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很优秀的恐怖电影,评分完全值得更高。
但看评论区就知道,许多男观众是代入不了的。
这部电影特别就特别在(主要)受害者都是女性,且施暴者对她们行凶的手段特殊,然而这恐怕也让许多男性观众无法“感同身受”了。
作为一部恐怖电影,剧情完整 叙事手段优秀 悬念足够 恐怖惊悚 演员演技有,可以说没有什么缺点了。
评论区说得很对,女性更能体会到这部影片的恐怖,觉得不恐怖的(男)人,不仅仅是艺术鉴赏能力差,共情能力也很差,现实生活里恐怕也是个很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可能成为受害者,只会也只能够代入施暴者。
看完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或许我所看到的是beth曾经发生的亲身经历,也是她以自己的视角所撰写的《噩梦娃娃屋》。
影片采用的是妹妹beth的视角,她是我们这部电影中的第一主人公。
影片一开始,姐妹二人和母亲一同前往姨妈的娃娃屋,她在车上为母亲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里首先告诉观众beth的人设,她是一个热衷于恐怖小说的女孩。
在糖果卡车行驶到旁边时,姐妹二人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也是后续中二人对于这噩梦一般的遭遇所展现的不同状态。
在看报纸时,已经点出糖果卡车内的人是什么身份,也预示着这部影片的大体流程便是这一家人vs杀人犯。
在遭遇袭击以后,beth的视角开始发挥作用,在她的幻想中母亲活了下去,大家都成功活下去并且自己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后大火,她拥有幸福家庭,但唯一的变数是那个疯掉的姐姐,此时的姐姐便是唤醒她来到现实的关键,疯掉的姐姐便如同大家经常所说的“你已经昏迷了八年,看到此条消息后你将开始苏醒。
”,母亲在离开她说要去报警,或许这时beth就已经有所察觉,但幻想母亲留下的那句话又好似beth潜意识里恐惧面对现实的警告。
可beth还是醒了,她发现一切都是假的,她并没有长大,也有幸福的家庭和母亲,更没有那本让她大火的小说,她只有一个被打的鼻青脸肿但依旧在安慰自己的姐姐vera。
她先是无法接受的哭泣,她埋怨于姐姐将她拉入现实,让她面对她不想面对的一切,姐姐Vera给予她安慰,并告诉她不要哭泣不要出声,这是Vera已经经历过的,她知道了哭泣与反抗会得到更惨烈的代价,她想让妹妹不要再受那么多痛苦。
杀人犯巫婆,有人说他是个女人,还有人猜测他是个母亲,因为他对胖子有一股偏执的爱,为了胖子愿意去杀人绑架,可我觉得他就是个男人,如果真的说他与胖子有任何关系,那也应该是一个父亲,偏执的爱为何成了母爱?
beth有幻想症状她的母亲安慰她鼓励她写作,写作是最有效抒发的方式之一,她有意引导女儿找到安全且友好的爱好,并鼓励女儿去实现,这才是母亲的选择。
如果说巫婆身上有母爱,那也只是一个有着异装癖或者说心理缺陷的男人,他或许在幻想自己是个母亲,以自以为是的方式表达所谓的“母爱”……姐妹俩出逃的那一段镜头突然让我对这个影片感到强烈的泪意,本来是抱着“看恐怖片肯定是吓人啦”的想法,结果看到这里我只觉得这种亲情的加持,也是beth和vera坚强的理由之一,她们像两朵相互攀附的花,但并不羸弱也不艳丽,只是随处可见的、不起眼但生命力旺盛的花而已。
当二人再次被抓回去时,beth又一次回到了她的幻想里,母亲是她幻想世界的常客,也是她内心的指引,母亲遵从于beth内心的逃避,让她留在这里不必再面对这一切,也在beth选择回到现实以后,给予了她肯定。
或许这就是beth的成长,也是她从因逃避进入幻想世界,变成自我选择回到现实世界中。
结局时,beth看到了妈妈的鬼魂站在窗口,只为她指引了打字机,写作是抒发自我内心和情绪最好的方法之一,一直如此,可以当做母亲直到最后也在鼓励着beth写下去,因此当一切结束,beth依旧和别人说起“我喜欢写故事。
”而后她看向镜头,或许就是在说,“这就是我的故事。
”
人在极度痛苦、绝望的时候,自身力量又太弱小不足以反抗外界压倒性地打击的情况下,会出现沉溺于幻想的倾向,区分不了现实与幻象、失去现实的时间概念。
在小孩子的身上尤为常见,也是精神分裂的早期表征之一。
人的意识像被从肉体中抽离,在自己的幻想中过起了期望中的“别人”的人生,好似古代闲谈中的“灵魂出窍”。
说美梦成真、“大女主”的成功故事的影视小说数不胜数,但把“绝望”“无法挣脱的痛苦”“暗无天日的窒息”“惨绝人寰也无法原谅的心理创伤”高度还原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那种让我痛到难以忍受、不能抱着一丝丝侥幸的态度看完的,也只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这部冷门惊悚片了。
意识像个终于承受不了家暴的女人一样,用最后的力气,不顾一切地逃离了现实的暴力。
即使代价是失去了肉体这个尘世中唯一的“家园”。
如果你从未被从精神上摧毁过,不是因为你太坚强而是因为你还有那么点幸运。
我深知这一点。
比起那些被放逐在精神的荒原里永世不得超生的人,我们还能在阳光下微笑、嬉戏,拥有平庸的小幸福,能用高高在上的心理去妄想他人的倒霉是因为他们“不坚强、不勇敢、不聪明”,唯一的原因是我们还有那么点幸运,而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勇敢、聪明、坚强”。
母亲带着姐妹俩搬到亲戚的房子里。
妹妹喜欢写恐怖故事,姐姐不以为然。
途中遇到了一个糖果车跟她们鸣笛。
目的地房子很诡异,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玩偶。
母女三人遇到了两个歹徒,姐姐被抓走,妹妹因为来例假被暂时放过,母亲看到女儿被伤害大发神威,干掉歹徒。
妹妹长大后成了恐怖小说作家,有了爱她的丈夫和儿子,写出畅销书功成名就。
然而姐姐和妈妈一直住在旧房子里,姐姐精神失常,忘不了被伤害的那天。
于是妹妹回到老房子看望妈妈和姐姐。
妹妹耳边永远有姐姐的惨叫声,姐姐面孔总是鼻青脸肿。
细细的铃声,总是昏黄的灯光,妹妹在姐姐的呼唤中醒来,原来幸福的生活是妹妹的臆想。
事实上,妈妈在当天晚上就已经遇害。
妹妹在巨大惊吓中沉入自己的世界,虚构了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幸福生活。
其实姐姐比妹妹坚强的多,妹妹被吓坏了,只会逃避,姐姐这几天一直独自面对变态凶手,被侵害虐待。
与幻想中正好相反,是姐姐保护了妹妹。
后来,妹妹勇敢冲破臆想,回归残酷的真实世界,与姐姐一起出逃,最终被警察救出。
说实话,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迫害女性的电影,尤其是看到女性因为力量体型差距而被虐打迫害,气得我浑身发抖。
而导演的角度和观点也很重要,镜头语言通常代表导演要表现的,究竟是反对对女性的暴力,还是猎奇,甚至带有一种嗜血的兴奋?
导演是否友好,导演想表达什么,通常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
不说了,大家用心体会吧。
刚才看了别的评论,说受害者在遭受暴力时会类似被冻住而无法反抗。
嗯,我想起女巫布莱尔最后,女巫要杀女主时,让另一个男生面朝墙壁站着,听着女主的惨叫。
我能理解人处于极度恐惧之下,放弃抵抗,太能理解了,我们都是人。
但还是要说,姐妹们,如果真的不幸遇到困难状况,千万不要被冻住,鼓起勇气来,起码做些什么,不要放弃,不要只是抱住头尖叫,为了自己,勇敢一点,说不定会有一线生机。
就像妹妹,最终没有躲进虚假的幸福中,勇敢地回归现实,反抗,最终和姐姐一起等到了救援。
如果妹妹弃疗了,姐姐一个人没有机会逃出去遇到警察。
自助者天助之。
当然,还是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女孩,都不会遇到这种危险。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幸运一点。
当然要冲。
节奏推进地很突然,就这么突然地变态就出现了,就这么突然地闯到了屋子里,就这么突然地被强大的妈妈反杀了,姐妹自此就分开了。
直到妹妹成为了知名的小说家回到了旧物,整剧开始笼罩在一种不知名的恐惧中,就像一个黑手,你知道有问题,但你想不到问题在哪里。
你觉得有阿飘,你又觉得好像并没有。
直到故事突然地有了一个翻转,你才发现,原来之前的感觉是对的,又不全对。
亲情在剧中显得很有力量,姐妹情也很真实,最后的那个结果也很耐人寻味,看完以后我还是看了影评的。
整个剧情很紧凑,血腥程度一般,悬疑的氛围较重,有翻转,相信我,看完你不会失望,
凌辱,女性生存必须要经过的考验?
可能遍体鳞伤,可能就此残破,可能死亡。
片尾的一幕,逃出魔屋的少女恐惧继续。
成年男性对毫无防守之力的少女说:“我们恐怕要单独待三四十分钟了!
” 而伤害一个少女,三四分钟就够了!
性骚扰、威胁对于女性来说,无处不在。
这两个词幻化成人形,就是剧中两个坏人的样子。
被解救后,女主被抬着出屋子。
屋内走廊上,她看到了很多肢体残疾的人偶娃娃。
屋外,几个狗笼子里,她看到了被关着的没穿衣服的人偶娃娃。
不仅没穿衣服,还摆出了各种与污秽物的凌辱模样。
镜头一转,垃圾桶里还有两只人偶娃娃。
一只穿黄色裙子,一只穿蓝色裙子,一个头发浅,一个头发深。
恐怖的是,主角姐妹俩此时的裙子也是一蓝一黄!
好怕,这些人偶娃娃都是真的!
让女人瑟瑟发抖的恐怖片……
有不少人看这部电影觉得极为混乱,其实我觉得,所谓的混乱,主要是因为里面穿插了妹妹的幻想世界。
最开始,母亲独自带着两个女儿,搬去表姑的家里,然后因为疏忽大意,歹徒轻松潜入家中,首先袭击母亲,胖子拖着两姐妹下地下室,到母亲反转想击倒那个长发歹徒的时候。
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分支点,沿着电影的角度来说,就是母亲成功击败了两歹徒,拯救了整个家。
而妹妹长大后,甚至因此写了一本小说,大获名声,嫁了个好丈夫,还生了一个儿子。
而以前那个相处得不好的姐姐,反而因着过去的困扰,得了精神病,只能躲在地下室里面,身上满是自己造成的伤痕。
直到有一天姐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以后,那些本该已经死去的歹徒,仿佛被召唤一样,重新出现在家里。
妹妹一再的质问姐姐时,却被姐姐的耳光给打醒了。
原来,现实是,第一个分支点的时候,她们的母亲并没有成功击倒任何一个歹徒,在餐厅互殴的那一部分,已经被歹徒杀害了。
接下来的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妹妹脑海中的幻想,逃避现实。
这个时候,距离母亲被杀,应该最少过去了5、6天,因为妹妹没有被那个胖子伤害,是因为她的初潮到来。
而姐姐知道接下来妹妹会被带上去,她不得不唤醒这个沉迷幻想的妹妹。
大概,她害怕,如果妹妹一直在幻想中,突然被胖子的伤害惊醒以后,恐怕那个反应会触怒对方吧。
毕竟,她是这样教妹妹的,不论他做什么事情,不能反抗,也不能哭泣。
而这些血的教训,是用她被打的变形的脸上,还有身上看不到的伤换回来的。
然后回到主题,清醒过来的妹妹,终于知道自己的幻想是从哪里来的,墙壁上的旧海报,那是她的丈夫,小丑的图片,那是她儿子,连角落处摆着的动物标本,都成为她幻想中的一只小狗,甚至那个采访她的主持人,在这个凌乱的地下室里,所有能见到的,都能放到她的幻想世界里面。
接着,就是妹妹被带到楼上去,一路经历的,包括被化妆、被手扣束缚、姐姐的惨叫声,这些在她的幻想世界里面,仿似不经意间看到过,又触目惊心的东西,原来都是她在现实世界中,无意识间接收到的真实投影。
只是当时她沉浸在幻想中,不愿意去的正视而已。
但某种程度来说,她确实比姐姐更有计谋,从她藏起来的发簪,和扔出窗外的打字机,到她故意藏在镜子后的举动,都能看出来。
但是毕竟她还是年纪小,又慌乱,想不起来镜子只要被打开那个娃娃,就会大声作响的事情。
接着,就跳到两姐妹成功逃出去,然后遇上警察,又被抓回去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应该是那个长发歹徒开着车子来追她们两的,所以回去的路上,也是开着那辆糖果车的。
路上,妹妹精神崩溃,又一次陷入幻想世界,这一次,姐姐的呼叫并没有起任何作用。
姐姐回到幻想的世界,她在一个酒会上,她的母亲安好的在那里,和她庆祝自己的新书大卖。
甚至,她最崇拜的作者,也给她一个极高的评价,你的书不能再改一字一句。
但是,关于姐姐的投影,再一次出现在她的幻想世界了。
隔着一扇玻璃门,姐姐在那头尖叫呼喊,母亲在她身后说,那个世界充满罪恶和恐惧,你还要去吗?
这个时候,无论她是否清醒,她还是对她的母亲说,不论如何,那都是我的姐姐啊。
于是,她再一次一头扎向现实世界。
确确实实的撞破玻璃,这一次,她真的鼓起勇气,去反抗,用尽所有力气,去对抗那些她恐惧的魔鬼。
当然,最后击败两个歹徒的,还是警察手上的武器。
但是如果没有妹妹之前的殊死拼搏,我相信,她们两姐妹,根本等不及警察的到来。
以上就主线剧情的部分,下面说一些细节吧。
其实这部电影整个过程都是蛮有条理的,一开头妹妹在杂货店里面看到的报纸,就说出有入室杀人的变态凶徒了,他们不光杀人,并且特意只杀成人,不杀家中未成年的少女。
甚至,妹妹当时就对着报纸读出,他们就是针对你(姐姐)那样年纪的少女。
然后再回想,她们一家人开着车子在路上,那辆糖果车从后面开过来,经过她们的时候,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已经盯上她们,作为新目标,从公路到杂货店,他们一直跟着。
到最后她们被警方救出,在屋外看到母亲鬼魂指着的,屋外地上的打字机,到站在警察身边,对两姐妹惨重伤势惊呆的,那个杂货店的老板娘。
导演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都一 一填上,基本没有什么多余、无谓的镜头。
最后,关于两个凶徒,胖子非常明显的,智商有问题,但是他也同时有成人的欲望。
所以才会有嗅闻少女下体,这样的举动。
当然,他的处理方式也是变态的,通过灼烧对方来获得快感。。。。。。
而另一个长发凶徒,在评论区居然有人说那是个女的,大哥,拜托,你们看看他的手臂、肩膀什么的,那个怎么可能是女性啊。
说是胖子的父亲什么的,还比较可能,当然,也可能是两个心理变态刚好混一起而已。
7.1的评分还算是中规中矩,恐怖片评分普偏偏低。
就比如恐怖片中的神作林中小屋,也才7.8分。
这就让人有些迷惑了。
话说本片和林中小屋同样是一个故事架构,但发展不一样而已。
大家都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开启虐杀模式。
本片不俗的地方就是女主的幻想与现实中不断转换。
然而也就止步于此了。
一直在等待女主最后一次冲破幻想后开启外挂模式解决掉两个大变态,怎么就怎么就来个警察开了两枪把问题给解决了呢。
全片和大多美国类型恐怖片一样,女主一直在大喊大叫中度过,两杀人犯一个骨瘦如材毫无战斗力,一个虽然身材魁梧,但脑子全无,女主要是爆发杀这两人不说简单,但也是没有什么难度吧。
其实这些本就是恐怖片的通病,但是我们看人皮客栈的时候,为什么看的那么爽,不就是主人公后期爆发反虐杀反派。
但是就在精彩刚来的时候,结束了没了。
卧槽,我刚兴奋的时候,你却说结束了。
你想想,这是多残忍的事情。
Q1,如何理解妹妹看到妈妈和变态打斗时只会抱头乱嚎?
刚开始看到妹妹这个反应心里恨的牙痒痒,傻逼啊!
上啊!
干啊!
其实看到后面再去联系导演在之前的一些细节和铺垫就很好理解了。
姐姐跟妈妈告状,发现了妹妹yy的自问自答的采访稿。
还指责妹妹害怕男孩害怕血害怕自己的影子,透露出妹妹的逃避型人格。
导演也想借此展项妹妹从逃避从yy到面对现实到勇敢的转变。
所以说妹妹看到妈妈和变态打斗必须,只能战五渣抱头乱嚎。
Q2,最后逃出来没有?
我倾向逃出来了。
妹妹每次yy里的人和物都是现实中周边的照片物体的投射。
姐妹花逃出来之后,遇到警察,影片已经明明白白说了具体地点和线索,即使后面被double kill 。
妹妹在车里还是yy,舞会里有死掉的警察。
如果说最后警察救出来之后,进了救护车都是yy按照导演前面的风格应该会有现实中投射的人,包括最后单独相处的那个医生,完全很陌生。
并没有明确的线索指向逃出来是假的。
至于妈妈指着地上的打字机,很明显是鼓励写作。
整个电影妈妈都是一直最鼓励妹妹写作的,而且妹妹之前说过一句我永远不会丢弃打字机。
妹妹的yy世界里,有成年自己用打印机写作的画面,很大可能就是这个yy有妹妹成年后的润色,把自己身处的现实和当时结合。
所以这个电影应该是倒叙...Q3,有没有别的结局可能?
开一下脑洞。
可能从姐妹在杂货铺看到报纸后,的所有全部都是虚构的故事。
路上遇到的糖果车可能是真的,但也许里面的人真的只是路过。
毕竟妹妹很喜欢yy,yy就要调用所有一切看到的的元素....整个电影除了开头有yy的动机,后面全部是小说。
yy中的现实部分可能就是成年妹妹的现实。
然后把现实的人投射到过去,变成墙上的照片,啥啥的...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妹妹在担架上说自己最喜欢写小说,不合时宜的话或许就是暗示这一点。
2018年,悬疑惊悚恐怖犯罪电影《噩梦娃娃屋 | Ghostland》其实这种犯罪带有虐待情节的电影,我从情绪上还是挺反感的说。。
容易影响心情,没想到还是让我看完了。。
唉。
虽然我承认中间好几次,吓我一大跳,但是手法确实挺低级的,有时候甚至充满恶意。
感觉还是不舒服。
元素运用不少,老屋,娃娃,变态,洛夫克拉夫特都用上了,但是感觉故事的拼凑感还是很强的,仔细想想好些设置基本没毛用。。
拼凑出来的违和感确实大大提升了。
洛夫克拉夫特+人偶只是道具?
Taylor Hickson 因为拍戏 被玻璃毁容,70多针呢。。
其实这对于靠脸吃饭的女演员真的是非常致命的,其实也确实侧面说明,这个剧组是不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还好电影的评价还算不错,不过毕竟这类题材还是有争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距离佳作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吐槽下,这两个智商不高的变态灭门这么多家都没被抓到,大摇大摆的街上跑,从最后杀了警察还能回原处的智商。。
感觉还是外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减分项比较明显的就是 都2019年了,还不知道补刀吗?
还有告诉小朋友们出门在外不要随便比中指。。
电影虚实结合的心理描写倒是有些亮点,各种小反转也是意料之中,不过效果还可以,至少及格了。
惊悚感有了,但是绝望的感觉还是没到位,只是为小演员再加一分吧,为艺术献身致敬。
-我是娃娃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没想到吧,这是和克苏鲁还有娃娃基本没关系的恐怖作品。
看了介绍还是有深度的
这个反转绝对可以的[强]我还想这个ptsd那么牛逼的啊,已经达到暗示的顶峰了.故事虽然老套了一点,无非变态虐杀.但是通过精神崩溃产生的臆想推进剧情很有意思.但是剧组让姐姐的角色去撞真镜子后受伤,7厘米?20针?在脸上,人家演员还他妈要不要继续演艺事业了?辣鸡剧组我打1星.片头提了克苏鲁之父,我还以为是克苏鲁主题恐怖片,结果不是啊……小小残念😂
没想到最恐怖的竟是我自己
有一类恐怖片是属于化妆师的。
不讲逻辑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把恶魔设置成五大三粗的智障?
比较压抑,没什么惊喜。
瑕不掩瑜。个人2018恐怖片最爱了。可能是主观很害怕这种娃娃…虽然觉得结局如果假如那个警察也是个坏人,姐妹俩又落入凶手手中会更完整些,或者反正,再来个反转。但生活太苦了干嘛还要be!!而且总体还是不错的!妈妈抱着Beth跳舞时那几句话本来以为很有深意(把你吃掉啊什么)结果就是,其实只是幻想?有一些单薄…不过Beth最后是咬了他几口…天啊真的越想越可怕,好戳我啊!😭😭😭而且女主好惨啊…冉冉升起的新人毁容了,一辈子都完了啊…好惨…
emmmm,预期过高,后面有点太一惊一乍了,而且bug有点多啊
妹妹的清醒与成长,可怜的姐妹俩
一部充斥着燥郁感的恐怖片,动用一切能用的手段使你燥郁,全片尖叫连连,不停的在施虐受虐与一张张娃娃脸上来回切换,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变态杀人事件,生生被五迷三道成一个具有灵异感的玄儿,或许有人欣赏这种调调儿,但我不吃这套…
全片两姐妹一直在尖叫 不过现实与幻想的结合这个创意还多不错
看这部心理难受程度仅次于两部唾弃坟墓。一个低智猪,一个假女人,鲨了母亲,残害两个未成年女孩,把她们打扮成娃娃监禁,虐待,猥亵,强奸,妹妹因为想象力丰富假想自己被解救了,成为成功小说家,拥有幸福家庭,母亲和姐姐还好好活着,最后从这个虚假世界被姐姐唤醒。结尾好歹jc给力,虽然两个巡逻的因为大意便当了,但是之后支援的和赶来的群众都是正常的有同理心的人类(多少月亮还是圆的),这故事放现在看,简直是真实映照现代这个糟糕的世界。只不过有的地方连最后的解救都见不到。最后她们被抬出时娃娃们被关在笼子里。为何恐怖片都是攻击后不补刀,不补刀,不补刀,电影里不补刀的下场有好有坏,现实里不补刀的都……。女演员真美。法国和加拿大恐怖片变态起来是真变态
三星半吧,结局平庸,其他还不错
年底冲量,啥都看,不挑😂不过这部的结构还挺有新意的,算是不落俗套。
电影提到了rob zombie,这部电影也确实够rob zombie,脑子没点大病拍不出这么病态+唯美的电影。
多重现实,乌漆麻黑,画质极差。
整个剧本完成度蛮高,没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穿插和闪回到结局,都把妹妹的臆想症交代清晰。本片的惊悚并不在于各种惊叫、虐待、血浆,而是把这些惊悚元素聚焦起来衬托反应妹妹的病态心理。如果结局去掉警察成功解救的元素,留下一份无尽的沮丧和绝望,打破常规,也许更好。★★★☆
好随便的东西,写论文时到处复制粘贴
两姐妹太可怜了 T T 第一次两人逃出来奔跑在树林的弱小身影,让人看了泪奔~妹妹为了逃避残忍的现实,只能靠臆想来活下去 T T
看了一半已猜到导演的套路。愿世上无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