉得那是发自肺腑振奋人心的,现在只会觉得着急参政了吧。角色设定和动作设计很多是延续自飞鹰计划,复古一些没什么不好,但是演员表演和台词充斥着各种做作、山寨气息,更别提各种不堪入耳的原声音乐,一星完全是给这么大岁数还玩儿命的大哥
大杂烩一样的明星阵容演绎着动画片式的故事
不过不失3788张蓝心的大长腿,轮滑衣,3D打印.各种一帆风顺的计划,权相宇身手似成龙,那段船边小打明显是成龙的套路.富有,倒霉,又没有什么背景的因为奇怪的富翁.
三方抢夺+天然呆妹子,有种飞鹰计划续篇即视感,能回归动作喜剧还是很怀念的··但论质量我已经很努力的多给一星了
打分纯粹是为了成龙的不容易
动作好看就给五星!强大的卡司啊!女主有点败笔 主题还是主旋律 成龙大哥打了这么多年 也够累的了
说实话,很好看,比泰囧好看。养眼又好笑,不做作。在家看的话四星,电影院五星。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British Museum看到那些被劫掠的国宝时的心情。可惜电影过于生硬的灌输政治正确,不然可以多给一颗星。
#影评#刚看这部贺岁片,几乎是《飞鹰计划》的续集,一贯的成龙风格,搞笑指数似乎比以前那些作品还要高,有些无厘头。只是通篇的正能量在当下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最重要的是,成龙回来了,要知道,玩命的成龙才是好成龙
向一个时代远去致敬。三星送给这个不怕死的男人。至于电影,算我没说!
典型霸王龙贺岁动作喜剧片。只不过这回更爱国更和谐。片中张蓝心一本正经的民族大义爱国愤青的调调让人恨不得把她扔下船去。丛林情节就像海报那样二逼。3D效果为零。所谓电视新闻画面山寨感极强。成龙的动作喜剧耍宝功夫是一流,但片子不敢恭维,不比泰囧好到哪去。那些客串一两秒镜头的明星是闹哪样?
我客观的讲这个电影已经算很不错了,有惊险有刺激,有搞笑,我不知道现在人的欣赏水平有多么的高
成龙影业
说教好讨厌
古董都是假的
动作10分 剧情0分
刻意的高科技,刻意的爱国宣传,刻意的配乐,甚至连成龙招牌的杂耍打斗都比过去要突兀许多,过度用力反倒失去了成龙早年作品的自然流畅。也难怪,大哥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以他近年来好大喜功的做派就不难理解作品流于肤浅的气质了。但话说回来,这么高的票房,一起口碑就都是浮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