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转几篇文章,是关于本剧的历史资料,毕竟里面出现的人物都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真实人物(或者有原型)。
所以不看一下相关资料根本不了解这剧情是啥。
资料1:http://tieba.baidu.com/f?kz=905473204资料2: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0/10/28/011364939.shtml资料3:http://tieba.baidu.com/f?kz=941193733需要提醒一句,这里面的人绝对不是山鸡或者程浩南一样的无名小混混,而是杜月笙一样的级别,都是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当时美国媒体业很发达,所以关于他们的记载相当多。
这部剧是经过精心的历史资料考证后,制作出来的历史剧,绝不是什么瞎编的剧本弄出来的剧情。
下面专门的说几个角色1.男一号 NUCKYNUCKY的原型是Enoch Johnson,其英文维基页面如下:http://en.wikipedia.org/wiki/Enoch_L._Johnson在现实中的美国历史上正如剧中所说,是一个腐败的政治家+黑帮头子。
当时的NUCKY可谓权倾一时,敢在大西洋城内公然卖酒,不过最后还是被国税局的人给捉了(税务部门很威武就是了)2.男二号 JIMMY的死党AI(即阿尔)好多人觉得此剧情节沉闷,在一些次要角色的身上放的时间太多,还经常“拉家常”,一点也没有看《教父》的味道,其中被人责难较多的就是JIMMY和其死党AI在外面游荡混事业的经过了。
实际上有如此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AI的谁,AI在现实中其实是确有其人,而且其大名远超剧中所有的人(别惊讶,的确如此),虽然好多人现在看是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小弟,实际上在日后的岁月里面他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老大阿尔·卡彭。
百度百科连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610839.htm所以剧中关于他的所谓沉闷情节,其实是说日后的“黑道新人王”的发家史啊。
3.NUCKY的对头之一,卢西亚诺好多人都对这位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黑老大感到印象深刻,因为其睿智和盛气凌人,以及其策划的多次进攻对NUCKY构成了很大威胁。
其实此人在银幕上的来头比所有人都大多了,因为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老教父原型就是他。
所以呢,大家最好补一补知识再看,此剧也算是禁酒令时期美国文化历史知识的入门了。
这是《大西洋帝国》第一季终尾曲词,这首曲词不仅概括了全剧的要义,还表达了老马对人生的思考,厉害。
借影片的曲词来评论这部片子,这也是影评。
欢迎拍砖。
你们有没有坐下来沉思感到疑惑 静静思考我们为什么在这里生活为什么如此这般这个问题让无数聪明人喝酒买醉这是最最奇怪的事情他们都想弄清楚科学家们可以展示上千种不同的理论但从未证明这是为什么通过我们所学所想为什么我们似乎只了解我们降生 我们活着然后我们步入死亡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想象 嫉妒 伪善和其它一天三餐 有很多话要说当你一贫如洗你就不受欢迎大家都在抗争正如我们一直在前进大家都断言其他人是错的匆忙 焦虑 直到我们死亡连谢幕都没有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当一切垂手可得当幸运伴随他身边为什么这时人生于他到处充满了阳光然后命运轻轻波动计划充满了不安这时他就会哭诉人生是一种负担他已无力承担尽管今日欢声笑语明日可能充满了怀疑带给我快乐的事也许带给你烦恼和痛苦人注定一死 毫无道理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想要了解得越多我们知道的就越少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这是当然的没人解决问题像曾经那样合理年轻只是一时随后便老去就像玫瑰含苞 然后怒放最终褪色凋落以健康换取财富好像在梦里经历万事都是猜测没有什么绝对确定令人兴奋的战争 反抗命运直到谢幕那一刻人生真是一个可笑的命题
剧中特别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男性人物的西装,不知道仅在影视作品中还是现实中也是如此,黑帮分子必要穿西装,简单的白衬衣黑西装是小弟、打手,多一些花样的则是大佬。
本剧为了符合时代背景,所有男性穿西装都是三件套,有人没有纯正的白衬衣配黑西装。
第一季主角Nucky好像只穿过两件大衣,西装却换了很多套,颜色花纹多变而低调,非常适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除了让主角换衣服,Jimmy和艾尔卡朋还特意定做过一套西装,这个情节完全是闲笔,导演却不厌其烦地让他们穿上展示了一番,仿佛有套好西装才能混得好,确实如此,Nucky之前也给Jimmy钱让他买身新衣服。
西装不是白穿的,Nucky与Jimmy见面的时候还特意提了一句新西装,虽然语带讽刺。
当时的衬衣衣领要另外系上,领口必须系得很紧,头大、五官平的人这样打扮并不好看,比如Jimmy和卡朋,个高、头小、五官立体的则好一些,如Nucky。
西装要求有肌肉撑起来,没肌肉穿白衬衣黑西装就是房产中介、求职青年,剧中人物不穿白加黑,又有肌肉,所以都穿得很好看。
再配上深深浅浅的棕色咖啡色,这几派黑帮分子的衣品都非常好。
最精致的就是罗斯坦因,各种蓝色,各种领结,怀疑这个大佬每天花两小时配衣服。
西装要配皮鞋,除剧中几次展现擦鞋场景,相关场景还有Nucky出门前要管家给拿鞋,探员死前要路人帮拿好新鞋……这哪是杀人不眨眼的没文化黑帮,这分明是一群精致的人在争权夺利。
片头中Nucky那双精致的布洛克鞋,相信99%的中国男性此生也不会有这么一双鞋的,即使有,也难以驾驭。
女性的衣服也都很好看。
玛格丽特一开始是田园风,起球的毛衣加帽子,后来则华丽了不少,各种女性化色彩浓厚的颜色配珍珠项链,都很好看,演讲时候穿的那套我也很喜欢。
主角之外,配角的衣服也都很美,情妇、妓女衣着华丽,路人则低调和谐。
看完之后不禁感叹,这些年流行卫衣、球鞋究竟是什么鬼。
江湖地位:Al Capone时代的Mafia徒风衣下藏着冲 锋 枪,火 并时用手 榴 弹开路,强硬残忍的作风令其他Mafia胆寒。
Al Capone亲手干 掉的不下百人,侥幸躲过的伏击至少百次。
Al Capone留给Mafia的3大遗产是:一、重 机枪比冲 锋枪好使。
二、要按时向联邦政府纳税。
三、以及做 爱时一定要戴安 全 套。
当一部分Mafia徒来到Chicago发展时,这座美国第二大城市迅速取代New Orleans成为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Al Capone,是Mafia“暴 徒时代”当仁不让的标志。
Al Capone不是Sicily人,他出生在Italy的Naples。
但是,当Al Capone在10个月内连续干 掉322个对手之后,他就升级为第一个非Sicily裔的MafiaGodfather。
那场载入史册的屠 杀始于1924年2月14日,一个充满着玫瑰花香和情人热吻的日子。
下午4点,Al Capone和他的手下身着警服,冲进一座汽车房。
里面的人没有反抗,老老实实地靠墙站成一排等待搜查。
但是他们等到的却是一阵疯狂扫射,空气里弥漫着火 药和鲜 血的味道。
14人当 场毙 命,包括控制城北的Godfather“甲壳虫”Bugs Moran。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死在Al Capone枪下。
除了手枪、冲锋枪等常规武器外,Al Capone甚至动用了手榴弹和重型机关枪。
连续10个月清洗行动的成功,全仰仗Al Capone的新发明——“G2”小组。
这是一个负责搜集情报、进行间谍和反间谍的行动部门。
全Chicago的理发师、酒吧侍者、旅馆服务生、饭店守门人、出租车司机、擦皮鞋的,甚至要饭的,都知道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Al Capone能够又快又狠又准、例无虚发地清除对手,“G2”小组居功至伟。
除掉对手后的Al Capone把目光转向政界。
很快,Chicago法官约翰逊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尊敬的先生,感谢您在选举日给予我的帮助。
您竭诚关心此次选举的进行,没有您的帮助,我恐怕无法体面地摆脱困境。
谢谢您,老人家!
这一点我将铭记终身。
盼望同您尽快会面!
”而在1928年总统大选时,Chicago刑警队队长罗特士找到Al Capone,请求他不要介入总统竞选。
Al Capone同意了,作为回报,警方承诺尽量不为诸如谋杀一类的小事骚扰Al Capone和他的手下。
然而,Al Capone犯了一个错误:他可以杀 人 放 火,但应当及时按时纳税。
向联邦政府缴纳保护费是公民换取监狱外自由生活的唯一途径,联邦税务部门在这方面比Mafia更有经验。
一个联邦税务侦探偶然发现Al Capone控制的一家赌场隐瞒收入。
于是顺藤摸瓜,把Al Capone查了个底儿掉,并于1931年把Al Capone和其他69名Mafia徒送上法庭。
在理论上,他们面临2.5万年徒刑的惩罚Al Capone提出用500万美元补偿税款,Chicago当局同意了,但是被联邦法官否决。
Al Capone的手下带着枪和成沓的钞票拜访了12名陪审员,但是,正直的法官在开庭前一天任命了新的陪审员。
最后,Al Capone因隐瞒个人收入罪被判入狱11年。
监狱中Al Capone依然保持了国王的尊严,女人成了他派遣郁闷的唯一嗜好。
不幸的是,由于安全防护方面的问题,他染上了不愈型梅毒,彻底变成了太监。
1939年,因病获释的Al Capone带着500万美元来到Florida,在病床上度过人生最后的8年。
两点声明:一、以上来自网络。
二、用"疤面煞星"作标题完全是噱头,我也不知道历史上的他有没有疤,但BE里是有的
人的立体性,复杂性,1920年代的美国东岸的社会风俗,犯罪的艺术化,或者,华丽的服饰,权利金钱的地下外交。
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无时不刻不在评价着人物,这部成功的电视剧中,主要角色,每一位都是一本书。
如何评价玛格丽特,如何评价杰米的老婆,如何评价尼尔森,如何评价尼基等等。
观众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些角色内心的矛盾,这些角色的命运,价值观,抉择让我时刻在内心中展开着辩论:当玛格丽特走进尼基,却宣称只是为了求得自己和孩子的保障;当尼尔森拿出吉米寄给老婆的钱之后,没有寄给自己的妻子却是补寄到原地址;当玛格丽特和(名字忘了)坐在一起,一个是见证上流社会浮华背后的肮脏后的女人,一个幻想成为“第一夫人”的少女;Gillian给Angela提议代其养孩子,让其享受单身生活,却被鄙夷的拒绝,而最后却抱着孩子准备和女友私奔。
爱情故事的过程就是爱情破除道德,地位,利益,偏见的枷锁的过程,当玛格丽特最后回到尼基身边的时候,她对尼基的爱情就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束缚的了。
《大西洋帝国》第一季以1920年代美国禁酒令时期为背景,展现了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黑帮的传奇故事。
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为剧情增添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紧张刺激的氛围。
纳吉 主角纳吉·汤普森(Nucky Thompson)身兼多重身份,表面是财政官,实则是黑帮大佬,角色复杂多面,由史蒂夫·布西密精彩演绎。
Margaret Schroeder 剧中角色丰富多样,包括政客、黑帮老大、司机、特工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
男主角努基·汤普森作为双面人物,白天是财政司司长,夜晚则是酒厂厂长,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被演员史蒂夫·布西密演绎得淋漓尽致。
剧情紧凑且充满悬念,从努基在大西洋城的霸道崛起,到他与各路黑帮势力的斗智斗勇,再到联邦探员的介入调查,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
特别是吉米从司机到反对努基的联盟领袖的转变,更是为剧情增添了不少看点。
除了精彩的剧情和角色塑造外,该剧还深刻探讨了权力、欲望、忠诚与背叛等主题。
通过努基等角色的命运起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引发观众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自然是五星亮起,最近的大爱,目前为止最爱第一季,第一季里最爱第一集,看第二遍中,仔细看片头才发现,妈的,只有第一集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从第二集开始都是Tim wan patten执导的!
马丁是制作人··它当初吸引我的是我以为整个两季都是马丁执导的···虽然对于美剧来说更重要的是整体work,导演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我还是有种莫名的不爽,可是又并不能怨谁···导演的更迭解释了为什么剧情越往后走和第一集越和相去甚远···电影的美好在于90分钟左右内戛然而止,足够有能力的导演控制整个基调节奏逻辑和人物合理性,而电视剧则不然,它的美好与优秀在数季中占据比例偏小,而大多数部分显得力不从心苦苦挣扎,拖到到最后不得不草草分手,正所谓良辰美景,美人如虹,人生若没如初见····来的时候是为了马丁,留下时却是为了Steve Buscemi。
从pilot不难看出,《大西洋帝国》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美剧。
考究的布景、台词还有细节(e.g.chestfield cigarette,Al Jolson的歌)无一不生动再现了1920s美国的社会风情,或者,更具体一点,是渐渐揭开了大西洋城当年的奢华和腐朽。
以pilot的内容判断,本片涵盖信息量很广。
如果剪去HBO惯有的BH的色情戏,它完全可以成为大学里研究禁酒令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视频材料。
另外,pilot是由老马丁执导,也为其后导演开了个好头。
剧集如此用心,我姑且也罢了“sit back, relax, and enjoy my favoruite episode”的念头,做下笔记吧,主要是记录下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点。
不过由于学识有限,应该还有些有价值的信息被我疏漏了。
片名:Boardwalk。
即木板大道,是大西洋城除了赌场之外的又一标签。
始建于1870年,后遇暴风袭毁,1889年修复,一直到今天都是大西洋城的招牌景区。
pilot:1. 8分40秒左右的一幕:在禁酒令即将生效之前,人们扛着巨大的标着"John Barleycorn"的酒瓶庆贺。
大麦约翰,源自一首同名民歌,歌中将制啤酒和威士忌的重要原料——大麦,拟人化,而大麦约翰也即为酒的代名词。
这一段的背景音乐是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是一首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
如果您觉得曲调耳熟,那一点不奇怪,它的调子后来被多支不同类别的曲目借用过,想必最有名的例子是曼联队歌——(其实英超的热刺和利兹联也曾把词改了,用过此曲)2.Nucky大叔的弟弟Eli有台词曰:You thought I'm Lilian Gishi, huh?Lilian Gishi:丽莲.吉许 默片时期头号女星,参演过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赖婚》等。
3.Al Capone, 不解释,可参考大量影片(《疤面人》、《铁面无私》等),有意思的是扮演者,Stephen Graham, 在去年的Public Enemies中扮演 Dillinger的partner 娃娃脸Nelson,上世纪30年代的“头号公敌” ,和Capone一样也是活动于芝加哥。
4. 两个有意思的意象:一是“大麦约翰”欢庆活动中的手推婴儿车,里面堆满了酒。
可能意味着,虽然酒被封禁,但是各种犯罪活动(贩卖私酒)却即将源起。
二是被Nucky大叔凝视的保育箱,保育箱在当时是带有科技革命性质的新鲜事物,也许是寓意当时充满变革的时代背景。
5. 老马丁在片头和片尾都用了Iris shot. 这种手法是1920s默片中经常采用的,体现了大师深厚的电影功底。
片中的场面调度(如Nucky大叔出酒店到club、赌场内的活动)、闪回前对Al Capone的停格还有林间FBI的俯拍也都深深烙上了老马的印迹。
6. pilot中出现了一个黑人,戏份暂时不多,扮演者乃HBO另一佳作Wire里饰演Omar的性格演员Michael Williams最后,恭喜Steve Buscemi大叔从神经质的混蛋、恶棍荣登大哥宝座!
还真没看过他演过男一号!
Episode 2:本集出现了几处非常明显的literary/ cinematic allusions.1. Magaret在医院里在读Henry James的The Ivory Tower《象牙塔》为亨利.詹姆斯的未竟之作。
根据维基解释,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如何聚敛财富,以及其腐败行径对周遭造成的影响。
书中有云:人皆有无法形容的堕落一面。
此处可见编剧是巧借小说来寓指美剧中同样的主题。
2. 同样是Magaret,念出了乔治.桑的诗,这一用典同样空穴来风。
乔治.桑不仅是女文豪,还是女权先锋(在19世纪即搞婚外恋,废除婚姻),这一革命性的人物也对应了剧中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的奔涌(第一集便提到女性为获得选举权而斗争)3. 片中欲潜规则少女的那个cultery salesman在和Nucky寒暄时有句台词:“莱昂纳尔.巴里摩尔昨晚在刀叉餐厅进餐。
”巴里摩尔是美国最富盛名的演艺世家之一。
Lionel Barrymore经常出演格里菲斯的早期影片,著名作品还包括Frank Capra的It's a wonderful life.其弟为著名演员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最早扮演福尔摩斯的演员之一),他和哥哥曾合演过《亚森.罗平》。
他的孙女就是德鲁.巴里摩尔4. Lucy吵吵着让Nucky留胡子,好像Douglas Fairbanks一样男人。
Douglas Fairbanks,道格拉斯.范朋克,默片时期头号男星。
银幕上最早塑造罗宾汉和佐罗的演员,其妻为著名演员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美国第一代甜心。
范朋克于1919年同璧克馥,卓别林,格里菲斯创建“联艺”电影公司。
他还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届奥斯卡奖的主持人。
一、看剧之源起:想变强最近几年,我看的剧、书,无论内容、形式、题材,本质上,都是同一款类型。
概而言之,就是如何当大哥。
因为幼小失教,身边没有可供学习的直接对象,所以只能从各种影视作品中汲取影响。
当然,这种学习的危害也非常大,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会导致信息失真,加之审核制度、传播过滤等等问题,都会导致以影视作品为借鉴学习的案例产生诸多偏差。
但是,在没有人手把手教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从现实主义作品中汲取养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因为,我想变强,由内而外的变强。
所以,这部剧一开始看,我目的性就很强,因为我学的是如何变强,所以,什么感情线、伏笔、铺垫一概忽视,直奔男主而去。
权且,豆瓣当成我成长蜕变的档案记录载体,等我百年之后,如果有什么人想跟我一样,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也可以拿我当案例来研究。
二、男主努克身上特别值得我学习的点1、要当大哥,首重为别人提供价值我从小就不喜欢笑,因为,牙不好看,屡遭嘲讽。
所以,嘴角总是耷拉着,一副命运对我不公的样子。
现在当了老师,开始带学生,就会对某些同学天然有好感。
我自己回想了一下,那些能轻易赢得我好感的同学,有个共性:就是整个人很阳光。
今年,审某校送来的硕士论文,有个硕士来拿论文时,气场抑郁,对我说她有抑郁症。
虽然我心里很同情她,但跟她聊过之后,我就知道,这种身上带着抑郁气场的人少接触为妙。
原因很简单:我一天到晚非常忙,要处理各种杂务,身边充斥着负能量爆棚的人。
作为一个能量已经不够用的人,如果晚辈还是一副要我劝慰的样子,我会很痛苦。
年轻人,为什么要有活力会发展得更好?
因为,在你无法提供其他价值的时候,提供情绪价值就是价值。
努克,之所以能掌管大西洋城,在于,他其实在不断为身边人提供价值。
他提供的,不仅仅是情绪价值,他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价值。
他为别人提供价值类型特别多,给别人工作机会、帮别人摆平事情、合纵连横。
2、控制情绪是必备素质这里有个反例,就是汤米。
汤米,是正宗二代,有两代大佬调教。
但,他就成不了气候。
原因很简单,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汤米带着自己小孩玩的时候,发现了老婆与照相馆夫妻不清不楚,立刻就把照相馆老板当街揍了一顿。
实际上,她老婆的外遇是照相馆老板娘,她老婆是个女同。
打人不打脸。
我就突然意识到,我自己的问题。
因为,我有个性格缺陷,喜欢直来直去。
比如,看到什么不对,就喜欢当面指出来。
但在操作过程中,我的当面指出来,是当众指出来。
当众,这俩字,很要命。
因为,会影响别人的威望。
我因为这个缺点,得罪过很多人。
努克就从来不干这种当众打脸的事情。
在整个第一季,他从来没发过火,身边人有什么问题,他也只是长出一口气、盯着对方看,然后,把人拉到一边,有什么矛盾私下处置。
在公开场合,努克,一般都会照顾别人的颜面。
因为作为一个大哥,他知道颜面的重要性。
他也从来不在公开场合给人难堪。
在我接受的教育中,尤其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倡公开透明、直言犯上。
语文课本里赞扬的都是李白醉酒脱靴这类做事风格,这看起来很有风骨,但在需要多方合作的工业时代,却十分不利于个人成长,不在公开场合给人难堪,是社交礼仪的基本要件。
谦逊、温和的品质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时代,为什么比较重要。
因为,有这种品质的人,一般行事作风比较温和,养成了温和的习惯,会善于调和矛盾、促进各方合作。
就像汤米,的确,是揍了照相馆老板一顿,然后呢?
除了毫无意义的宣泄情绪、顺便多树了一个敌人以外,没有然后了。
所以汤米适合当打手,不适合当大哥。
反观努克,我就没见过他发火。
他就一直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当然,努克做事也十分狠辣,但他不表现出来。
每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是先叹一口长长的气,然后,用老父亲一般的口吻安排事情如何处理。
汤米说他是个机器,构件精密、运转得分毫不差,完全木得情感。
但是,要当老大,就得要这种款。
活成汤米那样潇洒肆意当然也很好,但别人振臂高呼、群雄响应的时候,也不好酸人家,这是人家应得的。
要不要控制情绪,权看你要什么。
反正,控制情绪这一点,我是要重点学习的。
3、该花的钱就一定要大方既然打算当大哥,那,就不能吝啬。
努克有个常规动作,就是经常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数出几张,交给面前的人。
这里,我学到的关键就是:钱,要么不花;要花,就花到位。
如果注定要花出去这笔钱,就不要扭扭捏捏,你扭扭捏捏还不如不花。
花钱,要花得超出对方预期。
同样的,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开口要钱的时候,要高一点,总归是对的。
4、要会化敌为友这里面最经典的是努克处理跟玛格丽特的关系。
玛格丽特老公去世后,玛格丽特就瞄上了努克,先是借机示好,之后,发现努克不吃这一套,就开始搞事情,举报了努克。
这件事放到一般人手里,肯定就上门质问。
但努克反将了一军,上门把玛格丽特睡了,顺带收为己用。
当然,这个操作有个前提,就是要循序渐进,间接说明,努克看人的眼光很准。
当老大,就要组队伍;组队伍的关键,在于看人的眼光。
努克一直需要一个贤内助,但原来的情妇,是个花瓶。
虽然身姿妖娆,但没有脑子,在重大事情上帮不了努克。
我觉得努克一直有想换情妇的想法。
侧面证据就是:原来的情妇,有一次试探性问努克,要不要生小孩,努克没接话。
没接话,就是否定,他不相信这个情妇能教好下一代。
玛格丽特有两个小孩,跟小孩的相处是有成例的,让努克意识到,这个人是可以当贤内助的。
当然,两个人关系确立的过程中,一番欲擒故纵,这就见仁见智了。
5、万事都要提前布局玛格丽特的上位过程,也说明了一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努克一开始也没把玛格丽特放在心上,觉得就是普通的来找帮忙的人,禁酒协会的一帮居委会大妈,没有什么助力。
但努克杀了人家老公之后,心中有愧,就帮她介绍了成衣店服务员的工作。
玛格丽特有一次送衣服给努克的情妇,遇到参与酒会的大领导,机智幽默、对答如流,让努克刮目相看。
我想,那个时候,努克就有了要把此人收为己用的想法。
后来,玛格丽特自己送上门,他也只是顺水推舟、成其好事而已。
以努克为对照组,禁酒专员处理男女关系就很成问题。
禁酒专员暗恋玛格丽特,得知玛格丽特跟努克在一起后,情绪就崩溃了。
去酒馆买酒喝,又遇到被努克抛弃的前情妇,两个欲求不满的人完全没过脑子就干柴烈火,结果努克的前情妇怀孕了。
这说明啥?
这说明,万事都要循序渐进。
百分百的禁欲是不可行的,禁酒专员之所以一次中招,就是因为对风月场完全没接触过,第一次就干柴烈火。
反观努克,努克在下手前,观察玛格丽特很久了,两人有过三番四次的试探性接触。
但禁酒专员,起手就是终局,之前完全没铺垫就容易出事。
这也说明,要干大事,做好前期铺垫是最关键的。
在机会没来的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玛格丽特怎么会想到自己送了一次衣服就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让努克上心了呢。
对这部HBO的大剧,很多看官都始乱终弃了,坚持不到第三季结束,原因各种多样,但是想来,也很好理解,阅读名著总是需要花费脑筋时间的,看《Boardwalk Empire》就好像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伏笔多样,人物繁多,命运交织混杂,吃饭抽烟的空档,你就会漏掉本不该遗忘的细节。
想到这些,真的很难领会这部戏编剧和导演的野心是多么的强大,哥们敢情拍的不是电视剧,拍的是《美国种族简史》,爱尔兰,意大利,黑人,犹太人,中国人(虽然只提到了鸦片).......光影流转,精彩铿锵。
主演很重要,我个人不喜欢龅牙叔,不否认他有才,但他不是我心目中的男一号极佳人选,也不喜欢小白脸Michael Pitt,不过他在《戏梦巴黎》里倒是被Bernardo调教的极为骚情。
反面,对美国黑手党传奇人物Al Capone和Luciano的塑造真是妈的绝了,对待实的历史角色,真名编剧,演员的表演到位,外形也尽求相似,剧情也很好的规避了{罪犯英雄化}的问题,没有变相的歌颂暴力行为,我想,这是马丁西克塞斯的首集就定下的基调。
总之,这部戏给了我很多回忆往昔迷恋教父式的黑帮电影的迷思,回首再看马丁的电影,这老头子才是黑帮电影的王道。
对此不感冒
HBO给力神作!
口碑好的黑帮剧们真不敢随便看了,一看就上瘾。这剧真是酷到骨头里了~
弃
四集弃,不是我的菜
制作精良 可是我不喜欢这故事线
久违的好作品,典雅、庄严、安静的在讲故事,没有浮华,比教父还要平稳的叙事风格,让我欲罢不能。同题材的片子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和对比,不过这是剧集,它的优势太明显了,把恢弘的关系娓娓道来,因为我们此时不赶时间,当那些不喜欢的人都昏昏欲睡的时候,剩下的都是死忠~
太他妈闷了,看了一点,弃了
大西洋帝国。。。。
不太喜欢有点太拖了不好看
看不来这类美剧 精致的外表下找不到内核
Paz de la Huerta E11 身材 颜值实在... 4⭐;Kelly Macdonald 3⭐;Aleksa Palladino 颜很可;Emily.Meade 4⭐
还是喜欢上帝和变态的布西密
分打的低是因为节奏看着想打人,感觉有点莎士比亚的感觉,我和第四季出现的坦帕女子一样,看到絮絮叨叨就想一拳打过去。剧情的发展完全是由台词推动的,而且许多的台词感觉都不是口语话的,听着特别绕,而且感觉字幕组由于以上原因翻译的不好,在说台词时前松后紧,给人反应的机会很短,会导致看不懂。
确实不是我的菜,一集弃
HBO终于再度发力了,这样的剧集完全配得上"史诗"二字。
实在不敢恭维这部雄性荷尔蒙飙升的作品,满满的男性主义,有权利,说出的任何话便都是真理,40年前我们可以推崇教父,时代进步到今天,我们居然还沉醉在这种腐朽的旧梦里。
黑帮版《红楼梦》吗?
为什么给2颗星。因为在剧里面的女性角色,全部被物化了。玛格丽特,前脚还被老公家暴打到流产,后脚就小动作让努基采她进后宫。又当又立。难道那个时代读过书的女性,参加女性政治运动得女性就这样吗?费劲吧啦地攀上黑道老大,还期望老大对你专一,你个女人的小脸就离家出走。什么是黑帮老大你不知道吗?真的是,无脑白莲花。
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