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

Spectral,幽灵空间(台)

主演:克莱恩·克劳福德,艾米莉·莫迪默,詹姆斯·戴尔,马克斯·马蒂尼,布鲁斯·格林伍德,瑞安·罗宾斯,乌苏拉·帕克,科里·哈德里克,冈萨洛·门内德斯,吉米·耶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16

《幽冥》剧照

幽冥 剧照 NO.1幽冥 剧照 NO.2幽冥 剧照 NO.3幽冥 剧照 NO.4幽冥 剧照 NO.5幽冥 剧照 NO.6幽冥 剧照 NO.13幽冥 剧照 NO.14幽冥 剧照 NO.15幽冥 剧照 NO.16幽冥 剧照 NO.17幽冥 剧照 NO.18幽冥 剧照 NO.19幽冥 剧照 NO.20

《幽冥》长篇影评

 1 ) 人类,你们总是手撕鬼子,这回终于轮到我了!

戴维斯中士进入一片战争废墟,通讯兵叫他原地待命增援马上就到。

连5岁的小孩子走丢了都知道站在原地不动等大人来找他,而他却偏要搞个人主义,他说他忍不住了,一天不装逼浑身难受,结果遇到幽魂一招都抗不了就挂了。

这人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饰演墨菲警探,不过墨菲警探是谁?

真是一点也想不起来呢。

跑了那么多次龙套,这次刚出演3分钟就领盒饭了,估计为他演艺生涯中领盒饭的速度创造了新的记录。

马克•克莱恩是效力于美国国家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首席工程师,单身三十年的他练就了灵活的双手,每次麒麟臂要发作的时候就搞个小实验 ,我估计多年来他已经获得了上千项专利了吧?

马克•克莱恩由詹姆斯•贝吉•戴尔饰演,没听说过?

很正常,毕竟是龙套专业户和反派专业户集一身的演员,这次终于当了主角。

今天,他又来到“变废为宝手工制作”节目现场,做了个小实验,一大块冰块瞬间就让他变成了水。

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用去超市里捏方便面了,直接把冰糕全部化成水。

他说应用于金属制品、混凝土、橡胶等其他材料效果也会相当明显,受微小的力或噪音干扰就会被粉碎。

这么说那硅胶也可以咯?

这真是造福社会啊 ,哪个网红有硅胶假胸直接远程给它变成渣。

果不其然,专家当场就希望他能在活体上做实验,我居然和专家想到一起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马克的领导却说可以瞬间气化敌人的水源,我告诉你,如果江来导致冰山融化、全球变暖你要负泽任的你民不民白?

领导又说马克为摩尔多瓦战役的特种部队研发的超光谱护目镜让军人看见了脏东西,需要马克提供建议。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的新闻,老太偷邻居洋水仙包饺子中毒上门索要赔偿。

你们看见了脏东西,关我一个造护目镜的什么事?

难道你吃屎中毒了还要找修公厕的人?

詹姆斯•奥伦德将军给马克看了电影开头戴维斯中士领盒饭前因后果的录像,他说戴维斯中士是经历过三次战争的老兵,是精英中的精英。

结果出场3分钟就领盒饭了?

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说的“精英中的精英”?

你把他说得那么牛逼,你们后面还那么多人排着队去送死?

受幽魂攻击的人死因都是内脏被冰冻住,然而皮肤却被烧灼和腐蚀了,还玩儿冰火两重天啊,这幽魂还挺有情调的。

女主,中情局的弗兰•麦迪逊认为幽魂是叛军穿着动态伪装服。

这位中情局特工的想象力极其匮乏啊,你怎么不说是哈利•波特穿着隐形斗篷呢?

怎么不说是默默然呢?

马克在战车上装了超光谱摄像机,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光谱。

却遭到众多战士以及塞申斯少校的质疑,卡布瑞拉上尉帮忙解场。

一下出现这么多角色, 不要惊慌,不要担心脸盲症发作,因为电影演到一半他们就死得差不多了。

麦迪逊坚持认为幽魂是穿着电子伪装服的敌军,让士兵将它们完好无损的带回来,结果这些士兵连幽魂的毛都没摸到就领盒饭了。

这些幽魂会爬楼、穿墙、飞檐走壁,而且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普通士兵连一招都接不了。

卡布瑞拉上尉刚刚把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扛过来准备干他一炮就挂了。

人类多年以来总是手撕鬼子,这次终于轮到被鬼子手撕了。

(“鬼子”不仅指日本鬼子,根据《聊斋志异》,“鬼子”也指魔鬼。

)如果幽魂会说话,一定会做个摊手的表情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幽魂一共杀了19个士兵,连“我要打十个”的甄子丹都要打两遍才能解决的问题幽魂一次性就搞定了。

一下子死这么多人,剩下的也没几个人了。

感谢导演治好了我多年的脸盲症。

撤退过程中战车碾过地雷,女主的脑袋也差点被炸开花。

真的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他们来到一间仓库躲避,周围撒了一圈铁屑阻止了幽魂进来。

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画个圈圈保护你是一样的效果。

要是万磁王在这里,分分钟把铁屑吸干净,做成锤子还给你。

他们在仓库找到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原来撒铁屑是小女孩的爸爸的主意,而问到她爸爸的更多信息时,她说:我可以回答你说无可奉告。

但是你们又不高兴,那怎么办?

而她爸爸早知道主角会来问他为什么铁屑能够阻挡幽魂,为了给主角增加难度,在主角到来之前他就挂了,真是太机智了。

马克提议用铁屑做成武器来抵御幽魂,这和《X战警》中用塑料做子弹抵御万磁王是同样的道理,下次让两条恶犬当反派,用屎做成子弹又可以拍部电影了,毕竟恶犬都忙着去吃屎了哪还有心思来对付你?

你动手能力那么强,怎么不现场做几套钢铁侠战衣呢?

你别说,男主马克的扮演者真还在《钢铁侠3》中当过反派,你就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吗?

或者是在战车上装几个风扇,放几桶铁屑,把铁屑吹出去来抵御幽魂。

慢镜头下金属颗粒飘飞的画面,还高端大气上档次。

马克把超光谱摄像机改造成探照灯 ,这样他们凭肉眼就能看到幽魂了。

尼玛电影都演到一半了你这才想起,你怎么不早说呢?

不过仔细一想也符合逻辑,就像奥特曼总是最后才放大招,斗地主的时候你也不可能开局就出王炸吧?

又死了一群人之后,他们来到民用的避难所。

增援终于到了,可是他们240人只剩下19人。

为什么导演这么热衷于19这个数字?

难道暗示我们这和下一期双色球的中奖号码有关?

不说了,我去买彩票了。

马克对小女孩说,我必须要知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原来,她爸爸为马萨罗维制造陶瓷容器,幽魂就是来自那里的核电站。

都演了70分钟了,再有半小时就剧终了,都他妈死那么多人了你才说,你早干嘛去了呢?

不过小女孩也是有苦衷的,要是早点说的话还不一定能帮导演把剧情拖到90分钟呢。

马克终于知道幽魂是什么了,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会被铁屑减速,不能穿过瓷制品,但可以穿墙,由于温度太低所以人一碰就死。

要制造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幽魂就是由马萨罗维的核电站制造的。

搞了半天幽魂就像讲冷笑话一样把人冷死的啊?

要不是杀了人说不定还可以转行去当段子手。

坦克周边有镀瓷,浴缸也是陶瓷材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陶瓷救了一命。

陶瓷的英文是china,大写就是China,所以要说是中国救了他们一命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马克说等离子放电枪可以瓦解凝聚态,于是他带领一帮军人就地取材造武器,然后去马萨罗维在事态进一步恶化前阻止它。

他们还造了一个变形金刚一样的战争机器,还以为有多屌,结果就是一个电灯泡,用来让幽魂显形。

看看人家装逼装得多专业,手电筒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要造个庞然大物。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男主极强的动手能力,不愧是单身三十年练成的。

幽魂加速冲向军人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刺客联盟》 中男主父亲穿越大厦的画面, 但这特效跟《武林外传》中“排山倒海”招式的叠影效果是一模一样。

结果幽魂一炮就被干掉了,没想到前面屌得不行的BOSS比起男主的麒麟臂调教下的武器简直不堪一击,果然是宅男拯救世界。

核电站中有大量的幽魂,就像《生化危机3》结尾一样。

原来这是国家研发武器失败了,还好还有自毁程序,比360、百度杀毒软件良心多了,要是不慎安装在电脑中卸都卸不掉。

所以不管你研发生化武器还是人工智能,一定记得设定自毁程序。

当然,如果是拍电影的话,研发生化武器/人工智能千万不要设定自毁程序,要不然很难把片长拖到90分钟,更别说像《生化危机》一样拍到第六部了。

与此同时不断还有幽魂冲出来,马克终于在最后一秒启动了自毁程序从而拯救地球,这也太俗了吧?

几乎所有的美国大片都是这个套路,你就不可以让他最后一秒的时候踩到香蕉皮摔一跤导致所有幽魂被放出来,然后毁灭地球吗?

皆大欢喜的电影大家看多了,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剧情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

原来,幽魂是由人类的尸体通过类似3D打印机的机器造出来的。

那个年代的科学技术都那么发达了啊,跪求给我打印一个苍老师,不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正常状态的就行了。

不过本片对于结局的处理还是没有落入俗套,毕竟男女主角连接吻都没有就结束了,简直是单身狗的福音啊。

最后女主望向男主的时候,仿佛在说:最后一秒你怎么不踩到香蕉皮摔一跤呢?

我还以为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本片就是战争版《捉鬼敢死队》和真人版《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啊。

幽魂的设定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小说《球状闪电》,观影过程中本来我还时不时地和《球状闪电》的剧情联系起来,但是最后发现剧情相比《球状闪电》差太远了。

当然,把电影和小说相比是不公平的,不过如果大家有空真的可以去看看《球状闪电》,其中也有类似“幽魂”的描写,而且对科学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人们总是谈论《三体》,从而忽略了太多刘慈欣其他同样高质量的小说。

本片是介于魔幻片和硬科幻之间的一部电影,比起毫无科学依据的魔幻片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但和真正的硬科幻相比又显得疑点重重。

其实我觉得对于这种电影不需要太深究科学性,哪怕是《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种科幻佳作都总有人挑刺,一部普通的科幻片更加难以保证剧情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也不是科幻片了,而是科教片了。

我觉得批判科幻片中不符合科学依据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看电影都这样认死理那真的没有电影可看了。

毕竟真要认真起来,《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所有科幻片全都是无视物理常识的存在。

对于看电影认死理的人,或许真的只有纪录片或者《新闻联播》才能满足他了。

不过,和《哈利•波特》《雷神》之类的魔幻片相比,本片又有一定的科学性。

其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爱因斯坦在80年前预言的新物态,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数十个实验室实现了9种元素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如果物质不断冷下去、冷下去……一直冷到不能再冷下去,比如说,接近绝对零度(-273.15℃)吧,在这样的极低温下,物质又会出现什么奇异的状态呢?

这时,奇迹出现了——所有的原子似乎都变成了同一个原子,再也分不出你我他了!

这就是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所以本片中“由于幽魂温度太低,人一碰就死”的设定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那么,本片中的“幽魂”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变为现实呢?

我觉得使用幽魂的一大好处是它不是真正的人类,不会真正导致人类的伤亡。

另一方面,既然一个国家能造这种武器,其它国家也能造出来吧,到最后岂不是两个国家用幽魂进行作战,虽然说不会有真正的人类伤亡,但是这种战争有意义吗?

还不如两个国家分别选五个人出来玩Dota,哪个打赢了就算是赢了这场战争。

所以,和平才是硬道理啊。

打仗有什么意思?

是饭不够好吃,还是手机不够好玩?

值得一提的是,同属Netflix公司的《黑镜》第三季的第5集同样是一个关于战争的科幻片,但是其中对人性、哲理的解读更让人细思恐极。

和以往的好莱坞大片相比,《幽冥》是一部中低成本的科幻片。

虽然视觉效果比起《变形金刚》《奇异博士》等特效大片相比还是差很多,但不得不说单看剧情还是勉强能让人接受的。

至少比《独立日2》这种烂片好太多了。

这让我想起同样低成本的《彗星来的那一夜》《千钧一发》《黑洞频率》等科幻片。

包括口碑两极分化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同样是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以上提到的这4部科幻片之所以口碑很好,都是以剧情取胜,实际上特效都很一般,甚至没有特效。

我始终觉得特效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导演把剧情以视觉效果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特效越好就一定是佳作。

可以说视觉效果和电影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而且,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获得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

即将上映的《长城》一片中,宣传语是“颠覆想象”。

虽然电影还未上映,我不便多做评价,但我更希望它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把心思全花在特效上面。

毕竟你特效做得再好,过两年还会有更逼真的特效,但是如果把心思花在剧本上说不定会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在大家受够了特效大片的“视觉强奸”之后,我想观众更渴望看到的应该还是剧情大片吧。

 2 ) 非常真实的未来战争

在不久的将来,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这部电影给了很好的回答。

不想去谈科技飞跃后的战争,那些太玄乎,有生之年或许看不到了。

但是这部电影描绘的战争如果发生,或许可以在新闻里看到。

“敌人”只是一种在电影当时科技水准下正常的产物,就如核武器先后研制出来,早晚会生产出来的,对敌武器也是如此。

电影展现了一些细节值得我们揣摩。

军队的东西拆一拆拼一拼,就可以组装为另外的武器,这是多么模块化的世界,这样的军队正是将来所必须的。

智能机械参与战争,见最后决战时改装的机器狗。

相对老式的武器(AK47系列等)依旧在服役,也能与装备先进的美军对抗。

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反战电影,不管是男主一开始反战的愤慨,还有那些流言,更不谈那倒下的孩子,亦或者是男主最后坚定的离开,诸多细节充斥的反战情绪。

战争不是儿戏,新式武器带来的死亡不仅仅是对手的,影片结尾,幽灵哪个又不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呢?

愿有生之年,世间太平。

 3 ) 解释一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其实激光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基本粒子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

另一种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玻色子、对玻色子来说,不存在彼此之分,你不能通过编号放在不同的格子里的方式来区分,宏观世界的区分方法在这里是不管用。

你也可以理解成所谓不同的粒子本质其实是同一个粒子所有玻色子的自旋要么为0,要么为整数。

而费米子的自选是半整数。

所以偶数个费米子形成的粒子对,也构成了玻色子。

对玻色子来说,它们可以被激发到完全相同量子态。

这时候大量的粒子集合体的行为就如同一个粒子一样。

通过这种方式能实现让宏观物体(假定这个宏观物体是由玻色子构成的)呈现出宏观世界可以观察到的量子效应。

这个宏观物体能够被一个粒子的波函数描述。

这其实有点类似刘慈欣球状闪电里描绘的宏电子,但实际电子是费米子。

但大量玻色子应该是可以聚集形成的宏量子。

量子效应一个最典型的就是波粒二象性。

也就是一个物理对象同时是波又是粒子。

所以电影里呈现的玻色爱伊斯坦凝聚态的人能穿越障碍物就不奇怪,这和光波能穿越玻璃是一个道理。

能高速移动也不奇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体具有超流性能,流动时候不受任何阻力,没有任何粘滞力电影里的描绘还是很符合科学原理的。

其实既然其满足波粒二象性,应该还有许多神奇性质,比如不被观测时波函数发散,被观测时波函数塌缩。

还应该满足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确定其空间位置和动量。

对其空间位置定位越准,则其动量变化区间就越大。

这电影中似乎表现得还不太充分。

电影里描写的凝聚态人,本身是没有意识,男主角通过破坏某个开关,导致所有凝聚态人停止行动并解体。

这个许多观众觉得无法理解。

其实电影最后应该已经交代了原因,男主走到最里面,发现许多装置里放着人的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凝聚态人本身其实就等价于一个量子,能够用波函数描述。

那么片中的设定应该是在人的意识活动和凝聚态物质之间建立了量子纠缠。

人的意识的自我观测能使得凝聚态人的的波函数塌缩,形成稳定的实体,并且受意识的支配而运动。

而片子里男主角破坏的那个装置应该就是维持那些容器里神经系统的意识和凝聚态人体之间纠缠态之用。

破坏了量子纠缠。

波函数发散,就无法维持稳定的凝聚态了。

就呈现出最后全体瓦解的情形。

这个科幻电影描绘的凝聚态人,比大刘球状闪电里的宏电子和量子人,其实更靠谱一些,科学根据更充分点。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相当高质量的科幻片,一部很罕见能符合科学原理的科幻片。

 4 ) 这是《走近科学之 这些幽灵是什么》

开头就是哇这些东西是什么太恐怖了吧,后面是哎呀我懂了原来就是这玩意儿,最后是无论什么在主角面前都是渣,从头到尾只要有主角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能说这套路太幼稚了,这不叫科幻片,这只能叫悬疑枪战片。

另外,一个小国家,投入了钱就能在生物和物理上取得“连世界警察的中情局”都毫不知情惊掉下巴的突破?!

还TM量产了。

一个工程师,一晚上时间就在没有CAD没有精密加工仪器的情况下发明并量产了十来把脉冲枪。

你觉得观众都是16岁吗?

 5 ) 这电影是我为数不多的看一半上豆瓣查分的电影

好歹也算是个影迷了,关注了不少大导演,有什么新片很早就会关注,一直到上映观看。

每年都有那么几部列入计划必看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是我无聊时在网上发现的,当时是本着打发时间看看的,一看片头,呦,不错,开头拍的不错,过一会,哟,中间剧情也不错,再往下看, 不对了,还是很不错,照这个趋势,是部大片呀,我怎么没发现?

赶紧暂停了去豆瓣,看看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豆瓣搜了一下,确实不是什么大导演的片子,我这才安心往下看。

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叹了口气,差点错过一部大片啊,论剧情和拍摄,不比名导的差,我个人给与4星好评!

 6 ) 尝试从主角敌对方视角讲述一下这个故事背景

20XX年,我的祖国因为某一系列事件 国内爆发分歧,政党和民众逐渐分为了两派。

我所在的政党拥有大多公共资源以及国内民众支持,而我们的敌对党拥有强大的国际背景。

分歧愈演愈烈,终于内战爆发了。

战争爆发不久后,国际力量开始介入。

我方战线开始被瓦解,战争被迫打进的了城市里,无辜的民众惨遭波及。

然而在我方军队接近油尽灯枯的,我们迎来了转机。

21XX年,我方科学家对量子纠缠的研究迎来重大突破。

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我们将原来不稳定的玻色凝聚态武器,变得稳定可控。

代价是,需要用活人的神经中枢作为武器的控制媒介。

没有牺牲就不可能胜利。

我们用一座核电站筑起了最后的希望,3000名民众军官被投入武器最终的控制系统终端。

我们等待着战事反转,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部分民众发现核电站并不是作为他们的避难所而使用,紧接着真相被发现了。

无知的民众误以为控制终端的人形玻色武器就是他们的亲人,于是毫不犹豫地破坏并释放了部分武器。

无约束的武器开始无差别的攻击核电站的民众和士兵,强大的机动性和杀伤力下,没有人得以生还。

并且,越来越多的武器开始脱离终端的束缚。

至此,噩梦开始了。

 7 ) 谜之3D打印

仅仅只看影片简介的话,《幽冥》倒是很像SQUARE那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真人电影版,但除了“幽冥”的作战形式外,这两部片子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既有炫技的成份,又有着比较深邃的思考。

相比之下,《幽冥》的套路更加直接,感觉更类似于是《我是传奇》和《生化危机》。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尽管在场面上和格局上和那些个烧钱的骚包有较大差距,但电影整体质感颇佳,紧凑、紧张、一气呵成。

科幻片的核心可不就是创意嘛,这一次是“谜之3D打印”。

 8 ) 太长短评放不下系列

看过解说特意找来看的。

即使已经知道来龙去脉,我还是觉得很好看。

凝聚态的攻击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面壁者中想出先攻击地球军让地球军变成量子态再攻击三体人的模式。

感觉是异曲同工的。

妙不妙就不知道了。

至少让我我是不会那么高尚的。

但是这类非自然的状态意味着产生和条件的极端要求。

那么为什么电影里脱离环境的凝聚态们是怎么维持的?

攻击运动过程中能量没有损耗吗?

温度不会变化么?

杀人原理不是超低温致死?

那么凝聚态们的温度不就升高了吗?

为什么它们可以这么贯彻执行命令?

为什么它们至少那些觉得痛苦的它们不会去寻求解脱呢?

好多疑问啊……但是还是值得推荐一看。

 9 ) 《幽冥》:一种老式科幻片流派的回归与推陈出新

Netflix自从2015年开始拍电影以来,一直尝试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电影。

2016年12月9日,它上线了自己的第一部战争科幻电影:《幽冥》(Spectral)。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因为现在的科幻片真的不是谁都能拍的。

归根到底,科幻总要展现一些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景象,这就要花钱,有了钱,才能拍出《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样的作品;如果没钱,那一定要有一个好点子,用思想上的快感取代视听上的快感,比如《机械姬》、《龙虾》这样的作品。

对于初涉科幻圈的Netflix来说,这两种高度它都很难达到,所以它基本都在捡别人用剩下的拍。

它的第一部科幻片《超时空传输》(ARQ)就是走的小成本路子,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循环的故事,基本是一个科幻圈用滥了的梗,但是拍得很规整。

战争科幻绝对属于高成本路子,很难拍。

于是这次Netflix又从老式科幻片流派中取经:美国大兵打怪。

这个流派在上世纪8、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非常流行,但大多数都沦为了烂片。

本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把打怪变成一出闹剧;同时,影片又赋予这些怪物以现实的土壤,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就使得这部影片既有怀旧的味道,又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本身。

它目前在豆瓣电影上有7.1分,这在战争科幻中相当不易。

首先,电影的名字颇为耐人寻味:“幽冥”,原文Spectral,它包含两种意思:一个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意味“光谱的”;还有一个意思就比较直接,“幽灵的”。

有趣的是这个词既包含了科学的、理性的一面,又包含了精神的、感性的一面。

而看过电影后就会发现,电影以它为片名,是一语双关。

电影的故事背景颇具现实意义:东欧小国摩尔多瓦连年内战,政府军与叛军战乱不休,人民流离失所。

当然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政府军和叛军背后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政府。

美国直接派出部队,赴摩尔多瓦参战。

随着战事升级,战场上谣言四起:一种无形的幽灵正游荡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取人性命。

起初并无人相信这种无稽之谈,然而即便是战事越来越惨烈,人们仍然能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政府军、叛军、美军还是平民——都离奇丧命。

美军新配发的战术目镜,捕捉到了战场上幽灵一样的人影,但无人知道那是什么。

于是目镜的发明者、我们的男主角马克·克莱恩(詹姆斯·戴尔 饰)被从美国本土叫到摩尔多瓦,与中情局女特工弗兰·麦迪逊(艾米莉·莫迪默 饰)、三角洲部队一起试图搞清状况。

这里要说一下演员阵容。

网络电影,没什么大牌,但基本都是各大电影电视剧里的黄金配角和大熟脸。

例如男主角詹姆斯·戴尔此前就出演过HBO美剧《太平洋战争》的三名主角之一,以及漫威影业《钢铁侠3》中反派的邪魅小跟班。

这个男主很讨喜,属于高智商冷幽默。

他为国防部开发军用装备,但非常厌恶进攻性武器。

影片开头他发明了一种蒸发敌人水源的装置,一群国防部官员过来参观,希望他能在活体身上试试,当即遭到他反唇相讥:

女主角艾米莉·莫迪默则出演过《新闻编辑室》中的麦肯齐·麦克海尔。

影片接下来的故事既有很多动作场面,也笼罩在惊悚而诡异的氛围中。

因为这个团队不但要面对战乱丛生的摩尔多瓦街头,还要追查险恶的超自然力量。

故事总体的架构,是遵循了过去的美国大兵打怪流程的,有的人会觉得比较套路,但这个流派的爱好者会觉得很爽,因为本片算是在这个流派中做得出类拔萃的了。

故事前半部分是惊悚片,阴森的东欧建筑加深了恐惧感。

虽说是网络电影,但投资绝对是够,这是Netflix的一贯尿性。

电影有很多摩尔多瓦城市街头的全景、俯拍,不像有些小片子搞一些室内场景对付一下。

而且电脑制作的战乱中的城市颇具东欧风情,很吓人也很有味道。

后半部分真相渐渐大白时故事就变成了科幻片,这个时候整部片跟《异形2》、《星河战队》、《毁灭战士》这类片的风格就比较像了:身着重甲,手持逆天武器,身边机甲助攻,向潮水般的敌人进攻。

当然我觉得最像的还是《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感觉直接就是受到了它的启发,尤其是片名和敌人的样子是如此相似。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幽冥》我觉得主创一定是《最终幻想》爱好者。

《幽冥》不但和《最终幻想》样子像,而且它也像《最终幻想》一样试图在紧张刺激的故事中再做一些思考。

这就是它比单纯的美国大兵打怪要推陈出新的地方了。

我们前面说过,“Spectral”有两种意思,“光谱的”和“幽灵的”。

前一种意思指的是男主角马克发现,片中敌人是人类肉眼不可见的,但却可以在其他的光谱中看到;后一种意思是迷信的当地人对这些东西的称呼。

他们认为战争的恐怖唤起了超自然的力量,唤起了死者的灵魂,迷失的灵魂,它们被困在生与死之间,无法安息,于是只能为祸人间。

对当地人的解释,中情局特工弗兰不以为然,马克也认为不够科学。

马克和当地人对“幽冥”现象的解释角度,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互相冲突,又互相呼应。

电影的这个处理,是动了点脑筋的。

往浅了说,是在打怪之余顺便反思了一下战争;往深了说,是用了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战争。

这种手法在其他电影中也有很多运用,比如2010年卡普空自己出的动画电影《生化危机:惩罚》,也发生在虚构的动荡的东欧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虽然它只是根据游戏创作的打怪动作片,但通过人与怪物的对比,同样表达了“战争中只有人是最可怕的怪物”的主题。

2016年一部发生在两伊战争背景下的恐怖片《阴影之下》,也借鬼怪喻时局,反映出可怕的不是鬼怪,而是时局与战争对灵魂的压迫。

《幽冥》还有这一系列电影,都通过将战争的恐惧具象化,让角色和观众都能感知得到,所谓国之将亡,必生妖孽;心里有鬼,才处处见鬼。

电影结尾,男主角马克发现了“幽冥”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见识到了生不如死的被试验者。

影片又借马克之口从现实的、“科学的”角度再次重复了当地人对“幽冥”的认识。

不知为何,当地人的迷信想法,竟与现实惊人地相似。

隐喻与现实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如此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打怪片,已经不多见了。

当然,《幽冥》并非没有毛病。

电影对“幽冥”给出了一个很科幻的解释,可惜不太科学;男主角马克,虽然在开篇有铺垫他废物利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但后面一夜之间给一整支军队造出武器装备业太逆天;情节上有一些小bug,为了不剧透也不在这里再细说。

另外,影片比较含蓄地暗示了,这个烂摊子是老毛子的黑科技搞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幽冥》这个打怪片拍得有模有样,完成度高,还有自己的思考和新意。

这个类型片的爱好者,千万不能错过。

 10 ) 幽冥语录

好听好了All right, listen up.你们用的是未经测试的武器You are using untested weapons...抵抗此刻看来是无法被击退的敌人against an enemy that, to this point, has been unstoppable.现在你们要前往未知的领地Now, you are heading into unknown territory.听清楚了And hear me when I say你们会看到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you're gonna see things you will not understand 我们的敌人已在数日之内遍布全城Our enemy has spread through the city in a matter of days. 不知道它们会传播多远There's no telling how far they will spread...除非我们反击unless we fight back.很多人都不曾有机会改变未来Most men never even come close... to changing the future.此地This is the place.此刻And now is the time.不要犯错你们是最后一条防线Make no mistake, you're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让我们完成最初的使命Let's go do what we came here to do.

《幽冥》短评

节奏太慢 剧情太套路 只看了一半

9分钟前
  • 水脉
  • 较差

Netflix电视电影即视感,却非常有质地,废墟狙击,能量离子,视觉反派,玄幻科技感十足,中小制作场面却超出预期,游戏界面临摹,金属机械能量抗衡,典型的美式救世兼反战内核攻略,脑洞大开的物理解构,澎湃激昂的回路大战,虽然逻辑有漏洞,剧情有疏忽,但这样的原创制作已经足够脱颖亮眼,值得一看

11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我就想,那样的一个凝聚态,能够在常温下存在多久?

13分钟前
  • suejet
  • 较差

这是一部恐怖片。这些幽魂个个都是武术家,能躲子弹,能在电线上飞驰,能跃起能奔跑,有着恐怖的爆发力,但是跳不过一条不到50公分宽的铁屑带,所以这不是科幻片,是个恐怖片。影片不断挖坑、填坑,最后居然又填上了……好,但是细节不支撑啊。那么大尺寸和复杂精密的光学枪,哎基地逃命带出来点东西刚好就能做,从来没做过的东西,这制作时间,别说吃喝补给从哪来,那么多人拉的屎都把避难所填满了好吧。然而他们不仅做出来看,还全部穿了一套新制服?后面打幽魂,小枪比大枪也就相差了20%-30%的大小吧,为什么大枪那么大的后坐力,小枪又没后坐力?另外你一个光学枪,没火药没爆炸,凭什么有后坐力啊?产生了能量就有后坐力?我给你圆上?激光刀有后坐力吗?我认为这片没有女主,只有一个没啥演技的女配负责表达一些恶心的世界观。

18分钟前
  • 星芒
  • 较差

还行

23分钟前
  • 资深低阶路人
  • 推荐

过分自圆其说,看的昏昏欲睡。

26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较差

全3D打印的幽灵军团【

27分钟前
  • ANNA
  • 还行

挑不出大毛病,但也没什么大意思。氛围紧张惊悚,机械设定不多但漂亮,“手法”成熟老道。科幻小说的科幻和科幻电影(以及只适合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的科幻是不一样的,表扬本片科幻好的人是站在后者角度。有些小bug,如40mm枪挂榴弹发射器发射玻璃瓶而且还打出了尾迹,坦克并非M1,但都无伤大雅。

29分钟前
  • Rorschach
  • 还行

远程操控人造幽灵一个断电操作全宕机,真没啥意思。

31分钟前
  • 睡意昏沉
  • 较差

还挺好看啊,没有逻辑硬伤,节奏快,美帝士兵还这么帅,结尾还给升华了一下,看到那些研究武器的实验室,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34分钟前
  • 面白饭Θ☉Θ
  • 推荐

剧情弱爆了,各种主角光环

36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推荐

概念不错,但是仅仅停留在外壳上。

40分钟前
  • Tom
  • 还行

你看,集体开外挂被拔网线了吧。。。

45分钟前
  • leslie1991
  • 推荐

逃生片的pattern,睇得多自然发现,亚裔必须死。

49分钟前
  • 海生Liu
  • 还行

网飞这个片还是很给力的,制作质量比较高,帅锅颜值也不错(属于我喜欢那种粗旷型),到了爱因斯坦那一段,开了中文字幕仍旧看不懂啥意思(但是也不影响看片)。整体来说,是良心制作。

53分钟前
  • FluorineSpark
  • 推荐

军事黑科技,有点像CG版《生化危机》第二部

5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还行

非常好看。节奏不错,效果帅。

1小时前
  • 响指
  • 推荐

镜头拿捏得挺一般。前半部分低成本科幻佳作,后半部分好莱坞日常式失控展开

1小时前
  • 贺兰迈克
  • 较差

非常喜欢这类用科学阐释“鬼怪”的设定,把一些科学假说代入科幻作品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个由钢铁、机械、肌肉、鲜血组成的后末日世界,故事背景越放到未来,场景设定越回归到工业化,这是个非常棒的做法。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推荐

3.5

1小时前
  • 夏目吾冬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