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道理:1、再牛逼的黑客在现实当中也会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弱鸡!
但是也丝毫不影响人家发财泡妞骗人。
2、接触一个圈子有的时候需要技术,有的时候需要一个场合,比如大家都被罚公益劳动!
3、做黑客也是需要一个团队的,这个比较像CTF,每增加一个人就增加了一个平方的力量。
4、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专业黑客工具展示的,我没有仔细看,停电考试那段,应该是用的namp扫描的端口,不像国产剧,直接打开一个cmd输入账号密码就成功入侵了。
5、要当超级英雄,首先看看父母是否健在,如果父母健在的,大概率你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
6、社会工程学没这么好用,你真当你是奥斯卡影帝啊!
你真当欧洲刑警组织警察都是圣母程心婊!
社会工程学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7、利他林还是少吃点吧!
那玩意有耐药性,越吃效果越差!
8、当黑客第一步就是学一门语言起步,人生苦短,我学python,当然如果你考虑赚钱,在中国条件还是比较便利的,建议学易语言,从事网络犯罪必学语言,学会语言奉送的几个官方犯罪论坛方便交流,当然没那么高大上,就是一群做外挂的。
9、以前我有个哥们,平时爱好喜欢登暗网交流各种经验,现在坟头草都已经两丈高了。
10、我认识的黑客都很穷,如果你选择从事网络安全行业,你这辈子大概率从事以下几个职业,网络安全公司渗透工程师,黑客培训,甲方以及管饭,每年都有强国杯,拿到前几位flag可以免试公务员。
11、kali学的好,局子进的早。
sqlmap从入门到入狱。
12、当黑客拿站写病毒会上瘾的。
13、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因为我能!
这部电影确实值得回味,也就是说你看一遍,是不能完全理解导演的意图的。
大概的剧情很多影评都写了,我这里不在赘述,只是看到很多人说最后剧情反转,针对这个我想说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主角的确是有精神分裂症的,这也是我不支持说结尾剧情反转的原因,主要证据我说三点吧1电影的52分58秒到59秒之间,是本杰明看到麦克斯和绯闻女友在热吻,大概有0.1秒的时间,一个闪现的镜头(空格键快被我按坏了有木有)是本杰明自己在和女友热吻,看电影细心的观众一定想到了,这个手法在《搏击俱乐部》里面多次用到,也就是在皮特的角色没有出场的时候,皮特本人以很怪异的站姿在镜头中多次闪现,以至于不认真看根本看不到,可以说不用读帧根本看不到,同样的手法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其实是主角本杰明在热吻。
2电影1小时三十秒,女主来找本杰明,而本杰明以为她是来找麦克斯 ,而女主对此却是一头雾水,正印证了前天晚上和女主热吻的正是本杰明本人。
3电影37分四十五秒,马克斯打电话给收音机的精彩节目,回答问题,他回答之前自报姓名确实本杰明,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只是马克斯故意为之,但是,以他的性格这种事情肯定不会让别人抢功,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个节目最后是要兑现奖金的,男主只能用自己的真名,马克斯是不存在的。
4电影52分,男主出完药,面对镜子,竟然是看到自己的后背,这个和电影最后医生墙上的画交相呼应。
电影我也只是看了一遍,其他疑点我稍微解答一下最后男主又分裂出一个人格,那就是他女友,在他在1小时三十秒的时候赶走女友以后,女友下次出现是在他很无助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他的家中,也说明这个女友是幻想出来的,不然一个不肯跟他在豪车上接吻的女生怎么会最后跟着他乘船出海,就此隐姓埋名。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男主已经和分裂的人格形成一种共存的生态,相互之间是互助而非对立,在1小时36分27秒,胖子说你是我们的一员的时候就是很好的印证。
所以,他的多重人格一起想出了这个办法,就是故意引导女警察发现他是一个人格分裂者,而只能通过让他去黑系统免受起诉,这是一个不同于《致命id》最大的地方,致命id的人格是相互斗争的,而这个是互助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港剧《心战》,大概是郑少秋为了揣摩陈豪的想法,不知不觉人格分裂出一个陈豪的人格,而且很快被陈豪这个人格全部占据,此时,如果医生问他你是谁,他说我是陈豪,那医生就会发现他的病情,但是这个人格升级了,他明确知道自己是一个借了郑少秋躯壳的人格,所以在医生问他你是谁的时候,他会说我是郑少秋,其实他确实是郑少秋,但是他自己却认为自己在撒谎,为了骗过医生。
这个就和本部电影很类似,就是分裂人格反过来影响主身,主身并没有要抛弃分裂人格的想法,他们已经形成一个真正的team。
其实致命id也是在医生的药物引导下,不同人格才出来斗争的。
先写这么多吧,大家有问题可以交流一下,第一次写影评,文笔不好,多多见谅!
警告:全剧透这是一部从题材来讲值得鼓励的,可惜智商被编剧拉低了的电影1方糖的作用一颗糖掉到咖啡里,女检查官和男主的谈话开始了。
方糖在本片开头描述男主性格时出场过,但主要作用是最后十分钟的揭谜。
意思是,糖一直都是四颗,你以为只剩下一颗了而已。
所以谜底是人一直有四个,你以为想清楚了就只看到一个了。
其实非要用魔术梗来解释的话不如用更好看经典的Berglas Effect。
给观众的印象深刻而且更切合主题——参与者以为是自己一步步找出了想要的东西,谁知道一开始就被设计了想法。
2 女检察官的想法在一部反复提social engineering的,其实没任何感情戏和生活戏的电影里。
一开头就交代女检查官不孕孤独,中间再交代她有升职压力,看不出她会被如何利用还挺难的。
于是主角一边从孤独无子的突破口扮可怜打动她,一边认为最后不会揭穿是因为她要顺利升职。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为什么揭穿你多人格的时候不会看你可怜,放你修改纪录的时候不担心升职?
混到欧洲刑警组织高位的人,决心放跑一个自己手上大案的网络罪犯,因为他最后说抱歉偷了你的资料。
p.s. 说到感情戏,“男主如何有了个女朋友”才是本剧核心谜题。
身为女人,要告诉我他们间的感情发展自然的话,我过去肯定date在另一个次元。
3Social Engineering.看起来是全片主题的东西出现了几次:拿空盒骗两个甜甜圈,旁若无人地走入极端组织会场,垃圾堆里翻出张贺卡发钓鱼邮件,装迷路学生进刑警组织食堂,最后复杂的女人心理。
说真的,编剧没空看此行科普大师Mitnick的书(Deception, Intrusion, Ghost三本中任意一本,主要是第一本art of deception),找部有骗人剧情的韩剧清醒一下也是好的。
女人上面已经提过了。
先不说多大运气顺手捡个访客证,食堂为什么当晚没清洁,门卫不核实一下资料,就算他信了有没有权限夜间带人进去都是问题。
你这样真的伤了很多恐怖组织的心。
所有桥段里只有通过社交关系发钓鱼邮件属于社会工程,入门款的。
再ps一下,拍此片的时候已经2014年了,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
一个敏感机关的人有多大可能因为邮件里小猫图片(先不说发件人过去有没有干过这种事)而去点一个外链?
导演你是不是忘了Facebook的@功能?
明明开头就出现过一个社交网站的啊4钓鱼&Who am I本片上映后不久就被抄袭了,对象是可怜的韩国核电站。
通过社会工程(上帝保佑他们不是在垃圾堆里捡个卡片就猜人际关系的)—>钓鱼邮件—>MBR-wiping手法。
最后在屏幕上留下了 who am i 的课后问题。
他们应该再凑齐where am I from , where am I heading的答案,然后去攻击同福客栈,肯定能闯过吕秀才那关。
顺带一提MBR-wiping的方式还被用在了之前对索尼影业的攻击里,索尼影业是该片主要发行商之一。
以上事实是真的,逻辑是笑话。
5艺术的暗网这一段真的是在表扬。
艺术化介绍暗网方面做得很不错。
包括不同类型的人物脸谱——主要是小人物主角帮,权威M,俄罗斯黑手党和白脸警察。
警察的面部形象很有意思,看起来应该是作为交易者而不是正义一方出现的。
用具体东西比喻的各派关系,大哥给小屁孩的礼物,反叛者的献宝等。
还有形象化的操作过程,非常精彩的马中马设计以及马中马被摔碎的对应片段,还有留下ip的锤子以及最后锤子反被锤子误的杀招。
那一招真是很漂亮。
实际上把这些艺术化的片段深入扩展,拍个港产警匪剧一样的黑客交锋片会好看得多。
6 反转在结尾实现两次反转是个比较有趣的手法,但是近几年已经很常见了。
主要问题在于,最后的诡计完全没有支撑全片的力度。
看着主角解释完一切,也只有个“是这样啊”的想法而已,连感叹号都没法加上去。
真的要玩佳作致敬的话,本片其实有个搏击完全不具备的特性——现实生活和网络身份完全割裂,而暗网人物又不必和真实人物一一对应。
比如可以玩的有:男n(n∈ {2,3,4})由于M的身份被人盯上,于是培养出C小队转移焦点然后抽身消失。
或者K(F队被杀内奸)同时是M,长期以来作为boss和检方交易换发展。
男主作为变态粉一直有怀疑,于是故意接近男二取得信任并一步步诱导小队进入德安局(话说这才叫社工吧),在偷的情报里证实猜想于是出卖K并直接取代了M在暗网的身份。。。
总而言之,满地都是可能性,编剧却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方糖。
方糖是不够的---注:此篇影评是看完后顺手敲出来的。
本来想改得充实点可惜没有足够兴趣。
另外实在懒得删楼下某位只能提自以为是这种话的什么了~~comments worth responding to are those with THOUGHTS
看了这部电影和一些影评后,我个人还是偏向于男主是团伙作案。
其实在我看来,不需要纠结之前男主和女警讲的那些故事里存在什么BUG之类的问题,男主讲的故事就是真真假假,套用《最佳出价》里的台词 ”所有的赝品背后,都藏有其真实的一面" ,男主把真实和虚假混在一起告诉女警就是让女警觉得很真实因为里面有漏洞不是天衣无缝的才是最真实的,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其中还有另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女警发现里面的漏洞,女警为了攻破这些漏洞就会去求证,然后由女警自己来证明男主有精神分裂,这样才能让女警从心里认为男主真的有精神分裂,才会有之前的那些漏洞这样男主的故事就更加的真实可信了,还有就是前面男主提到女警无法生育很重要,因为无法做母亲女警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展现出强烈的母爱,这是盲目的,在看到男主因为疾病无法得到证人保护时那悲痛、无助的时候,母爱爆发了,这才有了后面女警让男主黑入证人保护计划篡改信息的一幕,这可能就是体现了马克斯一直挂在嘴边的社交工程学,男主在与马克斯组队的时候学会的新技能。
在我看来男主一开始讲的应该都是真的一直到想用双重木马找到MRX为来证明自己没有杀死无间道为止,这里就有人提出了第一个BUG男主女朋友和马克斯接吻出现闪了下男主的镜头,我觉得从这个BUG开始后面大部分都是假的了,男主说看到她女朋友在和马克斯接吻和后来将她轰走都是为了后面女警去向她女朋友求证时打的掩护,就是为了误导女警那个女朋友可能是他幻想出来的,他们根本没有交集这样才能保全女友,而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背影其实只是导演的一个误导为了和精神病医生背后的画呼应,第二个BUG可能就是男主为什么能这么简单进入欧洲刑警组织,在我看来压根就没有这件事是男主编出来的,因为我觉得他们一开始想了各种办法都进不去这应该是真的,但男主讲的能这样子混进去其实是给了女警一个漏洞,在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男主最后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吗,这里的剧情应该是真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方法会不会男主一伙人想出来的呢,因为无法进入欧洲刑警组织他们就想到了让MRX自投罗网的方法呢,这里就可以解释后来男主独自一人想通过双重木马找到MRX没有成功,MRX用这样的方法找到了男主还军造成团队其他人的死亡之后男主为什么没有直接用同样的方法还击而是跑去找警察呢,因为这是要给女警的一个漏洞的同时也间接说明了他们的方法是可行的,让女警能更加的相信他们能找出MRX,这样女警才会积极的帮助他,因为女警因为MRX不但浪费了3年时间还被停职了,这也为最后女警觉得没有帮到男主而内疚和母爱的爆发做铺垫。
男主一伙人破釜沉舟的烧房子是给女警的又一个漏洞,将二战子弹壳交给女警也是个漏洞,因为这些都是为了让女警去证实他患有精神分裂。
接着是其他BUG男主女朋友被他轰走之后为什么又来安慰他这应该是真的,因为他女朋友知道了男主无意间听到她说如果能拿到考试题目就能通过的话,男主就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她最后反被抓住还干了50个小时的志愿者,让女的很感动因为她其实早就能通过考试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而已,后来男主问她要不要一起走时,他女朋友答应了才有了前面他为女朋友打掩护这个事情。
其实前面的剧情导演也利用了男主的方法,我们看着可能全是男主讲的故事,但里面有很多剧情都不是男主讲的故事而是导演给我们提供的虚假信息,可是看上去又好像很符合剧情走向,殊不知我们也变成了女警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正真的结尾导演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们一起商量对策怎么骗女警这些才是真的,是他们知道无法进入欧洲刑警组织并通过双重木马来找到MRX之后一起想出的对策,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能进入欧洲刑警组织或是用其他方法找出MRX交给警方,警方也可能无法相信他们或是MRX真的被抓住了,但因为他们之前犯得罪警方也可能不会放过他们,因为这只能证明他们没有杀人但无法做到像结局那些继续隐藏下去。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男主说女警已经核实过了,其实女警核实的是假的信息,这对男主来说是小菜一碟,真实的情况我觉得应该是他们已经是属于不存在的人了,就像大胡子说的没有名字。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就像电影里最后男主说的“每个人只会看见他愿意看见的”,可能你只看到了你愿意看到的结局。
悬疑题材一直是我的最爱。
今天说说这部黑客题材的悬疑电影——《我是谁》。
电影以男主角本杰明回忆的方式展开。
其实从整部电影来说,这是高潮部分。
虽然一开始看起来平淡无奇,男主角对着女警官在回忆自己不幸的家庭,悲惨的遭遇,失败的人生,前十几分钟,甚至会让人想放弃。
家庭不幸,导致他自卑,懦弱,有喜欢的人却不敢表白,然后沉溺在网络,在现实社会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实际上这些也是女警官汉娜不想听的,只是汉娜并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已经开始被眼前这个他认为的失败者,即使作为黑客,也没有什么太大威胁的黑客入侵了。
电影的名字说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在本杰明讲述的前几个CLAY小试牛刀的黑客攻击里,最终得手,都是因为先突破了人,才成功的。
比如发起钓鱼链接,基于德国情报中心工作人员对于朋友的不设防,比如骗取糕点店的蛋糕,是突破了员工的息事宁人,比如进入欧洲警察办公区是突破了安保人员的同情等等。
因为人身上有很多弱点,或者说这是人性的弱点。
虽然我们把对朋友的信任,同情这些称之为人性的弱点似乎并不恰当,但是对于无所不用其极的黑客来说,这些就是屡屡得手的东西。
而在本杰明进行这些无关紧要的讲述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突破警官汉娜的弱点,汉娜已经被停职,他急于要证明自己,要抓住那个他一直认定的BOSS——MRX,她此刻最关心的就是这些,所以她把自己的弱点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了本杰明这个社会工程学的高手。
成功的突破了汉娜的第一个弱点之后,本杰明发起攻势,继续对汉娜发起攻击,利用了汉娜的第二个弱点,就是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和自己母亲年纪相仿的女人,却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的弱点,那就是母性的泛滥。
所以本杰明在讲述的过程中,突然提到了这些,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编剧为何加上这样一段对话。
直到第二次看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这是黑客的第二次入侵。
此时的汉娜已经被这个故事吸引,她从一开始的不太关心,甚至打断本杰明的回忆到再也没有打断过,而是静静的聆听,到被本杰明道出心事,心里防线再一次被突破,本杰明说感觉到了汉娜的孤独。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容易得到的结论。
单身,未婚,无儿无女,人到中年,怎么可能没有孤独之感?
尤其是一个女性。
可以说,这部电影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基本就要与开头衔接到一起了。
也就是我说的,高潮真正的来了。
黑客突破了计算机主机并不是结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需要植入一个程序进去。
汉娜曾经的男朋友认为本杰明的话漏洞百出,不可以相信。
其实,本杰明的描述里,确实如此。
有许多细节,只要稍加验证就可以否定。
甚至于有些不需要亲自去验证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而为什么汉娜却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
因为,本杰明植入的木马程序已经开始运行。
就像被黑客入侵的电脑已经开始失灵。
离开工作单位的汉娜选择了去追查“真想”。
而这个追查“真想”却恰恰是这个木马的关键一环。
如果没有继续的追查,本杰明前几个木马就全部白植入了,因为木马放在那里,不去动它,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而本杰明这样的顶级黑客高手自然明白。
直到汉娜查到了本杰明所说的烧毁了的秘密基地,也就是他奶奶的房子,这件事是假的。
进去之后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别人带走的纪念品都躺在本杰明的住处,也就是说这些事是别人做的也是假的,找到了本杰明的暗恋对象,得到了他所谓的和暗恋的女生发生的种种也是假的,到医生那里了解到他妈妈的多重人格的时候,才理所应当的认定,本杰明只是患有一种遗传的精神病。
而这一切,都是本杰明的木马。
本杰明想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因为汉娜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
这是本杰明没有植入木马而发现的一个漏洞,那就是汉娜的自负。
电影结尾的时候有一句台词我觉得值得玩味,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有个人说:不要让她有被操纵的感觉。
像汉娜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网络犯罪首席调查员,常年和各种黑客打交到,侦查反侦查的能力都很强,一旦本杰明的木马过于强烈,一下子就会被汉娜的杀毒软件给灭掉。
所以这件事需要恰到好处的拿捏住分寸。
根据本杰明零散的回忆,根据她自己的“侦查”,此时,汉娜觉得已经掌控住了局面——本杰明是一个原生家庭不幸,导致了性格的缺陷,又遗传了母亲的精神病而产生了分裂人格。
面对这样一个人,一个应该和自己儿子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一个社会低层的失败者,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的病人,汉娜的母爱,同情之心瞬间爆发,这也是本杰明所有的木马一起奏效的时刻,也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
前面那么多的讲述,那么多的铺垫,实际上,都是为了此刻,本杰明怎样在一个死局里,逃脱升天。
直到本杰明进入了欧洲警察的系统,植入了证人保护计划程序的时候,意味着自己已经完成逃脱升天的那一刻,汉娜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被攻破。
而最终,本杰明的一句:所有的戏法知道真相以后,都会很失望的。
彻底点醒了这个梦中人,只是此时的汉娜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人从眼前溜走。
黑客题材的电影并不少,但是这部仍然推荐给大家看,主要是这部电影有别以往黑客题材电影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拿出些普通人看着觉得很牛逼的木马程序作为卖点,而是将黑客这个存在于虚拟网络的事件与现实生活拉在一个水平线上。
什么样的系统不能突破?
没有。
最难入侵的系统是什么?
其实不是多么高级的防火墙,而是人性的弱点,包括我们的需求,愿望,自信,自负,以及操纵欲,控制欲,同情心,甚至是善良。
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是这样,又有什么系统是不能被突破的呢?
或许电影中间骗披萨的时候,无意间的台词给了我们答案:人的脸皮足够厚,世界就在你的脚下。
大部分人只看到双重反转,以为男主和几个朋友还有妹子共同离开了,然而你们只看到了你们自己想看到的结果…超长文预警!!
多图流量预警!!
剧透预警!!
因为豆瓣编辑不太舒服,后来更改的版本我放在了知乎上(主要是多了一些细节图,比如”凤尾鱼先生”的对话部分我添加到了四张图片),想看完全版的可以移步这里↓https://www.zhihu.com/answer/1091114708↑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多图详细讲解剧情中的各种细节截图(稍微有点偷懒,不过关键的都截了)第二部分,我用文字描述了检察官思维的两次反转(包括最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迷之微笑)——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导演直接演示的第一次反转本片结尾其实非常像《非常嫌疑犯》,但真相隐藏在细节之中,完全不像非常嫌疑犯那样直白的告诉了你……有没有觉得有好多不合理的地方?
有没有觉得有很多BUG?
有没有觉得第二个反转僵硬无力?
有没有觉得”凤尾鱼先生能帮我们偷考卷”不合理?
MAX地铁忽然找到本杰明不合理?
有没有注意到MAX亲吻玛丽的时候闪过的镜头?
镜子里的两个背影?
有没有觉得MAX在下水道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力量把手扎个对穿不太合理?
有没有觉得,MAX,纹身老哥,保守派保罗胖子,几个人极度”脸谱化”,没有家庭没有背景没有住处,几乎不和男主以外的人说话,只有MAX说过话,而且MAX说话的时候本杰明又变成了小透明,几个抠脚大汉全程围着男主转好奇怪?
容我一一解答给你在此之前,我先说2个推论,大家可以在后文中逐一看到推导的理由。
第一,我们看到的“过去画面”,其实全部都是“本杰明脑海里的内容”,而不是“根据本杰明的叙述还原的检察官思想”;而检察官听到的内容是本杰明根据画面陈述出来的。
(后面还有一段画面没有陈述给检察官听);第二,多重人格具有四个特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脸谱化明显”“交互性唯一”;下面让我们开始分析先说结论——男主确实有多重人格而且片头的一串急速闪回画面其实已经告诉你了……
刺激不老弟?
我有点怕啊老弟
别慌老弟看我MAX的
美好的玛丽
被卷在线团里面的男主咱们从第一个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开始说起。
男主本杰明送披萨去到大学教室,在进去之前,我们看到女主玛丽和同学们在为期末考试复习。
这时候玛丽的同学问她,”你怎么还不复习?
难道你把考试答案偷出来了?
”玛丽回答说”我拜托了超人(去偷答案),但是他说自己没时间。
”↑注意这句话这个时候男主走进了教室,送披萨给玛丽。
玛丽十分奇怪的说了一句话,”也许凤尾鱼先生收了这一百块,就可以帮我们弄来学校的考卷呢?
”
向披萨快递员请求试题??
男主内心对自己说的话后一句话是男主对自己超级英雄身份的认可,自己向自己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听”到了女主的请求——因为自己是超级英雄,时常听到别人的求助——女主请求的”超人”,在漫画里时常飞上高空,用超能力听人们求助的声音。
实际女主上并没有请求,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幻想——谁会向一个披萨快递员请求黑出试题呢?
谁又会知道他黑客的能力呢?
这也正是男主的主人格,想要成为超级英雄的男主本杰明
超级英雄就是我!!!
也许真的一切是从女主开始——没准就是从女主的刺激开始让男主精神分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男主今晚不但幻听了,而且还脑补了未来和女主几十年的美好生活……这是我们第一次见证男主的思维不正常。
孩子都有了!!
而后,在学校黑数据库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男主的习惯,黑客会带走纪念品
第一个纪念品然后,进行公益劳动的时候,男主吃了利他林,于是MAX出现了,这符合神经科医生的解释
利他林MAX是男主人格的另一面,善于攻略人心的外向型人格,他带着主人格,用捡垃圾的时候拿到的party入场券去了聚会。
聚会地点的二楼,有没有觉得两位配角出场的时候极其突兀?
如果这两个人是早有计划在这里等待MAX,那么他们在这里等待MAX做什么呢?
他们实际上什么都没做就跑掉了啊?
(这也正是男刑警提到的不合理处之一)
前一秒只有两个人格的房间,忽然冒出来了另外两个人
斯蒂芬和保罗出场极其突兀因为这是他另外两个人格,人格的出现显然不需要铺垫。
注意看,所有人格在这里都会开始出现共同特征:1.召之即来,需要的时候瞬间出现2.挥之即去,不需要的时候立刻离开3.极度脸谱化,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而没有独立的背景,家庭,住处,没有任何其他信息4.交互唯一性,任何人格和男主同时出现时,永远只有一个人格与其他人进行主动交互,其他人也不会同时与两个人格发生对话这是本片中潜在的人格法则(毕竟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人格控制身体,毕竟人格没有其他背景全程围着男主转)在这PARTY里,男主终于展示了自己的力量,然而警察来了,他不得不匆匆逃走下一次人格出现是在地铁上,当时我老婆一直问他们怎么找到男主的?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答案,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找到男主
再次出现一根无形的绳索这样的提示然后他们混入了政党聚会,这时候纹身人格出示了伪造证件,男主站在后面,甚至没有看到证件,就知道证件的制作过程,这是不合理的……但他们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人格,这就说的通了
伪造证件逃跑的时候,钥匙奇怪的出现在男主身上。
钥匙在男主身上因为这个时候,真实的情况是,几个人格在大脑里吵来吵去,慌得一批,然后主人格控制着身体23333值得注意的是,两次拿主意做决定,真正决定方向的,一直是我们的男主——取名字,和决定袭击目标
取名字
决定目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MAX会说出本杰明的名字,因为他就是本杰明,而主人格太内向,不肯打这个电话,实际的签收人只能是现实中存在的“本杰明“””
电话名字MAX的嘴里还说出了男主的梦想,超级英雄,其实这是几个人格共同的梦想
男主的梦想袭击BND的时候,有人会说他不能同时出现在几个地方,但实际上他可以通过定时断电和录音的方式实现人格的交互,甚至这一段可能并不是这么进行的——毕竟这是男主的叙述,谁知道真实情况呢?
(全片中真正留下的唯一照片就是男主后来被MRX拍下的那张,其他几个人格都没有正面照出现)BND结束以后,他们在狂欢的时候,男主吃了利他林,导致了多重人格出现,而且是背后视角(和神经科大夫的照片一样,是两个后脑勺,暗示这个时候其实男主人格处于客体,在背后看着主导人格做事)
吃利他林
神经受到影响
主人格在背后看自己,其实现在是MAX主导于是他看到了MAX亲吻女主的一幕
撕心裂肺啊!!!
老子被绿了啊啊啊啊!!!!
才怪!!
其实是你自己亲的啊兄弟!!
其实是你自己亲的啊!!
只是换了人格啊!!
此处是导演第一次明确的提示给观众,本杰明就是MAX同时也明确了,观众看到的内容,是基于本杰明的思想,本杰明想象出什么样子,我们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的“过去画面”,其实全部都是“本杰明脑海里的内容”,而不是“根据本杰明的叙述还原的检察官思想”这一点十分重要!
一定记住!
后面会是很关键的推断论据!
继续……然而最后本杰明还是吃醋了,然后坏事了交出了机密内容,被MRX耍了然后本杰明与MAX内讧,MAX揍了本杰明(这是他脑海的认知,实际上是他自己揍了自己)。
女主玛丽这时候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按照“MAX是一个真正的人”来看,会有巨大的矛盾1.女主和本杰明不熟2.女主和MAX亲了3.女主不知道MAX住在本杰明这里这就有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为什么女主会来男主这里?
她和男主不熟,找男主是没道理的,她又不知道MAX住在这里,也没有理由来找MAX所以事情的真相就是,“MAX是本杰明的人格”,“亲吻女主的人是本杰明”!
事实的确如此,女主来找的是男主,男主“亲了一半跑了”,而且女主完全不知道什么MAX
内讧结束,女主来找
其实找的是,接吻一半忽然跑路的男主男主以为找的是MAX,换来女主问号脸,毕竟女主和男主就这么两次交集,她根本不知道男主多重人格
MAX?
MAX是谁???
关门,再见,再也不见!
这一别就是永别了……下一次行动,四个人格在图书馆联络MRX,然后被警察找了过来。
四个人”分头跑”,三个跑走成功,只有男主跑不了,不觉得奇怪吗?
因为只有一个本体啊兄弟!
三个人都没有带面具,直接就躲过警察的封锁线出现在楼下!
而只有本杰明带面具……因为导演在暗示你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啊!
其他人格人都是人格,是挥之即去的!
仔细想想,上次PARTY之后,分头跑,也是三个人格瞬间消失,只有男主和女主说了话啊!
每次都一样,三个人格都是立刻消失的!
分头跑……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再之后,几个人然后来到了荷兰海牙MAX手被钉子贯穿伤……有没有觉得奇怪,摸摸下水道怎么会被直接刺个对穿?
别说你了,里面的警察也说”这故事好多不合理的地方”,估计这里也是其中之一
漏洞百出
贯穿伤啊!
实际上这道伤……根本不是在下水道搞的啊!
不然你破伤风跑不了好吗!
(后面我详细解答这个钉子和四颗糖果的魔术)然后一段入侵海牙总部,都是男主一个人搞的,奇不奇怪这段时间三人组在哪?
为什么不来找失踪的男主?
答案是,在他脑子里睡觉,所以不找,睡的正香呢!
这正是人格脸谱化的特征,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不需要的时候挥之即去,并且没有任何负担然后1:17分的时候,出现了奇怪的镜头,女主忽然出现,有没有觉得突兀和奇怪??
我出现了!
我还亲你了!
本来和男主只见过四次(PARTY,跑车拒绝接吻,迪斯科厅嗑药接吻,摔门再见)的女主突然好主动?
而且这是在哪里?
完全没有前后文啊!?
答案很简单啊……因为男主计划即将达成,所以……这是他的脑海里,他的第五人格出现了……女主人格!
而这个地方,是男主想象中的地方!
还记得前文我说的吗?
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男主脑海中想象的画面,而非检察官想象的画面!
毕竟这段故事根本没有说给检察官听!
而女主的突然出现,正是召之即来的特征表现!
不需要前后文铺垫,不需要时间地点就会突然出现!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我们会发现这个玛丽的异常之处——”对本杰明理想化关心照顾,和火热的爱情”,”与其他三人一样,需要的时候忽然登场,不需要的时候快速消失”,”除了男主不与其他人互动”(其实根本没在其他人面前出现过)这说明现在出现的玛丽,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他心中理想化的那个,得不到的,自己制造出来的玛丽人格(很可能是在酒吧外被人打的时候制造出来的)
因为我马上就要自由啦!!!
你作为我的人格可以去任何地方!
我还可以分裂女主人格。
我!
可以成为任何人!!!
这样就算只有老子自己,我也能过的很开心!
然后男主计划达成,帮助检察官搞定了friends和MRX这时候女检察官开始完善整个证据链,验证男主的供词记得片头检察官打断男主以前,男主都说了什么吗?
这几个证据即将一一入场首先,检察官发现奶奶的房子没有被烧,看到了墙上的超级英雄海报(其实还有搏击俱乐部的海报)检察官发现了纪念品
三个纪念品来源分别是,男主校园偷考题带走的猴子,夜PARTY被MAX拿走的国际象棋,入侵情报中心斯蒂芬带走的螺贝。
猴子
国际象棋
纹身男斯蒂芬带走螺贝可以看出,习惯带战利品其实是男主的特征习惯……总不会是MAX和斯蒂芬也有同样的习惯?
而且战利品和男主放在一起?
然后检察官发现了利他林
利他林
男主开头刻意提到利他林然后问了女主和男主的关系
我才不喜欢搭理他然而玛丽的回答十分扎心,否定了本杰明的证词又找到了子弹壳的来源
曾祖父的遗物
没了……然后又找了精神病专家,确认本杰明有可能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可以被利他林激活
终于得出了她想要的结论,英明的我已经判断出了真相!!
手上受伤的不是你!
开车的不是你!
所有的都是你的人格!
你开房的时候就一个人!
真相只有一个!!
那就是,本杰明只有一个人!!
至此,女检察官胜券在握,以为自己查明了真相,至于其他BUG,已经无需在意,毕竟这是一个精神病人编造的故事,有点漏洞是正常的!
女检察官得到了她希望的结果,一,自我认同,高冷如她果然比精神病犯罪分子更高明二,社会认同,搞定跨国大案,抓获FRIENDS和MRX,重回事业巅峰然而,她没有孩子,被人说没有人情味,答应本杰明的证人保护计划又要流产,恻隐之心和愧疚之心下,决定帮助本杰明修改自己的档案……这正在本杰明的计划之中!!
他趁机删除了自己的一切信息,从此以后世界上没有本杰明了!
这才是他真正的计划!!
真正的计划
即将攻陷的系统就是你的内心!
一切尘安落定……女检察官最后放走本杰明的时候,问了他魔术的秘密——嘿嘿嘿,我手里藏了三个!
——而人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这句话说给女检察官风险很大?
容易被她识破自己的计划?
真相是,他是故意说出来给她听的,故意表演”一个藏三个”的,这样才能让她”识破”自己的”计划”,才能达到下一重欺骗的目的!
一个藏三个
我故意告诉给你然后……小丑出现了… 这个人如果是CLAY,是十分不符合逻辑的。
一方面容易被检察官发现,另一方面,这个小丑没有任何价值,除了增加暴露的风险以外,没有更好的作用,总不会是杀了检察官吧?
他们甚至不能确定检察官会把车停在哪里放掉本杰明!
怕不怕!
所以,其实,他一直是多重人格——本来要下车,被喊住了,一激动就跑出来一个帮忙的人格在背后指点,帮他和女检察官交流……估计男主也是一头大汗啊!
男主顺利离开,这时候女检察官意识到不对劲了,诡异的音乐响起,女检察官拿着四块糖觉得有点不对,但是男主已经走了……
微笑
笑容渐渐消失
这小子人呢!?
笑容渐渐消失……一块糖后面藏着三块糖?
这小子后面莫不是真的有三个人?
我是不是上当了?
然后开始轮船翻转,这段咱们最后说,先说倒叙的内容
保罗说,你是我们的一员
他们试图黑的系统,是女检察官内心的系统
社会工程学黑客技术
女主玛丽是法学学生帮忙有没有觉得不对劲?
其实,这个玛丽是男主的下一个人格……刚刚亲了男主的那个玛丽人格就是在这里开始帮忙计划的……然后男主给自己手上打了个洞……警察觉得不合理的”下水道怎么会搞出贯穿伤”,原来是他自己搞的……他只要说是max受了伤,再反复展示自己的伤口,很容易就会让女检察官觉得max也许是他的人格了,这也是最直接的引诱(他反复用方糖戏法把检察官的目光引诱到他的伤口处)后来的镜头里,女检察官在记者听证会上忽然露出了迷之微笑,为什么呢?
记住时间顺序:男主坦白——检察官揭穿男主多重人格——恻隐之心让男主消除档案——车子里询问魔术秘密放走男主,并感觉那里不对劲——记者听证会上露出迷之微笑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想通了之前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这地方我一会讲!
着急的直接翻到最后!
毫无笑容
新闻发布会一开始低头沉思
露出迷之微笑!
结局是什么呢?
男主一个人走了,删除了信息,还误导了警察(警察最后一刻根据方糖戏法,以为他身边真的有三个抠脚大汉,但是凭借这种四人同行的特征是永远抓不到男主的,毕竟男主就一个人!
)
一个人
就我自己!
注意,男主一个人在船上
玛丽人格出现了召之即来的特征然后下一刻,女主出现召之即来特征,抛家舍业决定和他远走高飞……真人肯定不行,毕竟有身份,有家庭,有各种牵扯,怎么会忽然就和男主决定私奔?
毕竟两人才见了几次面!
人格就没问题了!!
MAX召之即来MAX也出现了召之即来特征,可算可以透口气了!
纹身男召之即来 斯蒂芬大哥也来了!
保罗召之即来最后出场的是胖子保罗然后大家问他取了什么名字
回答的不是本杰明,而是保罗……可是没道理只有保罗知道名字叫什么,而其他人却不知道啊……?
男主也没说话……显然,十有八九取名的时候是保罗人格在主导!!
保罗给出了回答
我是谁,点题然后男主自问,我是谁呢?
——毕竟这么多人格,寂寞他围绕着我……这句“我是谁”完全点题,因为他有很多个人格,并且根据本杰明人格与玛丽人格在游泳池边的对话,我们甚至猜测,他已经可以完全控制自己成为其他人格!
(他当时说“我可以成为任何人!
去任何地方!
”)所以他又说了一句,不再变戏法了……注意这个时候左边镜头几年还有MAX的肩膀!
MAX还在
MAX消失然后下一个镜头肩膀就没了!
MAX再一次出现了挥之即去的特征!
(这是最后男主说不变戏法的时候截的图)……因为MAX的人格可能暂时不需要了,毕竟男主社交能力一级棒了!
从头到尾,五个人格本杰明,MAX,纹身男,保罗,人格化玛丽这五个人格完全分离,又互相补充本杰明是孤立无助的,黑客程序员MAX是社交达人,行动派纹身男是追求刺激的,漏洞扒手保罗是低调保守的,硬件工程师玛丽是美丽梦幻的,3D养成老婆还记得片头男主说话时候闪回的镜头吗?
男主在强调,这不是一根有头有尾的线!
而是由无数线编织成的网!
这几个闪回是有明确理由的,毕竟真人玛丽实际上在他的黑客生涯中几乎没有参与,远没有MAX斯蒂芬和保罗那么重要,为什么要闪回一个镜头呢?
而如果闪回的是人格玛丽就非常合理了,闪回的五个镜头都是他的主要人格!
人格之间有无形的绳索
一条
两条
三条
四条
五条五条线编织成网,而我就在网里面……行了,基本上片子里有出现不合理的地方都合理化解释了当然不是不可以有其他解释,我只是觉得我这个解释最合理了狗头单独解释一下最后的反转,也是导演隐藏的反转。
我们先来看最后男主的几句话。
我们都是不可见的——我删除了个人档案
万一她再去核查呢?
——她万一意识到你在骗他呢?
别担心
她已经意识到了
但是只是她希望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是不可见的——我把我们的档案删除了;但万一她再核查呢?
——万一她意识到你在骗她,是你故意“引导她让你删除档案”怎么办?
不用担心,她已经核查过了——不用担心,我已经引导她怀疑了但是只是她希望看到的——只是让她以为她看到了真相保罗担心的是,他们计划让检察官“以为本杰明人格分裂”以达成删除身份的目的——万一她意识到这是骗局怎么办?
本杰明的回答是——我已经引导她认为这是骗局了。
这正是他计划之中的,他第二次引导了检察官进入博弈猜疑中,得出了““本杰明其实是故意诱导我做出多重人格判断”以达成“消除身份”的目的”的结论,以此推论得到了“本杰明实际上不是多重人格,CLAY实际上是四个人”的结论。
如此,检察官按照四个人去追查永远也追查不到自己,因为自己其实真的只有一个人!
我们还记得之前说的检察官时间顺序吗?
男主坦白——检察官揭穿男主多重人格——恻隐之心让男主消除档案——车子里询问魔术秘密放走男主,并感觉那里不对劲——记者听证会上露出迷之微笑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想通了之前在车子上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那么她想明白了什么呢?
第一次检察官思路:她受到“男主反复展示的手上的伤口” 引发了怀疑(下班的时候,在车上回忆起了男主手上的伤痕)又根据“精神病医生的推断” = 猜测男主多重人格“垃圾桶的利他林” =猜测男主用利他林激活了多重人格“三个不同人搜集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验证了男主的多重人格猜想“海牙酒店没有凶杀案” =验证了男主的多重人格猜想“玛丽所说的与现实不符” =验证了男主的多重人格猜想(精神病人的证词多少会有不合理之处)“子弹盒子内没有三颗二战弹壳” =验证了男主弹壳的来源“本杰明手上出现了与MAX手上相同的贯穿伤” =验证了一开始的怀疑又如果本杰明知道自己是多重人格,又想要掩饰自己多重人格的真相,就不会露出诸多马脚让自己发现,而是销毁一切证据以后再来投案——因为被发现多重人格的真相以后,就无法达成参加证人保护计划的目的了。
所以本杰明是无意识多重人格。
结论:本杰明其实是多重人格患者,前后的几个人都是他一个人扮演的,然而他没有意识到。
他希望得到证人保护;然而被自己识破了。
至此,逻辑链前后自洽,从怀疑入手,验证了猜想,解答了自己的怀疑。
这段推理合理,但其实是有漏洞的第一,本杰明反复展示自己的右手是十分刻意的引导;这是十分容易被发现的(何况她是多年的检察官精英)。
第二,本杰明一开始对心理创伤的供词十分可疑,故意叙述了“超级英雄”“利他林”“子弹壳”等原本与案情无关的信息;第三,下水道不应该产生贯穿伤口,不用射钉枪很难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第四,本杰明如果是无意识多重人格,那么他说出的证词就是他自己认为的真实——“本杰明真实”;但如果是他的真实认知,“奶奶家烧毁”就应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了。
而事实上奶奶家并没有烧毁。
反过来想,男主无论是否是人格分裂,都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奶奶的房子没有烧毁,这说明他是故意说谎!
关键是,这几个漏洞是无法自洽的,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但是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选择性忽略了这些漏洞但如此一来,就无法给予他证人保护了。
第二次检察官思路:女检察官在车子上放走了本杰明,然后响起诡异的音乐,检察官笑容渐渐消失,再想抬头找本杰明,本杰明已经消失了。
她为什么想找本杰明呢?
为什么笑容消失了呢?
因为她获得了新的怀疑本杰明一直在演示的方糖魔术引发了她的思考一块糖掩饰三块糖的方糖魔术!
她的新怀疑是无证据的猜想性怀疑:本杰明和MAX斯蒂芬保罗,正好是四个人,而现在自己正好觉得三个人都是他一个人的人格,这不正是一个人掩饰了三个人吗?
那么有没有可能,自己被他引导着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呢?
她由这个怀疑重新推理,捡起刚刚的漏洞以及之前的部分细节:其中“奶奶家没有烧毁” 与证词不符,无论本杰明是否人格分裂都不应该做伪证,除非是故意做伪证!
强调烧毁房子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导检察官去房子烧毁处进行证词检查,来发现其他证据!
(毕竟烧毁的房子是最直接最容易确认的证据,事实上也的确是女检察官的第一站)“奶奶家并没有被烧毁” =故意让她发现“利他林证据”和“纪念品证据” = 故意引导她猜测本杰明多重人格片头“本杰明对心理创伤的陈述”十分可疑 = 故意叙述了“超级英雄”“利他林”“子弹壳”等与案情无关的信息 = 故意引导她猜测本杰明多重人格“手上的伤口反复展示”的刻意感 =故意让她发现“本杰明伤口与MAX伤口位置一致” =故意引导她猜测本杰明多重人格以上信息都说明,本杰明是在巧妙的引导所以“本杰明多重人格”是本杰明故意引导自己做出的“误导性结论”!
其目的是“掩饰其他三个人的存在”+“利用自己的性格完成身份消除”!
所以前面的推论全部反过来才是“本杰明意图掩饰的内容”!
换句话说1.本杰明没有多重人格;2.CLAY确实有四个人,MAX,斯蒂芬,保罗,真实存在,而本杰明意图掩盖他们的存在;3.本杰明故意向手上钉钉子,以误导自己推理(完美解答了之前的“下水道无法产生贯穿伤”漏洞);此时检察官逻辑中无法判定的内容有:1.玛丽是否参与了他们的计划;(判定不了,缺少条件)2.MAX的手上是否有伤口;(判定不了,只能判断本杰明的伤口是为了误导故意制造的)这个推理的结论也是有漏洞的:第一,本杰明为什么会用四颗放糖做掩饰,不怕自己发现吗?
第二,本杰明为什么要用“贯穿伤”这么“狠”的办法?
但是这两个漏洞是可以勉强自圆其说的:第一,天才都有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自负,常常愿意给出微小的提示,或者通过无意识的行为陶醉于自己的优越感——“你看我在你面前玩弄线索你也抓不住我”第二,越“狠”的办法,越容易让人相信不是自己故意制造的,更容易取信于人——这也是苦肉计的核心思路;至此,检察官发现自己的推理过程中不再有漏洞!
于是,在新闻发布会上,想通了“本杰明计划”的全貌的女检察官露出了微笑。
你问我说的一定是对的吗?
我跟你说确定不了啊,毕竟女主的肩膀没消失,不能确定她是人格还是真人,只是从逻辑上说,女主跟随他离开这个行为”太人格化”了,看起来更像人格。
其实这就是导演想说的观众老爷们,只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真相!
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2014)8.22014 / 德国 / 悬疑 惊悚 犯罪 / 巴伦·博·欧达尔 / 汤姆·希林 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1.有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最后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2.每个人都只想看到他愿意看到的。
3.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如果你明白这个,整个世界就是你的,要实现所有,你得对你之前的世界观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4.外边的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是人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任何人。
明白吗?
我也可以活得五彩缤纷。
5.要是生活送了你一个柠檬,那你应该再要点盐与龙舌兰。
6.可是要是你总需要别人牵着你的手,那你是走不远的。
7.你的脸皮要足够厚,那样世界就会在你的脚下。
8.没有一个系统是安全的。
9.敢做就能赢。
谁注意到了这一点啊?
…。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x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这个是谁?
写在前面:☞仅观影体验,不代表个人立场。
本文注重分析电影以及故事背后蕴含的更深入一些的逻辑思考,主要内容为个人偏见,无剧透,可放心食用。
2023年春节后第一部片子,开了一个好头。
讲黑客的电影看了不少,无论是黑客科幻,还是黑客爱情或是黑客犯罪,都看了不少。
但是“黑客+社会工程学”就很新奇,同样是“bug”,一个是程序系统,一个是精神系统。
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几年大火的人工智能,同样是代码模拟学习人类行为,从简单的杠杆,到图灵测试的突破,智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智”的限制,不断突破,刷新人类的认知。
这让人类开始思考智能的界限,怀疑思维能否被模拟,那些在过去看似不可能的未来,正在变成现实的路上。
而智能的研究,仅仅是限制于理性的领域,任何伟大的程序,其开发、维护、更新和换代都离不开人,这里的人不仅仅是“黑客”,当然我更喜欢称他们为程序员。
用人的灵性协调电子设备的物性。
说的大一点,这是人利用主观理念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那么说这些的目的为了什么呢?
回到电影本身,黑客的存在让观众体会到了编程的魅力,网络的魅力,信息的魅力。
同时,也展现了黑客本身个人的魅力。
此时此刻,能把这些讲清楚明白,处理好“人与物”的矛盾并且把故事呈现出来就是好的作品,可是本片导演上了一个台阶,片名主题《我是谁》,是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三大哲学问题之一。
这巧妙的把镜头对准了人,让跟一切无关的“社会工程学”上了舞台,成为主角。
电影里把“社会工程学”看成是“所有黑客手段中最有效,最伟大的幻想艺术”。
“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安全的”手法像《致命魔术》都在诠释欺骗的艺术。
这不禁使人发问,到底什么是社会工程学?
百度百科定义为--建立理论并通过利用自然的,社会的和制度上的途径来逐步的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此外,黑客米特尼克在《反欺骗的艺术》中所提出的,是一种通过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心理陷阱进行的诸如欺骗伤害等危害手段。
具体的社会工程学不能被一言以蔽之。
他仅仅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又不仅仅如此。
社会由人组成,是感性的,有秩序的。
工程由理组成,是理性的,必然的。
二者的结合,结果有利弊,我不抱乐观打算,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我水平有限,只能讲它的理论论证出人有弱点,可以被欺骗。
而我的观点旨在思考理论论证可以用来欺骗,并且本身观点可能也是骗局。
最后回归标题,这一样是一个绝对不安全的系统。
凡事皆有两面,既然物被人研究,人被“理论”研究。
理论的不完美只能被怀疑,而无法被论证,这该死的怀疑主义又来了,想多了就虚无了。
最终,绝对安全的地方也只有“人心”一处,只有把“物理主义”扬弃掉,用自己的心才能洞见“安全”这是我观影产生的思考,有点混乱,整理出来,仅供批判。
这部影片是之前在一张影单里看到的,觉得题材是感兴趣的,便收藏了。
但经历过《狗神》这样高分却对我而言无趣的影片,不是很确定这部影片是自己想要看的类型。
真的太多年没有《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样的佳作了。
那时每周都有大片上映,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影片,以至于以为是常态。
如今一晃十多年过去,才发现,佳品难得。
终于,去千岛湖旅游时,第二天晚上猫猫提议看电影,我便建议了这部影片。
【剧透开始】自小在人群中不起眼的本杰明在编程上有着过人天赋,为了女神企图偷窃学校服务器上的试题被发现,被罚做公益时结识了MAX,并经他介绍认识了摇滚男和保罗,四人组成了CLAY,通过黑进高难度系统在暗网中引起轰动,但暗网之王MRX无视他们,于是CLAY黑进更高难度系统试图得到MRX关注。
行动成功了,但本杰明在舞会上发现MAX在和自己女神接吻,怒上心头,一气之下将盗取的加密资料给了MRX,其中含有卧底信息,使得某卧底被杀。
而后CLAY也被追杀,为了逃离追杀,本杰明找到感情职场均不顺的女检察官自首,将CLAY的作为和盘托出,讲述了一个三名成员被杀死的故事。
但女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了与供述不一致的地方,最后在医生处得到启发,判定本杰明有多重人格,CLAY的成员都是他。
但女检察官仍然选择相信他,在其帮助下成功抓捕暗网头子MRX,但因为本杰明的多重人格无法获得证人保护,为了弥补内心愧疚,女检察官给本杰明五分钟时间修改信息,放其自由。
临别前,女检察官让本杰明再表演一次方糖魔术,发现原来四颗方糖是被藏起了三颗,才看上去是一颗,自此受到启发,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本杰明骗了,CLAY确实是有四人(不含女神),但她已经获得了想要的官复原职(可能还要升职),本杰明也答应以后不再变魔术,故事也该结束了。
【剧透结束】有一说一,这部影片和曾经的《看不见的客人》有点类似,最精彩的就是最后十几分钟(前者最后五分钟的揭下面具真的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而前面叙述平平,尤其这一部,有大量的叙述性语言,以及女主颜值不够,还是很消磨耐心的。
但总体来说故事是好故事,可以让人看到最后。
最初我对影片的感受是“反转”,即本杰明不是精神分裂,但为了获得进入数据库修改信息权限,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误导女检察官来达成目的,最后CLAY小伙伴们全部安全撤离。
看到网上评论,基本分为两派,一派和我初看完的感受一样,即四人组确实存在,为了瞒天过海编造故事修改信息,而另一派则认为本杰明确实是精神分裂,其中除了图书馆的女主其余女主均为分裂人格,共有五个人格。
两种观点我分别都找了好评度最高的长评认真读了一遍,觉得都讲得通。
不晓得这部影片有没有所谓标准答案,还是如片中人所说,我们相信什么,便看到什么。
不过总体来说,我会更倾向于最高得分评价,即作者确实有多重人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特性其实说明了这一点,以及接吻时0.1s的镜头,还有前后反差明显的女神),但通过讲述与实际不符的四人故事让女检察官得到了“本杰明有多重人格”的结论,而分别时的“方糖魔术”则让女检察官第二次陷入对方引导的思维陷阱,即得出“我是被刻意引导得出的本杰明有多重人格的结论,其实CLAY就是有四个人,我被误导了”,进而使得“本杰明有多重人格”这个真相某种意义上被掩盖了。
至于女神,私以为,图书馆里的女神是真人,后来女检察官去找的也是真人,但派对上出现的、后来主动找本杰明的,则是他的分裂人格(其实稍加推理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毕竟女神的前后行为逻辑完全没有一致性)。
是不错的片子,但整体叙事和屏幕呈现上来说,和我心中的一流影片还是存在不小差距的。
给四星鼓励。
以上。
观看时间:20240413
无聊透顶
BGM棒!
结尾反转太生硬了,怀疑初恋存在的真实性……
不用特地去看……
这个结局反转厉害了!
一如既往对这种“年轻人因为好刺激好玩不好好干正经事跑去给社会治安添乱”的事无感,最后五分钟的耐人寻味勉强能加回一星吧
太像太像那些经典电影的杂糅了,甚至有些演员都像照着别人的模子选的。以至于每一个堪称精妙的反转都能被预判到。
这电影太呐,情节不引人入胜,镜头也都是怼着拍。
德国人拍电影也是跟美一点都不沾边啊
7.5吧
SONY→索尼黑客事件;面具→《V字仇杀队》;看到本杰明手上的钉伤时,我瞬间想到的是《致命ID》;而后汉娜警官去他家调查时看到《搏击俱乐部》的海报,我发现我联想错对象了;但是如果真是多重人格的梗,本杰明脸上的伤是怎么来的?结尾就这样来了个“情理之中,预料之中”但依然觉得挺棒的反转!……
好在最后十分钟再来一次反转,不然这类型的统统猜到真的对我波澜不惊了...😳
进步的点在于,对于 黑客 的认识不再是一屏乱码。进化到了命令行
2015年5月3日看过的,优秀德国电影,该电影非常好的讨论了网络世界的含义,编剧的质量也很不错,值得玩味。
【B-】反转多了就俗了。
小聪明电影太傻逼了,求你们好好讲故事,好好学编程。
黑客技术部分该请教过内行,社会工程第一次被拍出来了,之前银幕上的黑客都是只有连上网打字的戏份(偶尔还要打枪或躲避子弹)。但剧情也像请教了这些黑客写出来的,写得意外幼稚,幸好中二剧情节奏还挺快,不用忍受很久“我居然在看这个”的羞耻感。
结尾的反转真是太精彩了
中途竟然越看越乏味的感觉,剧情对我缺乏吸引力。到最后,我以为其实是一部心理片了,结果又来个反转。。。整体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音效(包括人物语音)些许怪怪的,不喜欢。
3.5。《黑客》+《搏击俱乐部》+《非常嫌疑犯》,尽管有些粗糙,但反转也是值得说道的。你想要真相,我就给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