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导演

地球最后的导演,The Great Director

主演:宁浩,贾樟柯,张子贤,张婧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地球最后的导演》剧照

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2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3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4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5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6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3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4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5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6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7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8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19地球最后的导演 剧照 NO.20

《地球最后的导演》长篇影评

 1 ) 电影消亡之际,世界会记得他们曾经来过

最近很喜欢的短片,看着评价有点两极分化,来谈谈自己的拙见。

“穿过站台,送走小武,世界很大,我们江湖再见,朋友们,让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开头就出其不意,一系列的反转打破观众的心理预期你以为这是在KTV?

不,这是在拍电影你以为这是在拍电影?

不,这是电影博物馆演示拍电影我记得上一次看这种打破观众心理预期的设计还是《喜剧之王》你以为这是丧尸恐怖片?

不,这是在拍电影你以为尹天仇是导演在拍戏?

不,他就是个跑龙套几个镜头已经把未来电影的处境和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仰拍楼梯上寥寥无几的观众,高高在上,犹如动物园参观之感,左边的海报写着“近代电影拍摄重现”的字样,用场景刻画出电影行业萧条悲凉的一面,每一处细节都是在深化“地球最后的导演”这个点。

镜头切到贾导的中景,衣服上白底黑字“导演”,既让人忍俊不禁中又多了一丝辛酸。

“五十年前谁敢跟我喊停?

”导演内心底真切的愤怒和被现实压迫的无奈。

导演曾是电影的缔造者,艺术的追求者,而如今却只是为了取悦大众观众 ,往昔的电影盛世一去不复返,甚至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

总体开场便抓住观众眼球,没有拖泥带水,轻描淡写但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故事设定在人们心中开始变得更加清晰和立体。

到浩子这里,不好意思马龙白兰地我真的会笑死哈哈哈哈。。。

一些诙谐的戏谑和恶搞,气氛又从上一幕的沉重变得轻松。

后面没有特别的感觉了,接着是酒吧的part。

尬舞真的很有趣哈哈哈哈哈。。

三个人聊天那里真的很喜欢,亿些凡尔赛哈哈哈哈说话的艺术“都是些野生动物 狮啊豹啊熊啊有时候没有几十亿 也就十几亿”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自嘲式油麦“电影分析 分析有什么好分析的”(我真的狠狠共情了,谁懂乌乌 有什么好分析的)。

贾科长说 不要对他的作品过度解读 电影是要灵魂感受的。

读懂导演的设计和心思固然重要,但带着分析为主要目的去观影,往往会觉得有心理负担,要是看不懂了就是无效的了,大家都所推崇的自己get不到是不是就是水平的问题。

但艺术哪有什么正确答案,想起《信条》里的一句话:“如别试着理解,要去感受。

”如果大脑不能给你答案,就让心灵去回答这个问题。

如《头号玩家》一般的一帧一彩蛋的模式不存在的《太原往事》- 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至今连个海报都没有的《在清朝》 -现实中疫情时代下艰难生存的电影行业虽是所谓科幻片但五毛特效和人工智障处处透露着中二的气息导演演戏很有趣,贾科长比宁浩差了点以悲剧为内核的喜剧电影申遗结果的戏剧化实际上却也早已注定两大导演苟延残喘时最惦记的却是因为少投一票没拿到最佳导演-深入到骨子里的热爱,我可以不活,但不能质疑我的作品不要质疑一个山西人应该怎样做面,放多少水多少面粉都是经验之谈,是祖祖辈辈实践出来的经验,不像机器人只会死守黄金比例。

就好像拍电影,不能只讲理论而没有实践,镜头怎样组接场面怎样调度,没有哪一本书能清清楚楚地写出来,同时观众也是众口难调的,有人喜欢多放水有人喜欢多放面粉,不是规规矩矩就可以被所有人接受。

就如同这部短片,有人看到导演的自恋,有人看到对过往成就的自嘲,有人看到对当下电影产业的自省,何为优秀,何为最佳立意,皆取决于观众自身的看法。

为什么母猪体外受精技术会取代电影申遗的名额?

(救命怎么我学的东西未来都要死了哈哈哈 选生物的编导生躺枪)其实还是一句话,要是连饭都吃不饱了,谁还想着搞艺术啊?

为什么搞话剧的比搞电影的先死?

其实显而易见了,内容和形式上所表达的东西话剧都不及电影的丰富,话剧有时候确实满足不了观众对视听的追求,再现实一点,就是疫情期间不允许聚集呗。

电影也是如此,只不过电影并不仅限于电影院,还有各种流媒体啥的,传播途径更广泛和多样,所以即使是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也还能苟延残喘。

当然上面的话都是我瞎编的,毕竟贾科长也说了,不要对他的作品过分解读对吧。

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结尾没跑了。

贾科长和宁浩从医院跑出来,开着自动驾驶的三轮车,来到海边五元自选电影,在商业片和文艺片的一番拉扯后,终于有一部能整合两大导演审美的电影了,看到屏幕上放着《火车进站》,泪莫名就想飙出来了。

蓝色的海边 黑白的屏幕 先是想到今年戛纳的海边放映场了,想起一句话,“至死不渝的浪漫”。

然后就是什么叫作“殊途同归”,文艺片和商业片本来就不是一个对立面,无论电影产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大家的初心其实就是想好好拍电影,拍个好电影而已。

在电影濒临消亡之际,地球上还有人记得它是如何诞生的,这种感觉,真好啊。

就像是我们都在这世上走了一遭,最终弥留之际还有人记得,你来过。

“老塔的电影每次看都想睡觉。

唉你这审美…你也别老是长镜头了刚才那是费里尼,不是安东尼奥尼听不懂外语…”当大师们的名字轮番轰炸时就犹如在脑海又放了一段短暂的电影史,那些经典的名字,会在岁月蹉跎不断冲刷中,在大家的内心中,变得愈来愈清晰。

最后,火车进站,电影没完。

 2 ) 中国有科幻电影吗?

1.地球最后的导演-贾导的普通话有点出戏,结尾挺好,升华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都跟不上时代的浪潮了。

2.杀死时间-就是无限月读,没必要去谈论意义,没必要,未来是什么,看看爱死机怎么拍的,当代文化认知未来就是爱、死亡、机器人,这三点是主线,老生常谈了,这方面的影像现在也越来越多,没必要去探讨什么意义,过时了,就跟着时代文化玩就行了,意义自然显现,留给观众不好吗,或者说当代文化认知的意义就是破碎的;导演做的那些影像实验也很反感,学别人学不到精髓;再说了拍“时间”主题很大,很难拍,也最深奥,最吸引人,片子可配不上这个名字。

3.一一的假期-道具组您可用点心吧;导演您还是去拍三流广告吧;还有,取这名?

一一?

导演是想说: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不会变亲情不会变,片子主题和杨导的《一一》还比较合拍。

一边去吧,蹭热度别这样毁经典。

4.你好,再见-………还是理解不了这个设定;演的挺好,下次别拍了。

总结:为什么中国导演拍科幻片总喜欢映射现在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逃离不了这些藩篱?

什么是大众审美?

是没有想象力,还是抓不住时代文化的浪潮。

也许还是地球最后的导演指出的:电影已死,不,是中国科幻片已死,但影像长存,视听在当代更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老一代导演都在追忆黄金时代,新一代导演已成为市场的奴仆,或许没有“新一代”,那么,真正的新一代何时来呢?

 3 ) 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地球最后的导演》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一段关于时间的时间,是贾樟柯、宁浩对于电影现状的忧思,亦是他们写给电影的挽歌。

影片中涉及到多重时间,个人的与电影的相互交织,道出了贾樟柯、宁浩的电影往事,也写满了电影已休而我未死的虽生犹死。

影片以《小武》的一段场景开头,以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结尾,像是写了一段墓志铭,又像是点燃了新的希望。

贾樟柯顺口溜般的调侃着自己的作品,宁浩说自己“也有十几亿的”,他们诉说的是往事,是电影的辉煌,到了2065,成了孩子们口中的“盯着一块屏幕,傻看着”,电影成了过去时,说好的非遗,也被一只母/猪代替,望着银幕中贾樟柯、宁浩拼劲气力把电影器材搬上车,再结合片尾的《火车进站》,原来他们是想把电影送往远方,留存星火希望。

 4 ) 反正电影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流于表面的喜与悲。

这是属于迷影的快乐,但仅仅止步于此。

你能明确感受到那份追思逝去美好,怀念昔日年华的伤感,可总感觉哪里空落落的:悲从何来?

你们哀叹电影的死亡,可电影是怎么死去的?

它就这么不明不白被埋进土里,却没有人去问一句“为什么”?

因为短视频?

因为其他娱乐?

因为自己作死?

还是其他不能说的原因?

还是开放式结局?

反正,它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前面立着块警告牌,上面写着“禁止拍太多”、“禁止说太真”,稍微意思意思就行了。

不过呢,你要是结合当下人人挂在嘴边的“大环境”看,那可以明确地说,这就是艺术。

当然,我觉得比较好笑的是,我明明是b站大会员,但看这个片子,还是得额外花6块钱。

这感觉就好像我真的是花了门票钱,来参观“电影”这个非遗产业。

这倒是蛮像个行为艺术。

我偶尔会觉得,自己过去一边天天喊“电影很重要”,可是一天到晚也没看几部新片的行为,很愚蠢。

天底下的艺术形式多了去了,天天盯着那八大九大的艺术,装什么装啊?

如果有些艺术终将死去,那就让它先去死好了。

没准有一天,当机缘到了,它被人复活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5 ) 海滩电影院片单

附豆列:《地球最后的导演》海边电影院片单贾:浩子,你挑吧!

宁:哎呀,伙计选择障碍嘛,还是你来吧!

贾:那我就来了啊。

(此时的片单⬇️)

将军号 (1926)9.11926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动作 战争 冒险 / 巴斯特·基顿 克莱德·布鲁克曼 / 巴斯特·基顿 玛丽昂·马克

诺斯费拉图 (1922)8.21922 / 德国 / 恐怖 奇幻 / F·W·茂瑙 / 马科斯·夏瑞克 古斯塔·冯·瓦根海姆

少林寺 (1982)8.41982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动作 武侠 古装 / 张鑫炎 / 李连杰 于海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1902)7.81902 / 法国 / 短片 冒险 / 费迪南·齐卡

哀乐中年 (1949)9.3194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家庭 / 桑弧 / 石挥 朱嘉琛

黄金国 (1921)7.71921 / 法国 / 剧情 / 马塞尔·莱尔比埃 / 伊芙·弗朗西斯 雅克·卡特兰

南北少林 (1986)7.21986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武侠 古装 / 刘家良 / 李连杰 胡坚强

我不是药神 (2018)9.02018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文牧野 / 徐峥 王传君(宁浩夹带私货😠1)

神奇的扇子 (1904)6.91904 / 法国 / 短片 奇幻 / 乔治·梅里爱 / 乔治·梅里爱

火车进站 (1896)9.41896 / 法国 / 纪录片 短片 /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

小城之春 (1948)8.71948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费穆 / 李纬 韦伟

工厂大门 (1895)9.01895 / 法国 / 纪录片 短片 / 路易斯·卢米埃尔

月球旅行记 (1902)9.21902 / 法国 / 喜剧 动作 科幻 短片 奇幻 冒险 / 乔治·梅里爱 / 弗朗索瓦·拉勒芒 朱勒-尤金·乐可利贾:(点开《小城之春》)这个好。

宁:你要是看这……那就,那还不如看,这个(点开《少林寺》)(此时片单⬇️)

三生计 (1921)8.31921 / 德国 / 爱情 惊悚 奇幻 / 弗里茨·朗 / 丽尔·达戈沃 沃尔特·扬森

战舰波将金号 (1925)8.71925 / 苏联 / 剧情 历史 战争 / 谢尔盖·爱森斯坦 / 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弗拉迪米尔·巴斯基

少林寺 (1982)8.41982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动作 武侠 古装 / 张鑫炎 / 李连杰 于海

党同伐异 (1916)8.7191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历史 / 大卫·格里菲斯 / 丽莲·吉许 梅·马什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7.91915 / 美国 / 剧情 爱情 历史 战争 西部 / 大卫·格里菲斯 / 丽莲·吉许 梅·马什贾:浩子呀,你这个审美啊,一直短板没补上。

哎呀,看看人家咋拍(点开《偷自行车的人》)(此时片单⬇️)

少林小子 (1984)7.41984 / 中国香港 / 喜剧 动作 武侠 古装 / 张鑫炎 / 李连杰 黄秋燕

流浪女 (1922)7.61922 / 法国 / 剧情 / 路易·德吕克 / 伊芙·弗朗西斯 Gine Avril

受益人 (2019)6.5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爱情 / 申奥 / 大鹏 柳岩(宁浩夹带私货😠2)(这也夹得太离谱了点)

小城之春 (1948)8.71948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费穆 / 李纬 韦伟

小尼莫 (1911)8.31911 / 美国 / 喜剧 动画 短片 / 温瑟·麦凯 J. Stuart Blackton / John Bunny 温瑟·麦凯

忠实的心 (1923)7.91923 / 法国 / 剧情 爱情 / 让·爱泼斯坦 / Léon Mathot Gina Manès

铁路的白蔷薇 (1923)8.31923 / 法国 / 剧情 / 阿贝尔·冈斯 / Séverin-Mars Ivy Close

偷自行车的人 (1948)9.11948 / 意大利 / 剧情 犯罪 / 维托里奥·德西卡 / 兰贝托·马乔拉尼 恩佐·斯泰奥拉

定军山 (1905)9.41905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戏曲 / 任景丰 / 谭鑫培

疯狂的一页 (1926)7.81926 / 日本 / 剧情 恐怖 / 衣笠贞之助 / 井上正大 中川芳江宁:你这审美是一直都,长镜头……(点开《南北少林》)这个!

(此时片单⬇️)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8.91920 / 德国 / 悬疑 恐怖 犯罪 / 罗伯特·维内 / 维尔纳·克劳斯 康拉德·韦特

将军号 (1926)9.11926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动作 战争 冒险 / 巴斯特·基顿 克莱德·布鲁克曼 / 巴斯特·基顿 玛丽昂·马克

南北少林 (1986)7.21986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武侠 古装 / 刘家良 / 李连杰 胡坚强

罢工 (1925)8.21925 / 苏联 / 剧情 / 谢尔盖·爱森斯坦 / 马克西姆·施特劳赫 格里高利·亚历山德罗夫

福尔摩斯二世 (1924)9.41924 / 美国 / 喜剧 动作 爱情 / 巴斯特·基顿 / 巴斯特·基顿 凯瑟琳·麦奎尔贾:又是武打片……看它干啥了!

给你看个黑泽明的(点开《七武士》),也是武打片,看人家咋拍!

(此时片单⬇️)

七武士 (1954)9.31954 / 日本 / 剧情 动作 冒险 / 黑泽明 / 三船敏郎 志村乔

水浇园丁 (1895)9.11895 / 法国 / 喜剧 短片 / 路易斯·卢米埃尔 / François Clerc Benoît Duval

淘金记 (1925)9.21925 / 美国 / 喜剧 爱情 西部 冒险 / 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 马克·斯旺宁:哎呀,黑泽明看过了……听不懂外语!

(点开《少林小子》)(此时片单⬇️)

真人玩偶 (1919)7.91919 / 德国 / 喜剧 奇幻 / 恩斯特·刘别谦 / Josefine Dora Victor Janson

热带往事 (2021)6.1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温仕培 / 彭于晏 张艾嘉(宁浩夹带私货😠3)

哀乐中年 (1949)9.3194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家庭 / 桑弧 / 石挥 朱嘉琛

偷自行车的人 (1948)9.11948 / 意大利 / 剧情 犯罪 / 维托里奥·德西卡 / 兰贝托·马乔拉尼 恩佐·斯泰奥拉

将军号 (1926)9.11926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动作 战争 冒险 / 巴斯特·基顿 克莱德·布鲁克曼 / 巴斯特·基顿 玛丽昂·马克

七武士 (1954)9.31954 / 日本 / 剧情 动作 冒险 / 黑泽明 / 三船敏郎 志村乔

13号囚犯 (1920)8.01920 / 美国 / 喜剧 短片 犯罪 / 爱德华·克莱因 巴斯特·基顿 / 巴斯特·基顿 西碧尔·希利

祖母的放大镜 (1900)8.21900 / 英国 / 短片 / 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

少林小子 (1984)7.41984 / 中国香港 / 喜剧 动作 武侠 古装 / 张鑫炎 / 李连杰 黄秋燕

北方的纳努克 (1922)8.51922 / 法国 / 纪录片 / 罗伯特·弗拉哈迪 / Allakariallak Nyla

女巫 (1922)8.21922 / 瑞典 丹麦 / 恐怖 纪录片 奇幻 / 本杰明·克里斯滕森 / Maren Pedersen 克拉拉·庞特皮单

情场现形记 (1922)7.31922 / 美国 / 剧情 / 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 / 鲁道夫·克里斯提 杜邦小姐

古堡惊魂 (1921)7.01921 / 德国 / 剧情 悬疑 恐怖 犯罪 / F·W·茂瑙 / 阿诺尔德·科尔夫 Lulu Kyser-Korff

寻子遇仙记 (1921)9.21921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家庭 / 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 卡尔米勒

狂热 (1921)7.01921 / 法国 / 短片 / 路易·德吕克 / 伊芙·弗朗西斯 Edmond Van Daële

西班牙的节日 (1920)7.91920 / 法国 / 谢尔曼·杜拉克

微笑的布迪夫人 (1923)7.91923 / 法国 / 剧情 短片 / 谢尔曼·杜拉克 / 热尔梅娜·德尔莫 Alexandre Arquillière贾:听不懂你不会看字幕!

……安东尼奥尼!

咋地说。

宁:哎,这个是……这个才是安东尼奥尼吧!

贾:哎呀,刚才是费里尼啊!

那就不看安东尼奥尼了。

我看看有没有……这个好!

塔可夫斯基!

宁:哎呀,不行。

每回一看他就睡了。

咱们闹上个……它。

贾:还行,这个不错。

宁:还可以。

(银幕播放《火车进站》)

火车进站 (1896)9.41896 / 法国 / 纪录片 短片 /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

 6 ) 一些彩蛋和包袱

其实也不算是彩蛋,就是各种包袱和笑点吧,笑劈了。

1、宁浩登场时举着枪干酒,有个特写叫马龙白兰地(或许是致敬马龙白兰度?

2、贾樟柯读的书是《贾想1996—2008》,自己夸自己“写得真好”hhhhh

贾想1996—20088.6贾樟柯 / 2009 / 北京大学出版社3、宁浩的手机铃声是《疯狂的外星人》的主题曲,二手玫瑰梁龙唱的。

宁浩的房车里也有疯狂外星人的玩偶道具。

4、这两个海报背景有人可以能认全么?

我没太看过科长的电影。

5、勉强能看清《独自等待》《无间道》

6、李小龙

7、我和朋友吃自助快结束的时候be like:

8、死的是搞话剧的,我还以为是搞摇滚的呢hhhh

9、最后的五元电影自选,完全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之争,笑死。

科:《小城之春》浩:《少林寺》科:浩子你这审美属实短板,《偷自行车的人》浩:你不要老是长镜头嘛,《南北少林》科:又是武打片,看看黑泽明的《七武士》浩:黑泽明看过了,听不懂外语,《少林小子》科:看不懂你不会看字幕,安东尼奥尼浩:拜托,这个才是安东尼奥尼8科:哦这是费里尼,那就这个吧,塔可夫斯基浩:不要,艺术电影一看就睡了。

那就《火车进站》吧除了他们点的,还有别的几部电影,外语片我不认字,看到了《我不是药神》《定军山》

 7 ) 挺好的

电影已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如今的中国仿佛正在发生。

姑且将《地球最后的导演》认定是一个讲述“电影已死”之后发生的故事,那么影片中的所展现的两个导演的市侩与惆怅,仿佛在讲一个就发生在当下的,存在于每个人中国人的生活经历中的事情,哭笑不得、羞于提及又咬牙切齿——找关系。

“电影是一门及物的艺术”,既然有汾酒、有老陈醋,那么“电影”在电影中就没有死。

那这部作品中到底谁死了?

我觉得是闲死了。

首先,《地球最后的导演》是一部科幻片?

那影片中的“激励事件”是什么?

故事里只阐述了“电影”作为非遗之后发生了事情,却唯独没有阐明什么替代了电影,这是最复杂的东西也是有趣的。

这是可以如此处理的,但巧妙跃过,这很遗憾。

其次,《地球最后的导演》是一部喜剧片?

两位导演受名誉所累,徜徉在打机锋的推车上你来我往,结果是把搞话剧先送走了,二老感到了兔死狐悲就一同看电影去了,所以二人和解的原因就是死者为大,往事如烟应当携手向未来。

这是可以如此处理的,但过于简单,这很潦草。

最后,《地球最后的导演》是一部悲剧片?

我看到了凡是严肃的东西都死了,凡是庸俗的东西都活着。

敬畏死了、经验死了、诚实死了、话剧被“推走”了、歌剧变“吵闹”了。

市侩活着、数据活着、揶揄活着、假酒“旋儿”着、女性还被“看着”。

昔日所鄙夷的一成不变,哪怕出现了“缸中之脑”,坏事依然是坏事,人的所作所为无差别的延续着,最后“悲”不知从何而来汇集到了“电影”身上。

这是可以如此处理的,但没有联系,这很矛盾。

所以,我们在矛盾中掩盖了痛苦,在潦草中收获了快乐,在遗憾中结束了观影。

从资历和情感上讲,想写一点真话是很难的,第六代导演作为秩序的破坏者,给了中国电影以活力,但是若第六代导演将来要成为中国电影的殉道者,那何尝不是在自建阶级?

电影想说的不就是这句话:未来已来,现代文明最大突破,同时也是现代文明最大的危机。

但你们现在玩儿的花活何尝不是一回事呢?

电影怎么会死呢?

《地球最后的导演》将未来置于“敌托邦”中,无论是宁导的田野还是贾导的别野,不也都是在现实枯竭之时的一种虚拟空间,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崩塌”后有了一种逃避的可能。

那你俩其他的同行呢?

是不是连冲大会员的钱都快付不起了。

就比如作者本人,到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桌子上唯一挺立的西瓜,悲哀的不是周遭哀鸿遍野,是熟视无睹如同草芥。

我觉得影片一点也不逗,因为作为经历者,你其实正在经历着电影的死亡,因为当下的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和当下的现实进行过对话了。

那请问:透过电影镜头你看到自己了吗?

我看到了两个大佬在劝我改行。

这很现实。

 8 ) 地球最后的导演观后感

短片<地球最后的导演>电影讲的是2065年的时候,电影衰落,年轻人已经没有人看电影了,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戏曲。

电影道白是贾氏风格,简洁,接地气。

电影风格有宁导的幽默。

那时有个叫电影协会的机构,宁浩和贾樟柯饰演的是没有电影可拍的两位失落的导演。

两人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惺惺相惜的伙伴。

贾导一句“五十年前谁敢给我喊停”,道出电影曾经的辉煌。

一句“洗洗睡吧”,又道出了两位导演五十年后的落寂与无奈。

片段一:在医院的那一场,两个人看到一个人去世,问是谁,宁浩说听说是搞话剧的,贾导说我以为是搞摇滚的。

片段二:2065年正在为电影申遗,如果申遗成功,非遗传承人享受科级待遇,贾导被通知是候选人时说:那我就是真正的科长了。

片段三:两个人为了争当候选人,比谁有劲儿,谁吃的羊汤和烧饼多。

贾导豪言:不信廉颇,也得信我。

最后得知非遗的名额给了母猪人工授精技术,两人当场泄了气。

片段四:当意识到生命总有终点的时候,宁浩想的是还有几部好电影没看,贾导答道:那就抓紧。

然后两人穿着病号服跑出去看电影,这时背景音乐是杨钰莹的歌。

电影是他们永远的精神支柱,毕生的信仰,就像贾导对宁浩说电影死不了,咱两个也挂不了。

导而优则演,两位大导演宁浩和贾章柯演的是真的好,尤其是宁浩,演的非常到位,是个好演员。

我相信电影不会消失,因为人总需要表达。

电影是出口,是我们要说但说不出的话。

 9 ) 电影不死

电影会死,但影像不会。

业余影像的时代下,叙事将是主观的,观众更是主观的,被动的中心化的信息将不被接受,带来感官刺激的影像则必然胜出。

等到影像技术普及到穿戴式设备、甚至无需剪辑即可成片的时候,观众成为影像内容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选择有限影像的接受者。

到那个时候,电影一定会死。

但换个角度看,那些用简便手段创造影像的观众,又怎么不是导演,或者说那些浩如烟海的影像又怎么不是电影呢?

 10 ) 愛電影,以最純粹的感動,以最清澈的快樂

如果沒有今晚小城之春的這場電影,連日來的迷惘計較不會那麼短暫飄散。

在大笑與熱淚之間,未來,是今天擲下的預言。

40分鐘,影迷看到熱愛,同行看到諷喻,局中人識出況味。

給導演徐磊打call,給演員賈樟柯打call,給反諷打call。

然而,又要140字,我說完了,都說完了,真的已經說完了。

《地球最后的导演》短评

@2023-04-02 22:56:51

7分钟前
  • 凯瑟琳奇异KC
  • 还行

穿过站台,送走了小武,世界很大,我们江湖再见,让我们一起游到海水变蓝

10分钟前
  • He
  • 力荐

在清朝呢?!

11分钟前
  • LoVe
  • 还行

有点意思,但还是没啥意思

13分钟前
  • 电车
  • 较差

找科长和宁浩身上的梗比短片本身更有趣。

16分钟前
  • sherrychan
  • 还行

电影艺术确实不会死,但电影审查制度真的太不友好了

17分钟前
  • 黄不溜丢
  • 推荐

第一次贾樟柯让我觉得好尴尬。平时他给我印象都是太聪明了太完美了。有点担心程耳的不浪漫。我当时一想贾樟柯当主演可太期待了。最后这个火车进站慢慢放大还是感动的。整体比较尴尬。

20分钟前
  • 做个普通人
  • 还行

看贾科长演戏,就像看胡金铨颁奖

24分钟前
  • 仙女䒓鸲鹆
  • 还行

还算有意思,两个导演的短片各有风格,逐渐融入到一块。电影未来可能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28分钟前
  • Keith Lee
  • 还行

要在六代导演里选两个演荒诞黑色幽默题材的,还真就得是这俩,徐磊对乡土与现代的错位喜剧把控力很贴片子,可惜自嘲没能消解掉这种自恋式自我指涉,贾科长的演技和台词得负一半责。海边选电影的时候我恶趣味地喊了一句《火车进站》结果火车头真的出来还是有点感动…这是片里他俩的共识,能想象平遥闭幕上映的时候迷影梗的热烈反响,世界是一个圆啊,电影当然不会死,但中国电影已经半截身子在土里了

29分钟前
  • 还行

十多年前的环保海报上说“不要让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我们当然爱电影,但别这样哭、

30分钟前
  • 作为观念的香菜
  • 还行

中国电影界不能没有徐磊啊,太有趣了

33分钟前
  • 胆大车间
  • 推荐

山西電影人送給電影的情書。

34分钟前
  • 李鑫龍
  • 力荐

挺搞笑的,用赵本山的方式拍两位大导,看两位如猴戏一样的油腻表演乐的不可开支但笑完了也挺伤感,不是电影的内容让我伤感,而是电影本身。整个段子水平的网大,毫无意义可言,看似好像在感怀电影艺术的消亡,其实都是在扯淡,可能在内地电影艺术是真的死了,如此想象力贫瘠的喜剧真不知道咋说了,如果抛开贾樟柯和宁浩这里面的段子啥的都是极其尴尬的,最后的《火车进站》也是一种自恋的自证,我没感受到电影消亡的伤感,只感受到一种廉价的油腻。我们拿着两个大导的身份拍出网大质感的小品喜剧,感怀着油腻、廉价的电影情怀,那电影还没到2065年是真的已经消亡了,甚至连致敬都致敬不好,这才是真正的悲凉和伤感。

37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较差

就这个恶心劲电影赶紧亡了吧

40分钟前
  • 戴一
  • 很差

没感觉

44分钟前
  • ********
  • 还行

地球最后的真影迷只剩俩导演了,可悲可叹,火车进站,电影没完

48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火车进站》也是我的外片第一

50分钟前
  • 想乱思
  • 还行

坏猴子瞄准b站就是知道,年轻人群体中存在着数量庞大但或许并未建立冷静成熟且富有见地的电影观、世界观的迷影者,他们渴望看到这样一部集合经典电影元素的大型娱乐庆典式快消品,来承载他们跃跃欲试的电影梦。但当电影本身成为其自我玩梗狂欢的手段时,在这个意义上,这部片也的确昭示了电影的结局。

53分钟前
  • 姓曾的拉扎罗
  • 还行

荒诞又真实,有趣且扎心

56分钟前
  • 浩哥有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