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法国影展,就看了同一男主角演的叫做“女明星与我”的片子。
当时,也是觉得法国人的幽默真的是很好笑有些笑中带有泪,回过头来,又还是让人觉得会心一笑。
这一部也是一样,不过,算是更好玩更温馨的。
而且,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几个主要演员,就算是不懂法语的人,一看就能明白。
真的,就算不懂法语和英语,也真的能明白,而且也一定会笑的!
平凡朴实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点滴值得好好回味,就看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能不能偶尔慢一点点,然后安静地想一想我很庆幸在最近忙得要死的生活中,今天选了这个片子看,我想,今晚会睡得很好·
今年看得最开心的一部影片。
耍宝双人组、地域差异乐趣和人与人的温暖关系造就了这部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电影。
开始还以为会像各国的很多本土高票房影片一样,因为文化、历史的自我性而在异域并不一定如本土受欢迎。
但是影片在人性通性层面上是最接受的,而那些夸张的搞笑桥段倒也是法国电影常用到的,只有少量来自于文化、语言上的笑点,不能完全理解,稍感遗憾。
当然很感谢“心中的阳光”的字幕翻译,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影片这方面的乐趣。
影片是非常可爱的,特别是主人公内心细微变化通过喜剧桥段表现,与周边人出于好心的异类表达相结合的戏剧冲突是最令人心生矛盾关键;每一个角色都是讨人喜欢的,特别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丹尼·伯恩 Dany Boon,之前的记忆只有与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主演的《我最好的朋友》,一脸无辜的神情让人喜爱。
2008-11-25
经朋友提醒,才想起这么一部相当著名、一直想看却没看的法国喜剧,光打破《虎口脱险》维持了几十年的票房纪录,就够荣耀很久了。
要说故事吧,并没有太特别的,相当生活化、平民化。
说的就是南方佬来到北方偏僻地区工作,得以改变了一向带有歧视的观点。
本来嘛,国家那么大,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不同人群,差异也比较大,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有真正接触过另一个地区的人,很难有直观的感受,基本上是靠耳朵听来的。
在加上所谓的“北方”,并非是巴黎那样的大城市或者闹市区,而是靠近边界很偏僻的小城,能了解道的就更少了。
想起咱自己的喜剧片,同样也是小成本大票房的《疯狂的石头》,说的也是方言、行为习惯也相当有地方特色。
两者的成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表现手法和内涵上有差异。
试想,你到异地旅游,面对当地方言,很容易闹出笑话,而这些笑点平时看起来非常普通、平常,但堆积到一起,就足以让你笑上半天了。
很佩服所看版本的翻译作者,应该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非常细心地把南北法语的差异也都表达了出来。
很多读音接近,但意思却是天壤之别,如何翻译到位,是相当见功底的,必须要赞一个。
票房创纪录自然有它的道理,当你发现电影中的笑料,其实都来源于身边的趣事;而电影中发生的故事,也都来自于你我所经历的,自然更能得到认同和喜爱。
这个爱喝小酒、发发脾气的小地方,无不透露出纯朴的民风、热情的好客,让咱也喜欢上了,真想去看看。
《欢迎来北方》吸引我的最初原因,是一部中等成本制作的生活喜剧竟然上映不久便打破了《虎口脱险》在法国保持了42年的票房纪录。
于是下载来看它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卡德·梅哈德是我所熟悉的法国老演员,他在此片饰演一个工作在富饶优越的法国南部的邮政局官员,作假扮残疾想升职为局长,蹩脚的演出最终被识破,发落到法国北部小城去当邮政局长。
南部的人提起北边就咋舌摇头变脸色。
在他们看来,那里气候恶劣多风雨,人们为了御寒常喝烈酒,性格粗鲁简单,说话口音浓重,生活也并不时髦富裕,在南部人心中那里无疑跟地狱没差。
梅哈德的妻小送别他去北部前,简直像他要去的是难民营。
泪眼婆娑,大包的衣服食品,凄凄的送别话语。
而在路上他也确实领略了北方恶劣的狂风暴雨。
又听到接他的丹尼·博恩的浓重口音,看到住处的简陋。
梅哈德的心情自然不必说,糟糕透顶。
一开始梅哈德对下属态度冷淡,并不融入其中。
但渐渐相处中发现,他的下属以及北部的小城居民,虽然大大咧咧不重礼数,但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十分好客。
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用宽厚的热情暖热梅哈德的心。
梅哈德开始喜欢并留恋这个地方,这里的淳朴民风让他甚至不愿意回到虽富饶却人情疏淡的南部去。
每次的回家都是他想念北部的开始。
片中有趣的情节很多,笑声中弥漫浓浓温情。
梅哈德发现丹尼·博恩总是送信过后醉醺醺地回来。
后来跟他一起,为的是给他示范一下如何拒绝居民邀他进门小坐喝酒闲聊。
结局很尴尬,俩人完全抵挡不住北部居民的热情款待,全都醉了。
他们开始骑自行车互飙起来,堂堂邮政局长跟个孩子一样撒欢。
完全卸下了虚假躯壳。
丹尼·博恩不但是邮递员还担负着小城中心钟楼的报时。
他的报时方式非常独特,敲出得不是简单的报钟声,是一首首的音乐,让梅哈德大开眼界。
丹尼让梅哈德也敲,说这也是放松的方式。
梅哈德在北部感受到的是返璞归真的轻松惬意。
当梅哈德发现他并不能说服妻子,自己不是装的而是真的在北部生活的不错,他开始顺着妻子的意思说北部完全如她所想。
可妻子却执意要跟他去北部生活了,因为无法看丈夫一个人身陷地狱却不同往。
梅哈德只得向同事们说明他跟妻子说的那些违心话。
大家都很生气,纷纷抱怨离开。
可当梅哈德真正带妻子到了后,同事们为了让梅哈德不陷入对妻子谎言的不安中,便刻意表现得如梅哈德所描述给妻子听的北方佬一样,把粗鲁和无礼发挥地淋漓尽致。
梅哈德内疚又感动。
最终妻子还是慢慢发现了北部居民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
谎言揭穿了,心却更近了。
他们都喜欢上了北方质朴简单的生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离职的日子到了,梅哈德又被调回法国南部。
走前,梅哈德哭了。
他对北方的人情民风留恋不舍。
被他们的直爽热情深深感动着。
应了一开始他刚来时丹尼说的那句话,来北方的人至少得哭两次,一次是刚来的时候,第二次是临别时。
看完片子,眼睛也跟着湿润了。
明白了片子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返璞归真。
去掉浮华和噱头,去掉故弄玄虚,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
当刚来时的恐慌不安被临别时的留恋不舍所替代,同样的眼泪不同的含义,这之间的转变过程,便是返璞归真之路。
对物质权位的贪念破灭,却因祸得福,收获了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体味到人间温情。
人生充满无数这样的起伏转折。
最后,能够返璞归真,便是走对了路,过明白了生活。
http://blog.sina.com.cn/hometaste1225
可以看出法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南方发达北方落后,但差距并不大,没有中国大。
没有中国的东西部大,也没有中国的南北方大,更没有中国的城乡差距那么大。
即便是发达如法国,足不出户的狭隘视野也会闹出种种的误会和笑话。
就像跟着法国人菲利普由南到北经历了一次旅行,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风俗习惯也许不同,人性总是相通的。
狭隘与偏见只会助长怯懦。
敞开心扉鼓起勇气到别的世界看一看,原来世界都是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也。
几个译名里,《东北欢迎您!
》这个最贴切。
当然这儿说的是法国的东北,二战时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那个地界。
这是两年前的老片子,影院热映完了各大音像店乃至超市接着铺天盖地的热卖,那会儿我正瞎忙活没顾的上看,以为是无厘头搞笑片那类。
现在我决定明儿就去买一张保存起来。
典型的小成本片子,亮点就是人情。
要点:1。
这法国大东北,这说起来话就长了。。。
总之在中世纪时和今天比利时的北部还有荷兰南部并称弗兰德斯地区是弗兰德斯大公的领地。
到了17世纪下半才正式并入法国。
直到上两代人还有老人是说弗兰芒语(荷兰语的一种)的,他们的法语方言你可想而知和正统巴黎法语的距离。
而片中男主人公的家乡法国南部曾是法国最罗马化的地区,那里的方言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口音(瑞士法语也有点这样),在北部人看来更无疑是鸟语。。。
反正法国在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进程中抹杀文化消灭方言的破事儿也没少干。
电影里Ch'ti 的口音是夸张了点。
现实里你到里尔、敦刻尔克一带耍的话感觉年轻一代还是尽量跟你说法国普通话的,但中年人的话就要费力一点儿去理解了。
八梨组之前有人问过比利时法语是否和 Ch'ti 差不多?
其实不是的,比国的瓦隆人自古就是francophone我感觉他们的法语从某种程度上比巴黎人的还正统,是布鲁塞尔的有些混乱;Ch'ti 们则本来是讲荷兰语的flamand被法国人同化的,非常有趣的是他们的口音和今天比国flamand讲法语的口音却听不出有什么联系,而词汇方面则相互有很多借用。。。
Coco Colo那个笑话,据我所知那是他们对a的发音靠口腔后部,听起来就像o了。
这个毛病在flamand讲荷兰语时候也有,英国有些地方的英语口音也有这个,还有其他欧亚语言也有这倾向——匈牙利语里a干脆就是念做o的。
2。
电影所反映的 Ch'timi,还是比较接近的我所知道的flamand,这些日尔曼人很有点像咱中国的北方人民见面爱往屋里让炕上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招待,不同于法国南方人民的地中海式好客却是透着罗马式的高雅阔气的。
片中的东北小镇邮递员送信时常被老人家留住非喝一杯,然后醉醺醺的骑车上路据说在flamand 那里也是这样的风土人情。
但是他们豪爽的另一面又是比较憨厚拙朴而不善言辞。
片中那小伙子在强势老娘的阴影下鼓不起勇气向钟情的前女友表白,最后还是在南方大叔点拨下想出了半夜钟楼风琴求婚那么浪漫动人的一招儿。
3。
法国东北人与我国东北人性格上有些不同的,是对南北歧视的反应。
片子后半,邮局局长的老婆强烈要求从南方来慰问他,局长无奈对热情好客的北方同事们道出了真相:”。。。
我为了阻止她过来,骗她说你们你们有点儿。。。
粗鲁,有点儿。。。
野蛮、未开化(primitif)。。。
“还没等他供出“遍地霍乱”之类的瞎话呢,同事们低下头,默不作声的纷纷离开了会议室。
观众都可以感觉到他们此时受伤的心境吧。
据说在那里谁要向人问候他妹,会被告知“你对我妹有什么意见自己跟她说去呗”——北非饽饽儿出身的南方人齐达内在欧洲杯决赛上顶马的一幕在北方就不太可能发生。
在那儿是不怕人打你就怕人不理你,这个文化性格似乎是日尔曼人的吧,我觉得挺有意思。
我猜想也可能是以前话语不通,人家看这些南蛮不可理喻就晾干你们算了。
嘿嘿。
没完。。。
法国人向来有本事把平淡无奇的生活小事拍得有滋有味。
所以当我在万米高空上,绞尽脑汁的琢磨怎么打发十几个小时的时候,看小电影成了不二之选。
大片还是要在大屏幕上看。
没想到,歪打正着,碰上了法国史上最卖座电影。
难怪我笑得花枝乱颤,我旁边的老兄估计被我烦死了。。。
本片的主角,长得一点不搞笑,完全符合邮局小职员的形象。
可是当你看他假装残废的那一段,你竟然不觉得夸张!
还有在书店里看到关于北方的介绍昏倒,都不觉得做作。
演技高超,就是这境界吧。。。
(此人,整体感觉像冯巩...) 虽然这部片子的一半笑料都在方言上,可是英文翻译的很是不错(后来才知道,导演本人全部复合过),基本把精髓体现出来了。
可是,能够在人次上超越《虎口脱险》, 细节上的精益求精, 故事结构的严谨,小高潮的层出不穷都功不可没。
故事前面对于大多数人对北方误解的渲染层层递进,才有后面的对比以及故事推进的合理性。
三次警察的出现,反映了主角菲利普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南方人对北方严重的偏见。
它根深蒂固到菲利普不敢和妻子描绘真正的北方生活,仿佛现实更像谎言。
其实,每个离开过家乡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
要么自己去的地方对自己的家乡不了解,要么家乡的亲人对自己去的地方有各种奇异的理解。
总之,人们都认为,异乡一定是不同的。
匪夷所思的经历最能被添油加醋的传播。
这种所谓的文化差异,在很多电影里都反映过。
本片可以不落俗套,和导演本人是法国北部人密切相关。
只有当地人才能抓住一个个小细节,把他对家乡的爱反映到每一个镜头和每一句对话当中。
淳朴的民风,宁静的街景,古老的钟琴,简单的同事关系,最后让你深深赞同导演也是演员DANY BOON的总结:到BIENVENUE的人会哭两次:来的时候(因为偏见而产生的恐惧),和走的时候(因为了解而依依不舍)。
看来作电影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只有用心才能感人。
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恨他 请送他去北方如果你爱他 请送他去北方边疆亦或是偏远地带常常意味着荒芜、原始、落后。
去那生活也就有了惩戒的含义,于是有了被贬到海南的苏东坡,及本片中犯了错误,被派去偏远北方小镇贝格斯工作生活二年的菲利普。
最后苏东坡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菲利普呢,在贝格斯不觉生活了三年后,离去时洒下了不舍的眼泪。
如果我硬说繁华的背后更多的是奢华、腐朽、堕落,自已都认为这种说法片面且带着酸葡萄的味道。
但我还是敢说,未完全被工业、高速发展的经济侵蚀的地方有着更多的纯朴田园气息,悠闲生活节奏,好客爽朗民风。
菲利普带着被发配的心情,对北方生活的偏见和误解,来到这样一个地方,遇到自然真挚的同事和热情好客的镇民,也就很自然爱上了那儿。
同样,去年台湾人人争看的票房冠军《海角七号》,也是以美丽海边小镇为背景,展现了让人舒坦的自然纯朴原住民的生活。
只是《海》走的是以一封多年前的情书为线索的煽情路线,《欢迎来北方》走的是法国式幽默的喜剧路线。
除了喜剧效果外,片子值得称道的是,冲突设计的比较流畅转换自然:为了取悦妻子,拼命想调职,为了调职装残疾人,穿帮,得知外派。
然后编导开始从各个视角铺垫南方人偏见中北方生活的可怕,菲利普去上任就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感。
北方以一场大雨及各种矛盾迎接了他,然后是和解,接受再至喜欢。
同时穿插了菲利普与妻子,同事安东尼挣扎在母亲与爱人之间的感情戏。
影片暖暖的色调温情而干净,画面很有质感。
提起本片,大家都要说到它的票房,超越了保持了四十二年纪录的《虎口脱验》,也有些人置疑它不是很搞笑。
很小的时候看过《虎》,除了“对眼”瞄准飞机的细节外,其他已经记不清了,依稀是同样不会让人捧腹大笑,却可以意会的小幽默。
周立波的《笑谈三十年》在坊间引起争议,上海方言及文化氛围下产生的幽默是真正的幽默吗?
幽默有国界吗?
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欢迎来北方》中,语言产生的笑果,因对它的不甚理解大打折扣。
(网上有个版本翻译得比较好,相对来说更能展现发音上的差别造成的搞笑。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观片时收获的快乐,片中笑点不少,身边不时传来嗤嗤的笑声。
一如我不喜欢用血腥场面表现的恐怖,用煽情痛哭引导观众流泪的悲情,我不喜欢用夸张恶俗表现的幽默,更喜欢这种带着阳光温情的轻喜剧。
七十年代时我爸差点作为援藏干部去西藏,没犯错误而有了被惩罚的感觉,就有不少其他条件做为补偿,如升职,涨工资,解决家里人的工作。
那时对那儿的成见是,几个月洗不上一次澡,没有肉吃,想吃荦了要去河边自已叉鱼吃。
最后他没有去成,要不我现在应该正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中,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
«Quand in y a un étranger qui vient vivre dans le Nord il braie deux fois:quand il arrive et quand il repart.»从帆车下来,安东尼和菲利普闲聊,说着说着,安东尼说:“一个人到北方来会哭两次,一次是他来的时候,一次是他走的时候。
”菲利普轻笑,“不会的。
”直到走的那天,他们都流下来眼泪。
«À partir d’ aujourd’hui c’est vous deux que j’ai à l’ œil ! Et vous avez intérêt à être heureux ! Sinon vous aurez à faire à mi ! T’a compris ?»巴叶尔太太走到邮局的服务窗口,安娜贝勒抬头,微笑着询问,巴叶尔太太说;“从今天开始,我管你们俩,你们俩必须幸福,不然我就找你算账,听明白了吗?
”对儿子的爱转化成对两人的爱。
«Tous mes vœux de bonheur !»可爱的巴叶尔太太突然回头,“祝你们幸福!
”
«Quand on s’est connus,on vivait n’importe où,on s’en foutait,on était heureux parce qu’ on était ensemble .Comment on a pu oublier ça ? Je t’aime ! Je t’aime et je voudrais que tu viennes vivre avec moi dans le Nord Pas-de-Calais.Je veux plus qu’on se quitte.Jamais.»在安东尼对安娜贝勒求婚后,菲利普连夜开车赶回南边,到儿子的学校门口对朱莉深情告白,“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不管住哪都很开心,因为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
我们怎么能忘掉这些?
我爱你,我爱你我想让你跟我在北方一起生活,我再也不想和你分开,永远都不要。
”对呀,两个人在一起,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与阻碍呢?
«C’est toujours pareil avec les directeurs .Vous arrivez de nulle part,il faut tout vous apprendre ,et quand tout roule et que tout le monde est content,vous vous sauvez comme des voleurs.临走前,Yann抱怨着,“你们这些经理老是这样,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什么都得教,等到一切都好了,大家都满意的时候,你们就像小偷一样跑了。
”哈哈哈,很有趣又很难过,但是人生嘛,就是如此,新的一天总要来临,新的经理也总会离开,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旅途中愉快度过,留下美好,微笑面对。
Génial .Je t’aime .Au revoir .
欢迎来北方,两年前刚来法国的时候温习过这部电影,现在再看依旧笑点不断,经典就是经典。
刚刚看了一下维基,这部电影是目前为止票房最高的法国电影。
在法国达到两千万人次,法国总共六千多万人,什么?
你说你学法语的从来没看过甚至没听过这部电影,额....就好像你不知道泰坦尼克号一般。
只能说Dany Boon太厉害,自导自演,他所演的无物申报和替身演员也都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
南北差异,地域偏见在中国很常见,在法国这个小国家也依旧存在。
看看一个南方佬怎么适应和北方佬共处的日子。
这次特意注意了他们的口音,还有宪兵的口音,好好笑,图卢兹的(在法国最容易被人模仿嘲笑的口音)。
这肯定是4.5到5星推荐。
至于我心目中的5星电影是什么,肯定是汤姆汉克斯的电影,阿甘正传。
我最反感的就是一群老大不小的人聚在一起扮傻充愣。18岁以后真天真的不是没有,只是少的可怜,你若遇到要不是天降神运就是遇到大茶了。
法国特色喜剧,方言的笑点非常本土化,不懂法语的人很难理解。
可能是语言差异,觉得笑点不在点上
看不懂啊。。。没觉得喜剧啊。。。虎口脱险强多了啊。。。
没有翻拍的有趣
20130419,上海吴中路,IPAD PPTV。
还好吧,挺搞笑的,不过也不至于有这么高的票房吧。很奇怪
可以请周立波老师拍一部《欢迎来到象牙山》。
笑点主要在地方差异上。三星半。
好莱坞路线与法式幽默的结合。
没什么特别的,不懂法语很多笑点抓不到。
温情小品,傲慢的法国人不放过“北北”也看不上南方佬马赛人。可以更好但法国人还是太罗嗦小情绪太多,送信喝醉酒的那段不错。
没看下去。。。
这一回,法国人没那么好笑……
不推荐中国人看,很难共鸣,全是法语方言梗。没啥戏剧冲突。就…就…嗯。这居然是法国历史票房冠军,地域差异真的很大!咦,这个电影好像就是讲地域歧视的?好的,格局打开…不,还是关上吧。
太单薄了,不明白为什么分这么高
不怎么了解法国国情,所以只能是平平了
真心一般
没觉得好看。 alone
我愿住在即使冬天会很冷,但人心热烈生活乐观的东北,一部轻松的生活喜剧片,一段你人生中一定也曾被温暖的记忆,又笑又“咸”(大碴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