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少女们的指南针

少女たちの羅針盤,少女们的罗盘

主演:成海璃子,忽那汐里,森田彩华,草刈麻有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1

《少女们的指南针》剧照

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2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3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4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5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6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3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4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5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6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7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8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19少女们的指南针 剧照 NO.20

《少女们的指南针》剧情介绍

少女们的指南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4年前,银星高中话剧部的楠田瑠美(成海璃子 饰)与前辈发生争执,随后愤而退部,计划连同亲近的来栖要(草刈麻有 饰)、北畠梨里子(森田彩华 饰)组成新的剧团,不久她们网罗了另一个学校具有卓越演技的江岛兰(忽那汐里 饰),名为“罗盘”的少女话剧团就此结成。条件虽然艰苦,但怀着同样表演热忱的女孩们拧成一股绳,克服了各种困难,朝着共同的梦想前进。但是不久后,其中一人死于非命。4年后,新人女星舞利亚受邀参演一部根据“罗盘”事件改编的影片,而她和当年的“罗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片根据水生大海的同名原著改编,忽那汐里凭借此片和《昔日的我》荣获2011年电影旬报新人女优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女孩们的周末初次,为了爱百年酒馆紧急迫降风起西州被指控的人长大了的青梅竹马开膛手秘闻幸存者1937歌从何处来风雨欲来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阿什格罗夫恋爱是科学罪孽的代价艾伦·德杰尼勒斯:请你许可吟唱未来之歌的牛主君的太阳只有我是17岁的世界自由世界屠魔战士恋爱的那点事儿男人乡村青年生命宛如致命恶疾200度运河风流密查重案组第四季

《少女们的指南针》长篇影评

 1 ) 你永远不知道眼前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电影从火葬开始,也在火葬结束。

有时候需要一个仪式,去和过去的牵挂也好,不愉快也好做个告别。

我觉得挺好的,但我选择不原谅。

有点没看懂,但最大的冲击是人不仅不是扁平的,反而立体到让人感受到有些无力。

从某些方面说,你永远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你不可能看到所有发生的事,而任何一个他人的表述和转达,不能否认都是经过他人自我筛选加工后的产物。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的黑或白么?

大概灰色才是最终的归属吧。

看完以后会有一点点小压抑,不仅仅由于葬礼的基调,还是自身对传统认知的怀疑。

影片侧重二儿子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以及情感上纠结和牵绊,但影片对于二儿子和妻子以及二儿子对于自己孩子的态度展现太少,原以为还想描述扭曲的家庭、父子关系会对二儿子的夫妻、亲子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或许这不是讲故事的人想讲的,但作为观众还是感到有点遗憾。

 2 ) 我已经死了,剩下的留给你们吧

越长大越发现复杂,他是一个好朋友吗,是一个好爸爸吗,是一个好丈夫吗,如果为了朋友牺牲了家人,他还是一个好人吗?

世界很复杂,我们怎么选呢?

如果你是爸爸你后悔吗?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选择原谅吗?

世界在选择之中。

P.S.想象着自己葬礼上,大家对我的追忆,我会是怎样?

我在意吗?

来自 2019.1.13今天突然又想起这个电影,是因为听说我的一个叔叔因为癌症去世了,我和我妈电话,又聊到了死亡的话题。

聊到我死的时候希望搞个这个的葬礼。

我妈也很坦然,说可以她死的时候先这么搞一个。

但其实我能看出我妈其实还是害怕死的。

这个话题自然又和我的婚姻大事结合在一起,她说她现在还有我们,可以陪她聊天,她不至于孤独,我说,我本来就不孤独,不需要别人排解所谓的“孤独”她退而说,有个孩子,至少你死的时候有人陪,不至于你孤身一人,死在家里,臭了都没人知道我笑她,没人知道又怎么样,你自己都已经死了,你介意是香着的死还是臭的死吗发现我越来越“百毒不侵”了,很多事情看得越来越淡然。

所以回到当时我看这个电影时的一些疑问上他是不是一个好人?

人本身就没有好人坏人这么绝对,Who cares?交给时间吧世界很复杂,我们要怎样选择呢?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策模型以及不同的决策情境但我希望的自己的决策模型是“善、真、美”首先自己的决策是善的,考虑别人的然后希望是真的,忠于自己内心的最后是个奢侈的期望:我希望它是美的如果你是爸爸你后悔吗?

无所谓后不后悔吧,做了决策就无法后悔如果没有那次逃离,爸爸不会遇到后面那边朋友那些爱他的朋友,这是祸福相依吗心中无悔,才能更真实的继续活下去如果你是妈妈你会选择原谅吗?

原不原谅对爸爸已经没有意义了只对妈妈有意义P.S.这个让我想到看的《面纱》中凯蒂在老公临死前一直追问一个原谅老公说“死的那个是狗”一个是“犯错”的人死,一个是“被伤害”的人死一个是“被伤害”的人面临内心煎熬:要不要原谅,一个是“犯错”的人想要寻求被原谅如果每个人重新看待“犯错”和“伤害”“原谅”和“被原谅”还重要吗当然我的这种想法可能会陷入一种虚无、犬儒要随时警醒自己,真善美三字还是要时刻谨记的

 3 ) 我过完了开心的一生,你们呢?

几乎是充满着愤怒看完的,但最后却一点也责怪不起来。

对同样有家有事的我而言,没办法去责怪任何人,我也同样有家室有孩子,也同样想过为何自己就要如此劳累;为什么我一定要赡养老人、为什么我一定要养育儿女,为什么我就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

即使是“别人”看来相当不堪的任何事。

难道活着不是自己开心就好了吗?

我为什么要天天忍受着自己的不愉快,去强制做到社会认同的所谓好人?

好老公?

好儿子?

到最后的遗书上,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写着“我这一生过得很快乐”?

确实,我一直在在意的别人要求你在意的东西,也一直在告别别人说你需要告别的东西,我们沉默的表现出社会需要我们表现出来的样子,哭泣也好,欢笑也罢,你总归不过是个道具。

你真的恨吗?

谁知道呢。

你真的想这么做吗?

谁理你呢?

所以到底要责怪谁呢?

那个抛妻弃子的父亲?

我愤怒的看了他一整部电影,到最后我发现我与他并无区别,如果有,那就是我连他都不如,我怕那些我并不认识的陌生人来责怪我罢了。

 4 ) 人生没有自由

关于家庭的日本电影往往在简单中渗透出深沉的情感,润物细无声。

2017上海电影节,一部叫做《空白的十三年》的电影首映,不少观众为之落泪。

或许这注定是一部冷门片,但它触动人心的力量是真切的。

电影展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家庭。

父亲对两个儿子漠不关心,还是个赌徒,欠下巨额债务,最终在一个深夜不告而别,消失于茫茫人海。

母亲一人担负起所有重负,送报站街,被车撞倒了也不敢休息,匆匆化妆推开家门去赚钱,连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都没有。

永远缺席的父亲,一直奔波的母亲。

最后孩子们大了,他们和母亲却不亲近,对父亲更是抵触。

父亲消失的13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

大儿子已经不会和家人表达感情,在职场拼搏只为了不要像爸爸一样。

小儿子找不回父亲的爱,放弃了棒球梦,做了运钞车司机,在面对自己要当父亲的时候更多的是拒绝和慌张。

前半篇的回忆,沉迷于赌博,忽略家人,借款被追债,离家出走13年的父亲角色,看的简直让人心怀仇恨。

但是时间流逝13年,父亲再次出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患绝症。

在女朋友的劝告下,小儿子不情不愿地去见了一面变得瘦骨嶙峋的父亲。

在医院天台上,父子二人就那样远远的站着,13年间的疏离,让双方不愿多走出一步。

给父亲留了一包烟后,小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去。

记忆闪回,我们看到了从前父子两打棒球其乐融融的场面,也目睹了父亲专心打牌将儿子的作文随手放置一旁后,小男孩眼中的失望。

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儿子对于父爱的渴望从未消减过。

然后导演毫不留情地敲碎了我们先前对父亲的看法。

父亲终究没能熬过去,丧礼在另一个同姓死者旁边举行,前来吊唁的宾客纷纷走错,以致于管家不得不尴尬地问:您是来参加哪位松田的葬礼……最终丧礼宾客只来了稀稀拉拉几个,而且个个都是奇异分子。

他们在葬礼上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然而这他们却都是父亲真正的朋友。

电影的这种冷幽默比比皆是,却更显凄凉。

“人的价值,从葬礼就能看出来。

”后半篇的葬礼,通过朋友的回忆,让人了解发他明亮的一面,即使自己很落魄,也会尽力帮助他人。

葬礼上,大儿子全程面瘫脸,小儿子和他女朋友莫名其妙的看着下面的搞怪。

那个拿着钳子要拔牙的人。

那个在那纠结拨几遍灰的人。

那个讲话结结巴巴的人。

在他人的叙述中,儿子们多多少少了解了父亲一点,原来他常常在居酒屋唱邓丽君的《偿还》,对多年的亏欠心怀内疚。

原来他珍藏着当年的那张作文,反复阅读孩提时儿子眼中的自己,直至纸质泛黄。

原来他在临死前几周仍苦练魔术,希望在最后弥补失去的时光。

原来父亲在十三年间给无家可归的人住宿,帮没钱的人筹钱,落魄却不失慷慨,贫困仍不失宽宏。

葬礼零星的几个人,不多但都是真情实感来致谢的,大叔就好比人间的阳光,在他们生命的寒冬期温暖了他们。

借钱、供宿、邓丽君的偿还、魔术,还有作文,13年的空白就这么被七拼八凑的补了起来。

父亲消失的十三年,竟然在一场追悼会上被填补。

当我们以为死亡终于可以带来和解的时候,葬礼上,儿子却说无法原谅爸爸。

陌生人说,其实父亲是个好人,他之所以欠债,是为了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人,他其实深爱着他的家人。

可父亲帮助陌生人,却让亲人艰辛度日帮他还债。

父亲到底是烂赌逃债抛弃妻子的恶棍,还是这帮朋友嘴里口口声声的好人?

原谅这件事情,真的是这么轻易就能做到的吗?

正是因为有爱,所以才无法原谅。

无法原谅那个会和我一起打棒球的父亲的不告而别,无法原谅那个宁愿漂泊在外帮助陌生人也不愿支撑家庭的父亲,无法原谅本来应该是最大安全感来源的父亲的背叛。

如果原谅真的这么轻易而浅薄,那,深深的爱,意义又在哪里呢?

人类的情感没有这么简单,爱也好,恨也罢,统统都没那么容易。

就像人明明躲在房间,却装作没人。

就像烟明明还在桌上,却借口买烟。

就像母亲着了丧服却缺席葬礼,点上那根留了13年的香烟,叹了口气、哼起了歌。

为什么要好好保存小儿子的作文?

明明以前是那么的不在乎,不在乎小儿子的感受,忽略小儿子作文得奖的欢喜,以及迫不及待想找父亲分享的心情。

结尾没有反转,只有活生生的现实。

爸爸可以自己偷偷的唱妻子喜欢的歌,可以一遍遍的看小儿子的棒球梦作文,可以帮助陌生人。

却不敢面对家人,面对懦弱的自己。

这就是很多人的爸爸,现实的,懦弱的,却依然有温度的爸爸。

最后一个镜头,母亲坐在曾经的屋子里,拿出13年前父亲留在家里的香烟,颤抖地吸了起来,随后低声唱着,“在意过什么,又告别了什么呢,沉默着不发一语,却又静静地笑了。

”一切都如那缕烟一样,飘远了。

算了吧,反正都逝去了,原不原谅,了不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终究是自己选择的艰难的人生之路,抽一口烟,看看窗外的天空,一切都会过去。

当生命化作一缕青烟,来过这个世界了,也似未曾来过。

也是在这一刻,准备了很久的泪水才有了些许想要落下的冲动。

这部电影,可能有很多的不圆满,不如意,但却挖出了人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回忆。

我们会为这个没来得及给孩子表演魔术的大叔感动,为这个没和孩子玩够棒球的大叔感动,为这个一边帮助别人一边向家人“赎罪”的大叔感动。

作为演员齐藤工的处女作,《空白的十三年》既有日本片子一贯的内敛克制,点到即止的手法又有“不忍心责怪”的关怀氛围。

构图剪辑与配乐做到了精准表达,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切换也比较自然。

金子统昭的配乐,及片尾曲《家族风景》亦为片子加分不少。

此外,饰演小儿子的高桥一生在葬礼上的种种眼神堪称精湛。

70分钟不紧不慢从容流畅,甚至还留有余味。

长子靠工作去遗忘,次子打棒球去铭记。

焚化炉带走所有抱歉,留下香烟作文和没来得及变的魔术。

其实很少有人,能扮演好父亲、丈夫、好朋友三个身份。

比如片中,朋友们都说他是好人。

可对于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他无疑是他们人生中最深的痛。

欠下赌债消失多年,妻子含辛茹苦打工,孩子们过早成熟帮这个家庭挣钱。

人没有至恶至善,片中的父亲在选择角色时,放弃了家庭角色。

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结婚生子,空白十三年之后自私地说,谢谢你们给我十三年的自由,让我做我自己。

人生一场到头来什么都不剩,选择做好什么角色,就是做个有责任的人,不要辜负不要伤害别人,再去做想做的事儿。

人生没有自由,所谓的自由,不过只是选择由自己还是他人承担相应的代价而已。

 5 ) 有些伤,永远不可原谅

本文首发公众号【沉默的阿光】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儿女、妻子、丈夫、父母等等。

想要每个角色都扮演的完美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有时候我们都是在固定的框架下生活,超脱框架的任性人生,总会给或多或少的人带来难以释怀的伤害。

父亲这个角色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激动的还是过于沉重,需要逃离的,很难说清楚。

电影《空白的13年》中的父亲因为赌债,选择离家出走,13年后带着癌症晚期最后的日子回来,如何面对被他抛弃的家人。

电影开始于葬礼,很多人都想自己的葬礼宾客满朋,就和婚礼一样。

这样才能显示去世的人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其实真正为去世之人伤心的亲人和朋友总是寥寥无几。

个人的渺茫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很难留下什么,就像人生的本质就是无意义和虚无一样。

葬礼上父亲的朋友一个个叙述被他帮助的事情,让一个旁观者感到这是一个喜欢帮助陌生人的老好人,而且不计回报,没什么大的出息和本事,还喜欢赌钱。

被帮助的人眼里他是一个好人,但是在家人眼中,所有因为他离开造成的苦难是不可以被原谅的,也是不会被家人重新喜欢的。

最难以释怀的应该是这个母亲,自己的丈夫因为赌债直接抛弃孩子和自己,是经历怎么样的苦难才把两个孩子养大成人,这些苦难皆因一个不负责的丈夫而起。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每个人自己经历的苦难其他人如何能体会。

电影对于一个拒绝去参加丈夫葬礼的妻子的表述很到位,人物的情绪表达很细腻。

电影的配乐很好听,值得推荐。

周末愉快

 6 ) 哭成狗,因为看到了自己

今天看的。

可能因为剧情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家庭,或者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爸爸,所以,哭成了狗。。。

电影最后很人性地留了黑屏的时间,影院也很暖,没有很快亮灯,可依然没能让我狼狈的好看些。

同影院有不少可能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全程影院里偷偷默默哭的加上我可能就三四只。

突然觉得,这电影需要经历一些东西人看了更有感触吧。

其实,在电影中间之前,我都还在想,会不会结局来个大反转大高潮呢,这样给家里背了债却买烟一去不回的爸爸,是不是有什么苦衷,这13年他是不是为了家里默默做了什么呢。

结果,很难过。

他宁愿在外面帮助那些人,用50万给一个需要信仰的人买手串,也没有把那些钱寄回家里。

要知道,妈妈和两个孩子为了还债,十多年的人生简直充满了绝望。

大儿子因为承担了很多东西,和家里人之间已经不会表达感情了,在职场拼搏只为了不要像爸爸一样。

小儿子呢,放弃了棒球梦,做了运钞车司机。

这样的爸爸实在是,就像葬礼上,大儿子说无法喜欢爸爸。

要是我,可能会是恨的啊!

帮助陌生人,却让亲人艰辛度日帮他还债。

可是,哭成狗的我,最后有点明白了,这就是现实,没有反转,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爸爸可以自己偷偷的唱妻子喜欢的歌,一遍遍的看小儿子的棒球梦作文,可以帮助陌生人。

却不敢面对家人,面对懦弱的自己。

这就是很多人的爸爸,现实的,懦弱的,却依然有温暖的爸爸。

因为,很多画面,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那个,永远对别人好过对我的爸爸,每次见面总是没什么话说针锋相对的爸爸,也是那个最后在病床上因为病痛折磨得脱形的爸爸,那个失去后,永远让我悔恨自己没能好好和他相处的爸爸。

这个电影,可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不圆满,不如意,但是对我来说,挖出了藏在内心深处的独自回忆的时间。

 7 ) 这不是我

葬礼一定要全程都是肃穆压抑的么?

我在后半段阿雅各种无厘头的朋友回忆他们的故事时,想起一件一直让我很介意的事情。

我舅舅的葬礼上,所有家人异常悲痛,可是我姐姐(舅舅的女儿)在其中的一个环节笑了,被另一个舅舅狠狠的责备,她辩解自己没笑,家人们也说是我舅舅太敏感了,自己父亲去世怎么可能会笑……我姐姐的确笑了,我看到了,因为我也笑了。

那个环节是什么我早忘了,应该是跟家乡习俗有关的令人费解的操作吧。

我们的笑让我责怪自己好久,今天却释然了。

人有多复杂呢,人的情绪又有多奇妙和不可控呢?

再悲伤的时候也可能会笑出来,也可能在一堆无厘头的回忆里泪流满面。

当阿雅说出门买烟的时候,家里人料想到了他不会再回来。

小孩子的敏感天真只能伤的更深,唯有恨撑起黑暗的幕布。

可知道父亲在麻将桌上对自己作文看似不在意,却珍藏了好多年仍是哽咽不已。

恨,不过是因为期待,因为幸福,因为爱。

由爱生恨只要一瞬,可是恨到放下却可能耗尽一生。

恨是对自己的保护,放下意味着战争结束脱掉铠甲释放战俘。

但自己受过的伤怎么办?

怎么能妄想握手言和?

对于父亲的自私任性,去恨就好了。

可那是和自己有深深羁绊的父亲,爱着自己的父亲。

可对父亲来说,过自己不喜欢的一生,又要恨谁呢?

恨自己的话,只能逃跑了。

电影结束之后我一直在听炎亚纶的《这不是我》。

父亲,丈夫,儿子,妻子……种种身份,不是我可选择的,我还没做好准备,我在洪流中向前茫然麻木的走,可这不是我。

 8 ) 记一些我喜欢的镜头

1.开头和结尾的火葬,两处其实都是一样的镜头,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结束后,像是父亲自我救赎的13年结束了。

2.天台,父子两人的位置,一方说话的时候,总是看不到另一方,这是父子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3.在辛治见过父亲之后,特意给了哥哥,弟弟,以及母亲三个人的眼神的特写,空洞,满是对父亲的失望,可我倒是看出了一点点思恋。

4.这个镜头是我觉得可以理解父亲是个朋友口中说出的老好人了,开头就说了,松田宗太郎(忘了,应该是这个)的葬礼上,不知大家记不记得那个受雇的哭手(不知道这么称呼妥不妥当),"哭"完之后,急匆匆的赶往下一家,说自己看到葬礼就不自觉的投入进去,这时,大儿子因为在父亲的葬礼中,被大家所说的父亲而触动,蹲在一旁抽烟,宗太郎的葬礼上虽然去的人多,但是大多表示沉默,而父亲的葬礼上,人虽少,但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喜欢父亲,所流露出的感情让即使消失了13年的父亲的两个儿子眼角湿润,这个感情是否可以认为父亲真的是他们所说的好人呢?

4.这个镜头画龙点睛了,我看到结尾的时候,就在想,不应该就这么结束,应该要再描写一点妈妈的感觉,果然,镜头一转,母亲拿着收到的香烟,即使不会抽,也试图抽两口,应该是想拉近自己和父亲之间的距离吧,我看到这里真的流泪了,母亲总是最累的吧,这13年的难处,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吧,看别的影评说,这里哼唱了邓丽君的偿还,由于我没听过,没听出来,这里,母亲应该是为父亲惋惜的吧,心酸,心痛……5.最后的镜头,兄弟二人和弟弟的伴侣,一起坐在长凳上,这里也是给出了眼神的特写,和之前的应该是一样的手法,但这里弟弟的眼神不是像之前那样的空洞,这里的眼神仿佛更坚韧了一点,也许是对父亲的一种理解吧。

生活中每个角色都是艰难曲折而又安身而乐的。

不错的电影。

另片尾曲,家族的风景,这首歌配的太棒了

 9 ) 厉害了,斋藤工!

对斋藤工这个适合演闷骚男的演员刮目相看。

这部仅70分钟的影片敢于聚焦葬礼、火葬这样的敏感议题本就是莫大的勇气,更何况他还能把葬礼拍得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职业参加葬礼卖哭人士的演绎,在最需要庄重的场合体验人的悲喜交加,真是有趣。

中川雅也真的适合演穷困但有趣的父亲呀,他在失败中透露着深情。

母亲那一段白天送报纸,晚上可能去陪酒的戏,也好棒!

 10 ) 过眼云烟13年

之前在日本玩的时候还真买过一包Hi-Lite抽,当时只是单纯的被它蓝色的软包吸引,价格也比较便宜,抽起来却格外冲。

片子从对“火葬”这个词儿进行名词解释开始、配着火化炉的画面,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不容分说地把观众的情绪一把拉进电影里:人类是唯一对同类进行火化的动物(当然其他动物不会用火)。

父亲的丧礼同另一位松田的同地举行,前来吊唁的宾客纷纷走错,以致主家不得不尴尬的问:您是来参加哪位松田的葬礼……最终丧礼宾客只来了稀稀拉拉几个,而且个个都是奇异分子。

然而这几个奇葩却都是父亲真正的朋友(隔壁排场阔气的丧礼上却只有职业哭丧人玩儿命号丧),借钱、供宿、邓丽君的偿还、魔术,还有作文,13年的空白就这么被七拼八凑的补了起来。

作为工桑的导演处女作,片子既有日本片子一贯的内敛克制点到即止的手法又有“不忍心责怪”的关怀与理解的氛围,严格控制对白、用动作形体与画面来推进情节或表达感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切换也比较自然,很让人惊喜。

70分钟不脱不紧从容流畅,甚至还留有余味。

当然不能不提高桥桑在葬礼上的种种眼神,这双大眼睛真是有戏。

父亲到底是烂赌逃债抛弃妻子的恶棍,还是这帮朋友嘴里口口声声的好人?

是爱,还是恨,以及是否可以原谅,这看似随处可见的家族的风景,其实从来都没那么简单,就像母亲着了丧服却缺席葬礼,点上留了13年的Hi-Lite,吐一口烟、哼起了歌。

《少女们的指南针》短评

最精彩的是母亲点烟的片段

4分钟前
  • 別國他渡
  • 较差

理想葬礼。。。

6分钟前
  • 枫树时光机
  • 推荐

2.5。

11分钟前
  • 泽帆
  • 还行

永远缺席的父亲,一直奔波的母亲,始终背负着原壳爬行的孩子,从此无人知晓的生前死后。

1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这种洗白断不能接受,况且还要刻意安排隔壁葬礼是花钱请人参加,自己虽然是个自私自利,留下一堆烂摊子,逼得妻子卖身还债,最后还恬不知耻说自己过了逍遥一生的卑鄙懦弱混蛋,但是来哭丧的人都是真情实感这种刻意又恶心的对比桥段!请先做个人再谈其他好吗?你也可以自己去卖来还债好吗?付不了责任就别结婚生子,拖累其他人的人生好吗?参加你葬礼的家人不是因为自愿,而是那点dna联系好吗?导演拍这部片大概是想表明下人类这种物种的多样性:生为废柴,就是废柴,最后还要感谢下伟大的家人替他收拾残局给他做废柴的自由?!或许不要从家人视角而是从上帝视角才能释怀这种物种存在的必然性。

14分钟前
  • 影幻月
  • 很差

#SGIFF 剧本太简单了,可是音乐和摄影发挥很出色。还有与女主恰恰相反的是,导演本人比剧中可爱多了。

18分钟前
  • Richthofen
  • 推荐

70分钟的尴尬,撑死了就是30分钟短片体量,对话的戏看的很尴尬,镜头乱给。你说长子和次子称自己听了父亲的经历很感动,但我从你的面目表情上可看不出来啊混蛋!

20分钟前
  • 紅(我爱三文鱼
  • 较差

看得出工桑真的喜欢看电影,杂糅了八百种技法,没有一个是自己的

21分钟前
  • 绿果子
  • 还行

松又怀了不是(为啥25岁之前的松演的角色怀孕率那么高2333。。。原谅是无法原谅了,死了人就变好了?怎么可能。。。

25分钟前
  • さららのサチコ
  • 还行

卡司很强大……能在大荧幕看到没有几句台词的高桥一生也很开心了w@北影节

26分钟前
  • 东东余额不足
  • 还行

立意陈旧,缺少惊喜,而且开头一段意义何在

28分钟前
  • Zach
  • 还行

意外地好。用人极准,金子统昭的音乐好,用得精确更好,笹川美和是神来之笔。细微情绪传递地非常舒服,作为强迫症观众看得舒服的舒服。演员真的太好。作为新人导演小成本处女作能够用到这种水准的人恐怕真的都是靠好人缘请来的帮衬。按照隔壁某伪纪录片的标准,汇集了莉莉神野村上的本片该目指戛纳啊。

30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推荐

作为处女作来讲完成度算不错了,摄影和构图也颇具美感,父子间牵绊的细节刻画的也很细腻。但父亲对他人友善仗义的举动并不能掩盖他抛弃妻子仓皇逃离的事实,大概人本就是复杂且具有多面性的动物吧。

34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常見的日式電影感覺,大部份維持靜與克制,淡淡的日式格局,但處理上稍稍不同,用上剪接及不同角度掀示父親不為親人所知的另一面,令節奏及感觀上較為順暢而易於觀看,情感算是細膩也滿有真實感,選角也合適,不錯的初導,可一看

36分钟前
  • iamface
  • 推荐

金子统昭神配乐,追悼会都是戏骨

41分钟前
  • 生成一
  • 力荐

勉强三星,不能理解一个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却对其他朋友无尽的善意。那不如一生都这么播撒善意何必要有家庭。

43分钟前
  • サクラ
  • 还行

有时间看这个不如重刷大鱼

44分钟前
  • ursob
  • 较差

7分。细节很不错,还蛮有点意思。不过感觉故事涵括的内容比较少,似乎更适合做成短片。06/28/2017

46分钟前
  • 若汐
  • 推荐

好像就75分钟 好看。每个人都是真心喜欢雅人而来和他告别 和隔壁假情假意形成鲜明对比。今天没有动脑,但却动了情。

51分钟前
  • 五月
  • 推荐

手法很巧妙的一部短小精悍的电影 前半段描述从家人角度看待的父亲 后半段以一种幽默的感觉在葬礼上以父亲的朋友们眼中了解到了空白13年中 父亲是如何生活着的 喜欢这种淡淡的情感流露的感觉 真的是一股清流了 佛祖在后半段的表现真的是非常出彩了(总是能被他逗笑 以及 主题曲也是十分好听了

56分钟前
  • -Yuuum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