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剧情:男主被污蔑为刺杀总统的犯人,在强大的政府机器下,无人要听他解释。
在好友和陌生人的半举报半帮助(主要是帮助)下,他成功逃出生天。
——————————这种故事结构和《漫长的婚约》很像,像是打游戏一样,你有一个终极目标,在每个关卡(每个陌生人/朋友)里,完成线索/主线的一点补全,最终导向结局。
但是相比之下,《漫长的婚约》要优秀很多,从以下两个方面看。
1.主题不晴朗:伊坂幸太郎的原著可能有两个主题:“对他人要心怀信赖”“无情且无理的以势压人的政府机构”。
但是两个主题都表现得不是很明朗,无法令人信服,也无法给人强烈的震撼感。
2.剧情不连贯清晰:不够震撼,不够连贯。
这部片子的优点:1.这是一部细节很丰满的电影。
我发现细节丰满(导演很用心)的电影,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得分就不会太低。
2.反差感:话题很严肃无奈,但是在细节表现上荒诞不羁,还有点用心的幽默。
3.所谓的主题:一部电影无需有中心思想,可是中心思想永远是加分项。
就像高考的加分题,你做了就能拿到额外的分数。
虽然这个主题并不令人信服,可是只要能引起别人的一点思考,就是成功了。
无需多高深,已经够用。
(在这一点我是很失望的,观众往往对我觉得不合格的立意给高分。
不过想来各人敏感点不同,还是需要多看看普通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4.“金色梦乡”的概念,以及那些额外的抒情,十分见缝插针,说得上高明了。
请问懂日语人士,1,那个樋口在车上给青柳留的字条写的是什么?
2,青柳给父母写的信的内容是什么?
3,最后小女孩儿给青柳手上盖的章,上面写的是什么?
........ ........ ........ ........ ........ ........ ........发出这帖子9年后 俺已经来到日本一年多 颇有些感慨
当你对一个人的好习以为常时,你不会怀疑他是否会伤害你;当你对一个人无条件信赖时,他很可能将你带入地狱。
不要百分百相信他人,也不要完全拒绝他人,你信任的人可能会毁灭你,你不信任的人也可能会拯救你。
一个人多年认识的好友,但他突然约你出去钓鱼时你绝不会相信这是一个陷阱,当他给你递水时你会毫不犹豫接过来就喝,当他一本正经的跟你说实话时,你只会认为这是一个玩笑。
因为熟悉因为习惯,因为信任,男主角就这样被朋友送上了逃亡的不归路。
被朋友陷害不是最可怕的事,而是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被选定为目标,当个人被国家机器盯上时基本就已经被宣判结局。
只因自己当初的英雄救美行为就让自己被盯上,突然出现的漂亮可爱的小姐姐,无事献殷勤的老朋友,这一切其实已经被精心布置,老实又笨笨的男主怎么可能防的了呢?
好在这个世界总是有好人的。
虽然男主多次多次被身边的人出卖,但那些人也是可怜人,不到迫不得已谁会向身边的人下手呢?
即便如此也是不甘愿的,森田、小野最后关头还是告诉他让他赶紧逃命,即便已经于事无补。
而那些局外人,宅急送的男同事,曾经的前女友,罪恶昭彰的切男,医院里的瘸腿大叔,曾经被他救过的女明星。
这些人虽然不知道实情,但选择无条件相信男主,并且尽全力帮助他逃跑,这也是平时男主的为人值得这些人的信任。
男主因为信任他人而深陷泥潭,可也因为信任一次又一次逃脱追捕,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
整部影片的风格其实很奇怪,说它怪诞吧它又是严肃扯上政治,说它是喜剧吧可也没有几个搞笑的镜头,又说不上是公路片,整个风格很乱。
演员们的表演也是,演的太夸张了。
伊坂幸太郎写了个好故事,改编的电影是另一种味道的出色。
荒诞而温暖。
一个温良恭俭的小人物,突然被冠上暗杀一国首相的罪名。
本以为是与旧日伙伴一起去钓鱼,于是穿着渔夫马甲带着全套钓鱼工具兴冲冲地来了,却先是被友人告知:有人命令我带你到这里来,估计你将成为第二个奥兹瓦尔德,紧接着目睹首相被杀,友人在爆炸的车子里化为灰烬,自己被警察开枪阻拦,突然发生一连串莫名其妙的事,估计脑子根本是空白的。
所以他一边逃命一边喃喃念叨着: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虽然是乍看荒诞的设定,我试着设身处地地想像青柳的心情,在日本也好,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如果被政府、国家这种庞大的国家机器盯上,任是谁都会觉得无处可逃吧?
走在路上被笑嘻嘻的男子端详着,下一秒居然就是散弹枪一炮轰过来;一边逃着,一边在媒体报道中发现一个个子虚乌有、却又言之凿凿的证据指向自己;和全然信任的友人联系,却几次毫无防备地被伏击,虎口脱险,险象环生。
不仅自己分分秒秒身处地狱,周围的人还要受到牵连。
如果真是这样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的局面,我想任凭青柳有三头六臂,也撑不过24小时。
还好有那些人:放弃自己逃跑,却给了青柳逃离的机会,并告诫他“一定要活下去”的森田;虽然不知所措,还是在电话里不自然的叫着“青柳前辈”示警,并为青柳和其他友人牵针引线的阿一;小个子娃娃脸,带着喜感的恐怖人物“切男”,一次次帮助青柳,说自己就是想做点好事;无条件信任他的同事,寻机会放他逃生;牵着小小女儿,为了帮助青柳勇敢奔走的前女友;住院部里那个怪怪的,声称自己生活在阴暗面的老头;曾被青柳救助的女明星;坚信儿子无辜,对着摄像机坚定说“快逃”的爸爸;被青柳不得已绑架,却不由自主为他出主意的老巡警;之前打工的烟火店老板和儿子……这样长长的一串名单列出来,自己都没想到,原来青柳真的不是在孤军奋战。
这些帮助青柳的人,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熟识他、了解他的旧友,因为深知青柳的本性,根本不会被媒体的报道所左右,坚定地相信他的无辜;另一类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则是先为事态的不自然而心存疑惑,又在与青柳的接触下相信了自己本能的判断:这个人不是会做那样事的人。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虽然有国家机器为青柳布下的天罗地网,从事前准备、伪造的证据和事后的搜捕一环套着一环,可青柳仍然逃脱了。
虽然世界与你为敌,仍然能靠着对伙伴和周围人的信赖活下去。
这种无条件的信赖,最打动人。
虽然是个讲述逃亡的故事,却总在紧张的逃跑中穿插着过去的记忆:伙伴们一边吃着快餐一边东拉西扯,一起在轰烟火打工,雨天荒野的旧车里恋情萌动的少年之间的笑语,和那首Golden Slumbers。
轰烟火的老板曾说过,烟火这种东西,可以在分隔在各地的人们抬头观看时,唤起彼此相同的回忆。
这句点题一般的话,在影片多出被印证,因为一个个被同时触发的回忆,伙伴们与逃亡中的青柳有了特别的默契。
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一起回忆他们的青春,原来当时的记忆那么美好,原来谁也没忘记,真好。
影片的高潮,当仙台的一个个假井盖被烟火冲翻,当漫天的烟花绚丽绽放时,我们流下的泪水,并不是为了庆贺青柳可以顺利逃亡,而是为那份单纯坚定的友情而感动吧。
虽然是再也回不去的记忆,虽然是狼狈不堪的后半生,但只要人与人之间还存在这份温暖与信任,无论有什么样的苦难,活下去,还能感到幸福。
p.s. 堺雅人近几年人气不断升温,但我最开始喜欢他,其实是因为这部影片。
他把这个卑微温暖的小人物演的如此传神,眼角眉间都是戏,却没有演技的痕迹,对我来说,青柳就是雅人君。
今天看了这部电影。
纯粹因为雅人叔和高分和悬疑的标签。
但看完之后却极其失望。
看了三部雅人叔的电影,分别是《镰仓物语》、《盗钥匙》和这部。
发现评分都挺高,但总感觉都没有过多亮眼之处。
单论精彩程度甚至无一部能与李狗嗨和半泽直树相比。
这部电影的槽点更是多到让我不吐不快的程度。
知道本片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的杰作。
没看过原著,但这剧情没交代的细节是不是过多了。
首先事件的开端—暗杀总理,这一行为的动机就不太明确。
是为了夺权?
还是为了片中已经说的单纯是想以一个真人君子的堕落摧毁人民信心?
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难道日本电影都是为了叙事就可以忽略细节交代吗。
一些设定更是莫名其妙。
突然出现的神通广大的连环杀人犯到处追着要帮主角逃跑,最后更是为了帮主角把自己命给搭进去了。
结果给个理由是突然想做件好事了。
我寻思你之前杀人不眨眼的时候咋不这么想呢?
主角在逃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架因为没电池被丢弃在荒地里好几年的车。
你几个普通大学生壕到这种程度了?
一架汽车就蓄电池没电了,我给它直接丢那了?
你当电动牙刷呢?
还是说四个人记性都差到一块了,都忘了有这茬子事了?
那咋这几年后又俩人都想起了,还想一块去了?
再者说,他开这车上路交警允许不?
香川照之演坏人还真是在行,都可以让人达到看得气得牙痒痒的地步。
但是这次让我格外气,因为这个坏人太不讲理了。
费劲心思设个大套就为了把一憨厚老实,正直善良,偶尔还见义勇为的普通老百姓往死里整。
你都能费劲心思到这种程度,能自己虚构个国民英雄来犯罪不。
你非得欺负我雅人叔老实。
更可气的是我雅人叔还是那张弱受脸一门心思的跟他讲道理说不是我做的。
是个正常人难道不得一口痰啐他脸上:“qnmd!
”最搞笑的是结尾,主人公把真相都直播了一半出来了,你给人强行掐了就要就地正法。
那你这政治阴谋真能起作用我也只能说是屈服于强权主义。
可能下一部就能拍个v字仇杀队。
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故事结局的设计。
不是说正义战胜不了邪恶的结局不可以。
但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告诉我们在遭到莫须有的罪名和迫害时就只有被迫接受和逃遁?
实在不明白青柳为什么就因为做了一件好事。
最后几乎莫名其妙地被毁掉自己的一生,还能做出一副没被抓住就是重获新生的感觉。
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旧社会就算了。
这都什么时代了?
还能搞这种普通老百姓被迫屈服上层统治?
如果现实真是这样,当我见识浅薄。
私以为,这部片子的情感描写和演员表演都不错。
但如果作为一部好电影,情节需要更加严谨。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构陷,影片却另类的用羁绊,借用主人公被人陷害为刺杀首相凶手一路的奇遇,将电影置身于一场对过往友谊的怀旧之中,纯真质朴情愫的酝酿升华,使那金色的梦乡正是用欢笑与泪水凝集的回望。
不知不觉,我们大家都上了年纪,那里便成了回不去的地方,那里是金色梦乡。
反抗或英雄主义最终像片子里这样的结果,也许是最高的治愈。
人类最大的武器,就是习惯和信赖。
虽然还是有一些细节有些不明白,不过真的很感动。
“这是什么奇怪的展开节奏。。。
”一直到影片结束前30分钟,一直是带着这样的心态看这部影片,我一度以为它是典型的“诬陷逃亡+正义反扑“,看了近1个小时一直被”奇怪“的回忆所打断,主角青柳从一开始就不断回忆着大学时代社团”青少年饮食文化研究会“四人组的种种(其实就是四个人在快餐店边吃快餐边边海聊吧,为什么社团名也这么”奇怪“的)。
喜欢披头士,却被指使陷害青柳最后赔上自己性命的森田。
一直前辈前辈叫着,慌张之下不自知出卖青柳的阿一。
曾经的恋人,现在生活幸福,却始终坚持相信青柳的晴子。
是的,一开始我就错了,着根本不是什么有着追逐、悬念、正义必胜情节的故事。
“正义”一开始就站在了必败的独木上,面对压倒性力量的国家、圈套、政治、武力、甚至舆论,曾经代表着”平民正义“的青柳,做了一个正常人最应该做的选择:逃亡。
逃亡吧,如果只有逃亡才能活下来;逃亡吧,如果只有活下去才有意义。
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曾经的我们,面对是如烟花般美好易逝的年华;曾经的我们,可以嬉笑一整个午后共享一首歌,而不担心生活的变化;曾经的我们,因为彼此而憧憬未来,因为彼此而怀念过去;而一切至如今亦未变。
在晴子按下按钮的那一瞬间,随着满仙台的烟花和Beatles的《Golden Slumbers》响起,一切都被烙上了金色的印记。
青柳乘着混乱潜入下水道并逃离了仙台,晴子和阿一望着天空的烟花喜极而泣,死去的森田也在在歌声里,医院的大叔和烟花厂老板的儿子也露出了金色的微笑,这是一场逃亡的胜利,一场面对绝对失败的胜利。
在这个时候,活下去,代表着一切的意义,逝去与未来的意义。
影片结尾,承接开头的部分,活下去与追求梦想的意义都没有离去,偶尔还会擦肩而过。
很少写影评的,这本小说一如伊坂的其他著作一样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偶然看到一个影评竟说道电影比原著好看,真假的?
又看到豆瓣评分竟然如此之高,所以也是怀着期待去看了电影看能把如此之佳作拍得咋样。
简直毁了啊,毁了啊。
请还没有足够的才华天赋的导演不要去触碰伊坂的小说好吗。
伊坂老师作品里的情怀你能呈现出多少?
带着极度失望的心情看完这部电影,全程僵硬,比原著实在是差太多了好吗。
原著里如此真挚的感情和情怀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好吗。
而且选的是什么演员啊,切男不是很酷的存在吗,那场和警察的打戏伊坂描绘的很是精彩怎么拍成这样啊。
医院老头子也是。
人物的塑造得好浅显单薄。
伊坂老师塑造的人物都是像大学老师跟我说得一样有血有肉得好吗。
而且完全没有改编嘛,没有很好得呈现出原著也没有一丁点改编而只是把原著删减很多有趣的情节细节。
很重要得好吗那些细节。
或许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觉得电影还行。
但我只想说真的很对不起原著党。
太长。
太乱。
慎入。
整整两个周,我的脑里都在不断的回放这部片子的画面,不断闪过雅人叔的脸,不断响起the Beatles的那段歌词。
像是被什么追赶,我的思维不停的被迫奔跑,类似逃亡。
大概,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逃亡的过程中。
而身后,是你的golden slumbers(ゴールデンスランバー)。
1,偶遇简单说,这是一个日本版的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故事。
新当选的首相在游行中被人刺杀。
两年前因勇救女明星而成为国民偶象的宅急便小哥被官方宣布为凶手,于是宅急便小哥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
短短两天的时间,他遭遇了部分朋友无可奈何的背叛,也遇到了初恋情人、连续杀人犯以及在医院装病者等人的帮助。
结局就是这个宅急便小哥得以生存下来,代价是成为别人。
没错,我当初只是冲着 堺雅人 去看这部片子的。
雅人叔取代“千秋王子”成为我的新欢。
对于我这种一大把年纪了的人还去喜欢明星的行为我喜欢自我安慰解释成保持年轻的心态,必要时头发一甩脑残又怎样。
当然,看完片子,脑细胞就完全被它侵蚀占据,其中不只是雅人叔的脸。
这大概说的就是每一次不抱有目的的偶遇才会给人欣喜,才是支撑人对这世界充满向往的力量。
就像雅人叔饰演的宅急便小哥——青柳雅春在片中的每一次偶遇。
2,公权力的无耻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个故事的题材。
首相遇刺。
在天朝你能看到这样的故事吗?!
所以我这个自认为患有轻度西方脸识别障碍的人对于看到日版的肯尼迪遇刺故事异常感兴趣。
其实无非就是多党制下的政治斗争,青柳雅春沦为牺牲品。
为什么是青柳雅春?
千万人之中偏偏选中了你。
为什么?
因为他是偶像,是名人,他因为勇救影视明星被数亿国民在心中不知不觉竖立成了国民偶像。
为什么要选中这个偶像让它成为杀害首相的凶手?
因为人都喜欢看英雄跌倒,看偶像坍塌。
你越是认为不可能做这种事的人做了这种事,你就越是感兴趣,越是想看,也越是容易相信其实你平常看到的只是刻意伪装出来的,而它做的反常的事才是事实,才是真实的他。
人都这样,猎奇,并且愿意,希望看到别人的伪善被揭穿。
即使你真的是英雄,但当你面对国家和权力的时候,你任何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它说你是伪装的偶像,它说你是狗熊而非英雄,就会有各种人证物证冒出来——包括整容整出一个假的青柳雅春来制造各种证据,甚至街边的小狗也会冲你吠两句好像你真的就浑身带着嫌疑人的味儿——一切都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
公权力的无耻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肆意作假作恶并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
青柳雅春成为嫌疑人之后,警察就开始了追捕,而青柳雅春则开始了他的逃亡。
印像深刻的是,青柳雅春一边飞速逃离现场一边充满疑惑的重复问道:什么啊这是!
什么啊这是!
(何だよこれ)在你还什么都没搞明白的时候,你已经成为杀害“肯尼迪”的凶手了。
当然,片中将这一无耻的行为书写的更为淋漓尽致的是,青柳雅春约了电视台给他做直播,同时约见警察,想要说明真相。
他以为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警察就不敢公然开枪毙掉他——此前警察确实曾试图要毙掉他,趁乱。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警察可以用麻醉枪,警察可以切掉电视台传输的信号,警察可以让全国人民看得到你但听不到你说什么,甚至可以直接让他们看不到你。
什么手段都可以。
只要是公权力想做的事。
而作为像青柳雅春这样的被陷害者,选择只有两种,要么死,要么逃。
影片的一开始,年轻父母带着小女儿进入商场电梯,电梯按键边有一个带着帽子看不到脸勾着背的怪叔叔。
小女儿淘气,撞到了怪叔叔,怪叔叔的身体微微动了动,你的心和年轻父母的心一起紧张起来——不会遇到杀人狂了吧?
走出电梯走进商场以后,小女儿忽然不见了。
心又提起来,被怪叔叔抓了?
没有,过了一分钟小女儿追上了父母,一家人欢快的离去。
你看懂了吗?
没有?
我也没看懂。
不过,看起来,这和即将逃跑的青柳雅春没啥关系。
3,生活在阴暗面的人话又说回来,青柳雅春算是幸运。
他遇到了很多愿意帮他的人。
被称作切男的连续杀人通缉犯。
出人意料的,这个杀人犯并不长着一张穷凶极恶的脸,他穿着休闲的运动套装,身材娇小轻盈,脸被帽子遮住的时候有点阴森可怕,但是撩起流海跟你说我也整过容的时候,轻微蹦蹦跳跳走一字步的时候,你会觉得其实他很可爱,口头禅是“吓一跳吗?
”(びっくりした?!
),真名大概是三浦。
我愿意叫他三浦。
三浦去报复那个警察的时候,使得已经被捕的青柳雅春意外得救。
得知了青柳雅春的故事后,三浦把他领回家,给他泡了面,并在泡面里下了安眠药,让他好好睡了一觉,并给了他另一部手机,给了他一把小刀。
后来三浦又明里暗里的帮助青柳雅春,希望帮他找到真相。
最后,由于来自整形医生的假情报,三浦死去。
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陈述句,吓一跳啊(びっくりした!
)。
一句台词,忽然就觉得意味深长。
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志,那句话,就是三浦一生的标志。
下水道老人。
这是我起的称呼。
因为他熟悉日本的下水道,他说他是生活在下水道的人。
他现在离开了下水道,好像在医院骗吃骗住。
告别三浦的尸体后,逃跑中的青柳雅春撞翻了下水道老人的食物,逃命要紧的关头他还是荒张的替老人捡起了食物。
老人带他暂时脱险。
之后的故事情节,正是因为有了下水道老人的存在,才有了青柳雅春活命的机会。
整形医生。
这个从来没有露过脸的整形医生,这个只有两三句台词的整形医生,成为青柳雅春的一大恩人。
或许是由于愧疚于误给三浦提供了假情报害死他,或许是由于跟女明星——青柳雅春救的那个女明星关系不错,整形医生成为青柳雅春的救命关键人。
有时候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像三浦这样的杀人犯会帮助青柳雅春,不遗余力。
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都曾生活在生活的阴暗面,生活在公权力的对立面,他们愿意去帮助同样一个生活在生活边缘的人。
也或许什么原因都没有,就是遇到了他们愿意帮的时候,一时兴起的时候,就好像今天我心情好,请你们吃饭一样的没有特别的理由。
得到这些人的帮助,青柳雅春得以生存下来。
而警方也宣布抓住了犯人。
具体怎么回事,影片没有一一交待。
你只是可以想象,真正的青柳雅春整了容,成为了别人生活了下去。
而警方那边,也许是假的青柳雅春被整死了作为交代,也许根本就是放的烟雾弹,反正结案了,反正新首相是死了,反正幕后操作人的目的达到了,凶手是谁并不重要。
再次感叹国家机器的无耻。
也许你觉得很励志,甚至二逼的想,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我也会拼命的逃啊逃,最终也能活下去。
可是,你认识连续杀人犯吗,就算你认识,他会帮你吗?
你认识下水道老人吗?
就算你认识,咱们国家的下水道可以过人吗?
你认识整形医生吗?
你救过和整形医生关系很好的女明星吗?
没有。
所以,如果答案是没有,那普通人遇到了公权力的迫害,一般还是只有被整死,或者一直走在被整死的路上。
当然,你不是偶像,公权力也不会注意到你的存在。
如果集团是一个棋盘,你我连棋子都不算,顶多只是上面的灰。
只不过,太碍眼了,也会有被吹的时候。
对不,谢帝。
4,金色梦乡再来说这部片子的名字。
金色梦乡。
golden slumbers。
ゴールデンスランバー。
golden slumbers。
这是the Beatles的一首歌。
我听到的版本都很短。
只有一分多种。
为什么要叫金色梦乡?
影片在讲述青柳雅春逃亡之路的同时,还不断的通过各种人回想了他过去的生活,尤其是他和几个朋友过去的生活。
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学武打招术,一起做烟花,放烟花,看烟花。
其中还包括青柳雅春与初恋情人晴子的感情生活和离合。
在逃亡的路上想起那时候安宁朴实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在面临朋友被逼的背叛的时候,那时候的友情是那么单纯实在。
在坐进当初和晴子一起坐过的废旧小汽车里的时候,晴子的欢声笑语还回荡在耳边。
而青柳雅春自己呢,以前还是一个可以安心工作以送快递为生的普通人,偶尔被认出来是勇救女明星的青年时给人签个名,日子平淡而充实,突如其来的陷阱让一切都改变。
可是,时光就是这样,不断流逝,发生了的事也不可改变,一切都回不去,就算你倾尽所有都回不去。
无论是过去的友情,还是爱情。
时间就是这样一个不合格的魔术师,把你变到了现在,却变不回过去。
不知不觉,你长大了,你变老了,你曾经的小伙伴也长出了皱纹,你曾经深爱的初恋情人已为人夫为人母,你觉得你们可以再坐下来谈天说地,但,人虽然是对的那个人,时间却不是对的时间。
于是,the Beatles的歌声响起。
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 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 Sleep pretty darling do not cryAnd I will sing a lullabyGolden slumbers fill your eyesSmiles awake you when you rise金色。
除了代表财富和辉煌,有时候还让人觉得光明、醒目、炫烂、温暖、幸福。
在金色的梦乡里,有你回不到的青春,回不到的友情和爱情,以及你回不到的生活。
而人,终其一生,都像是在一场逃亡之中。
你不停的奔跑,不得不跑,那些成长的脚印,父母的言笑,朋友的打闹,恋人的亲吻,以及你曾经遇到的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被你甩在奔跑的身影之后。
而你要逃开的是什么呢?
也许是时间。
追超你的,也许就是时间。
也许又不是。
青柳雅春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代价就是成为别人。
你忘记了电影一开始,在电梯里出现的那个怪叔叔?
对,他就是青柳雅春,大概是整形医生为他整了容,让他成为另一个人而得以生活下去。
只是他按电梯的时候,被人认出了——因为他喜欢用拇指按电梯,用他朋友的话说就好像在比“NICE”一样——而认出他的那个人,正是电梯里小姑娘的母亲——晴子——青柳雅春的初恋情人,那个给废旧汽车换上蓄电池,帮他逃亡的女人。
可是,她不敢认青柳,青柳也不敢认他,哪怕他们已经相互在心里呼唤了对方的名字。
这就是代价。
不过,影片给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弥补方式。
还记得出了电梯之后,小女孩曾有一分钟不见了吗?
因为晴子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她走到那位怪叔叔身边,拉着那位怪叔叔,说,妈妈让我给你盖个章。
于是小姑娘拉起怪叔叔的手背,在上面盖了一个圆圆的章:“たいへんよくできました”。
这是章的内容。
大概就是表扬,你做得很好。
为什么要盖章?
在青柳雅春和晴子还相恋的时候,他们讨论过小时候老师有没有给他盖过章。
我猜大概就是像我们这里的小朋友表现好了老师会给你发一朵大红花一样。
那时候老师没有给他盖过章。
而如今他逃过了人生一大劫,重获新生,现在,由晴子来给他补上这样的章。
恍惚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人以另一种方式在相认,是另一种方式的拥抱。
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就忍不住泪牛满面。
5,活着当然,回不到的过去,是一种无奈。
但影片好像又在告诉你,要一直向前看,要一直跑,要活着。
人,能活下去是最好的。
那个被逼把青柳雅春带到刺杀现场的朋友森田,在死之前,郑重的对他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下水道老人也跟青柳说,你如果就这么死了,也就死了,但如果你跑,还有希望。
三浦也跟青柳说,最聪明的办法就是逃走。
他的父亲也通过电视采访对他高喊,逃走!
不管你有多怀念过去,不管现在你有多绝望,你还是要跑,还是要逃,人,能活下去,是最好的。
没什么深奥的道理,大概就是我们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有活着,人才有希望。
哪怕只是一丝。
也只有活着,才会有把落魄的生活变得像模像样的可能。
也只有活着,才会让那些帮助你爱你关心你的人不仅仅靠着回忆来取暖。
于是在一次次颠沛流离中,你只有不停的逃,不停的跑,以此来找到活着的路。
而信赖,是影片反复强调的另一个主题。
森田说,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习惯和信赖。
青柳说,我最后的武器只剩下信赖了。
这一路的逃亡,青柳几乎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那些他信赖着的人,无论是三浦还是下水道老人,无论是曾背叛自己的朋友还是公司里的共同工作的同事,正因为他的信赖,才有了他们的舍命相救。
当然,这说的是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对面国家机器。
6,细节日本电影大到故事情节,小到细节处理,都相当用心。
好的电影更是如此。
直指人心的地方,永远在细节处。
就说青柳雅春整容后得以生存下来报平安的方式。
色狼去死。
你老公和女招待有一腿。
这是青柳雅春对父母和那个帮助过他逃命的同事分别说的两句话。
小时候写作文,别人都写新年日出这样的题目,只有青柳雅春的父亲因痛恨电车上的色狼而逼着他写色狼去死的作文。
整容后,不能明着回家看父母,只好写了一封信回去,信上只有“色狼去死”几个字。
当父母看到信的时候,立即会意,没有老泪纵横,也没有欣喜若狂,却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既想哭泣又想大笑的悲喜交织。
一切都很到位。
哭的只有观众。
而那个帮他逃命的同事,某天在回家后被妻子问:刚刚有一个怪男人来过,说你和女招待有一腿,怎么回事?
同事听后,愣了两秒的瞬间,随即心酸而开心的笑了,全然不理妻子的质问。
和女招待有一腿的事,是个秘密,是只有他和青柳雅春才知道的秘密。
这些细节的处理,都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7,雅人叔最后,我想说说关于雅人叔。
没错,让我爱上雅人叔的片子是《半泽直树》。
那部金融屌丝民工勇斗集团黑手勇斗国税局的励志故事。
让我进一步爱上雅人叔的是《legal high》。
但是我想说,《金色梦乡》,雅人叔演的一点也不输上面的那两部片子。
他演的青柳雅春,呆,萌,坚毅,温柔,善良,勇敢,正直,有时候犯二,就是一个善良的平凡人的典型。
无论是表情,动作,都时时体现着主角内心的挣扎和演变。
演技何止一个到位可以表达!
有时候我想,雅人叔真人会不会更接近于青柳雅春,而不是半泽直树?
雅人叔跑了十年的龙套,演了十年的配角,一朝换来了功成名就,但其中的艰辛有多少人能体会?
比如他饿着肚子没钱吃饭对着海报上的寿司默念我要吃寿司?
但是,十年的艰辛没有让他变得暴戾,他还是那样带着坚毅、温柔的表情,浑身都透着温暖的气息。
大概,苦难的价值不仅仅是激励你去追求幸福,更是让你学会在得到了幸福之后依然平静地努力着。
说得太多了。
长这么大,我基本没写过影评,唯一写过的,是连续看了十几遍《大话西游》之后写下的几千字。
那是我看得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小时候看过几次,从大二开始,基本每年都至少会看一次。
这次看了几遍金色梦乡,写这么些这个字,只为对得起我脑袋里狂奔的雅人叔。
“不管会变得多么凄惨,总之快逃,活下去,人能活下去是最好的。
”当森田对青柳说出这句话时,青柳懵懵懂懂地并未完全体会到它的深意,只是愣愣地下了车,然后,爆炸声在森田闭上眼哼唱《Golden Slumbers》时轰然响起,青柳的正常生活也随着毁灭了好友的爆炸声彻底崩坏。
好友的背叛和信赖,伤害和保护,为了真相不断奔跑成了青柳之后的主旋律,这一切并不只是始于森田约他出来见面,也许从他救下偶像明星凛香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某些人的“可利用”名单。
他为什么会被盯上,也许是因为那一次的见义勇为造成的名气使他成了出头之鸟,亦或是命运的黑手偏偏向他招手(其实是伊坂幸太郎的小黑手),但这些对青柳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好友死了,而自己成了刺杀首相甚至杀害好友的嫌疑犯,他该如何走下去。
在艰难的逃亡中,他从“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但其实他一直是个很敏锐、聪明的人,只是平常的生活并不需要他有多敏锐和聪明,当无妄之灾突然降临,短暂的无措之后,隐藏在心底的力量渐渐显露。
凭什么他要成为替罪羊?
凭什么自己的生活莫名变得一团糟?
不甘吧?
不爽吧?
怨恨吧?
愤慨吧?
悲伤吧?
那就勇敢地想办法摆脱这一切,为了对得起森田的牺牲,为了对得起一路帮助他支持他的人,好好活下去,像《芙蓉镇》姜文的那句台词说的那样,“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再难再苦,活着才有改变的机会。
“该回去的故乡。
”森田是青柳卷进这件事的导火线,但其实以幕后黑手的能力,要陷害青柳绝非一条路可走,没有森田还会有别人。
身为老友的森田选择这么做,其一是因为家人,其二恐怕也是觉得与其让别人来做,还不如自己了结,说不定还能伺机救青柳……于是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事,帮青柳分析形势,送给青柳的ipod还为青柳挡下了子弹(ipod竟然这么结实?!
筒子们,果断团购呀!
);小野确实出卖了青柳,但在一开始的电话里就表现出他想透露给青柳的不寻常迹象,满口不常叫的“学长学长”,被警察制住时大叫着让青柳快逃;更不用提樋口巧妙地给青柳逃亡用的汽车装上电池,为他下水道之行妥当地做好各种准备,还有那些华丽的烟花……多好啊,青柳的这些朋友,到头来谁也没有负“朋友”之名,一直相信着青柳。
回忆,棒子剧说它一点力量也没有,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没有片中穿插的青柳他们社团当年如金子般闪光的日子,青柳的逃亡不会成功。
那天大家一起学的柔道招式,那天大家一起看的烟火,那天大家一起听的披头士的歌……统统在危急时刻派上了用场。
可惜当时的四个人上了年纪后,渐渐联系少了,现在一个死了,一个躺病床上,一个被揍得倒在马路上,一个被通缉得四处窜逃……“明明当时有路可回”,结果却变得这样七零八落。
也许就像《求婚大作战》说的那样,再要好的同伴也抵不过时间的迁移,恋爱、结婚、生子等等……如果不是因为出了这样的事把他们再度联系在一起,他们便会如此这般,渐行渐远吧……只是烟火老板说得好,想到自己在看烟火的时候,或许自己的朋友也在某处看着同样的烟花,就会觉得很幸福。
“哟,轰!
”当生活在某一时刻“轰”的一声突然崩溃,普通的幸福被践踏,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随意报道着对你不利的消息,每个人都仿佛成了你的敌人,他们诅咒你快点被抓,幕后主使却逍遥地看着这场戏……还有什么能相信,还有什么能拯救?
一次次欺骗,一次次落荒而逃,青柳的心早已疲惫之极,即使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内心对人的信赖,他的信任不是盲目的,也不是没有回应——社团的好友,偶遇的青年男女,“一时心血来潮做好事”的切男,宅急便的同事,“生活在社会阴暗面”的老人,烟火老板和他儿子,明星凛香——他的同伴其实有很多,每个和他直接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青柳是个怎样的人,他们相信青柳才会用各种方式帮助他。
青柳的父亲对媒体说“你们了解他多少?
”,从未直接接触过,也没有进行调查,在权利操纵下肆意报道的媒体,早已失格。
这个故事,有关回忆,有关信赖,有关友情,有关权利肆意妄为的可悲,有关人内心的美好和力量,现实的冷酷中透着童话的温暖。
当烟花从下水道里冲出,撞飞了像机器人一样无知觉的职业杀手(应该是吧?
),砰砰砰地接连开出璀璨的美丽的光影之花时,我感觉到了一阵恶作剧的快感,这是属于伊坂幸太郎的浪漫,用那些看似不靠谱的东西向这个冰冷的世界宣战,在他的《快乐的暴力团》中也可以看见伊坂式独有的童话风,就算是更为客观冷派的《死神的精度》,黑色的底色上也偶尔泛出暖色童话的星星点点。
……其实我没有看过原作,伊坂的书只看过《死神的精度》,只是直觉认为电影的改编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伊坂的世界观,再加上阵容强大的CAST,每个演员的精湛演出,更为电影加了不少分。
点名表扬雅人叔的青柳、竹内结子的樋口、吉冈秀隆的森田、香川照之的佐佐木……香川那场叫青柳自首的戏,镜头里只能看见他下巴以下,但是完全做到了不用看脸,举手投足就是戏的程度。
特别喜欢切男,执著于让人“吓一跳”的他,身手敏捷,为了救青柳搭上自己的命……扮演切男的滨田岳,正好是《求婚大作战》里的小个子小鹤,这里的他当然没有长高XD,可是却让我觉得很帅气,拿着刀以一种看起来随时会跌倒的小孩子跑法冲向某职业杀手,翻跟头什么的不在话下,一边微笑一边说“吓了一跳吗”,神经质又孩子气的性格击中了我微妙的萌点XD
CJ
青柳逃命时跑过的路我去仙台的时候走过……
真没看出原作是推理小说。电影前后呼应比较多,一些细节比较有意思,就是节奏有点慢
一场被迫害和反体制的大逃亡,一群人共同参与的拯救行动,从中可以收获对爱情、友情乃至于生命本身的认同。
用亡命天涯式的剧情容器,盛了温情派的料理。
10年最爱的日影
人物太过理想化,就是一个成人童话家加进了一些反乌托邦情节,救援情节太过牵强,随便遇到一个路人就能指引你进下水道迷宫还附赠地图,杀人魔莫名其妙出现,莫名其妙的性格,莫名其妙得到的情报,尤其是我最近刚看了《真相捕捉》,差不多的内核剧情严谨度,自洽度,现实性竟然相差如此之多,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无风格
下水道烟火很酷,但导演如果打算完全抛弃“真凶是谁”这条线还不如干脆就不要扯什么直升机女,这片子不需要悬念,看朋友间的信赖就够了~
又臭又长,拖拖拉拉,不暗黑,不符胃口
感觉一般吧,有些地方没看懂
对不起有点儿幼稚。再喜欢beatles这首歌这么用也有点儿别扭。
作家先生请不要随便让人翻拍作品拜托了
能把伊坂幸太郎极富盛名的快节奏佳作改编得如此平庸也算是一种本事呢。
无论怎样都是原著更好啊 伊坂是最ROCK的作家!
尘归尘,土归土,平民老百姓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奥特曼打小怪兽似的正义战胜邪恶。
雅人叔演技没话说,永远会让人忘记上一个角色和他自己,开头都有点乏力,后面好燃,被莫名之力操控也不能放弃,只要自己还在找那条路,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总能找到那条回家的路吧……
烟花之美不在于绽放时的绚烂,烟花的美好在于无论它在哪里绽放,看到的人总是能勾起共同的回忆。
欧你的人生棒得让我无话可说。
真无聊 浪费我两个小时 没逻辑 又强行大团圆 背着嫌疑犯的身份隐姓埋名 也就大团圆是吧 你光整了脸 上班出门不要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