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印象里一直以为是挪威的电影,原来是法国的。
不知道为什么把asphalte翻译成心房客,可能最后那个铁垃圾箱的门晃晃当当,就像人心房的门半虚掩着。
好像在诉说,人类的孤独并不想通,你能听到门扇的低吟,你能从猫眼窥伺,你甚至可以进入别人的房间,但你也无法真正理解别人的孤独。
好在电影里六个人都接纳了他人的闯入,打破了那种被迫孤独的状态。
轮椅大叔为了见女护士像丧尸一样走了一整晚,又荒诞又动情,现实中会有人这样么;宇航员努力用英语向阿拉伯妇人解释着太空,两个人之间带有障碍却又未曾放弃的交流,真正诠释了荷尔德林的那句"我们是一种对话,而且能彼此倾听"。
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挺难的,因为障碍因为怕麻烦总会有人半路放弃。
我在想如果我是那个轮椅大叔,我回头看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很荒唐可笑。
喜欢评论里有人说的,尽管不会改变什么,但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也因此总会发生什么。
好像为荒唐找了个借口,也无需为自己的主动靠近而感到羞愧,总要有人做点什么,才会有什么会发生。
再截一段荷尔德林的诗:最初彼此望见时,没人能听懂对方奇特的言语,险些爆发一场纷争,好一阵他们安静地仰望。
随后向对方伸出手去相亲相爱随即他们交换武器和一切可爱的家用物品;也交换言语。
你们各自是一个世界,像宇宙的星辰你们结成自由的联盟,每个皆是神。
臨近晚上六點鐘打開的電影,窩在沙發上,一個半小時加多六分鐘。
開頭就足夠吸引我,雖然平淡並不算多扣人心弦,但是我鐘意那份幽默。
一群人在就是否平攤新電梯的費用進行舉手表決,一位白頭髮的胖大叔因為自己家住二樓平時不用電梯而拒絕承擔電梯費,因而也失去了使用電梯的權利。
搞笑的是沒幾天他就因為踩自動單車踩了一天一夜而被送進醫院然後,坐上了輪椅然後,不得不每天晚上偷偷的使用電梯去附近醫院的自動售貨機買薯片。
由此他認識了一位護士,他騙她說自己是一位周遊世界的攝影師。
她沒結婚,她每天就只在這所醫院值夜班,她說她想看看他拍的天空,於是他回家對著自己家窗外的天空拍,放著電視出現的天空景物拍。
他提出想為她拍一張照片,她很慌亂,但第二天晚上她穿著粉色的針織外套如約而至。
這是我最愛的一段故事,孤身一人的胖大叔與孤身一人的值班護士,我愛這段故事的結尾。
胖大叔坦誠地說:“我不是攝影師,我就住附近,每晚搭電梯出來吃東西,吃醫院自動販賣機的薯片,相機裡也沒底片。
”他拿著相機一步步向她走進的笨拙樣子真是浪漫極了。
我總是想到一句歌詞:“殘忍的 人生中 渴望有情人與共”宇航員的故事也是荒誕的搞笑,竟然錯了軌道落在了法國小鎮的屋頂上。
在我認為,三段互不聯繫的孤單小事,正好對應的是生活裡需要且追求的親情(宇航員與孤身母親),愛情(胖大叔與護士),亦師亦友的知己情(女演員與小男孩)。
三段故事唯一的相交點大概就是小鎮上的奇怪聲音吧。
沒人知道那是什麼聲音,大家猜測的,相傳的,就是什麼惡魔的聲音,動物園裡老虎的聲音,小孩的哭聲,也更為故事添了一份荒誕。
在影片的結尾,宇航員要回去了,小鎮上出現了很少看到的直升機,直升機啟動流轉出風聲。
我們終於知道了那個奇怪的聲音是什麼,其實是垃圾桶生鏽壞掉的門碰撞發出的聲音,沒有惡魔老虎小孩哭那麼可怕。
女演員打開窗笑了,宇航員回國了,小男孩在路上回頭望著直升機,胖大叔與護士也靠在墻邊看著天。
大風吹著,路邊的草在擺動,樹在搖曳,垃圾桶的門在吱呀吱呀的響,沒有比這更浪漫的結局了。
此外,影片音樂就是很簡單的鋼琴旋律,畫面是方方正正的,沒有什麼特別起伏,但格外適合在冬天,一個人窩在家,開著最大聲音,簡簡單單的,在每一段孤獨的故事裡自愈。
我真的好愛這部電影,今年看到的最讓我動心的吧。
孤独是我们的属性,可它并不妨碍我们追索真情。
这是一部我真的有看进去的片子。
关于伊莎贝尔·于佩尔和小男生:并不出名的女明星和于佩尔本身的人设是不符的,我从她的眼神里能够看出来她对这一幅作品是有在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的。
包括在看黑白电影的时候,我甚至去搜索了于佩尔年轻时候的影片,但是并没有一部叫做“手无寸铁的女人”,但是它的效果却又是那么的真实,就像在回顾自己的一生。
男孩问他自己在看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想象的是影片本身还是自己的感受,但我觉得台词设定的回答不是她真正的想法。
两人之间是有情愫的,观众一定会去想象老女人和小男孩之间的激吻画面,只是用触摸的方式来得更加柔软。
关于宇航员与阿尔及利亚女人:很明显,两个人之间是一种由巨大的孤独感连接起来的陪伴。
刚开始,宇航员透过从舱门只能孤独地俯视着地球,而老女人却是把宇航员当作自己入狱的儿子一样去替代他的位置,给他穿他儿子最有纪念意义的衣服、牛仔裤,戏谑地尝试过三次修下水管道,但是却并没有成功,每天都吃简单的粗麦晚饭,用简笔画分享宇宙和上帝,很难想象两人其实是语言不通的。
两天,更是永恒。
关于瘸男人和医院老护士:刚开始影片就把镜头给了这个男人,赐予他最独特的视角,他为了省钱而不愿意出钱换新的电梯,也就是说他与这一栋楼的所有房客都是分离的。
而在意外发生之后,谁能够聊到他每天精心的计算着每一位房客出门的时间,而挑选在夜晚的时候,悄悄地乘着电梯,再去到很远的医院自动售卖机购买食物。
他很胖,头发很稀疏,还是个瘸子,假装自己是摄影师,为了让她信任,他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拍摄变化的天空和云彩,为了履行最开始的承诺,他激发出自己最原始的本能,从轮椅上站起来,一步一拐地走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天亮了,在遇见她的那一刻,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她拍照。
这是最打动我的一个故事,他只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孤独的男人,但他也只是一个为了爱而努力去争取的普通人而已。
影片最后这揭晓了奇怪声音的来源,原来只是一个垃圾箱的盖子被风吹得作响,才不是什么小孩子的哭声,更不是什么马戏团的老虎跑出来。
“孤独,是一段永远也修不好的水管,是永远也关不上的垃圾桶。
”“从外太空回到地球,从直立行走到约定偶遇,只好对依然漏水的痕迹告别,对没有了胶卷的相机诉真情。
丢失的人群流离失所,却用坚固的建筑制造无声的阻隔。
那可能是几个寂寞的陌生人凑在一起互相诉说你好,然后又道再见。
”每个人心上都住着一位迟到的房客。
生活如此沉寂,却又如此诡异。
有人挣扎着向往,有人温情一场。
总能被听见的声音,女护士说那是小孩的哭声,就像她一样脆弱无助;阿尔及利亚的母亲说那是魔鬼的声音,她说“我知道,上帝无处不在”,她心存信仰,心敞光明;那个男孩子说是马戏团的老虎,他依旧单纯心思简单。
相机没有底片,水管还是漏水,过气的女演员还刚刚开始,两个人的相遇,互相救赎,不是遗憾的遗憾。
这电影简单得惊人。
心底里的声音,只是风声,其实是寂寞。
它就淡淡的描写一笔,不设虚妄。
我就保持善心,有一天会有这样的人。
母亲,两个孤独的灵魂;一个身为着母亲;一个从没出现的母亲;一个即将扮演的母亲。
母亲的意义所在,在于根源的救赎。
正如那段台词所言。
每个人心底,似乎都有那隐隐作痛的触点。
几乎没有人敢去认真注视她,因为一旦触发这个点,自己建构的世界真实将分崩离析。
又或者,你会有意的降低自己的智商,规训于各种屈服和妥协,将自我漂白,成为流水线上的制成品。
《心房客》。
运镜缓慢,画面冷静,细节简单,情节直白。
观看这部片子,就像默默在注视一个被隐匿的真实存在,你可以看到孤独、寂寞、冷漠、枯乏,还有饥渴。
认真注视下来,她会触发了心底里的那个痛点,让你生出各种类型的痛楚。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真实、多荒凉?
或许,偏僻角落垃圾桶铁门发出的吱呀声,如同现实荒漠的回响,给出了无法用语言文字解释的答案。
《心房客》用平行叙事的当时,讲述了六个人的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发生在同一栋楼宇,都是一对陌生人之间短暂离奇接触,并由对方的遭际与状态产生共鸣,让人黯然间心碎,以及莫名间的温情。
生活的这个年代,似乎整个世界都呈现在了眼前,科技发达、物质过剩。
如此,却迎来了精神世界的大匮乏。
人们不再富有激情的谈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贪婪饥渴的吹嘘着索取和占有。
信仰、美好、爱,这些成了失败者的提升自我存在感的借口,也伪装成了成功者虚情假意的羊皮。
如此的年代,历史积累了浩渺的文字,文明、智慧不断的更新总结。
但是,兽性却掩盖不住暴力。
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充斥着愚昧、暴力、贪婪。
谎言之下,枯萎了一个又一个灵魂。
二十世纪的各种匮乏与动乱近在眼前,眼前的生活如此丰富,但眼前的世界确已经如此荒芜。
存在感的危机,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尸走肉。
现实到底有多真实?
现实到底有多荒凉?
如同《心房客》一样,这篇文章只是呈现,却也给不出解答……
生活的这个世界像真空。
孤独吗?
真的很孤独啊。
留在餐桌上的硬币和冰箱里的牛奶。
搬家却迟迟不拆的纸箱和被胶带封起所有衣服的衣架。
深夜的电梯和停不下来的自行车机。
工作人员通道里的一只半夜的香烟和遥遥无期的假期。
往日的摇篮曲和回不去的家乡佳肴。
明明是在地球上,明明是栋住满房客的大楼。
寂寞得像太空站,孤独都悬浮在空中。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孤独刻在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里。
二楼的大叔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因为用不到电梯而不愿分摊公寓换电梯的费用。
可笑的是突如其来的事故伤了腿,为了不被邻居发现不得不半夜偷偷坐电梯溜出去捣腾自动售货机。
遇上了算是心仪的夜班护士,虚荣心也好恶作剧也罢地说自己是大摄影师。
他的孤独,是衣柜里那个属于母亲的小箱子,装着破旧的老相机。
是一次次地拍天空,拍电视里的照片伪装成自己的作品。
是那本相册里唯一属于自己的照片,那段无从知晓的他与母亲的回忆。
也许他也曾有过欢乐的日子,有过温馨的家庭,可如今他只是一个摔断腿都不被邻居知晓,摇着轮椅奔向夜色的肥胖老男人。
夜班护士总是很憔悴,叼着一根快要熄灭的香烟。
一个谎称自己是大摄影师的男人,似乎是她黑暗生活里的一点乐趣。
她想去希腊,想去充满阳光的地方度假。
她的孤独,是永远乱糟糟的头发,是面对镜头笑不出来的僵硬表情,是千篇一律的老旧护士服。
还好,他们遇到了彼此。
他们最终在日光里见面,他穿了西装,站了起来,她大衣下面穿了蓝色的碎花裙,被他逗笑。
一秒的阳光对他们也许就已足够,也许还会回到黑暗里,但心已经不空了,住进了彼此。
总是一个人的少年其实很狡黠。
但他一个人的时候,却显得很忧郁。
忧郁地穿上毛衣,忧郁地喝牛奶,忧郁地骑着车兜着风。
所谓的母亲并没有出现过。
过气的老演员有着很强的戒心。
她房里的物品都好好地封在纸箱里,她没有把这地方当作过家。
她很高傲,却不自信。
她的韶华在黑白电影里,芳华绝代,而现在的她也只是老旧公寓里的房客,有着一个不知生死的男朋友,等着不知道是什么的事情发生。
还好,少年遇到了她。
少年毒舌,爱捉弄人,却明里暗里帮她。
她不是个客气的人,少年也不恼。
少年渐渐理解她,会鼓励,陪伴,她在镜头前也终于略施粉黛,找回丧失已久的灵魂。
她对于少年,是母亲,是朋友,是被保护的对象。
少年对于她,是小孩子,是陪伴,是良师。
她也许不会得到角色,但她也许会学会真正放下,那个虚无缥缈的人,那些不会发生的事。
最完美的人大概是阿拉伯奶奶。
她像所有慈祥友善的奶奶一样,爱看肥皂剧,爱打电话,爱做家乡菜,爱穿那样的大衣斜挎着那样的包,对一切人都热情善良。
但她是孤独的,她的房子布置温馨却空空荡荡,她的柜子前摆满过去的照片,她在一天天地等待狱中的儿子,满怀着希望。
从天而降的宇航员,是她脱离日常的惊喜。
语言不通的两个人,上演许多闹剧。
一起看肥皂剧,被剧透,一起吃精心准备的家乡菜,一起聊天,聊宇宙。
他多好啊,虽然他像所有年轻男孩一样,有些自满,有些优越感十足的架子,但他会穿着他那昂贵的宇航服钻进碗橱里修水管,会学着奶奶说merci,说口音奇怪的au revoir,会穿着儿子的旧衣服,唱安慰人心的歌。
他从天上来,又坐直升机升空而去,带着一饭盒的阿拉伯美食,充实的胃和心。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宇宙的真空也许听不见彼此的声音,但心跳是实在的。
心是实在的。
就算是孤岛,也总能有坚实的土地相连。
怎么反而后疫情时代似乎没有这样的电影了?
当然我们会不可阻挡地走向充斥着亚文化、分众文化的时代;也会更习惯于用手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即使对象是相识之人,对面的一切也几乎是未知的。
越发部落化的网络空间会从“趣缘区隔”走向“分歧极化”,人们只接受和谈论自己喜欢的文化和观点。
在当下,不仅是网络制造了心与心的距离,疫情政策也将物理的联系斩断,人和人之间越来越疏远,共性越来越少,矛盾也越来越容易爆发。
但如果我们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拨开心门外丛生的、让人望而生畏的荆棘,打开那道门,允许附近的“房客”们住进日渐冷漠的心中,应该会使自己在这彼此离得越来越远的当下,在迷惘、失望、孤独、愤怒的日常中感到哪怕一刻的温暖和感动吧。
这种真实世界的感受无疑是有别于网络空间的,也是当下十分稀缺的,所以它值得我们为之做出尝试。
他是表决时唯一投反对票的那位,理由是他住二楼,乘电梯并不比走楼梯省事。
不知是为了以后上下楼梯(虽然只需走一层)积累腿力,还是感到“身宽体胖”想减点肥肉,一架动感单车出现在他狭小的公寓。
他像一个刚上手的家伙蹬着单车从白天到夜黑,昏睡在车架上。
也许因为失衡摔到了脚,也许是腿卷到机器,无论什么原因他被火速送进医院,并坐着轮椅归来。
这个伤腿事件,导演简单地用三个画面完成讲述:昏晕于车架、裹缠着绷带送进救护车、驶着轮椅归来,其间发生的一切均被省去了。
这三个并接一起的画面产生出一种幽默感,让人不觉地会心一笑。
如果观众怀有恶意,这会被解读为角色不支持安装电梯的“自作自受”,但通过导演的这种设计,我们只会觉出这个男人的单纯可爱。
这是塞缪尔·本谢区特制造魔法的方式,从影片一开始已经蔓延:他在表决会上的形单影只最早构成为一个笑点。
我们并不能很清楚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引发我们欢笑的原因何在,虽然我们几乎从头到尾都在欢快地笑着。
某些地方将其看成一种阿基·考里斯马基式的幽默,我们恐怕得先委婉拒绝。
在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中,引发幽默感的是人物表面机械的表演形态与内心深处的温情造成的反差。
而在塞缪尔·本谢区特电影中,引发的是另外一种让人被温暖包裹的微笑。
看起来这种带点治愈性的幽默更接近桥口亮辅电影中创造的形态:比如在《周围的事》中,从沉闷法庭走出的丈夫会突然来一句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话——“今天天气真好啊”,或者将石膏人像的并列镜头瞬间切至妻子的脸。
在这个男人身上发生的一些列事件,看起来像是命运对一个单纯之人开下的善意玩笑:不支持安电梯、摔断腿、坐轮椅、只能坐电梯、为了不被邻里发现只能选择夜深人静偷偷出门购物、太晚超市关门、跑去医院自动售货机买薯片、遇到跑出来吸烟的护士、为套近乎撒谎自己是摄影师、为给她看曾经拍过的照片无奈去拍录像……让这些事件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的其实是导演塞缪尔·本谢区特,他在以写小说的方式排布情节,并用影像将故事讲出。
塞缪尔·本谢区特的另一个身份是小说家,写小说的影响同样出现在其前作《黑道快餐店》(2007)中。
与《心房客》类似,这部荒诞幽默的佳作《黑道快餐店》也以一个特定的空间来组织四个并无多大联系的故事,不同的是,《黑道快餐店》中利用小标题前后接续的故事形态到《心房客》中换成了交叉剪辑。
围绕着在同一栋住宅楼里居住的三个角色,塞缪尔·本谢区特为他们各配对一位新角色,组合成几乎没有联系的三组人物关系。
《心房客》的交叉剪辑并未发展出复杂的多线叙事,同样说明了小说写作对塞缪尔·本谢区特的影响。
这三组关系中,除了轮椅男与护士遭遇的是爱情,另两段不仅看起来更像是母子关系,而且相互间还可以形成一个镜像。
那位贸然闯入阿尔及利亚大妈家宅的宇航员多少成为了入狱儿子的替身(穿她儿子的衣服、为他做粗麦粉,他则帮忙修水管),同样由伊莎贝尔·于佩尔所饰演的过气演员也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男孩家中那位不曾出现的母亲(仅以开头留在桌上的午饭钱与便条暗示她的存在)。
这是一种首先由友情构建并不断攀升至亲情的关系,正好与那段未果的爱情组合成人类三种最基本情感的孤独状貌(爱情、友情和亲情)。
《心房客》中的幽默虽然并不那么法兰西,但它的脑洞却只有法国人才能搞出。
让一架美国宇航局NASA的宇航船降落在巴黎郊外的一处住宅楼,并让这位宇航员闯进一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移民大妈的家中。
两位身份悬殊、语言不通的人还能相互间顺畅沟通,实则温暖又感人。
也就不必提那位让人甚感心酸的轮椅大叔,巧合已经多到让人难以置信,好在这些遭遇没被处理成苦情戏,反而通向了一条为温暖包裹的喜剧之路,就像那不断响起的诡异声音,其实只是铁门被风吹动的咣当声。
1.《迷失东京》 2003[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豆瓣评分]:7.7[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 比尔·默瑞 / 乔瓦尼·瑞比西
出轨的最高境界你是不是也期待像这样的一场邂逅:在陌生的城市的夜晚 ,遇上一个同样孤独的陌生人。
你们暗自期待这场奇遇能够改变点什么,同时,你也知道,就算发生点什么,寂寞不会消除,孤独不会减少。
这部电影是“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早期展露头角之作。
最后这一幕离别的拥抱,不要太美好。
2.《月球》 2009[导演]: 邓肯·琼斯 [豆瓣评分]:8.5[主演]: 山姆·洛克威尔 / 凯文·史派西 / 多米妮克·麦克艾丽戈特
还不如自己和自己玩耍有个段子:“春天播种一个我,秋天收获千千万万个我,一个用来写作业,一个用来挨骂,一个用来吃火锅……”在《月球》里,还真实现了。
一个人独自在月球开采能源,意外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他们拥有相同的记忆,终于能够实现完全“感同身受”了。
现实却远没有这么美好——远在地球的女儿身边有了替代品的陪伴,所有人的生活照旧…或许真正的孤独就是,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 而你一直以为你在他们之中。
3.《她》 2013[导演]: 斯派克·琼斯 [豆瓣评分]:8.3[主演]: 杰昆·菲尼克斯 / 斯嘉丽·约翰逊 / 艾米·亚当斯
宅男爱上智能操作系统还在发愁没人陪?
别急,还可以和电脑谈恋爱。
这是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科幻片;斯嘉丽仅凭声音就拿到罗马影后的电影。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谈论的还是孤独。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若你想要用爱情来抵抗孤独,不过是饮鸩止渴,换片刻清凉罢了。
4.《单身男子》 2009[导演]: 汤姆·福特 [豆瓣评分]:8.4[主演]: 科林·费尔斯 / 朱丽安·摩尔 / 尼古拉斯·霍尔特
最美的同性恋电影在这个满是恋爱酸臭味的世界里,这个男人却痛失了自己的同性爱人。
他们曾在一起看星星,聊人生。
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去。
屋子里面的一切,都让他想起曾经的甜蜜…本片是时尚金童汤姆·福特自编自导的作品。
他曾为007设计造型,也曾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
直到遇见了同性爱人,如今他们已经携手24年,经历了癌症,岁月流逝的洗礼,依旧甜蜜如初。
(好像更虐了呢)5.《心房客》 2015[导演]: 塞缪尔·本谢区特 [豆瓣评分]:8.2[主演]: 迈克尔·皮特 / 伊莎贝尔·于佩尔
六个寂寞的人,三个孤独的小故事“法国文艺女王”伊莎贝尔·于佩尔携一众法国明星共同主演。
一栋破旧老公寓,六个孤独的陌生人不期而遇。
冒牌的摄影师,迷路的宇航员,过气的女演员,会擦出什么火花?
电影像任何一座都市中随意截取的生活片段,却拍得荒诞而富有创造。
他们费尽心思,只为了寻求片刻的温暖。
是不是也和你一样?
6.《超脱》 2011[导演]: 托尼·凯耶 [豆瓣评分]:8.7[主演]: 艾德里安·布洛迪 / 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 詹姆斯·肯恩
超致郁,谁看谁知道电影还可以叫做“一个破碎的我,如何来拯救一个破碎的你……”一个古道热肠的老师到一个问题学校代课。
他只需要保证不出大乱子就可以全身而退,却敌不过内心对这些少年的同情和责任,开始尝试着引导这群学生…然而一次又一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把他的热情和期望磨灭。
穷尽一生,我们要学会的,不过是和自己拥抱。
7.《重庆森林》 1994[导演]: 王家卫 [豆瓣评分]:8.6[主演]: 林青霞 / 金城武 / 梁朝伟 / 王菲 / 周嘉玲
王家卫式的都市男女“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还有谁能把单恋拍得这么味道 ,只有王家卫了好吗!
梁朝伟失恋,有王菲当“海螺姑娘”,关心她,去他家打扫卫生。
金城武失恋,还能邂逅林青霞,互相温暖。
但是你单身,还是在家里看看电影,洗洗睡吧。
有天太空人不小心降落在大樓,被阿拉伯婦人收留,他們語言不通,比手畫腳了好一陣子,卻也相互陪伴,太空人說著宇宙星辰,婦人把他當作兒子在照顧。
太空人唱了歌謠來報答,可能想起監獄裡的兒子,她紅了眼眶,卻感受到溫暖的愛。
最後一天,太空人依舊沒修理好廚房漏水的水管,就像生活中無法修復的情感,讓人遺憾。
大樓裡住了個肥宅大叔,他脾氣古怪,很難與人來往,因受傷只能坐着輪椅移動,他趁著半夜搭著電梯下樓,到附近醫院買自動販機的食物填飽肚子。
有天,他遇到半夜執勤的護士,騙她說自己是攝影師,約了天晚上要幫她拍照,結果當天電梯壞掉,他花了一整晚,費盡力氣,終於走到心愛護士面前,按了快門,記錄當下的美好,他們眼中有了彼此,互有了愛。
少年的媽媽時常不在家,他獨自一人吃飯,一人看著電視,直到有天遇見過氣的女演員,聊著過去演繹的電影,喜歡她以前電影裡有著仙氣的眼曈。
女演員因為試鏡不順利而哭泣,少年卻一直鼓勵她,不要妄自菲薄。
最終,她對著鏡頭,自信流暢的把台詞說完,從她的眼神中,找回當年的自信和以前的光榮。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為了填滿其他空虛的心靈,希望世上每個孤獨的靈魂都能得到溫柔的對待。
寂寞,在风中作响
无聊
让蜡烛代替所有灯,让音乐代替话语声,此时无声胜有声。
愿成为彼此的心房客,孤独患者,互相拉扯
太好看了,宇航员给阿姨剧透电影那段儿哈哈哈哈哈哈
看不懂,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笑😅
像恶魔像老虎像婴儿哭声的只不过是那被风吹得摇晃的垃圾箱铁门,孤独使人敏感,寂寞使人生病。
法式沙雕小清新
妈蛋,好戳人,好想打五星!!!想起来一个故事。半夜醒来摸去冰箱找吃的,看到冰箱1米7,白白的很光滑很纯洁的样子,忍不住就抱了一会,一开始觉得有点温暖,后来突然觉得真特么孤独。嗯,就是这种,默默偷笑然后瞬间呆住,的感觉。
三对寂寞的人
世界上,有一种歌声,大概亲耳听过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这就是鲸歌——鲸在深海的声音。把鲸在深海的声音拍成电影,就是这一部。
宇航员的故事最温暖,阿姨和少年的最有看头,护士和轮椅男的故事其实最讨巧,但对于那个轮椅男实在喜欢不起来
电梯,六名身份背景天差地远的人物,三段错身而过的相遇,诉说的都是寂寞轰炸后的遍体鳞伤。趁着夜深人静,轮椅男子每晚搭电梯下楼前往医院,与夜
朱尔本谢特里
@2024-05-30 19:42:54
看不下去,大概我该庆幸吧,不懂这样的孤独
愿世间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能被温柔以待
装逼者都是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就像天龙八部里的丁春秋,扯虎皮做大旗的徒子徒孙真多
喜欢太空人那个故事 在太空中的孤独 被陌生人治愈 心门一开一关之间的寂寞
对沟通和交流的渴望柔和了孤独中冰冷坚硬的部分 在观感上掺入一丝清甜的代价是牺牲了深度 谎言与真相的取舍从来不会这么简单 除了宇航员的故事圆满结束 其他的都戛然而止 特别想知道胖子偷用电梯的事被揭穿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