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院线中,最大事件应该当属是《李雷与韩梅梅》的导演,在微博上指名点姓怒怼豆瓣了。
这并非是国产导演与豆瓣之间发生的第一次争执,但却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次。
有好事者扒出《李雷与韩梅梅》存在买票房,强制学校毕业生观影刷票房等事件,来反衬导演指责电影“在猫眼格瓦拉都是高分电影,为什么豆瓣上却只有三分?
”的言论,还各种假托著名影评人、共青团等媒体的正面评价舆论造势。
(以下摘取自导演给豆瓣CEO阿北的微博中的一些话)
而又有好事者扒出,说根本就是导演因为影片收不回成本,自导自演的影片异类“宣传”,是源自对去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冯小刚怒斥豆瓣“都是大尾巴狼,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就不配看电影,不能写影评”的言论。
可我觉得冯导这个话说的有失偏颇,因为但凡有点审美的人,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也该能分辨他们观看的电影好坏吧。
其实在国内院线中,某些国产电影的口碑与票房是不一定成正比,比如在国外获过奖的《路边野餐》《颐和园》。
但分歧化严重的电影一定是票房最好的,因为观众都想知道争论焦点是何种模样后才能参与讨论,做出自己的站队。
就像这次的《李雷与韩梅梅》,无人问津没关系,我们自己来搞事情制造分歧。
(以下是从豆瓣中截取关于电影五星好评论者与真正评论情况汇总)
(五星评论者都是些只有一篇影评的“真人号”)
我猜想片方应该是看收不回成本,才出此下策。
因为这件事不论怎么搞,他们都是最大受益方。
不论是否买了票房组织学校观影还是抹黑豆瓣,它都让民众参与转发评论,通过口耳相传讨论无形中增加了电影本身的曝光度,而这种利用人们的窥探心理有助于立场的传播,所以微博上“导演的一封信”才成为热点事件。
才让人们注意到还有这么一部电影存在。
从一开始,这个事件中的诸多细节就都充满着偏见、隐喻、攻击与羞辱,这是新闻中偷偷把真实隐藏而后偷换概念的经典案例。
也是做曝光宣传的一种手段。
所以不论你的站队究竟是哪一方,都宣传了她的电影。
而《李雷与韩梅梅》的导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最后,如果大家那么积极去讨论谁是过错方的问题,倒不如也花些时间思考一下国内导演有一天能不能不要用大家拍烂的题材和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用耳目一新的态度,能去到国外电影节斩获奖项,也让国产电影业界振动一下呢?
再者说,社会舆论应该需要的是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平台,拥有各种理性的非理性的、全面的偏颇的、义正言辞充满诡辩的,而不是谁出名谁就有理大众就听谁的。
而某种言论的出现只能叙述事情在他眼中的始末以及看法,并不能代表整个事件,认为代表的那都是不公允的表现。
所以在你下次看待“热点事件”时不要着急分辨对错方,寻找蛛丝马迹拼凑所谓真相;因为这个世界始终只存在“你所认为的对错”与你说了算的“真相”。
微信公众号:杏仁核秘密
最近,国产电影《李雷和韩梅梅》遭到观众和网友的恶评,制片方批评说,豆瓣网允许网友如此评分,拉低国产电影的评分,这是在危害中国电影产业,让电影人举步维艰,甚至还说豆瓣网是黑恶势力帮凶。
怎么,观众看完电影觉得上当看了烂片,票钱是要不回来了,来网站上打个低分,就成了黑恶势力了?
威胁中国电影产业的黑恶势力,从来都不是评分网站,更不是愤怒的观众而是电影产业自己,是烂导演,烂制片,烂电影。
请允许我引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点评房地产行业的一句话,来描述电影产业: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炒的。
观众买票进影院看电影,当然希望看到好看的、精彩的、难忘的电影,但是偏偏事与愿违,许多导演、制片方和电影公司,利用畅销书概念,粗制滥造,滥竽充数,仓促上马,借机圈钱,打着振兴国产电影的旗号,欺骗群众,忽悠观众买票进影院,难道还不允许观众看完之后惊呼上当,去评分网站打个一分?
(本来我们想打零分和负分,但是网站设置不允许,所以应该感谢这些评分网站,对国产电影的大力扶持和宽容,不然肯定有负分)今年,中国提“供给侧改革”提的特别多,河北的许多钢铁厂关闭了,许多煤矿也关停了,因为要淘汰过剩的低端落后产能,要追求更高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当今,中国的电影产业,更需要“供给侧改革”,因为拍的烂片太多了,像《李雷和韩梅梅》这种,被人民群众异口同声打低分的电影,就是低端落后产能的代表,因为拍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观众想要的、想看的,背离了电影产业服务于人民的初衷,忘记了初心,应该深刻反省。
中国电影产业,有太多的泡沫,应该挤除,太多假借振兴国产电影,其实为了自己圈钱的勾当。
列宁同志说过,堡垒总是在内部被攻破的。
这些坚持拍烂片的中国电影人,完全是在搞垮中国电影,给外国大片以可乘之机,他们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蛀虫。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烂片圈钱,必须旗帜鲜明地打低分,给予警告。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真正热爱中国电影的观众,必须做到:好片来了有好酒,若是那烂片来了,迎接它滴有哦猎哎枪(请用郭兰英老师唱腔高唱)因此建议,想要拯救国产电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取消买票进影院的制度,都改成“天桥模式”,看完了打赏给钱,好看多赏,觉得难看就一分不给,下次就不敢拍烂片了,因为会赔到光屁股。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央的号召,实现中国电影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过剩低端产能,挤除泡沫,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就是一部真实的青春片。
让我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时期对梦想的追逐,对权威和不公平事物的反抗以及对少男少女间的暧昧情愫。
非常喜欢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是对该如何把握青春期的男女的关系最好的阐述。
我一直以为青春不是只有堕胎,斗殴,打架,激烈反抗才叫青春,大部分人的青春就是这样平淡中带着自己的故事。
来看影片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来找青春的情怀的,在社会中沉浮了这么多年,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当年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是如何的勇往直前,而不是这样的随波逐流。
有的时候真的很怀念当初的自己,真心的开怀大笑,无需掩饰的难过,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后悔来看这部片子了,李雷和韩梅梅是我们初中英语课本里的人物。
作为一位已经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大叔,看这部电影无非想重温一下情怀。
但是片子既不是在讲李雷和韩梅梅在我们初中年纪时的故事,也不是讲李雷和韩梅梅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故事,tmd讲高中的小屁孩故事,写影评时我一口老血差点吐手机屏幕上。
整部电影只有片头一点点lucy、lily、jim、poly什么都出来卖了点情怀,后面压根儿就跟他们没关系了。
整部片子就是披着情怀外衣的高中小屁孩早恋的烂片。
李雷和韩梅梅是1993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人物,跟着第一批八零后一起上的初中
电影的一开始介绍了女主角韩梅梅是个运动场的王者,英语课的青铜。
凭借运动的优势她也收获了“战利品”——男主角李雷的紫光灯(紫光灯划重点哦),而在后来的英语课上李雷也帮韩梅梅解围。
韩梅梅对李雷生出好感,但遗憾的是李雷转学了。
两年后李雷帅气回归。
高中再次重逢,韩梅梅依旧痴迷不可自拔,于是在魏华的帮助下,韩梅梅对李雷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酷爱八卦的魏华好似爱情军师,屡屡给她出谋划策;兜售小商品的孙惠民恰似爱情商贩,频频给她创造便利;搞怪耍宝的凌峰宛如男闺蜜,常常为其送上爱情助攻;才貌双全的苏魏芳初来乍到,一度被她误判为假想情敌;还有书呆型学霸林涛、寡言用功女马丽丽,不时出现来显露课业的紧张。
对于韩梅梅的小心思,李雷是这样回复的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is as pure as crystal”,让一个英语小白来翻译这句话,是用每个单词去拼凑的,于是被认定是李雷的表白“我们的关系像水晶般纯真”,那年徐怀钰和任贤齐的《水晶》正流行,韩梅梅自动就把自己代入了其中。
小女孩儿的天然羞涩:用小指头去勾李雷书包这样的小动作,用隐形笔写下李雷的名字藏在英语笔记本里,反复去写出李雷回复的那句英文,为了李雷选择学理科。
直到有天,英语老师表扬她知道读名句了,她才知道那句回复正确的翻译——君子之交淡如水。
韩梅梅并没有因为一段无疾而终的少女心思而颓废,是更努力的去完善自己,去拼命学习,有段对白是这样的:如果我说,我现在想明白了,我知道自己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知道怎么样去给你想要的生活,你会等我吗?
(李雷) 不,我不会等你。
我会继续往前走,你能赶上我吗?
(韩梅梅)她给出了,青春最好的样子。
后来揭发代课英语老师私办补习班的黑幕 ,,韩梅梅等被罚被操场跑圈,不断有学生加之这奔跑的行列,《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骤然响起,是青春不容掺假的高亢呐喊!
家贫的马丽丽身患肿瘤无钱医治生命堪虞,李雷等怀着一腔热血,组建乐队为她积极募捐,在舞台震撼开唱,是显现珍贵青春情谊的激情咏叹。
韩梅梅不再刻意只关注着李雷一个人,她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认真、善良、真诚,而这样的韩梅梅,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李雷的靠近。
他们为同学筹款开办演唱会时,李雷是吉他手,韩梅梅是主唱,舞台上的韩梅梅像精灵一样在发光,俩人携手谢幕的时候,韩梅梅终于与李雷站在了同一高度。
高考前夕,李雷出国读书,他给韩梅梅留下了一台无线电装置,韩梅梅把装置里里外外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个字一句话。
十年后,已经成了漫画家的韩梅梅,以漫画书形式教小朋友学英语,书中的主人依然是李雷和韩梅梅。
她终于找到隐形笔写在无线电装置上的密码,21521,可以直白理解为“爱你我爱你”。
当韩梅梅带着哭腔的声音传递到大洋彼岸相同的一台无线电装置时,镜头里在翻看韩梅梅漫画书的手停下了,“Hi,My name is Han Meimei,What's you name?”
李雷和韩梅梅,初中相识,因一次解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两人之间萌生了,高一再次相遇,虽不在一个班,女主韩梅梅却凭借着青春期少女特有的勇敢主动制造“偶遇”来进一步增近两人的关系,只不过却换来经典的语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is like a crystal ”(君子之交淡如水),然而女主没有放弃,她开始努力学习,终于在高二分班和男主分到了同一班,在同一个班中,他们还有他们的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举报了昧着良心赚钱的英语老师,虽有写不妥,不过也是少年时期很正常且正直的行为罢了,却也实实在在给孙老师上了一堂课,聚在一起通过开演唱会的形式为生病的同学募捐,这就是青春呀,大家都是那么的美好,关于男女主角,也有不少糖可以吃,尽管后面是开放式结局,但李雷和韩梅梅互相之间也得到了彼此的回应呀“21521”
其实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有那么差 演员的演技都不错 爱奇艺的评分是八点几 在网上看了看网友的评论 发现原来还有一首同名的歌 而那首歌才是真正有内涵的。
对我而言,整部电影还原度最高的,是片头出现的英语书。
这里面才是真正的韩梅梅呀,真正的李雷呀,真正的美国双胞胎姐妹呀……当年读书时,谁能想到这些用简笔画出的人物有这么多戏!
但这和我的青春确实不太一样…情怀确实差了点
那个帮你们写好剧本的人就是徐誉滕。
一切就在那首同样叫《李雷和韩梅梅》的歌里——后来听说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Lucy回国 Lily去了上海身边还有了那么多男朋友Jim做了汽车公司经理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林涛当了警察Uncle 王 他去年退了休我心中的《李雷和韩梅梅》是这样的——多年以后,当散落人海的李雷和韩梅梅再次偶然相遇,回想起当年那段心照不宣,彼此都小心翼翼不去捅破的小暧昧,回想起那一段充满梦想和激情的青葱岁月,回想起已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回想那时的喜怒哀乐。
当回忆戛然而止,两人擦肩而过,彼此都没有说出那句“好久不见。
”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另一个他和她。
林涛在警察局里做着户籍统计工作,稳定而无聊。
Lucy回国嫁人,当了家庭主妇,每天为照顾三个孩子头疼不已。
Lily在上海当白领,在无休止的加班中度过每一天,自己都数不清自己有多少前男友。
Jim成了大家心中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车有娇妻,却总感觉生活越来越无趣,妻子越来越衰老。
uncle王退休了,儿女去了国外定居,每天只能靠跳广场舞消磨时间。
每个人都过得不错,每个人都过得不好。
只有天空中,那只叫Polly的鹦鹉还在自由地飞来飞去,它永远都不会衰老,就像年轻时的他们,就像年轻时的我们。
电影频道看的,最先是被名字吸引,演员也不讨厌,印象最深的是李雷说的,你看星星的时候星星也在看你。
以及最后,两个人错过,他出国,长大后,韩梅梅成了漫画家,把她和他的故事画了下来,成了最畅销的漫画家,而他是个科学家了,在高中时就把自己的声音留了下来。
韩梅梅失声痛哭。
这一段真的太戳我了,我并不觉得它会打多高的分数,但至少没这么烂,没有堕胎,打架,而是青春的样子,今天也是看了一个青春校园剧的盘点,突然想起来的,很心动很心疼的两个场景,印象深刻,感觉没有那么差。
还记得那个曾经吗?
一个导引“ we’re in the same class again ”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How old are you,too?彼此彼此哈哈哈😂live and learn.活到老学到老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This is the question.这是一个问题湘姐和何炅的快乐大本营声音响起时,又是一个触点,触发器似的那个时代,兜里的随身听 ,几盘磁带翻来掉去的能想象到吗?
80后的中学时代When I see you again,make sure you come treading on colourful clouds and appear before me 等我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一定要 带着七彩祥云 出现在我面前
剧情青春阳光,充满活力,讲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种种趣事与那份最纯真的爱,笑点衔接自然,流畅,演员们演技突出,尤其是我的女神张子枫,完全称得上是影帝了!!!演技太棒!!!最后片里还有感动,我一个大男人居然被感动哭了,这是一部值得所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看的一部佳作!!!
我觉得还行吧,最起码找的小演员都复合高中生的设定~剧本太差了,不是把所有关于青春的符号都堆叠在一起就能称之为好电影的!不如好好用心讲一个好故事!
为了妹妹打4分。
打卡
并不是认为电影有什么问题,而是单纯地觉得,这他妈也应该拍出来吗?
竟然有花希
其实很好看,貌似轻松得只剩情怀,其实触及了现实和无奈。“同学们,高考作文要是考诚信,咱们尝试可以编一个故事。”
21521抨击补习班乱象筹办演唱会为同学筹款
昨晚和俩傻妹子一起在家里看的,有尴尬的情景,就比如韩梅梅在最后的时候让我的高中时代埋在心里面,那时的无知无知。。。毫无意义的。。。少年时代的女主就是探案2的那个女孩,一定是
想起当年学校晚会上的这首歌,当时做的视频惊艳全场了,梦想煤管,我当时跳breaking,一直觉得这首歌不错,虽然是徐誉滕唱的。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在好好拍一个动画片,没想到现在拍成电影看个片头就行了。
结局多给一颗星
这不能算电影吧,各种拼凑起来的片段,食之无味。多1星纪念一下以前的课本
这真的不是网友不给面子啊,导演是真傻逼啊
可能是我比较俗吧,真的挺喜欢这部片子的,那些上学时的小情愫小心思都表现出来了,有人说剧情老套,但我还觉得挺青春挺纯的呢!虽然也有硬广啊、过于理想化啊,但是比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成年化青春好呀,这里表现的还不错啊,其实我觉得片方还是用心了,也非常正能量啦!
没诚意,流水账,狗血假,没头脑。只有片头值得观看。故事不值一提,唯一的冲突,竟然是恶臭老师,结果这种人渣还要强行洗白?导演私货趣味恶心,好好的青春片,保安的神秘双手令人作呕。全片宣扬了虚假的人生观和异想天开的价值观,开发阶段完全没有好好在李雷韩梅梅jim poly身上做文章,故事也跟李雷韩梅梅没半毛钱关系。希望以后不再有这种作品,如果有,请让它被弃之如草芥,血本无归。
这种题材就算有我家张子枫我也不打算看了,知道我有多讨厌英语课本吗!!还有这个剧情简介看起来就像“你和我在一起只是为了学英语”
青春总是纯白的。李雷就是嘴唇太厚了点儿,孙惠民倒是挺耐看。
作为八零后,现在的英语老师,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兴趣,只有一丢丢,正片十分钟后就荡然无存了。
还是不记得看过啥
虽然很多人差评,但是却是我看过最能引起共鸣的青春片了,比其他成年人意淫的高中生活,这片子真实多了。不算非要强行高潮的演唱会剧情,大多数人的高中就是暗恋和无疾而终,最后失去联系,女孩子中学时代黑黑胖胖,上大学后逐渐变美,喜欢的人也未必就是校草,只是有某点闪光,总之我还是打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