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不息》很惊艳的纪录片,也很刺激,尤其是第一视角下观看狂野的山地车骑行,心脏都跟着狂跳。
在那一次次从山顶俯冲下来,带上一片沙石尘土,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那些不可能骑行的路,不可思议的角度,不停变换的姿势,都是冲破束缚的旗帜,一路高歌猛进。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从很多地方进行的山地车骑行,新疆戈壁,尼泊尔秘境,犹他州北部,阿根廷卡法亚特。
能到达这些地方已经是很不错的旅行了,但是这些山地自行车手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各种高耸的山脉中穿行,无畏一切险峻的地势,挑战自己和大自然的极限。
看似毫无悬念的骑行,从头到尾贯彻长虹,但其实这中途是他们无数的汗水和伤痛。
看到他们重重的摔在山岩上,我的心都跟着揪紧了,但是他们一次次的爬起来,在同一个地方可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最后成功的喜悦完全掩盖了之前的痛苦。
看到他们,我才真的觉得,为自己的热爱自己的梦想,哪怕是拼命,又如何呢?
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群“疯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玩命儿,究竟在图啥?
中国人总是讲求实际,好像一切行为的背后必须要有切实的目的才算是正当的行为。
可我偏偏就是讨厌这种实际,我迷失在人们要追寻的实际里。
也许就是因为我们都明白人生是荒芜的,所以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实际”来填补那些荒芜。
可我并不想这样,我不想用事业金钱来满足虚荣,我也不想用结婚生子来填补虚无,我想我要生命最纯粹的样子,属于我的样子。
可以为了自己的热爱拼搏一生,生命充实而饱满;也可以游荡在生命的长河中,尽情的感受荒凉和虚空。
而这一切的核心,是我有选择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呢?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
也许是吧。
但我向往的自由是我的灵魂永无禁锢!
哪怕身体囿于弹丸之地,我的灵魂亦可遨游宇宙。
我渴望的是这种极致的自由,而想要得到这份自由,不是天生神力就可以的,而是像这些山地自行车手一样,历经苦痛和磨难,在一个关卡需要成千上万次练习,最终达到,无论什么样的“路径”,都不能使我屈服,我必遨翔于一切时空。
为了你想要的,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前。
“ 通常在我们这项运动中,你只有几条线路可以下山,但站在这群山之巅,你可以有360度的线路选择,这就是自由!
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
”在新疆的吐鲁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尼泊尔境内的青藏高原、犹他州的落基山脉,在这些似乎已不能用高耸万丈、崇山峻岭、危峰兀立、悬崖峭壁。
重岩叠峰来形容的险峻地貌,在群山之巅,骑自行车来完成着似乎不可能的极限冲坡,也有伤痛、犹豫甚至是胆怯,但还是选择了行动,在速度中诠释着生命的激情!
不,他们不是拿生命在冒险,而是更加珍惜生命,因为他们懂得生命是享受和实现梦想的过程!
很励志,但不赞成模仿,除非你和美国小伙子一样精良的装备,完善的后勤支援,系统艰苦的训练,细致专业的规划准备,值得一看!
看到《车轮不息》这个电影名字时,我就想起伊朗导演阿巴斯的一个电影,但一时记不起来了,后来查起才知道是《生生长流》。
看完后又想到纪录片电影中的神作《寻找小糖人》。
其实这三者都是有关联的,两个字——记录。
阿巴斯用高超的摄影技术,用缓慢的长镜头和远景镜头,淡化了记录片的味道,把《生生长流》拍得像一首生命赞诗,电影的故事其实好简单,就是记录两三天中去地震灾区寻找一个小男孩,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但是这也能让阿巴斯拍出诗意和无形的力量来,这功力简直让人膜拜,好歹人家也是拿过金棕榈大奖的啊。
诗歌电影导演中,个人最喜爱的依次有:塔可夫斯基、安哲、阿巴斯、寺山修司。
《寻找小糖人》则用记录片的方式,却是悬疑片风格,像《公民凯恩》用剥洋葱方式,一层一层剥开真相,把一个平凡人剥得越来越立体,越来越伟大,这就是平凡的伟人的记录。
而《车轮不息》则用记录片的方式,给你上了一桌极限运动的“速降”大餐,这是勇敢者的游戏,用生命冒险的运动,叹为观止的山地车骑行技术,让你热血澎湃羡慕不已,但又适时地抛出翅掌矛盾,引导你思考。
苍凉神秘的山脉、戈壁、旷野,优美的极限特写镜头,还有或热血或远古神秘或悲怆的配乐,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仅管《车轮不息》在诗意上不如《生生长流》,但同样的励志,跌倒了又站起来。
悬念上不如《寻找小糖人》,但同样的因梦想而伟大。
……这帮熊孩子…… 忒能玩了。。。
这是用绳命在骑车用绳命在征服山脉啊!!!!!!
骑酷版的《时间的风景》,每一帧画面都震撼人心都惊艳到语塞。
本年度最强户外运动类纪录片,另外红牛的植入广告深入人心,强大无比,膜拜之。
Where the trail ends, another begins.短评开坑,FINAL周考试结束统一补写。
广袤的天际下,飞扬的尘土,翻滚的轮胎驰骋在高原、戈壁,以及世界尽头的脊梁上。
他们用车轮丈量世界,远去的时光投影在各种崎岖地貌里,摔痛后站起来抖抖灰尘便再次飞跃而下。
大抵是雄鹰的化身才能如此自由而勇敢。
那些场景细数成为慢镜头,一次次把梦想做到极致。
世界在那一瞬间清晰的显现出来,它原来是无限大,大到我们这一辈子都看不到,而我们却还在拘泥于一些细小事物郁郁寡欢。
我一直都不能懂,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梦想可以付出如此多。
后来我得出结果,也许,这些梦想是支撑他们过完这一生最圣神的信念与追求,他们为此付出生命、汗水与伤痛都在所不惜,因为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收获的远不止负面的东西,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收获到了我们大多数人穷极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感受和视野。
而还在疑惑的我们,连最基本的梦想都是没有的,如果你以为你有梦想只是你的梦想被你封存。
那么我很真诚的告诉你包括我自己,不,我们都是没有梦想的人,真正的梦想是挨得住世俗骇语,受的了贫苦和缺陷,生活的中心永远只余此一个,而为达成此你应该无法入睡,想到都热血沸腾,不赶赴在追求的道路上都要泪水盈眶。
我们的都不是,我们的梦想只是留给老去的我们一些缅怀一点想象而已,我们的梦想要不从没真正发现,要么早就没有了。
真心想赚钱的请严格按照要求.有网购经验或懂得网购流程。
因商家需求量大,缺少兼职人员,时间无限制,多劳多得。
咨询的亲,切记改好昵称进频道,昵称改为:9组波哥推荐XX。
进yy频道:59089,不改昵称的别来,视为捣乱,会T出频道。
有疑问的,还可以咨询兼职达人qq:2824196627.
《车轮不息》,讲述的是一群玩“山体速降”山地车车手。
他们已经不想再去挑战那些早已被其他车手征服过的到处都是山地车轮胎痕迹的山体了!
他们要去挑战那些从未被挑战过的,而已难度系数很高的,没有山地车一点轮胎痕迹的山脉。
最终他们选择了,中国的新疆吐鲁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尼泊尔的青藏高原、犹他州的落基山脉。
这些山的环境都是非常地恶劣,而且不容易到达。
他们到达了之后要规划速降路线,还要经过不停地试错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速降路线。
所以说他们为了完成这一系列挑战,也是经历了不少困难、困境。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一直勇往直前。
老实说我被车手们的这种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精神和速降下山的那一瞬间给“震撼”到了!
除了“震撼”这两个词,我找不到其它可以来形容我看这《车轮不息》的感受。
以前的我只知道山地车是可以在山路和那些很恶劣的环境下行走。
却不知道它还有“山体速降”这种让人激动澎湃、惊心动魄的极限运动。
里面“速降下山”的情景搭配那音乐,真的非常非常的燃。
至于有没有我所说的这么燃,这个就要靠大家去片子里面体会了。
其实我还想到另一个名字也许更适合这部片子,“一息之间”。
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能否速降成功,只在他们的“一息之间”。
那些影响他们成败的是因素,如果没有在“一息之间”作出决定,那就只能以失败为告落。
下山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不容得他们慢慢思考,只靠他们本能地在“一息之间” 作出反应。
从开始接触自行车,认为只是一种出行工具。
到了大学原来可以从事骑行这项有意义的运动。
然而那时候对“骑行”的理解还是很局限的,仅在于走进自然,和户外来一次亲密接触。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心里已经在期许这是一部关于户外的骑行挑战。
虽然有所准备,但内心还是受到激烈的撞击。
首先是里面的伴乐,就好像你一直在野外的路上行走,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着,明快的节奏,让你感觉到骑行的速度和给内心带来的幸喜。
干净的画面,让你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热血沸腾,为电影里面一次次骑行的成功欢呼。。。
骑行或许只是这部电影表达的一种方式。
正如里面的ZINK说的收获的不仅仅是这项运动,更多的是生命的自由和挑战。
骑行的过程中其实除了让人羡慕的成功外,其实更多的是对内心一次次的挑战,他们也会在同一个地方退缩,讨厌那个懦弱的自己。
然后又从同一个地方开始。
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笔墨在渲染这是一项很酷的运动,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和很炫的车技,让人震撼!
也偶尔着笔骑行前需要一些准备和会遇到很多失败,但是这些都被美好的画面盖过了或者说力度不够。
看完残留在内心深处最多的是炫酷的画面。
这部纪录片很精彩,他们的勇敢和车技你不得不佩服。
为了一个漂亮的动作,摔伤摔残很正常。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玩极限运动的人,一群至生死于度外的人、他们一直玩的很开。
不断的挑战人类极限,挑战自己。
所谓的不可能,大概只有你不想吧。
再看看国内,玩这类运动的人很少。
为什么?
太多的放不开与放不下。
大概这就是种水稻名族和狩猎名族的区别吧。
这是教育的关系?
还是什么。。。。。。。。。。
没有那种在自己爱好里拼死和拼命的精神,我们很多东西玩不好。
你还在谈人生充实与丰富,那叫空谈。
"要了解我们为何来这里你就得知道我们始于何方?
“一群设备齐全的家伙,从自己最熟悉的起点出发,走没人走过的路,冒没人冒过的险,探索同一个世界。
这不叫旅行,应该叫做…………自由。
所有的极限运动,所有的冒险大抵都有一个特点———要想玩得爽,就要付出比爽更丰富的代偿。
人身体的局限,内心本能的恐惧和退缩,疼痛感,疲惫和烦躁不安,我们走向自由,并非为探索自身,发掘自我的本真,而是在漫漫长路上克服它们。
空翻,大角度俯冲,侧下,悬空,也许残破沟壑的地形阻碍人类的前进和探索,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世界上最极限的自由。
这片土地没有人,所有人都放弃他,你来了,他就是你的,你开辟你自己的路。
无所拘束。
纪录片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于,它没有剧本,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所以它所带来的细微的感动更加真实和震颤。
几个年轻人,带着车,做着各种看似不可能的炫酷动作,两年里走过许多未被探索的地方,开发新的道路,吸收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见更多不同的小孩子想起自己的曾经。
所有的英勇和无畏都仰仗于热血和年轻。
前半段结束,后半段的鲜血淋漓铺张开来。
所有的失败、恐惧、沮丧和失望以及疲惫毫无掩盖毫无掩埋,痛彻、颤动、水泪混杂。
光鲜的背后从来都不是不是光鲜。
我们羡慕他们的勇气,嫉妒他们的自由,向往他们的年轻和任性,可我们又害怕他们的鲜血,抵触他们的疼痛,拒绝他们走他们的征程。
这的确是单一的一个世界,却又把人和人分得各有不同。
我们难以出发, 而对他们来说“哪里是林荫的尽头?
下一段旅途开始的地方”
拍得一般吧。
红牛每年都拿点闲钱砸点这种东西出来,实在提不起兴趣了……
开头那段太酷了!后面重复太多导致审美疲劳,应该精简的。极限运动爱好者真不怕死啊。
原来红牛还在搞这种片子
核心问题太简单了吧,看看动作就好
自行车在飞,尘土飞扬~生命的力量在奔跑飞翔中汲取,车轮不息,生命不止。
我无法理解这种疯狂!
酷
只有小时候做梦会经常梦到自己会骑单车和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蹦,这种梦境一样的事情竟确确实实是有人在玩儿的,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摄像精致得几乎匠气,不做纪录片当广告或mv看,感官上很棒,oberhofer的洗脑歌真抓耳哈哈哈哈。之前都不知道红牛有影业…真有钱…
刚看比较震撼,慢慢就索然无味了。
可敬的冒险精神,优美的画面,可惜像歌曲集锦,你甚至怀疑他们是按照草稿说出的一句句金句,而非真实的情感。纪录片没有了真实,还剩下什么呢
虽然我一直觉得骑车耍酷是一件非常装逼的事情,但骑车骑到这个份儿上就不是装逼了,是真逼。无论是各地风景还是骑手技术都无可挑剔,配乐和大远景镜头更是用的极为牛逼。红牛这片子砸了好几个亿美刀吧?#一定要看720P以上的版本啊少年们#
前5分钟很震撼,前10分钟也还行,慢慢的特技看多了也就审美疲劳了。
路的尽头也是旅途的起点
极具视觉冲击,可惜缺乏故事
不常遇到的片,还行
配乐和摄影不错!就是前后内容有点重复,有拉长时间的感觉,适合在酒吧的高清大屏上放。爱冒险,爱运动,爱旅游的赶紧来围观此片。
我感到生命在燃烧!
审美疲劳这事儿吧……
酷炫十足啊不断挑战极限刺激这群家伙简直不要命!OST有oberhofer的I Could Go~ 今天下午已经把两年没骑的自行车打足气,明天去遛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