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到Steve以为会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
经过当时的房东强烈推荐,反正她也下载好了,不看白不看呗。
结果看了一会发现剧情的发展超过我的预期,原来不是那么的无厘头的。
笑点还是蛮多的,还是很好玩的一部喜剧
“两公婆今晚玩儿大咗”是电影《Date Night》的港译名,蛮有趣的,比“约会之夜”吸引人哈~不过对于我来说,不管名字是啥看到是Tina Fey和Steve Carell演的吸引指数就已经破表了!
我觉得美国的喜剧电影和喜剧电视剧真的差好多,虽然都叫“喜剧”(comedy)但是tone完全不一样。
剧集里面到处是包袱,抖起来让人捧腹,可是很多喜剧电影看了半天也找不到哈哈大笑的地方,顶多就是觉得温馨、最后有个大团圆结局罢了。
具体到Ms. Fey和Mr. Carell以往演的电影,那就更是这个样子了,所以,Date Night我下载了好久一直也都不敢看,生怕是那种尴尴尬尬想笑但是笑不出来的片子。
不过,看后觉得我多虑了,这片子真好看!
电影讲述了一对普通上班族夫妻Phil Foster和Clair Foster(刚发现,怎么跟Modern Family里面那两口子的名字一样啊~)过着日复一日没有新意的生活,每周在同样的时间重复去同样的餐厅点同样的菜色过约会之夜,直到有一天他们的朋友Haley和Brad分居,这两人才意识到危机。
于是某个看似和以往一样的约会日,Phil决定带Clair去纽约城的高档餐厅吃饭,因为预约早就满了,所以这俩人一时冲动就冒名顶替了别人去用餐,结果没想到惹来了杀身之祸!
这部片子里的包袱都不是很猛的那种,男女主角都很正常,好像就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人,遇到事情会紧张会害怕,Phil这个男子汉还要硬ging着保护老婆自己不怕,事后却被吓得吐的稀里哗啦。
明明已经被追杀了,Clair这个更年期的女人还有心情碎碎念。
坏人就要找上门来了,俩人居然还有心情当街吵架。
我看着真是开心啊。
我觉得有些笑料就是可以来自平平淡淡的生活的,不是非得去“铺”一个梗,非得去“抖”一个包袱的。
还有,看到Clair要打包带走的贪吃模样,直让人想起柠檬小姐。
还有还有,Clair和Phil打入敌人内部,在大boss面前跳机器人舞的时候真是会想起柠檬小姐和神经病 Micheal啊。
我喜欢Clair和Phil之间的感觉,老夫老妻,虽然日复一日过着枯燥的生活,但是他们真的在心中关爱彼此,意识到了危机不是选择放弃或者逃离,或者“自由”,而是相互扶持地走下去,所以他们有机会在人生危难时刻见证彼此的爱,多美好。
《约会之夜》,小小的骚一下,不要让一切无奈的闷下去。。。
时光里有篇会员“不”写的《众星云集《约会之夜》预告 中年夫妇闷骚喜剧》。
我老是听人说闷骚,感觉就是一新潮词儿。
这次却有了兴趣。
翻遍各大网络名片,发现闷骚这次居然还是个外来的,闷骚是英语“man show”的音译,一般是指外表冷静,沉默而实际富有思想和内涵的人。
此类人群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往往会表现的出人意料。
这种表现有一定show的成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个人真实的内心活动。
看片后,感觉这部戏的主角还真是符合,而且符合的还不是英文的“man show”,而是中文的“闷”和“骚”--(以下涉及剧透)《约会之夜》,小小的骚一下,不要让一切无奈的闷下去。。。
- -------------------开始只觉得是一个一般的家庭,几个镜头就让人陷入沉闷无趣的家庭生活中,即便主人公试图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约会之夜”来维系大家的情感,增强彼此间的吸引力,但从邻居好友的境遇也可以看到主角一家的未来,似乎婚姻必然要陷入死气沉沉。
夫妻两人都是白领,外表严肃,衣着庄重,在公司里工作中要外表中规中矩,严肃内向,表现出高水平的职业素质,而回到家里却有大堆的家务琐事,如同现实中多少夫妻一样,回家后凑bb,做饭洗衣搞卫生,都搞定后就剩下爬上床的一口气了,难怪上床后对“爱做的事”也无力应对,当然首先也是无心了。
闷。。
看片的我也强烈的感觉到了,相信进入婚姻的一般工薪阶层对这种生活更有同感,无力无心无钱也无时间去维系浪漫与神秘的夫妻吸引,婚姻即将走进坟墓。
从邻居的遭遇,他们跟看片的人一样看到了郁闷的将来,好在两人都竭力避免。
所以就那么不合时宜的去了曼哈顿,不合时宜的冒名当上了劫匪。
他们后面表现出了不一般的睿智,充满激情,生命和爱情的本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太棒了,这骚劲儿!
西方的一个哲人早就说过:越是本能的东西,对它的压迫越大,它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当一切尘埃落定,蓦然回首,发现相爱时的感觉又回来了,对未来重新充满希望!
这片论镜头论动作论特技,肯定比不少很多好莱坞动作大片,不够惊险不够刺激。
但是却是一部与人启迪的家庭温馨片。
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不会有这样一种危险的机会,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我们多数没有那种能通天入地的朋友,也没有那样随机应变的智慧,但我们的家庭和婚姻却很容易就面临同样的困境。
那么,至少有心制造些小小的意外,小小的骚一下,不要让一切无奈的闷下去。。。
菲尔和克莱尔•福斯特结婚很多年,儿女成双,事业的拼搏、家庭生活的忙碌交织于两人的婚姻生活中,但他们仍会每周给自己挑选一个夜晚,两个人一起抛开工作和家庭上的烦扰,走出家门,寻找一下已经不复存在的热恋的激情,可筋疲力尽、疲惫不堪的状态重视让他们的“约会之夜”草草收场,只能看着别人的浪漫回忆他们的美好时光。
在见证了另一对夫妻,因为对生活已经失去了激情,而导致婚姻破裂的状况,菲尔和克莱尔不自觉地开始感到恐惧,他们也害怕因为对彼此之间过于熟悉而导致过于冷淡和不关心,而最终走向分离。
福斯特夫妇决定好好改善一下他们每周一次的“约会之夜。
可谁都没想到,在曼哈顿一家最火爆的新饭店,因占了属于别人预定的位置,菲尔和克莱尔甚至还来不及品尝一下美味的食物,就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经历了一连串疯狂且危险的生死狙击。
在夫妇俩共同努力下,事情真相大白,过于刺激的约会之夜,他们依靠夫妇俩爱的默契与力量拯救了他们的生命,更挽救了他们“七年之痒”、激情不在的婚姻,也让福斯特夫妇切实感受到:比起那些无谓的冒险刺激,安安静静待在家中,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嬉戏玩闹,在充斥着嘈杂的屋子中大吼出“1、2、3”,在忙碌中度过平凡的一生,那是怎样一种幸福。
我一向都不曾向往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去瞅资本主义的月亮,也不认为国外的自由民主是多么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良,只是时常在看到一些好看的美国电影时才会稍微有思许感慨: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挺难有一个单一标准,而最重要的体现恐怕就是社会价值的多元并存,人生存方式的兼容并包吧。
于是我们在美国大片的激烈打斗中感受视觉盛宴的冲击,也在美国悠悠叙事的生活片中嗅出生活的芬芳;在很多影片中感受到西方国家的开放,也在一些影片中感到浮华背后传统的回归。
社会的发展似乎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浮华与沉静的交替中蹒跚前进,也正是这样的此起彼伏,产生了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不断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当我越来越多次被那些平静电影中的小美好所感动时,当我看到越来越多漂在拉萨的内地人仰望蓝天白云找寻到心的回归时,当我听到越来越多大城市的人通过信仰得到城市喧嚣中的一份宁静时……我知道,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如何发达,无论外界对成功的定义多么没有创意,无论激荡其中的我们在单一社会评价标准的洪流中生活了多久,总有人能够听到心灵的呼唤,遵循内心的选择,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
而当我们不执著于为自己贴上标签,不在乎他人的目光时,就会发现那些穿越历史的传统,那些历经岁月的原则,本是我们心灵固有的底线,无论社会怎样变,都清晰美丽。
^_^
夫妻之间——尤其是结婚已经有一段时间的那种,都会每周给自己挑选一个夜晚,两个人一起抛开工作和家庭上的烦扰,走出家门,寻找一下已经不复存在的热恋的激情,美其名曰为“约会之夜”。
菲尔(史蒂夫·卡瑞尔饰)和克莱尔·福斯特(蒂娜·菲饰)就是这样一对理智、切合实际且相亲相爱的中年夫妻,他们有两个小孩,住在新泽西市郊的一所大房子里,过着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富足的生活。
福斯特夫妇每周都会选择一个晚上作为“约会之夜”,他们这么做的本意是想尝试着重新体验一下恋爱的味道和令人陶醉的情调,把小孩托付给保姆照顾,他们会去当地的一家很有档次的餐厅共进晚餐……可是每一次,虽然他们之前都一再地提醒自己,他们的谈话内容却仍然很快就变成了他们通常在家里的餐桌上聊天的话题,他们都因为工作和小孩的负担而感到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所以他们的“约会之夜”总是草草收场,从来没有达到过他们预期的目标,也丝毫没有制造出一丁点的浪漫气息。
因为顶替了别人的座位,所以惹上这么一堆麻烦。
从导演角度来看,这是为了引出故事,好解决中年夫妇之间的危机,因为这次疯狂的经历,男主角找到了自信,两人也更加理解对方,欣赏对方,OK,目的达到了。
突然想起来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
激情四射的恋人一旦经过婚姻生活的洗礼,就像是把温度计立马从沙漠扔到南极一样,昔日如同烈火般的爱意浓浓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每天就是为了家里的柴米油盐伤透脑筋,不仅要在外劳碌奔波,还要照看调皮捣蛋的孩子,身心疲惫后最悲惨的下场无非就是变成婚姻坟墓里的木乃伊。
而在影片《约会之夜》中,站在婚姻濒临崩溃边缘的福斯特夫妇,经过一次惊险刺激的约会后患难见激情重归于好,在一串串无厘头冷幽默的轰炸下,让影片充满了喜感却又不失温情。
福斯特夫妇菲尔与克莱尔跟平常百姓家的人没什么两样,每天起早贪黑,不是为了家里的琐事操心,就是在外卖力的工作贴补家用,这样一层不变循规蹈矩的生活模式让两人都有点心灰意冷,虽然如此不过福斯特夫妇还是会每星期约一次会,为的就是帮他们那份即将过期的爱情保鲜,但这一次次难得的约会也逐渐地变成了例行公事的一部分,无法再激起他们体内的兴奋因子。
希望重燃昔日的激情两人放手一搏来到曼哈顿约会,为了能舒服的吃顿大餐,鱼目混珠的两人阴错阳差下却被卷入到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中,为了化解这次危机两人就像超级玛丽附身一样一路过关斩将,一夜的风风雨雨同甘共苦后两人再次坠入了柔情蜜意的爱河中。
作为一部喜剧片就一定少不了让人发笑的因子。
在这部电影中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捧腹大笑或是过于夸张的搞笑,流露出更多的则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无语至极的冷笑料。
例如,为了在约会中加入点乐趣,福斯特夫妇立马就会化身为解读唇语的高手,他们会用不同的语调与口音模仿周围的情侣,还会琢磨或者说是虚拟他们的身份与内心的情感,就像两个满腹让人忍俊不禁的冷笑话无处宣泄而蓄意搞怪的配音演员。
之后为了脱险两人私闯民宅化身为业余的夫妻盗窃二人组,说着蹩脚而不伦不类的脏话,手里拿着枪也毫无招架之力,最后两人活脱脱就成了站在一边看爱情片的呆瓜。
为了能引蛇出洞两人还化身为艳舞菜鸟组在舞厅里滑稽的手舞足蹈,加上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冷幽默的点缀下,无论是嘲讽还是自嘲都足以叫人乐开怀,这种喜感就像是一种幸存于真实生活中的幽默风趣。
在影片中除了闪闪发亮的笑点外,导演还玩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以及颇显创意与劲爆动作场面。
影片中福斯特夫妇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被卷入到一场风波中,经过一场侦探办案般的抽丝剥茧最后真相大白,可以说跟电影《影子写手》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隐藏于迷雾重重背后的其实是一桩惊天的政治阴谋或丑闻,只不过《约会之夜》走的是喜剧路线,悬念在影片中扮演的只不过是一个牵引者的角色,引发一系列的笑点,以及让将死的婚姻死灰复燃才是悬念存在的真正目的。
既然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就一定少不了你追我赶的场面,一开始福斯特夫妇两人就被两个傻蛋级的杀手兼警察弄得狼狈不堪,还陆续上演了几场比较水的枪战戏码,随后两人还开着肌肉暴露男(克莱尔的前顾客)跑车在街上风驰电掣,这段飙车场面可以算得上是影片的点睛之笔,不仅让人大呼刺激过瘾,而且极具创意,还能做到笑料百出,堪称一场将笑与惊完美结合的经典片段。
简单的让人开怀一笑其实并非喜剧片的最高境界,而是要看在笑完后是否能带来一份触动与思考。
在周星星经典力作《喜剧之王》中除了让人喷饭的无厘头之外,还能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演员的不易与艰辛,有种甜中带苦的感觉。
透过笑还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一份深刻的含义,才是喜剧片最为难得的地方。
同样的在电影《约会之夜》中导演则将那份深意聚焦到了婚姻危机上,无论是情侣还是夫妻总有要面对激情散尽的一天,如何舍弃索然无味机械般的枯燥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重拾生活的幸福才是影片最为关注的问题。
并非是说只要夫妻间的感情出现裂痕或是濒临破碎就要极为疯狂的约会一夜才能破镜重圆,被生活弄得麻木疲惫心力交瘁后,彼此间缺乏的也许只是一次毫无保留的坦白,以及一次内心深处的交流与了解而已,就像影片中的福斯特夫妇一样,经过在车内的一次真心以对的交谈,两人才清楚的意识到各自的不足以及正在逐渐消失的那份夫妻间最为重要的信赖与关爱。
有时候生活上的摩擦会无意间蒙蔽各自的双眼,看到的只有被无限放大的缺点,直到双方最后的无力挽回。
但只要是对感情还保有一定的希望与留恋,也许只要做出一些新的尝试与努力,往生活中注入一些新的血液,说不定就能获得一个能窥见新的激情,擦出新的火花的机会。
《约会之夜》,英文名《Date Night》,2010年上映。
我很少追新片,但某日正好看见这部电影的介绍,有了些兴趣。
片名翻译得很标准,而所谓约会,却不想也还存在于已婚夫妇间,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也许拯救一段爱情,一个家庭……爱情,在现实中一直是很枯燥的话题,而婚姻则让此背负了更多的沉重。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家庭的角色,在外人看来,相敬如宾美满幸福,但实际却是随着一天天岁月蹉跎,对这种生活的厌倦与日剧增。
或许终有一天,被厌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狠心选择了放弃,放弃眼前的一切,此举被你我视为不可思议,但也许明日的你我也会重蹈如此之覆辙。
他们是不幸的,冒充他人预订的席位后,空杯子干杯的霉运如期而至,甚至差点因此丧命;他们是幸运的,每次都险些被捉,但都幸运地逃脱了,不怎么好的计划,却能够以最终的喜剧收场,更幸运的是,这场非凡的经历过后,两人都找到了爱情的保鲜剂。
影片最大特色是夫妇间的对话,有些粗圹,但相当有意思,如果英语好的话,建议不看字幕观看。
评分:7.5
Date Night是2010年的新片。
大致的情节是,某对老夫老妻定期要出去过一下二人世界(约会的英文Date),而把家里的小孩留给保姆照看。
有一次晚上他们如往常那样出门约会,丈夫特意想搞点特别的,于是从新泽西的乡下跑到纽约城市里面来吃最贵的餐厅。
他们冒充了别的一对夫妇,占用了人家预定的座位。
于是奇遇也就开始了,他们被误认为是某对黑社会的夫妇,从此陷入到了被警察、黑帮的一系列的追杀之中。
最后这对夫妇深入虎穴寻求证据,总算让自己脱了身。
这个片子里面可能包括了美国式的一些幽默,不过我倒是没有怎么看出来的,从好看程度上评价只能认为一般。
就记住了几个关于纽约的情节,可能也是因为我刚刚去过吧。
一个情节是,这对夫妇走在拥挤的纽约街头,突然被另外一对试图行乞的夫妇拦住。
对方跟他们解释碰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希望能够获得金钱上的帮助。
这对夫妇义正严辞的说,难道我们看不出来你们在骗我们吗?
于是就怒斥了对方一顿。
风水轮流转,这对夫妇被警察追杀,也是身无分文,只好也用这种方式向路过的别人寻求帮助。
获得了“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下场,也被陌生路人训斥了。
之所以记得这个情节,是因为我走在纽约街头的时候,也发现周围的人冷冰冰的。
如果是在佛罗里达,我excuse me拦住某人,他一般是报以微笑,等待我的问题的。
而在纽约街头,你拦住一个人,他往往是谨慎小心的注视着你,毫无表情,待到听完 where to go……的问路问题后,他才把心放下,而后跟你用极快的方式解释一下就完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几回我特意去找警察去问路。
结果发现警察叔叔,也是很不耐烦的,跟你说话的时候眼睛到处张望,而话还没有跟你说完的时候就已经拔腿要走了。
另外一个情节,就是片中的这对夫妇来到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划船逃脱警察的追杀。
他们经过了一片湖。
我在中央公园也上过一个小假山,看到了一片湖。
地图上显示好像中央公园有两片湖,很想知道是不是我看到过的那一片。
之所以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对中央公园神往已久,却又短暂接触一下就走了。
很简单的故事,中年夫妻膝下一子一女,每日早晨开始周而复始的一切,被爱子用膝盖砸身叫醒,这个起床的方式看着就惨不忍睹,不过这也是让观众笑起来的桥段。
影片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夫妻间的情感危机。
如果不是在一次家庭读书会中,丈夫菲尔和妻子克莱尔分别知道各自的好友即将离婚的消息,两个人也不会在下一次的约会之夜如此重视——克莱尔精心装扮,穿上自己最得意的礼服;菲尔坚持在没有预定的情况下,带妻子去城里最宰人的海鲜馆吃饭。
一个最单纯的动机产生了最离奇的情节,莫名被卷进了一场黑社会与政客之间的争斗,这对平凡的夫妻也由此爆发了不平凡的能量。
躲避追杀的过程令人不断爆笑,好在不仅有开心的元素,夫妻二人也在携手面对危险的过程中重新发现和找回了婚姻中的新鲜和吸引。
不爱看书的菲尔会为了妻子去读那些连克莱尔自己都只看前30页和最后一页的书;克莱尔在家中做更多的家务,做早餐、照顾孩子,还要和各个看房子买房子的人周旋……逃亡中二人始终彼此深爱着对方,虽然有抱怨,有争执,但是更多的是鼓励和安慰。
配角大有看头:饰演在约会之夜给福斯特夫妇临时看管孩子的女孩是《绯闻女孩》中大名鼎鼎的Queen B;扮演罪恶变态的地方检察官的是在《越狱》里那个精明神经质的侦探;妻子克莱尔找到的救星半裸型男是《偷天换日》里的窃贼高手……还有一些想不起出处的熟脸。
本片适宜周末携家人共同观看!
相比正片,结尾的花絮更有趣,两个最爱的美国喜剧演员联手献上。又是什么中年危机,生活沉闷的老话题,整个故事平平淡淡的,,比糊涂侦探略好,不过,我们都是为主演看的,也就无所谓了
美国人的智商和见地也就那么一点了,TinaFey还是老老实实演超级制作人吧
有啦。。有好笑的点
实实在在的美式电影...每次看到女主角解释,我就听的揪心
两个活宝太可爱了,后面钢管舞那段, Steve Carell比Tina Fey还骚,T真是男人婆了,啊哈哈哈哈~
那的士司机太喜感了!
还不错啊。
没有个人风味的电影
Oh Steve...
给长吻不起的结尾。
尽管这样的故事已经足够多了,但是演员对于此种影片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斯蒂夫·卡瑞尔和蒂娜·费这俩冷面笑匠搁在这儿实在是太搭对了,还有很多给力的细节和片段,例如:马克·沃尔伯格模仿《少数派报告》的那段;极富创意的追车戏;以及最后的NG镜头集合。
开始以为是一部中年危机的伦理剧,没想到笔锋一转成了犯罪剧,而且是一出非常好看的喜剧,情节也合情合理,更更重要的是,导演没有忘记想要讨论人到中年情感危机七年之痒的初衷,用一场风波诠释了最温暖的爱情。
约会之夜变成惊魂之夜。Tina才女一点都不过!!!还有什么不羁夜里的A片男。GG里的B=。=
很有趣,很欢乐,用力有点儿过度,其他都很好。
"zip your vagina!" "shut your hole!"
Continental Airlines
婚姻需要惊喜和温馨来维系
老套
追车戏NICE
Michael Scott F Liz L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