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古惑仔题材的电影,又是说小混混的故事,跟陈浩南、山鸡他们一样都靠着能砍能杀从小混混逐渐混成了大佬,在这条不归路上也有兄弟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主角,但不同的是,到了最后,男主角为了成为社团的瓢把子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最终在最后的台阶上众叛亲离,一头栽倒。
还是老江湖厉害,在牌桌上就完成了连任,并利用新一波后浪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没什么著名演员的电影,几位过气演员担当老混混,或提携后辈或坑蒙拐骗,江湖凶险尽显其中。
自从古惑仔那股风过去之后,很长时间香港没有出过比较优秀的类似题材的电影了。
其实呢要是故事写的好还是有人喜欢看的,像这样老套的故事真的没太大的看头。
最近几年难得看到的香港黑社会题材影片,无合拍,纯港味。
虽然略显粗糙,但也可以一看,谭耀文表演有回火,温碧霞越来越妖艳,身材完全是少女模样,甚至可以说是更迷人。。。
陈伟霆作为男主角还是显得有点嫩,曾国祥的可朔性倒是很强,许多不同的角色他都能饰演的像模像样。。。
我所看过最没有水准的港产黑帮片,包含了一切典型同类片的元素,但很遗憾没每一个元素都没有拍好,香港有那么多经典黑帮片,但凡研究过几部都不可能拍得差成这样。
给人感觉是想把每一个点都展现出来,但是过于急切,以至于频繁的场景转换使每一个场景都丢失了应有的细节和味道。
俗套的好学生偶然受到欺负得到大佬的帮助为了保护家人参加黑帮偶遇富家千金多次挺身相助从而坠入爱河在感情和兄弟情义之间摇摆不定卷入帮派权力斗争逐渐黑化兄弟为自己牺牲最后惨死街头……其中还夹杂着耀文和Irene之间过往的纠葛等等……其实很多港片也不外乎在拍这些内容,比如我最近看的,描述兄弟情的《狱中龙》、《江湖情》,述亲情、爱情的《龙在江湖》、等等,更不用说《天若有情》。
但是,不论是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等相关信息,还是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发展,都得到了细腻的刻画,让人感慨唏嘘。
而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场景,正当你进入状态的时候,画面就转换到了其他地方,简直就像一个还没有得到充实的剧本大纲。
打斗场面也是潦草至极,与其凌乱地穿插短暂的打斗场面,不如集中描绘几场打斗。
可笑的是,杀子健的那场是处理得最好的,而主角和兄弟被追杀的那场,根本还来不及看清具体的动作就已经结束了。
导演你不会拍难道就不能学学之前的电影吗?
问题有太多,不愿再写。
唯二的亮点可能就是对双红花棍那些专业名词有了些许了解,以及那几个老家伙策划两队人全灭的阴谋。
演员外形和演技都算是中上,我的意思是,这个锅该导演背。
这是第一次,我看黑帮港片觉得是种折磨,听说还要拍第二部,我对此并不乐观。
我还是去看发哥、华仔、任达华的电影比较好。
扎职?
究竟是个啥意思。
求助于度娘,原来就是升职,求上位的意思。
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想着往上爬,不仅是社团。
只不过,社团里头,想要上位,略显“粗鲁”一些,但这个斗兽场,向来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无论如何包装。
故事开场,就是一场葬礼,各路神仙在葬礼上纷纷出场。
江湖座次,也在这里做好了牌位(排位,不好意思,通假字)。
陈家乐,此时还“不配”拥有姓名,甚至在演员表里头都找不到,但此时也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江湖大佬的叱咤风云,是他们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其实故事虽然有些落入套路,但最后结局还是剑走偏锋,突如其来的一下子,多少有点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谭耀文在故事里头还是相当出彩的,对于社团,他应该是看得最清楚的一个,选择了独善其身。
当然,有能力才能独善其身,没能力的,只能被拖进命运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陈伟霆原来是个好学生,将来是要考大学挣大钱的。
但是,底层小民想要翻身,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这个社会不能保护他,反而社团能保护他。
他的价值观在此刻,就发生了“质”的改变。
俗话说得好,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一点,现任的社团老大是有远见的。
学成归来的陈伟霆,在社团也算是当红炸仔鸡,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社团混得风生水起。
眼看着社团日益壮大,陈伟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偏偏就出来了“恶俗”的爱情戏。
说起来,卫诗雅的人设相当的“矫情”,看起来是个清纯的女孩,但偏偏就混迹在夜场,温碧霞只是不小心撞了她一下,立马故意挑衅,结果被教训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为了多少圆回有点逻辑,表示卫诗雅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人家小姐脾气发作,你能奈何?
我去,卢海鹏到夜场是来谈“生意”的,这个风月场所卢海鹏不是不知道吧,带着女儿来谈生意,谈什么鬼呢。
但是此时意气风扬的哥仨,都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说话管用意味着有权,有钱意味着有面儿,他们差的,无非是一张执照而已。
这个不用担心,陈伟霆是读过《水浒》的,他为自己构建了美好蓝图,总有一天会实现。
只是啊,这样的江湖,太多的反复。
实践证明,读过正牌大学的陈伟霆,还是太过于书生意气,想要挑战社会大学,还是太嫩过了点。
故事结局其实相当精妙,甚至有点预言帝的意思,可惜了,可惜了。
紮職”一詞為廣東話,意為“升職“的意思 要是问起我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看这么一部2012播映的影片,我自己也很好奇。
也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我下载它来播放的。
---源于一个好友的网名就叫“霆”,而他起这个网名的原因居然是在与高中同学失恋后看了这部影片后带来的灵感。
然后他现在很少上q,网名一直没改。
也是在他给我的剧透的情况下看的,深深体会到里面重复出现的话:要让人看得起....必须狠.......虽然平时不太喜欢此种类型片子,也有听人评价;感觉是一部活在以前经典香港古惑仔电影阴影下的作品,虽然能看出想复制关于黑社会里那种社团家法的精神主题,但无论剧情还是一些片段都还是处在一种初级的模仿阶段,只能算是部平庸之作吧似曾相识的剧情,意料之中的结局,江湖片就终结在古惑仔系列吧!
不过,1.歌挺好的。
好像你唱着这些歌就能去闯闯这个世界,带着愤世嫉俗的小想法,妄图用自己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无所畏惧,也毫无顾虑…… 2.在黑社会混是没有好结局的青春的挽歌,片刀的社会,还是不要成群结派的好。
3.权力斗争下的人性黑暗。
感慨不能懂太多,安安心心地在该做的年龄里去完成适合自己年龄层做的事情咯。
剧里安排陈伟霆做个读书人,其实作为天蝎座,在发誓后,肯定铲除全部异己,铲除了最后自己兄弟也不会死。
isnwkshsbsjsjsnbdjsjsbdbdsibebekskshbejejeakhdbejsjsjebebwkoaoqkwbrjeiaihebejwkshrbejiskahsbrjsijsbrkakks
2014/8/27影片的开头,是一场葬礼,死者是谁、吊唁的又是谁,所有的人物关系都由两个人群中毫不起眼的小喽啰你一言、我一语地交代出来。
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对于这种已经屡见不鲜的悬念设置手段完全提不起兴致,加上后面的剧情,更加深了我“这个导演一味爱玩复古”的印象,但是看到最后才发现开头另有一番深意,而耐人寻味的结尾也体现了导演对于这部电影和他心目中的江湖的认识。
这里解释一下这句台词“一个【老四九】恶过【四八九】”。
黑帮中有很多暗语,这两个词都是指的一个人在黑帮中的级别,后面阿霆正式进入帮会时也有一些这种暗语。
“四九”亦名“四九仔”,黑社会组织中的基本群众,国内洪门称为“么满”或“老么”。
“四八九”即“香主”,就是一个帮派的老大。
说话的两个人应该就是“四九”级别的小喽啰,他们在讨论耀文哥架子大,所有人包括老大在内都等他。
但是耀文哥现在并没有在帮内有什么职位,而是自己坐着一个水果摊,但是他当年的战功显赫,连老大都要让他三分。
这时霆哥登场,从开始的跑车、小弟开门、几百号的跟班都可以看出来,阿霆不是一个小角色,加上他的旁白(这个世界谁够狠谁就称霸)和沉重急促的鼓点,让人不禁怀疑难道他是来寻衅的?
阿霆在这个电影里有很明显的两个时期,两种造型。
(现在的油头西装墨镜款,简直是狂霸之气突破天际的帅。
除了帅之外,他这个造型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后面会说到。
)这时William第一个近景镜头,也算是人物正式登场。
注意看墨镜里,正好反射出对面鞠躬的人群,这种利用镜面反射来营造画外空间的镜头,在电影中很常用。
除了交代环境外,我们看不到William的眼睛,但是墨镜上的反射就恰好告诉我们他在看什么。
现实阶段结束,回忆开始,港片惯例,故事开始于1997年。
学生仔中分头造型的William,萌萌哒是不是和开头那个狂霸老大完全两个人?
阿霆的妈妈很眼熟,当年李莫愁的演员,雪梨,年轻时风华绝代,可惜和她饰演的李莫愁一样,为情所苦。
美人迟暮,最让人扼腕叹息。
超级刷好感度的耀文哥登场,之前并没看过谭耀文的电影,但是这部戏演技主要靠他撑。
三兄弟这时感情超级好,阿祥阿栋都扑在阿霆身上保护他,大哥文永远气势十足,前半段三兄弟遇到所有的困难都是文哥出面摆平的。
不过也正因为每次一有问题就有一个人把事情摆平,导致大家在看的时候都觉得剧情推动太快,缺乏矛盾和冲突。
耀文哥走的时候拍了拍阿霆的肩膀,他看阿霆的眼神,让人不免想到可能他以前也和阿霆差不多,在世间艰难度日才不得不进入修罗道,后面感情线上,阿霆和文哥的经历也有相对应的地方。
阿霆求大哥文让他进帮会,大哥文问他凭什么,阿霆把眼镜摘掉,大哥文说好吧。
(我想说编剧这一段你的意思就是阿霆是刷脸卡进的呗,凭什么,凭我能拉高整个帮会的颜值。
)看过古惑仔的人应该会觉得这个画面很熟悉,当年陈浩南的身上也是这样的过肩龙纹身,也有很多人说William在这个电影里很像郑伊健。
本片的帮会原型就是洪门,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洪门,当初是为了反清复明才成立的组织,要入会得遵守严密的古礼和门规。
新弟子想要进门,的遵循【天地乾坤圈】的入门仪式,“朱家造桥洪家过,不过此桥是外人。
”长老念的这两句暗语,和纸做的“二板桥”都表明这场戏是阿霆的入会仪式。
这里阿栋告诉阿霆一些文哥的过去,他本来有机会可以“坐馆”当老大,但是却自愿来坐水果摊,也是为后文埋下伏笔。
酒吧这场戏可以明显的看出三兄弟的性格迥异,阿栋英雄救美,阿霆想要息事宁人,阿祥二话不说就冲上去打架。
如果真的能够按照阿霆的方式化解掉这场矛盾,可能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风波了。
小朋友惹了祸,还得要大哥出面摆平。
大佬这段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话里藏刀:既然事情是你阿文的人惹出来的,就不要希望帮会别人帮你解决,也不要希望爱莲借你人。
解决好了是你分内之事,解决不好,就是你管教手下无方,甚至还扯上了“公司”的名誉。
劳力士对香港人来说具有很特殊的含义,出来混,手上没有一块劳,谁也不会听你的。
很多人说《扎职》是“新古惑仔”,这个给金表送台湾的情节也和古惑仔里很像,可以说整部电影都是导演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致敬。
大哥文只身来见新界龙头,第一胆识就让对方心生敬意。
给对方倒茶,也表示了文哥道歉的诚意,而丢牙签,又表明你想打我就奉陪的勇气。
接着他软硬兼施,先说明是太子刚先挑事,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用警察威胁对方,最终让对方投鼠忌器,揭过这一篇。
阿霆去练了拳击,变得更大只了。
也从港大毕业,在校园里偶遇了米雪。
我只能说,阿霆的同学画风都跟他不一样,看来他也拉高了整个港大的颜值啊。
哎,现在出来混都要港大毕业的了,简直不给人留活路嘛!
(╯‵□′)╯︵┻━┻在阿公的承认下,三人正式在帮会里承担了一个职位。
电影开始20分钟,男女主角第二次相遇,其实这次才算是米雪的正式出场,有台词有人物性格。
从上一次在港大毕业礼上惊鸿一瞥,阿霆就喜欢上米雪了,这次看到有机会赶忙英雄救美。
从米雪的穿着打扮和用一千元大钞买饮料可以看出来,她肯定不是什么小家碧玉。
这一段有两个细节:混混来找事,米雪心生厌恶却毫不惧怕,甚至先出手推了缠着她的小混混一把;阿霆帮她解围又帮她付钱,她却据不肯受。
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来她肯定出身良好父母也宠爱,才养成这倔强无畏的性格。
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很多人看完电影都说,这个女主角其实可有可有,的确,米雪这个人物的存在,除了给故事硬加上一条感情线之外,真的没有对情节发展产生任何影响。
把她从剧本里剔除也不会对原本的故事走向发生改变——可能会有人说如果没有米雪,阿霆的结局就不会那么悲惨。
事实上,导致阿霆的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要争“坐馆”,这一点是他从被人打的那天就决定了的,从挨打后,阿霆的性格和人生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从一开始的“保护阿妈讨生活”变成了“出人头地不要怕死”。
他既然已经有了“牺牲一切也由他”的心理准备,就一心一意往上爬,正是他这种“做人就要狠到底”的性格才导致了他杀死阿明,与爱莲姐结怨,一定要争“坐馆”,最终被阿公借爱莲之手铲除的结局。
而每次阿霆被人绑走或出事时,都和米雪在一起,乍一看好像是因为米雪才让他总是身涉险境,事实却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米雪,他可能和别的朋友在一起,或自己一个人,只要仇家找上门来,他身在何处是不重要的。
另一方面,与米雪的爱情也没有对阿霆的性格和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没有导致他性格上的变化。
如果他第一次下定决心改变是因为爱上了米雪,才要出人头地;如果最后因为米雪的提议和她去了美国,逃过一劫,那么米雪在整个故事中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但实际上米雪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摆设,她在阿霆的人生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可以说是剧本的一大问题。
有的人也许会说,米雪的存在展示了阿霆在爱情中的一面,但是在编剧笔下,爱情中的阿霆和其他时候的阿霆没什么区别,性格一样、三观一样。
也有人说男人戏总是需要女人来调剂一下,但是和爱莲、阿栋妻子比起来,米雪这个人物充其量是个花瓶,因为她在性格上也没有任何亮点可看;而她身份的设定——阿霆老板的女儿,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设定。
前期的阿霆,虽然在帮会里有一定地位,大家都叫他“霆哥”,但是无论外表还是言谈都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样子。
一笑就露出两排大白牙,大家却能信任他看场子。
无论遇到谁,打招呼方式都是“哈喽哈喽哈喽”。
在自己的酒吧里遇到了以前港大的同学,通过他们两年没见可以得知,现在是毕业两年后的事了。
阿霆在同学的介绍下开始了帮生意人讨欠款的活计,并再一次遇到了米雪。
通过米雪和阿霆老板王波的互动,应该不难猜出她是王波的女儿。
而她的身份也让后来的一段插曲发生的非常不合理。
阿霆听说米雪被爱莲打,赶忙英雄救美。
首先,王老板不是第一次来这个酒吧,他之前就在这里谈生意,而且自从和阿霆合作后,也应该常来。
爱莲不必说,这是公司的地盘,她也是常客。
两个有头有脸的常客互不认识,互相找事,我只能说好吧编剧你要这样写也说得过去。
第二,王老板也不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和黑道打交道,谈生意就自己和女儿,不带一两个保镖?
他的女儿被人打了,他不知道就算了,还没有人告诉他?
第三,这场戏在整个段落或者整个电影中没有任何的延展性。
王波知道自己的女儿被打了,他居然毫无反应?
好吧,你有可能说他不知道。
他如果不知道,那就更证明了第一句话的论点。
从后面的剧情和爱莲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来,爱莲并没有把这场小风波放在心上,首先她已经教训过阿霆了,大家都是一个公司的,也还没到撕破脸的阶段,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其次,爱莲并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从她碰到米雪后先跟她道歉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一个小弟的这种行为并不会让她在心里记恨;最后,后面也有交代,爱莲和耀文年轻时也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出于感情,爱莲也不会从此就对阿霆怀恨在心。
可以说这场英雄救美的戏码,只是编剧为了给男女主角的感情更进一步故意设置的一个“巧合”,对整体的剧情走向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
你可以用巧合来解释很多事情,但当一个情节点中所有的原因都只能用巧合来解释的话,那证明这个情节本身就有问题。
这场戏甚至暴露了很多女主角性格的缺陷:刁蛮任性、自私、冲动等等。
我是也不太明白编剧这样黑自己的女二号用意何在,有的时候我都不明白为什么阿霆这样的人会爱上米雪,只能说一见钟情的力量太伟大。
这个电影里有很多关于轮回的设置,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来,阿霆和年轻时的耀文很像,耀文当年可能也是在最底层艰难生活的年轻人,他一直劝阿霆读书,不要加入帮会。
他和爱莲的相遇就跟阿霆和米雪的相遇也一样。
这些人生中的相似不断地重复发生,而帮会和帮会众人的命运也像一个循环。
我很喜欢爱莲和耀文的默契,爱莲一伸手,耀文就知道她要什么,完全不需要语言。
米雪将阿霆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却没有介绍阿霆的黑帮身份。
与其说是阿霆自己想要隐瞒,其实是米雪让他隐瞒的黑道身份被人揭开,我本以为他会恼羞成怒,或米雪出面帮他摆平。
但事实证明,他永远能给我们惊喜,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就让挑衅的对方无话可说。
这场戏是一个铺垫,前半段在表现William的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但是在这背后,嫉妒他的人,看不惯他如此顺遂的人,因为生意和他有仇的人,早已蠢蠢欲动。
但是如果上一场还是William志得意满,下一场就是仇人来寻衅,这样的链接会让观众觉得太突兀,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
有了这场的缓冲,才能更好地表达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
阿霆不想和那帮人待在一起,于是出门抽烟透气。
低头点烟时成熟爆表,可叼烟的样子却又像一个刚刚学会抽烟,背着家长的小朋友。
米雪真的不懂阿霆的心情,她安慰阿霆的话也是无关痛痒。
阿霆一句带着自嘲的“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让我们知道,原来他的难过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自己开始反省自己今天的风光、所谓的地位、别人口中的“霆哥”都是那么不堪一击和可笑。
一辆面包车闯入,急刹车发出刺耳的尖啸,阿霆第一反应是把米雪抱在怀里,就要和对方呛声。
找事的是刚才挑衅的阿杰?
来人的一句“明哥找你聊聊”,却让人幡然醒悟,原来是窝里斗。
明哥就是帮内和耀文分庭抗礼的另一股势力,爱莲的老公,耀文的表兄弟。
当初耀文一夜间干掉两个“双花红棍”,和两个兄弟(其一就是阿明)一起收了油麻地。
却因为做事太绝,害死了自己的兄弟,而阿明和耀文也从那时兄弟反目。
这些都和后面阿霆三人的经历何其相似,不过阿霆像耀文却不是耀文,他也只是和耀文相似,而不是相同。
明哥和阿霆或者说和耀文早就结下了无数梁子,加上现任坐馆年迈,目前最有可能接任下一任坐馆的就是阿明和耀文二人。
耀文步步退让,阿明得寸进尺,希望一口气摆平对方。
阿霆被打得吐血倒在地上,这时红色的卷闸门拉开,耀文带领阿祥阿栋来救人。
这个镜头是阿霆的主观镜头,所以构图是倾斜的。
三个人来到对方地盘救人,孰强孰弱一目了然,耀文和阿明对峙时,镜头拍摄角度向左倾斜,耀文被阿明压在左边一角,暗示了双方的实力。
几句试探后,耀文突然发难,制服阿明,画面也随之回归水平。
阿霆前半段人生的价值全被颠覆,他本以为人人叫他“霆哥”、自己有钱有势,连做大生意的有钱人也要求自己办事,他的身份已经和以前那个卖橙求生,被人打骂的学生仔迥然不同了。
谁知道事情远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大家面上叫他哥,背后骂他狗,只要人家愿意,照样可以当他狗一样打,自己却无能为力。
出身富贵的米雪根本体会不到他这种感觉,米雪跟阿霆说“我爸在公司里给你安排个位置”就好像狠狠扇了阿霆一耳光一样。
他第一次人生的重大转变就是加入帮派,给关二爷敬香;这次是他第二次人生转变,他给母亲的骨灰上香,决定做一个“比谁都狠”的人。
到目前为止,阿霆遇到了四次困境,都是由耀文哥出面摆平,而且摆平的过程当然称不上简单,但是也不困难,没有付出什么鲜血金钱手指头的代价,都是靠着大哥的气场唇舌和人脉搞定了。
其顺利程度简直让人怀疑这是黑帮片么,有一个好大哥简直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啊。
当然啦,你也可以说这是为最后的剧情反转做铺垫,但是铺垫一次两次足够了,事不过三,这才演到三分之一就有四次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戏矛盾太少,进程太快;第二次看才发现,不是矛盾少,这就有四次中型事件了,但是每次都解决的太简单,甚至每一次都怀疑是不是后面还埋伏着一手?
故事要精彩,冲突和矛盾一定要够,而且要激烈,让人物陷入困境,解决的方法和顺利程度也要和矛盾的规模相匹配。
得罪了大姐、得罪了太子哥、得罪了要把人打死的阿明,却都靠耀文哥的三寸不烂之舌,这和观众心中原有的期待感产生了偏差,难免给人虎头蛇尾之感。
帮派中,大佬敏哥手下第二位的有两个人物:耀文和阿明。
二人原本是兄弟(血缘上是表兄弟),但因为多年前上位时,二人的另一个兄弟死于仇家手下,导致兄弟反目。
这两个人的性格截然相反,耀文立下大功,却立刻隐退收手,做一个水果摊老板。
阿明敢拼敢闯,争地盘广收人,上位之心路人皆知。
敏哥年迈,之前已经连续做了三届坐馆,从之前几次的事情上看,敏哥似乎已经不理帮派中事。
这场夺权的戏由麻将桌上开始,打麻将是电影中惯用的,表现人物之间矛盾和争斗的一种手法。
《大红灯笼高高挂》、《听风者》《色戒》中都有打麻将的场面,杨德昌有一部电影就叫《麻将》。
电影中最难拍的戏之一就是多人对话戏,国内导演能将三人对话戏拍好的屈指可数。
而麻将是四人的游戏,一张牌桌其实包含了三层语言:嘴上的,心里的,手上的,可以说是非常考验从业者功力的。
怎样能让所有的观众将这三层语言都看懂,同时又保留电影的美学特征,是非常困难的。
跑题了,《扎职》中的麻将戏一共有两场,第二场在片尾。
这一场戏一共只有二十六个镜头,只有开头和结尾的几个全景中表现了麻将,其他全是敏哥和阿明说话的正反打,可以说麻将在这场戏里只是起到提供场地的作用,几乎没有和人物的心理结合,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
当然也是加入了一些暗示,比如阿明和敏哥呛声最后,你就知道这一次的交锋肯定是以敏哥的胜利结束的——因为敏哥自摸胡了,这是对后来的一种暗示。
也有一些双关语:阿明说“敏哥次次连庄,我偏要自摸”等,都是表面说麻将,其实说争斗。
抛开麻将不谈,二人的台词和前面后面都有呼应。
比如刚开始,画面左边的大叔说:“明仔,有时做事不要那么绝。
”这和后面耀文劝阿霆,和阿霆做事做绝后的结果都有呼应。
阿明输牌后,挑衅说要转场,又有台词:“出来混不讲人多,难道讲感情?
”和前面三兄弟惹太子刚时,耀文哥回应阿明的一句:“你第一天出来混啊,出来混靠人多么?
”恰好是对比。
两次的事实都证明,出来混光靠人多是一定输的,阿明这种没有大脑的蛮干,即使是在讲究义气血性的黑帮,也是行不通的。
敏哥手下就两个人,阿明挑事,当然只能让耀文来摆平。
这场戏采用了剪影的手法拍摄,屋内昏暗,烟雾缭绕,强光从窗外射入,逆光拍摄让所有人都只有轮廓清晰,面部细节全部消失。
剪影不利于表现人物的细节,侧重于描画氛围。
这场戏中,只有站在窗边的耀文哥的表情可以看清,为了表现他要亲自剪除表兄弟的不舍和为难,但是为了帮会又不得不做的挣扎。
其他人的态度并不重要,观众也心知肚明,为了有所侧重、凸显重点,所以采用了这种拍摄手法。
而每次有帮会内部的室内戏时,光线也都是昏暗的,这也是“黑社会”这个词的一种视觉表现方式。
耀文哥给阿霆兄弟三人布置任务时,阿霆一直没有讲话,只是面无表情地默默听着,直到最后耀文哥嘱咐他们一定要留活口,并和阿霆对视时,他才出声。
通过对阿霆表情的重点表现,加上前面的情节,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种暗暗的预感,阿霆是一定不会给阿明留活口的。
“谁够狠,就谁称霸”正是阿明的一顿暴打让阿霆的性格发生了转变,这次阿明落到他手上,阿霆一定会把事情做绝。
在阿霆疯狂地将阿明捅死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恨意和愤怒,但是在眼下,他这样的决定究竟是好是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如果他真的够狠,狠到扳倒敏哥,也许他真的可以成为最强的那一个。
(待续)
九十年代的古惑仔电影无论角色、剧情和歌曲,都深入民心,后来者要超越前作是困难的,所以今时今日还拍古惑仔电影,得要有新观点和故事发展,而角色设计亦要有特色,才具吸引力。
《扎职》打正古惑仔旗号,新意不是完全没有,至少在古惑仔电影里甚少塑造出一名大学生古惑仔的角色,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期待这个角色如何为影片增添新意。
奈何故事发展依然离不开主角如何靠狠劲上位、因何与仇家结怨。
就算编剧有为他的心理发展埋下伏线,这些血腥画面亦只能唤起「古惑仔」植根观众心里的旧有印象。
观众不会因为区区主角如何跟富豪醒目周旋、如何决心转营后发迹的几幕,就觉得他们进步了。
况且主角也塑造得很表面平板,而几名年轻演员有事没事的亦只懂得怒目相向,难掀起全片高潮。
如果要数较令人看得舒服的角色,就是由谭耀文饰演的「耀文」。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要在江湖里站稳阵脚,不是靠狠、不是盲目有义气,而是知晓进退。
虽然看似懦弱,也会被所爱的女人瞧不起,但这样才是生存之道。
如此看透江湖世态的人物,谭耀文演来不愠不火,很到位。
谭耀文的演出为电影挽回了不少分数。
其实值得一提的演员还有饰演Irene姐的温碧霞。
这角色不是没有发挥机会,可是温碧霞不单完全没有大家姐风范,其演出也摆脱不了不停要保持靓样的心理关口。
如此注重和在意自己的容颜的演员,又怎会演得好呢 ?当来到网络世界可以拖垮一个人的年代,拿着真刀、握着拳头去解决问题已有点不合时宜。
然而,戏中的角色依然是一言不合便动武;一声令下便号召百人上街;被拨酒就会怒不可遏,感觉有点过时。
明白编导努力给观众一点新鲜感,但电影仍旧打打杀杀、刀光剑影、血花四溅,就算现实真的如是,放在电影里,则跟旧古惑仔电影所彰显的古惑仔形态又有何分别呢?
结局的大扭六壬,意图带给观众一个意料之外,但所表达的,却完全推翻了编剧求变的心思。
或许编导想表达的是,在这个黑色的世界里,人们以为可以改变,其实压根儿是没可能。
假如引伸到古惑仔电影上,倒也几贴切。
祁佳仕
最近把小谢的专辑都倒进了电脑里,想认真地听多几次。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以前我可能说不清,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模糊的答案,你总能在他的歌里找到些浪漫的小想法,找到当代青年的一点点对现世的绝望,以及一丝无法拒绝必须向前的冲劲……好像你唱着这些歌就能去闯闯这个世界,带着愤世嫉俗的小想法,妄图用自己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无所畏惧,也毫无顾虑……无论阿霆、阿栋还是阿祥,他们可能都是一些无所畏惧的青年,想用自己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想立自己的规矩,带自己的人。
阿霆从小就是个书呆子,不过我极其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在《恋人絮语》和这部戏里“床戏小王子”陈伟霆都演上了好学生的样子。
从相貌上来看,他确实像是有点小聪明的阴险小子,不过要记得,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这和最后的结局也不无联系。
我们姑且不来评论陈伟霆适不适合演一个书呆子,当然,不管适不适合,故事发展到后来,阿霆都不再是一个书呆子,他想和大哥一起“混”,凭借年轻时的体力和精力,以及一点点的小聪明,干掉其他的人,保护好母亲,成为最狠的人。
不过大哥耀文不是这么想的,阿霆的母亲去世之后,他都一直供阿霆上完了大学,他想让阿霆读书,不要像从前的自己一样摆水果摊,不要每天打打杀杀。
读书人,出路是很多的。
突然想起《金钱帝国》,小方演的学生被收了黑钱找人顶罪的警察打得半死不活,最后母亲鲍起静拼了老命跪在地上求着警察姐夫帮个忙把小方救出来,他自此之后立志要维护治安,最后成为了早期廉政公署的一员。
一个人如果想尽方法,总能变成一个强者,关键是,你要选择哪样的方式。
阿霆选择了小方的对立面,加入了黑社会。
其实所谓的立过誓不能食言这样的话根本不能当真,路都是自己选的,不要拿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出来当道理。
当然,阿霆选得没有错,如果走上另外一条路,混商界,以后说不定大家还是会碰到,关系也好人脉也罢,总不过是几个在街上打打杀杀的流氓地痞而已,势力再大都还是拿钱说话。
不过你不要忘了一点,一个刚从港大毕业的毛头小子,要如何才能变成商界精英?
这恐怕没办法在三五年内实现吧。
到那时,身边的阿祥和阿栋可能早就是街头大哥,威风八面虎虎生风的,自己抬不起头来不说,面子上也过不去。
所以阿霆进了“公司”,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很多人干一些事情都是出于一些目的的。
比如导演选了陈伟霆。
从一开始,这个电影的调子就定了下来,他要走上一条不归路,即便有天不带着小弟出去被人砍了最后也要兄弟帮忙顶着,自己半点愧疚的心态都没有。
这点上,我实在是想吐槽“小王子”的演技。
相对于曾国祥来说,陈无疑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但是兄弟情到阿栋死了的时候都没能表现出来,就显得有些生硬了。
当一个人弥足深陷的时候,好像谁都救不了他。
其实感情的事都可以暂且不提。
如果我是阿霆,当富二代女友给了一个一起去美国管理企业的offer时,我都会明确地告诉你不会因为这个诱人的条件就离开香港就此善罢甘休。
也许在你看来,这是阿霆出于金钱利益的考虑,总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答应了豪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在我看来,阿栋的仇不能不报。
说来也奇怪,在阿霆的戏份里,好像从来没有提过“报仇”二字。
他给了栋嫂一笔钱,栋嫂也都欣然接受了,没有哭天喊地地要阿霆还自己的丈夫,好像出事也算理所应当,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却不曾想《寒战》里,跟着郭富城的钱嘉乐出了事,遗孀贾晓晨跑来一脸委屈,好像原本做差人的,不会有那么痛心疾首的一天。
古惑仔本来就不是个能安身立命的职业,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有今生今生做兄弟,没来世来世再相遇”的江湖气,才能让很多人义无反顾加入这个行列,追名逐利都还是其次,主要是够义气,够胆识,把男性的荷尔蒙都激发了起来,让他们更有斗志,更有拼劲儿。
女人就不同了。
感情的事,无非就是你欠我,我还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别人。
Michelle其实一直明白,古惑仔都不会有好结果,虽然自己出身豪门从来没有介意过什么,但是这个时候总是让阿霆自尊心最受伤的时候。
男人分两种,有骨气的和没骨气的,有骨气的,就想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自己的马子看,不需要你家的房产地皮家族生意,我自己靠努力打拼回来的,也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甚至是买名车住豪宅。
没骨气的,靠关系靠女人吃软饭什么都可以,活着最重要,不要脸的时候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阿霆这种小白脸当然是会要脸的,所以他选了前者,要做个有骨气的人,即便是去追女友跪地求婚都要对方给三年时间证明自己。
Michelle呢,竟然同意了,这估计是全片最大的亮点,直到她同意,一群人就在她眼前把阿霆砍得奄奄一息。
而这一切,恰好是当初被阿霆砍死丈夫的爱莲姐所为。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女人其实是很记仇的,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争的,是面子,是情分,也是仇恨……当然,最后这一切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就是幕后的老大。
所有人画地为牢都不曾有过好结果,只等庄家又连庄,一切好像重新开始。
不过最讽刺的是,这演老大的陈惠敏,前几日真的被警察在一个黑帮集会上捉到,带到警局被盘问了好久。
当黑社会,你以为很好混么?
总是走上不归家的路罢了。
在很多人心中, 江湖, 黑社會就應該像古惑仔系列的電影一樣. 出來行的霸氣, 剛陽, 義氣, 這是男人的浪漫. 一路看來, 各方對紮職劣評如潮, 還經常跟古惑仔電影比較. 確實, 紮職沒有古惑仔給到觀眾對江湖希望中的浪漫, 但紮職給的是真實. 現在這個年代做黑社會哪會風光? 做盜版碟, 給網上BT打死了;做毒品給深圳300的放題任食給打死了;做色情場所, 給東莞打死了;做賭檔給新興大學生經營的網上服務打死了;現在做奶粉比做白粉好. 坐館都跑去競選做議員. 真實的不能給人有幻想, 但曾經在那在年代的看了很感觸.
无聊死了,尺度也超级小
实话说,笨逼才当古惑仔,脑子缺筋就是这样的,耍狠斗勇没逼数这种真的好滑稽好蠢啊,包括什么憨批女人之类的,这个圈子里实在出不了什么好鸟。但是陈伟霆这种看起来比较聪明内敛有正气的人来演古惑仔就有点违和感了,但是后面反差萌也是挺萌嘛。这片是2012年拍的,传统黑帮兄弟情,表达确实真挚,但是剧情转折真的太呆。只是现在古惑仔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时代的变化,即可谓天道的变化,除了顺势而为,还要戒之在盛,只有耀文哥最懂进退之道,所以人家可以善终,让你不听大哥言,丧命在眼前了吧。最秀的是,我在结尾那里貌似看到了华威,那时候还是龙套哇
收录港.BD
老同志带着小朋友们过家家,可惜老同志太老,小朋友又太嫩,怎么都对不上号。又说人又要说时代,还要玩些找刀手的把戏,情节推进得未免轻浮。
谭耀文真可惜了,白瞎好演技,刚出头香港电影就没落了,而且跟银河映像和肥彭没啥瓜葛
复古的感觉做得不错
嫩嫩的陈伟霆,唱的歌很好听
老题材,老故事,老反转。最大的遗憾是,谭耀文,竟然没有任何的重炮,还真的只是配角而已……我以为逆转跟你有丁点关系!此外,大概,当代的黑社会,已经发展到《夺命金》的程度了吧。PS:看得出温碧霞老了,但她仍然很美很美很美很美!
古惑仔还能拍出什么新意?
看見陳偉霆裝腔作勢那樣子就想給丫一巴掌,還敢說自己是最兇狠的。
现在的黑帮片早已没有浩南哥山鸡了…男主演技太差…没有气势…
没有南哥和山鸡的古惑仔!
纯主观分。最大的问题在于想用短短九十分钟讲完整个"古惑仔"系列的东西,所以铺垫不够,更像走过场的流水账。兄弟三个没反目成仇这点最喜欢。对比之下,年轻辈的的确气场不够,谭耀文就像是压场子的。陈伟霆是还有待提高,但阿霆这个角色本身的设定与陈伟霆并不违和,他缺的是气场。
古惑仔 我懷念山雞的歲月
就系中意睇hk呢种黑帮片.剧情简单唔需要用太多脑.唔使好似无间道呢d转几十个弯噶.温碧霞仲系风采不减当年阿.
看到字幕我好心碎。。。。ToT
老港片风骨犹在,只是这班少年较之当年黄金时代那票人马毫无气势可言,充其量也就是街头打打杀杀小混混的水准,硬要拉出来充老大的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香港电影新希望
烂到极点!!!
总体还是一部相当用心的电影 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 无奈电影的时间太短 内容一而在再而三的压缩 很多想要表达的都没有完全说明只能一代而过 好在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都表现了 虽然有些前因后果没有讲清楚让人云里雾里的 但还好能有更重要的内容能将之掩盖 而爱情有时在这些男人戏中不可或缺的红花一朵