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看电影看到2点,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电影,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整个世界都静了,可以不被打扰的全身心思考里面的情节感受主人翁的情感。
《大上海》中的画面还在脑海中转,年轻的大器在屋顶亲吻知秋的经典,电梯里知秋回首的经典,林坏为兄弟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经典,大器临死前抱着死去的心爱的女人脸上仍露出一丝淡然微笑的经典……很多很多。
发哥什么都不用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间都让人感觉王者之气扑面而来,这就是他的魅力,还有饭局上他说的三个胆:酒胆,色胆,忠肝义胆。
他对可恶的日本军官说没有什么他不敢的,唯一不敢的就是当汉奸,真霸气!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依然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爱国枭雄的形象。
风情万种的阿宝一生挚爱着大器,生死关头,他让大器带着知秋走,最后为了救他两中枪死在大器怀里,那种爱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做到,却可以让人悄然泪下。
多想现代人能多些像大器阿宝林坏……这些有血有肉饱满而立体的人。
也罢,做好自己就够了。
电影这东西都是10人看有11中不同感受;10人看同一篇影评有12种理解。
我也不知道这是观后感还是影评。
《大上海》绝对是12年贺岁片中堪称翘楚的电影,最大的感受莫过于:隐忍原来是一种生活本色;几个主角都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演员,先来看看这几个角色:大先生周润发无需多言,长期的白道黑道通吃的大哥级形象,黑风衣、大墨镜、锃亮的发型、手握双枪是我对他的形象;高虎饰演的林坏是大先生周润发的保镖,也是兄弟;最好笑的是电影上映期间电视中正在热播高虎和黄渤主演的《民兵葛二蛋》,(地铁中也看见人用手机观看《民兵葛二蛋》,看的出来有多火)而高虎在里面饰演一个类似与闷SB的形象,角色还比较猥琐,还干偷看女人洗澡的事情,当然,这是前几集。
看到他,不禁又一次感叹电影艺术的魅力,这边还是一枚猥琐青年,那边却是一枚胸怀大义的男子汉形象。
如果在回想起胡军版《天龙八部》中那个傻和尚的时候,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自然是笑了。
林坏和大先生炸毁日军火药库逃跑的时候,他保护了大先生,而自己留下一句话:我不怕死,只是怕死得没有价值。
然后义无反顾地扯开身上的炸药包冲向了小日本。
看到这里,眼睛湿润了。
因为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人为我们付出。
电影本质是编的,但眼泪是留给生活中真实的他们的。
林坏出场的时候也很特别。
他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又要被人欺负的那种角色。
可是低沉的声音、严酷的表情,手中玩出花的蝴蝶刀,加上动不动要卸人胳臂的话语,才发现混道上的弟兄,汗,这下又颠覆了。
吴镇宇饰演的是打反派茅载将军,他的片子没有少看,但名字真的记不住,不知道是不是长期饰演大反派的原因。
但吴镇宇表演堪称出色。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双排扣洋西装、大皮鞋、摩登女郎画照中带过滤嘴的香烟等都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的标示。
电影中突出展示了茅载吸烟的动作,突出次数不下3次,比如,救洪寿亭时,茅载和大先生仓库中的交谈、茅载要求得到大先生老婆时、茅载和大先生最后对决的时候,尤其在电影最后茅载和大先生正要生死对决的时候,电影首先展现的依旧是茅载的香烟和持烟的手势,一手持烟,一手却拿着枪。
这一点着实没有看懂,不明白是不是刻意缓和紧张的气氛(我觉得这种气氛的缓和是在告诉观众马上要出现的不是火爆而紧张的枪战情节,而是像东京大审判一样的正义与邪恶的大对决,升华主题之用)。
另外,作为一个大反派,充满蔑视的眼神,不可一世的表情、无懈可击的走路姿势(洪寿亭庆生时,茅载为首的一票人进场的时候那是何等威武和气势)、以及高傲的动作(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茅载要求大先生利用他在上海的影响力,从叶知秋丈夫那里得到地下工作者名单的时候,二人有一个干杯的动作,茅载直接把酒杯放在了大先生酒杯的上面,经常酒桌上觥筹交错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表现的还十分贴切,可谓是碉堡到极致,帅到极致。
莫小棋饰演的阿宝也是一大亮点。
莫小棋被观众所熟知我觉得应该是在饰演《北爱》以后,还真是一副成熟御姐的形象,强大的气场、亮丽的身材,漂亮的脸蛋,绝对属于完全能HOLD住场面的人。
这一点特质和演员张雨绮很像,其他人难出其右;电视剧热播以后,除了网友极好的口碑,周围的人也都一直好评,而这是极为难得的。
电影中阿宝作为大先生的老婆,从角色气质和特征来说,是肯定符合定位的。
尤其是故事中,阿宝为保护丈夫大先生平安逃离上海而做出的牺牲,不得不说这是何等刚强的女子形象;尤其在电影最后,阿宝在周润发怀中,临死之前也问他:我还算是你的女人吗?
感动得流泪了。
另一位还想提及的人物是袁莉饰演的洪寿亭的老婆凌沪生,非主角,戏份不多,但值得一提。
袁莉是中戏毕业的美女,电视剧出身,本身电影不多,主角就更少了。
片中作为上海滩大哥级的师母形象,从个人气质上说,是极为符合的,这是不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女人呢。
作为老夫老妻的她看到丈夫洪寿亭还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时候,又表现出这位师母级人物小女人和内心细腻的一面,内心在强大,也有吃醋的时候。
大女人也是小女人!
赞。
另外在故事结尾的时候,大先生和林坏救出了她,临死之前她说:我一直在等你,你一定要好好的。
没有听明白这一句之涵义,难道真是?
上面说的是角色。
情节上来说,故事真的是很现实化。
用两个字来概括《大上海》中所有正面角色在做的事情:隐忍。
做人、做事,隐忍都是必备的品质,但真的、真的很难。
隐忍原来真是一种生活本色。
洪寿亭(百度百科介绍原型是黄金荣)当时已经是大上海响当当的大亨,他要抖一下,上海都要颤三颤。
这么厉害的人物,谁招惹他不是自找死路吗?
可是当他和浙江督军的少帅抢女人的时候,连小命都差点没了。
不管故事真假,古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保持一颗谦逊的做人态度是必要的,不用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真不用在乎场面一时的畅快。
黄晓明饰演的年轻版的大先生为了求出师傅洪寿亭也自认SB了一回,前面大摆碎玻璃阵,只有跪着走过去才能有的谈。
他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跪了下去,双膝在玻璃瓶中走出一条血路出来。
高虎饰演的林坏是一条汉子。
自己的兄弟逃离上海,自己却还要留下来为大先生做点事情。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以为他是要去暗杀汉奸茅载,毕竟他之前是干着活出身的。
可是他选择了一条更加曲折的路:潜伏在茅载身边,等待更好时机的出现。
虽然电影中没有出现有人骂他卖主求荣,但这种滋味是人都能体会得到。
最厉害的隐忍还是大先生的老婆阿宝,连大先生自己都舍不得,最后还是阿宝自己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因为这着实让大先生选择很为难。
谁让茅载出了一个难题给大先生呢。
阿宝楼着正在哭泣的大先生,苦苦地说道(大致意思):让我去跟茅载吧,以后一定让他加倍偿还我们!
看到这里,是男人真的要落泪,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还要主动放弃,让她去跟别人,这样的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生不如死!
大先生的眼泪其实是这样:之前在上海滩我是如何的伟大和风光,在战争面前都变得如此般脆弱,连自己女人也顾不上了;顾不上就算了,却还要强颜欢笑,送给别人。
这样的隐忍换来的是大先生安全地逃到了暂时和平的香港,为后来的斩奸除恶埋下伏笔。
但她自己却成了汉奸茅载的女人。
周润发扮演的大先生也有自己的隐忍,香港并未久居,他最终选择回到上海当日本人的上海市长,虽然被市民仍臭鸡蛋。
强忍着没有放弃、暗地组织弟兄炸毁日本人弹药库,解救了叶知秋的地下党老公。
这成为故事的末尾。
总之,这绝对是一部超好的片子。
让人感受最大的就是“隐忍原来是一种生活本色”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成大器的男人与他成大器前的男人与女人及成大器后的男人与女人的故事。
简言之,就是成大器与他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的故事。
他们开始争风吃醋,后来互帮互助,还有一些默默守护,更有一些情深不知归处最终走上杀人自杀被杀的盲肠小路。
喜剧的一个套路就是“认真的犯错”,这个电影里有搞笑的学生作业式的苦情,有绑着一圈二踢脚炸出原子弹效果的花火。
最夸张的是让杜月笙和孟小冬成了复仇者联盟的新队员。
PS:从前看的很多电影原音是粤语后配的是国语。
这个《大上海》原音是国语我看的配音是粤语。
难道时代真的变了?
12月07日有幸在九龙的圆方The Grand戏院参与由王晶导演, 周润发, 黄晓明, 洪金宝及吴镇宇演出的《大上海》慈善首映。
当日The Grand差不多10个院厅一起放映, 霸气非常。
《大上海》根据1920至1930年代上海一位传奇黑帮老大杜月笙的真实经历改编(大约保留了真实的6-7成), 算是一位爱国的黑帮老大。
杜月笙曾经住在香港柯士甸道, 后于香港病逝, 莽于台北墓碑面向上海。
(电影中的成大器就是以杜月笙为蓝本)电影中添加了许多感情戏和枪战场面来演译传奇黑帮老大的一生, 在感情戏和描写角色方面很出色。
将周润发描述成一个爱国的黑帮老大, 及心路历程的转变, 由终日打打杀杀来赚钱到从商, 在事业和感情上将成大器这角色变成得正面化。
最令人意外的是感情描写出色。
最令我在意的是女主角的选角, 女主角叶知秋喜爱京剧, 而戏中的叶知秋离不开京剧, 于是找了内地演员袁泉来饰演叶知秋。
袁泉由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毕业, 后进中央戏剧学院, 京剧底子无容置疑, 在戏中饰京剧名伶驾轻就熟。
而那一袭纯白的旗袍穿在她身上显得很称身优雅, 很民初。
周润发饰演的成大器也很到位, 枪战和发哥式的潇洒令人回想起多年前港产片的味道, 周润发始终要靠眼神和枪战去表达他精湛的演技。
吴镇宇离开电视圈走进电影是个正确的决定, 进军内地后电影的戏份越来越重, 今次担当特务和周润发作对手戏『奸』到入骨活灵活现。
而导演王晶也能拍出这样认真和气势的电影出来, 很令人意外。
以下微剧透叶知秋和成大器若即若离的关系点到即止描写很微妙, 青梅竹马的恋人分开多年, 在上海重遇后, 已成京剧名伶的叶知秋已为人妇。
第一次相遇后成大器独个儿坐在房间中, 听着京剧名伶的叶知秋的唱片。
这一幕令我想起这一句诗『情何限。
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一个只有歌声的镜头已经比用千言万语交代一个权倾一方的上海老大未能抓住爱人心的内心世界。
然后我留意到在上海战乱前俩人只有4次相遇, 但已好好起承转合的交代出战乱前俩人的感情线。
起第一次是在成大器离开宴会的电梯上, 大家相隔多年都未能释帘, 刹那间再见大家无言以对只眼神相告。
承第二次是在酒店叶知秋再遇成大器并请求他当没认识过自已, 叶知秋想将和成大器多年感情放低, 逐请求他当不认识自己。
转第三次是战乱中, 成大器在日本轰炸上海满街逃撺的人群中找到叶知秋, 重遇无言的相拥说明大家还是未能放下多年情。
合 上海沦陷, 令成大器意识到不能夺人所爱, 最后成人之美, 将逃命的机会亲手送给叶知秋。
这部应该会是内地今年最卖座电影之一。
一代枭雄在上海发迹, 带我们看一个不同的上海滩。
识于微时, 南北各散, 再度重聚, 物是人非。
走出戏院令人仍仿佛身在上海舞厅 那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
看之前其实没抱多少希望,毕竟这样的题材已经被拍烂了。
少年背黑锅离开家乡加入黑帮,若干年后功成名就遇到旧恋人,在民族大义之前正气盎然……可是王晶真有本事拍得好看,让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流泪,而且不是一两滴。
如果用武侠来比喻其中几个角色的话:黑帮老二(事实老大)——成大器,无疑是金庸派的正面大侠,也免不了金庸式的男主角的多情和懦弱。
他的大仁大义有二次是由女人成全。
第一次,面对老婆和旧情人的去留,由伟大的老婆成全(这个伟大当得上,后面的情节证明了这点),才有了那像是对《北非谍影》致敬的一幕。
第二次重返上海滩,曾经的恋人亦舍命配合(虽然也是救自己丈夫,但若无这份以命相交的信任,还真做不出)。
男性观众喜爱的角色之一——林坏,当属古龙派的独行侠。
为人自有准绳,信者以命相托,相悖者杀无赦。
即可以心甘情愿听命于兄弟,为其杀人挡子弹,也可以堂皇坐之受其一拜。
一切,为了‘信义’二字。
男性观众喜爱的角色之二——小胖子,就是大侠旁边都有的武艺不精却忠心耿耿关键时刻绝不会掉链子的跟班。
大侠的仁义必须有他的帮衬。
阿姐与阿宝,同一类型的女子,实是男人之宝。
出身于江湖,脱胎于江湖。
阿姐,在黑帮中自有分量的人,看到丈夫抱小三,最大抱怨不过是“这么一个人进门,我的面子往哪搁。
”言下之意,丈夫的眼光实在太差。
若是换个登得了台面的小三,也就忍忍过了。
而阿宝,看到知秋,本以为是什么样的狐媚女子迷得丈夫日思夜想,几十年不去见只能寄相思于唱片,哪知是这般呆呆傻傻“木美人”,再多嫉妒终敌不过钟情,自愿委身于汉奸,最后竟还救了情敌一命。
这二位就是鹿鼎记中的方怡和双儿,男人的梦想之妻。
叶知秋,每个男人心目中都有个女神,她美得不食烟火,不管世事,柔弱无助,急需保护。
——像不像王语嫣?
袁泉倒是演得入“木”三分,难的是舞台上的炫目和舞台下的呆木,这二种反差还不够强烈,相对阿姐遗憾离世那火力到底还差一截。
配乐是画龙点睛,特别是结尾张学友的声音,在影院的音效下真正感受歌神的魅力,为影片增色不少。
整剧其实台词并不多,话最多的估计是那茅将军。
但是演员、灯光、摄影、配乐,无一不佳,配上导演的功力,成就佳剧。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就我今年看过的电影来说,这部可以打八分,完全超出预期。
对杜月笙改编超越《上海皇帝》,浓缩了《英雄本色》《古惑仔》癫狂打斗、忠肝义胆、江湖情义+《岁月神偷》《梅兰芳》怀旧浪漫+《卡萨布兰卡》《十三钗》伤感反纳粹!
华语黑帮片20年内难超越集大成巅峰!
王晶不可思议逆天做到好莱坞灾难史诗磅礴恢宏,众星表演绝佳,成大器抱妻尸体赴死,超刻骨铭心感动 这是影评么??????
这要不是某县的放映厅门口抄的,就是某个县委宣传部在宣传吧.....
这个周末,北京真的很冷。
终于赶上了首映日的最后一场,忍着撞后的腰痛,122分的情泪不断。
江南旧情,北平旧事,最后都断念在这个繁华嘈杂的大都市。
初爱一人时,似乎他是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然而真爱时,似乎他处处笨拙,非得事事亲历而为。
阿宝便是。
而知秋只是幸运儿。
有些片,可以不计较任何,去无底线得打分。
当电影快到尾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这是个悲剧。
除知秋之外的主人公们都死了,好惨;好凄凉。
成大器一生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深爱着她的阿宝; 另一个就是他深爱着的叶知秋。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会和我一样从开始就天真的以为他会和叶知秋至死不渝的爱下去;又有多少朋友会和我一样到最后天真的以为他会选择阿宝,带着她去远方,白头到老。。。
谁曾想到导演竟然安排了这样悲惨的结局,这两个最重要的女人到头来谁都没有留在他的身边。
很喜欢阿宝这个女人,准确地说是个笨女人,只因为一场“英雄救美”的上演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并且傻傻地爱了他一辈子,无怨无悔,至死不愉。
相信阿宝对大器是一见钟情,那颗懵懂的少女情怀就在他打跑了那个恶势力的头儿时,对他一见倾心,完全跌进了他那深邃的眼神里,那时,她还只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满脸羞涩地说声谢谢,激动地抱起了那个被他用过的长板凳转身而去...成大器无愧于他的名字,成为了大上海响当当的人物,想来那时候的男人们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但他却只娶了一位夫人——阿宝。
只是在每一个安静的夜晚,他总会想起至今深深爱着的叶知秋,诺大的家,他和她在不同的房间里,各怀心事。
她打电话给他,保持着沉默,只是静静地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他也不说话,想必心里已是明镜。
那时,她已经是他唯一的夫人,却取代不了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地位。
成大器是个聪明人,既讲义气,又会玩手段对付那些无事声非的小人——茅载,这个救过他又想要他命的阴险小人。
在他看阿宝的第一眼,我就已经看出了端倪,他喜欢上了别人的女人。
然后便安排了成大器舍身救叶知秋夫妇那一幕,然后,阿宝顺理成章地便成为了她的夫人。
那时,她是多么痛心,却仍然坚强地与成大器告别,并安慰他说会留下来好好地照顾自己,同时也会为他做些什么。。。
成大器的朋友应该不多,但是人的一生有一两个可以一起出生入死还能够肝胆相照的朋友多么不容易,他真的很幸运,他有林坏和那个胖子,陪着他那么久,保护了他那么久。
再见面时,阿宝已是茅载的夫人,但仍然一心爱着成大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叶知秋,林坏,胖子及所有人上演了一出类似于“鸿门宴”的好戏,她知道这次也许就是她最后一次为他付出了,即使这样也值了,爱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为了爱,即使他一生没有爱过她;即使她一生也取代不了叶知秋在他心中的位置;为了爱,即使她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爱,即使违心的转嫁给了一个汉奸。。。
一切都是为了爱!
阿宝最终还是死了,此时成大器才明白原来她才是他最爱的人,叶知秋不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虽然停留的时间有些长,但最终也会像浮云一样飘过,不再停留,只有眼前这个女人才能陪着她一直走下去,即使他是地痞,是流氓,即使他随时身处险境,即使他会给她带来危险,她都不会在乎。。。
可惜已经晚了,她已然去了。。。
当尾声音乐响起的时候,张学友那沧桑的声音伴着这凄凉的结局,总让我觉得心口有什么东西堵的慌。
我想成大器愿意陪着阿宝一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是因为他想通了一些事,其实他想和阿宝说出那句她再也听不到的那句话:其实,最爱你的人是我!
上映之前,看到不少媒体给《大上海》贴了个史诗标签,他们大概不明白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无论从东方西方标准来看,《大上海》都绝难挤进史诗的门槛,要安个类型的话,传奇片比较恰当。
传奇不是幻想,没有凌空飞行的武林高手和手放激光的超级英雄,传奇也不能太写实,它是将社会人情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放大,因此传记和近似传记的故事是传奇片的最佳载体。
好莱坞改编真人真事的《刺杀肯尼迪》、《社交网络》和《斯巴达300勇士》分别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传奇片,香港90年代初盛行的枭雄电影,是港片环境下特色鲜明的传奇片,当时有台湾大佬投拍《火烧岛》,但太想吹嘘自己当年勇,结果传奇过了头,拍砸了,可见其中存在一个度。
《大上海》毫不遮遮掩掩,直指主角原型是杜月笙,其人少年闯荡上海,打拼出头,位高权重之际又满怀赤诚保家卫国,大的身世脉络依照史实,小到那一手削梨的绝活也没有丢,这是现实的部分,但史上的杜月笙既未一马当先偷袭过日军情报部,更不可能手刃戴笠(茅载原型),这便是传奇片虚实相间的特征。
传奇片的艺术修饰,还体现在浪漫主义风格。
成大器总能保持直立挺拔、大义凛然的身姿,无需掩体也从不猫腰,只靠酷酷的开枪pose就将来敌尽数击倒,自己不着一弹,这主角光环比昔日小马哥更耀眼百倍,后者还得飞身跳跃才能躲子弹。
每逢生离死别的抒情段落,节奏就自然转缓,无论满街的爆炸还是荷枪实弹的日军,都得暂时退避,给大先生一个真情告白、热泪满面的空旷舞台。
想想这些画面若放在枪战片《逆战》或战争片《集结号》,保管叫人笑掉大牙,直呼造作,但其与传奇片却十分合拍。
不过即使以传奇衡量,王晶镜头下的空战依旧滑稽无比,二战战斗机的dogfight被拍成了横版过关游戏般生硬,还好只有寥寥几秒。
《大上海》无疑是王晶近年来的一次小巅峰(或许有人更赞同是回光返照),但若有朋友想在片中找出些新意来,怕是要失望了,两代许文强联手,剧本只是个大银幕版的《上海滩》,起承转合都是观众烂熟于心的,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有大量先例可循,成大器深夜去捉奸,大家就知道要出人命了,日本人一亮相,就知道要上演“不当汉奸”的豪迈演讲,林坏那声永别一出口,摆明了会使出同归于尽的绝招,最后那把蝴蝶刀还没掏出来,不少观众已在交头接耳“要用刀了”……尽管王晶试图让它们看上去不那么老套可期,但壮丽的烟火特效终究没有让人停止思考和回忆的功能。
新世纪后王晶一直在吃老本,从赌片到警匪片到古装搞笑片都是,《大上海》汇集诸多陈腔滥调,本质上也是一次自我重复,但王晶十分认真的演绎着这些陈腔滥调,难得没有露出他愈演愈烈的“随便拍完,尽量捞钱”的态度,便令《大上海》鹤立鸡群了。
通篇看来,王晶实在太想拍抗日、爱国这些宏大命题,以至对主角的黑道身份轻描淡写,和通常意义上的枭雄片存在很大距离,尤其与同讲杜月笙的《上海皇帝》一比,最是明显。
黄晓明其实是有点冤大头的,虽是第二主角,但他表演的部分不但波澜不惊,还处处语焉不详,小瘪三如何混成上海滩一方地头蛇,绝口不提,见了洪守亭心生拜师之念,下一个镜头就拜师成功了,跪玻璃加巧舌如簧救师父一段倒是有张力,但和《上海皇帝》里吕良伟自愿被十数人围殴到浑身痉挛一比,气势差了不止一截。
成大器从青年到中年诡谲变身后,影片才陡然紧凑激烈起来,叙事也有了一泄到底的通顺,此时的成大器才是王晶想着力表现的。
酒席上,成大器讲自己有三胆,第一是酒胆,影片中并没有他开怀豪饮或借酒浇愁的场面,看不出酒胆何在,第二是色胆,他身为上海一霸,前后只有两个女人,而且对她俩无不尽情尽义,更不惧以身犯险,连师父洪寿亭都是到了六十想娶个小妾还会遭夫人抱怨的妻管严,色胆也名不副实,惟独那忠肝义胆,在影片第二三幕表现的淋漓尽致,出钱出力最后出命,确实做出了一个爱国志士的终极牺牲。
大先生介绍前两个胆,嬉皮笑脸,饮美酒吻佳人,直如儿戏一般,念出第三胆时才倏然目光果决,语气铿锵有力,镇住了大将军。
沉迷酒色多象征流氓品性,忠肝义胆方是英雄豪杰本色,通过这一幕,影片对这位流氓大亨身份的表现重心已十分清晰。
笔者有一个感觉,王晶拼命模糊主角的黑道背景,竟也有点担心观众不清楚成与洪的身份,因而反复安插指他们是“流氓”的台词,但年轻观众没有受过港产黑帮片的熏陶,难免会狐疑丛生:这帮深明大义的革命义士,何曾干过流氓的事?
相反,成大器严令禁止黄赌毒,加上那十条铁板钉钉的戒律,简直是一方父母官的楷模嘛。
文/方聿南
魔幻现实主义
王晶发力想证明自己不是只能拍3流喜剧,但是也无法改变自己讲故事能力弱的事实,吴镇宇和发哥保证了水准,不算烂片,但也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年代戏而已。
最后的逆袭那一块很赞!歌起,发哥抱着死去的女人目空一切的上车,慢镜头,微笑着死去,看到这被感动了。。。
我觉得还不错啊!
除了叶知秋和金寿亭的结局有些潦草外,其他细节把握不错,尤其是很多狗血的段子凑合在一起居然拍出了新意。
有点不知所云的片子
演员表现很好,服装道具满分,爆炸场景十分出色。可剧情碎片化的太厉害,而且音乐……总让人不断出戏。香港电影的优秀质感完全感觉不到。太过于强调感情戏份,弱化了大时代的变革稍显可惜。
莫小棋是漂亮
凑合看···不过就是DL水平
剧情三星 拍摄手法加一星
凑合。。
王晶的《大上海》和09年的《金钱帝国》同样问题。这种电影放在十几二十年前录像带时期一定牛逼的不行。时至今日未免就过气和老套了。但还是可以看,故事完整讲述流畅人物演绎都基本及格。袁泉很漂亮,但作为角色是一代名伶,身段和眼神都太木了。莫小棋且不说演技,确实很美很性感。
发哥竟然是黄教主的声音 真奇了怪了
你愿意为成功付出多少代价
大器......
看着爽就行!很不错的故事,演技不错!
比成龙那个十二要好看!
1225@CBD万达VS咩咩SK艳丽:三人行,变脸唯有黄晓明;洪金宝澡堂子玩自己;袁立和金宝好有夫妻相,两人脸蛋都耷拉好长;吴镇宇比卖切糕的还坏;那么多爆炸场面是钱没地方花么?
片子我竟然没把他看完,不明白要分两个人演一个角色,浪费钱
拿枪的周润发是回来了,不过一起回来的还有那个东搬西抄随意山寨粗俗浅陋不求上进的某导演,居然把这么多天时地利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无聊到能让人看不下去。还飞机送别旧爱呢,不如把as time goes by也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