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部剧名气很大,B站很多混剪的,初恋组CP氛围感拉满!
攒着攒着就忘了……直到看到优酷推荐,才发现优酷有版权了,两天看完,总体是推荐的!
先说感情,刑警×嫌疑犯,设定还是分别15年互相明恋,加上导演的绝美镜头感和满满宿命感的OST,再配上主演的非常适配的颜值,还是达到了我预期的。
剧情方面,前七集我觉得总体非常不错,几乎是一口气连着看,剧情、演技、手法和动机还是比较自洽的,但是这些是基于还没看到大结局的观感。
看完大结局,主角团人设魅力值都大打折扣了,就剧情而言,确实是高开低走。
很讽刺的一点是全剧倒是一以贯之很形象展示了日本人“我犯错了,应对方式是我深刻道歉”的躬匠精神。
另,全剧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出自律师加濑之口:“一个人眼中的正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眼中的罪恶。
”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很好的概括这部剧的基调,或者说整剧的世界观。
从心而发,我们都是从本我的立场去理解应对这个世界,如何协调本我与现实的冲突,也许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吧。
这部剧所表达的初恋无疾而终,比其他青春爱情还要可惜。
他们的明恋声势浩大,结果当生活苦陷秘密之中,连同作为我生命里强光的你都在消散,明明相爱却不可以在一起。
重逢后他们互相装作不认识,警察与嫌疑犯的对立,都不知道拿这段关系该怎么办。
在更早之前听到你说要当警察,就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只是梨央不知道他要当警察是因为她,曾经的他离秘密很近,他选择了沉默。
是因为想要保护你,保护和你一样的人才去当警察。
是因为要陪着你,才选择留在东京。
在特殊的时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你是至今无人可以替代的,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
女主明知是不可以相见的缘分,还是孤注一掷的迂回暧昧,拼命制造相见的机会。
人最难是想要和好如初,却假装没感觉的暧昧。
坦率的提起过往,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方言。
不过是希望逝去的岁月可以停下,曾经的感情可以找回,而我们没有生疏到像真正的陌生人。
话题日剧《最爱》近日正式落下帷幕。
从开播初期一度突破豆瓣9分大关,到目前评分轻微滑落至8.7分,该剧尽管口碑仍旧不俗,遗憾还是没有逃过原创类剧集高开低走的命运。
但即便是高开低走,这部电视剧的综合发挥,仍旧足以支撑其成为本年度亚洲地区犯罪悬疑类型剧中最好的产出。
日剧《最爱》海报剧集《最爱》是由奥寺佐渡子、清水友佳子联合编剧,由冢原亚由子、山本刚义、村尾嘉昭三位导演联合执导,并由吉高由里子、井浦新、松下洸平等主演的犯罪悬疑剧。
该剧讲述两宗时间跨度长达15年之久的紧密相关的案件。
15年前失踪案的涉案者,因为15年后的杀人案再次产生联系。
编剧奥寺佐渡子和清水友佳子,在过去几年已相继合作过《夜行摩天轮》《为了N》和《逆转重生》这三部由凑佳苗小说原著改编的电视剧。
导演冢原亚由子与两位编剧合作的《为了N》,甚至可以说是观众评价超越凑佳苗原著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影视化案例。
2014《为了N》而正是因为有当年《为了N》的超出色表现,拥有着同一个“编剧+导演”班底的《最爱》才能让观众们在该剧播出前便给予其厚望,并且顺理成章地一路获得极高的讨论度,便一举成为今年整个秋季档的第一热门日剧。
那么《最爱》的评分高开低走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诚然,这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所决定,但这一切必须要从一度被网络刷屏的吉高由里子的“冷艳魔女”形象造型说起。
这也是整部剧与观众之间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一次美好的误会。
剧集一开场,就向观众展示了15年前与15年后的女主角真田梨央的形象对比:15年前的她总是笑容灿烂,待人接物热情,是生活在幸福状态下无忧无虑的高中女孩。
15年后的她,妆容精致又显得有些落魄地出现在荧幕上,沾满鲜血的手撩过头发,一不小心把脸也给染红了,随后她在警察的陪同下淡定地坐上了警车……
如此具有氛围感的开场令人浮想联翩。
作为观众,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15年间女主角梨央究竟发生了什么?
15年后的她,为什么会沾满鲜血坐上警车?
难道是因为杀了人被警方逮捕归案?
这难道是一部女性复仇剧?
在前两集的剧情助推下,尤其是女主角被性侵未遂的遭遇以及父亲的离世,让大多数观众似乎都更加地笃定了15年后的女主角的“冷艳女魔头”形象。
这样的设定,总让人觉得剧情将会朝着“杀疯了”的女性复仇方向发展,更何况如今电视剧市场上的爽剧总是层出不穷,而所谓的“疯批”人设在复仇剧里正是观众们渴望看到的。
但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看到女主角梨央并没有进入所谓的“黑化”,而是仍旧保持着自己当年的初心,还是日剧里最常见的温柔女性。
抱着看爽剧的期待而来的观众,没能如期看到冷酷女主的精心复仇,自然没法立即接受并消化。
就豆瓣上的评分变化来看,该剧的评分也正是从女主角的“冷艳女魔头”形象被彻底否定后开始悄然下滑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剧评分的高开低走,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剧情本身,而是剧中人设不符合观众的期待。
除人设问题之外,自然也跟编剧的原创水平和原创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创度过低,是该剧必须被正视的一个问题。
很大程度上而言,《最爱》依然还是一部有着浓浓的凑佳苗味道的悬疑剧,更确切地说是“《为了N》的仿冒品”。
首先是情节层面,日剧《最爱》与《为了N》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为了N》的女主角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往事,最后也是以离开家乡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而杀人案则把她拉回到过去的记忆当中。
两部剧都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两部剧中的女主角都有相似的生命轨迹。
《为了N》其次是人物关系上,两部剧之间也有着明显的重合。
女主角的青春时代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性甘愿暗地里守护着她们,而且女主角当下又有另一个人默默地陪在身边守护。
这种潜在的三角关系在《最爱》中并不是不好嗑,只不过当年的《为了N》已经将三角关系的迷人基本透支了,再重复只会让人觉得有点难以消化。
另一个问题在于,两位编剧尽管参与了多部犯罪悬疑类型剧的编剧工作,但她们过去的剧本撰写却几乎都是小说改编。
换句话说,她们并没有原创类型剧剧本的写作经验。
经验的缺失体现在本剧中,除了是对《为了N》一定意义上的照葫芦画瓢;还有案件本身的推进上,看不到足够精彩的推理演绎。
而即便是社会派推理向的故事,作品落脚也看不到足够深度的人性刻画和社会性表达。
当然,作品整体上的高开低走可以是观众批评诟病《最爱》的理由。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部原创剧,口碑高开低走又是个能够被理解的普遍存在的事情。
相比那些有着原著支撑的改编作品,原创剧的难度就在于,它的故事得不到观众提前的、完整的反馈。
毕竟,再厉害的编剧也无法断定什么样的剧本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一切都只有等剧集播出之后,正式地面向大众,才能有结果。
原创剧面临的风险,总是要比改编剧大得多。
像网飞那种一次性拍完的做法,有时候可以烂到悄无声息无人在意,而《轮到你了》《顶楼》这种边拍边播的原创剧,观众们的即时反馈又会极大干预编剧原定的故事走向。
2019《轮到你了》
2020《顶楼》所以,即便这些剧获得极高的讨论度,也免不了会走向烂尾的结局。
在成功刹住车、确保不烂尾的前提下,高开低走之于原创剧本身,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仅看今年华语区的犯罪悬疑剧,几乎无一例外崩得很惨烈。
最受观众关注的“迷雾剧场”,今年播出的三部剧(《八角亭谜雾》《致命愿望》《谁是凶手》)没有一部是过得去的。
而即便是口碑极佳的犯罪悬疑台剧《逆局》,也遭到不少观众诟病高开低走的问题。
2021《八角亭谜雾》
2021《逆局》所以,即便《最爱》的高开低走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在今年全球范围内都鲜有极度强势的原创类型剧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仍旧应该给予原创剧《最爱》一些掌声。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导演是真的厉害👍🏻这么薄弱的剧情跟离谱的人设居然能拍出神剧的品相,这也是一种能力。
看开头以为是个美魔女,结果居然是个靠着善良,信念就能当上千亿总裁的傻白甜?
女主哥哥的存在除了讨人厌没有第二种意义;律师死心塌地地帮女主的理由仿佛看的是日漫,安排他喜欢上美女总裁都更有合理性好吗?
女记者讨厌女主理由也莫名其妙得很;初恋也别扭得很,一回又要尽警察本分,一会又要保护女主,他整部剧下来到底干了啥?
剧情又薄弱bug又多,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半破不破的宿舍的人员日记居然还留着,让人感叹储存空间真的很足。
弟弟虽然长得帅但是他的那条线真的纯属故弄玄虚而且他的行为人设也一点不合理,离开最爱的姐姐这么多年就因为知道了自己误杀的真相?
长大后被真田集团的那个谁收买一直监视姐姐我还以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反转,结果就这?
伪装身份搞这么多事结果主动交出硬盘交代杀人事实?
这两姐弟都是明面上看着像. boss结果却是对史莱姆,爸爸蛛网膜内出血挂掉提起那么多遍结果结局都不填坑,搞半天剧情看了个寂寞,人设离了个大谱,厉害的是硬是靠着画面质感跟剪裁配乐把这剧伪装成了神剧,真的是厉害
第一次在豆瓣点评。
这一部前面几集和后面的落差太大了,以至于让我有点失望。
先说好的地方吧,音乐、选景、过渡,真的没得说,太棒了。
尤其是那个雪之小镇,景色非常美,不下雪的时候也很美,给人一种人间烟火山中隐秘小镇的感觉。
然后说下人设。
我认为第一集对女主一开始的描写把观众带到错误的剧情走向中了,以为女主是个狠人,没想到全程白莲花,太白了!
后面当了社长,头衔很大,但是有点大可不必的感觉,社长不会一味只研发药吧??
然后男主,说着喜欢女主,但我认为他没什么用处,当然我知道他是警察他是真的没办法,爱情和真相肯定选真相啊,这是他的职业要求。
但我真心觉得他没有保护到女主什么也没有帮到女主什么,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阻止部下让她等等,让女主和她弟弟看完他们老爸最后留下来的影片吧。
女主妈妈也很莫名其妙,为什么要帮专务揽罪?
就为了让他能留在公司帮女主??
可最后结局专务表示想陪妈妈蹲监,那不全白费了吗??
男主搭档也让人窝火,怎么说人家男主也没有隐瞒证据呀,一直想到什么都说出来,只是迟疑了两秒钟,这都要投诉?
好了,投诉成功男主调职了,回头又找人家帮忙查案??
尽管这是他上司让她利用男主,可我也看不惯!!
窝火!!
最后男主的同学突然很莫名其妙说要查台风那晚的真相,等到最后一集才说,早干嘛去了。
重点是,他说真相不能就此埋没,我就很不解了,你跟那个qjf是什么交情吗?
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完全不懂他为什么突然这么执着!
女主爸爸是整部剧唯一让我哭的,演技爆炸了,每次出场我都要哭一次,也是为了他对家人执着的感情而哭,特别是最后一集,说的很对,孩子犯法不用坐牢,即使是自卫啊,你杀了人就是事实,尽管你是个孩子,别人也都会把你当杀人犯,你的一生毁了。
事实,爸爸保护了姐弟两了,感动。
最后,本来平静的写点评,写到中间真的越来越生气,到最后写感动点总算平静了一下。
日剧常有的高开低走就是这一部了。
开播至今已经3年了,回想当初全网追剧的盛景,令人感慨。
总体来说,我认为是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
对于很多觉得该剧高开低走的观众来说,最大的意难平可能来自对于情节逻辑不强的不满,于是会怪罪到恋爱线上。
而另外一部分主要看感情线的观众,又可能会感觉爱情浓度没有到味。
所以,能一直觉得这个戏不错的观众,比例不会很大。
这也解释了评分一路从9下跌到如今7.6的原因。
我本人是一直看好这部剧的。
虽然我也有最后一集结局时力道不足的感觉,但我没有烂尾的感觉。
甚至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我相信主创团队做了很多方案,他们一定有足够的理由呈现最后的结局。
另外,两位主演的表现非常好。
希望能再次看到二位的合作。
更新到完结 合着第九集结束是虚晃一枪是吧 宿舍全员就纯纯工具人是吧 妈妈和哥哥出来调节气氛的么?
公司离开女主这一群人照样能转,离开母亲到不一定可以。
凹人设没必要非要当社长好吧?
律师是劳模么?
哪里需要在哪里?
临时交代,你说不是第一次见面就不是么?
律师之前内心独白都要对自己撒谎么?
霓虹国高企的律师分不清正当防卫、未成年犯罪和包庇埋尸两者之间的后果是么?
编剧是zz还是瞧不起观众?
杀人埋尸可以说为了女主,公园杀人为了啥,为了弟弟的药杀害一个人,感情“黑人的命不是命”是吧?
思想及其扭曲,编剧导演你是玩塌了吧。
恶意填坑,传导垃圾价值观。
现在一星差评____________________截止到第八集镜头慢放都用脱了吧,导演你看过西游记后传么?
人物(专务)变化的起承转合呢?
这也不交代,那也不交代,搁这让观众完形填空么?
678三级剧情发展呢,感情在这水时间呢?
剧情推动靠死人吧?
网文小说都没你能水?
男女主感情就靠回忆升华,不单调么?
之前拍的那种尴尬不是挺好的嘛?
弟弟就莫名其妙的离开制造二人世界?
这也太刻意了吧?
工具人是吧?
未来是不是要公司背锅?
导演玩信息差的手法着实很烂!
爸爸的视频呢?
不说了吗?
就搁那了?
要是没东西拍,我觉得英剧那种4,5集讲完也挺好的。
不要为赋新怨强说愁。
7集前给的4星,现在只有3星了。
第十集的方向确实,生生把一篇小说拉到了小学作文的水平。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
加濑捞了所有的鱼。
当然编剧是扣题:为了最爱的牺牲和隐瞒,父为子隐,甘为爱隐。
如果为了全收束到律师身上,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有。
三个案子。
小渡边的案子就算是加濑在场,他也可以不认,15年,他不承认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且如果要怀疑他,反而线索很简单,父亲与加濑之间的通话记录。
他只要说成送钱就可以圆过去。
老渡边的案子,他可以审判,没必要动手。
而且事实上,他知道老渡边去报警弟弟毫无用处,弟弟当时未成年,后果和第五集毫无区别。
橘记案,如果橘记知道了梨央的遭遇(曾经受辱也失去家人),她的心理会平衡很多,知道梨央的理想,但由于药物作用一跃而下,是非常合理的。
她和梨央是鲜明对比,她没有人爱,也不被需要,而梨央是她的光明面。
这一切,加濑洞察一切但未向警方提供任何信息,这种设定才更合理。
生生把加濑和大酱,设定为逃犯和警察的对立面,其实是有违大酱的初衷——从一个走到阳光下的警察,变成活在秘密阴影里的人。
这不是爱,也不是幸福啊。
烂尾烂在了主旨,才是烂到了根上。
-这个剧讲的是初恋15年后因为案情重逢的故事,借助案情,讲述了每个角色为了”最爱“做出的坚持、努力、守护和牺牲。
本来就是披皮悬疑的纯爱故事,在前三集,就把张力拉到最满,拉满之后又由于悬疑张力不够,以及人物性格不够丰满,退回了一般的偶像剧。
就讲前三集吧,前三集作为偶像剧而言,还是颇有看点:同为梦中人,梨央与呆酱的重逢,心境却稍稍不同,如用小山词相比拟:梨央: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中?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呆酱: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纵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最大的不同,同是相思,梨央是”不再爱“人,呆酱是”不会恨“你。
同是重逢,梨央见呆酱,是脱离现实去往梦境。
虽然因为对方的刑警立场心生警惕,但依然贪恋重逢,犹恐是梦中只愿在梦中;呆酱见梨央,是梦中人来到现实。
哪怕怀疑对方因为社会地位人世经历生出变数,亦不恨她,只愿她过得好。
这个逻辑是最初三集情感对抗拉扯的由来。
梨央作为性侵受害者,成年后几乎切断与所有男性的情感可能性(其中包括律师)。
15年里,她放弃了自己爱其他人的权利。
只要与呆酱独处,梨央就会不自觉地回归小女儿态,“犯罪了吗?
犯了什么罪?
”,她一直想回到梦里,白川梦里的她,有着最幸福的时光。
也只有在梦里,才能高把银釭,仔仔细细端看这梦中人。
——你还记得吗?
你还记得吧。
——是的,我其实不愿意忘记。
但梦中人此时已是刑警,背负调查她的责任。
前三集互动的人物基调:”不再爱“会下意识探索,她曾经爱过的对方——害羞讷言,不敢直视她却默默支持她的人。
所以在呆酱审犯人般直视她时,梨央的心情是恼怒而无助,失望又凄凉——完全不是当年的他。
“不会恨”则会一点一点找寻拼凑出她旧日的模样,撕开隐情并更深地投入自己。
当双方的试探达成共识,这种拉扯的戏剧张力在第三集医院急诊室外达到同步顶峰,长达15秒的眼神缠绵不已,双手却不知所措。
这一刻,覆盖在男女心头十五年的雪,才开始消融。
女主第二集独白里,“我最喜欢大酱了。
时不时两人一起回家,不论是明媚的春天,酷热的夏天,还是黄昏的秋日......“虽然接下来就是漫长的15年的冬天。
皑皑白雪覆盖的曾是两人共同的最美好青春,,全是爱情的生机。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所以,这也是观众认为爱情到此为止,最有余味的场景。
随着案情的开展,这种短暂梦境与漫长现实的纠结告一段落:到第六集,最后一眼的告别,梨央在无从挣扎的拥抱中,和观众一起完完全全看清了这个人的心——自己也在他的梦中。
但自第六集开始,男女双方之前积累的情绪突然清零,重新回到15年前,也就是说剧情本该回到现实,而男女双方人物逻辑却重回梦境,人物情绪性格上,完全没有15年社会人的痕迹,不能不说,从情感刻画而言开始前期的积累完全清零,不能接续。
从第六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第七集马上转移成,相顾扔纸巾,惟觉爱意生。
分开场景都成立,但前后情绪却不一致。
人物没有了,只有强留观众的发糖。
本来两人可以在第五集一半的时候,第六集开始,民警黑客弟弟联起手来搞悬疑,社长姐姐搞制药,空余时间两三人一起搞推理,共同推进15年后的感情,不好吗?
确实是高开低走。
也确实说明,演员演技,离不开剧本。
前三集的纠结矛盾多好看啊,而不仅仅只是情绪的爆发。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因为前三集,至少值三颗星。
讲真,如果换成国内来拍一模一样的故事,我打包票,分数不会高于6分,两星给BGM。
就这么一个莫名其妙,毫无逻辑,人设牵强,故意煽情的故事10集真的都嫌多了,敢情整个剧组都是法盲吗?
豆瓣只要是非本国的片子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分数都严重虚高,人家给你块翔都能吃出香味来,而国人对自己国内的片子反倒是过于苛刻了。
打四五分的那些人,认真的吗?
最后一集的节奏真是有点快了,本来看到第九集的时候就觉得只剩一集该怎么讲完啊,没想到迎来的居然是新的坑,在最后把加濑律师搭进去了。
我倒还好,本来也没站律师和女主这对cp,一直对律师也是一个靠谱的印象,也没有太喜欢这个人物,只是觉得这种对女主的好有点太太太过头了,要说是喜欢吧,又看不太出来。
本来以为最后案件的真凶是弟弟小优(失忆版),还觉得为什么编剧就是不能放这个家庭一马……得知是加濑的时候反而松了口气。
但还是避免不了对这个剧情产生了新的认知,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走向实在是硬伤。
此外就是,最后破案的突破口是记者死前换药引起的恶性综合征。
不想从医学的角度评判什么,但给我的观感就是,exm?
这么草率的吗?
造成发热又不是必然的,而且你盲猜体温升高三度,还盲猜体温下降的速度恒定……算了也罢,确实歪打正着说通了加濑杀人的可行性。
但直接断定十五年前的渡边事件也是他参与的,这就有点牵强了吧。
还有妈妈把那个董事的罪完全顶掉,还有一个个的就不能等新药上市完毕再处理那些私人恩怨……虽然现实和理想肯定存在冲突,但看的时候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女主真的好惨,本来挺好的生活,因为一个强奸犯,爹帮忙埋尸➕没了,妈进监狱了,弟弟失忆,能治病的新药研发屡遭阻止,被记者盘问抹黑,律师这个家人还进去了……但女主确实也是全剧“最爱”的中心。
抛开剧情的硬伤,剧中的亲情还是描绘得很感人。
达雄哥对女主的爱,女主对弟弟的爱,以及一开始以为是坏比,最后发现是大好人的妈……爱情的感人程度屈居第二,但男主大酱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救赎女主,而且在警察的身份中为了保护女主而越界。
男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主要胜在气质,还有办事的认真和可靠。
而且,很喜欢剧中的一句话,“想要和你一起规划未来”“只有和你一起,我才想规划未来”。
总体来说一路看下来还算满意吧,但一开始期望还是有点高,导致没有达到。
不过作为一个看剧拖沓的人,看到一半放弃的剧不在少数,能两天看完一部的更是屈指可数,这次可以算是连续专注看剧的新高峰了吧,希望以后也能像这次一样高效一些。
氛圍不錯,鏡頭語言很漂亮,配樂也很讚。
有《为了N》内味了,卡司是本季的TOP。/结局打卡:谁能想到最后角色最立体、演技难度最高的是...井浦新。
看了10分钟马上就知道是跟《为了N》一个团队,剧本的每一个桥段的设计,OST的每一个音符,都想起当年看《为了N》的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横山克还是横山克,奥寺佐渡子却竟然成为了另一个凑佳苗。看到第五集的时候就能猜出来是谁了,不过,这个团队的剧本所追求的故事底蕴永远都不是在寻找凶手,而是打着寻找凶手的幌子刻画人性的弱点。就是因为大家都有弱点,所以即便露出马脚,也还是要互相守护啊!
加濑是家人的设定,最爱还是家人,爱情只是一小部分
这是专注搞cp的剧
奥寺佐渡子这个原创剧本的悬疑体量太弱,所以最终呈现只能卡在不上不上的境地,结尾算是勉强收回来了(虽然暗线boss真的很好猜)。难为冢原面对如此贫乏的剧作还能花式剪辑、闪回、顾左右而言他的凑时长,起码摄影和配乐还是很相得益彰,救赎感与氛围营造做到位了。加濑为守护最爱所付出的一切莫名令人联想到嫌疑人x,宇多田光的歌很应景。“ここが地獄でも天国,バカになるほど君に夢中”。
翻了一下评论 发现很多人都统一写了“虽然剧情很俗 但是演技在线 ”然后打了五分? 这是能支撑这么多人打五分的理由吗 ,看了三集 ,个人觉得不是很好,剧情部分套路性太强,感觉画面质感还有表演的感觉都让我回到了初中刚看日剧的时候。现在的分数是8.8我觉得值个6.5。 女主乡村傻妞时期演的真尴尬 跟同桌说 他说日剧不就都这样吗
一点都没有烂尾,因为从第一集就没立起来,反倒最终回赶进度最紧凑。🧐律师倒像是《为了N》里和犯罪勾连的竹马,大酱是可以看到光明的安藤望。
不错,不错,这个导演有点儿东西,演员也厉害,小吉高真是跟谁都有cp感啊。阑尾了,越来越无聊了。只有开头好看一些。结尾简直离谱,槽多无口。再减一星。
剧情整体内容其实还是有些薄弱,感觉有些拖沓。但是气氛渲染很优秀,音乐很棒,演绎也过关。很喜欢律师这个角色
原本是本季最期待的日劇之一,第一集看起來確實有《為了N》內味了,但現在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本來想看吉高當暗黑女王,結果還是白蓮花女主劇,值得誇的是宇多田光的主題曲《君に夢中》好聽瘋了✨是年度最佳主題曲!/ 完結在即主線還是不明所以,我期待的虐戀跟懸疑到哪了?每一集慢動作都嚴重被濫用,不喜歡田中みな実,無意義的角色真的好多啊!(2021/12/14 更)
虽然做得很精致,但是不怎么耐看,氛围烘托得很好,故事却像积木一样不能推敲。作为犯罪类的剧,基本没有吸引人的悬念,人物之间的感情全靠音乐跟日剧跑,不过音乐是做得挺好的。吉高虽然还很甜,但是演高中生就让人出戏了。另外突然发现白川乡还挺有阿尔卑斯山村的感觉
就是说这剧情也能上八??? 悬疑属于诈骗的程度 基本上带感的情感推拉只存在在第二三集 其他部份真的很一般很一般 小吉高还不如摇曳的心那个真变态杀人犯的纯爱带感好磕
吉高由里子值得这个好剧本
感觉有点故弄玄虚
快跑!!不要被评分骗了!女主演少女很像妈妈桑,演女社长声音又过于幼态,哪哪都违和,人设前后也立不住脚,女主一会装不认识男主,塑造出完全摆脱了过去得到蜕变,一会又开始想再续前缘了,哎如果是照前者的发展我会更期待悬疑部分,频繁插叙只觉得剧情拖沓故弄玄虚,并没有运用好三颗星已经算给高了,不懂怎么能有9分哈哈,就是日剧加持吧,如果是国产剧的话分数懂得都懂
质感是不错的,包括摄影上,包括配乐,超强主题曲(啊,熊光!),多数演员发挥都还不错。剧本实在拖沓,故作玄虚的废戏多,然后戏配比上成分均沾,又是悬疑,又是亲情,又是爱情,但都不突出,最糟的是,后段及结局人设的部分垮塌,主因也是情节上的合理铺垫缺失。严格点,实在撑不起四星,只能还行。
弃剧了,日剧真的好喜欢搞这种欺诈,为了n和非自然死亡也是这样,但是最爱后面是基本上崩盘了...cp也被搞得不好磕了
头两三集还蛮诱人,越往后面越觉得,演技都很愁人,太单一了。剧情也越来越莫名其妙,看不下去了
这个剧最大的贡献就是宇多田光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