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其一是连续看了好几天老友记,很喜欢詹妮弗;其二是My life also sucks, so let's see。
老友记里的瑞秋是完全的乐天派,有着漂亮的脸蛋和身材;而在这部电影里,克莱尔满脸疤痕,行动不便;会痛苦地在夜晚侧翻,会绝望地哭泣,会愤怒地发泄……虽然没有感觉过失去亲人的切身之痛,也没有全身疼痛地生不如死,我仍完全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自己的身材不好算什么?
至少可以正常地生活。
克莱尔的每一天虽然很难过,但它莫名带给我一种平静感。
她的态度的确是I don't give a shit,不过她仍然带着不情愿地做每一件该做的事情,没有躺在床上一蹶不振,也没有成天哭声不断,更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直以为克莱尔躺在车上是因为坐着会疼,电影最后看见她伸手摸那个座椅开关,才突然明白是她的车祸后遗恐惧——虽然有很紧张地看她会不会坐起来,最后突然那么一下还是被吓到了,也被震撼到。
我一直没搞懂克莱尔是怎么个走出来的,后来看大家的影评才有点觉悟。
她不想做Nina, 她有一个关心她的仆人和丈夫,她还有未来可能继续发展关系的Roy和他的儿子。
总之,觉得这部电影很不错。
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克莱尔那样,安静地活下去。
但一切需要时间。
我也不认为安妮斯顿的演技超越了妮可,但是这部电影的确让我看得很专心,给我留下了比兔子洞更加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是看介绍,我甚至没有认出来海报上的这张脸是詹妮弗安妮斯顿。
电影的结构很好,一点点抽丝剥茧地让人明白电影到底讲的什么故事,主人公克莱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亦即她经历了什么。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两个失去了生命中最亲密最重要的人——虽然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儿子——之间互相取暖,彼此安慰走出痛苦的故事,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Roy还是一个过程人物,电影只有克莱尔一个中心,痛苦是她的,反复是她的,最后的救赎也是她的。
一开始我也以为克莱尔要平躺在车里是因为她的疼痛症状,但是我很奇怪为神马她在慢性病分享小组和在家里都可以坐在椅子上,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她不敢在坐在车里,因为害怕车祸的那一幕,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恰恰通过这样立起椅子的过程说明了她真正战胜了自己。
丈夫是个很好的男人,虽然出现得不多。
就像佣人说的,他也失去了儿子,但是他还必须照顾克莱尔。
我想克莱尔在车祸之前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性格并不因车祸而突变,我相信直率是克莱尔本来具备的性格特征,也符合她法律从业者的身份。
而丧子的痛苦使她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再面对丈夫,家庭的不幸遭遇也导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
最后,克莱尔走出来了,丈夫也拿走了自己留在这个家的东西。
但是,他送来了母子最美好的照片。
不管这段感情还有没有再继续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开始重新生活,面对今后的人生好好生活。
女佣应该一直是在克莱尔加做工的。
所以她直到克莱尔的性格和本性,即使克莱尔变成颓废且不可理喻之后,她也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和不必做的一切。
从克莱尔在墨西哥高级餐厅给足面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相见克莱尔本来是个虽然口不饶人但真实可爱是非曲直分得清楚的人。
女佣崩溃在看到克莱尔躺在铁轨上的一刻,她要放弃,不是因为她受不了克莱尔的性格,而是她受不了克莱尔放弃自己的生命。
Roy的出现帮助克莱尔重新站立。
她开始打扮自己,想要重新开始生活。
虽然肇事司机的出现使克莱尔再度崩溃。
但是最后她说出了我是个好妈妈之后,终于肯面对发生过的一切,面对自己,终于释然。
妮娜这个角色我认为非常重要。
一方面她和克莱尔的孩子一样,是一个逝去的角色。
roy和克莱尔都是被逝去亲人抛弃的存活者,他们一直都无法走出失去亲人的最终极的伤痛。
另一方面,妮娜又影射了克莱尔自己,她几度在自杀的边缘徘徊,她很想像妮娜一样能够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再承受这让人痛彻心肺的一切。
可是她又深深直到妮娜的死带给或者的丈夫和孩子多大的伤痛,死是多么容易后的多么不负责任,而且她也想问问妮娜,她还有一个那么小那么可爱的儿子,妮娜怎么可以选择就这样离去?!
她如果有自己的儿子在世上,她是决计不会放弃自己孩子的。
各种纠结压抑之后,选择其实只有两个,自暴自弃或者重新振作。
克莱尔经历了第一种之后,终于迈出了向第二种选择的第一步。
美国生活太富裕了,没有收入来源的车祸重伤后遗症女人,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住着独栋house,还带游泳池,开着jeep,从来没有为了钱而发愁美国的药物管理也不是滴水不漏,墨西哥的药商似乎更像国内的,为了钱就卖货墨西哥老太太性格也太好了,做为我们称呼为保姆的职业,可以忍受毒舌女主角,同时对雇主忠心耿耿学习了一个用保鲜膜盖住蛋糕的好办法,就是在奶油表面插上牙签在覆盖上保鲜膜,这样不会破坏掉蛋糕的造型Jennifer Aniston的演技确实不错,已改往日靓丽的形象,一举一动都符合一个神经质的饱受慢性疼痛折磨的市失去儿子的中年女人。
P.S脸部的伤疤做的太真实的了
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身边的人都愿意在你受到伤害的时候施于同情和关怀,但也仅仅是同情和关怀,没人能拯救你,只有你自己能把泥潭里的自己拉起来。
女主用尽各种调侃和揶揄来表达对生活的无所谓,其实只是一种无法面对现实时的痛苦自嘲,她的尖酸刻薄她的不近人情只是一层一撕就破的伪装,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是没能能帮得了她,只有自己勇敢起来,才能走出阴霾。
片尾,她终于坐起来让我看得好一阵安慰,我替她高兴。
你对生活不负责,生活没理由需要对你负责任,你尊敬人生,你的人生才会值得尊敬。
相信你们都看了我的故事。
可能你们会觉得有点扯淡。
我也是。
因为人生本来就挺扯淡的。
我本来有着不错的生活。
我长的漂亮,嫁给了一个帅气的老公,生了一个孩子,我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突然有一天生活把我击倒了。
一场意外带走了我的孩子,让我留下永久的病痛,我失去了爱我丈夫的能力,我把他赶出门外。
我失去了我的生活。
真挺扯的。
我本来也是个小甜心,可是现在被生活和病痛折磨到精神崩溃,我冷言冷语的对待别人,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像世界展示我的丑陋和痛苦。
我想死。
我每天做着复健,然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和我已经空荡荡的心。
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
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
我不在年轻了,我失去了好脾气,我的生活是每天多吃点止痛药让自己好过一点,然后在互助协会听其他人抱怨他们的痛苦。
我无动于衷。
听说有人死了。
我在想她是不是解脱了。
协会的人把我扔了出去因为我不愿意配合,教练也开始对我不耐烦,因为不愿意做复健。
天啊。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曾经年轻漂亮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世界的大门在为我敞开。
现在上帝好像收走了他对我所有的恩赐,让我一个人坠入黑暗。
我出现了幻觉,仿佛看见了那个自杀的女人跟我说话。
我想问她,你为什么死。
我感觉她只想带我走。
这样痛苦会结束吗?
你们不知道这有难,起床,说话,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煎熬,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以及未来还有什么能让我期盼。
终于有一天,我走去了铁轨。
趁着保姆不注意的时候,我躺在上面,我有点紧张。
我回忆着自己的上半生,如电影画面一样在我面前播放。
我还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吗?
有。
我想再吃一次麦当劳的薯条,它们很美味。
还有某个牌子的护手霜真的很好闻。
那个保姆冲了过来对我大喊大叫,我起来了。
她很生气,我想,自己这么久以来做的都是让人生气的事情。
但是其实我没想死。
我跟她终究不是一样的女人。
我想到我新交到的朋友他的儿子还想要一个蛋糕一个风筝。
我想我至少还能做到这些。
这让我觉得一个会做蛋糕的小偷也没那么讨人厌了。
我爬过自己心里的废墟走回了车里。
习惯性的躺了下来。
你们知道这有多难吗。
站起来坐下,对我都变成了苦差事,我曾经想就这么躺着。
无论如何我都不要起来。
即使有警察查到我的头上,我也不要移动分毫,因为移动太难了,对我来说,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太难了。
我抓着摇杆儿。
一把把自已扶了起来。
我不想躺着了,我想坐起来。
我会走到新的朋友家,把蛋糕和风筝送给他的儿子。
不管这一切有多么难,我想做到。
这一次。
我想在废墟上面活下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昨天才看了安妮斯顿的《随波逐流》,今天又看了她的《蛋糕》。
与前者相比,《蛋糕》是安妮斯顿表演上的一个突破吧。
就不吐槽豆瓣上的简介了,在我看来《蛋糕》讲述的是一个很像波兰斯基的《蓝》或者《兔子洞》等等的故事,同样是车祸丧子陷入无限循环的痛苦,但《蛋糕》则在其中加入了互助小组成员自杀对于主人公产生的影响。
安妮斯顿饰演的克莱尔,暴躁,阴郁,敏感,特别地敏感。
尽管她总是说别人敏感,但最敏感的其实是她自己。
丧子之后参加了一个互助协会,在其中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妮娜,但妮娜却自杀了。
于是在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互助组为妮娜召开的追悼会。
克莱尔在会上发表了一番对妮娜死亡以及死法的言论,于是在影片后面妮娜的”鬼魂“一直”缠着“她。
被病痛以及丧子之痛折磨得万分痛苦的克莱尔尝试过自杀,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并不想死。
这个故事是很典型的好莱坞三幕剧叙事结构。
主人公遭到冲击——主人公如何应对冲击——主人公在冲击中产生蜕变。
故事并无太大新意,而且拍摄手法时而小清新时而拍成恐怖片,略显拖沓的剧情让人看的有些烦躁。
不过,卡莱尔和Silvana之间的互动还算有趣。
但除了卡莱尔作为主人公有着较为立体的性格之外,其他配角没有太多出彩之处,太过平实,有些单调。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安妮斯顿。
Rachel这个标签对于她来说应该是有惊喜有沉重的吧,这次《蛋糕》里不顾形象,衣着邋遢脸上有疤毒舌刻薄,但还是让我在某些时刻想起Rachel。
(《Friends》里除了chandeler和Joey,最喜欢的就是Rachel啦)总体片子,最大的亮点只有安妮斯顿。
结尾的”蛋糕“回归主题,按照导演意愿让本片最后得以升华。
不知怎的想起《阿甘正传》里的”巧克力“。
”人生就像一块蛋糕,口味不同带给味觉的体验也不同。
吃到了苦涩的蛋糕没关系,总会咽下去,然后再尝一口甜美。
“
其实吧,一开始Jen就以浑身带刺的形象出镜,没有什么是能入她法眼的。
语言尖锐,让所有人都不舒服。
脸上的伤疤甚至比她浑身上下散发出的loser气息要轻微得多。
jen一直都是演的白富美的形象,乍一看来的这个哪里都没有地方值得被人喜爱的角色真的让人看起来有点蒙。
可是,还好她演的很真实,受过伤,抑郁的时候真的就像这样,最颓废的时候不是想去死,而是了无生趣,做什么都觉得提不起精神的。
可是既然活着就要熬下去,熬过黑暗,慢慢的去适应光明。
穿插的同组的成员跳桥自杀,在接近另一个真相的同时,慢慢疗伤,这也许是jen自我救赎的一种办法。
到最后都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走出来,也许假以时日才能好,可是至少没有放弃不是嘛?
日子总会好的。
综合来看,这部片子演技尚可,可惜只是平静的述说,没有大起大落,所以给人印象并不会很深刻。
这样的片子或许只适合内心有过疤痕的人看起来才会更有共鸣。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熟肉,如果看生肉的话,大部分人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明白。
我本人就是如此>< 在IMDB上看到一篇很详细的介绍,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
既然有人这么热心地写出来了,我何不翻出来了呢。
翻译新手,如有错误,还请包涵和指正!
源在这里:http://www.imdb.com/title/tt3442006/synopsis?ref_=tt_stry_pl电影开篇是一群女人在一个由Annette(Felicity Huffman饰演)组织的慢性疼痛病患互助组。
他们正在给一个月前自杀的Nina(Anna Kendrick饰演)开告别会。
在座的女人都表达了对Nina没有寻求帮助,抛下儿子离去的行为的生气。
治疗师(Annette)然后问laire(Jennifer Aniston)的感受。
Claire满脸伤疤,她提醒大家,Nina从110大道和105大道交汇的高速立交桥上跳下,掉进一个装满旧家具开往阿卡普尔科(墨西哥南部港市)的平板货车里,数小时内都没有被发现。
她的身体又被装进乐柏美集装箱送回来,在海关滞留了一周,然后她丈夫才能把她领回去。
Claire赞同Nina的地方是她的自杀没有让狗生者的生活变得容易。
她讨厌那样。
Claire乘出租车回家。
她躺在后座上,因为她的疼痛让她坐不起来。
她请的帮佣Silvana(Adriana Barraza饰演)在给她做饭,因为Claire去之前没吃饭。
Claire听了一些语音邮件。
一封来自Annette,她叫她去找别的互助组,以帮助她梳理她的愤怒情绪。
一封来自她丈夫,他们刚离婚不久。
他想过来拿一些他剩下的东西,不过只想在她不在的时候过来。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Claire从她家里一个藏东西的地方拿出药瓶。
药快用完了。
她晚上痛得翻来覆去。
Claire走到后院,泡在泳池里,她看到一只负鼠在看她。
第二天醒来,Silvana坐在她床边。
一切准备就绪时,Claire拒绝给脸上的疤痕涂祛疤凝胶。
Silvana开车载着Claire。
Claire照样因为疼痛躺在车里。
她们来到医院,但是护士(Lucy Punch饰演)还没有拿到开方许可。
Claire说了她很多好话后拿到了强止痛药(percocet和羟考酮)。
到家后,她让Silvana早点回家,然后和家里的泳池工人Arturo做爱。
事后,她给了他一盒孩子的玩具让他给家里的小孩玩。
门外,Silvana一直在车里等她。
她从泳池工人手中抢回玩具盒,说即使Claire送给他了,玩具也还是Claire的。
Silvana回到家。
她女儿让她辞了工作,因为Claire给她工资不高还一副臭脾气。
Silvana为Claire辩护,并把玩具盒放进衣橱,跟她从其他人那里没收来的Claire送出去的玩具放在一起。
Claire在床上痛得翻滚。
她听到后院有敲门声。
她去查看时,发现是已经死了的Nina,她躺在充气筏上。
她们坐在一起聊天,Nina嘲讽她,说既然她是个无神论者为什么不自杀,然后把她按进水里。
Claire惊醒,发现是个噩梦。
第二天,Claire做水疗,对治疗师Bonnie态度恶劣,抱怨很痛。
Bonnie说她有一些针在她腿里一年多了,肯定会痛。
Bonnie提到医生说想知道为什么六个月来她情况一点改善都没有,并暗示Claire去找别人治疗。
大家都走了之后,Claire一个人在水池里。
她试图自杀,抱着重物沉进水里,但是她还是浮上来了。
Silvana开车带Claire到110大道和105大道交汇的地方——Nina跳下去的地方。
Claire问一个目睹Nina之死的纽约交通管理局的员工他看到了什么。
他说Nina在跳之前呆在那儿很久。
Claire走到事发地点,silvana在车里等,非常紧张。
Claire(原文为Nina)站了一会儿就跳了下去。
同样,这结果也是个梦。
Claire在互助组办公楼跟Annette打招呼,威胁她说要以歧视她的罪名告她的互助组,并引用了之前的一个案例(暗示Claire之前是一名律师)。
Claire又说是开玩笑的,她其实是来问Nina的地址的。
在Annette拒绝给她后,Claire告诉她关于诉讼的事可不是开玩笑的了。
Claire出现在Nina的家里,跟Nina的丈夫(Sam Worthington饰演)见了面。
她告诉他说自己以前住在这里。
Roy带她参观了家里,包括他儿子的房间。
她要离开的时候,Roy告诉她Annette已经给了他招呼,他知道她是互助组的。
药用完之后,Claire让Silvana带她去提华纳(墨西哥西北部城市)。
同样,Claire因为痛全程躺在车里。
到了以后她们来到药店,但是药师警告她们没有处方是过不了边境的。
药师卖给她一个神像,让她装药片,跟她说这样她不会被抓,因为她看起来是一个白人阔太太。
Silvana也买了一些在美国买不到的洗衣剂。
Claire叫Silvana带她去她最喜欢的餐馆吃饭,不要管多贵。
到那里的时候,Silvana碰到了两个老朋友,对她一副屈尊纡贵的态度,谴责她的丈夫工资低,女儿嫁不出去。
Claire看懂了她们的嘴脸,跟Silvana说话特意表现得自己跟Silvana是出来游玩的好朋友。
当服务员给Silvana收据时,Claire也说得好像是Silvana请了她一顿午餐。
到边卡时,巡警对躺在座椅上的Claire有所怀疑,让她们停车检查。
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后面我们会知道,没收的是洗衣剂),Claire打电话给她的丈夫(Chris Messina饰演)。
当她们到家时,他坐在门外等她们。
他提到他想确认她们是不是安全回家了,没有打电话是因为Claire从来不开机,也从不回语音信息。
他让她谢谢他,因为她依靠他在政府的职务之便得以被释放。
她没有谢谢他。
他照样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一直不走,直到她告诉了他近况。
Claire和他坐一起,告诉他自己的情况已经好了些。
然后问他可不可以呆到她睡着再离开,但是不要发生性关系。
他就这样做了。
第二天,Claire在Nina的丈夫家里等他。
她让他载她一程。
他说他得先完成一件事。
他开车的时候,她躺在车里,跟他道歉自己像个跟踪狂。
他们来到Nina的墓地,他挂了个风铃在Nina坟上。
他们来到一个潜水酒吧,谈论他对Nina的死的反应。
他说他在一个互助组里,他要对着一个互助伙伴,假装她是Nina,跟她说话。
他对着她说谢谢你毁了我的生活,毁了我的儿子。
我讨厌她,我希望她在地狱烧死,Roy说。
两人到了Claire家里,她问Roy可不可以睡在她旁边,不用发生关系,但也不至于孤单。
第二天,从Claire的衣橱上掉下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比利·乔的CD。
晚上她听着CD,低沉忧郁地跟着唱。
她打车去Roy家里,告诉他她担心他会自杀,但是他知道她只不过不想一个人而已。
Claire翻腾了Nina的药柜,里面还有尚未用过的药。
Roy很快睡着了。
而Claire因为服用了止痛药(percocet)处于兴奋状态,她预感到了Nina,Nina嬉笑地骂她荡妇,说她利用别人。
第二天,门铃吵醒了Claire和Roy。
Roy想起来是他妈妈带他儿子回家了。
男孩在厕所撞见了Claire,她正在服用更多的药。
他问她为什么脸上都是伤疤。
她叫他让自己撒完尿先。
在车里,男孩告诉Claire自己的生日马上就到了,他想要一个鲨鱼形状的风筝。
父子二人来到Nina的坟上,欣赏这只新的悬挂的风筝。
而Claire在车里等着,服用更多Nina的药。
三人去了一家餐馆,Claire看到了Nina在后面。
但是她走到她面前时,Nina消失了。
Roy出现在Claire家里,还给她被她遗漏在他家里的钱包。
Silvana接过钱包,但是Roy告诉她他要在前门等,因为他担心Claire。
Silvana请他进门。
Claire在睡觉,Roy等她。
她醒后,Roy给她看Nina留给她的自杀遗言,上面只写了“原谅我”三个字。
他告诉Claire,Silvana已经把她的事故和她儿子的死告诉他了。
后面Claire和Silvana说话时,得知Silvana已经邀请了Roy和他儿子几天后来吃午餐,到时候她会给她做拿手好菜——玉米粉蒸肉。
在水疗班,Claire为自己之前气势汹汹的态度向Bonnie道歉,并解释说她只是因为太痛了。
Bonnie鼓励她做出尝试以改善自己。
Claire接着又去了互助组活动的地方,为自己的恐吓行为向Annette道歉,并给她一大瓶伏特加以示友好。
Roy和他的儿子来到Claire家里。
男孩想去游泳,但是忘带泳衣了。
Claire说可以借用儿子的旧泳衣,然后来到儿子的房间(儿子死后第一次进去),她怎么也打不开一个用透明胶布封好的盒子。
Silvana看到了,把她领出了房间。
在后院,Roy 告诉Claire,他已经离开了互助组,下周会重新工作。
Roy说Claire看起来更精神了。
他问她她是如何做到仍住在这载满记忆的屋里的。
她没有回答,而是走进了屋里,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抓了一把药。
在他们吃玉米粉蒸肉的那顿午餐时,Roy问及墙上那个一幅画被拿掉的地方,她没有理睬这问题。
Silvana打断了他们,告诉他们前门有个男人(William H. Macy饰演)不肯走。
当Claire出门去看是谁时,她一下子崩溃了,让他在她报警之前走得越远越好。
显然就是这个人造成了车祸,杀了她儿子,酿成了她所有的痛苦。
他说他不能忍受自己,但是她一点儿也不原谅他,拼命打他。
但是她看到Roy的儿子在看时,她突然停止了。
药物开始起反应了,Claire的眼睛在灼烧。
她试图服用更多的药来止痛,结果却更糟,她吐了。
Claire醒来时她已经在医院了,床边是Silvana。
她昏迷的时候Silvana捏着念经祷告,Roy也来看她了。
Claire出现幻觉,看到Nina进了病房,手里拿着个蛋糕。
Nina提醒Claire在互助组的时候,她们被问过如果没有慢性疼痛她们的梦想是什么。
Claire说她要跟整个马德里球队做爱,但是Nina回答的是她希望亲手给儿子做个蛋糕。
当Nina把蛋糕扔出窗外并随之跳下去时,幻觉停止了。
Claire尖叫着,扯掉了输液管,要求停止用药。
在里弗赛德(加州西南部城市)一个汽车电影院看特别场后,Claire想起了她和丈夫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也是去了汽车电影院,她发现他喜欢比利·乔。
在出院后,Claire要求Silvana带她去里弗赛德。
到那里之后她们在那个汽车电影院看了场电影。
Claire没有用药痛得厉害,说她需要下车。
她穿过一个篱笆洞,看到Nina坐在铁轨上。
Claire在她旁边坐下。
Nina怂恿她自杀。
当她们都躺在铁轨上时,Nina告诉她死前最后的念头是很重要的,是所有她能带走的东西。
Claire想到了麦当劳的薯条,水宝宝防晒霜,在《胡桃夹子》里演一只老鼠。
然后她想起来自己是个好妈妈,并对自己重复说了两次。
Silvana发现了Claire在铁轨上,当她们回到停车场时,她用西班牙语一直说一直说她对Claire有多绝望,直到Claire指给她看她们的车被偷了。
Claire和Silvana打车到了一家汽车旅馆过了一晚。
Claire邀请Silvana和她一起睡,而不是睡在椅子上。
她们握着手睡着了。
Silvana给她们租来的车装货,然后回到汽车旅馆。
一个年轻的离家出走的女孩(Britt Robertson饰演)试图冲进这个多功能车里,却撞到了躺在乘客后座上的Claire。
Claire了解到这女孩来自博伊西(爱达荷州首府),正要去洛杉矶。
她们决定搭她一程。
女孩告诉她们,她要成为一名演员,她们跟她说,她最终会成为一名妓女。
Claire给女孩一百美元,让她做一个黄色糖霜蛋糕。
当她们到家时,女孩开始做蛋糕。
厨房台面上有张字条,是Claire丈夫留下的,说他属于这里。
他趁她不在过来拿东西。
她来到客厅,发现被取下的照片被重新挂上了。
那张照片里她和儿子很开心地笑。
她哭了,但是没有动那张照片,而是让它挂着,甚至打电话给丈夫感谢他的礼物。
Silvana在Claire睡着的时候叫醒了Claire,告诉她那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偷了她的钱包。
Claire不再发脾气了。
她甚至不想提出诉讼。
厨房台面上是一个手工自制蛋糕。
Claire把它和一个鲨鱼形状的风筝送到了Roy的家,作为给他儿子的生日礼物。
Claire由Silvana载着,到她儿子的墓前。
她挂了一个风铃在他墓碑上方,就像Roy给Nina挂的一样。
回到车里,Claire突然萌生一种坐起来的渴望。
她一开始打算放弃,但是影片结束时,她扳动了控制杆,椅子恢复了坐的姿势。
Claire满意地深呼一口气。
一场可怕的事故(应该是车祸,影片中没有正面表现)给克莱尔留下了满身疤痕和伤痛,但再狰狞的外伤也比不过失去挚爱的儿子所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电影前半个小时的情节是比较抓人的,会想知道这个痛苦绝望的女人到底经历了什么灾难。
但所谓的悬疑渐渐解开之后,正文差不多该开始了,拖沓的节奏和零散的情节却让人感觉继续在长久地铺垫,无甚起伏,一堆一块拼拼凑凑走到结局。
另外几个被电影渲染为焦点的东西,都不明不白,让人感到无厘头。
一是互助小组的成员Nina的自杀,以此开头,并且貌似深深地影响了克莱尔,请的也算是比较活跃的演员,但真没觉得到底有什么作用,跟她自己的痛苦有什么关系啊,只是因为自杀所以刺激了她么,难道还能比失去儿子的刺激更深么。
二是片名蛋糕的点题,有点牵强,迷迷糊糊就带过了,至今没想出来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三是貌似的男主角Nina的丈夫,更是鸡肋,在影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如简介的十分之一。
而更符合逻辑,也更让人心动和心痛的克莱尔的丈夫,爱她却被彼此的绝望推开,却一闪而过。
这样就像一张画作,大部分是一团乱麻,缺乏美感与逻辑,剩下个不起眼的角落挤着精美而动人的笔触。
这就是给我的感觉,也许正是导演和编剧想要达到的效果,那么他们成功了。
别人演绎这部作品可能无功无过,但对安妮斯顿来说就确实难能可贵了吧。
要知道她从老友记的傻大姐瑞秋出道,几乎就是喜剧路线一路走,我也曾经以为她没有意外不回头了。
但这次堪称是出人意料的转型之作,虽然没有得奖,但几个提名也是努力得到肯定的证明。
转型确实不易,只能自己投资做制片,哈哈。
安妮斯顿为此也不遗余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单从形象上就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呈现了与时尚街拍和颁奖礼大相径庭的臃肿、苍老、丑陋的一面。
但在表演上,她赢了。
这方面《时光尽头的恋人中》中Black Lively正与她背道而驰,还在美不胜收地苍白表演,尚未醒悟。
上一次被詹尼佛•安妮斯顿震撼还是她2013年的《冒牌家庭》,当几乎珠黄的脱衣女郎突然大跳钢管舞,这部爱玩爱癫的半荤喜剧才算浓香四溢,多得安妮斯顿的卖力演出,挽救了美国囧片的俗套命运。
而在《蛋糕》中,她所演绎的深陷病痛的克莱尔始终处于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焦躁中,基本上将她过往的美女/傻女形象颠覆殆尽,没有能够剑指奥斯卡,引来影迷不平。
事实上,究竟是因为安妮斯顿才令这部影片有了更多吸引人的看点,抑或是这部电影本身,已经很难判断。
本片导演丹尼尔•巴尔兹显然不想在视听语言上多下功夫,所在多见的正反打镜头预示着一种反吸引力的倾向,这部精神状态指向主角克莱尔疾患的前世今生,夹杂着在互助会的“难友”妮娜的非正常死亡,令这种教人焦虑的状态变本加厉。
在影片中,平常的正反打对话里,往往呈示出克莱尔一时一地的复杂心态,这是剧作上的用力指出,亦让与克莱尔接触的周边角色们变得丰满,从她的钟点工到妮娜的丈夫,都带着各自的复杂心态,处理着观众眼前、同时也是他们眼前的这个“疯女人”。
或许安妮斯顿的表演太过抢眼,致令其他角色发挥有限,更多时候,包括妮娜丈夫在内的角色承担的是一种映射功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来呈示克莱尔本身的复杂面目。
这亦是《蛋糕》在兴味相当平淡104分钟里所憋着的一口气。
克莱尔时常与他幻想中存在于面前的妮娜对话,试图获取妮娜的真实心态,这亦是克莱尔用以解脱自我的手段,而她的墨西哥钟点工亦在自身复杂的家庭文化背景经历中来衬托克莱尔的虚无。
这些桥段令人感到漫不经心,事实上也并未有效传达创作者希望达成的意图,更多时候,事情只是在发生,而非在陈述。
这也反映出影片整体上的力不从心,依靠安妮斯顿个人的表演来带动整部电影走向观众,确实令人感到比较吃力。
克莱尔的幻境里经常突然闪回到妮娜坠桥的画面,这些画面出现时并未能被证实是克莱尔亲眼所见,然而这些插图卡片一样的闪回镜头,打破了影片延缓的节奏,同样也显得突兀。
事实上有经验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本片的题旨是身心疗愈,而结局无非两种,愈合与无法愈合,这同时也是影片能否有效缝合观众期待与自身表意的问题,当克莱尔在结尾作出了关键性的动作,这个问题不攻自破,然而也并不能令人感到振奋。
这就如同“蛋糕”在影片中的地位一样,功能并不在于展示“蛋糕”及其承载的伤痛究竟为何,而是借由这一理想化且图腾式的物件,来传达主角伤痛的源头并指示疗愈过程的可见形态。
正如克莱尔面对现实中的众人与臆想中的妮娜一样,“蛋糕”是没有具体意义的能指,当它的指代功能消失,影片亦自动回复到一个与主角携手回归的正常态,此时回望所有淡淡来去的情节,亦如一场幻梦。
但很难说《蛋糕》中营构的桥段是行为无穷的,在影像表层上早早失去了吸引人的造梦动力,内里其实也比较苍白。
安妮斯顿在片中的形象固然因其用心表演而显得真实逼人,但另一方面,因这种投入而破坏了安妮斯顿过往的经典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明星她完成了向表演艺术家的迈进,同时进一步击破了过往形象的魅力场域。
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同时对影片表意来说是一招险棋。
所以《蛋糕》有惊喜而未够惊喜,有内容而并不丰满,它创造性地将一个痛苦的女人安置在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境中,最后的解决方式见仁见智,但绝不是最好或曰最令人动容的,通常这样的结尾(还是要大家自己去看),应该有久旱甘霖的心跳加速,然而并没有(起码笔者没有),安妮斯顿之于整部电影,实在太过抢眼,抢眼到不正常的地步,这是否矫枉过正?
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总算等到字幕,安妮斯顿演技没到爆表的程度但也OK了。安安静静看完,在这心情抑郁的日子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平静。
不知道说什么的一部片。。。安妮斯顿一贯的纠结。惊喜的是在这里看到了rene。
角色其实蛮有看点,安妮斯顿在表演上也够卖力,真是这种伤痛治愈表现得无比造作,不够精剪简练。
完全是詹妮弗安利斯顿的独戏,现在的国外文艺片总爱走精神疾病这个点,看得是有点腻了,总是神神叨叨的主角,看得我总爱走神
卖惨式演技没有明显效果
真不知道要表达嘛
安妮斯顿的确没有演出深度,但真的不错。配角很出彩呦,心理咨询师(绝望主妇)和肇事者(无耻之徒),两个演员是夫妻呦。
a sad and slow story,但是完整,合理,安妮斯顿表演给这部电影增分不少
Aniston is not that young.
没什么痛点,而且旁边坐了一位妇女,浑身散发一股恶臭,所以整个电影我如坐针毡,结束后有种解放了的感觉,对不起珍妮花我还是很稀饭你的。20150617@SIFF国泰电影院
你看,生活里没有坏人,也过得艰苦.安妮斯顿太拉低分数了.
呵呵
谁写的简介。有你这么逗人玩的么。片子很棒。
片尾曲比女主角翻新得惊艳。。。剧本的events选的真是让人纳闷。。。
2015.06.16 SIFF 角色直爽到几乎可以产生快感,以及要从某种情绪走出来实在是不易。非常喜欢看的部分是和大妈互动的部分,以及装看老房子被揭穿的部分,太生活。
呵呵
文后点题
真心好的电影。剧情其实很简单,创伤恢复,但节奏和叙事手法都很棒,安妮斯顿演的真好,以前觉得她只适合演美女,轻喜剧,《老友记》的印象和影子都太重了,这部电影简直颠覆。最后从车子中坐了起来影片结束,看影评都没有写关于这个动作的,应该是儿子在车祸中丧生之后,她一直不能忍受开车时的视角吧
安妮斯顿的外婊内软的表演挺拼的,角色表现出来如同一块精致而柔软的蛋糕,可惜故事太平淡无感。
被简介欺骗 以为是悬疑片的我浪费了一个好下午 结果就是从创伤中恢复的平淡故事 Jennifer的表演也肯定是进不了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