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这几年拍了不少有自己特色的恐怖片,都是取材于本土民间传说或者乡村民俗,让人有种恐怖就在身边的感觉,比如今天推荐的《粽邪》3️⃣部曲。
👻这个系列的亮点在于地域特色和传统民俗元素的运用,也就是台湾地区一个特殊的风俗,送肉粽。
上吊的人,怨气重,带凶煞,会寻找活人做替死鬼,以求超度转世。
接二连三吊死的人,就会像用草绳悬挂在梁上一串串的肉粽。
这时候就需要法师来实施仪式,驱散邪魔。
送肉粽仪式中最关键的一环叫做跳钟馗,法师做法与钟馗通灵,并且扮成钟馗的样子,以震慑煞气。
这就是这个系列贯穿3️⃣部曲的两个元素啦。
❤️三部曲里我最喜欢第二部,《魁降:粽邪2》。
第一部虽然开辟了这个系列,但最后变成了讲校园霸凌和单恋的台湾小清新,看起来更像是韩国女高怪谈系列。
第三部败在演员演技问题,让人很难有代入感。
是的,恐怖片也是需要演员有演技的。
所以粽邪2不仅有李康生,还捧出了一个GH影后。
两个人亦师亦友的兄妹情谊很让人动容。
这个系列一直演员阵容都还不错,第一部有夏雨乔,第三部有康熙熟客王彩桦和陈为民。
👻其实第二部的故事并不复杂,是基本的驱邪题材模式,但除了送肉粽,还有台湾民间传说里的椅仔姑。
椅仔姑有点类似于笔仙碟仙,不过身世比较凄惨,是个被姑姑绑在椅子上活活打死的三岁小女孩。
然后还有个从泰国来的邪魔。
最后的正邪大战,法师为了保护同样拥有天眼的少女牺牲自己,在她身后化成钟馗,击败了邪魔,又引出了“钟馗嫁妹”的民俗传说。
❤️所以第2️⃣部可以算是3️⃣部曲的高潮和集大成,无论是故事还是演员都是3️⃣部最佳。
看第三部最后彩蛋,第四集也是要回归的,椅仔姑再次重出江湖,期待一下。
《粽邪》,2018年上映的台湾恐怖片。
在b站看到的推荐,就去找来看了一眼,结果大失所望,只能说挺一般的。
故事剧情大概是在电视台工作的男主想要通过拍摄灵异视频赚钱,于是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直播了一场“送肉粽”的现场,结果遇上了一系列撞鬼死亡事件。
最后男主发现,这场事件的被害者与自己的女朋友曾经是一所高中的同学,而女鬼也与他们息息相关。
先来说说优点,中式民俗这个题材确实很吸引人,用台湾彰化附近的丧葬习俗作为电影核心主题,驱邪送肉粽的元素在电影内也体现得不错。
电影节奏方面虽然衔接有些僵硬,但剧情进展很快,没有把镜头浪费在无意义的地方。
然后说说缺点。
电影部分画面是男主直播时拍摄的镜头,但表演痕迹有点重。
驱邪这么严肃的现场,男主和他朋友堂而皇之地拿着镜头在那里拍,竟然没有一个人表达不满吗?
就算法师是男主朋友的叔叔,那死者家里人呢?
不会觉得被冒犯吗?
电影里也没有剧情表明这件事经得死者家属的同意呀,逻辑上就有点说不通。
还有就是电影的惊吓手法实在是有些老套了。
我觉得2018年也不算是老电影吧,电影里很多表明女鬼存在的镜头和画面,以及一些jump scares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二十年前。
也不是说不好,就是太俗套了,没什么惊喜感,演员的演技也比较一般。
电影的剧情也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头,老生常谈的校园霸凌致死,女鬼复仇。
我看到开头画面时还以为是湾湾特有的同性爱情呢(,结果李研一句“我未来的梦想是十年后嫁给心爱的人”让我绷不住了,切出去一看发现是果然是男导演.jpg。
虽然是复仇,但其实复仇的过程并没有让人感觉到爽。
死的那三个霸凌者,其中两个在死之前感觉都没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死吧?
既不忏悔也不求饶,更没有在恐惧之下对当年的霸凌行为表达愧疚,死得不明不白,让人看得有些憋屈。
最后一个死者倒是意识到了是女鬼复仇,但忏悔得实在是太敷衍了……死得也太快了,呈现出来的效果其实挺一般的。
至于女主,我开始还以为她跟女鬼当年存在误会,是因为女鬼认为女主泄漏了消息导致自己霸凌选择疏远女主,而女主解释不得一气之下对被霸凌的朋友视而不见,才导致悲剧发生——结果没想到,真相竟然是雌竞???
又是这种两个女人为了争夺一个男人勾心斗角的剧情,你要说这是反转我一万个不接受,简直太傻逼了,太脸谱化了。
不过男导演.jpg 说实话这个所谓的当年真相,还不如设定成女鬼误会是女主走漏了消息,结果却是男主宣扬出去的,女主其实是站在朋友这边,两人之间是误会,多表现一下两人的友情。
而男主因为喜欢女主,在女主失去朋友的时候趁虚而入,跟女主在一起,实际上他才是导致女鬼死亡的罪魁祸首。
最后干脆就让男主被女鬼复仇杀死,反正也是个吃人血馒头赚昧良心钱的东西。
但没办法,谁让是男导演呢.jpg。
结局还要拍成女鬼替了女主的身体,嫁给自己当年暗恋的对象,俩人幸福美满的结婚。
至于吃人血馒头的男主,更是没受什么罪,反而还因此跟家境富裕、相貌美丽的“女主”幸福地在一起了呢!
我愿称之为loser的最终幻想,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傻逼剧情。
导演不会觉得这么拍很爽吧?
说到这个傻逼男主,不得不吐槽一句,最后一次开坛做法时,法师都让他快点烧绳子了,你说他还愣在原地一直叫一直叫,说什么“我求你了你千万别伤害她!
”,神经啊你在演什么言情剧吗!
有这个叫的时间早就把绳子烧掉了!
感觉男主根本不想救女主(。
总而言之,整个剧情就是校园霸凌+闺蜜为了一个男人反目的俗套剧本,套上了一个中式民俗的外壳罢了,没有这个民俗设定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低级作品,没什么看的必要。
如果实在对民俗题材感兴趣,倒是可以看一下,但我的建议是不如去看《咒》(,甩这部电影十八条街。
豆瓣评分5.7,我差不多就给个5分左右。
说实话有点不太想看23部了,太失望了((。
PS:看的时候一直觉得女主很面熟,想了想,这不是《我的少女时代》的女主嘛!
结果去搜了一下发现竟然不是(,两个人长得也太像了!!!
“送肉粽”的题材本来挺新颖的,然而导演却忘了自己的招牌特色“民俗文化”,开篇点题,让人满怀期待(如下图a和图b),
图a
图b然而接下来的送肉粽仪式太过敷衍,导演没将跳钟馗时的术语以字幕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仪式过程的术语也是没呈现,仅仅是弄了下排场,然后直到影片结束都没送肉粽啥事了,这里特意截了几幅影片少的可怜的送肉粽过程,如下图所示
既然是“肉粽”题材,就该全片扣紧该民俗文化,尽全力展现其神秘之处,然而导演接下来开始用校园霸凌的老梗引出复仇的主题,欺凌者全部上吊自杀,然后••••••我去,死的人都是上吊这就是所谓的展现“送肉粽”民俗文化?
导演以为死者都是上吊身亡就紧扣“肉粽”主题了,真的是无语,白白浪费一个好题材。
其次就是斗法过程,之前预告里提到“送肉粽”过程里要跳钟馗,而且影片开头陈博正的弟子称其为“仙子”,如下图c所示,而且跳钟馗的也是陈博正,说明
图c陈博正是“钟馗”的象征,这么说来陈博正应该有点道行的,令人期待其斗法的精彩过程,然而••••••我去,先别说道行了,斗法过程连术语都没有,就在那瞎弄两下就完事了,如下图所示
然后再说说片尾的谈判,我更加无语,摆那么大的排场,结果只是法师摆完坛就等着被女鬼虐的事,法师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斗法了,“钟馗”的象征就这点本事?
最后就是人设,男主的智商真的是无语,傻逼一个,最后谈判犹豫不决,法师和女友两头发愣,烧条绳子磨磨叽叽,法师都说了“再不烧就来不及了”,还他妈在那发愣,活该最后女友还是被鬼上身了。
再谈谈女鬼,被人霸凌挺可怜的,女主没有在李姸被霸凌的时候挺身而出也是不对的,本来到此还比较同情女鬼,然而看到后边发现尼玛男主喜欢女主,女鬼得不到男主,认为女主才是导致男主不喜欢她的原因,女鬼从而觉得女主才是罪魁祸首,卧槽真的是无语,男主都不喜欢你,你作鬼了还死缠不休,结尾女鬼上了女主的身,女鬼感觉从此能和男主在一起的那一脸笑容,我看着都恶心,呵呵,友情还真的是脆弱无比。
至于那吓人的老梗我也不谈了,没意思。
总的来说对这部电影就两字“失望”(ps:女主是绿茶婊也改变不了我对女二的厌恶,全片没一个讨喜的角色,怼人的哪凉快哪呆着,这就一垃圾电影,非得来抬杠的,删回复恕不奉陪)
有句话叫做:凡事就怕你认真。
真的啊,这片子要是随随便便拍也就算了,但这是2018年想好好拍的电影,居然还能这么糙,这就很可怕。
主线就老套了:当年霸凌女,相继被索魂。
第一次出戏是开头做法时,闯进来两个年轻人拍视频,居然没人有意见?
然后上吊的绳子那么大,如何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掉出来啊?
而且最后这绳上鬼,也没出来作怪?
那掉出来又怎样了?
胖子等大波妹时被吓那个,一堆扫把是哪个意思?
一条小巷子,齐刷刷摆那么多扫把?
鬼又为什么要这样吓他?
上吊的人,跟血有什么关系?
全片那么多血?
女主几个日夜又晕又做恶梦,身边住着个男朋友,也不诉苦?
而且你一个带男朋友来老家过周末(必须是周末!
不然怎么不用去上班?!
)、睡觉时却连睡衣都不换的人,想回台北的时候居然收拾行李?
第二个死者(母亲卧床那个),死得十分干脆利落,那么这鬼之前在等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复仇又是怎么触发的?
)法师在学校作法,也不请同行帮忙?
学校也没人来看?
法师弱逼,绝对是鬼片大忌。
最后的紧张关头,个个都有那么大力气喊,不会跑过去?
这年头了,拍得这么懒不行的啊。
对比起来香港2013年那部《僵尸》可真完美。
可怜的《中邪》,到现在还是上映遥遥无期。
这风俗很有故事可挖,可惜编剧导演把它毁了。
就像赶尸、悬棺等看文字就是戏一样,送肉粽这一仪式光听讲述其具体过程就很抓人,何况还没加故事进去。
校园欺凌的潜故事,也是恐怖片用烂的梗了。
姐妹情深的线没有做好。
最后一幕,像起了泰国片《我的鬼学长》。
倒不如学《鬼学长》,来个悬疑探案寻找死因的故事。
看到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望月》,还不错的。
男猪脚,道士让你烧绳子,你是既不烧绳子,也不救淑仪,你个傻叉,剧情也不错,话题比较敏感,讲述了近几年突出的霸凌话题,现在看见绳子就感觉有点害怕结局是个开放式结局,给观影者无限遐想,女主像陈妍希,善恶终有报,其实挺喜欢台湾的这种云淡风轻的环境,安静的湖水,微风吹过,弹弹吉他,唱唱歌。
最后一个镜头,钓鱼大叔,倒影 ,还有几个字,好像是 “KH国”,没看懂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
以下是纯属好玩的一种猜测,也就是中国版万能钥匙,整个事件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夺舍:李妍是一个巫女,颈部被烧伤毁容,羡慕同学林书仪的美丽皮囊 ,预谋夺舍,于是设计了两人的相遇和后来一系列的相处,共同创作的歌曲和歌词其实是咒语,被三个不良少女霸凌是为了积攒怨气,至于告诉林书仪自己的愿望和拜托她替自己送光盘,其实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果,就是让 林书仪 辜负自己,结了因,才有后来夺舍她完成愿望的的果,故意被霸凌其实也是如此,可以积累怨气,后面复仇,才可以血祭,才可以有完成仪式的能量。
如果林书仪保持善良,没有辜负李妍的话,是不会最后的结果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那个阿怪的叔叔——钟馗的扮演者,他的作用耐人寻味。
到底只是一个神棍还是能力不足,或者根本就是幕后的帮手?
影片中间一直没有说阿怪和他叔叔的姓,假设李妍和阿怪叔叔有血缘关系,那一切都说的通了,这样最后的高潮就和万能钥匙一样,所谓的驱魔仪式根本就是夺舍仪式,还有最后海边送走包裹的时候,阿怪的眼神……
整部电影其实无非就是简述了一个绿茶女孩结识了胎记女!
然后胎记女是真心和绿茶交朋友,没想到绿茶女一开始还真心交朋友,后面也看上了男猪脚!
于是私藏了胎记女要她帮忙转给男猪脚的情书,还设计把胎记女的情书交给霸凌三人组,并在霸凌三人组欺负胎记女的时候默然离去!
然后霸凌三人组还假借情书骗胎记女上楼,并彻底毁容胎记女,胎记女伤心难过,却在舞会看到绿茶和男猪脚有说有笑,绿茶还假装没看到胎记女,并和男猪脚牵手看夜景!
这不得不让人感觉这一切都是绿茶的设计!
于是伤心欲绝的胎记女上吊自杀了!
画面一转,十年后,由于当初请的师傅没处理干净,导致胎记女怨气不散,日积月累,变成厉鬼!
冤魂索命!
当年的霸凌三人组陆续被杀,而绿茶和男猪脚也要谈婚论嫁了!
但是,男猪脚没有足够的钱,便通过恐怖直播赚取广告费,想早日完婚!
他找到了好友三胖子,通过三胖联系到了他叔叔,忽悠半仙!
简称:忽半仙!
前面的话,忽半仙还是感觉有点东西,但是,我们的胎记女棋高一着,按着几个人是一顿捶,直到男猪脚磨磨唧唧的烧掉绳子,(我挺纳闷,前面不让烧,男猪脚也想直接烧了一了百了,后面让烧了,男猪脚又磨磨唧唧不烧,给了胎记女足够的时间!
)言归正传!
绳子最后是烧掉了,但是死的其实是绿茶的灵魂,胎记女在多年前就潜移默化一点点侵占绿茶的肉身!
终于,胎记女成功了!
影片最后,胎记女的影子出现在车窗上,还有她熟悉的撩头发动作引人深思!
简而言之总的来说:人啊!
别太心机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粽邪》剧情比较老套,恐怖气氛相对复古,主题依旧是“前世的孽缘,今世来偿还”。
影片的中心思想:“吊死鬼”复仇……人有“七情六欲”,鬼有“爱恨情仇”。
每个悲剧的结尾,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爱而不得,人生常态。
失而复得,乃人之幸之。
”观后感:冤冤相报何时了。
钟馗、肉粽,这么好的题材和文化,结果最后重点全在塑造两个女生的感情戏和校园暴力剧情了,是吧?
恐怖片,走了常规的吓人套路和怨鬼复仇,我不怪你,因为现在恐怖片那么多你也很难创新了。
但是啊,哥哥,你既然背了民俗文化这个卖点,就不能花几分心好好了解、好好拍吗?
就只有宣传上是真的用心了(白眼🙄)人家红衣2也是怨鬼复仇,但是人家起码有尊重民俗文化,请来的虎爷也是在杀鬼上起了很大作用。
你倒好,钟馗从片头就开始讲,到结尾露都没露面。
法师只知道趴地上催男主烧绳子,高开低走,令人白期待一场。。。。
演员演技已经没力吐槽了。。
就这样吧,我求求各位导演了,用心拍电影吧,把宣传电影的心一半在电影拍摄上也不至于烂成这样啊!
白瞎了这题材和我一心期待。
ep 03 / 07 / 11 / 15 / 19 / 23 / 27
Paul在执业二十多年后,质疑心理咨询中的亲密关系、移情与反移情的虚幻,关闭了诊所。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如果说,心理咨询中的关系是虚幻的,那么现实中的关系,就很真实吗?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关系都是真实的,也都是虚幻的,区别只在于处在梦幻泡影的第几层而已。
其实没有很喜欢这一季的patient但是看到最后…fcking damn good
love the whole series not only for DD.HBO这几年真是小众神剧辈出。剧本非常专业,适合心理pro及爱好者观看。缺点也很明显,场景卡死在咨询室里剧情全部是两个人talktaklktalk,略死板,不过比《网疗记》强多了吧。“咨询师和病人就像是同一个黏鼠板上的两只老鼠”不能共鸣更多。
声音很柔暖……19年看10年的片子………比较适合我睡不着的时候播放听声音,助眠
是时候结束了。。。
断断续续看完。这一季对我的触动不大,可能跟我的心不在焉有关。但有一点我希望自己做到,分清现实与幻想,跟paul一样去感受真实的世界,即便真实与现实令人痛苦不堪。
开始对精分产生怀疑。太沉闷了
无懈可击的人好可怕。
第三季相比前两季逊色的比较明显,能看到制片人和编导急切地想给这个IP打一剂强心针,做了更好的包装,给保罗加了单独的人物线,矛盾也更集中了。但这部剧最重要的核心中的核心,心理治疗的部分比前两季却弱了不少,更多的咨询师个人冲突的投射,更少的对来访状态的觉察与探索,几名来访的治疗过程也再难有前两季个别来访那样的“神圣时刻”。增加的保罗戏份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加的太晚了,到第三季才想起来保罗和儿子女儿的矛盾,前两季没有铺垫的关系到第三季一切仿佛刚刚开始就结束了。这一季最好的还是保罗跟阿黛尔的时间线,毕竟全季在解决的就是保罗自己的问题,看到最后保罗无论角色状态还是演员状态还是编剧铺到这里的路,确实可以退场了。这样看,保罗从第一季的神奇治疗师开始到第三季带着对心理咨询的质疑黯然退场,还是一条成功的人物线。
印度大叔充分证明了有学历有资历不一定有能力,他才是真正的心理大师,看他把医生玩弄于股掌之间,一开始就布好了整个棋局,顺着他的目标一步步进行,到最后医生都搞不清楚他说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该片真实反映了心理治疗的局限性,治疗师一旦把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期待带入治疗,可能让治疗师更容易绝望和无力,无法客观看待来访者,也会无心维护和拓展现实关系,甚至会让来访者反过来满足治疗师,看似是为来访者倾注所有,但其实也是在回避自己在现实关系中的责任和挫败,以及正在经历的内心痛苦~
从20年到25年,终于把S3看完了,而且竟然是两个人一起看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人就这么改变了… 所有以为不可能的都发生了,曾经难以想象的也变得平常了。终须一别,祝好,老Paul!
这就结束了,很舍不得,每天看一集,看了一个月。一方面看到了在小小的咨询室,两人对话中,人心的纠结。另一方面,仿佛自己是那个心理咨询师,自己是那个病人,去审视自己的人生。
戴涵!我来;Jesse在不断地试探,试探别人的爱,试探自己是否有资格得到那样的爱,试探别人是否值得自己付出期待。戴涵好适合这个角色,他的美是悲剧的、脆弱的和颓丧的。
看的时候很多时候都特别酸或者小小的震动只看了杰西的part,很遗憾这并不好好的稳稳的变好,get it 并不是真的get it.觉得无力和混乱和安顿不住。可能是往一个good 但是大部都在危机和错路里。我想还得继续看…
-"My door will always be open to you" -"You can close it behind me"
(第9集實在太令人尷尬了....)Dane Dehaan 的案例典型無解。如果長久以來累積的經驗值能讓諮商工作者審視自身,發現自己改變的可能性,不啻正向回饋。人總是想要改變別人,卻忘了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前两季是清粥小菜,这一季就是一碗浓浓的胡辣汤。
主角纠结了3季的心理问题,我只看到了编剧在那里重重复复的表现人物内在已经烂掉的东西,编不下就不要强行编了,好好的一部剧,这样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