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废弃,整理以前的东西扔上去,现在看看这片仍然颇具喜感,哈哈,我喜欢一切令人愉快的东西。
果然瓜瓜看犹马也看得很high,于是某年某月某日从中午洗碗开始,我们一直很high地讨论了大半天,从“炮灰二当家华丽的双排扣上衣真好看”,“两个儿子长得也很有前途呀”,“RC的包子脸居然也让人觉得可爱”一直到“哎呀绿眼睛真是罪过”,“炮灰就是要为一见钟情牺牲的啦”,“这哪里是押送,分明是两个人手拉手HLL的私奔逃难啊”,当然最后还是免不了回到我们HC的重心上——“贝尔怎么又那么瘦,那张脸都削下去啦”,“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我还是喜欢他BT……TUT”,“贝尔坐在窗边自嘲地一笑,哎哟哟,我的小心肝抽了啊啊啊”。
犹马镇真的是非常欢乐的片子,不是说它的结局或者三观什么……而是每个人看了这片子都会很满意,“笨”很强,“蛋”很棒,炮灰也很好,故事也说完整了,中心也有了,三观也正确了,蜜月套房也住了,天下大同,可喜可贺,欧也~一些讨论的记录:瓜:原来贝尔的儿子就是爱国者里面那个儿子,他怎么老演别人儿子?
我:看他的脸,他现在真没法演别人老爸……要给人家时间长大啊。
瓜:导演真是居心叵测啊叵测!
我:估计他是看背背山看腻歪了于是拍案而起发誓要拍一部真正的、西部的、男人的、背背山!
这真的是一座人心里的背背山了呀囧。
瓜:贝尔为什么不能演“笨”这个角色,“蛋”虽然很正面很积极,但没有“笨”、炮灰那么抢镜和讨好。
我:他从良了。
(……囧)瓜:据说他要和JP一起拍个片,好像也演警察追人家,另外还有个片MS还是追人家,都好正直啊,改邪归正难道为了他家娃?
我:估计以后他就抱着他家女娃看自己演的片,然后说:“娃,看到没,找男人就该找爹这样的好男人”。
瓜:没错。
“连男人也爱你爹”。
我:这就是导演所谓的“押送”。
瓜:分明就是“笨”保护着“蛋”逃难啊,期间有些情节很囧……我:私奔的道路总是有很多阻碍的……真的是好欢快的片子呀,最后虽然是@#$%^&(防剧透)的结局,但是一点都不苦情。
不管什么东西一旦苦情起来就让我忍不住囧rz了,而能够看得那么心花怒放,导演,你真是太懂现在女人的心了TUT。
电影之后不少人都提出了那些硬伤,所有解答借用回帖“坊间传闻:Wade fall in love with Dan.”如此一来所有BUG迎刃而解。
没错!
TX们,这才是被掩盖的真相呀=v=。
最后,缅怀为了一见钟情而牺牲的炮灰查理公主。
最多八分吧?
有点毒草的感觉。
还算好看,但是非常别扭:罗素.克劳一副大神的样子(男配角也是),主题更是非常的牵强——杀生取义?
最后关头,二当家金毛执意枪杀了男配角(为荣誉与承诺而战斗到底的失意的农场主、父亲),被大神冷酷处决(团灭所有小弟)。
大神,自己悟道了,曲高和寡、成圣成佛了,难道就可以大开杀戒、屠戮“不解风情”的手下、消灭低端人口吗?
综观全片的种种情节和调调,编导确实太刻意太牵强了!
作为一中国人,我尽量排除自己心里的这些“中国特性”导致对电影节局的排斥感,尽量“客观”地描述这种排斥感的来源之我见,希望能代表自己和有类似想法的。
但这种排斥感很真实强烈,客观否爱谁谁吧。
废话正文开始:如果说这个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十分传统,1忠实信仰、正义、2自我牺牲、3强悍,除了最后一条可能略有争议,大家都差不多能同意吧。
要让我说我理解的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侠义一定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这样的电影,在咱心里能共鸣的也就剩下牺牲精神一条了,这几乎是所有英雄主义必备的条件。
这所谓国产英雄主义和洋人的的区别,大概就可以说成咱这土产的英雄多少透着帮亲不帮理的劲头,匪帮的二当家,冒死喋血救主就是这份侠义的象征。
侠义这玩艺和咱身上长的任何一件玩艺一样,一定是天生的,听着名字都觉得天经地义,也就是说,都是进化来的,定能派上用场。
扯到片儿上,把情景设在美国“西部大开发”那样一个乱世,谁都是流氓恶霸,到处都是枪杆说话,想活下来活得好,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结成团体、忠实所属集体、能牺牲自我利益。
为自己的团体效力,团体为自己的成员负责,成员的献身就等同为自己献身,为团体谋利等于为自己谋利。
或者说这是纳什均衡。
以此为基础,构造了社会。
所以侠义精神就有啦!
这玩儿咱太不陌生了,这样的片咱拍了一部一部一部又n部了,对手又是大恶人(铁路公司),救世这么扯淡的事儿咱必须不用想(导演也没咋提),在大正义的框架下,搞些小杀戮小手段,救得了自己的帮派才是正途。
要不,二当家一死,咱这些看武侠片长大的弟兄们怎么会都这么动怒?
可是偏偏人家洋人,就不这么想,非要搞成“为上帝效力就是为自己”。
就成了现在这样了,罗素演个大恶棍,但是风度翩翩,镖头是个老硬汉,结果开口骂娘不说,后边还被暴曾收取佣金屠杀妇孺,铁路公司的大财主们,个个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开局就为财焚了别人的房子。
结果,大恶棍岂不是成了除暴安良的大善人了?
这不是商业片嘛,恶事不做没人看,好人不胜又惹人恨——(大家心照不宣,转过脸去看本•福斯特)二当家,委屈您了吧先。
所以早早的,开枪+放火,鼓捣死除铁路公司、及其凶恶走狗、以及印第安杀手之外的那些倒霉鬼的这些恶事,就交待给二当家一揽子包办了。
赔人家牛钱这种长脸拔份儿的事,都给老大留着。
所以匪头都怒了,你咋能把圣人给毙了?
老大也当圣人了,老大没让观众看见干坏事,但是二当家干这些坏事,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啦,干掉坏蛋,改邪归正,英雄和基督的仙气腾地就窜起来了。
所以就像开头我说的,我一不认识那位能复活的仙人,二没活在一个人人为我主的社会里,让我看大哥杀小弟、全凭着半路上认识的一个瘸腿窝囊枪法歪歪的爱吹大傻子,真是郁闷,真是郁闷……不知各位是否也是?
看了N遍,每次看仍然会被打动,尤其是到结尾处,剧情推向高潮。
许多人说结尾扯蛋,其实那才是点睛之笔。
本,人设是一个牛逼的匪徒,幽默、风趣、有魅力,在当年狂野西部,官府怕他、女人迷恋他、小孩子崇拜他。
丹,一个瘸腿农夫,人人欺负他,官府收了地烧了他谷仓,家庭上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了生存耗尽精力,但仍在破产边缘。
结尾处,丹,成了本最佩服的人,不惜为丹杀光自己的绿林兄弟,还自觉坐上了通往监狱的火车。
为什么?
因为丹身上有他认为最珍贵、最有魅力的东西:父爱。
一个为了保护家人倾注所有、不顾一切的父亲。
剧中几处陆续交代,本,是妓女和酒鬼的孩子,8岁时,酒鬼父亲喝醉后猝死,妓女母亲在火车站给了本圣经让他读,然后再也没回来。
被遗弃的丹14岁去了罪恶之城,然后为了生存,让自己变成了恶人,他说,如果他不穷凶极恶,和查理这帮人待在一起活不过五分钟。
可以说,本,从小到大,几乎是一种绝命的经历,而他选择以暴制暴。
但他本性是怎么样?
他内心正义,他鄙视查理这帮人,尤其,他极度缺乏也极度渴望一个父亲的形象,即使他成了流氓头子,只会欺负别人不会被人欺负。
本,在心里最深的地方,为这种感情留了一点点星火。
在印第安人地盘,老镖师无论怎么骂,本都不生气,但提到自己的家庭,本,怒了。
本,拥有了一切,但在丹身上,他找到了自己其实最渴望的东西:父亲!
本在圣经上画出了丹的形象:一个焦虑的父亲,承受着无比的艰难,只为家人能够更好,只为保护妻儿,为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那一刻,本一定看见了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男人。
虽然在所有人眼中,他是最牛逼的。
所以,剧情发展到最后,本帮助丹把自己送上了火车。
本在丹的儿子威廉姆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同样14岁,他无依无靠,需要变成恶棍来生存的时候,他羡慕威廉姆能有这样的父亲,他要帮助这个父亲尽对儿子的责任和爱,就像他是那个儿子一样。
当查理打死丹的时候,本打死了查理。
丹在小旅馆跟儿子的对话,说一些事让自己分清了黑白,教育儿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保护家人。
本在一旁听着,眼眶湿润,他一定是回到了童年,仿佛自己就是威廉姆,正在聆听父亲的教诲。
丹,让本找回来了自己缺失和坍塌的童年,他内心那些善良和渴望的星火终于被眼前的父亲形象点燃,他杀了查理,杀了这帮他内心厌恶的流氓地痞。
发生在眼前的这个关于父亲的故事,本是努力要帮忙把他完成,是不忍破坏的,他渴望这样一个形象圆满。
对本来说,这可能是他一辈子真正在寻找的东西。
本·韦德的那个手下感觉是有点可悲的,一路杀过来就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大,期间有人有反意,也被他打了一顿后说到“你别忘了他为我们做过什么”,如此一个重情义的人,最后还是被自己老大亲手打死,虽说可悲,但并不可怜,恶有恶报但本片并没有证实善恶终有报这种说法,甚至连恶有恶报都说不上,像是本·韦德如果他没有自首,还是像以往一样逍遥法外,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进过两次犹马监狱,两次的逃出来了”而丹做了一辈子好人,参军后唯一的一次战斗也是撤退时,还被自己人误伤射断了一只腿,最后作了一次英雄,结果上身中了五枪最后身亡。
本来很不解本·韦德最后是为什么,直到我看到这段话,我想我明白了。
“丹,一个男人,生命都不顾,仅仅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以父亲为荣,这对于被父母抛弃的本眼中,可能是最伟大的人了9分
No country for old men评分实在是太高乐,不敢说它哪里不好,所以就只说,同样都是西部题材,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一部节奏,剧情,演技我都挺喜欢但是主要应该是因为整个故事走向,尤其是结尾,比较光明。
让人觉得坏人不那么冷血,老实人不那么窝囊,生活总还有希望就好像有人很喜欢old men,部分原因是片子里黑暗和残忍的意味萝卜青菜吧,我还是需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多过消极事物引发的深度思考不靠谱的PS:坏人男二的那件外套实在是太好看了,我观影的时候感叹了2小时,,,
作为本年度第一部申奥片,<3:10 to Yuma>本该有所斩获(意思是我对评委们的品味持乐观态度)。
拉塞尔·克劳占据了半壁银幕,收放有度的奉献了他本人自《美丽心灵》以来最好的表演,也念出了片中几乎所有的出彩对白。
一个杀人越货的乱世草莽,性格亦正亦邪--既不同于一条道走到黑的恶人,也并非颠覆传统的反英雄。
影片前半部走向平稳,间或以绿叶面目示人的女性告诉你,这是一部男人戏。
男人们的西部片,那我就等着传统的复仇结局吧。
遗憾的是,虽然结尾不合我俗念,但也太过求新,主角性格的突兀剧变令人猝不及防。
就算前面有所表现,也是水多了加面,左右两块托盘上总有近似的砝码,到结尾忽然左侧清零右侧成了无穷大。
如果足够宽容,你可以解读成宽恕、救赎、人性的回归等等;否则,恐怕我们会得出这个结论:剧组在结尾携手梦游。
好久没有写影评了,一个是看得少了,再就是看的精品少了,当然,手懒也是一个原因。
《决战犹马镇》确是一部精品,不论从客观性还是艺术手法上,都有可圈点之处。
主演里面就有大名鼎鼎的罗素克罗,还有一个演威风但邪恶的西部大盗,另一个是正义但是不威风的退伍军人。
故事主要讲述的就是埃文斯为了200美元协助政府和铁路公司押解大盗韦德去车站的过程。
影片中虽然没有四处充斥枪战,却弥散着浓重的牛仔的味道,人物形象都像是刀刻出来一样浑身上下布满了粗狂的线条,甚至连埃文斯的儿子也不例外。
虽然同是粗狂,人物性格却各有特点。
埃文斯隐忍坚强,本韦德沉稳潇洒,查理王子忠实凶残,埃文斯的儿子崇拜英雄,政府人员多阴线怕死。
综观全片,政府人员强行圈地,不顾他人死活,保镖代其行凶,更好不愧疚的滥杀过印第安土著,查理杀人不眨眼,只认钱和兄弟,本韦德策划实施过几十起抢劫,只有埃文斯一家是好人,却也只有他们家过的最窝囊。
在这种境遇下,埃文斯的儿子将敢做敢当坏蛋头子本韦德视作偶像也便不太奇怪了。
剧中曾有一个情节,有人指责本韦德为了黄金曾经炸死了一节车厢的人,本韦德若无其事的更正,不是一节车厢,是整列火车,埃文斯的儿子在一旁不禁笑出声来。
虽然崇拜,但是小伙子并不盲从,他依然站在父亲一边,协助押解韦德。
他对埃文斯,自己的父亲,也有崇拜的感情,但却多了一层不解和怀疑,这从他多次的与父亲行为不一致可以看出来。
显然,埃文斯了解自己的儿子,儿子对别人的崇拜超过了对自己的,这种心情可想而知,何况对方还是个过的比自己潇洒舒服的江洋大盗。
所以要说埃文斯执意要押解本韦德是出于正义或者金钱,也不全对,其中还多了一份赌气。
本韦德自然也了解这一点,但是他似乎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埃文的内心,两人的生存原则虽然迥异,却隐约之间有种英雄相惜的意思。
这也难怪,在整部片子里,称得上英雄的也只有这两人,其余的人,像政府的人,身手太差,而身手好的查理等人,却太过残忍近乎冷血。
可是即便这两人,也不能符合理想中的英雄形象,本韦德坏事做绝,虽然洒脱并且身手不凡组织多谋沉稳老练,却始终是个坏人;埃文斯虽然冷静勇敢,枪法超棒,人却做得太过窝囊,连自己的儿子都有些不服。
可是这样一个窝囊的人,本韦德却很瞧得上眼,一路上不断地攀谈,并且在关键时候迟迟不杀埃文斯,因为他在埃文斯身上看到了自己向往的东西,原则和正义。
虽然我杀人无数,可我无时不在想着放下屠刀,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阿!
潇洒的身影,是靠压制和牺牲心中的良知换来的,在埃文斯德身上,本韦德看到了自己一直向往和珍视的东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和社会,他找到了有能力作恶却不做恶的人,这就是他一直尊重埃文斯的原因。
本韦德曾经对埃文斯说:我不敢去尝试帮助别人,因为那会令我上瘾,人们看着你的眼睛,好像你是他们的上帝。
在这期间,本韦德的手下查理一直没有放弃过营救过自己的老大,即便是手下有人动摇过,怀疑过。
一路披荆斩棘的追过去,不由得令我们喜欢他的忠诚和义气。
三个人在各自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直到三个人碰到一起。
查理为了救出老大,就要杀死所有阻拦他的人,埃文斯恰好看上去像是个死心眼,而本韦德又不想埃文斯这样白白死掉,于是三股力量拧在一起把影片推向了高潮。
一阵激烈的枪战之后,本韦德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这是很自然的,其实在这之前,肯定已经有观众对埃文斯的执拗失去耐心了,如不是本韦德手下留情,他都不知道死掉多少回了,正如本韦德说的:够了,丹,我不能陪你玩了,你的儿子已经不再看了,没有人看你表演下去了,你为什么不趁着活着,带着你的儿子和你剩下的这条腿回家去!
虽然埃文斯才是影片中真正的正面的角色,可是我想,在这一刻,所有的观众都是支持本韦德的。
然而,影片最能给人震动的正是接下来埃文斯回答本韦德讲的故事:他虽然是神射手营的地神射手,可是他唯一参加过的一场战斗是在撤退,他的腿也是被自己射伤的,可想而知,他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战斗证明自己,如同鸟儿在学会飞翔之前折断了翅膀。
听完这个故事,我一下明白了他在家里的感受,他的儿子对他的看法,他的妻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丈夫。
他太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了,而本韦德这个世人皆知的大盗,正是一个这样的机会——虽然埃文斯并不是完全讨厌本韦德。
从这一刻起,本韦德完全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部分,本韦德和埃文斯就像一正一邪的两个双胞胎,是英雄这个定义的两个方面,他们身上那些优秀的特点加起来正好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形象。
他们也想埃文斯的儿子一样一直在寻找着英雄,渴望成为英雄。
所以本韦德开始在查理的枪林弹雨下帮助埃文斯押送自己,他要亲手帮助埃文斯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在埃文斯的身上完成自己的理想。
他们的这一尝试几乎成功了,本韦德登上了开往刑场的火车,可是几乎同时,查理杀掉了埃文斯。
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到本韦德一样的震惊,可是也许我们体会不了他的那份复杂的惋惜。
然后,我们还没再震惊中清醒过来,我们看到本韦德木然地走下车,结果查理递过来的枪,满腔怨愤地杀掉了所有试图营救他的手下。
我们再一次被震惊了,在还没有从第一次震惊中清醒过来的时候。
这一次,除了震惊,我们还对查理抱有相当复杂的惋惜,虽然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但是他的忠诚和义气又让我们颇为喜欢。
我认为这其实导演特意安排的,在现实世界里,本韦德也许不会对手下开枪,但是在电影里,导演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本韦德感受到的震惊和痛惜,我们收到的两次震惊叠加起来模拟了本韦德看到埃文斯中枪时的震惊,而我们对查理的惋惜,和由此产生的对本韦德隐约的怨恨,模拟了本韦德队埃文斯,自己的梦想,以及对查理的感觉,这真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感情移植的方式,我的看法是此片因为最后这三十分钟尤其是从本韦德与埃文斯联手到他杀掉手下这段,使得影片成为少有的经典之作,无论是观赏性还是艺术性上。
最后本韦德自己登上了赴往刑场的火车,在埃文斯儿子的面前,他用这种方法为保护自己和埃文斯儿子的梦想做了最后的努力。
当然,随他而去的马是观众们相信,他最终是不会死掉的。
翻翻James Mangold的履历,http://www.imdb.com/name/nm0003506/copland, identity,ok,没问题.girl interupted?kate and leopold?是不是该说,这个大胡子原来也柔情似水?再然后,men in trees????怎一个晕字了得.只能说"多元"来形容了.人家的名言不早摆那里了:We should be writing more great roles for women, period.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movies are generally made for 14-year-old boys and 14-year-old boys want to watch 25-year-old action heroes.这就对了,所以他贡献了影史上最刚柔并济近乎完美的女子joan carter,walk the line,我更爱那个译名,弦途有你.所以他会拍西部英雄Ben Wade.3:10 to Yuma,IMDB8分以上,什么概念啊,10个人里面8个人说好.主观臆测一下,那2个不喜欢的,应该是女人吧.3:10 to Yuma大概就是所谓的"男人电影",情节流畅(流畅是JM的强项),干净利落,枪火四射,荷尔蒙弥漫.....故事不新鲜,两个男人惺惺相惜,甚至角色之间有了点"化学作用",两个男人的电影,不说远了,近的有虎豹小霸王吧,再近的有韩国的<武士>吧,再近的,还有何平的<天地英雄>.....前提是去掉那个太夺宝奇兵的结尾也许好点.别忘了最最最NB的heat啊.西部片从来都是枪战让女人走开,看西部片总想起古龙,谁说古龙没有从西部片里找营养?现代西部片,大概不能少了谁?john woo......为什么<喋血双雄>就gay,heat就不gay?老外就是喜欢过度诠释.可现在连老外都承认了,去年oscar,搞个西部片回顾加致敬加暧昧,原来西部片.......真的很gay,喜欢符号的,隐喻的,终于被平反,本来嘛,两个牛仔拿着枪比划来比划去,还用说吗,瞎子也看的出来啊.john woo居然动辄让两个男人双枪对峙.....这这这,儿童不宜啊儿童不宜,不能看啊不能看.这不,3:10 to Yuma又来了.精神还是一样滴,所谓男人之间,英雄惜英雄的戏是也.男人们欢欣鼓舞,真正的西部片来啦,终于可以摆脱娘娘腔的brokebutt阴影啦,看,这才是给老爷们看的片儿.女人们万般不情愿的被拖进电影院,看啊看,这这这,匝这么暧昧啊?RC好有才华啊,貌似老粗原来还会素描的说慢着,怎么画完女人裸背还不够,还要画男人.....对了对了,as good as it gets里那个爱画女人裸背的画家其实是....Ben Wade对农夫的那份"惺惺相惜",按电影给的解释,是对其那段伪造的光辉历史的敬重?而最后豪不留情杀掉救自己的伙伴,则被诠释为"一个生存者的本能"?什么跟什么啊,真是编剧怎么说怎么算啊.所以,不喜欢过度诠释的男人们,可以好好欣赏这部James Mangold从影来最男人的电影,喜欢过度诠释的女人们,可以为同人文配对寻找新的素材,:)最后说一句,RC还是很有魅力,CB还是很内敛,都演的好,但也都不难演,突破程度甚少.
又一个被生吞翻译的中文片名(《决战犹马镇》),影片里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犹马镇的场景,按意思该是平庸的《决战康坦森》,要么就是如实的《3:10到犹马》。
犹马镇不过是3点10分火车开往的目的地,就是一个剧情上留白的,不存在的囚禁场所。
在那里Ben Wade可以被审判,送上绞刑架。
可事实上,Ben Wade并不害怕这些,他在火车即将到来之时,对Dan Evans轻声说道:要越狱,那是轻而易举。
他的存在,于任何时候都是与危险相伴,即便表面上他是叨念着诱惑话语的迷人家伙,比如背出《圣经》《箴言篇》 21这样的。
Ben Wade在配合Dan Evans的押送,如同要成全他那固执到骨子的证明欲,重树几乎荡然无存的父亲形象,抓住最后一线求得光明的生机。
事实上,他的伤腿,来得并不是特别光彩,留下的伤疤有如生锈的勋章,根本不能解除任何的危机。
Dan Evans是有原则,即便被放火烧房,他还是苦苦相求于看上去利欲熏心的资本家,一度他终于按下长枪的保险,看似将要爆发之际。
“大坏蛋”Ben Wade出现了,另外一个机会摆放在他面前,他就此紧紧抓住不放。
许多人将《3:10 to Yuma》解释为“体外射精”式的不畅,影片刺激到他们忘却了需要什么防护措施,直接干上(前面近100分钟的故事体验接近这样的,等着处于下方角色的颠覆)。
却在最后一刻,猛然想起这样要出事,拔将了出来,直接跳开了先前设置布下的重重猜想,失去了真实的快感又寻得解决的安慰,看似保险无误也在忧心于会否中标。
看完之后一再回顾影片高潮,并断言它的不合理。
Dan Evans至于挂倒的一刻都没有体面的爆发,Ben Wade面对押送自己的他,再一次在亦敌亦友的概念上闪移,并被父亲的尊严所震慑(如果你不信尊严,那也别信神准的枪法),但他接下去的举动才是触到观众底线的玩火行为,或许这才是老大镇得住一帮亡命之徒的魄力。
神枪手加快枪手,神枪手与快枪手的集合体,没有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从头到尾的压抑脆弱,一个由始至终的风度超凡,《3:10 to Yuma》,把有小家庭遮蔽的男子与原野般辽阔心胸开阔的男子放在一起。
西部世界中没有非错即对的二元判断,他们的各自追求,本质上都没有错,同是杀过人,同是有矛头,这就绞在一起成为影片主绳,埋伏下所有的可能。
Ben Wade并没有束手就擒,乖乖服输,他用尽一切方法缩减着押送队员的数量,并且满满自信于手下会及时拍马赶下,啪啪几下干掉这帮不同来历聚集在一起的押送队。
但他又在这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了“懦弱农夫”Dan Evans的内心,Ben Wade洞察内心的能力强大,这是一个老大的本事。
他并不会轻易动摇,而是极力要Dan Evans掉头回家,一家团聚过他们的小日子。
Ben Wade向善的可能并不存在,也没理由洗手不干,即便到了踏上火车的结尾,成全Dan Evans的他,也还是没理由就说再见。
结局是好是坏,应该Ben Wade劝奉得手,还是声泪俱下叫手下们回头,任何一种设置要么被批为正儿八经老套无奇,要么就是目前依据老版的无动机意外,从Ben Wade开场那一次快枪的结果来判断,他可知手下其心必反,这不包括高呼老大,抢镜无比的查理王子(Charlie Prince)。
忠心耿耿落得断背嫌疑,用来分析《3:10 to Yuma》纯属搞笑,毕竟严肃着呢,怎么不多几次内心解读。
Dan Evans的背后有儿子,Ben Wade的背后有兄弟,一帮赏金枪手,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就等出击得手。
怎么解决?
Dan Evans发威干掉所有人,儿子露出羡慕神色(……俗!
)。
Ben Wade声泪俱下,称“被你感动了”,一头跃上火车(……笑!
)。
未解决……未解决……未解决是最好的解决,因为故事还在西部继续。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639622/
1.5 这剧本有毒吧 这是gay片吗?
前一个小时五分,后面狗血剧情零分
向感性的英雄主义致敬!!
为了CB看的.起先屡有掐断的欲望,对与干巴巴飞扬跋扈的打斗场面实在是很久没有兴趣。看到中途,渐渐入迷,壳是西部的,内核却竟是基督滴爱,借尸还魂的把戏~哦也也~弹指人亡~大爱无言啊!(笑坏GAY说)后一段的音乐亦是贴切出彩。赞。但总来说,过于迂回摇摆的立场,使得很多小情感不是很令人信服。
韦德的转变太那啥了
别出心裁的好坏,此曾相识的西部
寻找生命尊严的倔强农夫和寻找亲情及理解的传奇强盗之间奇怪的友情故事。
无语,无语
一个强盗帮一个loser挽回面子的感人故事。
枪法那么差还去当土匪当警察?在我的印象中老美的西部片中个个都是神枪手,指哪打哪。虽然说这是部感情剧,但枪法也不能那么差劲啊,那么近的距离都打不死贼老二,而且最后贼老二就是因为没配合BOSS把戏演圆满才被BOSS杀死的?
真正的男人才懂得寂寞..
剧情实在是太诡异了,我根本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个故事和结局,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发现有此疑问的不在少数.主角演得再好可是被这么瞎编故事毁了
结尾减一星
真没看出就为了成全一个农夫而把辛辛苦苦营救自己手下全搞掉是什么意思,扯大了。
我没有牛仔情节 但是牛仔的感情确实挺打动人的 结尾亮了 泪奔~
乱世出英雄的故事 虽然这个英雄不那么典型 在人人为己的年代 荣誉和尊严在求生的过程中挣扎 影片的两个男主角正是在为此而抗争
一个复杂的男人ben,终究还是理解不了为什么帮助dan
又是坚持正义的SB
我只是喜欢两个主角,剧情有点问题。但是剧情的主旨,贝尔其实不是个很厉害的枪手,但是有美国人的精神。这点我和美国的民众们都是很欣赏的。
敬佩农夫,也不至于要枪杀救他的手下,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