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失败,表示对此片所有的表达,不过言表,这是什么玩意儿!!
俗套……为什么所有的恐怖片,都是些这一个套路,鬼来了,吓的那逼样,非得去查真相,非得不作不死,没有这一步就不叫恐怖片;看见鬼了开始跑,迄今可能100%跑几步非得摔跤;在房间里只要门关上必锁,必定打不开;两个人有一个人看见鬼了,和另一个人说,另一个必定不信;很无趣,无趣!
看完了这部台湾恐怖片:《女鬼桥》,一般,配乐一惊一乍的,剧情有点无聊,鬼长得太喜感了,冤魂索命,陷入了无休止的杀人轮回之中,至死方休!
电影故事原型来自真实传闻已久、发生在台中东海大学“女鬼桥”的校园灵异事件:相传有一位女学生被负心男抛弃,午夜时从桥上跳河自尽,自此那座桥就发生多次灵异现象,故被学生命名为“女鬼桥”。
2018年时有一位学生凌晨独自到女鬼桥直播,期间有网友突然发现直播背景的树上疑似有一名身穿白衣女子飘在空中。
当时这件“撞鬼直播”事件引爆网路讨论,《女鬼桥》的故事就由此延伸,更配合一连串以观众为第一视角、不间断的惊悚恐怖场面,务求令观众一路惊到尾,直奔最后惊人结局!
已经很久没看过这么恐怖又这么烧脑高能的恐怖片了,上一部是温子仁的《潜伏》系列,在我这个爱恐怖片如命的人眼里,《潜伏》一直排在我心中恐怖片的第一!
后面虽然又看过很多恐怖片,但是要么节奏太慢不够吓人,要么剧情没那么高能,直到之前的《昆池岩》,但是《昆池岩》几乎和《墓地邂逅》差不多!
只不过拍的比较恐怖而已。
然后就是这部,而且是国产的,虽然是台湾的,但真的很牛好吧!
剧本埋的线真的太厉害了,前面一直没露脸的阿得,我猜到了身份肯定不一般,但是却怎么都没猜到,时间线竟然是模糊的,故意引导的!
而且阿德果真是里面的其中之一!
前面我还一直在纳闷呢,明明是六个人啊,记者怎么总是说只有五个,结果……虽说模糊了时间线,看上去有些混乱,但是只要缕清了四个时间线,基本上一切都很明了了。
1、民国六十九年2月28日凌晨12点
所有事情的起因
1980年民国六十九年,也就是1980年,2月28日凌晨12点,女鬼和男朋友约定要在女鬼桥上见,之后两人私奔,但是女生到了,男生却怎么也没到,然后女生还被五个男生轮奸了,还被硬生生按到河里溺死了。
之后便因为女生死的太惨,怨气太重,所以一直闹鬼,至于一开始死人没死,我们不得而知。
可能是还没到四年,所以女鬼还没杀人,但是平时也经常被人看到闹鬼,所以便有高人贴了灵符,镇住她了,后面就没再闹鬼了。
也可能已经过了四年,已经死过人了,但是同样被学校和警方压下去了,之后因为死过人,学校找高人用灵符镇压了女鬼,所以后面就没再死人了。
2、2012年2月28日凌晨12点
那个短发女生和三女发型差不多,很容易混淆
注意,前面这个短发女生,虽然和三女很像,但是不是三女哦2012年芯乔、石头、松哥和其他两个男生一个女生一起,去女鬼桥做试胆大会。
因为芯桥不小心把镇压女鬼桥的灵符揭开了,结果其他五个人全都死了,只有芯乔一个人从楼上掉了下来没死,但是被女鬼附身了。
之后芯乔和阿全恋爱,之后分手,阿全又和三女在一起了,刚好又快到了试胆大会,芯乔决定把他们都引到女鬼桥,借机报复阿全。
3、2016年2月28日凌晨12点
阿全在镜子里哦。
而芯桥的衣服和2012年很像,只不过里面变成了蓝色在芯乔的诱导下,2016年芯乔、阿全、三女、文耀和另外一男一女一起,在女鬼桥上做试胆大会,芯乔把文耀、三女和另外的一男一女害死后,最后让阿全把自己杀死,之后女鬼又附身在阿全身上。
之后阿全毕业,辗转找到了一份和女记者一起的工作。
4、2020年2月28日凌晨12点
女记者过来调查的日子是2020年被附身的阿全因为工作的关系,再次回到女鬼桥,随着调查的深入,女记者发现了所有事情的真相,并发现身边的摄像同事阿得,就是2016年失踪的阿全!
然后她被附身的阿全绑住。
阿全借采访的原因,找来五个学生,到女鬼桥做采访,然后五个学生(应该也死了)……阿全回头找到女记者,邀请她一起破掉每四年一次的2月28日凌晨十二点,2月29日的零点,女鬼就要杀死五个人的魔咒。
缕清时间线之后会发现,其实故事很简单。
但是因为剪辑和剧本的手法,导致前面故意模糊掉时间线,女记者和助手一起调查,助手却怎么都不露脸,到最后发现,其实是有两条时间线交叠着,而且不露脸的助手,竟然就是阿全,真的很牛!
我猜到了助手的身份肯定不一般,但是没猜到时间线是交叠的!
很多人说,什么早就猜到了结尾了,最后的反转也不怎么惊喜,吓人的也都是些jump scared等等。
但是至少我觉得,前面全程高能,就算是jump scare,至少也都很密集,而且也真的还挺吓人的。
当然了,如果光是这些,那最多也就是一般的恐怖片,很平庸,但是到了结尾,真的超高能好吗?
至少杀到我了!
我真的好喜欢,心虚地给个四星吧。
台湾的大学,真的有那么多灵异事件吗?
估计也就是吸引眼球的一种方式罢了。
不过,用来作弄一下学弟学妹,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这也算是某种“入会仪式”。
而刚踏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好像也需要某种证明自己长大的方式。
从这方面来说,倒也是“各取所需”。
如果,再加上点人为的恶作剧,再加点狗血的三角恋,这大学的“生活”,可就是“无比精彩”了。
别回头,别数台阶。
这奇妙的灵异事件,无法用科学解释。
可是这一切偏偏就发生在“知识殿堂”的大学学园。
媒体的介入,让这所谓的“灵异”事件更加的“扑朔迷离”。
可是,真的灵异事件也罢,人为恶作剧也罢,神奇“反转”也罢,都没能激起太大的兴趣。
整个故事,只有一个疑惑,这座水塔上的俩字儿,究竟是啥意思。
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看了一下,越看越有惊喜,三个时间线同时展开,2012跟2016交叠并进,前面观众都看出了被鬼追杀的有6个人,但是传说故事说是有5个人,带着这么个疑惑就能看进去!
两个时间线的疑惑解开,那个拍摄助理的身份大概就能猜出来!
虽然用了狐狸阶梯的梗,但是几个演员都很棒,能看到真的有鬼就很感动了!
要是没有这个女记者最后发现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我都想忍不住骂人了。
常看鬼片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校园鬼故事,然后导演从各种鬼片中寻找素材拼接各种恐怖情节,然后呢,再让受害者一个个大声的吼啊吼的,然后一个个死去。
然后,我们看的一脸懵逼,昏暗的镜头下,老套的鬼故事桥段在不断上演,一点意思没有,最后几分钟,女记者发现了事件的真相,然后给故事注入了点灵魂,才算是最后拯救了一丢丢电影的失败。
女鬼桥还可以,不是细节控,没看出最后有两条时间线,12年死了松哥,石头,16年死了文耀,三女,乔,20年死了五个学生,加上阿全共6人直播样式可以的,但是转换的太快了,不如伪纪录片样式的有代入感,难道女鬼附身了不是完全控制这个人吗,怎么还可以有自己的自我意志啊离谱儿。
到时间了我想带人去就带人去不想带就不带?
阿全如果复合的话,乔最后会怎么做呢?
不用再看那死的五个人脸了,也算是了却心愿,但是女鬼应该不算是附身吧,有点子像吸血鬼的形式把人变成半人半鬼的小喽啰
晚上睡觉前闲的没事找来看的,搜了搜知乎和部分影评人的推荐说是构思很新奇,模糊时间线的手法的确是用得不错。
个人感觉导演利用了部分观众看片不记人的特点和12年16年都参与了试胆大会的乔芯学姐,以及各种需要认真观看影片并观察的场景和细节,故意给人一种时间线的破碎感,让观众在贯穿整个影片后半段的各路追逐战中重新拼凑事情的真相。
但是有个问题,这电影太吵了!
吵得我大晚上脑壳痛!
特别是后半部分,男的吼完女的叫,凌晨一两点钟我都感觉我的脑壳和我家房顶要被一起掀飞了,出现过于频繁的jump scare和连续不断的尖叫真的让人没有一点点刺激的感觉和探寻真相的欲望,更别说有那种用心理暗示等手法给观众的压抑窒息感了,一路看下来只觉得烦躁。
而且这部电影剧情也略显俗套,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升华或者是关于主题的深刻讨论,最后结尾就是戛然而止的感觉,很突兀。
听说这电影还要拍第二部吗?
那就希望第二部能更有进步吧,加油。
从《红衣小女孩》开始,台湾恐怖片找到了一个成熟的创作模式:故事取材民间灵异传说+表现手法借鉴好莱坞、日本、泰国、香港+时下流行元素,一部恐怖片就这样形成。
红衣小女孩 (2015)5.92015 / 中国台湾 / 惊悚 恐怖 / 程伟豪 / 许玮甯 黄河
红衣小女孩2 (2017)6.62017 / 中国台湾 / 惊悚 恐怖 / 程伟豪 / 杨丞琳 许玮甯《红衣小女孩》系列电影的导演程伟豪曾表示:“我希望建立起台湾恐怖片的格局与属于《红衣小女孩》的世界观!
”2018年,《红衣小女孩》系列第3部《人面鱼:红衣小女孩外传》上映。
故事不再局限于“红衣小女孩”,扩大到更多台湾民间鬼神传说,使这个IP更加丰富,“红衣小女孩恐怖宇宙”基本建立起来。
人面鱼:红衣小女孩外传 (2018)5.82018 / 中国台湾 / 恐怖 / 庄绚维 / 郑人硕 徐若瑄2020年,《红衣小女孩》制作团队又带来一部全新恐怖片《女鬼桥》。
新片《女鬼桥》与《红衣小女孩》系列完全没有关系,不属于“红衣小女孩”主宇宙。
但影片创作模式与《红衣小女孩》系列类似,同样取材于恐怖的都市传说,这次把背景置于台湾高校的灵异事件。
另外,从《女鬼桥》意犹未尽的结局来看,也和《红衣小女孩》系列模式相同,结尾给续集留下空间,很可能是一个新恐怖宇宙的开端。
影片目前评分仅有6.2,不算高,但口碑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有人认为又是一部一惊一乍的烂片。
本片之所以形成截然相反的口碑,是因为电影使用了恐怖片不常见的时空交错式叙事结构,而且隐藏得很深,但每段场景的吓人方式又特别老套。
这些老套的吓人手法占了影片的4/5,还是“反派逐一解决找死的主角”的传统套路,每个主角的戏份非常割裂。
电影最后1/5,通过反转揭秘之前隐藏的叙事结构,为影片挽回不少分数。
如果把电影构思比作“一颗颗独立珠子般存在的信息要如何串成一条充满魅力的故事链”,《女鬼桥》的确找到一个串珠子的新方法,但珠子本身却乏善可陈。
所以,观众既会对吓人部分感到索然无味,又惊叹叙事结构的新意,口碑分化由此产生。
1. 细思极恐隐藏结构《女鬼桥》前4/5表面上看是一条时间线,实际上编剧和导演不露痕迹地把两条时间线交错在一起。
这两条时间线埋得很隐蔽,第一次看很难发现:2020年2月28日,女记者舒宇和摄像师阿德来到东湖大学,报道4年前东湖大学几名学生女鬼桥试胆后离奇死亡事件。
电影开篇的铺垫是编剧和导演玩的一个障眼法,或者说下的一个圈套。
按照惯性思维来思考,女记者报道的事件是2016年,那么接下来出现的画面和故事就应该是2016年。
正是因为惯性思维,我们才会掉进编剧的叙事陷阱。
片头过后正片开始,一名学生拿着手机去美容教室录像。
拍摄者一边拍一边介绍画面中出现的人分别叫“松哥”和“石头”,他们好像在准备一次社团活动。
但是,注意这位叫“松哥”的男生背后白板上写的可不是2016年,而是又一个四年前的2012年。
所以,电影早在正片一开始就已经不是线性叙事,而是跳到再一个四年前发生的事。
只不过这个镜头实在极短,当我们被剧情和镜头中的外星人面具吸引时,很难发现。
如果第一个场景是2012年发生的事,那么此时画面中的松哥和石头,以及给他们拍摄的女生都应该是2012年的主角。
为防止混乱,可以给这两个已经有名字的主角编号,分别是松哥-张松癸-2012和石头-石语晴-2012。
在拍摄者主观镜头以及和松哥、石头打闹几句后,电影的视点转变,我们看到刚刚的拍摄者,也就是这个穿白外套、黄T-恤的女生。
而当这个女生和松哥逗趣走出美容教室时,导演接了一个很快“动接动”动作剪辑。
注意看这次剪辑但因为这个女生前后动作太快,第二次仔细看才发现,此时女生的内搭T-恤已经由黄色变为蓝色。
她的名字在后面揭晓,叫赵芯乔。
T-恤颜色变化说明女生从美容教室出来这一刻,又切换了一次时间线。
电影刚刚开始7分钟,导演就利用视觉语言玩了两次障眼法。
第一次,电影利用惯性思维,观众以为接下来的剧情发生在2016年,但其实是2012年。
第二次,电影利用眨眼之间的剪辑,把观众尚未察觉的“欺骗”又切回2016年。
此时我们已经掉入电影的陷阱,会认为此时和后来的所有事都发生在2016年。
但实际情况是:① 松哥-张松癸-2012、② 石头-石语晴-2012、③ 赵芯乔-黄T-恤-2012这三个人的事发生在2012年。
接下来,赵芯乔-黄T-恤变成了赵芯乔-蓝T-恤。
她对着直播自我介绍是研一的学姐芯乔,接下来又到了每年举办的试胆大会,她去探访值星官的准备情况。
而此时直播界面右上角的时间显示为2016年2月28日,藏得实在隐蔽。
也就是说,蓝T-恤赵芯乔随后探访的三位同学都是在2016年,他们分别是外号叫“三女”的孟柏汝、阿全季德全和黎文耀。
开篇女记者要调查的是2016年这几个人的情况,而再4年前2012年的情况其实不在记者调查范围之内。
至此我们可以给后来的几位主角编号:④ 赵芯乔-蓝T-恤-2016、⑤ 三女-孟柏汝-2016、⑥ 阿全-季德全-2016、⑦ 黎文耀-2016。
导演为了继续迷惑观众,2016年三女的内搭T-恤也是黄色,让观众产生视觉错觉。
这样费尽心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上当。
让观众错误地以为松哥、石头、三女、阿全、黎耀文和不同颜色衣服的赵芯乔参加的都是同一年的试胆大会。
而真正的时间线是:2012年① 赵芯乔-黄T-恤;② 松哥-张松癸;③ 石头-石语晴;2016年④ 赵芯乔-蓝T-恤;⑤ 三女-孟柏汝;⑥ 阿全-季德全;⑦ 黎文耀;如果以这个解析作为指导,电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分别是2012年和2016两届试胆大会。
而导演极力掩盖这个结构,直到最后才通过女记者的深入调查揭晓。
从解析中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赵芯乔这个角色分别参与了两届试胆大会,说明她在全片的作用非常重要。
可以说,《女鬼桥》整部电影以及两条时间线,是以赵芯乔的视角串联起来的。
经过导演开头施放的一系列烟雾弹,观众成了“被蒙住眼睛”的全知视角。
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客观看到的是2012年和2016年时空交叉的事件,但主观上却不会这么认为。
女记者带着观众解开迷雾,最终发现主角其实是2012年和2016年两届学生。
2012年合影只有赵芯乔、松哥和石头得知真相的我们也会惊叹于导演的“愚弄”。
2. 吓人手法套路现场与《女鬼桥》高级的叙事结构不相符的,是电影中割裂且毫无新意的吓人手法。
电影中几乎每一个吓人桥段都有借鉴痕迹,对有一定恐怖片阅片量的观众来说司空见惯。
半夜上厕所、自己拧开的水龙头、恶心的头发、空气开门、不能停在1层的电梯、无限循环的楼层、盖着塑料布的假人模特、骨骼惊奇的女鬼……整部电影就像《林中小屋》那样的恐怖片套路现场,可以脑补出大量储备。
这些吓人桥段在电影中并不是为了某个终极目的而存在,和影片结构缺乏内在联系。
女鬼按顺序解决了黎文耀、松哥、三女、赵芯乔和石头,他们每个人单独被吓的戏份都独立成段落,与其他人没有关联。
这一点是《女鬼桥》的最大败笔,减分不少。
《女鬼桥》的导演奚岳隆是一位知名的广告片和电视片导演,但此前并未拍摄过电影长片,本片是他的银幕电影处女作。
导演奚岳隆(左)割裂的情节说明导演对长片情节的驾驭能力尚待提升。
因为广告片的时长都比较短,可以看出奚岳隆擅长每段场景的把握,但全片整体就像一盘散沙。
早在2017年就有大量报道的电影项目《靠谱兄弟》,其中奚岳隆任导演、周杰伦是总监制兼主演,萧敬腾也是主演,阵容还有马苏、常远和乒乓球冠军马龙。
奚岳隆和周杰伦、萧敬腾这个组合噱头足够吸睛的项目,后因资金不足等各种问题不了了之,还曝出更换导演和摄制组的负面消息。
除了吓人场景的割裂和吓人桥段套路之外,《女鬼桥》又使用了伪纪录这个被滥用的形式。
自1999年《女巫布莱尔》使用手持DV+主观镜头这种形式以来,伪纪录成了很多恐怖片的救命稻草。
伪纪录风格恐怖片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Found Footage Film。
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一些可以记录的设备和工具,比如DV、摄像头,故意制造一种真实记录和粗糙的质感。
早期伪纪录恐怖片使用书信、日记、档案等,后来又有了录像带、光盘。
直到《女巫布莱尔》创造性地把手持DV元素融入,而且跻身主流电影领域,这种形式开始被全世界模仿。
《女巫布莱尔》剧照一开始伪纪录形式很奏效,而且制作方和观众双赢。
因为影片故意采用这种真实记录的方式,所以不用太在意表演,或者镜头看上去好不好看,服装道具也不用太讲究,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从观众感官方面来看,伪纪录主观镜头多,不属于全知视角,所以观众就像身临其境,产生对下一秒未知的恐惧,恐怖氛围更浓。
这种形式既省钱又吓人,性价比特别高。
近些年把伪纪录风格做到极致的,就是2018年刷屏级韩国恐怖片《昆池岩》。
片中所有镜头都来自记录设备GoPro、无人机、手机、DV、监视屏……没有一个客观镜头。
但《昆池岩》做得这么极致,还是被很多人骂形式大于内容,毫无剧情感和电影感。
这也并非是《昆池岩》的错,主要是因为从《女巫布莱尔》之后,伪纪录恐怖片实在太多了。
观众从一开始新奇到逐渐麻木,再到后来反胃。
据美国一个专门搜集伪纪录恐怖片的网站foundfootagecritic不完全统计,《女巫布莱尔》至今全世界产生了700部+伪纪录恐怖片,数量实在太多。
一个本来创新的形式被滥用至极,让观众产生反感。
几乎每种吓人手法都用了一遍的《女鬼桥》,伪纪录也没有缺席,不过是在传统方式上结合近年兴起的手机直播。
直播可以带货,当然也可以见鬼。
但《昆池岩》之后,这种形式很难再玩出什么新花样。
所以《女鬼桥》仅在电影开始用了一些直播视角就草草收场,大部分镜头还是电影拍摄的客观视角。
3. 都市传说恐怖宇宙上文提到,《女鬼桥》的宣传噱头是《红衣小女孩》制作团队打造的又一部恐怖新作。
《女鬼桥》编剧之一郝柏翔是《红衣小女孩2》和《人面鱼:红衣小女孩外传》的联合制片,主演詹宛如在《红衣小女孩2》中出演了李雅婷。
但《红衣小女孩》主创中的灵魂人物如导演程伟豪、编剧简士耕、监制曾瀚贤等人并未参与。
所以《女鬼桥》所谓同一团队只是个宣传说辞。
不过,《女鬼桥》的创作模式延续了《红衣小女孩》系列的路径,取材于台湾民间都市传说,把恐怖地摊文改编成电影。
《女鬼桥》电影开始就列举了一串台湾高校恐怖灵异事件,包括文华大学“鬼电梯”、台大翠月湖、城大立行校区,以及本片的背景东湖大学女鬼桥。
东湖大学女鬼桥来源于台湾东海大学流传的“女鬼桥”传说。
东海大学位于台中市,建校于1955年。
所谓的女鬼桥本来只是学校里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有个大沟,为了方便学生通行,建了这样一座简单的桥,一开始是吊桥后来改为水泥桥,而且也没有名字。
因为这座桥挨着校区一片相思林,偏僻阴森,而且东湖大学历史悠久,建筑老旧,逐渐开始产生了所谓“东海大学女鬼桥”的校园地摊文。
东海大学“女鬼桥”实拍在电影中,“女鬼桥”事件有两个版本。
简化版:曾经有一个女生,和学长约好晚上在桥上相见,但女生等到夜里12点学长也没来。
女生感觉被抛弃而心生怨恨,于是在跳湖自尽。
但因为对负心男生的怨气太大,所以一直阴魂不散,每到午夜12点这座桥的楼梯就会多出一阶。
激烈版:另外,电影《女鬼桥》还在传说的原始版本上穿凿附会了一个更激烈故事。
还是这位在桥上等心爱的人女生,由于时间晚、地方偏,她被5个学生拉进桥旁边的相思林强奸。
女生随后不堪屈辱跳湖自尽,但阴魂化作厉鬼始终不散。
每个闰年的2月29日凌晨12:00,女鬼都要出来附身并找五个学生报仇。
这个版本成为电影《女鬼桥》创作的逻辑。
每隔4年的闰年,女鬼都要借宿主的力量找来五个学生以命祭奠。
电影最后,深入调查这件事的女记者发现了这个死循环,但同时发现真相的她也被女鬼的宿主盯上了……
关于影片《女鬼桥》中出现的“试胆大会”,也是流传于台湾高校一项活动。
试胆大会也称“夜教”,全称是“夜间教育”。
指的是大学里的学长、学姐对刚刚入校的新生一种迎新活动,扮鬼吓人是主要手段。
营队里的高年级同学会在新生的行动路线上做布置,自己也会假扮成鬼怪。
而被考验的新生一般是一男一女,希望产生英雄救美的八卦和火花。
在“夜教”也有我们曾经在《红衣小女孩》中了解到的禁忌,比如“不能叫全名”、“不能回头看”等迷信。
据主创资料显示,《女鬼桥》两位联合编剧兼制作人之一的张耿铭就毕业于东海大学,曾经打造过另外一部基于民间传说的恐怖片《粽邪》。
这次张耿铭和《红衣小女孩》团队将自己母校的灵异传说搬上银幕,在叙事结构上进行创新,带给观众不少惊喜。
让人们看到台湾恐怖片的新可能,以及一个新恐怖片宇宙的雏形。
-END-更多干货影评/剧评:1.《隐秘的角落》:《隐秘的角落》9.2,阴乐的功劳占一半2.《失踪人口》:《失踪人口》完整正序时间线梳理: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剧情不够,平行宇宙3.《我控诉》:犹太人、特务、双性恋、作家、总理、导演、指纹鉴定发明者……整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乱成一锅粥了
可能对本片期待度太高了~之前在搜《犬鸣村》的时候无意搜到了《女鬼桥》对于海报以及预告还有评分深深吸引~每天盼望着网上能够快点有资源结果今天终于等到了~迫不及待的打开看完👀全程都在吐槽猪脚的智商~真的是不作不会死而且明知道有鬼还在那里喊叫~第一次希望猪脚赶紧领盒饭说一下惊喜的地方时间线的重叠以及带一点点烧脑~另外片尾还有两个彩蛋~最有趣的一点是片中的女鬼会附身然后指引你去送死~搞不懂的是为何要附身到别人身上而去指引呢?
另外片尾被附身的阿全绑住了女记者说了句让我们打破轮回?
是要一起解除每四年死五个人的诅咒还是让记者杀了他取代他被附身的位置?
总之看的稀里糊涂~该吓人的地方也不吓人~全程就看女记者的脸了长得很好看👀三星⭐献给女记者吧唯一一个有智商不尴尬的~最后感觉还会有第二部
本来想2星的,多一星给Dave Franco颜值搞笑
我无法get到笑点,黑人女警是不是成为美剧标配了?
不如第二季,黄谣霸凌毁人一生还得轻飘飘和解看得难受
这样的故事结构和剧本,还有对类型片的戏谑,明明就是喜剧剧集的佳作了。
teenager勉强可以看一下。
期望越高,失望越高的剧。
小场景,但好看
剧情太拖沓了,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会比较好。除了女警,其他角色都不够出彩
很喜欢的剧
欢乐探案片 - 每集一个不同类型剧也蛮有趣的
罗生门【https://www.dqsj.cc/index.php/vod/play/id/26864/sid/1/nid/2.html】e5
非常有意思的罪案喜剧,被严重低估了,评分应该上8的。同学聚会余兴,派对惊现命案,修罗场什么的最好看了。每一集从一个人的角度讲述命案当天的事情经过,共同编织起一出罗生门。情节有很多反复,但由于各集风格不同,各人叙述也有出入,反而不会无聊。第七集的女警回忆与主线无关,但极致讽刺,也很有意味。最后的揭秘也是古典模式,凶手完全没猜到,但又合乎逻辑。似乎续订了,希望能做成诗选剧。
谁是凶手+罗生门+类型片混搭,永远可以相信Lord & Miller的创造力,最新一集上帝视角+BLM都出来了,甚至还写出了点人物深度,厉害厉害;最后一集看出变画幅画风噱头的好来了,突然想起Walter这角色名是否来自Kinks的do you remember walter?
推理不够强劲,多样变换的形式还是很有趣的
同学会总是很drama捏 中间有点慢 maggie这孩子的演员选得好厉害居然长相上可以跟父母各有相似 整体是很好玩的推理剧
很精彩
欢乐本哈哈,四星半
可以猜到的凶手但是还是很好的案件呈现方式
好玩死了
亮点是片头和歌舞那集。dot dot dot,怪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